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通過大數據技術搜集客戶交易信息、網路社區交流行為、資金流走向等數據,大數據金融了解客戶的消費習慣,從而針對不同的客戶投放不同的營銷和廣告或分析客戶的信用狀況。由於大數據金融數據是根據客戶自身行為而搜集,大數據金融客觀真實,因此,大數據金融針對客戶制定的營銷方案和偏好推薦也能做到精準化。
大數據金融的特點如下:
1、影響大。由於互聯網加快了數據的傳播,而金融大數據又屬於個人核心隱私材料。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下,信用體系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還有待配套。互聯網金融單位的違約成本較低,容易引發多種金融風險問題,造成群體性事件;
2、數量多。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是獲取的個人的金融行為數據,而這是屬於個人數據中非常高頻使用的部分。國內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獲取的互金大數據已經達到數百PB,而且還在不斷高速增長中;
3、速度快。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信息由系統處理,操作流程完全標准化,業務處理速度更快。在用戶畫像和信用資料庫等金融大數據的支持下,經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引入風險分析和資信調查模型,一筆業務從申請到完成只需要幾秒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第五條
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負責國家數據安全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調,研究制定、指導實施國家數據安全戰略和有關重大方針政策,統籌協調國家數據安全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建立國家數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
⑵ 北京成立人民數據金融數據中心
【導讀】11月19日,「人民啟信」正式上線暨人民數據金融數據中心成立新聞發布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分別為大會致辭,對人民數據金融數據中心的建設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具體內容。
人民數據金融數據中心將發揮金融大數據的集聚和增值作用,促進普惠金融發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推動並構建金融業數據融合應用的新格局。同時,「人民啟信」APP也正式上線。
疫情影響下,數字技術的應用價值更加凸顯,社會數字化進程明顯加速,金融科技的力量已引起了各方重視,在未來全球的經濟復甦中,金融科技將發揮關鍵性作用。
專家表示,希望人民金融數據中心可以建立生態服務體系,以自身優勢能力和資源,與監管機構、數據擁有方、場景擁有方開放合作,在數據聯合治理和價值共享機制、產品研發和場景服務合作機制、市場合作機制方面一起探索,共同推動行業標准建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作為新時代大數據領域中的「國家隊」,人民數據以承建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中國衛星安全數據中心和國家離岸大數據中心等國家大數據項目為契機,以構建全方位的大數據運營生態為目標,打造安全、高效、開放、共享的國家級大數據平台,並致力於做好各級黨政機關、央國企、民企等大數據的「存、管、用」工作,提供大數據存儲、管理、交易、場景化解決方案。
據了解,本次新聞發布會主辦方人民網·人民數據(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是人民日報、人民網旗下「黨管數據」理論和實踐的平台,可見,未來國家或更加關注金融數據的發展。
⑶ 大數據技術在金融行業有哪些應用前景
具體來說,比如說實時欺詐檢測,大數據徵信,社交媒體的輿情分析等等。就個人經驗來說,用機器學習去檢測用戶的信用記錄,監管貸款的風險,增強風險控制等方面都很有可行性。其他因為不太了解金融這里指的是什麼,如果說指商業,bus之類的,那應用前景簡直太多了。最後聽說一個CS PhD學長,被我認識的一個長輩忽悠去金融領域做量化交易模型,寫了一個模型一個小時賺數十萬,現在已經移民英國。大數據的意義是什麼。有一個觀點,就是如果我能掌握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粒子的狀態,我能夠預測未來。其實萬事萬物都是有跡可循的,只不過影響因素太多,人類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就要提煉特徵,提取主要的影響因素。
