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數據在電力行業的應用前景有哪些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可容忍的時間內用傳統信息技術和軟硬體工具對其進行感知、獲取、管理、處理和服務的數據集合。
大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並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
電力大數據:
對於電力行業而言,電力生產涉及的運行工況參數、設備運行狀態等實時生產數據,現場匯流排系統所採集的設備監測數據以及發電量電壓穩定性等方面的數據,電力企業運營和管理數據如交易電價、售電量用電、客戶信息、綜合數據等共同構成了。
根據電力行業特徵,電力大數據主要來源於:電力生產、管理運營、智能電網。
智慧電力解決方案:利用智能和科學的智慧電力解決方案,如管理及優化企業停電計劃的智能停電管理系統,幫助電網企業優化建設改造投資計劃的智能電網評估與投資優化決策系統,可智能感知電網實時運行狀態並輔助監管人員決策的電網狀態智能感知與報警系統等。
大數據支撐智能電網發展:
在本質上,智能電網是「大數據」在電力上的應用,智能電網的理念是通過獲取更多的如何用電、怎樣用電的信息,來優化電的生產、分配以及消耗。
在智能電網中引入了信息流的概念,即電網要能夠把電能流信息流結合在一起,實現傳輸能源的同時實現數據的採集。智能電網還通過優化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預測電能流的情況,最終實現清潔發電、高效輸電、動態配電、合理用電的智慧電力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需要電力大數據
的支撐。
信息化與智能化是電力行業發展的趨勢,而若要實現電網的信息化與智能化,電力大數據 將是不可或缺的支撐。
❷ 核電站怎樣利用大數據
得益於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機器部件的健康和性能可以在操作過程中被監控。利用此類感測器生成的大量數據,
不僅需要復雜的計算,還需要大量的行業經驗。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實施了一個新的示範項目,旨在將二者結合起來。診斷核電站的潛在問題需要耗費
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雖然大量的數據現在可以通過在線監測系統和其他工況評估設備來獲得,但從中區分優劣並發現危急或突發的問題並非一件易事。EPRI
正在開發一個預測和健康管理軟體工具,用以支持核電站實現以上目標。比如,一個泵或馬達軸承的異常高溫讀數可以作為設備問題的第一徵兆,但如果問題被及時
糾正,廣泛的破壞就可以被避免。軟體自動識別高溫讀數並提醒用戶,列出引發工況的可能的問題。然後,軟體從用戶那裡獲得其他信息來確定哪些問題需要改正。
全方位預測與健康管理(FW-PHM)工具被稱作全方位預測與健康管理(FW-PHM)的軟體工具,通過集成
大量技術來加強監測,包括在線先進識別模式、自動診斷,以及剩餘使用壽命演算法。2013年,該軟體工具在幾家核電站進行了試點測試,並證明它可以縮短診斷
問題的時間,並使得系統工程師能將精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完整的軟體包在今年上半年將被更廣泛地使用。監測技術,像FW-PHM軟體使用的系統,處於
先進工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前沿。建立在所謂的「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工業監測技術自動提供核電站人員可用以提高核電站的可靠性、效率和生產力的信息。
過去三十年工業和經濟生產率的提升,都是基於數字信息和控制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隨著核核電站的老化,核電工業在採用這些技術時表現緩慢。其目前的商業模式
和硬體設施是上世紀80年代的,如果行業不採取高效率的商業模式,則很難跟上競爭者的步伐。監測技術已具有較高的成本效益,拖延採用可能會增加運行成本並
限制核電站的長期經濟可行性。FW-PHM軟體套裝使得核電站人員對操作和維護設備作出更明智的決定。它能夠:減少設備故障工廠人員可以預見和避免可能會限制核電站生產或縮短設備生命的設備問題。提高可靠性和工作效率這個工具幫助核電站開發了可以一直使用,直到故障能夠被補救的故障檢修計劃。由於它幫助指導故障檢修過程,當新的信息出現時,這個工具會持續提問,幫助核電站工程師決定下一個要搜集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麼。創建一個更加正式的行業范圍的診斷經驗記錄當系統性的原因被確定時,核電站可以改變他們的反應,這樣問題就不會復發。拓展知識每次使用時系統都在通過持續的資料庫開發進行「學習」。盡管每個核電站或公用事業公司都有自己的監測中心,EPRI將從核電站的經驗中收集新的故障檢修信息,進行編譯後,再提供給所有使用者。促進核電站健康通過獲取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的知識—他們中的許多人幾十年來一直在安全、可靠地運行著核電站,並且可能正考慮離開勞動力隊伍,工具能整合核電站員工的知識和經驗,幫助提供持續的設備健康管理。現有技術的局限性
有許多行業中,已經有了很好的先例:因為提供及時糾正或預防維護的監測信息,避免了生產損失或災難性的事故。對於核電站的應用,工程性的努力來評估異常
