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數據視域下的數字文化館建設
大數據視域下的數字文化館建設
伴隨著現代網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我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公共文化環境都面臨著被信息技術徹底顛覆和改變的局面。群眾正在將大量信息時代的生活習慣移植到文化活動中來,其文化需求也呈現出一系列改變:一是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由被動接受向精細化、個性化改變;二是公共文化活動需求,由分散型、無界限向部落型、閉環式改變;三是公共文化參與需求,由實體交流向虛實互動改變。作為與公共文化服務對象接觸最緊密、變化最及時、產品最多樣的文化館,依照傳統的服務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群眾的這些需求變化,這就迫使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在需求為王的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可以將精細的統計、層級的劃分、個性的需求等指標,直接服務於公共文化產品的研發與推送,「公共文化服務范圍、方式、手段、模式都將發生巨大變化,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增值將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導向」。在此背景下,以大數據為引領的信息技術,將為數字文化館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撐和助力。
對數字文化館而言,其平台與資源建設具有互通互動的特性,根據現有資源狀況開發相應平台應用,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數字文化館建設應確立「以互聯網路為核心,以移動終端為重點,以實體體驗為切入,以整合貫通為手段」的多向立體互動式建設模式,搭建起符合文化館自身發展需求、滿足群眾文化享受的數字藝術大廈。
以館辦網站為核心,文化資源一網打盡。文化資源數字化包括兩個重要環節:一是基於標准化技術的文化資源數字化,二是基於數字化技術的文化資源素材化。今後文化館的網站首先是真實、全面、及時地發布本地的文化新聞資訊,建立起包含活動、事件、項目、品牌、人物、作品等在內的一套地方文化記憶存儲資源庫。其次是針對性推出文化服務及產品。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分析和匯總,開發針對性的服務塊面和畝滾歷內容。再次是互動板塊增加點評功能。既可以增強觀眾和作者的交流,還能夠及時督促場館等信息的更新與修正。
以移動終端為重點,特色應用個性研發。如果文化館網站是數字文化館標准配置的話,那麼針對移動終端的特色應用開發,則應成為數字文化館的個性化配置,這既是網站向移動用戶的一種服務延伸,也是凸顯文化館特色產品的便捷途徑。搜索平台的大數據顯示,當前用戶更傾向於利用手機搜索各類文化優惠信息,購買優惠門票、贏取免費參與資格等新鮮的文化體驗,微博轉發、微信分享也成為用戶體驗的首選傳播渠道。在著力應用好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的信息發布功能外,還可重點研發適用於特色應用開發的專業藝術項目。
以實體體驗為切入,可視可觸全景互動。目前,較為實際可操作的是數字體驗廳的建設。它的建設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撐,首先,依託文化館網站後台作為資迅搜源庫,為體驗廳源源不斷地傳輸最新的服務內容。其次,依託多款數字應用模塊,分門別類地體驗文化館的各類藝術產品和服務。第三,在體驗廳內通過數字手段全景式展現本土特色文化場景,為用戶營造身臨其境的視聽感受。備扒第四,將電視屏、電腦屏、平板屏、手機屏四屏聯網,內容互通互動,播放展示內容可縮放、可點播、可觸摸、可移動、可下載,營造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新境界。
以整合貫通為手段,精準推送服務到家。由於文化館現有館舍、場地等限制,所提供的文化服務對象十分有限,這就需要藉助數字手段,讓群眾將所需要的文化產品及服務帶回家,使得文化產品及服務實現最大化。一是打通館內各數字平台的後台,讓資源互通互動;二是游戲化串聯各藝術板塊,改善現有刻板枯燥的教育感受;三是充分利用用戶個人信息資源,將登錄數字平台的注冊用戶精細化歸類存檔,可以在第一時間將相應活動精準推送至用戶手中,還可以研發推出定製化產品及服務。
㈡ 乘雲入網,暢享文藝時光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提出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統籌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和公共文化雲建設,增強公共文化數字內容的供給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等重點任務。
今起,本版開設欄目“解碼·文化數字化”,從更優質的數字文化資源、更便利的公共文化供給、更豐富的數字文化體驗等方面,探尋文化數字化建設路徑。
