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科技公司為什麼要把資料庫放在貴州(為什麼所有的大數據公司都在貴州)
首先第一禪穗點,那就是節約成本,簡單的兩個字也就是省錢,大企業建立數據中心,首先將會投入大量的計算機設備,運行這些設備第一成本就是電費,雖然這些公司都是大企業不差錢,但是省錢也不能忽視,貴州這個城市另一個名字就是:「南方電網的電池。」電費比較便宜,對比其他城市有很大的優勢。
第二點就是氣溫,數據中心的電腦設備長時間運帶瞎行會產生很高的溫度,所以說冷卻設備非常關鍵,溫度太高的話,冷卻設備運行的事件也就越長,無形中增加了電能的成本消耗,貴州的優勢就是氣溫適宜,四季溫差較小,用貴州的自然風可以很好的解決設備冷卻的問題。最後一點就是貴州地區發生自然災害的幾率比較低蠢襲空,不會出現地震,台風,或者是洪水的威脅,大家都知道,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公司必定會面臨慘重的損失,數據中心出現了問題,對於用戶的體驗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貴州比起其他的城市,明顯要安全了很多。
廣西、雲南、湖南有一些地方的環境跟貴州差不多,他們也非常適合建設大數據中心,而且確實有一些大數據企業在這些省份建設大數據的,比如2018年歐洲大數據公司GlobalSwitch就與廣西巴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在巴馬基金數字小鎮建設新一代智慧型雲計算產業基地;按照協議,GlobalSwitch將在巴馬基地建設5萬個機櫃、100萬個伺服器,打通數據處理、存儲、交換、運營等各環節,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全業務鏈條整體解決方案和一條龍服務。到了2019年6月,北京德利迅達科技又與廣西巴馬簽約,雙方將在大數據中心建設及運營等方面開展合作,項目總投資約45億元。
也就是說廣西等地方也具備建設大數據中心的條件,而且條件並不比貴州差太多,但是為何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呢?我覺得這裡面最大的一個區別是地方政府對大數據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不同。
貴州之所以能在大數據競爭當中脫穎而出,我認為跟貴州各級政府的努力分不開,未了建設大數據中心,吸引更多的企業錢前來投資,貴州各級政府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僅積極走出去招商引資,還在項目建審批、稅費優惠、土地優惠、人才配套等方面給與了企業很多的支持,這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企業的認可,所以有更多的企業傾向於把大數據建設在貴州,這是貴州努力爭取來的結果。
2. 廣西數字經濟總量達7267億 已建成5G基站3.1萬座
全區數字經濟規模再上新台階
據介紹,我區以融合創新發展為驅動,以「信息網」建設大會戰為抓手,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五十百千」工程成效初顯,認定第二批數字廣西標桿引領重點示範項目(企業、平台)314個,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產生可觀效益,催生一大批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智能製造、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新模式、新場景、新應用,華為、浪潮等國產計算機、伺服器等9條產線投產,千億級鯤鵬產業生態建設和信創產業加快推進,一批數字技術創新平台組建運營,效益初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42個數據中心開工建設,完成「信息網」建設投資278億元,建成5G基站3.1萬座,5G用戶超千萬,同時,5G場景應用取得新突破,南寧地鐵4號線全線和南寧地鐵2號線東延線同步運營開通5G信號全覆蓋商用。
「聚通用」和「簡易辦」改革取得新突破
據中國信通院和騰訊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自2019年啟動廣西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以來,短短兩年時間,我區政務數據治理從全國第28名躍升至全國第9名,其中玉林數字政務指數漲幅全國第一。目前,正全力推進「3個100%」工作,全區非涉密信息系統、非涉密業務專網、政務服務事項打通對接和遷移上雲率均超過90%,廣西電子政務外網實現從自治區到村五級覆蓋,67個自治區單位已建設壯美廣西·行業雲或雲平台,14個設區市已建成壯美廣西·市雲,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台已覆蓋126個自治區部門單位,14個設區市及121個縣(市、區)1255個鄉鎮(街道)1.6121萬個村(社區),421個便民服務應用實現「掌上辦理」,初步構建了「三縱四橫五個一」的數字政府架構體系和「1+11+2+1」的政務數據治理體系。
同時,我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的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已向首府南寧放權29項,向自貿區放權162項;在管」的尺度更加嚴格,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體系,政務服務好評率99.99%,實現廣西「互聯網+監管」與國家系統對接,監管覆蓋率達 80.6%,超過國家要求20.6個百分點。在「服」的深度不斷拓展,全面推進政務服務「簡易辦」改革,推動「一窗辦」「異地辦」「承諾辦」「高效辦」等,全區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99.52%,玉林、梧州等11市與廣東等4省11市實現「跨省通辦」,北部灣6市實現「跨城通辦」。
此外,我區陽光透明政府建設成效明顯,完成廣西政府網站集約化平台試點項目建設,全區政府網站從2730家縮減至557家、縮減率79%,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4,12個設區市政府門戶網站進入全國前100名,比例高達85.7%,區市兩級整合139條政務熱線,構建12345「一號響應」政府總客服,受理解答企業群眾訴求112萬件,成為公眾與政府溝通的「連心橋」。
社會 服務普惠便捷水平取得新進步
在 社會 公共服務方面,我區大力推進「互聯網+ 社會 服務」,加快數字技術在數字 社會 領域的應用,實現 社會 公共服務更加高效便捷普惠。「愛廣西」APP提供超90項掌上政務和生活服務,注冊用戶超1300萬,建成廣西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名師名校課堂進入普通家庭,全區4200多萬人建立電子 健康 檔案,900多個醫療機構信息互通共享,300多家醫療機構開展遠程醫療服務,「桂建通」實名登記建築農民工逾200萬,代發工資359億元;同時,我區 社會 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城市管理、邊境管控、國防建設等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一站式 社會 服務管理平台、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一鍵游桂林」、「智慧高速」、「雪亮工程」等一大批應用平台建成投入使用; 社會 資源數字化不斷加快,社區安防、智慧停車、智能快遞等智慧應用場景層出不窮,3143個農家書屋完成數字化升級,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開展線上活動3200多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突如其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大數據為全區人民生命 健康 築牢「安全網」,除夕之夜,我區迅速行動組建大數據分析專班,匯集17個行業、32類信息超過1億條,建設「一庫四應用」,開展大數據分析及精準識別,排查出全區54%的確診病例,為疫情防控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同時,開發廣西 健康 碼系統,構建開放應用生態圈,完成接入26個移動端,實現一端注冊、一次申報、一碼通行、全國互認,為全區復工復產築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2800多萬人注冊廣西 健康 碼,累計亮碼12.1億次,累計訪問19.4億次。
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取得新成效
作為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的核心支點,廣西近年來緊緊圍繞《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總體規劃》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狠抓項目落實,舉辦高層次交流活動,搭建技術創新交流合作平台,加強開放合作和人文交流,著力優化發展環境,加快實現人才、資金、技術和信息等要素集聚,強力推動目標和重大任務落實。根據《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總體規劃》目標任務,2025年的9項建設目標目前已完成5項,2020年的7項指標基本完成,46個重點項目開竣工率76.1%,166個在庫項目開竣工率66.3%。其中,新增省際骨幹直連鏈路11條,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建成運行,與9個東盟國家建立技術轉移機制,覆蓋企業2400多家。一批技術服務、經貿互聯服務平台建成運營,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第二屆中國—東盟人工智慧峰會等系列活動。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同意在南寧設立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這對於加快數字廣西建設發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