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教育該如何走
「大數據」是當今最熱的概念之一,有人宣稱掌握大數據的人可以像上帝一樣俯瞰整個世界。進入2012年,大數據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並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
大數據(big data),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體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大數據的創新沿著從數據到大數據,再到分析和挖掘,最後是發現和預測的方向發展。隨著雲時代的來臨,大數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各行各業更加意識到,誰能率先實現大數據,誰對大數據的挖掘更為深刻,誰就將搶占未來先機。
教育行業也不例外,2013年對於教育來說是傳統育研究走向科學實證的重大機遇。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大數據將給教育帶來什麼?如何通過大數據更好的教育學生?大數據對於教育是福還是禍?
翻轉課堂、MOOC和微課程是大數據變革教育的第一波浪潮
翻轉課堂、MOOC和微課程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從課堂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到現在「視頻再教育」。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自主制定學習進度,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網上做題的情況,有針對性的了解學生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傳統課堂不再講解新課,而成為學生當堂做作業、講解問題或做實驗的場所。
如果說翻轉課堂只是一個觸角的話,那MOOC的出現就是升華的翻轉課堂。「視頻再教育」得到進一步的提升,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面對全球性的MOOC浪潮,中國的大學也開始行動。2013年,上海市率先引入中國式MOOC,推出了「上海高校課程源共享平台」。
MOOC的興起,使「用視頻再造教育」的學習模式迅速推廣到高等教育,而且進展到可以通過選修MOOC獲得學分、進入正軌教育的程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相繼開放了在線教育課程。
而微課程是對翻轉課堂的回應,是學生自主學習不可或缺的資源。微課程是教學視頻濃縮精華的微型課,主要用於學生的前期學習,目前,微課程已開始影響我國中小學信息化教學實踐。微課程實踐的積累,將導致微課程群的形成,微課程群的應用又會形成新的應用數據,將有利於大數據分析與挖掘、發現與預測的創新應用。可以說,教育領域的改革,首當其沖的就是大數據變革信息化教學。
大數據時代對於教育是福還是禍?
人們還沒有來得及搞清楚信息時代是什麼,數據時代己悄然來臨。在大數據理念面前,大家各抒所見,有些人認為,大數據時代可以讓教育者真正讀懂學生。
相對於傳統數據宏觀的教育情況,大數據主要體現在微觀層面。大數據使「經驗式」教學模式變為「數據服務」教育模式。老師可以根據數據關注每個個體學生的微觀表現,通過學生相關數據的分析,有針對性的調整教育方案,從而實現個性化教育。
一些支持大數據教育的人認為,大數據時代的教育將推動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向「學生為中心」教學方法的轉變,推動「演員型」教師向「導演型」教師轉型,從宏觀群體走向微觀個體,對於教育研究者來說,利用數據可以發現真正的學生。
而另一群人認為大數據是「換湯不換葯」,實際上就是用大數據、雲計算作為概念來包裝以前的東西。雖然在線教育來勢洶洶,卻有「叫好不叫座」之態。以新東方為例,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底新東方在線網站於個人注冊用戶已逾1000萬,而據新東方在線副總裁潘欣介紹,用戶願意付費的額度不高,在2012年新東方付費用戶為20萬,佔比僅為2%。
目前主流的在線教育產品只是將線下的課程錄制好搬到線上,這種模式實際上只是線下學習方式的簡單復制,這樣的學習方法還衍生了一些教育上的新問題:如何保證學習過程不會被中斷、怎樣確定是學生本人登錄學習等。對於在線教育,只有學習主動性和控制力比較好的學生才能利用在線學習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這些方面較弱的人將難以長期堅持,學習效果也可想而知。
⑵ 大數據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包括哪些
作為社會子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教育也深受大數據來臨的深刻影響。國外高校教學管理中,教育數據的挖掘也成為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美國的學校能夠通過對學生數據的分析,以85%的精確度預測學生的升學率。[4]中國教育在當前社會轉型影響下存在不少問題,通過正在形成的大數據技術,教育政策的制定、學習方案與評價方式的確立等,都將發生革命性變化。
1.滲透到教育的核心環節
教育和社會之間是哲學上的辯證關系,一方面,通過教育培養出能改變世界、創造世界的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又深受當前社會氛圍、國家體制、經濟狀況、文化傳統等的影響。從當前來看,教育深受工業社會的影響。從18世紀中葉開始,整個世界開始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市場的擴大和勞動時經驗與技術的要求,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實際的動手能力代替了過去注重個體層面的文化修養學習,能不能解決問題,成為衡量人才的標志。這種人才觀對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從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教育思想的流行可見一斑。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將會革新這種延續了近三個世紀的教育理念。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之一的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他的著作《未來的沖擊》中提出逗未來的教育地,他預測未來的教育要面對服務、面對創新,因此在家上學、教育空間設計、面向未來的學校界限的消失將成為趨勢。[5]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大數據時代人才的能力之一,將漸漸淡出教育的邏輯起點位置,發掘知識、尋找聯系、總結規律將成為大數據時代人才的重要要求。大數據時代教師將集中在挖掘學生與學習有關的表現,最適宜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依賴於定期的能力測試。教師分析學生知道什麼,什麼是最有效的學習路徑。通過對在線學習工具等的分析,可以評估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長度,以及學生們如何獲得電子資源,如何迅速地掌握概念。[6]
