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字化與量子科技有什麼聯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下午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這是繼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對前沿科技領域的又一次重點學習。量子科技本身,是數字科技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推動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力量。
什麼是量子?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個物理量所存在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和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經典物理有根本的區別。
一時間量子科技成為熱詞,網上還出現了大量針對「量子科學」、「量子通信」關鍵詞的搜索和解讀,這三個詞不要混淆。「量子科學」指的是量子在科學上的效應,是一種量子信息的學科系統;「量子通信「則是量子在通信領域的應用,即給通信進行加密以保證安全性,盡管通信是量子科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但不能將量子通信等同於量子科技本身。
與科學界的一些改良性技術相比,量子科技具有顛覆性作用,它顛覆的是目前占據主流地位的電子計算,即傳統、主流的計算機還是以電子作為基本的載體,以馮·諾依曼結構為主的計算機,同時主流計算機的電子元器件——晶元,也是基於電子,按照摩爾定律的經濟規律來發展,讓計算機晶元的工藝製成從14納米、7納米發展到5納米。
但問題在於,當下摩爾定律正逼近物理極限,所以科技領域亟需出現一些顛覆性技術,將量子作為基本計算單位,革新以電子作為基本單位的計算架構。
本次中央政治局學習提到的「把握好大趨勢」中的「趨勢」,即是全世界整個信息技術的基礎正在發生變化,正在進入一個新的計算架構和基礎能力突破的分界點上,需要提前重新構建一個新體系,體系的構建涉及到基礎理論、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及器件裝備,並形成量子科技的廣泛應用,最終改變整個數字科技。國家一旦掌握這種技術,將從計算能力上取得一個較大的突破,並對社會發展形成一個革命性的影響。在這一點上,國內國外的起點基本是一樣的,全球共同進入「無人區」。也正因如此,量子科技也是各國的戰略必爭之地。
由此可見,在當下形勢下,發展量子科技具有很大的戰略意義。
量子科技的在全球仍然以企業為主力軍,以產學研的形式進行開發。國際上比較典型的企業是,IBM、谷歌,谷歌在2019年打造了第一台量子計算機,僅用200秒完成一個計算,而採用傳統計算機需要約10000年時間。
中國在量子科技的研究上,和歐美國家是齊頭並進的,至少不屬於落後地位。應該看到,該技術在全球獲得了一定突破,但並不處於成熟的發展階段,所以中國還有很大機遇去牽頭主導這一場競爭。在中國,量子科技仍然是以企業主導的格局,來自中國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中國的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都是企業為主、產學研合作的成果,其中部分項目的主導方國盾量子企業,是由中科院孵化形成的。騰訊公司專門成立量子計算實驗室,除了聚焦在信息處理中的應用,如量子演算法對機器學習的幫助;還在積極探索對於一些小系統,小分子的更多經典計算或模擬的方法,並在制葯、材料、化學等行業領域進行應用。
歸根結底,量子科技的本質意義有兩點,一是提高信息通信的安全性;二是提升算力。目前來看,量子計算可以廣泛應用到很多行業領域.
量子科技是數字科技系統中的重要力量。縱觀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學習重點,無論是量子科技,還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均是數字科技的核心內容,均是推動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力量。
數字科技是利用物理世界的數據,建構與物理世界形成映射關系的數字世界,並藉助算力和演算法來生產有用的信息和知識,以指導和優化物理世界中經濟和社會運行的科學技術。
數字科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迭代升級。隨著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包含的內涵大大拓寬,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層出不窮,量子計算、腦機介面等技術領域已突破傳統信息技術領域范疇,並將有可能改變整個信息計算體系。
從全球主要國家和龍頭企業的數字科技創新實踐來看,數字科技也已逐步成為各國新的創新和競爭角逐熱點。一方面,各大數字科技巨頭聚焦數字技術和數字科技化,如谷歌的AI、量子計算、知識自動化引擎技術;微軟和亞馬遜的雲計算和AI;達索、PTC、西門子、ESI等公司的數字孿生突破;蘋果基於處理器創新的封閉數字科技生態。
另一方面,數字科技巨頭的創新又離不開數據科學和科技數字化,比如谷歌Waymo無人駕駛,需要不斷將數字科技與汽車的相關學科、技術、產業進行不斷融合,實現從數據到領域知識的價值實現。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數字科技將勞動者由人變成了「人+機器」,勞動者可以呈現指數增長;將生產資料變成了「工農業用品+數據」,數據從有形到無形,且沒有數量限制;將勞動資料變成了「工農業設備+計算力驅動的數字科技設備」,呈現指數增長,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人類社會快速進入數字時代。可以說,數字科技從近期看指向數字經濟,從遠期看指向知識文明。
從促進創新的角度來看,數字科技驅動網路協同創新模式。工業時代,創新過程就是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產業發展「鏈式創新」的單向線性過程。數字科技需要面向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互動融合,一方面需要解決實際應用、面向用戶需求、開發全新市場的場景式研發與創新,從用戶需求出發對科學研究形成逆向牽引,另一方面各類基礎學科、基礎技術領域的各項基礎和應用創新尋求突破。每個創新主體都是龐大網路體系中的節點之一,都會參與到新科學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應用全過程,創新產業化周期大大縮短。
所以,在生產要素和創新模式改變的作用下,數字科技最終將重塑全球經濟競爭格局。在數字經濟發展初期,數字化引發的是服務業進入到更復雜的工業、能源和交通等傳統領域,但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現在更多的是通過數據處理、模擬建模、機器學習等改變從數據-信息-知識的整個流程,並推動進入知識自動化階段,使得數據進入到價值創造的體系中。這種力量決定了數字科技將會重塑全球經濟和產業格局,也必然是大國和企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文章內容由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王曉明提供,本報記者沈怡然采訪整理)
❷ 大數據時代有哪些特點科學與藝術有哪些聯系
科學發展帶來環來境污染破壞,以貝自昂斯為旗手的綠黨組織,藝術上追求至簡,現代材料運用(垃圾藝術,裝置藝術,行為藝術),希望指引遠離自然深受大數據腐蝕的人類以方向。科學與藝術就像兩條腿,互相支撐人類文明,上古社會人類以藝術來認識世界(神話,面具,雕塑,繪畫,文字)隨著認識提高,開始有了科學為主導的認識世界(煉丹術,哲學,數學幾何,以及物理,化學,生物人文地理等等)。藝術史與科技史是相互促進發展的。就舉最近的例子說,上世紀末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創傷讓人類從科學至上觀念中深刻反醒,科學上的基因工程,物理學上的暗物質說,和量子力學深刻發展(生成了大數據時代,電腦,手機,平板大規模普及,電的無線傳輸,人機交互等等),這時候藝術同樣得到了空前的覺醒,(畢加索,賈克梅蒂,一系列現代藝術流派涌現,如極簡主義,立體主義,裝置藝術等等)。
寫的有點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