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吳泰伯有後人閻氏為泰伯公之後裔……
發布時間:2019-09-01 00:12 來源:中國報道 【編者按】仲雍,吳國第二代君主,泰伯無子,泰伯死後仲雍繼位,仲雍死後,其子季簡繼位,季簡死了,季簡兒子叔達繼位,叔達死了其子周章繼位。周章時期,正是周武王戰勝殷商紂王的時候,周武王稱王後就開始尋找當年讓位給他爺爺季歷的大哥太伯、二哥仲雍的親屬。找到了周章,這時周章已經是吳王,於是就此仍封於吳,還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北邊,也就是虞國,位列諸侯,虞仲也就是仲雍的曾孫,虞國建於此時,直到後來被晉獻公用假道伐虢之計所滅。 原標題《討論+閻氏起源芻議》 關於閻姓起源,可謂是眾所周知,人人都可說的幾句,上網一搜便全部映入眼簾,閻鄉、閻城、閻邑,還有楚國大夫閻敖,還有諸如各種少數民族改姓。由於我學識尚淺,這里僅就姬姓閻氏三起源述說一二,供大家參考,以期有用。 稽唐朝林寶編纂的《元和姓纂》、北宋歐陽修編纂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以及南宋鄭樵編纂的《通志·氏族略》等具有代表性的姓氏書籍記載,對閻姓起源的記載大體一致,主要有三大起源: 01周武王封泰伯曾孫仲奕於閻鄉。 02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手心上有一個「 」閻」字。於是,康王封他於閻城。 03春秋時,晉成公的兒子懿,被封於閻,後被晉國所滅。 以上三處起源皆因封地得氏,可以說都有典籍史書記載,又因現在網路的便捷,人所眾知,很多新修譜牒,也都引用之。雖大都引用,但深入探討者甚少。今,我興致而起,簡述之。 首先,咱們還是先回到記載閻姓起源的這些史籍上,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僅僅記載了閻姓起源於何時、何地、何人,然後又記載了後世閻姓的部分名人,但卻沒有記載起源始祖到後世名人的世系!也就是說書籍中記載的閻姓人物並不知道屬於哪一起源,進一步也說明其中記載的三個起源不知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或者都是真的。 下面咱們分別說說閻鄉、閻城、閻邑三大起源:閻鄉 據史書載,商末,西岐君主古公亶父有剪商之意,深為喜愛孫兒姬昌,言:「 」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而公有三子,長曰太伯,次曰仲雍,三曰季歷。長子太伯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於是攜二弟仲雍奔走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歷。後文王姬昌順利登基,武王繼承王業,伐紂滅商,天下大定,大行封建制度。尋泰伯、仲雍後裔,得仲雍曾孫納備周章,周章已君吳;復封泰伯曾孫仲奕於閻鄉為伯爵。 閻鄉,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全國大多數的《閻氏族譜》都記載為閻鄉泰伯後裔,這么多的族譜記載,而且還言之鑿鑿,可以確信,仲奕封地閻鄉是可信的。特別是山東德讓堂閻氏家族的《閻鄉家乘》記載說:洪武三年,七十九世祖國寶公奉詔攜譜東遷卜居兗州寧邑,而且家乘還將黃帝至泰伯、泰伯至今的每一代世系記載的都非常清晰。再有甘肅隴南市徽縣栗川鄉閻庄閻氏家族,其始祖為漢末滎陽人、尚書令閻章,也是稱為泰伯之後。還有諸如四川宜賓三讓堂、江蘇徐州樹德堂等家族的族譜也認定自己為泰伯後裔。 閻城文王姬昌子武王姬發,發子成王姬誦,誦子康王姬釗,釗子昭王姬瑕。從時間上來看,是周朝第三位君主康王時受封,時間比較早。但從今天的各地《閻氏族譜》記載看,很少有記載說是康王後裔。而且手心有「 」閻」字一說,本身就比較可疑。因此,此起源可信度不大。 閻邑史載,周公滅唐地,封成王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子姬燮改國號為晉,是為晉侯燮,傳至春秋晉成公時,封公子姬懿於閻邑。這是閻姓得姓比較晚的一說,有部分族譜記載為唐叔虞之後,但唐叔虞至今或者姬懿至今的閻姓世系記載從未露世。值得一提的是,唐叔虞也是泰伯曾孫輩,甚至有族譜序這樣寫道:「 」惟我族系出天潢、源分周室,泰伯曾孫叔虞後裔王職供於閻土。」