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大數據行動指南

大數據行動指南

發布時間:2023-05-22 18:20:34

㈠ 四大主題,15本專著直擊銀行轉型


我們需要銀行業,但我們不再需要銀行。

—— 比爾·蓋茨(Bill Gates)

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 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數字技術迅猛發展,正在快速推動數字經濟變革。加之新冠疫情客觀上對於銀行發展數字化更是起到 「加速器」的作用。


無論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十四五」規劃目標綱要中,均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標志著數字化轉型和數字中拆慶者國建設將全面提速,數字經濟時代已呼嘯而來。


金融改革逐步向縱深拓展,商業銀行也正在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但是這個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整理後差鄭主要有4個方面,分別為:


① 金融脫媒,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依靠制度紅利形成的利差競爭優勢正在被削弱;


② 金融 科技 公司、互聯網等 科技 巨頭的跨界湧入,給傳統銀行機構帶來巨大沖擊,業務場景和客戶行為都在悄然轉變;


③ 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輪 科技 創新,正在深刻改變銀行的底層架構,傳統銀行的運營體系和商業模式都受到挑戰;


④ 強監管下資本約束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等新的內外部環境變化,給銀行機構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基於上述四大挑戰,中信出版墨菲工作室特別推出銀行轉型主題書單,四大主題,15本專題著作來助力銀行機構把握趨勢,積極 探索 和實踐轉型之路。


PART 1 直面挑戰


幫助銀行正視 科技 和業態發展帶來的危機與挑戰。


01


《消失的銀行》



[英]傑姆斯·漢考克 [英]肖恩·里奇蒙德 著

王浩宇 楊麗萍 譯

中信出版集團


面對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金融 科技 風暴來襲,傳統零售銀行業是適應還是被取代?這是近年來銀行從業者不得不面臨的危機抉擇。


《消失的銀行》一書准確而簡明地記錄了數字革命給銀行業帶來的破壞效應,其他銀行業和創新專業人士對他們自己的經歷也做了評論。


這本書概述了全球銀行業面臨的主要趨勢:數字化和數據變革、銀行業不斷涌現新興競爭者、持續變化的監管框架和悄然轉變的客戶行為。老牌銀行遭遇重重挑戰,甚至被取代、減少和解旅薯體。


02


《銀行轉型2025》




何大勇 譚彥 陳本強 劉月 著

中信出版集團


放眼全球,新常態下銀行業如何實現再平衡?聚焦中國,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銀行業如何實現轉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總結提煉了未來10年中國銀行業轉型趨勢、機遇及路徑,助力銀行業轉型突圍,寒冬中轉「危」為「機」。


全球頂尖咨詢機構波士頓咨詢公司深度訪談逾百位來自監管、銀行業、泛金融行業、互聯網行業、高校、研究機構、媒體和BCG全球48個國家85個辦公室的專家,提出未來10年中國銀行業的關鍵詞 「存量提升、增量創新、能力重塑」,以豐富的經驗和凝練的智慧助力銀行業開啟成功之門。


03


《未來銀行》




喬納森·馬米蘭 著

中信出版集團



PART 2 轉型 探索


幫助銀行和金融 科技 企業了解轉型的具體路徑和不同領域的轉型方法。


01


《區塊鏈巴別塔》



[奧地利]伊戈爾·佩吉克 著

王勇 陳秋雨 譯

中信出版集團


區塊鏈是支撐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底層技術,這項技術可以改變 游戲 規則,每年都有可能為企業節省巨大的成本,同時簡化全球貨幣交易過程。


《區塊鏈巴別塔》一書著眼於區塊鏈技術及其創新擴散、應用場景、競爭動態和管理戰略,對區塊鏈技術進行了權威性說明,解釋了眾人對它的誤解,同時也說明了區塊鏈的實際應用、如何影響傳統機構及其未來場景。佩吉克巧妙地解釋了區塊鏈背後的邏輯和協議,並打破了先驅者的熱情和傳統從業者的焦慮之間的障礙,為當今應用這項頗具顛覆性的技術提供了一個冷靜、可行的操作指南。