情況並提供一個對真實老化狀況的有用診斷,已經成為在擴大技術應用中的一個障礙。EPRI承認,在工程進入該過程前,需要一個自動診斷和預後顧問來捕捉異
常現象並即刻提供診斷信息。此外,大多數核電站沒有一個自動學習的架構來捕捉獲得的經驗,同時檢修故障,然後解決問題。由此帶來的結果是,一些行業的
問題,經歷一次又一次同樣漫長的診斷過程。提供一個風險告知,保持有益的使用壽命估計,將使得核電站優先考慮維護活動。如果適當實現自動化,這種能力
將填補在需要及時和准確的性能分析與核電站工程資源的可用性之間的差距。工程焦點將從認同潛在問題,診斷資產故障和提供維護指導向准確解決問題上轉移。寶
貴的運營資產可以避免過早或不合時宜的失敗,或避免生命極限運行模式。
❸ 電力企業從大數據中得到了什麼
1、線路優化,在沒有大數據之前,某小區可能你們的設計容量非常龐大,但回事實上只是浪答費,這個小區沒有預計的那麼耗電,而在鋪設地下電纜這些,如果有大數據,也可以做到更精準。
2、如果你有用戶的用電數據,其實可以大概知道該用戶的消費水平,未來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精準服務,例如:某個用戶常年電表不走,可能是房子空置,某一天開始,用電大增,可能是房子已經在裝修了,後續是不是該買各種家電了?
3、電力的調配,把電力輸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4、產能優化,是風電、核電、煤電、還是水電帶來的效益更好?大數據或許可以幫你解答這個問題。
5、設備的維護,錄入所有設備的數據信息,哪些設備該保養該更換一目瞭然。
說那麼多,要達到那一天感覺還是很遙遠,現在大數據大多還是停留在表面,與產業結合還不是很多。點我名字,掃我大頭貼,發現更多大數據之美。
❹ 大數據時代帶來哪些機遇
大數據時代帶來哪些機遇
經過3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國家核安全局實現了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的不斷提升,但同時也面臨著推進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課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傑多次強調要按照系統化、科學化、法制化、市場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著力研究,做好頂層設計,逐步推進。
然而,在大數據、互聯網時代,任何一種監管或治理都不再是單方面的政府治理。「大數據將不僅是技術或生產力,它同時也是生產關系的重塑」,將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利用大數據加快核安全監管現代化進程是當前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得數據者得天下
大數據的核心是數據,本質是管理。數據是與物質、能源同等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涉及每一個行業,是帶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工作。正所謂「得數據者,得天下」。因此,數據從哪裡來是關鍵。
縱觀核安全監管30年,系統內累積的大量歷史資料可看作是「沉睡數據」;一些被標識但沒有得到有效應用的數據可看作是「僅標識數據」;而近年來建立的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信息化系統中的結構化數據則可看作「活躍數據」。
此外,系統外的其他政府機構和被監管對象的相關數據也是核安全數據集或數據倉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以重視和利用,才能形成真正的大數據。
從我國信息化發展的現實情況看,「不願共享開放」、「不敢共享開放」、「不會共享開放」的情況依然較為普遍。特別是我國各級政府、公共機構匯聚了海量數據資源,但除了部分自用和信息公開外,大部分沒有充分發揮數據資源作為「生產要素、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的應有作用。
因此,要打破國家核安全局與其他政府機構、行業和領域的壁壘,建立數據資源開放與共享機制,讓數據流動起來,打破數據孤島;把沉睡數據發掘出來、把僅標識數據系統化,使之成為活躍型數據,才能讓數據共享成為可能,繼而創造價值。
然而,最基本的問題即安全問題是大數據應用的保障,大數據安全很大程度上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安全,目前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都出台了數據安全戰略。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機遇,我們能不能把控數據安全、保護數據資產是重大挑戰。
大數據帶來變革
大數據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將不僅是權位治理,也是公共治理和多元治理、數字治理,在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路為載體的新媒體生態環境下,大數據進一步賦權於個人與組織,使其分享原本國家獨占的治理權力,這在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等方面表現更為突出。同時,原本封閉的治理體系逐漸向開放透明的治理體系轉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指出,「大數據必然要求數據開放、實現共享,這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制度黑箱問題。