首先「 」泰伯曾孫叔虞」的寫法肯定是錯誤的,也就說明此支閻姓後裔,可能已經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泰伯後裔,還是唐叔虞後裔啦。 閻邑受封說歷史最晚,按說可信度高才對。但竟然沒有一個從姬懿傳承下來的譜系,這是可疑的。另外從時間上比較碧圓,左傳載,魯昭公(前560年—前510年)時,晉大夫閻嘉與周甘人爭閻田;而姬懿受封閻邑應該是在晉成公(前606年—前600年)時期。按照這個時間推測,閻嘉洞慧毀時期,姬懿後代當時還是姓姬不會姓閻,因為按照正常規律和史書記載,都是在封國被滅,後裔以地或以國為姓。也就說明,閻嘉不可能是姬懿後人。再者,假設閻嘉是姬懿後人,閻嘉據姬懿不過50年時間,姬懿作為閻邑君主,閻嘉作為晉國大夫,地位相當之高,如果是父子或祖孫關系,作為王族,史書必會記載,但事實是恰恰沒有任何記載。 綜上所述閻姓三大起源便比較清晰的展現出來。姬懿受封閻邑一說目前還未找到確鑿的證據,不能斷定真假,但可信度上就打了折扣。閻城一說,僅僅手心有字就給後人打了很大的一個問號。閻鄉泰伯曾孫仲奕一說,相比之下,可信度更大。【來源:中華閻氏網】 【關於閻姓】閻姓部分出自 姬姓 ,商末時,周族首領古公亶父(又稱太王)有三個兒子:泰伯、 仲雍 和 季歷 。小兒子季歷生一子 姬昌 (即周文王),頗得太王歡心,並說:「 」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泰伯為了讓父親的願望實現,於是就攜二弟仲雍逃避於江南吳地,建立國家號勾吳。周武王滅商後,除了把仲雍之後封於吳外,又把泰伯的曾孫仲奕封於閻鄉,至此仲奕的後代就以封邑為氏,奉仲奕為閻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為了奉祀泰伯,所以閻姓後人奉泰伯為始祖。異體字「 」閆」。 源流一 出自姬姓。為周康王之後,亦以封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手心上有一個「 」閻」字。於是,康王封他於閻城(今陝西省北部一帶),其後子孫以封地為姓。 源流二 出自姬姓。為唐叔虞之後,也以封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 晉成公 的兒子懿,被封於閻邑(今山西省安邑),後被 晉國 所滅。 源流三 出自羋姓。楚國公族,有閻敖。出自楚國王族伯玙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支系王族熊伯玙,他被封於閻邑(今湖北麻城),其後有大夫閻敖。 在楚國滅權國之後,閻敖被封尹權,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閻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荊楚閻氏。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扎魯特蒙古岳諾特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岳諾特氏,亦稱岳諾托氏、亦日呼德氏、閆忽德氏,世居扎魯特。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Yonot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岳諾特氏多改漢字姓為閻氏、門氏、伊氏等。 源流五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巴克桑氏,滿語拼音為Baksang Hala,漢義「 」六十斛」,也就是「 」三十石」,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今北京 滿族中仍有巴克桑氏族人,清末民初多改漢字單姓為閻氏。 ⑵.滿族布雅穆齊氏,亦稱布雅齊氏,滿語拼音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延吉)、黑龍江沿岸地區,後改漢姓為閻氏。 ⑶.滿族閻佳氏,亦稱嚴佳氏、雅佳氏,滿語拼音為Ya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發(今吉林省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後多冠漢姓為閻氏、顏氏。 ⑷.