02


《未來銀行之路》


劉興賽 著

中信出版集團


未來銀行是智能和大數據銀行,線上線下一體化銀行,生態合作與生態競爭中的銀行,嵌入生產、生活平台中的公共服務銀行,以內部創業組織培育 科技 創新精神的銀行,以智能運營體系化解總分行治理困境的銀行。未來已經映射在行業競爭的圖景里,但通往未來銀行的現實之路在哪裡?《未來銀行之路》分析了傳統銀行發展邏輯紅利釋放殆盡、互聯網巨頭跨界金融帶來全新發展邏輯背景下,中國銀行業發展的未來圖景以及未來銀行形態。


03


《數字時代商業銀行轉型》



張春子 張曉東 著

中信出版集團


新 科技 革命正在顛覆經濟世界,在全球疫情流行和世界經濟震盪之後,商業銀行發展的經濟環境、金融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都將發生重大變化,機遇和挑戰並存。


張春子、張曉東在《數字時代商業銀行轉型》一書中提出了在數字時代銀行轉型發展的戰略框架、數字化轉型的路線圖,以及以此為基礎的銀行重點業務數字化轉型、國際化經營、集團化管理、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等策略。


對於商業銀行制定和實施新的發展戰略,打贏這場「數字化轉型」的攻堅戰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實用參考價值。


04


《數字時代銀行網點轉型》



高鈞 胡慶能 著

中信出版集團


全國有超過20萬家銀行網點,在移動互聯的數字時代,這些網點未來還有必要存在嗎?未來的網點會是怎樣一種形態?

未來的網點應該如何經營管理?


高鈞、胡慶能等在《數字時代銀行網點轉型》一書中,從國內外先進銀行的大量實踐經驗出發,結合數字時代客戶需求的變化,提出未來銀行網點的應對之策。


作者指出,數字時代銀行網點轉型要從硬轉型、軟轉型和數字化轉型三方面著手,運用各種新興金融 科技 手段和精細化管理手段提升銀行網點的綜合競爭力。


銀行各級管理人員、銀行運營人員、研究銀行的各類投資機構、針對銀行提供各類產品和服務的機構和供應商、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啟發。金融+ 科技 +管理專家跨界打造,為銀行網點轉型提供洞見、框架、可行方法和行動指南。


05


《富國之本》



王禮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08年金融危機中彎道超車、逆勢而上的富國銀行,成為中國銀行業近年來備受推崇的標桿。中國銀行業學習在富國銀行的社區銀行模式、小微信貸經驗、交叉銷售策略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王禮在《富國之本》一書中闡述了新金融環境下,中國銀行業亟須轉型的趨勢及路徑。通過對全球銀行業的標桿富國銀行的全面解讀——富國成長之道、經營之道、並購之道、轉型之道、文化之道和溝通之道,為中國銀行業提供借鑒,並對新時代銀行業發展趨勢提出思考與方向。


PART 3 趨勢展望


幫助銀行看到未來銀行的發展方向,明確布局要點。


01


《開放銀行》



劉勇 李達 著

中信出版集團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商業銀行長期依靠制度紅利形成的利差競爭優勢逐漸弱化,開放銀行的興起為商業銀行轉型提供了新機遇。


劉勇、李達在《開放銀行》一書中分析了當今開放式銀行主流模式,並就金融 科技 底層技術對開放銀行的影響進行詳細的分析及闡述。書中適當融入開放銀行國內外全新典型案例,並結合當前法律法規及監管政策,逐一分析開放銀行對金融業態的影響及對未來發展前景的影響,為銀行、金融 科技 相關從業人員提供豐富的理論知識及實踐案例。


02


《平台銀行》



劉興賽 著

中信出版集團


未來銀行的實現形態究竟是什麼樣的?劉興賽在《平台銀行》一書中認為:在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輪 科技 創新推動下,尤其是隨著工業互聯網與智慧農業的發展,人類 社會 將與互聯網平台深度對接。


