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下一代網路技術論文

下一代網路技術論文

發布時間:2023-12-05 06:28:37

⑴ 互聯網接入技術論文(2)

互聯網接入技術論文篇二
移動互聯網接入 網路技術

摘 要:移動互聯網是當前信息技術領域的熱門話題之一,而接入網路則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對目前的接入網路技術:衛星通信網路、無線城域網、無線區域網、無線個域網、蜂窩網路的特點及應用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接入網路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各種網路的融合演進, 報告 了異構 無線網路 融合的特點及應用。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接入網路技術

中圖分類號:TN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 編號:1672-3791(2013)03(b)-0009-02

移動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是信息技術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兩項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移動互聯網是一個新型的融合型網路,是移動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充分融合的產物。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人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PDA、車載終端等設備通過移動網訪問互聯網,隨時隨地的享受互聯網提供的服務。

2011年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在《移動互聯網白皮書》中指出:“移動互聯網是以移動網路作為接入網路的互聯網及服務,包括三個要素:移動終端、移動網路和應用服務[1]。”簡而言之,移動終端是移動互聯網的前提,接入網路是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而應用服務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核心。本文詳細描述了接入網路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 接入網路技術現狀

現有的無線接入網路主要有五類:衛星通信網路、無線城域網(WMAN)、無線區域網(WLAN)、無線個域網(WPAN)、蜂窩網路(2G網路、3G網路等)[2]。它們在帶寬、覆蓋、移動性支持能力和部署成本等方面各有利弊。

1.1 衛星通信網路

1.1.1 概述

簡單來講,衛星通信就是把衛星作為中繼站,在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層大氣中)的通信站點間進行通信。衛星和地球站就是衛星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衛星通信新技術主要包括VSAT系統,即甚小口徑終端;中低軌道的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等。

1.1.2 特點及應用

衛星通信具有通信區域大、距離遠、頻段寬、容量大的特點,即只要是在衛星發射電波覆蓋范圍內的任意兩點間,都可以互相通信。其次,衛星通信的可靠性高、質量好、雜訊小、可移動性強,即不容易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但是,衛星通信存在傳輸時延大、回聲大、費用高的問題[3]。

目前,衛星通信主要用於電視廣播、遠距離的越洋電話、軍事通信、應急通信等。衛星通信作為一種特殊的通信技術,其基本定位必然是地面系統的有效支持、補充與延伸[4],對於農村及偏遠地區的通信發揮重要的作用,使實現全球通信海陸空一體化的無縫覆蓋成為可能。衛星通信的廣播與多播等技術優勢,結合現代Internet技術,在地面互聯網路擁塞的狀態下,可充分發揮以IP為基礎的多媒體遠距離傳送與高速連接,將寬頻高速數據業務進行有效地傳送。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衛星通信與3G、4G技術的相互融合將成為衛星通信發展的必然趨勢。

1.2 無線城域網(WMAN)

1.2.1 概述

無線城域網主要用於解決整個城市區域的接入問題,以微波等無線傳輸為介質,以無線方式為主要接入手段,提供同城數據高速傳輸,以及 其它 如圖像、視頻等多媒體通信業務和Internet接入服務[5]。而WiMax是受到較多關注的無線城域網通信技術。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聯接入,是一項基於IEEE 802.16標準的無線接入技術[6],它採用有線方式為企業、家庭提供“最後一英里”的無線接入。覆蓋范圍大於無線區域網,可以覆蓋幾千米到幾十千米的范圍。

1.2.2 特點及應用

WiMax具有傳輸距離遠、覆蓋面積大、接入速度快等特點。WiMax所能實現的50 km的無線信號傳輸距離是無線區域網所不能比擬的,網路覆蓋面積是3G發射塔的10倍[7],最高接入速度70M是3G所能提供的寬頻速度的30倍。此外,WiMax具有高效、靈活、經濟的組網方式,以及較為完備的Qos機制。支持移動和固定寬頻無線接入的特點,使它集成了無線接入技術的移動性與靈活性以及DSL等傳統寬頻接入技術的高帶寬特性,為用戶提供了優良的最後一公里網路接入服務及廣泛的多媒體通信服務。但是,WiMax技術目前無法支持用戶在移動過程中無縫切換。性能與3G的主流標准相比,仍存在差距。

基於WiMax特點,它可以被用於遠程醫療衛生、遠程 教育 、物流、金融、交通等行業,提供一定條件下的高速數據通信服務。從業務應用來看,WiMax在逐步實現寬頻業務的移動化,而3G實現的是移動業務的寬頻化。越來越多的多媒體通信服務大量消耗現有的3G網路資源,使網路的建設投資遠遠超過了收入的增加。WiMAX可以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有效降低運營成本。WiMax不可能完全取代3G,但是WiMax在以IP為主的高速數據應用方面的優勢使它成為了3G網路的補充手段,兩種網路的融合程度會越來越高。

1.3 無線區域網(WLAN)

1.3.1 概述

無線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工作於2.5 GHz或5 GHz頻段,以無線、或無線與有線相結合的方式構成的區域網。它利用射頻技術及簡單的存取架構取代傳統電纜線,以提供傳統有線區域網的功能,是非常便利的數據傳輸系統。簡而言之,無線區域網仍然是以有線區域網為基礎的,它只是在有線區域網的基礎上通過無線HUB、無線訪問節點(AP)、無線網橋、無線網卡等設備構建了無線通信網路[8],是有線區域網的擴展和替換。

