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技術里的"ATM"是什麼意思啊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 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 ATM是一項數據傳輸技術。它適用於區域網和廣域網,它具有高速數據傳輸率和支持許多種類型如聲音、數據、傳真、實時視頻、CD質量音頻和圖象的通信。
ATM是在LAN或WAN上傳送聲音、視頻圖象和數據的寬頻技術。它是一項信元中繼技術,數據分組大小固定。你可將信元想像成一種運輸設備,能夠把數據塊從一個設備經過ATM交換設備傳送到另一個設備。所有信元具有同樣的大小,不象幀中繼及區域網系統數據分組大小不定。使用相同大小的信元可以提供一種方法,預計和保證應用所需要的帶寬。如同轎車在繁忙交叉路口必須等待長卡車轉彎一樣,可變長度的數據分組容易在交換設備處引起通信延遲。
ATM真正具有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雙重性:
ATM面向連接,它需要在通信雙方向建立連接,通信結束後再由信令拆除連接。但它擯棄了電路交換中採用的同步時分復用,改用非同步時分復用,收發雙方的時鍾可以不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帶寬。
ATM的傳送單元是固定長度53byte的CELL(信元),信頭部分包含了選擇路由用的VPI/VCI信息,因而它具有交換的特點。它是一種高速分組交換,在協議上它將OSI第三層的糾錯、流控功能轉移到智能終端上完成,降低了網路時延,提高了交換速度。
交換設備是ATM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用作組織內的Hub,快速將數據分組從一個節點傳送到另一個節點;或者用作廣域通信設備,在遠程LAN之間快速傳送ATM信元。乙太網、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1)、令牌環網等傳統LAN採用共享介質,任一時刻只有一個節點能夠進行傳送,而ATM提供任意節點間的連接,節點能夠同時進行傳送。來自不同節點的信息經多路復用成為一條信元流。在該系統中,ATM交換器可以由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所擁有或者是組織內部網的一部分。
ATM用作公司主幹網時,能夠簡化網路的管理,消除了許多由於不同的編址方案和路由選擇機制的網路互連所引起的復雜問題。ATM集線器能夠提供集線器上任意兩埠的連接,而與所連接的設備類型無關。這些設備的地址都被預變換,例如很容易從一個節點到另一個節點發送一個報文,而不必考慮節點所連的網路類型。ATM管理軟體使用戶和他們的物理工作站移動地方非常方便。
通過ATM技術可完成企業總部與各辦事處及公司分部的區域網互聯,從而實現公司內部數據傳送、企業郵件服務、話音服務等等,並通過上聯INTERNET實現電子商務等應用。同時由於ATM採用統計復用技術,且接入帶寬突破原有的2M,達到2M-155M,因此適合高帶寬、低延時或高數據突發等應用。
⑵ SDH,MSTP,OTN和PTN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復:
1、使用的技術不制同:
SDH:用的是通過不同速率的數字信號的傳輸提供相應等級的信息結構的技術。
MSTP:是更高級的SDH,是基於SDH來傳輸乙太網。
OTN:用的是波分技術。
PTN:用的是分組交換的技術。
2、應用不同:
SDH:IP業務、ATM業務。
MSTP:種類豐富的帶寬服務。
OTN:提供網路保護、提高安全性。
PTN:適合各種粗細顆粒業務、端到端的組網能力。
3、原理不同:
SDH:映射、定位和復用。
MSTP:將傳統的SDH復用器、數字交叉鏈接器(DXC)、WDM終端、網路二層交換機和lP邊緣路由器等多個獨立的設備集成為一個網路設備,進行統一控制和管理。
OTN:在光域內實現業務信號的傳送、復用、路由選擇、監控,並且保證其性能指標和生存性。
PTN:在IP業務和底層光傳輸媒質之間設置了一個層面,它針對分組業務流量的突發性和統計復用傳送的要求而設計,以分組業務為核心並支持多業務提供。
聯系:
它們都是光傳輸的技術。
⑶ 什麼是下一代IP技術啊
在人類真正開始迎接新世紀的到來時,現在已經基本上沒有人再懷疑IP技術對通信網的深遠影響力。經過近幾年對IP技術的大力宣傳,大批原來的ATM技術支持者現在也已開始轉變思想,尤其是在電信領域。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全球電信管制的放鬆,大批新興運營商進入電信領域,他們以新技術開創未來新天地。
——所以,目前IP技術的應用現狀是,老牌運營商基本上還是採用ATM作為核心網技術,而在邊緣網路採用IP技術,其總的技術策略是IP
over
ATM。相對而言,新興運營商則採用IP技術實現核心網路,當然在邊緣也是IP技術,其總的技術策略是全IP網。
——雖然,ATM技術有技術復雜性和效率的問題,但是IP技術關於服務質量和地址空間的問題仍十分嚴重。由於IP分組的可變長度,所以它對不同媒體的適應性更強,而已,目前IP電話、流媒體技術已經開始在IP網路上應用。這對實現人們渴望已久的綜合、統一網路而言是一個極好消息。
——看待IP技術首先要明確其定位。最初的IP技術並非是為公網設計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它並沒有傳統電信的特徵。IP技術屬於一種第三層的技術,它沒有提供可靠的面向連接服務,因此,它無法保證服務質量,即大波動的時延和不穩定的丟包率。
——IP技術的地址只有32位,其地址空間有限。針對日益急速膨脹的網路,地址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網路伸縮性與效率的一個瓶頸。
——IP地址是二進制的,不便於用戶直接使用,需要DNS(域名伺服器)。
——IP地址不支持用戶的移動性,當用戶移動後,需要重新設置IP地址。雖然有DHCP,但其遠不具備行動電話地址的移動性,引入Mobile
IP是對IP移動性的一種補充。
——IP技術本身不具備安全性,需要增加IPSec之類的協議才能對內容加密。IP技術目前還不支持組播業務,但是未來的網上會議等業務需要這種功能。
——過去IP技術主要是應用在固定網,現在IP技術要應用在移動和無線網路,IP技術的效率應該重新考慮。
——過去IP技術主要應用在中低速網路,現在要考慮在高速網路或光網路上運行的機制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