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騰訊大數據戰略

騰訊大數據戰略

發布時間:2023-10-24 21:56:37

Ⅰ 打造以人為中心的未來交通 騰訊智慧交通戰略升級

易車訊 在新基建加速布局下,智慧交通正在成為新基建的主力軍,不僅可以助力新基建與傳統基建融合,還將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我國實現「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升級。9月10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慧交通分論壇雲上召開,騰訊發布了重磅升級後的智慧交通戰略——「We Transport」,將從建設、管理、營運和服務四個具體環節發力,助力建設「以人為中心」的未來交通。

「面向未來交通的全生命周期,騰訊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發揮自身的數字技術能力,讓交通基建具備感知能力、實現智慧決策的管理方式、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服務體驗,加速傳統交通發展模式走向基於數據與科技的新型智慧交通。」騰訊公司副總裁鍾翔平表示,騰訊將攜手產業鏈合作夥伴,成為智能交通產業的共建者。從整體交通戰略布局入手,以開放協同的理念,積極與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和科研機構,推動交通產業的智慧升級。

據了解,過去幾年,騰訊持續深耕交通各個細分領域,從乘車碼到城市公共交通,從自動駕駛、5G車路協同、交通大數據到城市交通管理,以及從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航空到城際交通運營等方面,都在持續性輸出行業解決方案,與合作夥伴打造了標桿案例。而此次全面升級發布的We Transport布局,正是在此基礎上,面向整個交通行業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同時,面向交通產業鏈上下游參與者,在會上騰訊啟動了智慧交通生態合作夥伴計劃,並發布《騰訊未來交通白皮書》。

騰訊We Transport 打造以人為中心的未來交通

隨著新基建加速布局,智慧交通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智慧交通的發展重點聚焦三個問題,解決用戶出行的痛點、保障出行安全、提升出行效率,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騰訊智慧交通「We Transport」業務版圖,將提供雲端大腦和數字底座,連接人、車、路、網、雲,助力實現智慧城市的科學規劃和治理、智慧交通的高效運營與管理、民生出行的舒適體驗。

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施雪松表示,未來交通將是以人為中心的,將車、路、雲、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交通生命體。騰訊將通過端邊雲的協同,實現全域感知;實時建立物理世界的映射空間,達到全息孿生;搭建數字交通大腦,實現全局優化;通過覆蓋超10億用戶的APP,讓交通服務全民觸達。

基於此,騰訊提出了平台即孿生、數據即治理、智聯即服務、生態即共創等未來交通四大理念,並從創新交通建設、數字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營運和交通出行服務等四個具體場景中,提供以人為中心的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助力未來交通具備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務能力。

在創新交通建設方面:騰訊將在智慧道路、交通大數據中心、智能網聯先導區建設等主要場景,以交通新基建為核心,通過數字化手段,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用戶美好出行,助力打造更好的交通軟硬體基礎設施。

在數字交通管理方面:騰訊將在交通綜合監控和指揮、交通安全管理與應急、綜合智能緩堵整治等場景中持續發力,基於騰訊豐富的交通大數據生態,讓用戶出行更安全、更便捷;讓貨物運輸更高效、更經濟。

在城市交通營運方面:騰訊將在智慧園區,城市交通樞紐,公交、地鐵等城市公共交通,航空、港口等城際交通,智慧停車等重要場景,輸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助力交通運營企業降本增效。

在交通出行服務方面: 基於MaaS等綜合出行服務,將讓用戶出行更綠色、更便捷、更愉悅。

同時,為了支撐以人為中心的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騰訊構建了強大的業務能力圖譜,簡單概括為5+5+3+3架構。即:包括大數據、AI、騰訊雲、5G和GIS等在內的5大基礎設施;包括V2X數據服務引擎、高精差分服務引擎、信息安全引擎、交通大數據引擎及城市級模擬引擎等在內的5大核心引擎;包括車路協同邊緣計算平台,自動駕駛雲平台及交通雲控平台等在內3大能力平台,以及包括內容生態、社交生態、服務生態等在內的3大泛在生態。以此實現人、車、路、網、雲的全鏈路服務。

施雪松表示,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核心都是服務於人,面向未來交通,騰訊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希望更好地服務用戶,提高效能,不斷提升用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基於騰訊的C端觸點優勢,可以將交通數據通路全面打通,幫助交通管理者和用戶建立更強的連接,從而讓交通信息全面觸達億萬用戶,增強服務能力。

全面整合優勢能力 騰訊持續深耕交通產業

據悉,多年來騰訊在交通領域持續拓展與積累,發掘智慧交通潛在的數字化價值,為行業合作夥伴帶來了諸多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領域,基於邊緣計算搭建的5G車路協同平台、交通雲控平台以及V2X數據服務引擎,打通人、車、路、雲數字閉環。目前,在北京首鋼冬奧園區已經做了5G邊緣計算的車路協同場景驗證。同時在自動駕駛領域深度合作,利用虛擬模擬技術加速長沙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模擬實驗項目,助力建設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 。