⑷ 大數據怎樣影響著金融業
大數據可以挖掘和分析金融信息深層次的內容,使決策者能夠把握重點,引導戰略方向。
正在來臨的大數據時代,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將在網路信息平台上全面展開,說到底就是「數據為王」。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擁有風險定價能力,誰就可以獲得高額的風險收益,最終贏得競爭優勢。
中國金融業正在步入大數據時代的初級階段。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目前國內金融機構的數據量已經達到100TB以上級別,並且非結構化數據量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金融機構行在大數據應用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一方面,金融企業在業務開展過程中積累了包括客戶身份、資產負債情況、資金收付交易等大量高價值密度的數據,這些數據在運用專業技術挖掘和分析之後,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具有較為充足的預算,可以吸引到實施大數據的高端人才,也有能力採用大數據的最新技術。
總體看,正在興起的大數據技術將與金融業務呈現快速融合的趨勢,給未來金融業的發展帶來重要機遇。
首先,大數據推動金融機構的戰略轉型。在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和利率逐步市場化的大環境下,國內金融機構受金融脫媒影響日趨明顯,表現為核心負債流失、盈利空間收窄、業務定位亟待調整。業務轉型的關鍵在於創新,但現階段國內金融機構的創新往往淪為監管套利,沒有能夠基於挖掘客戶內在需求,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而大數據技術正是金融機構深入挖掘既有數據,找准市場定位,明確資源配置方向,推動業務創新的重要工具。
其次,大數據技術能夠降低金融機構的管理和運行成本。通過大數據應用和分析,金融機構能夠准確地定位內部管理缺陷,制訂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實行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模式,進而降低管理運營成本。此外,大數據還提供了全新的溝通渠道和營銷手段,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戶的消費習慣和行為特徵,及時、准確地把握市場營銷效果。
第三,大數據技術有助於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增強風險控制能力。金融機構可以擯棄原來過度依靠客戶提供財務報表獲取信息的業務方式,轉而對其資產價格、賬務流水、相關業務活動等流動性數據進行動態和全程的監控分析,從而有效提升客戶信息透明度。目前,先進銀行已經能夠基於大數據,整合客戶的資產負債、交易支付、流動性狀況、納稅和信用記錄等,對客戶行為進行全方位評價,計算動態違約概率和損失率,提高貸款決策的可靠性。
當然,也必須看到,金融機構在與大數據技術融合的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
一是大數據技術應用可能導致金融業競爭版圖的重構。信息技術進步、金融業開放以及監管政策變化,客觀上降低了行業准入門檻,非金融機構更多地切入金融服務鏈條,並且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監管盲區佔得一席之地。而傳統金融機構囿於原有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無法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反而可能處於競爭下風。
二是大數據的基礎設施和安全管理亟待加強。在大數據時代,除傳統的賬務報表外,金融機構還增加了影像、圖片、音頻等非結構化數據,傳統分析方法已不適應大數據的管理需要,軟體和硬體基礎設施建設都亟待加強。同時,金融大數據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一旦處理不當可能遭受毀滅性損失。近年來,國內金融企業一直在數據安全方面增加投入,但業務鏈拉長、雲計算模式普及、自身系統復雜度提高等,都進一步增加了大數據的風險隱患。
三是大數據的技術選擇存在決策風險。當前,大數據還處於運行模式的探索和成長期,分析型資料庫相對於傳統的事務型資料庫尚不成熟,對於大數據的分析處理仍缺乏高延展性支持,而且它主要仍是面向結構化數據,缺乏對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能力。在此情況下,金融企業相關的技術決策就存在選擇錯誤、過於超前或滯後的風險。大數據是一個總體趨勢,但過早進行大量投入,選擇了不適合自身實際的軟硬體,或者過於保守而無所作為都有可能給金融機構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應該怎樣將大數據應用於金融企業呢?