滿族閻拉扎氏,亦稱顏扎氏、燕札氏、顏查氏、顏之哈拉氏,庫雅拉彥札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顏盞部,以姓為氏,滿語拼音為Yanja Hala,世居雅蘭西楞(今黑龍江下游蘇城)、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民間多冠漢姓為顏氏、為官者多改漢字姓為閻氏、張氏等。 ⑸.滿族顏珠氏,亦稱顏之氏,滿語拼音為Yanju Hala,世居雅達琿春村(今吉林琿春海蘭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為閻氏、顏氏。 ⑹.滿族顏濟哩氏,亦稱楊吉哩氏、焉哲勒氏,滿語拼音為Yangiri Hala,世居沈陽、伯都訥(今吉林松源)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閻氏、楊氏、韓氏、沈氏等。 源流六 源於 達斡爾族 。出自清朝時期達斡爾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⑴.達斡爾族敖拉氏,亦稱鄂拉氏、傲雷氏,通古斯語拼音「 」Aora」,漢義「 」山」,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黑龍江多金(今黑龍江上游俄羅斯境阿爾巴津)、拉夫凱( 雅克薩 城以西)、呼倫貝爾(今 內蒙古 海拉爾)、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等地。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Aor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閻氏、單氏、敖氏、山氏、蘇氏、鄂氏等。⑵.達斡爾族索多哩氏,亦稱索都爾氏、索羅貢氏、敖勒多爾氏,滿語拼音為Sodoli Hala,為敖拉氏部落的分支,世居黑龍江。後有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字姓為閻氏、索氏、敖氏等。⑶.達斡爾族亞爾茲氏,滿語拼音為Yarci Hala。為達斡爾族脫譜姓氏之一,世居黑龍江北岸,清末民初改漢字單姓為閻氏。 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 *** 、土家族、壯族、苗族、傣族、 高山族 、 黎族 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 *** 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文化上流改為漢姓閻氏,世代相傳至今。註:閻姓今多簡寫作「 」閆」字。當代《姓譜》分閆、閻二姓,編寫者考證不實導致的。又據《五音集韻》載,閆「 」同閻義,俗用」。閆、閻二姓實為一姓,黃帝族的後代,龍的傳人。由於閻姓被「 」俗用」成閆,就產生了閻、閆二姓,所以在當代《百家姓》里,兩姓並存。古代百家姓只有「 」閻」姓。 四言通用聯 源自周代;望出太原。——佚名撰閻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閻姓的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閻姓源於姬姓。周武王封泰伯的曾孫仲奕在閻鄉,其後稱為閻氏。
Ⅱ 論語泰伯篇第十三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堅定信念並努力學習,誓死守衛並完善治國與為人的大道。不進入政局不穩的國家,不居住在動亂的國家。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天下無道就隱居不出。國家有道而自己貧賤,是恥辱;國家無道而自己富貴,也是恥辱。」
這一章孔子教我們如何來學道。孔子講『篤信好學』,「篤信」是有堅定的信心。信什麼?孔子在這里沒有詳說,但是我們從其它地方學習到,孔子的教學,確實他也是重在這個「信」字。如果歸納一下,這個信首先我們講要信自,第二要信他。這個信自,我們一般講的自信心。聖賢之學跟宗教不一樣,宗教它也講信,可是這個信是信神、信上帝,它沒有先信自己。聖賢的學問,首先信自己,信自己什麼?信自己本來是聖賢。就像《 三字經 》開端就說到,「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得信這個。能相信自己本性本善,才願意恢復自己的本善,回歸自己的本性。如果不相信自己本善,說老實話,他也就不會想到要去修善了,他不會有這個信心,更不會堅持。
