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互聯網有哪些用途
互聯網主要有以下用途:
1.發送電子郵件。
2.發行電子出版物,中國的用戶當天便可看到美國報紙的網路版,也可以交流學術論文。
3.檢索信息。互聯網是個巨大的信息寶庫,人們幾乎可以從這里獲得無所不包的信息。比如你想查一下瑪雅人文化,它馬上就會給你詳細地列出來。
4.遠地登錄,用戶可使用連接在互聯網上的遠處資源。
5.開拓多種商業用途,比如購買鮮花,訂購各種物品,航空訂票。
互聯網還可以求醫問葯,我國清華大學學生朱令鉈中毒,山東姑娘楊曉霞得的怪病,都得到了網友的援助。
互聯網的電子郵政在美國幾乎已取代了普通郵政,甚至小學生都通過電子郵政向老師交作業。美國許多公司已經把網路作為成交的場所。電子出版物可以部分取代紙的信息載體功能,電子貨幣可以取代紙幣。英國1995年在倫敦近郊搞了一種「蒙德克斯」系統實驗,用一種類似信用卡的卡取代錢幣。當然電子貨幣在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防偽技術,比紙幣防偽還要困難得多,所以目前進展緩慢。
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的國際信息交流中政治、經濟、文化、語言上的差異和隔閡,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但由於網上沒有信息審查和核實系統,所以虛假的信息和偽造的信息也有可能在傳播中,客戶應對此有一定的警惕性。
互聯網的公開性使它的保密性差,一些商業秘密都不宜通過它傳播。雖然可以採取信息加密和保密措施,比如表面上傳遞的是一張美女圖片,而裡面卻是預定新飛機的圖樣。但還是較容易泄密,因為它允許任何人公開訪問,而這些人中難免有居心叵測的小人。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加密和解密技術將是未來電子技術的一個焦點。網路時代信息共享,給公眾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計算機犯罪的數字也扶搖直上。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形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美國一個竊賊利用一部電腦和一部無線電話,屢次破譯了美國許多大公司和政府國防部門的電腦密碼,自由出入他們的電腦網路,輕而易舉地獲得了2萬多個信用卡號碼。幾個學生破譯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網路的密碼,並向網路中輸入許多臨時編造的資料。結果北約組織內部一陣混亂,以為要發生新的戰爭。至於到電腦竊賊,更是防不勝防。美國每年都因計算機犯罪,失竊幾十億美元。在我國也發生了潛入銀行電腦網路,竊取人民幣幾百萬的案例。高技術伴隨著高風險,在計算機網路時代表現得更為明顯。信息戰爭取代了傳統的戰爭,全世界近年來因計算機犯罪造成的損失每年已達150億美元。
網路時代要歸功於通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以使用光通信技術作為前提。這里指的是利用光導纖維傳導光波進行通信,又稱為光纖通信或光纜通信。
光通信始於1970年,那年制出了可在高溫下連續工作的半導體激光管。並以超純石英為材料,製成了光導纖維。光通信按其水平已經走過了3代。第一代始於70年代,當時使用多模光纖,利用850納米左右波長的光波,無中繼距離約為10公里。第二代從80年代至今,利用1300~1500納米波長的光波,無中繼距離提高到100~300公里,第三代計劃使用3000~3500納米的波長,將使無中繼距離提高到10000公里。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中繼放大加壓的供電站。
近10年來,網路通信中有兩個重大的改革。
第一,實現了數字化。通信網路最初是模擬網路,電話網傳輸的是模擬的話音信號。後來人們發現將模擬信號變換成「0」或「1」的數字信號能夠抗干擾,而且可以加快信息流量。隨著人們對通信服務多樣化和高級化的追求,電視會議、汽車電話、可視電話都得到了較快發展。但這些網路自成體系,人們迫切希望網路的綜合化,以便只要入網,就能得到豐富多彩的服務。而綜合業務數字網路就成了信息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網路與計算機只能處理數字信號的功能不謀而合,為計算機入網提供了環境。
第二,非同步傳輸模式,也稱非同步傳輸模式,簡稱為ATM。這是通信網路傳輸信息的一項重大技術改革,是推動計算機進入網路時代的關鍵技術。以往用網路傳送信息,通常用兩種方式。一種像打電話一樣,直接發過去信息。這樣有效信息大,但由於別人不能利用這條線路,所以傳輸線路的利用率低。還有一種是分組交換,所有發送信息的人,把信息一組一組交給交換機。交換機再把信息割開,按順序每次發送每組的一個位元組。接收方按照同步信號時間的長短,可以知道該位元組是屬於誰的。這樣傳輸信息量大,但發送信息的位速率必須是一定的。也就是說每秒發送多少比特是一定的,否則就無法確定每一位元組屬於誰。
非同步傳輸模式兼有線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功能。既有分組的柔性,又有線路交換的高速性,大大提高了傳輸速度。使多媒體通信變為了現實,也為計算機網路化打開了入口。
B. 網路營銷具有哪些觀念需要人們理解
企業的網路營銷觀念可歸納為五種,即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網路營銷觀念和社會網路營銷觀念。
(一)生產觀念生產觀念是最古老的營銷觀念之一。這種觀念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前。企業經營哲學不是從消費者需求出發,而是從企業生產出發。其主要表現是「我生產什麼,就賣什麼」。
(二)產品觀念它也是一種較早的企業營銷觀念。產品觀念認為,網路營銷對企業的影響,消費者最喜歡高質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種特色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生產高價值產品,並不斷加以改進。
(三)推銷觀念推銷觀念(或稱銷售觀念)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末至50年代前,是為許多企業所採用的另一種觀念,表現為「我賣什麼,顧客就買什麼」。
(四)網路營銷觀念網路營銷觀念是作為對上述諸觀念的挑戰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企業經營哲學。這種觀念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出發點的,即「顧客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
(五)社會網路營銷觀念社會網路營銷觀念是對網路營銷觀念的修改和補充。它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出現能源短缺、通貨膨脹、失業增加、環境污染嚴重、消費者保護運動盛行的新形勢下。
指確認所需產品的數量和規格。簡單的采購,由采購人員直接決定,而復雜的采購,上海電子商務如火如荼,則由企業購買決策中心決定。確認需求需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產品運行中會碰到什麼?
(2)哪種類型的產品或服務可以被考慮?
(3)需要多少數量?在具體產品需求中,主要包括技術性產品和非技術性產品兩大類,技術性產品,例如對設備、原材料、標准件的確認需求。根據企業計劃產量和定額資料可以確定某種原材料、標准件的需要量,再查閱該物資的庫存量,進而確定需購買的數量,企業的采購組織確定需要以後,要指定專家小組,對所需品種進行價值分析,作出詳細的技術說明,這種產品的決定主要由工程部門和使用部門參與。對非技術性產品,則基本上由使用部門決定。
在這一階段的營銷機會主要包括提供信息、技術援助,並提出客戶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建議。在新購和修正再購買的情況下,不管是名單內的企業,還是名單外的企業,其首要任務就是讓買方接受參與企業問題解決的過程,而企業的歷史記錄,包括企業的合作經歷和名譽為他們提供技術幫助,確立與客戶的良好關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名單內的企業利用以前的合作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名單外的企業更要強調綜合能力、信譽、問題解決的技術和提供與競爭者相比更多的信息和技術。在直接再購買的情況下,營銷的任務是維持原來的信息通道,發展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