——編者
在線上看文藝視頻、文化慕課,通過公共文旅雲預訂場館、看旅遊直播……最近,記者探訪多地,文化數字化發展在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全開放、高品質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創新形式,吸引年輕人“打卡”
最近,《“藝”猶未盡——讓你秒懂的藝術》系列短視頻激發了江蘇省張家港市民錢嘉璐的文藝夢——看過視頻,她不僅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首音樂作品,還重新練起了童年學過的二胡。“聽說市文化館推出了小程序‘一城繁花’,上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文藝視頻,我抱著好奇的心態點進去看了看,一看就被吸引住了。”錢嘉璐說。
“一城繁花”小程序是張家港市文化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的創新舉措,為市民提供全開放、高品質的線上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吸引不少年輕人“打卡”。
“文化館青年文藝骨幹將文藝作品賞析、時下流行熱點與文藝小課堂相結合,推出了系列短視頻,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張家港市文化館館長張璇說,“大家紛旁拿紛留言‘催更’,我們壓力大、動力更足!”
張璇介紹:“在充分了解年輕人的需求後,目前‘一城繁花’還開設了《梅蘭竹菊——中國古典舞之美》《笛韻飛揚——民族吹管樂器技巧與賞析》等系列文藝普及課,這類課程既有專業知亮孝識的講解和示範演練,又有優秀作品的片段欣賞,凝練簡潔,便於青年人在較短時間內了解和學習。”
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巫志南說:“張家港市文化館把傳統的點對點、面對面的培訓課程搬到了互聯網,其內容精粹、單元短小、表現形式豐富,符合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使用習慣和審美需求,使大家能夠快捷、高效地學到文化藝術知識,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同時,還有效解決了文化館站文藝輔導人員有限敬啟稿、師資力量不足、無法全面兼顧各種深度藝術門類培訓的問題。”
供需對接,提升文化獲得感
揉面、捏形,雙手快速搓出燕子圓鼓鼓的頭部,一刀切出燕子的“剪刀尾”……跟隨威海公共文旅雲公眾號上的“群文雲課堂”,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鯨園街道居民陳秀華終於學會了花餑餑製作技藝,“每天跟老師學著做麵食,日子十分充實。”陳秀華說。
2020年,威海公共文旅雲整合市級、區市、鎮街以及部分村(社區)公共文化場館、文化活動、數字資源和旅遊資源,通過電腦端、移動端等渠道,面向市民和遊客提供一站式信息資訊、文化活動、場館預訂、文化課堂等網上服務。
“用數字化賦能公共文化服務,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在公共文旅雲上,全市文旅資源一目瞭然,可謂一‘雲’在手,威海暢游。”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許宏妮說。
疫情防控期間,威海公共文旅雲推出了系列線上服務:威海市群眾藝術館發揮數字文化館的技術優勢,推出400餘門“文化慕課”;威海市圖書館增開兩個數字資源庫,“暢想之星電子書”“博看電子期刊資料庫”資源向讀者免費開放;威海市博物館利用虛擬博物館推出特色藏品賞析、基本陳列、歷屆臨時展覽等內容;威海市美術館公眾號推出藝術家作品展、名畫賞析;“文旅威海”平台推出“導游帶您雲游威海”直播活動,群眾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美景。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如何可視化、數字化呈現?文旅雲的數讀威海系統引人注目——文化館各類公益培訓參與人次、圖書館實時借還書情況、平台用戶分析、訂單分析……這些數據實時轉化為信息可視化圖表,從“動態監測”“信息查詢”“數據分析”3個層面進行可視化展示,為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提供重要參考,提高了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管理水平。
“藉助平台數據,我們更容易發現工作的亮點與不足。通過平台活動報名人次、視頻觀看瀏覽量等數據分析,文化館與當地群眾形成了正向反饋、相互促進的良好溝通機制。根據廣大市民的需求,目前已經開設了古詩詞鑒賞、八段錦、古琴等特色課程。同時,逐步做到了資源點單化、品質豐富化,將‘政府配菜’與‘群眾點菜’充分結合。”威海市群眾藝術館館長荊國勝介紹。
整合資源,推動全民藝術普及
展播各地特色“村晚”節目、分享“村晚”台前幕後故事、推介鄉村美景好物……今年初,2022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在國家公共文化雲上演,31場、56小時的“村晚”接力雲展播“圈粉”眾多。
來自山西省大同市的韓新川從沒去過海邊,山東省榮成市西霞口村漁村的“村晚”一下子吸引了他。韓新川說:“漁村年味別具特色,明年我想去海邊過個年!”