同時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騰訊乘車碼已覆蓋29個省份直轄市、包括北上廣深等150多個城市,支持BRT、公交、地鐵、索道、輪渡等交通出行移動支付場景,用戶數已超過1.5億,騰訊實時公交已落地全國近70座城市,而且已經與廣州地鐵、北京一卡通、上海公共交通卡等全國重要交通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特別是騰訊與廣州地鐵聯合推出的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OS」,助力地鐵企業在數字化軌道交通、無人化運營管理、智能化運維控制、場景化應用服務等多個方面智慧升級。

此外,今年6月,騰訊與西安交通局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構建西安公共交通領域的智慧大腦,全面推進西安智慧交通體系建設。7月,騰訊與交通部公路院聯合發布「公共交通出行大數據平台」,推動交通大數據在交通產業發展中融合應用。隨後聯合交通部路網中心發布交通行業首個「高速公路數字化運營雲平台」,助推高速公路智慧化運營。

「可以說,騰訊在城市交通運營管理、公共出行服務以及智慧高速、智慧停車、智慧航空、智慧港口等領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和積累。「鍾翔平表示,交通領域是新基建的主力軍,為了迎接交通行業發展機遇和挑戰,騰訊將發揮自身所擅長的連接能力,與合作夥伴共同構建大交通領域的生態鏈,做好交通產業的共建者。

化交通產業生態協同 共創未來交通新圖景

據了解,在本次智慧交通論壇中,騰訊聯合廣州地鐵、中國信科集團、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高新興、海信、天安智聯、金溢科技、世紀高通、鐳神智能、海梁科技等交通產業合作夥伴,共同開啟了智慧交通生態合作夥伴計劃,將共同打造未來交通生態圈,實現交通產業的生態協同。

對此,施雪松表示,在新基建提速布局下,智慧交通正在邁入新階段。騰訊也將緊跟新基建的重大歷史機遇,秉持開放協同的理念,攜手合作夥伴一起,共系政府夥伴生態、共建商業合作生態、用戶服務生態和產業協同生態等四大生態,共同建設交通新基建的智能底座,做好「交通強國」建設的智慧化助手。同時也希望更多交通企業加入「騰訊智慧交通生態合作夥伴計劃」,與行業一起共創未來交通,共建本地生態,共享發展成果。同時根據對未來交通布局和思考,在大會上騰訊還發布了《騰訊未來交通白皮書》,白皮書從宏觀背景、關鍵理念、能力架構、落地應用、生態合作等維度,全面闡釋了騰訊理解的「數字互聯、安全智能、高效貼心」的未來交通,以及「智聯世界、美好出行」的願景使命。

「我們正在經歷能源、信息技術革命,城市變得越來越智慧,交通出行作為城市運轉的『神經網路』,也正在迎接智慧化升級。」鍾翔平表示,面對不斷增長的用戶量和服務需求,利用數字化技術、新基建的手段,對傳統基建進行智慧化升級,提升管理精度、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可以讓交通、出行產業釋放出更大價值。

Ⅱ 大數據核心是在應用層面 真實有效最重要

大數據核心是在應用層面 真實有效最重要

2015年11月20日在廣州車展(微博)現場,騰訊汽車舉行大數據研究院戰略發布儀式,正式啟動「羅盤計劃」。在發布儀式現場,北京金馬甲產權網路交易有限公司副總裁龔馮兵現場參與互動討論。

龔馮兵:金馬甲從2009年誕生之日開始到現在已經六個年頭了,在這六年裡,金馬甲平台在各地公車的處置上,積累了幾十萬條數據。我們從二手車交易來看,本地化屬性很強烈。基本上做二手車都在周邊800到1000公里范圍之內,這就是二手車生態的特點。

從數據的角度說,不管是對於處置公車還是二手車,首先做公有車處置核心的是汽車價值評估。基於這個市場來說,之前在近幾期的針對同一車款、同一年份等等,二手車的成交價格、車況什麼樣,車價格什麼樣,對於新進入市場做評估的時候,這種數據就會有具體的應用。

同時對於經銷商來說,周邊最近看什麼品牌的車,或者什麼樣的二手車銷量和處置情況狀態,這對於經銷商來說也是有利用價值的數據。因為大數據來說,我們之前也都或多或少像J.D.Power所說的,從很早的時間就做大數據,但是沒有像現在是當做特別新的概念來提。可能很多人都會在大街上碰到調查問卷,這些都是大數據最原始的搜集和積累應用的方面,只不過這些年隨著互聯網技術、新技術的增加,讓數據的採集和數據的獲取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效率,在數據獲取的效率方面得到了極大提升。同時,利用新技術對於數據的處理分析能力也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在二手車處置方面,大數據最核心的是在應用層面,什麼樣的人來用數據,身份不一樣,那對於數據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可能針對於汽車行業,我個人認為可能有三個。一個是主機廠,一個是汽車的經銷商,包括各類新車的經銷商、二手車經銷商,還有最廣大的是用戶。針對於各個層面在汽車領域裡面的身份,對於數據的需求是不同的。我們作為交易平台來說的話,現在正在做的工作,就是針對於不同的身份來提供相應感興趣的,或者針對與他適應性非常強的數據。

問:請問龔馮兵總,現在在廣州、深圳、天津、杭州實施的禁牌的系統,其實裡面也有很多的數據。您能否介紹一下這種數據?其實更偏向於更精準一點。從這種數據來看的話,平台運營情況怎麼樣,以及各個城市之間有差異?互聯網數據和這個平台進行結合的話,請您談一下看法?