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都是自上而下的,這種情況有利於政策的權威性與執行的效率,但是忽視教學與學生實際的弊端也客觀存在。大數據時代將可以通過對教育數據的分析,挖掘出教學、學習、評估等符合學生實際與教學實際的情況,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執行教育政策,從而為學生制定出更符合實際的教育策略。
2.重新構建教學評價方式
長期以來,教學評價活動主要是學校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在聽課和學生考試成績的基礎上對任課教師進行評價,或者教師根據學生考試成績和作業成績以及課堂表現等對學生進行評價。[7]教學評價活動促進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但是在細節方面還有待提高,比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哪些教學方式是最為擅長也最容易為學生接受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個體的學習習慣是什麼,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最容易掌握知識看這些細節可能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短期的教學評價是難以實現的。
大數據技術通過對教師與學生長期行為進行分析,得出具有個性化的教學行為、習慣、方式。逗不得不承認,對於學生,我們知道的太少地。同樣,我們也可能對教師知道的太少。大數據的到來,可以通過技術層面來評價、分析並進而提升教學活動。首先,教學評價的方式不再是經驗式的,而是可以通過大量數據的逗歸納地,找出教學活動的規律。比如新一代的在線學習平台,就多出了行為和學習誘導的部分。通過記錄學習者滑鼠的點擊,可以研究學習者的活動軌跡,發現不同的人對不同知識點有何不同反應,用了多長時間,以及哪些知識點需要重復或強調。[8]對於學習活動來說,學習的效果體現在日常行為中,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類問題最易犯錯等成為分析每個學生個體行為的直接結果。其次,可以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而不僅僅是知識掌握的單一維度。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的,特別是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學生思想、心態與行為的變化情況。比如,同一寢室,互相刪除了聯系方式,或者兩者之間沒有任何數據產生,同學之間的關系肯定出現了問題,通過數據分析,就應在學生心理與行為方面進行關照。如果通過文本分析、信息抓取分析出學生的近期情緒狀態,很多悲劇可能就能避免。即使是掌握知識的單一維度,其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記憶好,有的則是邏輯思維能力強,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分析出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發現優點,規避缺點,矯正不良思想行為。第三,教學評價跳出了結果評價的圈子,實現過程性評價。傳統教學評價多是教的好不好,學的好不好,注重的是結果。而大數據時代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記錄教育的過程。現在一些學校實行了電子課本,如果能記錄下作業情況,課堂言行,師生互動,同學交往,並將這些數據匯集起來,不僅可以發現學生的特點,更不用為如何寫期末評價費力了。
3.革新教育者教學思維
傳統的教育大多是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者通過教學經驗的學習與自己的總結,認為某些因素對教學活動很重要,從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但是有些經驗是不具有科學性的,常識有時會影響人們的判斷。比如蘋果公司就發現,筆記本電腦銷售額的提升,常識認為的比如提高庫存管理能力、提供員工更多的專業培訓、做更為時尚的廣告、促銷等等,只能提升2%~9%的銷售額,而把電腦屏幕和桌子呈70度角左右放置,卻能高出其他電腦銷售額的15%。70度角放置的電腦,因為反光會讓人不舒服,從而誘使客戶去搬動屏幕,一旦潛在客戶與貨物發生了肢體接觸,他購買這個商品的可能性就上升了15%。[9]
大數據時代教師的教學思維需要從群體教育的方式轉向個體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傳統教育也提倡因材施教,但是由於學生數量、教師精力、教育任務等制約,因材施教總是有些缺憾。大數據技術將給教師提供最為真實、最為個性化的學生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因材施教。比如,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哪些(或哪個)同學注意基礎部分,哪些同學注意實踐內容,哪些同學完成某一練習,哪些同學可以閱讀推薦書目等等。這和網路購物相似,通過你過去的購買痕跡,網站就會分析出你的購物興趣,從而有針對性地給你推送廣告信息。
不僅如此,當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時,也能通過數據分析強化學習。比如通過電子設備做作業時,某一類型的題目有幾次全對,就可以把類似的題目跳過;如果某個類型的題目犯錯,系統則可進行多次強化,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4.影響學校教育模式
學校教育是當前教育的絕對模式,適齡兒童、青少年都需要進入學校,通過教師的講授進行學習。但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這一教學模式可能會得以改變。2004年,澳大利亞人馬丁開發了一個開源課程平台moodle,解決了來回奔波上課的問題。教師通過這個平台與學生互動,學習、考試、資料分發與上傳等,都通過網站完成。2010年,這個平台數量已經達到了100萬門戶。2006年,孟加拉裔金融白領薩爾曼·可汗將自己的10分鍾教學視頻傳到網上,幾年後,這個網站注冊用戶達到了1000萬。[10]