所以信自己本善,就要恢復。現在雖然把這本善迷失掉了,但是相信可以恢復,而且應該恢復,這是自愛。本善是自己本來的面目,現在即使有不善,那不是本來面目。《三字經》里講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 論語 》裡面孔子講的,本性大家都一樣,但是習性有不一樣。在習性上講,有善有惡,本性上無善無惡,大家平等。無善無惡這個善叫本善,就是純善,不是跟惡相對的那個善。我們的自性本來是清凈無染的,如果有善有惡,都是污染,只要有一物,那就是污染。所以把這一些污染都去除掉了,本善就現前,信這個本善,這是信自。聖人是已經恢復了本性本善的,我們凡人還沒有恢復,雖然沒有恢復,可是跟聖人無二無別,沒有兩樣。堯舜禹這是大聖人,文武周公也是大聖人,他們恢復了本善。那我也能恢復, 孟子 講得好,「人皆可以為堯舜」,就是人人可以做聖賢。這個理論就是相信自己本來跟聖賢不二,沒有區別,這是信自,這是最重要的。
先信自,然後再講到信他。信他,是信已經成就了聖人的這些人,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孔子、孟子,這些都是已成的聖人,他們是過來人。他們的教誨,我們認真的學習,我們相信他們的教誨真實無虛,只要能夠依教奉行,老實、聽話、真干,我們總有一天也能跟他們一樣,真正成就大聖。現在沒成就之前,先聽他們的,舉仿信他們講的話,他們的境界,我們雖然還沒有達到,還不甚了解,但是憑著信心,相信他們不會騙我們,他們騙我們圖什麼?他們既不求名,又不求利,所以他們是真實仁愛之心,給我們遺留下來的教誨,我們應該相信。能相信、能照做,也能夠成聖成賢,這是信他。
『守死善道』,這個善道的善字是動詞,不是形容詞,它跟那個守字都同樣是動詞。「守死」,就是守著這個道至死不變。「善道」,善是羨慕、仰慕、喜愛的意思。我們所羨慕的、所仰慕的、所喜愛的是道,不是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那些可以放下。你能夠善道,你才能夠守著這個道,一生不改。正如曾子在前面《論語》裡面講到的,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這是講到我們求道這兩條重要的原則,真正用這兩條原則堅持一生不改,你一定能得道、證道。
下面『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是講到修學的環境,這碼明個需要選擇。我們想要好學,想要守道、善道、證道,要有安定的修學環境。環境清凈,利於養道。在紛亂、復雜的環境裡面,很難成就道業,為什麼?道業是要通過修清凈心才能成就的。你看《 大學 》裡面講到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我們學道的境界在不斷提升。這個次第,首先知止,止是心中有了志向,於是你能夠把萬緣放下,專精到你所修的道上,這是知止,你的心才能定得下來。定久了,心就安靜了,念頭可以止住,不會心猿意馬,不會打妄想,念頭可以止住了。止住了,靜了之後,再靜久了心就安了,安住在你所修的道上正模纖,你功夫得力了。安久了,定功深了,忽然有一天,就開悟了,這叫安而後能慮。慮就是講智慧,因定開慧,智慧開了。慮而後能得,得什麼?得成聖賢。所以你看,修道的過程,重在養自己的戒定慧,養自己的清凈心。如果環境不清凈,我們想要養道就不容易,所以對於初學者而言,必須要有選擇環境。
這里講到「危邦不入」,危是講在政治上有危機的國家,它動亂,人民民不聊生,這樣的國家我們不可以進入。「亂邦」是已經發生混亂,社會動亂,起沖突了,或者為了爭權導致流血沖突。在春秋時期就有不少諸侯國,殺父弒君,爭奪君位,這一些國家,不可以在那裡居住,趕緊離開。《 弟子規 》上也講,「斗鬧場,絕勿近」,斗鬧場就是發生爭斗,已經動亂的地區,那一些場合我們都不要去進入,免得影響自己清凈心,妨礙修道。甚至有可能還會引起殺身之禍,被卷進去了,這是是非非說不清楚,就很麻煩。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有道,這天下必定是太平,我們講太平盛世,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民風淳厚,這樣的情形下應該出來。「見」就是出現,不能夠退隱山林,這時候應該出來,做什麼?行道、傳道。社會太平,人心向善,這時候應該來幫助民眾覺悟,回歸本性本善,為天下大治出一分力。這個「見」,在古代講出仕做官,替國家朝廷服務,建功立業,所謂立德、立功、立言。假使天下無道呢?各國紛爭,甚至有流血沖突,有恐怖主義,天災人禍頻繁,民心不善,喜愛造惡,這個時候就不能出現,就是不能去做官了,不能去干大事業。因為要干,很容易招致禍殃,而且自己也有可能因此而受到污染,甚至墮落,對社會也沒什麼大幫助,所以最好歸隱,做一個隱士,所謂「退則獨善其身」。他再找一個清凈的地方,與世隔絕,他在那裡面自己修行,不能夠兼善天下,他能夠獨善其身。