龔馮兵:實際上從這四地號牌每個月的競價情況來看,就像剛才咱們所介紹的一樣,本地的特性是特別明顯的。不管是從參與人數,從每個地號牌成交的均價來說,地區之間都有差異化。從整體來說,像我們四地基本上每個月的競牌的獲得者總體來說在2萬個用戶。因為還有一部分是搖號的,光是通過競價方式獲得車牌的就是2萬用戶左右。每個月關注的在10萬左右,也就是有意向競牌的統計下來有10萬左右。關注的基本上就更多了,在四個城市裡面有兩三百萬的規模。

本身競牌的核心就是一個數據最核心的,這個月可能獲得了競牌會在未來的一個月到兩個月會實施購車計劃。在這個過程當中,實際上這個數據對於各個品牌的主機廠來說,或者是對於想要在未來獲得購買汽車,以及對獲得車牌的廣大消費者來說,都是有非常好的意義。

我們在通過之前每期的車牌競價數據的積累,也是在不斷地分析、研究,包括數據的車牌價格的走向。也挺有意思的,不像8、9月份價牌會高,10月到11月價格又回落。而是價格有高有低,我們也是通過數據的分析形成價格波峰波谷的規律。同時希望通過數據分析,對於主機廠和對於四地的消費者來說,也能夠給予一定的參考和支撐的作用。

第一個層面,在頂層上現在大家都在說大數據,國家在大數據相關立法方面應該拿出具體的措施來。讓大家在一個合規合法的情況下去獲取數據,去分析數據,去運用數據,讓它在法制的大環境下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第二個層面,像各位嘉賓都是在做大數據生產和經營方面的事情。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能夠給各類的消費者提供真實有效的,特別是有效和真實的數據,是我們大數據從業者所要牢固樹立的核心出發點。

第三個層面,從金馬甲本身來說,希望在今後包括跟騰訊汽車,羅盤計劃我們也進入了,跟張教授和從業者一起共同努力,給汽車行業的經營者和消費者提供更為高效和優質的服務。

張教授剛才提到了騰訊推出具體的產品,實際上金馬甲跟騰訊現在正在做的四地號牌的產品。我們利用騰訊的微信,做了一個微信的四地號牌的產品,通過這個產品可以給四地號牌消費者非常好的服務,包括歷史成交的數據,包括下一步的價格分析等等。我們想通過與跟騰訊汽車合作的產品,來為消費者進行精準的服務。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核心是在應用層面 真實有效最重要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Ⅲ BAT三巨頭開始挖掘大數據