以中國為代表的經濟體正從平台企業、平台經濟時代邁向平台 社會 階段。在此背景下,人類 社會 的組織結構、組織形式、 社會 運行機制將發生深度變革。人類將邁入以數據運營為基礎的、由場景生態平台節點鏈接的 社會 形態。


平台銀行是平台 社會 時代銀行的形態。它將銀行服務嵌入互聯網化、平台化的場景服務中,並通過平台服務、平台治理以及平台間的競爭,實現平台銀行的發展。平台 社會 與平台銀行的發展前景,將引致當前世界銀行業的新一輪革命。銀行將在推動經濟 社會 數字化進程中,搭建自身的平台服務體系,並在不斷強化金融 科技 應用中推動銀行運營體系的深度變革,推動自身行為的 科技 公司化。


03


《未來智能銀行:金融 科技 與銀行新生態》



張曉朴 姚勇 著

中信出版集團


銀行會不會消失?


張曉朴、姚勇在《未來智能銀行:金融 科技 與銀行新生態》一書中對互聯網銀行發展的信息技術背景、理論背景和發展過程做了全面的梳理,對互聯網銀行作了定義,並闡述了其特徵。在大量實證研究取得的成果基礎上,從遠程開戶到經營模式、風險管理到行業監管、現實挑戰到未來升華,對互聯網銀行進行了深入而又動態地分析。


PART 4 業務機遇


幫助銀行找到數字時代新的業務機遇和發力點。


01


《私人銀行的行為金融》



[美]索爾森·亨斯 [美]克雷門納·巴克曼 著

張春子 譯

中信出版集團


《私人銀行的行為金融》為私人銀行提供了一種應用行為金融學的工作框架和實用工具,即私人銀行在為高凈值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時,如何依據不同客戶的不同目標、態度、行為等評估其風險狀況,並據此進行最優資產配置及最佳投資決策。


02


《票據革命》



張立洲 著

中信出版集團


站在中國票據市場發展的 歷史 進程視角看,這無疑是一場具有顛覆性特徵的「市場革命」。《票據革命》一書立足於票據業發展的現實目標與未來方向,聚焦於為中國票據市場建設與發展提供理性洞見與系統建議,以期推動並加速票據市場轉型創新與變革發展的進程。


03


《崛起的資產託管業務》



楊洪 方銘輝 著

中信出版集團


目前資產託管業務成為商業銀行新興業務,楊洪、方銘輝在《崛起的資產託管業務》一書中,根據30多年商業銀行公司業務、零售業務及資產託管業務經驗,總結並提出了「商行+投行+託管」的業務發展模式。本書以理論、實操、案例三部分,系統闡述了資產託管業務各環節操作要點,可作為資產託管業務工作手冊。


04


《個人金融新格局》



何大勇 張越 劉月 著

中信出版集團


何大勇、張越、劉月在《個人金融新格局》一書中不僅揭示了個人金融服務的獨特 社會 價值,而且結合網路時代新技術的挑戰,從全局性戰略視角,深入探討了這一金融「藍海」的內生動力與主要「抓手」,並對不同子行業的相關業務創新和商業模式進行了極具實踐價值的剖析。


並且提出互聯網+時代的個人金融具備和傳統金融不同的競爭格局、競爭方式和致勝要素,總結未來個人金融服務的革新新動力、新格局、新戰略。為零售銀行、保險業、券商、股權眾籌等個人金融服務業描繪未來的變革與轉型路徑。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研究院立場。)

聯安研究院是中國首家以「經濟安全」為主題的獨立民間智庫,致力於發展與安全、公共安全和安全 科技 領域的研究,開創安全與發展的嶄新研究視角,以安全 科技 創新提升安全的質量和效率,實現「以系統化研究開拓安全大視野」的研究宗旨。

㈡ 大學生應該追星嗎

㈢ 如何理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數字經濟

深刻闡明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干什麼」、「誰來干」、「怎麼干」的總體要求,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