在自古以來,我們看到不少隱士都是這樣的。這個時候他退隱的因緣,在於他已經沒有因緣、沒有能力、沒有機會來改造社會,當然應該退隱。如果有因緣、有能力、有機會,也還是可以出來,不一定要做官,但是也可以找一個方式來幫助社會。像三國時代 諸葛亮 ,你看,是最典型的。三國時代,那也是天下混亂的時候, 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東漢末年,社會很混亂,諸葛亮他就隱居南陽,天天高卧,不出來。雖然是自己很有學識、很有學問,但是他還選擇歸隱,因為無道則隱。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老人家出來,這一位君主能夠這樣的器重他,雖然天下無道,但是因為這君主的誠心,感動了諸葛亮,想到這也是一個機會。雖然未必能夠真正幫助劉備平定天下,讓社會長治久安,至少也能夠將自己平生的所學,對社會、人民做一點貢獻,所以他最後答應出來。出來了,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幫助劉備三分天下。最後,當然世運單靠一人是改變不了的,蜀國還是被滅亡。可是,諸葛亮的忠孝節義卻是長存於青史,這也是對於社會的一個貢獻。
所以是隱還是現,都要看因緣,看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天下無道的時候,又沒有機會,當然要隱,不能夠兼善天下,總不能自己隨波逐流卷進去。要現,也是能夠不被影響,不會被卷進去,而能夠改造一下社會,這才能現。如果會被影響,會被社會拖累,你改造不了社會,反而被社會改造了,那就得隱。在現在這個社會,我們是現還是要隱?那還是要看因緣、機會。我們現在自己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是我們自己分內的工作。至於幫助社會來講,我們就用教學。在現在因為科學工具發達,所以用網路來進行遠程教學很方便,我們可以既是隱、又是現。你看,我們躲在小攝影棚裡面講課,不跟外面接觸,這個是獨善其身,我們自己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獨善其身。同時,也可以兼善天下,用網路教學,可以使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人,只要有緣的,他願意來聽課的,他就能夠受益。你說我們是隱還是現?隱、現不二,這個方法好。天下有道、無道,我們都不會受影響,兼善天下和獨善其身合而為一。
所以這是我們恩師很高的智慧,用遠程教學達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學兩不誤。我們所處的地點就是太平盛世,為什麼?我們不看報紙,不聽廣播,不看電視,不看新聞,天天天下太平。天下不管怎麼亂,亂不到我這來,我躲進小樓成一統,自己活在太平盛世當中,天天我們跟古人在一起,跟聖人在一起,和他們一起,我們向他學習。然後把所學的心得跟大眾進行分享,你看,我們不也在天下有道之中活著嗎?天下有道、無道,原來不在外界,在我們自己心。內心有道,到哪裡都有道;內心無道,到有道的地方還是無道。所以關鍵還是頭兩句,「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個是最重要的。果然做到這樣,你自己就有道了,你的天下也有道。
末後兩句,『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這個講國家有道的時候,天下太平而我貧賤,這是什麼原因?我不能夠為國家服務,那貧賤是自己沒有功勞,所以這是可恥的,自己無能,應該出來為國家服務,沒有這個能力,這是可恥。『邦無道』的時候,而我自己『富且貴焉』,我有富貴,這是可恥的。為什麼?如果天下無道,這個富貴是從無道中得來的,這不就是可恥嗎?所以這一章是孔子勸勉人學道,同時在學道當中,我們要知道現今的時宜,選擇有道的處所來求學,看準機會、看準因緣,決定我們的去向取捨。