教育平台的開發,使網路課程得以飛速發展,2012年美國在線課程投資達到10億美元以上。網路課程的發展給傳統教學帶來了巨大沖擊,一方面,教育的方式將不再僅僅局限於學校教育;另一方面,教師的課堂教學出現新的替代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的革新,在大數據時代更有了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傳統教學模式有教師的督促、隨時溝通、情感交流,是按照教學大綱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有計劃、有步驟,體現秩序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框定了學生的思維框架,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得到最大發揮。美國不少商業巨鱷都有輟學經歷,甚至有的創業基金要求學生輟學才能發放。這當然不值提倡,但是,從一個側面也反應出非學校教育,也同樣具有創造能力的事實。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可以通過學生學習興趣、在某一在線課程停留的時間、點擊率、情緒反應等,推送更具有個性化的學習內容。這在知識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此外,隨著媒介社會化時代的來臨,學生學習生活網路化已成事實,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目前正在開設的課程,這對正在授課的教師是一種挑戰。美國有個Udemy網站,老師根據自己上傳視頻的點擊率獲得報酬,2012年5月份,該網站上有的老師收入已經超過20萬美元。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後教育網站將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根據知識傳播的形式、受眾的興趣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學習內容。
⑶ 黨建大數據的數據判定依據
據黨建的特徵及現狀淺析
海盟高科
2019-11-13 11:24
關注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數據分析凸顯其重要性,影響著人的決策思維方式和社會發展。而黨建工作就是在人的腦子里搞建設,在大數據背景下則能夠更好的按圖施工、科學管理,動態調整、精準操控。因此在執政黨的瞎滲拍大數據時代,我們要與時俱進,用大數據思維重新審視黨建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方法,以推動黨建工作不斷創新,保持黨和黨組織在新時代背景下充滿活力。
一、大數據黨建的內涵與特徵
大數據黨建是指在當前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背景下,充磨羨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挖掘等現代信息技術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以數據分析、科學決策為手段,構建新型的黨建工作模式,從而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黨建工作的科學化發展。
大數據黨建具有如下特徵:
1.開放性。在大數據時代,由喊臘於信息技術的特點決定了黨建工作的開放模式。通過構建開放式、扁平化的黨建管理平台,實現黨務公開、網路民主監督等功能。隨著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任何一條黨建信息都會被記錄,任何網路行為都可用於後台數據分析,這大大拉近黨組織與黨員群眾的距離。同時,通過黨建平台,每一位黨員都可以平等地參與和管理黨內一切事務,通過各種手段表達意見;各個基層黨組織之間也可以相互了解、相互借鑒,不再各自為政,從而更好地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形成一種開放、融合的黨建模式。
2.全面性。以雲計算、大數據為基礎打造的全國性的黨建平台,可實現黨員教育、黨務工作管理、黨內信息傳輸、學習教育培訓、黨員互動交流、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考評、黨內評優投票乃至輿情分析研判等多種功能,實現了黨建網站、手機、視頻多媒體等各平台間的互聯互通和立體互動,推動了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
3.個性化。大數據黨建在對黨員的管理和服務上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徵:一是以大數據技術構建的雲學習平台,黨員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條件實現個性化的學習;二是黨組織可以在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支持下有針對性地為黨組織、黨員推送個性化信息和服務,滿足分層性的學習服務需求。
4.互動性。在大數據環境下,黨員通過網路和黨建平台進行相互交流,各種利益訴求在虛擬空間中得到釋放,思想得到碰撞,促進了彼此的了解,形成良性的雙向互動局面。另一方面,大數據黨建解決了地域間隔離的問題,使黨員幹部活動的空間從現實延伸到更為廣闊的網路空間,提高線上線下的組織生活的互動,消除了傳統黨建對黨員交往活動的束縛,極大地調動了黨員幹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高效性。大數據的快速度決定了在此背景下黨建工作的高效性:一是信息發布的即時性,二是黨建工作的快捷性。隨著雲計算、新媒體、移動網路技術的發展,黨建信息的發布可以藉助各種移動應用、網路平台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方便快捷,覆蓋面廣,而且形式多樣。同時大數據黨建利用雲平台實現黨員需求的即時感知,利用數據的高速收集和統計實現黨務處理的即時性,減少人為失誤和人力資源的負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黨員還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移動客戶端處理黨建工作,尤其是對於流動黨員來說,這種方式顯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二、大數據黨建的成效分析
1.運用大數據實現了黨員管理的全覆蓋。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帶來的不只是全社會的大數據,還有個人的大數據,即個人的信息也海量地存在於資料庫中。目前,各級黨組織都在大力推動大數據黨員管理平台的建設。通過平台實現黨員信息查詢、活動創建、黨費交納等功能,實現對在冊黨員、在職黨員、流動黨員的「全覆蓋」跟蹤管理。同時還嘗試著開始以雲計算、大數據為基礎打造全國黨建網路雲平台。
2.運用大數據實現了黨建服務水平的提升。作為一個執政黨,其服務社會和民眾的能力直接決定了其贏得社會和民眾支持的水平。而及時了解各地黨群、干群關系的發展趨勢,提前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和事件,准確的對服務進行有效的考核評價,對於黨建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在當前,我們可以通過抓住各級黨委、政府網站的群眾留言,某一時間段內各網路論壇討論的熱點話題以及某一地區黨員、群眾搜索的主要內容等,深度挖掘和研發各個環節的不同分類的大數據價值,及時發現相關事件的苗頭性和趨勢性問題,從而科學判斷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內黨群干群關系的狀況以及矛盾焦點,從而進行及時有效的化解。
