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第一財經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是基於大數據進行智能化商業研究咨詢與整合營銷傳播的戰略數據平台,依託阿里巴巴和第一財經的優勢資源,擁有全球最大消費者資料庫和中國最大的財經全媒體集群。CBNData以商業數據報告/微報告、數據指數、定製化咨詢等為核心產品,輸出消費行業的全景分析以及面向企業和消費者的深度數據洞察;同時通過數據可視化、原生內容、活動、視頻/直播等形式拓展數據研究的業務邊界,豐富數據商業化的應用場景,以數據加媒體的倍增效應,全面提升中國商業世界的運行效率。
法定代表人:李蓉
成立時間:2015-05-04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0600027136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651號11層
❷ 國務院常務會議「大數據」
國務院常務會議「大數據」_數據分析師考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新一屆政府就任至今,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召開近百次。
這里不僅是中國重大經濟政策的決策地,也成為觀察新常態下,政府面臨挑戰和執政方向的視窗。
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在近百次常務會議的主要議題中,排在前五位的高頻主題分別是:深化改革(19次)、民生保障(17次)、簡政放權(14次)、政府服務(11次)、創業創新(10次)。
教育、產業升級、外貿、醫療衛生、財政、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減負、金融、投資、擴大開放、環境、農業、就業等作為主要議題的次數都超過五次。
再從會議「強音」和高頻詞來看,金融是被提得最多的小項,被提及144次。緊隨其後的是就業(139次),民生(125次),財政(115次),醫療(104次),小微(87次),教育(67次),簡政放權(58次)。
不少專家對本報表示,百次常務會議既有聚焦又注重全面,體現了政府集中發力和重點兜底的思路。目前來看,簡政放權、創業創新、財稅金融改革等主題,不僅已經成為新的政經熱詞,也凸顯出在經濟和社會發展轉型中政府面臨的挑戰和壓力。
三個第一次
如果要說最近兩年風頭最勁的詞彙,那一定是簡政放權。「權責不分、政治經濟、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隨著計劃經濟的轉軌成功,市場經濟中權力巨大的行政之手已經成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阻礙之一。隨著新常態的來臨,無論是經濟減速壓力還是轉型需要,都要求進一步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本屆政府有多重視這件事?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三個「一」都將簡政放權作為主題之一。2013年3月18日,新一屆政府第一次常務會議就將「研究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事項」作為主題。此後兩年的開年第一次常務會議,都將簡政放權作為主題之一。2014年1月8日會議討論深化行政審批制度;2015年1月7日的會議則側重規范和改進行政審批措施。
2013年上任之初,李克強曾明確了削權目標——在本屆任期結束時將政府部門手中的行政審批權砍去1/3。2014年年底,國務院的這一目標已經實現,取消和下放權力近500多項。
但這一改革並未停止,根據中國政府網5月公布的國務院《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2015年將全面清理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並公布清單,要再取消200項以上。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未來幾年可以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沒以前快,但是削減項目的含金量會高,畢竟越往後,再減少行政審批項目的難度大些。
簡政放權自我剜肉的改革並非一帆風順,改革實施以來的紅利截流以及一些地方和部門不作為等行為,極大地阻礙了政策的落地。比如在國務院的幾次督查中發現,個別地區和部門在貫徹落實重大政策措施中還存在工作不協調、落實不到位、工作進度慢等問題,也存在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和工作不作為等現象。
除了削權放權以外,國務院常務會議隨後在簡政放權的配套改革和監管方面也做出了部署。例如,本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宣布了2015年最新取消的62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同時,「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清理紅頂中介等諸多簡政放權舉措也在持續推進。
簡政放權的紅利不僅讓企業家和百姓有了獲得感,數據上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比上年同期增長近20%,注冊資本(金)12萬億元,增長43%,全國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萬多戶。
21次與科技創新相關
創業創新作為後起之秀,不僅在高頻詞排行中榜上有名,今年以來更是成為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最關注的主題。本報記者統計發現,僅今年上半年,總理就已經至少8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出部署。
為何要大力發展創新?李克強27日在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上說,本屆政府常務會議議題21次與科技創新相關。科技創新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國發展戰略成敗。歷史上我們曾幾次與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現在必須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塑我國發展競爭新優勢。
從國際經驗來看,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尤其要注意創新乏力的風險,中國過去依靠多年的人口紅利獲得了高速的發展,隨著人口和經濟結構的轉變,能否順利過渡到依靠創新紅利求發展成為關鍵。