BAT三巨頭開始挖掘大數據
阿里巴巴CTO即阿里雲負責人王堅博士說過一句話:雲計算和大數據,你們都理解錯了。
實際上,對於大數據究竟是什麼業界並無共識。大數據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信息革命帶來的除了信息的更高效地生產、流通和消費外,還帶來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引爆點」到來之後,人們發現原有的零散的對數據的利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費。移動互聯網浪潮下,數據產生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人類達成共識開始系統性地對數據進行挖掘。這是大數據的初心。數據積累的同時,數據挖掘需要的計算理論、實時的數據收集和流通通道、數據挖掘過程需要使用的軟硬體環境都在成熟。
概念、模式、理論很重要,但在最具實干精神的互聯網領域,行動才是最好的答案。國內互聯網三巨頭BAT坐擁數據金礦,已陸續踏上了大數據掘金之路。
BAT都是大礦主,但礦山性質不同
數據如同蘊藏能量的煤礦。煤炭按照性質有焦煤、無煙煤、肥煤、貧煤等分類,而露天煤礦、深山煤礦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樣。與此類似,大數據並不在「大」,而在於「有用」。價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數量更為重要。
網路擁有兩種類型的大數據:用戶搜索表徵的需求數據;爬蟲和阿拉丁獲取的公共web數據。
阿里巴巴擁有交易數據和信用數據。這兩種數據更容易變現,挖掘出商業價值。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還通過投資等方式掌握了部分社交數據、移動數據。如微博和高德。
騰訊擁有用戶關系數據和基於此產生的社交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分析人們的生活和行為,從裡面挖掘出政治、社會、文化、商業、健康等領域的信息,甚至預測未來。
下面,就將三家公司的情況一一掃描與分析。
一、網路:含著數據出生且擁有挖掘技術,研究和實用結合
搜索巨頭網路圍繞數據而生。它對網頁數據的爬取、網頁內容的組織和解析,通過語義分析對搜索需求的精準理解進而從海量數據中找准結果,以及精準的搜索引擎關鍵字廣告,實質上就是一個數據的獲取、組織、分析和挖掘的過程。
除了網頁外,網路還通過阿拉丁計劃吸收第三方數據,通過業務手段與葯監局等部門合作拿到封閉的數據。但是,盡管網路擁有核心技術和數據礦山,卻還沒有發揮出最大潛力。網路指數、網路統計等產品算是對數據挖掘的一些初級應用,與Google相比,網路在社交數據、實時數據的收集和由數據流通到數據挖掘轉換上有很大潛力,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2月底在北京出差時,寫了一篇《搜索引擎的大數據時代》發在虎嗅。創造了零回復的記錄。盡管如此,仍然沒有打消我對搜索引擎在大數據時代深層次變革的思考。 搜索引擎在大數據時代面臨的挑戰有:更多的暗網數據;更多的WEB化但是沒有結構化的數據;更多的WEB化、結構化但是封閉的數據。這幾個挑戰使得數據正在遠離傳統搜索引擎。不過,搜索引擎在大數據上畢竟具備技術沉澱以及優勢。
接下來,網路會向企業提供更多的數據和數據服務。前期網路與寶潔、平安等公司合作,為其提供消費者行為分析和挖掘服務,通過數據結論指導企業推出產品,是一種典型的基於大數據的C2B模式。與此類似的還有Netflix的《紙牌屋》美劇,該劇的男主角凱文·史派西和導演大衛·芬奇都是通過對網路數據挖掘之後,根據受歡迎情況選中的。
網路還會利用大數據完成移動互聯網進化。核心攻關技術便是深度學習。基於大數據的機器學習將改善多媒體搜索效果和智能搜索,如語音搜索、視覺搜索和自然語言搜索。這將催生移動互聯網的革命性產品的出現。盡管網路已經出發,其在大數據上可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在數據收集方面,網路需要聚合更多高價值的交易、社交和實時數據。例如加強自己貼吧知道的社交能力、盡快讓地圖服務與O2O結合進而掌握交易數據,以及推進移動App、穿戴式設備等數據收集系統。
在數據處理技術上,網路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加強自己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探索,在多媒體和中文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已經有一些進展;雲存儲、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逐步完善。但深度學習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網路等探索者還有很多待解問題,如:無監督式學習、立體圖像識別。
在數據變現方面,網路需將數據挖掘能力、數據內容聚合和提取等形成標准化的服務和產品,進而開拓大數據領域的企業和開發者市場。而不僅僅是頗為個性化、定製化地為大型企業提供解決。
網路的優勢體現在海量的數據、沉澱十多年的用戶行為數據、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和深度學習領域的前沿研究。在技術人才方面網路是聚集國內最多大數據相關領域頂尖人才的公司。聽說網路前段時間花五千萬挖了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領域的十來位大牛,包括一些學者和教授。例如Facebook科學家徐偉。
在挖人上,捨得花錢不夠,還得用心。對於真正的大牛來說,錢只是一個影響因素。能否實現自己的夢想,公司的資源能否幫助自己的研究至關重要。徐偉在回國前就曾問過其他從矽谷回國工程師的意見,得到答案是積極的,最終促成他作出決定。
總體來看,網路擁有大數據也具備大數據挖掘的能力,並且正在進行積極地准備和探索。在加強面向未來的研究和人才布局的同時,也注重實用性的技術產出。
二、騰訊:數據為產品所用,自產自銷
微創新提出者金錯刀有個關於騰訊的故事。 1999年騰訊公司剛剛成立不久,天使投資人劉曉松決定向其注資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發現,「當時雖然他們的公司還很小,但已經有用戶運營的理念,後台對於用戶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記錄和分析。」而另一個投資人卻因為馬化騰在公司很小時就花錢在數據上表示不滿。此後騰訊的產品生產及運營、騰訊游戲的崛起都離不開對數據的重視。