1.3.2 特點及應用

無線區域網具有布網便捷,網路規劃調整可操作性強,網路易於擴展的特點。只需要一個或多個接入點設備,就可以搭建覆蓋整個區域的網路,搭建網路所需的基礎設施也不需要隱藏在地下或牆里,便於網路優化配置、改造和維護。只要在無線信號能夠覆蓋的范圍內,用戶都可以在任意位置接入網路,並隨時改變位置,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移動性。由於無線區域網多採用無線電波作為傳輸介質以及其工作在S頻段的特點,使其具備良好的抗干擾性和保密性,不會對人體造成輻射傷害。但是任何障礙物都會成為電磁傳播的阻礙,任何外部其他電信號都會成為區域網的干擾源。所以,無線區域網在性能、速率、安全性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之處。 無線區域網的最大傳輸速率為54 Mbit/s[9],較適合應用於有限空間、小規模網路等,如機場貴賓廳、股票大廳。其次,對於難以進行有線網路布線的環境、需要暫時使用網路的環境、實時通信要求很高的特殊場合,如人跡罕至的邊關、港口等都有較好的應用。無線區域網並不能作為一個完備的全網解決方案,但是隨著無線區域網技術的成熟應用,它可以與廣域網結合為用戶提供移動互聯網應用,成為3G網路有益的補充。

1.4 無線個域網(WPAN)

1.4.1 概述

無線個域網(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是面向特定群體活動半徑小、業務種類豐富、無縫連接的新興無線通信技術,相對於無線廣域網、無線城域網、無線區域網,它的覆蓋范圍更小,進而有效全面解決“最後幾米電纜”的問題。目前,藍牙(Bluetooth)是WPAN應用的主流技術,其它的還有家庭射頻(HomeRF)、紅外技術(IrDA)、射頻識別(RFID)、超帶寬(UWB)等。

1.4.2 特點及應用

無線個域網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體積小等特點。設備與組網都簡單方便、易於操作,且支持點對點、點對多點的應用。WPAN所覆蓋的范圍一般在10 m半徑以內,是短距離、個人專用的無線網路。具有代表性的Bluetooth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可操作性都很強,因為其使用了2.4 GHz頻段在全球都是可以自由使用的有效頻段。通過鑒權、加密等 措施 確保設備識別碼在全球的唯一性和設備的安全性。但是WPAN的技術標准多樣,都需要不斷的完善和創新。

WPAN主要應用於個人、家庭和辦公設備的無線通信,它可以在小范圍內將各種移動通信設備、固定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終端設備、各種數字數據系統(例如數字照相機、數字攝像機等)甚至各種家用電器,使用一種廉價的無線 方法 建立它們之間的信息傳輸[10]。WPAN可以使用戶隨時隨地的進行設備間的無縫通訊,可以通過移動網路、區域網、城域網方便快捷的接入到互聯網Internet。未來,WPAN和WLAN一起為用戶提供完備的短距離無線通信環境。

1.5 蜂窩網路

1.5.1 概述

蜂窩網路是把行動電話的服務區分為一個個正六邊形的小區,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這樣的結構酷似一個個“蜂窩”。 蜂窩技術是移動通信的基礎,所以把這種移動通信方式稱為蜂窩移動通信。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由移動站、基站子系統、網路子系統組成,採用蜂窩網路作為無線組網方式,通過無線信道將移動終端和網路設備進行連接,使用戶在移動中進行語音、數據通信業務。

1.5.2 特點及應用

宏蜂窩、微蜂窩是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應用較多的蜂窩技術,宏蜂窩覆蓋半徑大,多在1~25 km,但是存在盲區,小區半徑縮小時會產生干擾。微蜂窩相對於宏蜂窩覆蓋范圍小,一般覆蓋半徑為30~300 m,傳輸功率低、安裝方便靈活,主要用於提高覆蓋率和容量,作為宏蜂窩的補充和延伸,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網路覆蓋。它的主要特徵是終端的可移動性,並具有成熟的切換和漫遊方案,頻率復用技術、多址技術、移動性管理技術促進了移動通信業務的發展。伴隨著網路的發展,蜂窩網路從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到現在的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3rd Generation,3G),成為實現網路融合和業務融合的統一平台,也是公認的下一代網路的核心網架構。3G網路把語音通信和多媒體通信巧妙結合,能支持更多的用戶,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如HSPA的速率已經達到7.2 Mbit/s。但高成本、低帶寬的問題越發凸顯。

蜂窩系統或許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通信媒體。目前,3G網路可以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應用服務,除電信業務、承載業務在內的基本業務外,還可以提供如呼叫前轉、呼叫等待、多方通話等補充業務。支持的增值服務應用包括網頁瀏覽、圖像、音樂、移動游戲、移動沖浪、視頻會議、視頻點播、各類信息服務等。

2 接入網路技術發展趨勢

目前的接入網路技術能為用戶提供豐富的通信接入手段以及無處不在的接入網路服務,但是各有利弊。例如,蜂窩網路覆蓋的范圍大,移動性管理技術成熟,但帶寬低、建設成本高;相反,WLAN高帶寬、低成本,但其覆蓋范圍有限。為解決此問題,需要充分利用不同網路技術的互補性,網路的融合將成為促進移動互聯網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接入網路正在經歷一個動態的轉型過程,異構無線網路融合應運而生。