3.運用大數據實現了黨員教育的碎片化。黨建工作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需要的最新突破在於黨員教育的碎片化應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分析黨員、幹部平日瀏覽的網頁信息、博客內容、關注的微博以及論壇發帖等相關數據,可以綜合判斷全黨或某一地區、某一部門黨員幹部的思想狀況,然後將這些數據反饋給相關的教育培訓部門,用以提升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提高黨員教育中的交互性。
4.運用大數據推進了反腐倡廉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成為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關注的問題,以「快」的手段懲治黨內腐敗分子,贏得了群眾的好評。但我們應該看到,在新時期反腐倡廉工作形勢依然嚴峻,腐敗的隱蔽性越來越強,採用法律灰色地帶的規范收受賄賂、濫用職權,反腐倡廉工作的難度不斷提高。事實上,腐敗的問題並非完全看不見蹤跡,只要掌握足夠的信息,就可以找到腐敗的信息點,找到犯罪的證據。這方面,著重分析海量數據的大數據技術具有以往信息技術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通過建立各行業、各部門整合的大數據系統,對各種異常情況(如大額資金流動、黨員個人異常行為等)進行有效監控,使違法犯罪行為在大數據環境下原形畢露、無處逃遁。
三、大數據黨建存在的問題分析
大數據為黨建工作帶來諸多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使黨建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1.大數據黨建的建設水平參差不齊。就全國范圍來說,大數據黨建的水平大部分還停留在建立黨建網頁與網站,利用網路發布工作信息;利用平台張貼宣傳教育材料、推行黨務公開、進行黨員管理;利用網路媒體如遠程教育網路等加強黨員教育學習等等。而在利用大數據平台加強幹部與群眾互動、黨員與群眾溝通等方面比較有限。至於利用大數據破解黨建難題,如考核難、評價難、對下負責難、民主決策難等深層次問題,至今尚無明顯進展。此外,從全國黨建網站的建立情況看,盡管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建網站基本建成,各網站之間大都建立了鏈接,但各級黨建網站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建設水平有高有低,無法協調統一。而覆蓋全國各級黨組織的黨建統一平台至今尚未形成,前面所提的「全國黨建雲平台」也只是宣傳部門或媒體部門建立的一個宣傳平台而已。
2.黨組織開展正面教育引導的公信力受到挑戰。誠然,在當前各級黨組織所舉辦的各類活動中,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互聯網平台發布了大量的積極能量,比如在「大災難」、「互幫互助」和「公益行動」中都有大量的正面報道,形成了良好的網路互動,對廣大群眾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但是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必須直面大數據時代真假數據的混亂狀況,如「水軍」、「推手」製造的話題、無孔不入的黑客、病毒、泛濫成災的虛假信息,屢禁不止的網路違法行為等。同時不同種類的思想、價值觀、社會思潮在網路上傳播、融合、對抗,使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產生了動搖。這些釋放出來的負面效應已成為社會無法承受的痛苦,並使許多不明真相的黨員、群眾對黨組織所進行的正面教育和引導產生懷疑,甚至抵觸,從而使黨組織的權威性被削弱,誠信受到挑戰。
3.大數據黨建的建設速度與應用普及水平脫節。目前黨建的信息化工作已進入了深化階段,大數據、雲平台等紛紛上馬,各級黨政部門的投入逐年增加,軟硬體設施正逐步完善。但相對於建設的高速度,這些平台的運用卻相對滯後,有些只局限於專職的黨委部門;對於普通黨員來說是只聞其聲、未見其面。追根溯源,一方面是由於相關部門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對一些最新的應用不能下大力氣及時的推廣,更重要的是黨員幹部的現代信息素養不高,安於傳統處理手段的運用,缺少在大數據時代採集、收集信息的熱情,對應用辦公信息技術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認識。
4.大數據黨建的人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大數據是海量、高速、廣泛、復雜且不斷發展更新的信息資源。大數據黨建需要具備一定專業技術知識的人員運用先進的信息處理設備從大數據中獲得有助決策的信息資源來完成相關的黨建工作。這就需要培養一批與大數據技術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同時又要熟悉黨建工作的流程,這樣才能運用大數據信息資源、設備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黨建的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出現了新問題。為了應對新挑戰、解答新課題,黨建工作必須主動進行變革,更新理念、更新手段,常樹大數據理念、運用大數據技術,使黨建工作更加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不斷提高科學化水平
⑷ 大數據時代,家庭教育「原力」覺醒
現在教育中很多人都感到了對有些問沖枯題的無力,就開始懷疑教育制度出了問題,從來沒有去反省自己在教育中應該承擔的角色是什麼。究竟是教育制度還是自己角色的失敗,追究起來除了沒有結果的爭辯,就沒有什麼了。
古時候很多人是沒有書可以讀的,也沒有良好的氛圍去學習各種禮儀和規矩。但是他們都能夠在來自於家庭的影響和社會氛圍的影響中成就自我,這就是傳統和民族內涵的所在。一定會有人質疑,會對傳統的東西持以懷疑的態度。很多人對於孩子的教育處在一種不知所措的茫然之中,也很多人在探索、實踐,然後再更正。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如何迅猛的發展,即使是大數據時代、智能時代到來,我們對待教育的態度都應該是民族的和傳統的。不能用時代和科技作散敏洞為借口來改變民族傳承的重要性。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思想的覺醒我們所傳承的東西也是會發生改變的,但是核心的東西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減少,而是應該發揚光大。