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是國家公共文化雲的重要活動品牌。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白雪華介紹,國家公共文化雲先後推出“村晚”、大家唱、廣場舞、“鄉村網紅”、“百姓大舞台”五大全國性品牌活動。兩年來,“村晚”從區域“小歡喜”升級為全國“大聯歡”,總瀏覽量達1.4億人次。“鄉村網紅”培育計劃活動直播觀看超過1000萬次。
白雪華說,公共文化雲建設項目聯合各省份圍繞藝術活動、藝術知識、藝術欣賞、藝術技能等,開展全民藝術普及資源建設,匯集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藝作品、藝術普及課程、藝術普及電子圖書、藝術普及師資庫、文化館(站)行業信息等數字資源。資源成果類型包括微紀錄片、短視頻、音頻、慕課、動畫等。重點支持各省份圍繞全民藝術普及、優秀傳統文化、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等主題,建設具有本地特色的原創性數字文化資源。鼓勵各省份對存量資源進行優化加工,使其更適應移動互聯網傳播方式,符合當前群眾文化消費習慣,提升服務效能。
群眾所需,服務所向。白雪華說,“十四五”時期,公共文化雲將建設以“看直播”“享活動”“學才藝”“訂場館”“讀好書”“趕大集”等六大功能為核心的公共文化雲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全民藝術普及數字化服務水平。
㈢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2021年招生章程
第一條為維護考生合法權益,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證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和教育部關於高校招生實施「陽光工程」的規定,特製定本章程。
第二條招生工作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原則。
第二章辦學性質、層次及主管部門
第三條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國有公辦普通高等專科院校,學制三年,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學院代碼(部標):12941,始建於1960年。
第四條主管部門:江西省財政廳。
第三章收費標准
返配第五條經江西省財政廳、教育廳、物價局批准,學院新生收費標准為:學費5000元/每學年,住宿費450—1000元/每學年。
第四章招生專業及錄取規則
第六條2021年招生專業: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大數據與審計、會計信息管理、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建設工程管理、建築經濟信息化管理、建築裝飾工程技術、金融科技應用、財富管理、證券實務、保險實務、金融服務與管理、財稅漏輪指大數據應用、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現代物流管理、智能物流技術、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工商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連鎖經營與管理、網路營銷與直播電商、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體能訓練、關務與外貿服務、國際經濟與貿易、跨境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旅遊管理、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心理咨詢、法律事務、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統計與大數據分析、統計與會計核算、商務英語、大數據技術、軟體技術、動漫製作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雲計算技術應用。
第七條考生進檔後,按專業志願優先,依據分數,擇優錄取的原則錄取。對無法滿足專業志願的考生,如服從專業調劑的,則由學校調劑到未錄滿的專業桐純;對不服從專業調劑的,作退檔處理。
第八條所有專業外語語種不限,招生男女比例不限。
第九條符合加分條件投檔的考生,按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之規定執行。
第十條對考生身體健康要求,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關規定。
第五章入學與注冊
第十一條按國家招生規定錄取的新生,持錄取通知書,按學校有關要求和規定的期限到校辦理入學手續。因故不能按期入學的,應當向學校請假。未請假或者請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以外,視為放棄入學資格。
第十二條新生入學後,學校將在三個月內進行入學資格復查。復查不合格者,學校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視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凡發現有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取消其入學資格或學籍。
第六章資助政策