騰訊擁有社交大數據,在企鵝帝國完成數據的製造、流通、消費和挖掘。 騰訊大數據目前釋放價值更多是改進產品。據騰訊Q1財報,增值服務占總收入的78.7%;電子商務業務佔14.1%;網路廣告收入佔6.3%。從廣告收入比例可以看出騰訊的大數據在精準營銷領域暫時還未大量釋放出價值。與其產品線對應的GMAIL、Google+的Google以及社交巨頭Facebook則通過廣告賺得盆滿缽滿。
在筆者看來,騰訊的思路主要是補齊產品,注重QZONE、微信、電商等產品的後端數據打通。例如最近騰訊微博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好友關系自動分組、低質量信息自動過濾、優質信息分類閱讀等智能化功能。明顯的用數據改進產品的思路。 那麼如果騰訊要深入大數據挖掘缺少什麼呢?筆者認為其只需馬化騰「摁下啟動按鈕」。數據已經准備好了,就差模式,也就是找到需求或者能更深層次驅動大數據利用的產品,而不是用大數據改進自己的產品。騰訊還在觀望,等其他人去試錯驗證出一套模式或者產品後,自己可以「站在巨人肩上」。這是騰訊的典型思維。
在人才方面,騰訊很早便開始重金挖人。尤其是2010年在Google宣布退出中國後,Google圖片搜索創始人朱會燦、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顏偉鵬、Google中日韓文搜索演算法的主要設計者,《浪潮之巔》及《數學之美》作者吳軍相繼加入騰訊。搜搜花了很多錢,但被認定為一款無法承載騰訊重託的產品,最後這些大牛都走了。大都回Google了。
騰訊在大數據領域也缺少技術帶頭人。其對公關也不重視。技術大牛很少出來做報告,更不會向網路、阿里那樣主動包裝宣傳技術大牛。其技術雖然低調,但執行力很強。據騰訊的程序員朋友說封閉開發、集體加班是常有的事情。但配套的重金激勵也能跟上。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騰訊用制度保障技術產出。另外騰訊在高校合作領先一步,在2010年便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了清華騰訊聯合實驗室。這么看騰訊的技術人才這塊似乎有短板。會不會到時候馬化騰按下啟動按鈕,發現沒數據挖掘能力呢?不會,騰訊搞不定數據挖掘,到時候依然可以挖到大牛,甚至讀論文來搞定這事兒。數據挖掘已較為成熟。數據挖掘實際是資料庫、統計學、機器學習三個領域的融合。在學術界已經發展多年。不過自然語言識別和深度學習等方面要趕上網路,就難了。除非將網路的數據和眾大牛一起倒騰過來。
總體來看,騰訊目前的大數據策略是先將產品補全,產品後台數據打通,形成穩定生態圈。本階段先利用大數據挖掘改進自己的產品。後期有成熟的模式合適的產品,則利用自家的社交及關系數據時,開展對大數據的進一步挖掘。
三、阿里巴巴:坐擁金數據,嘗試做面向未來的數據集市
阿里巴巴B2B出身,在外貿蓬勃的大環境下,依靠服務中小企業發家。淘寶、支付寶等toC的產品出生前,阿里並不依賴也不擅長技術。業界普遍認為阿里沒有技術基因。直到淘寶、支付寶以及天貓三個產品後,對海量用戶大並發量交易、海量貨架數據的管理、安全性等方面的嚴苛要求,阿里完成進化,在電商技術上取得不菲的成績。在一段時期阿里仍然浪費了手裡掌握的大量數據。這些數據還是「最值錢」的金數據。
數據挖掘無非是從原始數據提取價值。阿里現有的數據產品例如數據魔方、量詞統計、推薦系統、排行榜以及時光倒流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BI(商業智能),沒到大數據的階段。「大數據」浪潮襲來,阿里提出「數據、金融和平台」戰略。前所未有地重視起對數據的收集、挖掘和共享。馬雲在「退居」前動不動都對外提「數據」。有位阿里朋友甚至開玩笑說,馬雲英文名可以從Jack Ma改為Data Ma。阿里現CEO陸兆禧曾做過CDO,首席數據官。為了用數據來驅動阿里電商帝國,阿里還成立了橫跨各大事業部的「數據委員會」。
阿里的各項投資案也顯示其整合、利用和完善數據的野心:新浪微博的社交及媒體數據、高德的地圖數據和線下數據以及友盟的移動應用數據,都是其數據及平台戰略的一部分。數據戰略正在首席人工智慧官(CBO)車品覺領頭下逐步落地,王堅的雲為其提供基礎設施、基礎技術支撐。
就在馬雲退休之後,王堅對外透露其跟馬雲開玩笑說的一句話:阿里巴巴對數據的理解深度,不會超過蘇寧對電子商務的理解。估計馬雲不一定認同他這話。馬雲對大數據已經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考量。馬雲曾經說過其對大數據的思考。大致意思是:現在從信息時代進入數據時代了。區別是信息時代更多的是精英玩的游戲。我比別人聰明,我能提取出信息出來;數據時代,別人比我聰明,將數據開放給更聰明的人處理,數據即資產,分析即服務。
計算機發展的過程是從象牙塔、到平民到草根。大數據也是這樣,一開始在象牙塔階段,少數精英公司才能玩;但到後面只要有數據就有價值。數據也有所有權,產生數據、流通數據、挖掘數據的都會獲得相應的價值。而阿里擅長的便是「建立市場」,建立一個數據交易市場。屆時任何個人和企業都可以將數據和挖掘服務拿上去,交易。初期阿里會將自己珍藏的電商和信用數據逐步放到上面。 有數據的人,拿上去賣,或者讓別人分析,分析即服務。沒有數據的人,即可以去買,也可以去幫別人挖掘,做礦工。
阿里並不是技術驅動,而是業務驅動的。因此在技術層面我們看到,基於前面提到的阿里大數據思路,其技術重心主要在系統層面。阿里擁有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虛擬伺服器)開源軟體創始人章文嵩,Linux Kernal、文件系統、大牛DBA等領域的大牛。從人才布局可以看到阿里擅長的技術領域,體現在對於並發訪問、電信級別的電商業務的支撐方面的得心應手。在去年雙十一期間,支撐了單日過億的訂單量。鐵道部奇葩網12306在日均40萬時已經不行了。
總體來看,阿里更多是在搭建數據的流通、收集和分享的底層架構。自己並不擅長似乎也不會著重來做數據挖掘的活兒。而是將自己擅長的「交易」生意擴展到數據。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數據生意」。
總結一下
移動互聯網浪潮下,現實世界正在加速數字化,每個人,每個物體、每件事情、每一個時間節點,都在向網上映射。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的聯網,使得數字世界正在接近一步步模擬現實世界。歷史、現在和未來都會映射到網上。對大數據的挖掘正是對世界的二次發現和感知。BAT三巨頭已經出發。