2.1 定義

異構網路是一種網路的類型,是不同的計算機、手持終端等網路設備及相關系統組成,運行在不同的協議上,支持不同的功能和應用。異構無線網路融合是將現有的多種無線接入技術有機的進行結合,符合下一代無線通信網路(4G網路)中多系統融合演進的設計思路和發展方向。

2.2 特點及應用

異構無線網路融合技術具有成本低、風險低的優點,它是現有接入技術的融合,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網路資源,降低建設運營成本。其次可以增加網路的覆蓋范圍,利用不同接入技術的特點使網路進行有效地延伸。對於用戶來說,可以享受更加全面、豐富、便捷的移動互聯網服務,是下一代網路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業界和學術界不斷的在進行異構無線網路融合的應用研究,BARWAN計劃提出並實現了多模移動終端在無線區域網和無線廣域網之間的垂直切換方案。ETSI和3GPP對3G網路與WLAN之間的互連互通進行了深入的應用研究[2]。MOBYDICK對IPv6網路中WLAN和移動網路的融合應用進行了探討。國內各運營商為緩解大量數據業務對3G網路的沖擊,也開始進行網路的改造,主要是把3G+WLAN方式應用到網路中,例如將WLAN作為3G網路的一個無線接入網,通過網關連接到3G核心網[2],共享核心網路提供的計費認證功能及信令協議,實現WLAN和3G網路的互聯互通,以促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但是,異構無線網路融合還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各種接入網路的互聯互通問題、無縫切換等移動性管理問題,網路中各個功能實體的位置及網路架構也直接決定了網路的融合程度及實際應用效果。 3 結語

移動互聯網可以提供除傳統互聯網迷你主頁之外的幾乎所有業務,在韓國、日本等應用較好的國家,移動互聯網的ARPU值可以達到10美元[11]。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相比台式電腦上網的3.80億,手機首次超越台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手機視頻用戶規模激增,已經超過一億人。手機微博用戶漲幅明顯,使用率提升5.3個百分點至43.8%[12]。種種數據表明,“無處不在的網路、無所不能的業務”已深入人心。

伴隨著用戶規模的快速增長,移動互聯網產業將飛躍式的發展,必將推進接入網路技術的融合演進,各種無線網路接入形式和應用成為研究和開發的 熱點 。相信未來各種獨立的無線網路將與整個有線Internet相互聯,為用戶提供覆蓋范圍更廣,應用更豐富,服務更完善的下一代移動互聯網服務。

參考文獻

[1]移動互聯網白皮書[R].北京: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2011.

[2]羅軍舟,吳文甲,楊明.移動互聯網:終端、網路與服務[J].計算機學報,2011(11):30-51.

[3]張更新.VSAT衛星通信[J].電信科學,1996(7):54-61.

[4]陳如明.衛星通信存在的問題、進展與發展前景[J].世界電信,2001(11):3-7.

[5]王驪波.寬頻無線城域網的設計[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0(9):26-29.

[6]曾春亮,張寧,王旭瑩.WiMAX/802.16原理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7]孫哲.無線城域網通信技術IEEE802.16協議架構及技術特點[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1(22):9-10.

[8]陳錦山.無線區域網的現狀及前景展望[J].電子商務,2007(5):53-55.

[9]李妍.無線區域網技術探討[J].電大理工,2011(6):36-37.

[10]蔡駿.無線個域網(WPAN)協議概述[J].廣東通信技術,2002(12):21-23.

[11]楊慶廣.3G催熟移動互聯網 商業模式 需創新[J].中國電子報,2007(10):5-7.

[12]第30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2012(7).


看了“互聯網接入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 光纖接入技術論文

2. 淺談網路技術的論文3篇

3. 淺議互聯網的相關形勢與政策論文

4. 關於網路資訊理論文

5. 關於網路技術方面的論文

⑵ 接入網技術論文

接入網(Access Network),一般也將其稱為接入層網路,對於接入網的定義,我精心推薦的一些接入網技術論文,帆陵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接入網技術論文篇一
接入網服務分析

【摘 要】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社會生活與換聯網的接觸越來越緊密,而互聯網行業競爭也在不斷增加,這種競爭貫穿整合互聯網服務的始終,在這種背景下,對於互聯網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問題的研究就變得很重要。這就要求我們把研究目光從以前的核心地帶轉向電信網的邊緣――接入網。

【關鍵詞】接入網;接入網技術;服務

最近幾年,互聯網行業迅速發展,可以說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必備品,在這樣的情況下,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接入網服務技術開始成為電信領域的冊喚重要研究內容。面對通信行業的競爭,互聯網客戶成為電信行業工作的核心服務對象,更好的解決接入網服務問題,對於客戶的穩定以及國家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一、接入網概況

接入網(Access Network),一般也將其稱為接入層網路,對於接入網的定義,選取的定義角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定義,但一般認可的是,接入網,或用戶接入網,就是一系列的傳送實體,這種傳送實體是以相關用戶網路介面以及業務節點介面為作用載體,其目的是把用於某項業務的網路節點之間的網路設施與用戶終端設備連接起來,最終實現用戶終端設備與外圍網路的無阻礙信息共享。一般情況下接入網的長度為幾百米左右,最長的有幾公里,同時它直接與用戶終端聯系,所以專業領域內經常將之形象的稱為“最後一公里”。在接入層網路實實在在地存在通信網路很多年之後,“接入網”的概念才於1995年7月被國際電信聯盟確定下來,這里對於接入網的定義更官方也更准確,是目前通用的定義,接入網就是指通過一系列業務節點介面(SNI)以及用戶網路介面(UNI)二者之間的結合而產生的傳送主體(這些傳送主體以為電信業務提供所需傳送承載能力為存在點)組成的實施系統。由此可見,接入網並不是通常所理解的簡單的網路區域,而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實時系統。