第十三條高等教育階段建立起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學費減免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考入大學,可通過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按時報到。入校後,學校對其家庭經濟困難情況進行核實,採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
第七章畢業生頒發文憑
第十四條學生在學校規定學習年限內,修完教育教學計劃規定內容,成績合格,達到學校畢業要求的,頒發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普通高等教育專科畢業證書。畢業證書經教育主管部門審核、編號、網上注冊。
第八章就業情況
第十五條學校始終把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將「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貫徹到招生、人才培養、教育教學和管理等辦學全過程。學院還採取多種方式積極推薦畢業生就業,被教育部授予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第九章學院地址及聯系方式
第十六條學校坐落在舉世聞名的廬山北麓,中國魅力城市——江西省九江市。
通訊地址:江西省九江市青年路96號郵編:332000
招就處電話:0792-8183118、8117429、8183228 傳真:0792-8139733
招生咨詢熱線:0792-8183218、8183219、8183220、8183221、8183222
E-mail:[email protected]
學院網址: http://www.jxvc.jx.cn/
第十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章程若有與國家教育部制定的最新政策相抵觸之處,以國家教育部制定的政策為准。
第十八條本章程由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開始實施。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2021年4月20日
㈣ 數字文旅大數據平台,推動傳統旅遊產業升級!
數字文旅是以網路為載體,以大數據和數字技術和信息通訊技術與文旅業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產業
提到數字文旅最先想到的就是用各種數字多媒體技術打造的文旅項目。其實,數字文旅的時代早就已經到來了,數字文旅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也是旅遊發展的產業動能,連接供給和需求,為業態賦能;培育和擴大新消費市場,實現產品增值;驅動產品和業態創新,重構產業格局。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曾表示,數字文旅是當代科技特別是互聯網等數字技術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所有現象總和。
數字文旅是以網路為載體,以大數據和數字技術和信息通訊技術與文旅業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產業形態,數字文旅的特徵包括:
更廣泛的分享。 用數字技術將大量文物、藝術作品、文旅資源數字化,藉助網路平台,遊客可以更加便捷地搜索、了解、觀看相關文物和資源,一些珍貴的文物可以藉助這種形式為更廣大的民眾所了解和認知。
更高效的交互。 藉由更加高速的信息傳輸和網路平台,讓文旅產品交易、供求信息對接、內容分享更加快速高效。藉助雲計算等技術,有利於供給方更了解需求方,雙方的交易效率更高。
更有質感的體驗。 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應用,能讓遊客在購買前、旅遊中都可以獲得更有品質的體驗,如雲旅遊、沉浸式演藝、沉浸式游樂項目等。
更便捷的信息。 通過互聯網、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種信息渠道,遊客可以獲取關於目的地的全方位信息,旅遊出行更加便捷。
從廣義上說,把數字技術應用於文旅行業 『吃住行游購娛』 的各個環節都應該被定義為數字文旅;從具巧信纖體上說,數字文旅就是把結合了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媒體與藝術設計的多學科交叉專業應用到文旅行業。
智慧旅遊產品和服務: 主要是以高度智能化為特徵的相關旅遊產品和服務,包括智慧酒店、智能客房、景區無人商店、無人停車場等,以無接觸服務為特徵,也包括酒店的入住自助辦理、景區的掃碼入園等智能服務。
VR、AR沉浸式場景: 如融合應用AR、VR等新技術,沉浸式遊玩景區,遊客只需通過手機,掃一掃獲取語音講解、視頻介紹、購物鏈接等,即可了解景區路線、景點信息、商品詳情,實現「導游,導覽,導航,導購」一體化的多功能綜合應用。
1、助力新基建。 以5G 為引領,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以及數字安全領域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也在不斷鞏固、加強文旅行業基礎數字化底座能力。
2、提升行業管理。 隨著旅遊產品和服務供給的豐富,多地旅遊管理機構建設以孝仿「一碼游」、「一機游」為代表的全域旅遊服務平台,並將5G慢直播、5G+AI 游記等遊客服務統一納入其中,幫助遊客便捷獲取旅遊產品和服務。同時「一碼游」平台還提供旅遊資源雲倉功能,幫助旅遊產品和供應商整合渠道、貨源、流量和營銷資源,打造更新更全的旅遊產品。
3、提升智慧服務。 在智慧服務方面,5G 慢直播已經成為公眾足不出戶就能看到美麗風景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遊客可以根據這些畫面了解景區的情況,選擇旅遊的地點和參觀的景點,然後按圖索驥,去領略現實中的美景。另一方面,即便不能去往現場,或者不能按時到達現場,也可以通過這種科技手段在網上欣賞景區的美景,減少遺憾。