Ⅳ 嘉實騰訊自選股大數據策略組合靠譜么

該組合融合騰訊自選股數千萬用戶的選股智慧,通過分析市場情緒把握市回場機遇答篩選潛在投資價值股票。同時,嘉實基金憑借16年選股經驗,為該組合提供策略指導。統計顯示,雖然市場經歷了兩次暴跌,截至10月23日,該組合今年以來漲幅仍高達118%。
以海量數據以及相關新聞信息為基礎形成報告,分析整體用戶趨勢與股票價格表現之間的關聯性構建大數據模型,精選大概率具有超額收益的個股,這比傳統行業的數據源以及其他非金融行業數據更直接。從而可望及時准確地反映投資者的集體情緒和對市場熱點的判斷,進而獲得超額收益。
而嘉實基金通過結合價值、成長、流動性等指標,剔除基本面和流動性較差的股票,優化大數據投資組合。
兩巨頭的通力合作使自選股大數據組合實現了高於市場預期的漲幅。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0月23日,該組合今年以來漲幅達到118%,同期滬深300指數僅上漲1.06%,中證500指數上漲34.11%,中證800指數上漲9.29%,上證綜指上漲5.50%。自選股大數據組合的漲幅遠遠超過同期市場主要指數的表現。而且,相較於其他大數據策略組合,該組合的漲幅也十分亮眼。
後續可以在嘉實理財嘉買,活期樂購買0費率!

Ⅳ 從騰訊數字生態2020看產業互聯網發展,領域更廣,勢能更強大


撰文|何璽 排版|葉媛

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已經閉幕,但其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

通過本次大會,我們進一步看到了騰訊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的深耕布局,也看到了更為強大的騰訊產業互聯網生態。

01

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的那些硬核數據

作為騰訊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產業互喚握聯網盛會,本屆大會設置了4個板塊和38 個專場活動向人們發布、展示騰訊騰訊對產業互聯網的研究成果、戰略規劃、技術產品、 解決方案以及產業互聯實踐。

科技 創新板塊,騰訊向人們發布、展示了其在微信、騰訊會議、AI、大數據技術等領域內 的成就。微信是越來越強大了。數據顯示,2020年,小程序的日活躍用戶超過4億,覆蓋 超過200個細分行業,小程序超過百萬級體量,「小程序從業者」536萬。與此同時,微信 生態里活躍的第三方服務商也已超過4萬家。2020年1-8月,微信小程序實物商品GMV同比 增長115%,實現了超過一倍的極速生長。2020年來,已有近10萬商家開通了小程序直播 。2019年,小程序累計創造8000多億交易額;騰訊雲是越來越厲害。騰訊雲在大會上宣布 ,其大數據平台的算力彈性資源池達500萬核,每日分析任務數達1500萬,每日實時計算 次數超過40萬億,能支持超過一萬億維度的數據訓練;騰訊會議成長急速。大會上,騰訊 會議宣布達成一個小目標:用戶數超1億。 騰訊會議只用了245天就達成了這個數據,是最 快突破1億用戶的視頻會議產品。

數字城市,數字產業板塊。在未來城市的數字化建設上,騰訊在去年提出了「Wecity」智 慧城市方案,今年大會,騰訊進一步展示了Wecity方案中,利用微信、小程序等應用進行 數字政務、城市治理等落地方案。並發布WeCity2.0版本,以技術迭代的新優勢,引領後疫 情時代在新基建政策推動下,未來城市發展的新技術趨勢。在未來城市建設關鍵的智慧金 融、智慧醫療、智慧文旅、智慧交通等各個應用場景,騰訊推出了成套的具體落地解決方 案。

生態互聯網板塊。此次大會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 生進一步提出:「生態共建是數字產業發展的唯一選擇」。大會上,騰訊刷新了產業生態 的「成績單」和「路線圖」。截至目前,騰訊產業生態中已有超過8000家合作夥伴,與合 作夥伴共建形成300多項聯合解決方案。聯合合作夥伴共同創造的市場營收,已達到百億規 模。騰訊還在大會宣布,未來將投入100億資源,與合作夥伴一起和臘慶,打造100個中小企業專 屬SaaS產品及方案;攜手100家合作夥伴,打造100種數字化培訓課程,幫助中小企業數字 化轉型升級。

02

從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看未來經濟新風口

在大會局輪開幕式上,騰訊CEO馬化騰通過一封給合作夥伴的信,闡述了騰訊對數字經濟本質 的認知,他指出,騰訊的未來在於「藉助『數據』這一新興的生產要素,對傳統產業進行 全鏈條的改造,把產業鏈、供應鏈,逐步嵌入到開放的產業互聯網中,我們就有可能打通 C2B,實現從『消費服務』到『生產製造』的智慧連接,從『智慧零售』到『智能製造』 到生態協同。」。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及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邊 界越來越模糊,數字世界正在成為實體世界的一部分,產業的生產要素、生產方式、生產 流程都在被數據所重塑。為了構建更為強大的產業互聯網開放生態,湯道生宣布:騰訊將 投入 100 億資源,與合作夥伴一起,打造 100 個中小企業專屬 SaaS 產品及方案;攜手 100 家合作夥伴,打造 100 種數字化培訓課程,幫助中小企數字化轉型升級。