我們總在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已經把民族的弄丟了。在博大精深的文化面前,我們應該心存敬畏和珍惜。這些精妙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著具有指導性的意義和內涵。我們所傳承的就是從中汲取的用以正身律己的行為規范,而這些規范卻又不是在學校的教育中能夠實施並且深入骨髓的。這些精妙的文化傳承的責任就降臨到了家庭中,家庭教育不僅僅是看好孩子,讓他們長大,更是一種持續的民族傳承和文化入髓的教育。只有我們正視了這些才不會去抱怨當今的教育制度的優劣了。個人認為目前的教育制度其實就是一個大的「過濾系統」,即使不在這個過濾系統中也有可以出人頭地,實現自我的價值。但是國家發展是需要人才的,那麼這個「過濾系統」就是把那些缺少某種素養的人過濾一下這條路並不是唯一的,卻是一種有效的捷徑。簡單說目前K12教育所教授的內容,一般的大多數的孩子只要具備比較的品質都可以很好的完成(我自己沒做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和認真。遺憾的是很多孩子都缺乏這種韌性的堅持。
這些必要的品格的形成卻不教育的內容,因為這些品質都是在孩子出生到幼兒園階段養成的,也就是這些品格都來源於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原力」覺醒是勢在必行的事情,這對每一個望子成龍、成鳳的家庭來說都有著巨大的價值。
現在很多教育機構都在傳授各種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我個人認為跟好的教育是接受傳統的教育,根植入髓一些除了方法以外的「德」的養育。最重的需要傳承的「德」有「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勤、儉」。具備這些素質的人應該是不可戰勝的,也是未拿臘來社會所爭相需要的人。
⑸ .談談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的特點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個性化教育: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分析,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實現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資源推薦,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數據驅動教學: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教學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為教學改進和優化提供數據支持。
教學資源數字化:隨著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對教學資源的智能管理和優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質量。
跨界合作:大數據時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是跨界合作,通過多方數據共享和整合,打造更加完整的教育生態系統,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
聯邦學習: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聯邦學習將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通過將學習模型下放到各個本地設備,實現數據的本地化處理和保護,同時保證了全局學習效果的優化。
智慧教育: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建立智慧教育平台,實現教學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和個性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服務雲平台:將教育資源、學習內容、教學工具等整合到一起,形成教育服務雲平台,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學習資源和服務。
教育信息化: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不僅是教友鋒學內容的數字化,還包括教育資源、教學管理、教師培訓等各個方面的信息化。
開放式教育: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教育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破傳統教育的邊界,實現開放式教育。
教學模式創新:在大數據時代,教學模式將從傳統友告陪的教師主導轉向學生主導,學生將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將成為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和學習資源好蠢的管理者。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教育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未來教育的發展需要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不斷推進教學的數字化、智能化和個性化,同時加強跨界合作和資源共享,實現教育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⑹ 大數據和AI怎麼與現代教育相結合
本文長度為2600字,建議閱讀8分鍾
未來大數據、人工智慧對教育的變革將持續發酵。
歡迎轉載,須署名並註明來自「劉鵬看未來」公眾號,並保留本句。
比爾蓋茨曾預言,「5年以後,你將可以在網上免費獲取世界上最好的課程,而且這些課程比任何一個單獨大學提供的課程都要好。」
現在看來,雖然並不是每個網上課程都能強過大學教程,但是在線教育已經成為現實,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中國在線教育用戶數量過億,市場規模達數千億元,而且線上學習者也是受益良多。
不僅在線教育成為了新的風口,同時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加持下,教育行業的相關應用正在進入深水期,現代教育的形式正在悄然改變。
大數據+AI賦能教育
目前,大數據+AI正在賦能各行各業,教育也不例外,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智能技術開始用於語文、英語、音樂等學科,為教育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從教學過程來看,落實到授課、學習、考評、管理等各個方面,大數據+人工智慧可以使教育在形式和內容方面都能趨於多樣化。
授課
「不得不承認,對於學生,我們知道得太少。」這是卡耐基梅隆大學教育學院的一句經典名言,同時也是教育領域普遍存在的議題。
對於80、90以及更早的幾代,從小學到大學接受的都是生產線教育,一代學生應用同一套教材,一個學科由一個老師負責,並通過同一套標准進行考核,因為個性化的私人教育仍屬奢侈品。