4、加強智慧營銷。 5G 視頻彩鈴也逐漸成為旅遊目的地營銷的新工具。5G 視頻彩鈴在通話振鈴期間向主叫用戶呈現的高清音視頻融合放音服務,以聲音+ 視頻宣傳+ 簡訊鏈接的方式助力旅遊目的地宣傳營銷推廣。
5、滿足文化消費的新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量文化活動搬上「雲端」,雲演出、雲坦兆直播、雲錄制、雲展覽等新興文化活動走進大眾
6、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5G 數字新基建協助構建互聯互通的公共文化數字服務網路,搭建內容豐富、覆蓋城鄉、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數字化服務體系,通過公共文化雲、網站、智能終端、手機APP 等載體,向社會公眾提供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更好的滿足人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
㈤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中,哪些提法令人關注
1.
一是建構國家文化專網與互聯網在推進體系覆蓋中的協同,形成專網流轉核心數據,互聯網提供數據服務的高效對接;
2.
二是建構數字化基礎設嫌毀激施建設與優質文化內容資源建設間的協同,充分發揮內容數據在傳播中的邊際效應;
3.
三是建構品牌數字文化產品服務與現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渠道間的協同,形成優質內容數字化傳播和公眾需求大數據採集間的雙余雹向互動和迭代優化;
4.四是建構政府芹襪主導與多主體多形式廣泛合作間的參與模式協同,從而實現以大數據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優化覆蓋為基礎
㈥ 「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 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
新華社8月16日報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近日印發了《「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具體來看,《規劃》強調,提升公共文化數字化水平,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推動科技賦能文化產業。《規劃》明確提出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國家有線電視網路整合和5G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文化工程專項,更好地以先進適用技術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搶占文化創新發展的制高點。
在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上,《規劃》提出,要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為抓手,堅持統一設計、長期規劃、分步實施,統籌文化資源存量和增量的數字化,以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為目標聚集文化數字資源,推動文化企事業單位基於文化大數據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提升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平。
此外,《規劃》提出,加快完善有利於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對於如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規劃》強調,要把進一步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結合起來,加快完善有利於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提升文化治理效能。
有關國有文化企業發展,《規劃》要求,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開展多種方式的中長期激勵,激發基層改革創新動力。完善國有文化企業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辦法,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評價考核體系。
在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層面,《規劃》明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打造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旅遊體驗。強調提升旅遊發展的文化內涵,要打造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閑城市和街區。
㈦ 文化雲有什麼用,能解決什麼問題
文化雲通過整合零散孤立的文化資源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數字文化服務。
對於市民:它解決了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的市民「我要知道」,「我要參與」,「我要評論」,「我要互動」四大需求,市民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隨地享受數字公共文化服務。