2014年9月,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此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又被定義為經濟雙引擎之一。
此後,李克強多次表示要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台,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從工商注冊、稅費、融資等多個方面做出部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培林對本報表示,充分激發億萬人民身上蘊藏的創業創新潛能,就是澤被長遠的常青樹。
金融財政
數年來,中國金融改革服務的滯後已經和金融業的發展嚴重不匹配,而財政收入的銳減和低效利用又增加了政府主動作為的難度。錢荒、影子銀行、資本市場大幅波動、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地方債務危機、事權和支出責任不相適應等現象,都暴露了金融和財稅體制的潛在問題。
「加快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和『三農』有關政策落實」,「進一步減少和規范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完善預算管理」,「設立保險投資基金」,從這些會議關鍵詞可以看出,如何有效發揮財政和金融的作用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的調控關鍵。
近幾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和出台的關於財政和金融方面的政策措施越來越多,財政金融手段使用比過去更為積極,為實體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流動性和帶動作用。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發現,金融作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貫穿在多個領域當中,不論是創業創新、對外貿易還是基礎設施、三農水利,與之相關的金融改革和財政扶持貫穿始終。
例如,僅今年就有3次會議提到要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明確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措施,要喚醒躺在賬本上的沉睡資金。
金融方面的定向調控更是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中,加大金融對企業走出去支持,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促進三農金融發展,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等議題都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金融財政改革的挑戰也明顯。比如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資本賬戶管制的開放、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構建、政府和金融機構的關系、穩定稅負預期、透明預算、改進預算管理制度等,雖然在穩健推進,但要達到預期目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民生兜底
民生話題是歷屆政府和人民最重視的話題之一,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期限的臨近,本屆政府更將民生提到了新的高度。在多重矛盾的疊加時期,諸如收入差距過大、生態環境惡化、食品安全堪憂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並增加一定社會隱患。
「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使全體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養老保障」,「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加快棚戶區改造、新型城鎮化等建設」,「抓緊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相關政策」,在近百個常用高頻詞中,與民生相關的占據一半。民生這一關鍵詞在常務會議上被提及120次,排在第三位,而與民生相關的就業被提及139次,僅次於金融。
本報記者注意到,國務院常務會議不僅關心民生制度的建設,也十分關心老百姓熱議的話題。例如,2013年5月31日的常務會議就針對當時的奶粉問題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一年後,2014年5月14日的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對本報表示,經濟增速換擋期,總理和政府更關注數字背後的民生、增長背後的就業。對戶籍、養老、就業、醫保投入和重視更加強化,既是兜住保障的底線,也提供未來持續發展的動力。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國務院常務會議「大數據」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❸ 第一財經的聯合發展你了解嗎
2015年6月4日
一財網回應
2014年9月25日,一財網針對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公開發布的聲明,稱稿件所述內容分別來自康師傅發布的相關公告、2013年年報,以及台灣媒體相關報道,均有據可查,不存在蓄意扭曲,不存在所謂的「居心不良」,亦不存在被任何第三方「利用」。康師傅聲明對一財網造成的不良影響,一財網將保留所有法律權利。限公司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擬向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及其所屬有關記者提起民事侵權的起訴,針對其下屬一財網於9月15日由其記者署名撰寫發布的針對康師傅的「不實報道」,除了要求更正報道,向康師傅公開賠禮道歉外,同時要求1億人民幣商譽損失的賠償。
一財網回應
2014年9月25日,一財網針對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公開發布的聲明,稱稿件所述內容分別來自康師傅發布的相關公告、2013年年報,以及台灣媒體相關報道,均有據可查,不存在蓄意扭曲,不存在所謂的「居心不良」,亦不存在被任何第三方「利用」。康師傅聲明對一財網造成的不良影響,一財網將保留所有法律權利。