獨立自主是我們黨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提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方針,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經濟全球化發展,黨中央與時俱進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部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變革,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既體現了與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創新驅動一脈相承的精神實質,也體現了充分發揮我國科技發展已有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必然趨勢和內在要求。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紀疫情侍耐影響深遠,世界各國都把強化科技創新作為實現經濟復甦、塑造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選擇,積極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科技創新成為大國博弈的主要戰場。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於蓄勢躍遷、快速迭代的關鍵階段,加快重塑產業形態和全球經濟格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形成歷史性交匯,既為我國加快實現趕超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也提出了新課題新挑戰。我們必須樹立底線思維,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定海神針」,作為贏得可持續發展競爭優勢的「制勝法寶」。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明確的實踐導向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科技創新依然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如集成電路、高端製造、關鍵材料、基礎軟體等領域,一些底層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依然受制於人。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自主、完備、高效、開放的新時代科技創新體系,形成基礎牢、能級高、韌性強、可持續的科簡談配技創新能力,才能為增強國家發展力、引領力、生存力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豐富的內涵要求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求必須做到原創和引領力強,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和安全性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強,應急應變和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能力強,既要能夠解決「心腹之患」,也要能夠解決「燃眉之急」。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主動的戰略選擇,而不是被動的應對之策;是創新體系和創新生態的系統比拼,而不是單項的、點上的競爭;是更加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必須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路。
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自強自立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已達到3031億元,同比增長15%,高於全球增速。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主論壇演講時表示,人工智慧正釋放著驅動產業變革的巨大能量,帶動著數字經濟的發展。

如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系統性突破?萬鋼認為,首先要突破相關前沿領域和關鍵技術,在人工智慧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所謂自立自強,首先是『立』在深入基礎研究,而『強』在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科技自強始終是數字經濟的底色,數據安全始終是數字經濟的底線,造福消費者始終是數字經濟的底氣。」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演講時強調,全面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要加強推進數字經濟「卡脖子」技術的自主可控,推動數字化經濟健康安全發展,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共享共建數字生態。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看來,未來的發展趨勢可以用四句話總結:網路一切、數據賦能、顛覆行業、定義未來。科技創新的體系也變成了節點加鏈接,節點更加強調獨特的價值,強調自主性和競爭力。

「近年來中國汽車主流自主品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品牌競爭力持續提升,探其關鍵原因就是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產業、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華榮介紹,長安汽車以大數據智能化為戰略加速轉型,近三年裡投入了近百億。目前已經掌握了500餘項智能低碳技術,投放了智能攔指網聯汽車,截至昨天達145.6萬輛,在全球市場里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表示,重慶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已經達到約60%,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排名全國第七,西部第一。中國工程院對《重慶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進行了兩輪論證,裡面明確提出要面向智能重鎮,智慧名城建設,一手抓研發創新,一手抓科技發展,著力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論證院士們認為這是未來重慶市科技創新發展的一個風向標,甚至是科技創新的引擎。

科技創新引領重慶數字經濟發展

重慶市近年來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推進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重慶圍繞著制約數字經濟、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努力構建新型基礎設施和保障體系以及政策支撐體系,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改革試點、應用示範,積極推動產業培育和經濟轉型,正崛起為內陸的智能產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高水平國際開放合作的聚集地。

2018年至2020年,重慶市數字經濟分別增長13.7%、15.9%、18.3%,增速逐年走高,數字經濟規模達到6387億元。

2021年上半年,重慶市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1.9%和30.1%,新興產品增勢強勁;新增1.6萬家企業「上雲上平台」,全國15個工業互聯網「雙跨」平台中已有11個布局重慶,全市「上雲上平台」企業達8.7萬戶。

截至今年7月,重慶累計改造3485個企業,建成的智能化工廠105個,數字化車間574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500家經過智能化改造的規上工業企業,平均產值增長46.8%,對全市工業增加值的貢獻達到了6成。

目前,重慶5G建設站穩全國第一梯隊,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5.3萬個。到2025年,重慶將建設30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成5G基站15萬個,實施80個重點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達到15億個。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重慶將從半導體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到材料方面,實現全方位、全流程發展,同時著力構建國家重要的新型顯示研發和重要製造基地,在前沿技術研發上著力,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