接入網由業務節點介面(SNI)、用戶網路介面(UNI)和管理介面(Q3)共同界定,即,在網路側,經SNI與業務節點相連;在用戶側,由UNI與用戶相連;管理方面則由Q3介面與電信管理網(TMN)相連。這三個介面也概括了接入網的幾個基本功能:用戶埠功能、核心功能、傳送功能、業務埠功能和系統管理功能,下面對這幾個功能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用戶埠功能,是將用戶網路介面UNI的要求適配為核心功能和系統管理功能。接入網既支持不同的接入,又需要特定功能的用戶網路介面。業務埠則是為處理選擇信息服務的,它在接入網的系統管理中以業務節點介面的要求為基礎,找到適配的公共承載信道,最終實現信息的處理和選擇。核心功能,顧名思義,它是整個接入網組成的核心,由於接入網主要就是解決家庭對於公共網路信息的需求而產生的,所以它的核心功能就是為了實現公共傳送與用戶業務埠承載需求的適配。傳送功能就是把公共承載通過一定的通路沒接傳送至用戶埠,實現信息的重復使用。這四個功能相輔相成,通過互相協作完成了用戶對於信息的需求。

二、接入網的三個層次

把接入網按照垂直方向分為三個層次,即電路層、通道層和傳輸媒質層,這樣可以方便網路的設計與管理。這三個層次是完全並列的關系,同時也是互相銜接的,每一層都有三個方面的作用,首先是實現本層面信息的流通,另外就是在與它相鄰的高層需要時為其提供傳送服務,再有就是與它相鄰的下層為它提供傳送服務時,它要充分的利用這些服務內容。採用分層,可以單獨設計和運行每一層網路,簡單方便,條理清晰。同時,分層之後,各個層次之間都有獨立的功能,這樣就免於不同功能之間的互相干擾,同時也可以靈活的運用技術的更新,比如某一新技術出現,由於層次的存在,那麼這一技術可能只適用於某個層次或某些層次,這樣就可以在不改變其它層次服務功能的情況下引入新技術,既更新了服務水平,同時也保證了整個接入網的穩定,此外還大大減少了接入網服務更新態姿戚成本。另外層次之間的互相配合也可以保證服務的完整性和緊密性。總之,接入網分層對於整個接入網服務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接入網技術介紹

以傳輸方式為基礎,可以把接入網分為有線接入網和無線接入網,這兩種接入網在本質上名沒有很大的區別,只是在信息傳輸的載體上有一定出入。有線接入網的載體主要有銅線、光纖、以及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等,而無線接入網則以移動數據為載體。

傳統的接入網由於載體的限制,一般使用銅纜,服務范圍僅限於語音服務和少量的數據業務。然而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以及人們對新業務,特別是寬頻綜合業務需求的日益增加,催生了一系列接入網的新技術,這其中包括:以現有雙絞線為基礎的銅纜新技術、混合光纖/同軸(HFC)技術和無線接入技術。

以現有雙絞線為基礎的銅纜新技術是當前用戶接入網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銅纜新技術以非加感的用戶線為基礎,充分發揮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傳輸容量大大增加的一種接入手段。但是銅線傳輸的固有缺點,如損耗大、維護費用高、傳輸頻帶窄等都使其越來越難以適應當代用戶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光纖接入網開始成為主要選擇。

光纖入網傳輸質量好,可靠性高,無需中繼器,同時也符合人們對於互聯網發展的需求,有很好的市場發展潛力。有利有弊,光纖的巨額成本據頂了光纖接入網投入使用時自然需要較高成本,並且這正網路傳輸對於技術的要求也非常高,這可能會成為制約其在未來發展的幾個主要因素。而混合光纖同軸電纜接入網則應用了更高端的技術,將光纖逐漸向用戶延伸,成為一種新型的、經濟的演進策略。

在某些因地理環境或其他緊急情況的影響下,建立有線接入網路耗費成本高、難度大,這樣就使得無線接入網有了存在的價值。與傳統的有線接入網路相比,無線接入技術更加經濟、迅速、便捷、靈活,覆蓋面也更廣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當代接入網路技術中迅速突起的一支異軍。

四、接入網發展未來趨勢

全球寬頻接入網在21世紀後進入了一個大發展階段。人們對於互聯網的需求增加直接帶動了寬頻業務的拓展,同時電信行業的發展也勢必成為接入網發展的新契機。,在巨大的市場利益驅動下,我們不難預見接入網領域會發生新的變革。

從業務方面來講,未來接入網能夠提供的業務也將在檔次上有很大提升。滿足用戶組建中、高速計算機網的圖像通信、立體換面的通話以及辦公多媒體業務等都會不斷被開發出來,並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從技術方面上看,支持接入網的技術會更加多樣化。筆者認為,未來的接入網會以光纖接入為主要發展方向,無線接入成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銅纜技術也在不斷更新。

五、結束語

如今,電信領域的核心網已基本實現了信息的寬頻高速傳輸,用戶環路成為整個電信網路中的“瓶頸”,限制了整個電信網傳輸各種信息。接入網服務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更有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糜正琨,王文鼐.軟交換技術與協議[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1-30.