盡管大數據在金融企業的應用剛剛起步,目前影響還比較小,但從發展趨勢看,應充分認識大數據帶來的深遠影響。在制訂發展戰略時,董事會和管理層不僅要考慮規模、資本、網點、人員、客戶等傳統要素,還要更加重視對大數據的佔有和使用能力,以及互聯網、移動通訊、電子渠道等方面的研發能力;要在發展戰略中引入和踐行大數據的理念和方法,推動決策從「經驗依賴」型向「數據依靠」型轉化;要保證對大數據的資源投入,把渠道整合、信息網路化、數據挖掘等作為向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和創新產品的重要基礎。
(一)推進金融服務與社交網路的融合
我國金融企業要發展大數據平台,就必須打破傳統的數據源邊界,注重互聯網站、社交媒體等新型數據來源,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盡可能多的客戶和市場資訊。首先要整合新的客戶接觸渠道,充分發揮社交網路的作用,增強對客戶的了解和互動,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是注重新媒體客服的發展,利用各種聊天工具等網路工具將其打造成為與電話客服並行的服務渠道。三是將企業內部數據和外部社交數據互聯,獲得更加完整的客戶視圖,進行更高效的客戶關系管理。四是利用社交網路數據和移動數據等進行產品創新和精準營銷。五是注重新媒體渠道的輿情監測,在風險事件爆發之前就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置,將聲譽風險降至最低。
(二)處理好與數據服務商的競爭、合作關系
當前各大電商平台上,每天都有大量交易發生,但這些交易的支付結算大多被第三方支付機構壟斷,傳統金融企業處於支付鏈末端,從中獲取的價值較小。為此,金融機構可考慮自行搭建數據平台,將核心話語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與電信、電商、社交網路等大數據平台開展戰略合作,進行數據和信息的交換共享,全面整合客戶有效信息,將金融服務與移動網路、電子商務、社交網路等融合起來。從專業分工角度講,金融機構與數據服務商開展戰略合作是比較現實的選擇;如果自辦電商,沒有專業優勢,不僅費時費力,還可能喪失市場機遇。
(三)增強大數據的核心處理能力
首先是強化大數據的整合能力。這不僅包括金融企業內部的數據整合,更重要的是與大數據鏈條上其他外部數據的整合。目前,來自各行業、各渠道的數據標准存在差異,要盡快統一標准與格式,以便進行規范化的數據融合,形成完整的客戶視圖。同時,針對大數據所帶來的海量數據要求,還要對傳統的數據倉庫技術,特別是數據傳輸方式ETL(提取、轉換和載入)進行流程再造。其次是增強數據挖掘與分析能力,要利用大數據專業工具,建立業務邏輯模型,將大量非結構化數據轉化成決策支持信息。三是加強對大數據分析結論的解讀和應用能力,關鍵是要打造一支復合型的大數據專業團隊,他們不僅要掌握數理建模和數據挖掘的技術,還要具備良好的業務理解力,並能與內部業務條線進行充分地溝通合作。
(四)加大金融創新力度,設立大數據實驗室
可以在金融企業內部專門設立大數據創新實驗室,統籌業務、管理、科技、統計等方面的人才與資源,建立特殊的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實驗室統一負責大數據方案的制定、實驗、評價、推廣和升級。每次推行大數據方案之前,實驗室都應事先進行單元試驗、穿行測試、壓力測試和返回檢驗;待測試通過後,對項目的風險收益作出有數據支撐的綜合評估。實驗室的另一個任務是對「大數據」進行「大分析」,不斷優化模型演算法。在「方法論上。
(五)加強風險管控,確保大數據安全。
大數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為金融企業風險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手段,但如果管理不善,「大數據」本身也可能演化成「大風險」。大數據應用改變了數據安全風險的特徵,它不僅需要新的管理方法,還必須納入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行統一監控和治理。為了確保大數據的安全,金融機構必須抓住三個關鍵環節:一是協調大數據鏈條中的所有機構,共同推動數據安全標准,加強產業自我監督和技術分享;二是加強與監管機構合作交流,藉助監管服務的力量,提升自身的大數據安全水準;三是主動與客戶在數據安全和數據使用方面加強溝通,提升客戶的數據安全意識,形成大數據風險管理的合力效應。
⑸ 想要金融類數據,應該如何收集
金融大數據平台的搭建和應用是兩個部分,對於金融大數據平台來說,這兩個部分都很重要。
所以以下的部分我們從大數據平台和銀行可以分析哪些指標這兩個角度來闡述。
一、大數據平台
大數據平台的整體架構可以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一個客戶
客戶主題:客戶屬性(客戶編號、客戶類別)、指標(資產總額、持有產品、交易筆數、交易金額、RFM)、簽約(渠道簽約、業務簽約)組成寬表
2.做了一筆交易
交易主題:交易金融屬性、業務類別、支付通道組成寬表。