對於政府:通過後台大數據,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統計分析,為管理部門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決策,幫助文化單位快速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實現一站式管理與服務;並實現公共文化供需精準匹配,促進文化消費,帶動文化產業發展。
㈧ 標題大學生如何對待大數據倫理問題
運用大數據技術,能夠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大數據具有的強大張力,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帶來革命性改變。但在大數據熱中也需要冷思考,特別是正確認識和應對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以更好地趨利避害。
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隱私泄露問題。大數據技術具有隨時隨地保真性記錄、永久性保存、還原性畫像等強大功能。個人的身份信息、行為信息、位置信息甚至信仰、觀念、情感與社交關系等隱私信息,都可能被記錄、保存、呈現。在現代社會,人們幾乎無時無刻不暴露在智能設備面前,時時刻刻在產生數據並被記錄。如果任由網路平台運營商收集、存儲、兜售用戶數據,個人隱私將無從談起。二是信息安全問題。個人所產生的數據包括主動產生的數據和被動留下的數據,其刪除權、存儲權、使用權、知情權等本屬於個人可以自主的權利,但在很多情況下難以保障安全。一些信息技術本身就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導致數據泄露、偽造、失真等問題,影響信息安全。此外,大數據使用的失范與誤導,如大數據使用的權責問題、相關信息產品的社會責任問題以及高科技犯罪活動等,也是信息安全問題衍生的倫理問題。三是數據鴻溝問題。一部分人能夠較好佔有並利用大數據資源,而另一部分人則難以佔有和利用大數據資源,造成數據鴻溝。數據鴻溝會產生信息紅利分配不公問題,加劇群體差異和社會矛盾。
學術界普遍認為,應針對大數據技術引發的倫理問題,確立相應的倫理原則。一是無害性原則,即大數據技術發展應堅持以人為本,服務於人類社會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二是權責統一原則,即誰搜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三是尊重自主原則,即數據的存儲、刪除、使用、知情等權利應充分賦予數據產生者。現實生活中,除了遵循這些倫理原則,還應採取必要措施,消除大數據異化引起的倫理風險。
加強技術創新和技術控制。解鈴還須系鈴人。對於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最有效的解決之道就是推動技術進步。解決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問題,需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但從根本上看要靠技術事前保護。應鼓勵以技術進步消除大數據技術的負面效應,從技術層面提高數據安全管理水平。例如,對個人身份信息、敏感信息等採取數據加密升級和認證保護技術;將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納入技術開發程序,作為技術原則和標准。
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大數據發展戰略,明確規定大數據產業生態環境建設、大數據技術發展目標以及大數據核心技術突破等內容。同時,逐步完善數據信息分類保護的法律規范,明確數據挖掘、存儲、傳輸、發布以及二次利用等環節的權責關系,特別是強化個人隱私保護。加強行業自律,注重對從業人員數據倫理准則和道德責任的教育培訓,規范大數據技術應用的標准、流程和方法。
培育開放共享理念。進入大數據時代,人們的隱私觀念正悄然發生變化,如通過各種「曬」將自己的數據信息置於公共空間,一些方面的隱私意識逐漸淡化。這種淡化就是基於對大數據開放共享價值的認同。應適時調整傳統隱私觀念和隱私領域認知,培育開放共享的大數據時代精神,使人們的價值理念更契合大數據技術發展的文化環境,實現更加有效的隱私保護。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網路素養,逐步消弭數據鴻溝。
供參考。
㈨ 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於深圳上線,該數據交易中心具有什麼作用
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於深圳上線,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由中宣部牽頭,中央有關部門配合,全國宣傳和文化企事業單位及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國家級項目“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已投入試運行,並由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掛牌運營。國家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是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文化體制改革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中宣部牽頭、六部委聯合簽署在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