[2]尤燕飛.淺談綜合業務接入網的發展趨勢[J].科技資訊,2008(06).

[3]劉偉.用戶接入網技術與工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接入網技術論文篇二
光纖接入網技術

摘要:本文簡單介紹了光纖接入網的基本原理和技術發展,介紹並闡述了有源光網路與無源光網路的原理和實現,並根據兩種光網路組成不同,對兩種光網路的幾種典型的接入模式進行了較為具體的研究,探討了光纖接入網建設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有源光網路 無源光網路 APON 接入網 FTTx

近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正在深刻地改變傳統的電信概念和體系結構,隨著各國接入網市場的逐漸開放,電信管制政策的放鬆,競爭的日益加劇和擴大,新業務需求的迅速出現,有線技術(包括光纖技術)和無線技術的發展,接入網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巨大的市場潛力驅動下,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接入網技術。光纖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質量高、性能穩定、防電磁干擾、保密性強等優點。在干線通信中,光纖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接入網中,光纖接入也將成為發展的重點。光纖接入網是發展寬頻接入的長遠解決方案。

一、光纖接入網的基本構成

光纖接入網(OAN),是指用光纖作為主要的傳輸媒質,實現接入網的信息傳送功能。通過光線路終端(OLT)與業務節點相連,通過光網路單元(ONU)與用戶連接。光纖接入網包括遠端設備――光網路單元和局端設備――光線路終端,它們通過傳輸設備相連。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OLT和遠端ONU。它們在整個接入網中完成從業務節點介面(SNI)到用戶網路介面(UNI)間有關信令協議的轉換。接入設備本身還具有組網能力,可以組成多種形式的網路拓撲結構。同時接入設備還具有本地維護和遠程集中監控功能,通過透明的光傳輸形成一個維護管理網,並通過相應的網管協議納入網管中心統一管理。

光纖接入網(OAN)從系統分配上分為有源光網路(AON,ActiveOpticalNetwork)和無源光網路(PON,PassiveOpticaOptical Network)兩類。

二、有源光纖接入網

有源光網路又可分為基於SDH的AON和基於PDH的AON。有源光網路的局端設備(CE)和遠端設備(RE)通過有源光傳輸設備相連,傳輸技術是骨幹網中已大量採用的SDH和PDH技術,但以SDH技術為主,本文主要討論SDH(同步光網路)系統。

1.基於SDH的有源光網路

在接入網中應用SDH(同步光網路)的主要優勢在於:SDH可以提供理想的網路性能和業務可靠性;SDH固有的靈活性使對於發展極其迅速的蜂窩通信系統採用SDH系統尤其適合。當然,考慮到接入網對成本的高度敏感性和運行環境的惡劣性,適用於接入網的SDH設備必須是高度緊湊,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新型系統,其市場應用前景看好。

接入網用SDH的最新發展趨勢是支持IP接入,目前至少需要支持乙太網介面的映射,於是除了攜帶話音業務量以外,可以利用部分SDH凈負荷來傳送IP業務,從而使SDH也能支持IP的接入。支持的方式有多種,除了現有的PPP方式外,利用VC12的級聯方式來支持IP傳輸也是一種效率較高的方式。總之,作為一種成熟可靠提供主要業務收入的傳送技術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仍然會不斷改進支持電路交換網向分組網的平滑過渡。

2.基於PDH的有源光網路

准同步數字系列(PDH)以其廉價的特性和靈活的組網功能,曾大量應用於接入網中。尤其近年來推出的SPDH設備將SDH概念引入PDH系統,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靈活性,這種改良的PDH系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會廣泛應用。

三、無源光纖接入網路

無源光網路(PON),是指在OLT和ONU之間是光分配網路(ODN),沒有任何有源電子設備,它包括基於ATM的無源光網路APON及基於IP的PON。

APON的業務開發是分階段實施的,初期主要是VP專線業務。相對普通專線業務,APON提供的VP專線業務設備成本低,體積小,省電、系統可靠穩定、性能價格比有一定優勢。第二步實現一次群和二次群電路模擬業務,提供企業內部網的連接和企業電話及數據業務。第三步實現乙太網介面,提供互聯網上網業務和VLAN業務。以後再逐步擴展至其它業務,成為名副其實的全業務接入網系統。

APON採用基於信元的傳輸系統,允許接入網中的多個用戶共享整個帶寬。這種統計復用的方式,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網路資源。APON能否大量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價格問題。目前第一代的實際APON產品的業務供給能力有限,成本過高,其市場前景由於ATM在全球范圍內的受挫而不確定,但其技術優勢是明顯的。特別是綜合考慮運行維護成本,在新建地區,高度競爭的地區或需要替代舊銅纜系統的地區,此時敷設PON系統,無論是FTTC,還是FTTB方式都是一種有遠見的選擇。在未來幾年能否將性能價格比改進到市場能夠接受的水平是APON技術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IPPON的上層是IP,這種方式可更加充分地利用網路資源,容易實現系統帶寬的動態分配,簡化中間層的復雜設備。基於PON的OAN不需要在外部站中安裝昂貴的有源電子設備,因此使服務提供商可以高性價比地向企業用戶提供所需的帶寬。

無源光網路(PON)是一種純介質網路,避免了外部設備的電磁干擾和雷電影響,減少了線路和外部設備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同時節省了維護成本,是電信維護部門長期期待的技術。無源光接入網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無源光網體積小,設備簡單,安裝維護費用低,投資相對也較小。