現在,大數據與AI可以幫助輕松實現自適應教育與個性化教學。在教學方式方面,智慧課堂可以為老師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手段,全時互動、以學定教,老師上課時也不再是只有一本教科書,而是可以任意調取後台海量的優質學習資源,以多種形式展現給學生。
比如,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在教育上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師生的教學體驗。對於某個英語句子,可以通過手機拍照上傳到雲端,系統會根據海量的語音素材,用合適的語氣和語調閱讀這句話,還可以與語音測評技術結合,讓學生跟讀這句話,並由系統做出測評並反復朗讀打分。
同時,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與大數據的珠聯璧合,盡可能還原教育場景,讓學生愛學、樂學,學習效果也能有質的飛躍。比如谷歌通過引入AR與VR技術,創造教學應用「實境教學」,正在悄然改變課堂的活動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收集和分析學生日常學習和完成作業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老師即能准確知曉每個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為每一位學生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此外,未來機器人教學也將成為一種趨勢,此前在喬治亞理工學院的一個300多人的課堂上,人工智慧機器人教吉爾沃森(Jill Watson)擔任了一個月助教,會在第一時間回復郵件,而且口吻並不機械,因此並沒有人發現她其實是一個機器人。
學習
對於學生而言,在學習過程中,一方面可應用大數據技術,根據知識點的相互關系,製作知識圖譜,制定學習計劃,另一方面,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幫助進一步分析學生個人的學習水平,並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學習計劃,並由AI系統確定如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補充指導,以幫助高效學習,避免題海戰術。
比如,過去需要3個小時練習的考題,也許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只需要花費半個小時。那麼應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就可以不斷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並有針對性地推薦適合每個學生的練習,節約時間,卻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同時,利用圖像識別技術,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如今,學生們可以通過手機拍攝教材內容或作業題目,分析照片和文本,並顯示相應的要點與難點。隨後,在線課堂、網路鏈接,以及教師上傳的PPT以及 PDF文件等,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整個過程運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收集處理。
另外,在線教育發展得如火如荼,通過提供視頻教學、謎語、游戲等靈活多樣的課程形式以及優質豐富的課程內容,使學習不只限於某時某地,可以靈活有效地安排學習計劃。
其中,就編程而言,越來越多孩子通過在線教育進行學習。如編程貓依靠人工智慧和數據挖掘系統,為6~16歲青少年提供了圖形化編程平台,並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差異化課程推送。學生在平台上通過使用圖形化編程語言創作游戲、軟體、動畫、故事等作品,可以同步鍛煉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任務拆解能力、跨學科結合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
考評
在傳統教育中,考試與評價可以說耗費了老師們的大量時間。如今,大數據、文字識別、語音識別、語義識別等技術的日趨成熟,使得規模化的自動批改和個性化反饋走向現實。
通過應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老師只需將需要批閱的試卷進行掃描,就能實時統計並顯示掃描過的試卷份數、平均分、最高分,以及最集中的錯題和對應知識點,一目瞭然,方便進行全面、實時分析。
如果需要對幾十萬、幾百萬份考試試卷進行分析,也能通過精準的圖文識別以及海量文本檢索技術,快速核對檢查所有試卷與目標相似的文本,並迅速提取並標注出可能存在問題的試卷,幫助實現智能測評。
在這方面,科大訊飛可以說走在行業前沿,其英語口語自動測評、手寫文字識別、機器翻譯、作文自動評閱技術等已通過教育部鑒定並應用於全國多個省市的高考、中考、學業水平的口語和作文自動閱卷。
管理
如果說學習者大多隻是關注「學」的部分,那麼學校教育則需要在教學之外,進一步分析教育行為數據,做好管理工作。通過智能技術,充分考慮包括教務處、學生處、校辦、校務處等部門在內的校園管理需求,學校可進一步採集、記錄、分析教與學及其相關教育行為,更好地勾勒出教育教學的真實形態,有效推進教學信息化。
目前,一些高校已經建立了學生畫像、學生行為預警、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分析、學生綜合數據檢索、學生群體分析等功能應用,幫助更好地分辨學生在專業學習或就業方向上的潛能,從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管理與培養方案。
例如,面對多樣的選課需求,如何合理排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而在沒有人工智慧的時候,老師排課往往需要幾周時間,還不能保證讓學生都滿意。現在用人工智慧演算法進行排課,學生只需提交自己的課程選擇,系統可以結合課程、教室、師資進行快速的排課,大大提高效率與學生滿意度。
在教育領域,這只是開始,大數據、人工智慧對教育的變革還將持續發酵。未來,以大數據實現教育個性化,用人工智慧賦能教育,在成倍放大教育產能的同時,將使得優質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從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對此,我們不僅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正如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所言,教育是農業,而非工業。不僅教育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同時孩子們也如農作物一般需要成長時間,而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則將成為其生長期重要的養分與輔助力量。