㈣ 教你如何利用大數據思維

教你如何利用大數據思維 在和一些企業家交流時,有幾個問題會被常常問到,"沒有多少數據怎麼辦?","大數據都是大公司的事情,我們小公司怎麼辦?""能不能告訴我,哪些軟體或者工具可以解決大數據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我都會說,首先要有大數據思維!大家紛紛點頭稱是,這詞兒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甚至給人一種不明覺厲的趕腳!但啥是大數據思維,我一直沒有空來整理提煉。
前陣子一個內部的論壇,要求大家必須講干貨,趁此機會,系統的梳理一遍,概括起來,也就三條:第一認識大數據飛輪,第二理解數據資產評估,第三運用泛互聯範式。

圖1:大數據思維
干貨肯定是經過濃縮的,甚至把案例都作為水分擠掉了,所以這篇文章讀起來不是那麼有趣。但我可以保證,掌握這三條給上市公司做大數據戰略咨詢肯定沒有問題。因為我已經靠這三板斧,搞定了十幾家上市公司。連國內最大咨詢公司的董事長都認為有料,要走了PPT。
每條都用一幅圖來表達,每個圖中的圓圈都有許多案例來佐證。大家如果對案例更感興趣,讀拙作《大數據時代的歷史機遇》好了。其實圖1就涵蓋了大數據思維的全部思想。這幅圖里外三層、上下結構,看起來比較復雜,所以後面拆成三幅圖來講。思維的過程是自上而下、自外而里的。圖的上半部分講得是大數據的商業功用,就是說有了大數據我們能幹什麼?怎麼賺錢?有哪些好玩的商業模式?以前常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搞懂這些模式你會發現原來可以"羊毛出在狗身上"。書里詳細寫了六種,圖上只畫出五種。
補充:六種商業模式簡述
圍繞數據資產,筆者曾考察不同行業的盈利方式和經營策略,歸納總結了六種商業模式(詳見《大數據時代的歷史機遇》一書)。
租售數據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售賣或者出租廣泛收集、精心過濾、時效性強的數據。這也是數據就是資產的最經典的詮釋。按照銷售對象的不同,又分為兩種類型。第一是作為客戶增值服務。譬如銷售導航儀的公司,同時為客戶提供即時交通信息服務。廣聯達公司為他的客戶提供包年的建築材料價格數據。僅此一項業務,年收入超過1億元人民幣。第二是把客戶數據,有償提供給第三方。典型的如證券交易所,把股票交易行情數據授權給一些做行情軟體的公司。
租售信息模式:一般聚焦某個行業,廣泛收集相關數據、深度整合萃取信息,以龐大的數據中心加上專用傳播渠道,也可成一方霸主。信息指的是經過加工處理,承載一定行業特徵數據集合。
數字媒體模式:這個模式最性感,因為全球廣告市場空間是5000億美元。具備培育千億級公司的土壤和成長空間。這類公司的核心資源是獲得實時、海量、有效的數據,立身之本是大數據分析技術,盈利來源多是精準營銷和信息聚合服務。
數據使能模式:這類業務令人著迷之處在於,如果沒有大量的數據,缺乏有效的數據分析技術,這些公司的業務其實難以開展。譬如阿里金融為代表的小額信貸公司。通過在線分析小微企業的交易數據、財務數據,甚至可以計算出應提供多少貸款,多長時間可以收回等關鍵問題。把壞賬風險降到最低。
數據空間運營模式:從歷史上,傳統的IDC就是這種模式,互聯網巨頭都在提供此類服務。但近期網盤勢頭強勁,從大數據角度來看,各家紛紛嗅到大數據商機,開始搶占個人、企業的數據資源。海外的Dropbox,國內微盤都是此類公司的代表。這類公司的發展空間在於可以成長為數據聚合平台,盈利模式將趨於多元化。
大數據技術提供商:從數據量上來看,非結構化數據是結構化數據的5倍以上,任何一個種類的非結構化數據處理,都可以重現現有結構化數據的輝煌。語音數據處理領域、視頻數據處理領域、語義識別領域、圖像數據處理領域都可能出現大型的、高速成長的公司。
明白大數據的功用後,大家自然而然地關心,數據這么值錢,理所當然應構成新型的資產。圖1的中間部分描述了這塊內容。"數據成為資產"這一原創論斷成為大數據思維的中心理論。圖2數據資產評估模型給出一個完整的思維框架來描述數據資產的價值(完整描述評估模型,非本文主旨。讀者若有興趣,移步閱讀拙著吧)。但是這方面的工作遠遠不夠,無法定量的給出評估。在「諾獎級別的學術難題」一文(回復b10獲取該文)中,我曾經說,學術界如果在數據資產的定量評估上取得進展,是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因為這和公司的估值緊密相關。產業界在信用定量計算方面己經走在前列,並付諸商用,但是離一般意義上的數據資產估值還相去甚遠。