在大數據、雲計算、社會化媒體等全新信息技術的猛烈沖擊下,原來存在於政府和公眾之間的信息差、文化差、知識差、能力差正在逐漸消除。
核與輻射安全的監管模式是「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監管,可建立電子監管碼對每件物項實施唯一標識,利用現代化的信息、網路、編碼技術對關鍵物項的生產製造、檢驗、流通、安裝調試、運行、退役等環節實施全過程監控,從而將監管過程和大數據採集完美結合。
如何更好地監管?
但是,不管是歷史資料的梳理、現有數據的利用,還是其他系統和被監管對象數據的獲得,都面臨著重重困難,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人才支持。
首先要理順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體制,做好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信息化工程建設頂層設計,以此為構架和標准清理和盤點出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的數據資產,建立資源目錄體系和公共代碼庫,完成自身數據全面梳理,為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奠定基礎。
其次要廣泛梳理對其他部門數據的需求,深入調查我國核能及核技術利用企業的數據資源,建立常態化的大數據收集機制,聯合被監管單位研究制定「核與輻射安全大數據體系」,明確要求和分工,形成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大數據中心。
第三,要加強理論研究和方法創新,著力調研國內外核與輻射安全有關的大數據應用案例,特別是核電企業在建設大數據過程中的成功案例與優秀成果,創建核與輻射安全決策支持 (DSS)、主管資訊(EIS)和知識管理(KMS)等系統,推動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的進程。比如,可借鑒丹麥癌症協會通過對其國內手機用戶的手機使用時間和健康狀況進行大數據分析,得出使用手機與癌症的發生毫無關聯,特別是大家最擔心的腦癌、頸癌、眼癌以及白血病的罹患風險並未增加,來研究低劑量輻射對人的影響。此外,可以借鑒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學家通過大數據為紐約沙井設施爆炸進行預警,做出針對性的維修決策,大大降低了事故的發生。
國家核安全局可對歷年來同一堆型電站的監督檢查、審評數據進行分析匯總,查找薄弱環節,然後再與業主單位的維修維護數據掛鉤,不僅能查找出工作環節中的技術或管理問題,還可能改變監督檢查模式,提升監管能力。
到2020年,初步建立適應新時期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需要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形成合理順暢的工作機制,形成信息化的網路保障能力、應用支撐能力、數據存儲與共享能力、安全與運維能力,加強物聯網、雲計算、虛擬化、GIS等新技術以及「三網融合」在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中的研究應用,促進信息化技術與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業務深度融合,使信息化技術成為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和管理決策的重要手段,逐步實現「信息強環保」的戰略目標。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時代帶來哪些機遇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❺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近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較多,簡單舉幾個例子。
①超級計算機。在大數據廣為應用之下,超級計算機越來越受重視,而且應用場景越來越多,這使得超級計算機成為「國家科技體現的標配」,畢竟國家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准,而實現這個標準的物質基礎,就是超級計算機。近些年,我國的超級計算機發展速度極快,目前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遙遙領先於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形成了中美爭霸的局面,這本身就說明中國科技的崛起。
事實上,核電技術是我國未來要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出海」的主力產品之一,我個人認為他要比超級計算機更具變現力和戰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