(2)無源光設備組網靈活,拓撲結構可支持樹型、星型、匯流排型、混合型、冗餘型等網路拓撲結構。

(3)安裝方便,它有室內型和室外型。其室外型可直接掛在牆上,或放置於“H”桿上,無須租用或建造機房。而有源系統需進行光電、電光轉換,設備製造費用高,要使用專門的場地和機房,遠端供電問題不好解決,日常維護工作量大。

(4)無源光網路適用於點對多點通信,僅利用無源分光器實現光功率的分配。

(5)無源光網路是純介質網路,徹底避免了電磁干擾和雷電影響,極適合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使用。

(6)從技術發展角度看,無源光網路擴容比較簡單,不涉及設備改造,只需設備軟體升級,硬體設備一次購買,長期使用,為光纖入戶奠定了基礎,使用戶投資得到保證。

四、光接入網的拓撲結構

光纖接入網的拓撲結構,是指傳輸線路和節點的幾何排列圖形,它表示了網路中各節點的相互位置與相互連接的布局情況。網路的拓撲結構對網路功能、造價及可靠性等具有重要影響。其三種基本的拓撲結構是:匯流排形、環形和星形,由此又可派生出匯流排―星形、雙星形、雙環形、匯流排―匯流排形等多種組合應用形式,各有特點、相互補充。

1.匯流排形結構

匯流排形結構是以光纖作為公共匯流排(母線)、各用戶終端通過某種耦合器與匯流排直接連接所構成的網路結構。這種結構屬串聯型結構,特點是:共享主幹光纖,節省線路投資,增刪節點容易,彼此干擾較小;但缺點是損耗累積,用戶接收機的動態范圍要求較高;對主幹光纖的依賴性太強。

2.環形結構

環形結構是指所有節點共用一條光纖鏈路,光纖鏈路首尾相接自成封閉迴路的網路結構。這種結構的突出優點是可實現網路自愈,即無需外界干預,網路即可在較短的時間里從失效故障中恢復所傳業務。

3.星形結構

星形結構是各用戶終端通過一個位於中央節點(設在端局內)具有控制和交換功能的星形耦合器進行信息交換,這種結構屬於並聯形結構。它不存在損耗累積的問題,易於實現升級和擴容,各用戶之間相對獨立,業務適應性強。但缺點是所需光纖代價較高,對中央節點的可靠性要求極高。星形結構又分為單星形結構、有源雙星形結構及無源雙星形結構三種。

(1)單星形結構:該結構是用光纖將位於電信交換局的OLT與用戶直接相連,基本上都是點對點的連接,與現有銅纜接入網結構相似。每戶都有單獨的一對線,直接連到電信局,因此單星型可與原有的銅現網路兼容;用戶之間互相獨立,保密性好;升級和擴容容易,只要兩端的設備更換就可以開通新業務,適應性強。缺點是成本太高,每戶都需要單獨的一對光纖或一根光纖(雙向波分復用),要通向千家萬戶,就需要上千芯的光纜,難於處理,而且每戶都需要專用的光源檢測器,相當復雜。

(2)有源雙星形結構:它在中心局與用戶之間增加了一個有源接點。中心局與有源接點共用光纖,利用時分復用(TDM)或頻分復用(FDM)傳送較大容量的信息,到有源接點再換成較小容量的信息流,傳到千家萬戶。其優點是靈活性較強,中心局有源接點間共用光纖,光纜芯數較少,降低了費用。缺點是有源接點部分復雜,成本高,維護不方便;另外,如要引入寬頻新業務,將系統升級,則需將所有光電設備都更換,或採用波分復用疊加的方案,這比較困難。

(3)無源雙星形結構:這種結構保持了有源雙星形結構光纖共享的優點,將有源接點換成了無源分路器,維護方便,可靠性高,成本較低。由於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密性也很好,是一種較好的接入網結構。

五、光纖接入網的形式

根據光網路單元(ONU)的位置,光纖接入方式可分為如下幾種:

FTTB(光纖到大樓);FTTC(光纖到路邊);FTTZ(光纖到小區);FTTH(光纖到用戶);FTTO(光纖到辦公室);FTTF(光纖到樓層);FTTP(光纖到電桿);FTTN(光纖到鄰里);FTTD(光纖到門);FTTR(光纖到遠端單元)。

其中最主要的是FTTB(光纖到大樓)、FTTC(光纖到路邊)、FTTH(光纖到用戶)三種形式。FTTC主要是為住宅用戶提供服務的,光網路單元(ONU)設置在路邊,即用戶住宅附近,從ONU出來的電信號再傳送到各個用戶,一般用同軸電纜傳送視頻業務,用雙絞線傳送電話業務。FTTB的ONU設置在大樓內的配線箱處,主要用於綜合大樓、遠程醫療、遠程教育、及大型娛樂場所,為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及商業用戶服務,提供高速數據、電子商務、可視圖文等寬頻業務。FTTH是將ONU放置在用戶住宅內,為家庭用戶提供各種綜合寬頻業務,FTTH是光纖接入網的最終目標,但是每一用戶都需一對光纖和專用的ONU,因而成本昂貴,實現起來非常困難。

六、光接入網的優點與劣勢

與其他接入技術相比,光纖接入網具有如下優點:

(1)光纖接入網能滿足用戶對各種業務的需求。人們對通信業務的需求越來越高,除了打電話、看電視以外,還希望有高速計算機通信、家庭購物、家庭銀行、遠程教學、視頻點播(VOD)以及高清晰度電視(HDTV)等。這些業務用銅線或雙絞線是比較難實現的。

(2)光纖可以克服銅線電纜無法克服的一些限制因素。光纖損耗低、頻帶寬,解除了銅線徑小的限制。此外,光纖不受電磁干擾,保證了信號傳輸質量,用光纜代替銅纜,可以解決城市地下通信管道擁擠的問題。

(3)光纖接入網的性能不斷提高,價格不斷下降,而銅纜的價格在不斷上漲。

(4)光纖接入網提供數據業務,有完善的監控和管理系統,能適應將來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的需要,打破“瓶頸”,使信息高速公路暢通無阻。

當然,與其它接入網技術相比,光纖接入網也存在一定的劣勢。最大的問題是成本還比較高。尤其是光節點離用戶越近,每個用戶分攤的接入設備成本就越高。另外,與無線接入網相比,光纖接入網還需要管道資源。這也是很多新興運營商看好光纖接入技術,但又不得不選擇無線接入技術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胡德春,肖石林. 下一代無源光接入網技術PON的技術演進

[2] 深圳市首邁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無源光網路(PON)和有源光網路(AON)技術比較

作者簡介:

袁小杭,男,籍貫杭州,現就職於浙江省郵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通信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線路、管道設計。

看了"接入網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 寬頻光纖接入網的發展趨勢論文

2. 淺談網路技術的論文3篇

3. 關於網路實用技術論文怎麼寫

4. 通信技術畢業論文範文

5. 蜂窩移動寬頻無線接入技術論文

⑶ 通信工程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路通信已廣泛地應用於政治、軍事,經濟及科學等各個領域,它改變了傳統的事務處理方式,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通信工程專業 畢業 論文題目_通信專業論文怎麼選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通信工程畢業論文題目

1、 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系統集成服務淺探[J]

2、 試述我國通信工程發展現狀與前景[J]

3、 網路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探析[J]

4、 通信工程中多網融合技術的應用問題探析[J]

5、 探究有線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方向[J]

6、 探討通信工程項目的網路優化[J]

7、 應用型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類課程建設研究[J]

8、 結合3G/4G網路與GPS定位技術實現通信工程現場監理[J]

9、 通信工程的風險管理探討[J]

10、 如何解決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問題[J]

11、 通信工程設計單位標准化管理研究[J]

12、 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解析[J]

13、 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J]

14、 通信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應用及改進[J]

15、 通信工程項目中的風險管理與控制策略研究[J]

16、 探析通信工程中傳輸技術的廣泛應用[J]

17、 淺談通信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J]

18、 項目管理 方法 在移動通信工程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19、 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研究[J]

20、 通信工程光纜施工的質量控制探討[J]

21、 試論在通信工程施工過程中信息化管理的應用[J]

22、 淺談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J]

23、 淺談通信工程技術傳輸的有效管理策略[J]

24、 信息通信工程中傳輸技術的有效應用[J]

25、 鐵路通信工程中無線接入技術的應用探究[J]

26、 試論通信工程的特點及發展現狀與前景[J]

27、 淺談通信工程發展前景[J]

28、 以華為公司為例探析通信工程技術的社會經濟價值[J]

29、 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與發展趨勢[J]

30、 通信工程建設進度控制研究[J]

31、 關於多網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

32、 基於通信工程傳輸技術的應用研究[J]

33、 強化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對策[J]

34、 通信工程存在的經濟問題和發展分析[J]

35、 通信工程管理在項目中的應用[J]

36、 探討通信工程項目的網路優化方式[J]

37、 傳輸技術對通信工程的作用[J]

38、 淺談通信工程傳輸技術的應用[J]

39、 通信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應用及改進[J]

40、 芻議通信工程傳輸技術的現狀與未來發展[J]

41、 淺析我國通信工程發展現狀與展望[J]

42、 通信工程項目管理中關鍵點的標准化研究[J]

43、 軟交換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方向[J]

44、 探究通信工程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J]

45、 如何提高通信工程監理企業的競爭力[J]

46、 通信工程監理企業競爭力探析[J]

47、 淺談通信工程信息技術[J]

48、 通信工程中土建工程質量控制探討[J]

49、 通信工程項目管理中系統化、集成化實現的路徑分析[J]

50、 通信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改進研究[J]

移動通信畢業論文題目

1、大數據分析在移動通信網路優化中的應用研究

2、典型移動通信基站電磁環境影響模型化研究

3、高速移動通信場景下基於LTE-A中繼系統的資源調度關鍵技術研究

4、基於專利信息分析的我國4G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研究

5、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中多方合作研究

6、移動通信基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7、「營改增」對內蒙古移動通信公司 財務管理 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8、低軌寬頻衛星移動通信系統OFDM傳輸技術研究

9、雷電脈沖對移動通信基站影響的研究

10、平流層CDMA移動通信蜂窩網的性能研究

11、B3G/4G系統中的無線資源分配的研究

12、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中跨層資源分配研究

13、基於OFDM的GEO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14、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中的關鍵傳輸技術研究