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則指出,未來經濟呈現出三個趨勢:新基建、新產業、新 城市。會上,邱躍鵬還向人們分享了騰訊在這三大方面的布局建設情況。騰訊判斷,隨著後疫情時代新基建建設的大規模展開, 社會 經濟各個層面上對技術設施數 字化的投入一定會出現激增。面對這個趨勢,騰訊推出了Serverless(無伺服器計算)工具 、騰訊實時音視頻TRTC應用等新技術來滿足了用戶對泛在智能的開發需求、對實時音視頻 互動場景和應用的使用需求等,從而進一步釋放數字經濟的動能;同時,為了助力新興數 字產業的變革,為產業打造新的增長引擎,還推出了「千帆計劃」,即打造「一雲一端三 大項目」,在騰訊雲和企業微信的基礎上全面連接微信、QQ、騰訊會議等C端平台,發揮 騰訊C2B的戰略優勢,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從馬化騰、湯道生、邱躍鵬的洞察和表態中,從騰訊的布局建設中,我們看到,未來新經 濟的風口不僅在新基建,也在新產業和新城市。

03

從騰訊數字生態2020看產業互聯網發展,領域更廣泛、勢能更強大

通過觀察騰訊數字生態2020,璽哥發現,經過兩年的 探索 ,騰訊的產業互聯網之路是越來 越順溜了。換個說法,騰訊的產業互聯網打法是越加成熟了。

據湯道生介紹,過去兩年,騰訊和合作夥伴一起,從數字技術供給、解決方案打造、企業成長三個維度,逐步構建起產業互聯網的開放生態。通過產業開放聯盟,騰訊與8000多合作夥伴一起,共建形成了300多項聯合解決方案。其聯合合作夥伴共同創造的市場營收,已達到百億規模。此外,騰訊還通過過「千帆計劃」,打造和連接SaaS生態。目前,騰訊已和微盟、金蝶、法大大、銷售易等50多個頭部SaaS廠商通力協作,推出了覆蓋辦公協同、人事管理、工商財稅、生產研發、供應鏈管理、精準營銷在內的多場景解決方案。

本次大會,騰訊產業互聯網各大賽道也相繼發布各項生態計劃:騰訊智慧出行「TIME生態合作夥伴計劃」、騰訊智慧醫療「杏林計劃」、面向金融行業的「金騰計劃」、騰訊智慧零售 「111工程」、騰訊智慧交通生態合作夥伴計劃、音視頻領域「V加俱樂部計劃」等,實現多個產業領域的生態協同。

在騰訊剛確立全面TOB戰略之初,璽哥曾在《騰訊全面ToB,馬化騰如何講好產業互聯網 的故事是關鍵》一文指出:有了適合的組織架構、能夠講出好故事還不夠,騰訊的產業互聯網之路仍然需要確立多個能夠承載其To B業務的、特色鮮明的工具平台,以滿足其為B端G端客戶服務的需要。

從本屆大會來看,在產業數字化生態平台的建設上,騰訊已經實現了集群化發展,並加強了多個產業的生態協同。

2020年的騰訊產業互聯網,領域更廣泛,勢能更強大。

Ⅵ 騰訊雲IaaS全線升級,劍指大數據風口

8月23日,騰訊雲對外宣布正式全線升級IaaS產品,多款產品全面升級,但除此之外更為讓人關注的是,此次騰訊雲還一口氣發布了五款重量級資料庫產品,並公布資料庫產品矩陣。

騰訊雲資料庫基本上涵蓋了業界主流的資料庫產品,在關系型,非關系型、分布式等均有多個產品,今年年內還將上線分析性資料庫等產品,騰訊雲在資料庫上的新動作,讓它一躍成為雲資料庫領域最強有力的引領者。

騰訊雲向來不會隨意出手,每次產品的推出都有著具體落地的用戶需求,從游戲解決方案再到視頻直播服務,騰訊雲動作頻頻的背後是在為市場解決實際的問題,而在此次五款資料庫發布的背後,騰訊雲又看到了怎樣的未來?

一,此次騰訊雲資料庫更新發布了什麼

此次騰訊雲推出了五款資料庫分別為SQL Server 2012、雲資料庫MySQL、雲資料庫HBase、雲資料庫PostgreSQL、分布式資料庫TDSQL。其中SQL Server 2012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資料庫的全面性,而其餘四款均與雲風口——大數據有關,均滿足了企業在大數據時代,對資料庫的高性能並發管理與控制的需求,以及在數據挖掘、海量存儲、智能商務運算上的需求,

雲資料庫MySQL:擺脫傳統MySQL數據存儲的限制,將資料庫直接搬入到更為安全可靠的雲端,有著大容量、大內存、高讀寫、高並發的特性。QPS最高高達24萬,內存最大支持488GB,容量空間最大支持6T。

雲資料庫HBase:適合於TB級別的資料庫,滿足大數據分析、開發的需求,性能高、高效二級索引方案,數據監控顆粒度細。用戶只需要提交作業,就能獲得結果,無需考慮存儲容量以及運算瓶頸,騰訊雲將全方位解決。

雲資料庫PostgreSQL:基於業界知名的、可以與商業資料庫Oracle媲美的開源資料庫PostgreSQL,騰訊雲通過優化使得性能比開源版本提升十倍,最大QPS可達10萬。同時下半年騰訊雲還會推出更為強大的分布式PostgreSQL。

分布式資料庫TDSQL:企業級雲資料庫,能夠滿足大量的大數據使用場景,目前微眾銀行、微信支付、安心保險等等金融產品都是採用TDSQL,有著雄厚實力。

二,雲資料庫正在大數據的風口之上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接入互聯網,面臨著大數據增長的難題。在去年9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這意味著大數據開始受到國家層面的重視。在今年5月舉辦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上,馬化騰提出了利用大數據「共建雲中大數據生態」的理念,因此騰訊也背負著建立雲端數據的責任,而騰訊雲的使命不小。