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黃繼彥
校對:王紅玉
若您在閱讀文章過程中發現任何錯誤,請在文末留言,或到後台反饋,經小編確認後,數據派將向檢舉讀者發8.8元紅包。
同一位讀者指出同一篇文章多處錯誤,獎金不變。不同讀者指出同一處錯誤,獎勵第一位讀者。
感謝一直以來您的關注和支持,希望您能夠監督數據派產出更加高質的內容。
⑺ 大數據與教育的結合,體現在哪些方面
可以說自從互聯網技術越來越發達之後,大數據分析成為了許多行業的獨門秘籍版。
如果說問權大數據與教育的結合,那麼更多的就是體現在數據分析方面。
像我們機構在用的什麼書,什麼雲,染什麼的,還是染書什麼的。
專屬的MA系統,大數據實時監測,高性能實時計算引擎,讓數據分析更實時,更靈活和高效;簡單高效的數據分析工具,不懂技術也能玩轉數據;為網站的精細化運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進而有效提高企業的投資回報率。
在數據化學員管理方面,學員數據報表分類匯總,精細化學員檔案管理;招生專屬CRM,將學員線索掌握在企業手裡,有效提高轉化,減少客戶流失;報班選課,結課批量操作、一鍵完成,讓教學運營管理形式形成,完成閉環。
可以說,大數據的應用,方便的教育管理,更是便捷了教育工作。
⑻ 大數據能幫教育部門做什麼
大數據能幫助教育真正的因材施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智慧教室
理論上說,未來的智慧教室,不但能從物理的角度方便大家自動分組——對應協作式學習,自動展示——翻轉課堂。其實也就是桌椅板凳組合靈活,電子顯示靈活等等,有點工程學的意味。除了這個,最重要的就是各種來自從感測器記錄學生的行為,並實時分析。
2.在線課堂
其實智慧教室獲得的數據更多是生理數據,而真正的學習交互數據,更多的靠電子教材,電子題庫等等。在這方面,蘋果的研究已經很成功了。基於ipad的教學小組授課越來越多。未來如果把考試、練習,這兩個環節打通,把考學練,三點一線串起來,那麼對數據的獲取和呈現就很棒了。
3.課後作業
記錄學生做題的狀態,在哪道題停留時間較長,哪種類型的題會經常錯,這些數據在學生完成作業的同時就可以反饋給老師,讓老師把更多的時間關注在學生練習的過程,而不只是結果。需要開發在線系統來進行收集。
4.課後培訓
培訓學校是很多的,特別是互聯網教育機構,有著天然的數據基因。大量的在線數據既可以幫助平台運營水平的提升,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用戶的學習體驗。
5.課外學習
學習是一種終身且持續的過程,每個學生其實在書本知識之外都有著自己的其他的學習興趣點,而這種興趣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老師是很難獲取全面的。但是老師對學生課外愛好點的了解,一方面更加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很多愛好點都是可以幫助課堂學習的。這方面的數據,需要平台、學校和家長做好充分的溝通,因為這種課外行為會涉及到不少家庭行為信息,而這些往往家長並不希望學校知道。
⑼ 大數據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包括哪些
作為社會子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教育也深受大數據來臨的深刻影響。國外高校教學管理中,教育數據的挖掘也成為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美國的學校能夠通過對學生數據的分析,以85%的精確度預測學生的升學率。[4]中國教育在當前社會轉型影響下存在不少問題,通過正在形成的大數據技術,教育政策的制定、學習方案與評價方式的確立等,都將發生革命性變化。
1.滲透到教育的核心環節
教育和社會之間是哲學上的辯證關系,一方面,通過教育培養出能改變世界、創造世界的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又深受當前社會氛圍、國家體制、經濟狀況、文化傳統等的影響。從當前來看,教育深受工業社會的影響。從18世紀中葉開始,整個世界開始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市場的擴大和勞動時經驗與技術的要求,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實際的動手能力代替了過去注重個體層面的文化修養學習,能不能解決問題,成為衡量人才的標志。這種人才觀對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從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教育思想的流行可見一斑。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將會革新這種延續了近三個世紀的教育理念。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之一的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他的著作《未來的沖擊》中提出「未來的教育」,他預測未來的教育要面對服務、面對創新,因此在家上學、教育空間設計、面向未來的學校界限的消失將成為趨勢。[5]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大數據時代人才的能力之一,將漸漸淡出教育的邏輯起點位置,發掘知識、尋找聯系、總結規律將成為大數據時代人才的重要要求。大數據時代教師將集中在挖掘學生與學習有關的表現,最適宜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依賴於定期的能力測試。教師分析學生知道什麼,什麼是最有效的學習路徑。通過對在線學習工具等的分析,可以評估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長度,以及學生們如何獲得電子資源,如何迅速地掌握概念。[6]
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都是自上而下的,這種情況有利於政策的權威性與執行的效率,但是忽視教學與學生實際的弊端也客觀存在。大數據時代將可以通過對教育數據的分析,挖掘出教學、學習、評估等符合學生實際與教學實際的情況,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執行教育政策,從而為學生制定出更符合實際的教育策略。
2.重新構建教學評價方式
長期以來,教學評價活動主要是學校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在聽課和學生考試成績的基礎上對任課教師進行評價,或者教師根據學生考試成績和作業成績以及課堂表現等對學生進行評價。[7]教學評價活動促進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但是在細節方面還有待提高,比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哪些教學方式是最為擅長也最容易為學生接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個體的學習習慣是什麼,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最容易掌握知識?這些細節可能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短期的教學評價是難以實現的。