15、基於SCP的海峽兩岸移動通信產業比較研究

16、多場景下移動通信系統業務承載性能研究

17、未來移動通信系統資源分配與調度策略研究

18、高速鐵路移動通信系統性能研究

19、下一代移動通信網路中的無線資源管理與調度策略研究

20、下一代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21、混能供電移動通信網路的節能方法研究

22、移動通信數據挖掘關鍵應用技術研究

23、移動通信系統中的認證和隱私保護協議研究

24、基於移動通信定位數據的交通信息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

25、電信運營商在移動通信標准發展中的產業作用關系研究

26、天津移動通信市場非線性預測及面向3G的發展策略研究

27、移動通信產業鏈創新系統研究

28、移動通信智能天線關鍵技術研究

29、移動通信運營商產品品牌 文化 研究

30、寬頻移動通信系統資源調度和干擾管理的研究

31、未來移動通信基站體系結構--定性理論、方法與實踐

32、移動通信系統中天線的分析與設計

33、基於客戶的移動通信品牌資產模型及影響機理研究

34、中國移動通信業價格競爭行為研究

35、具有NFC功能的移動通信終端電路設計

36、具有電子支付功能的移動通信終端軟體設計

37、移動通信服務業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影響因素比較研究

38、移動通信企業 市場營銷 成本管理研究

39、移動通信 無線網路 建設項目的質量管理研究

40、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編碼協作技術

通信工程專業論文題目

1、基於61單片機的語音識別系統設計

2、紅外遙控密碼鎖的設計

3、簡易無線對講機電路設計

4、基於單片機的數字溫度計的設計

5、甲醛氣體濃度檢測與報警電路的設計

6、基於單片機的水溫控制系統設計

7、設施環境中二氧化碳檢測電路設計

8、基於單片機的音樂合成器設計

9、設施環境中濕度檢測電路設計

10、基於單片機的家用智能匯流排式開關設計

11、 籃球 賽計時記分器

12、汽車倒車防撞報警器的設計

13、設施環境中溫度測量電路設計

14、等脈沖頻率調制的原理與應用

15、基於單片機的電加熱爐溫

16、病房呼叫系統

17、單片機打鈴系統設計

18、智能散熱器控制器的設計

19、電子體溫計的設計

20、基於FPGA音頻信號處理系統的設計

21、基於MCS-51數字溫度表的設計

22、基於SPCE061A的語音控制小車設計

23、基於VHDL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統

24、基於VHDL語言的數字密碼鎖控制電路的設計

25、基於單片機的超聲波測距系統的設計

26、基於單片機的八路搶答器設計

27、基於單片機的安全報警器

28、基於SPCE061A的易燃易爆氣體監測儀設計

29、基於CPLD的LCD顯示設計

30、基於單片機的電話遠程式控制制家用電器系統設計

31、基於單片機的交通信號燈控制電路設計

32、單片機的數字溫度計設計

33、基於單片機的可編程多功能電子定時器

34、基於單片機的空調溫度控制器設計

35、數字人體心率檢測儀的設計

36、基於單片機的室內一氧化碳監測及報警系統的研究

37、基於單片機的數控穩壓電源的設計

38、原油含水率檢測電路設計

39、基於AVR單片機幅度可調的DDS信號發生器

40、四路數字搶答器設計

41、單色顯示屏的設計

42、基於CPLD直流電機控制系統的設計

43、基於DDS的頻率特性測試儀設計

44、基於EDA的計算器的設計

45、基於EDA技術的數字電子鍾設計

46、基於EDA技術的智力競賽搶答器的設計

47、基於FPGA的18路智力競賽電子搶答器設計

48、基於USB介面的數據採集系統設計與實現

49、基於單片機的簡易智能小車的設計

50、基於單片機的脈象信號採集系統設計

51、一種斬控式交流電子調壓器設計

52、通信用開關電源的設計

53、雞舍燈光控制器

54、三相電機的保護控制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55、信號高精度測頻方法設計

56、高精度電容電感測量系統設計

57、虛擬信號發生器設計和遠程實現

58、脈沖調寬型伺服放大器的設計

59、超聲波測距語音提示系統的研究

60、電表智能管理裝置的設計


通信工程專業畢業論文題目相關 文章 :

★ 通信工程畢業論文題目

★ 通信工程畢業論文題目

★ 通信工程畢業論文選題

★ 通信工程專業畢業論文

★ 通信工程的畢業論文範例(2)

★ 通信工程的畢業論文(2)

★ 通信工程的畢業論文參考範文

★ 通信工程方面畢業論文(2)

★ 通信工程的畢業論文優秀範文(2)

★ 通信工程本科畢業論文

閱讀全文

與下一代網路技術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xf編程如何修刀 瀏覽:344
js音頻控制 瀏覽:112
蘋果6p微信發送語音會自己中斷 瀏覽:644
win10拷貝文件到u盤速度慢 瀏覽:396
怎麼把ps源文件字體改清楚 瀏覽:440
u盤如何恢復win10系統下載 瀏覽:153
完美世界100級升級攻略 瀏覽:67
安卓手機去除廣告軟體 瀏覽:529
水果禮品卡網站有哪些 瀏覽:272
愛譜數據線纜多少錢 瀏覽:165
word轉換成圖片格式 瀏覽:182
移動數據收費標準是多少 瀏覽:952
me525微信451去升級版 瀏覽:152
如何把壓縮文件變成永久文件 瀏覽:828
數據分片最大值多少 瀏覽:598
會玩app開完小號如何找回大號 瀏覽:939
html顯示flash代碼 瀏覽:651
while語句java 瀏覽:376
iphone鉻黃ps 瀏覽:529
linux掛載到已有分區 瀏覽:32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