雲資料庫則是大數據存放的關鍵,是整個大數據戰略重中之重,而未來的以下企業將會需要騰訊雲資料庫的幫助。

1)尚未完全接入互聯網的企業,事實上很多傳統行業都具備著較強的IT意識,並且在最初就建立起了自己的計算機數據管理,最典型的就是金融行業,在早期信息化幫助其提升了效率,但是後期的金融行業卻無法讓這些數據得以有效利用,而騰訊雲資料庫則可以極好的滿足這點,微眾銀行、微信支付都已經做出了出色的案例。

2)已經接入互聯網的企業,很多接入互聯網的企業也在面臨一個問題,在早期沒有騰訊雲這樣優質的雲服務商,因此他們需要自建伺服器,並且自己承擔起各種昂貴IT設施維護成本,並且需要配備一群高工資的高級工程才能夠進行大數據的利用。

但騰訊雲則可以幫助這類企業實現徹底的解放,企業不再需要自己搭建任何設備、配置任何環境,企業只需要將數據託付於騰訊雲就可以完成以前高代價的事情,而騰訊雲除了大數據處理技術之外,還擁有各種伺服器、安全防護、視頻解決方案、游戲解決方案等等頂級成熟技術方案,直接幫助企業完成「雲端生態」的轉型與跨越。

3)新興創業互聯網公司,其天然需要託管自己產品的數據,而初創公司眾所周知不僅缺少技術能力,還在資金方面捉襟見肘,而騰訊雲則不僅可以幫助其管理好數據,還可以在安全、彈性擴容各方面對其進行全方位的保障,並且價格也極為低廉,是創業者的最大福音。

三,騰訊全面開放自身技術,全社會在享受福利

馬化騰此前在今年5月舉辦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表示,騰訊數據中心的儲存量已經超過1000PB數據,並持續以每天500TB速度飛速上升,而騰訊願意將這些積累開放給更多的合作夥伴。

騰訊雲一直對外表示基於騰訊18年技術和經驗積累後的全面開放技術,這里來看看這次騰訊雲究竟開放哪些騰訊核心技術:

此次推出的分布式資料庫TDSQL,在騰訊核心計費系統使用了超過10年時間,一直應用於騰訊充值、米大師等騰訊核心業務;也已經將其應用到了外部安心保險、泛華保險、微眾銀行、匯通天下等金融、物聯網領域。由於其針對金融業務設計,除了滿足雲資料庫的彈性、自動化運維、高性價比以外,還支持兩地三中心架構,擁有金融級高可用、數據強一致、金融級的安全要求;相關項目都通過了監管部門的信息安全審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騰訊雲推出的雲資料庫PostgreSQL,選用的是騰訊自研PostgreSQL內核,在騰訊內全面應用超過5年,包括微信支付、財付通、廣點通、大數據處理平台的核心系統都在使用騰訊自研PostgreSQL。

根據筆者了解,騰訊內部的大數據集群有近萬台設備,所有元數據都存儲於騰訊自研PostgreSQL;月計算數據量超過300PB,99%的請求1秒內響應。而這些成績的背後,全部是因為有騰訊自研的PostgreSQL的技術實力作為後盾支撐。

而騰訊雲開放的雲資料庫PostgreSQL除了滿足雲資料庫的彈性、自動化運維、高性價比以外,還優化了多個關鍵內核,且支持兩地三中心架構,高可用方案,超高計算性能。

騰訊能夠將涉及計費的核心技術的TDSQL、超過5年的自研PostgreSQL向社會開放,充分體現了其開放共享的心態,其正在利用騰訊雲積極推進中國的大數據建設,也是屬於全社會的福利。

結語:

騰訊雲此次推出的五款雲數據產品,暗合著大數據蓬勃發展的趨勢,而騰訊正在全面開放自己的技術,將自己的多年積累與整個社會共享。傳統企業、創業者們都應當抓住機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騰訊雲的開放,來迅速完成自己在大數據時代的轉型與創業。

更關注產品與技術的微信公眾號:「首席發言者」

閱讀全文

與騰訊大數據戰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功正能量微信頭像 瀏覽:848
wps表格如何恢復數據 瀏覽:264
linuxc靜態庫創建 瀏覽:838
u盤有微信文件但微信恢復不了 瀏覽:585
蘋果的網站數據是什麼 瀏覽:22
ps滾字教程 瀏覽:237
win7網路鄰居如何保存ftp 瀏覽:186
安卓客戶端代理伺服器 瀏覽:572
編程用蘋果 瀏覽:659
51虛擬機的文件管理在哪裡 瀏覽:13
win10系統有沒有便簽 瀏覽:722
java引用傳遞和值傳遞 瀏覽:109
oracle下載安裝教程 瀏覽:854
php篩選資料庫 瀏覽:830
怎麼用手機看wlan密碼 瀏覽:745
奧維地圖導入的文件在哪裡 瀏覽:364
sdltrados2014教程 瀏覽:43
培訓制度文件在哪裡找 瀏覽:601
勒索病毒防疫工具 瀏覽:861
win10c不能打開 瀏覽:37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