圖2:數據資產評估模型
既然數據成為資產,資產間的交易也會提上日程。聯盟特別任命兩位副秘書長推進這個事情,從而傳播開放、共享的理念。藉此呼籲所有願意開放數據資源的企業,卻可以藉助聯盟的力量,來共同推進。
數據成為資產是在了解大數據功用基礎上的抽象認知。接下來看圖1的下半部分,泛互聯範式。這個範式給出了不斷的採集數據並且發揮數據價值的行動指南。許多公司的轉型,都要從這幅圖開始。見圖3。終端+平台+應用+大數據四位一體,構成大數據思維的行動指南。最近和一些公司聊,他們己經了解了數據的重要性,開始想些損招去「劫掠」客戶的數據。這不免誤入歧圖。還是認真研究一下這個範式,從應用、終端上動動腦筋,真正的為用戶提供靠譜的服務,才是上策。

圖3:泛互聯範式
回顧圖1,我們在講大數據思維時,利用自上而下的次序,從大數據的功用入手,深入到理論內核,再到可供操作的範式。但真正上手實踐,需要腳踏實地,自下而上的行動。回到德魯克的經典問題上來,你的客戶是誰?
大數據產業聯盟願意為所有有志於從事大數據戰略咨詢的顧問們服務,掌握這套方法論並切實幫到企業的顧問,聯盟會在官方網站上列出您的大名,並向成員企業推薦。
所以, 這次,我們來點兒作業吧:大家可以用上面的大數據思維分析框架來分析一下自己所在的公司自己感興趣的公司,看看大數據於公司有什麼功效, 公司可操作的泛互聯範式是什麼。
在此,也先拋幾個小例子:
1)樂視網的野心

㈤ 十四五大數據發展規劃

法律分析: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的高度,推進大數據發展,持續做大做強大數據產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關繫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十四五」規劃為今後五年大數據的發展進行了總體部署,這也將成為今後各部門各地方大數據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我們相信,「十四五」期間我國的大數據發展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資源和市場優勢,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新動能,從而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支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第三條 戰略導向 「十四五」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提升供給體系的韌性和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必須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破除制約經濟循環的制度障礙,推動生產要素循環流轉和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必須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持續深化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依託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必須強化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

閱讀全文

與大數據行動指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1064識別內存 瀏覽:537
會玩app怎麼把好友推薦給其他人 瀏覽:251
怎麼用word做公司章 瀏覽:68
正版球鞋在哪個app買 瀏覽:540
如何提高自己的網路排名 瀏覽:571
怎麼看凱立德導航版本 瀏覽:871
更新手機依賴文件失敗 瀏覽:327
數據ltc是什麼意思 瀏覽:568
順序表存儲數據結構有哪些特點 瀏覽:891
蘋果手機在微信怎麼搜索文件 瀏覽:375
資料庫服務怎麼重啟 瀏覽:841
蘋果6s通話聲音太小 瀏覽:517
什麼是數據分析法 瀏覽:659
多頁雙面文件按順序復印如何操作 瀏覽:772
diskgen硬碟工具 瀏覽:642
後端編程哪個好 瀏覽:540
編程哪個軟體最簡單 瀏覽:591
山西運城疫苗用哪個app預約 瀏覽:413
有線網路電視機頂盒如何看直播 瀏覽:909
linux掛載硬碟home 瀏覽:96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