大數據技術通過對教師與學生長期行為進行分析,得出具有個性化的教學行為、習慣、方式。「不得不承認,對於學生,我們知道的太少」。同樣,我們也可能對教師知道的太少。大數據的到來,可以通過技術層面來評價、分析並進而提升教學活動。首先,教學評價的方式不再是經驗式的,而是可以通過大量數據的「歸納」,找出教學活動的規律。比如新一代的在線學習平台,就多出了行為和學習誘導的部分。通過記錄學習者滑鼠的點擊,可以研究學習者的活動軌跡,發現不同的人對不同知識點有何不同反應,用了多長時間,以及哪些知識點需要重復或強調。[8]對於學習活動來說,學習的效果體現在日常行為中,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類問題最易犯錯等成為分析每個學生個體行為的直接結果。其次,可以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而不僅僅是知識掌握的單一維度。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的,特別是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學生思想、心態與行為的變化情況。比如,同一寢室,互相刪除了聯系方式,或者兩者之間沒有任何數據產生,同學之間的關系肯定出現了問題,通過數據分析,就應在學生心理與行為方面進行關照。如果通過文本分析、信息抓取分析出學生的近期情緒狀態,很多悲劇可能就能避免。即使是掌握知識的單一維度,其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記憶好,有的則是邏輯思維能力強,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分析出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發現優點,規避缺點,矯正不良思想行為。第三,教學評價跳出了結果評價的圈子,實現過程性評價。傳統教學評價多是教的好不好,學的好不好,注重的是結果。而大數據時代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記錄教育的過程。現在一些學校實行了電子課本,如果能記錄下作業情況,課堂言行,師生互動,同學交往,並將這些數據匯集起來,不僅可以發現學生的特點,更不用為如何寫期末評價費力了。
3.革新教育者教學思維
傳統的教育大多是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者通過教學經驗的學習與自己的總結,認為某些因素對教學活動很重要,從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但是有些經驗是不具有科學性的,常識有時會影響人們的判斷。比如蘋果公司就發現,筆記本電腦銷售額的提升,常識認為的比如提高庫存管理能力、提供員工更多的專業培訓、做更為時尚的廣告、促銷等等,只能提升2%~9%的銷售額,而把電腦屏幕和桌子呈70度角左右放置,卻能高出其他電腦銷售額的15%。70度角放置的電腦,因為反光會讓人不舒服,從而誘使客戶去搬動屏幕,一旦潛在客戶與貨物發生了肢體接觸,他購買這個商品的可能性就上升了15%。[9]
大數據時代教師的教學思維需要從群體教育的方式轉向個體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傳統教育也提倡因材施教,但是由於學生數量、教師精力、教育任務等制約,因材施教總是有些缺憾。大數據技術將給教師提供最為真實、最為個性化的學生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因材施教。比如,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哪些(或哪個)同學注意基礎部分,哪些同學注意實踐內容,哪些同學完成某一練習,哪些同學可以閱讀推薦書目等等。這和網路購物相似,通過你過去的購買痕跡,網站就會分析出你的購物興趣,從而有針對性地給你推送廣告信息。
不僅如此,當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時,也能通過數據分析強化學習。比如通過電子設備做作業時,某一類型的題目有幾次全對,就可以把類似的題目跳過;如果某個類型的題目犯錯,系統則可進行多次強化,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4.影響學校教育模式
學校教育是當前教育的絕對模式,適齡兒童、青少年都需要進入學校,通過教師的講授進行學習。但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這一教學模式可能會得以改變。2004年,澳大利亞人馬丁開發了一個開源課程平台moodle,解決了來回奔波上課的問題。教師通過這個平台與學生互動,學習、考試、資料分發與上傳等,都通過網站完成。2010年,這個平台數量已經達到了100萬門戶。2006年,孟加拉裔金融白領薩爾曼·可汗將自己的10分鍾教學視頻傳到網上,幾年後,這個網站注冊用戶達到了1000萬。[10]
教育平台的開發,使網路課程得以飛速發展,2012年美國在線課程投資達到10億美元以上。網路課程的發展給傳統教學帶來了巨大沖擊,一方面,教育的方式將不再僅僅局限於學校教育;另一方面,教師的課堂教學出現新的替代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的革新,在大數據時代更有了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傳統教學模式有教師的督促、隨時溝通、情感交流,是按照教學大綱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有計劃、有步驟,體現秩序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框定了學生的思維框架,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得到最大發揮。美國不少商業巨鱷都有輟學經歷,甚至有的創業基金要求學生輟學才能發放。這當然不值提倡,但是,從一個側面也反應出非學校教育,也同樣具有創造能力的事實。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可以通過學生學習興趣、在某一在線課程停留的時間、點擊率、情緒反應等,推送更具有個性化的學習內容。這在知識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此外,隨著媒介社會化時代的來臨,學生學習生活網路化已成事實,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目前正在開設的課程,這對正在授課的教師是一種挑戰。美國有個Udemy網站,老師根據自己上傳視頻的點擊率獲得報酬,2012年5月份,該網站上有的老師收入已經超過20萬美元。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後教育網站將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根據知識傳播的形式、受眾的興趣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