3.使用哪個賬戶
賬戶主題:賬戶屬性(所屬客戶、開戶日期、所屬分行、產品、利率、成本)組成寬表
4.通過什麼渠道
渠道主題:渠道屬性、維度、限額組成寬表
5.涉及哪類業務&產品
產品主題:產品屬性、維度、指標組成寬表
⑹ 金融需要 hadoop、spark 等這些大數據分析工具嗎使用場景是怎樣的
首先,金融業的涵蓋非常之廣,主要包括三大類:銀行類、投資類和保險類。具體則很多: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券、保險、小貸公司、租賃等。而且隨著時代和技術發展,還出現了各類新型金融機構,比如:消費貸、P2P等等。其次,金融業基本是全世界各個行業中最依賴於數據的,而且最容易實現數據的變現。
而最近大火的UBI(Usage Based Insurance)更是將大數據技術的使用推向新高度。甚至通過在保險購買者的車輛上安裝檢測OBD數據的硬體設備來獲取各項數據,從而對好司機和壞司機差別定價保費。
⑺ 大數據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大數據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如下:
1. 概述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新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釋放出了金融創新活力和應用潛能,這大大推動了我國金融業轉型升級,助力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有效促進了金融業整體發展。
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又以大數據技術發展最為成熟、應用最為廣泛。
從發展特點和趨勢來看,「金融雲」快速建設落地奠定了金融大數據的應用基礎,金融數據與其他跨領域數據的融合應用不斷強化,人工智慧正在成為金融大數據應用的新方向,金融行業數據的整合、共享和開放正在成為趨勢,給金融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發展動力。
2. 大數據技術在金融行業中的典型應用
大數據技術在金融行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下面將介紹大數據技術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細分領域中的應用。
3. 金融大數據應用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大數據技術為金融行業帶來了裂變式的創新活力,其應用潛力有目共睹,但在數據應用管理、業務場景融合、標准統一、頂層設計等方面存在的瓶頸也有待突破。
⑻ 大數據金融前景
2019年,中國金融服務業大數據分析服務市場的收入總額為人民幣1093億元。其中323億元用於金融風險管理及70億元用於客戶生命周期管理,後者包括吸納新客及現有客戶管理。
疫情導致大數據分析市場需求下降
金融服務供應商對科技服務的強勁需求及科技服務的增長潛力吸引新參與者進入市場。這些參與者憑借其龐大的客源或強勁的技術能力,如大數據、AI及雲計算,快速擴展。同時,在金融服務業迅速增長的推動下,由於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促進信貸評級及有效實現精準營銷及更有效率的客戶管理,中國金融業迅速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金融服務供應商現廣泛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於金融風險管理及客戶生命周期管理。
2019年,中國金融服務業大數據分析服務市場的收入總額為人民幣1093億元,受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步伐放慢,導致對大數據分析服務的整體需求下降。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⑼ 朋友圈分享的金融科技和金融大數據你了解多少
微信不僅是一個支付工具,它還是一個聊天工具,人們可以在微信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很多人就喜歡發朋友圈,向朋友展示自己的生活,以此來獲得他人艷羨的目光。有一位網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朋友圈分享的金融科技和金融大數據,你了解多少?
總結
所以說朋友圈分享的金融科技和金融大數據有可能是假的,最好不要信。就算這些金融知識是真的,你也可以去詢問一下這位朋友,如果這位朋友和你的關系並不是很親密,那麼就不要隨意的去進行投資。畢竟我們都隔著網路,並不知道背後到底是誰,是不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