❹ 我國的主流財經媒體有哪幾家
1、環球財經網。專門負責財經生活頻道節目製作等相關事務,是國內一線的財經新聞及金融信息提供商,在國內各大城市擁有眾多記者編輯,深圳環球財經傳媒有限公司向世界各地的個人和組織提供財經新聞,商業和金融信息。深圳環球財經傳媒有限公司旗下電視欄目包括國內具有很高影響力的的一些品牌,如《中國股市》、《中國股市報道》、《經濟生活報道》和《資本密碼》等。
2、鳳凰財經。節目精選當天最矚目的時事議題,內容涵蓋財經以及不同界別的重要新聞,並廣邀各方專家、財經名人、網路紅人等進行連線點評,提供獨到精闢的見解。另外亦會就重要議題進行民調,向觀眾提供全方位的新聞視覺,率先把握時局帶來的機遇。
3、《財經界》雜志於1983年創刊,為大型財經月刊,研究范圍覆蓋40個產業,是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國家級財經類期刊,屬於國家一級B類期刊。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指定刊物,中央、國務院政策研究機構、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信息辦、全國計劃會議、各地方主管經濟計劃工作的領導特送刊物。
4、21世紀經濟報道。它以分析國際形勢、透視中國經濟、觀察行業動態、引導良性發展為目的,即時有效地反映世界經濟格局及變化,跟蹤報道中國企業界的動態與發展。
5、網易財經。包括全球財經資訊、股市熱點直播、獨家內參「易決策」、牛人在線直播等功能模塊。股民可在投資中更輕松的獲取財經資訊、選擇熱門牛股,此外還有牛人老師在線講解大盤,保持實時獲取重要資訊的同時也大大的降低投資風險。
(4)第一財經大數據開放日擴展閱讀:
當前形勢下主流媒體如何轉型發展:
1、依託政府支持,走穩融合發展之路。在此背景下,財經媒體在轉型過程中,立足自身造血功能,依託自身對經濟形勢、財政政策把握等方面的優勢,抓住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等良好時機,尋求機制上的突破和資金上的扶持,是非常必要的途徑。在這一點上,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2、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創新經營管理方式。媒體行業和互聯網科技公司、資本公司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品牌化新型媒體平台已經成為發展潮流。作為社會公共關系中的媒介,媒體具有天然的資源整合的優勢。而對於擁有多渠道終端的融媒體來說,經營模式也更加多元。如今,傳統報刊已成功開發了IP領域、數字出版、在線教育、新媒體、游戲娛樂、影視文化、大數據等新業態,實現平台間的價值增值。
3、重視人才培養,構建多元人才隊伍。從財經類媒體融合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培養具備專業財經知識、能夠深耕垂直領域和掌握新媒體技術及運營機制的人才。對於財經類媒體而言,傳統媒體在表達方式及傳播渠道上,應向新媒體轉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易財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環球財經網
❺ 大數據大熱 知易行難
大數據大熱 知易行難
日前,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下稱《綱要》)。《綱要》指出,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2020年底前,逐步實現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資源、農業、環境、安監、金融、質量、統計、氣象、海洋、企業登記監管等民生保障服務相關領域的政府數據集向社會開放。同時,強化中央財政資金引導,集中力量支持大數據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產業鏈構建、重大應用示範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等。
海通證券表示,此次《綱要》的下發,促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有望使得各行各業真正迎來大數據時代。同時,大數據全產業鏈的培育有望搭建中國大數據新生態,而大數據在新的垂直領域的應用將助力商業模式和變現渠道的創新和探索,有望重構產業鏈的價值體系。
在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的道路上,數據的採集是需要突破的第一道關卡。北京騰雲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金融行業專家鮑忠鐵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數據採集面臨數據現有存在形式的非電子化和分散度較廣兩大難題。
「目前,公共機構大量的數據還是以紙質化的形式存在著,特別是醫療數據、教育數據和農業數據。」鮑忠鐵表示,未來如何將這些存留在紙張里的數據電子化將面臨較大的挑戰。
數據想要集中在統一平台上,就要實現數據的集中,但是目前大量的數據分散在省、市、鄉、鎮等不同的政府層級中,並不完全集中在國家層面。「數據不集中直接影響對數據背後規模發現的程度。」鮑忠鐵進一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數據分散之外,在集中的過程中,數據格式不統一也是需要攻克的難題。例如,同樣一條信息,A鄉用6個數據來詮釋,B鄉用10個數據詮釋,而C鄉卻用12個。現在距離2018年還有三年的時間,想要在三年時間做到數據標准和格式的統一化並非易事。
任何事件的發展都需要循序漸進。從政府數據的開放來看,目前政府數據可以分為三類,可以向公眾公開的數據、不宜公開的敏感數據和不能公開的國家機密數據。海通證券表示,未來數據開放應該遵循分級、分層、分類逐步開放的步驟。短期來看,涉及到民生的交通、醫療、信用、社保等行業有望較早實現開放。
前海徵信總經理邱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大數據要產生價值存在諸多關鍵點,積累和整合就是其中之一。「大數據之所以不同於以往的常規數據分析,其核心在其大。只有數據夠大,大到突破一定的臨界點,才有可能從量變轉化為質變。」邱寒表示,大包含幾層意思,第一,數據的維度夠豐富;第二,數據的頻度夠高;第三,數據的時間跨度夠長。而要實現這些,企業必須充分積累各類數據。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大熱 知易行難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