Ⅲ 論語中的泰伯篇孔子說道邦有道則現,邦無道則隱,有點類似於道家,這不符合孔子的,大家都知道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這句話不能分開理解,不能斷章取義。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篤信,深信不疑,孟子說篤是厚而力也。信的是什麼?是道。只有篤信之人才能好學,不好學而篤信的人,他篤信的也或不是正道。如狂信徒。守死善道,用生命去維護道,不是隨便的犧牲,而是殉道。守死,堅持到死,不好學,你堅持到死的不是道,白死爾。善道,正道,深信之,用生命去踐行,好學去尋找。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君子臨危受命,匡扶天下,自是沒事,但,身在外,國家混亂,君子不去,是可以的。這里孔子強調的是一種責任,不是現在的道消此德綁架。中國危難,志士仁人捨身報國,自是一種擔當。伊拉克發生戰亂,君子不去捨身投入到世界和平中,是可以的。就像學而第一里的,富而無驕則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當你境界不高時,保身以俟天命是可以的。國家沒有危難,但是政治不清明,綱紀混亂,如禪模前幾年的泰國,各種政變,君子是不會在這種國家久居的。一般人不管盛世還是亂世,都會去發揮自己所學,但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的人,會在盛世出現,在亂世隱居。這里不是講絕對的盛世亂世,對君子來說,我有這個能力我就出來做事,我沒有能力我就保身傳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的人才能做到的。
朱熹說,世治而無可行之道,世亂而無可守之節,碌碌庸人,不足以為士,可恥之。
整句話中並沒有提倡道家的,萬物自化的隨性。孔賀橋緩子所說的無道則隱並不是被動的,而是保身傳道。如果是道家,那麼一般來說不論盛世還是亂世,於我無關,盛世我退隱修身,亂世,我退隱修身,盛世不可長久,亂世只是一時,天地變化自有其規律,我順從著這規律保全自己。這和孔子所說的無道則隱是兩個角度。
Ⅳ ( 否極泰來,故約有制,稱泰伯,指法律制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聽過「否極泰來」很久, 一直感覺很有高度,但是怎麼樣可以調正心態順利過渡,我很好奇,所以近來對這方面多看看一些資料,學到否極泰來,既是自然規律,也有人事作用。
參考易經的「否卦」——論處亂世之道: 待機而動,化否為泰
坤下乾上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譯文]否卦象徵閉塞:閉塞不是搭灶人間正道,不利於君子堅持正義。陽氣往上升,陰氣向下降。(否:音pi,閉塞。匪:非。)
[提示]提出陰陽背離、天地閉塞的卦旨。
徒:泰極否來,所以泰卦之後是否卦。「否」的含義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呢?
師:「泰」為通泰,「否」為閉塞不通。「泰」是陰陽交會、天地通泰而萬物生長之純顫象,是盛世的象徵;「否」是陰陽不交、天地閉塞而萬物不生之象,是亂世的象徵。
徒:泰、否構成一組。「泰」的卦象為乾下坤上,「否」的卦象為坤下乾上,卦象相反,其卦義也相反嗎?
師:是的。「否」卦坤下意味著地之陰氣沉降而不上升,乾上意味著天之陽氣升騰而不降落。這樣,陰陽二氣反向運動,分離而不相交接,由此而造成天地閉塞不通,這就是「否」。乾、坤兩卦經過多次變化而形成泰、否兩卦,泰否是乾坤運動的兩種主要形態,其區別就在於乾陽與坤陰的交與不交,交則為通、為泰,不交則為塞、為否。閉塞不通非人間之正道,當然不利於君子堅持正義。
徒:這樣看來,「大往小來」就是指天之陽氣(「大」)往上升(「往」),地之陰氣(「小」)向下降(「來」)的陰陽分離的運動,這與泰卦的「小往大來」正好相反。
師:這正是對於陰陽不交、閉塞不通而致「否」的說明。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譯文]《彖傳》說:閉塞不是人間正道,不利於君子堅持正義;陽氣往上升,陰氣向下降。這是由於天地陰陽不能交接,以致萬物生長不能暢通,君臣上下不能交互,以致天下不成為邦國。陰在內,陽在外;柔順者在內,剛健者在外;小人在內,君子在外。這說明小人的邪道日益滋長,君子的正道日漸消亡。
[提示]解釋卦辭。
徒:否卦與泰卦的《彖傳》,句型可以說完全一樣,只是內容完全相反。
師:否卦卦象所顯的卦理,恰好是泰卦的反面。可以參照泰卦《彖傳》加以理解,不用多討論了。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譯文]《象傳》說:天地之氣互不交合,象徵閉塞。君子因此收斂才德以求避難,不可以祿位為榮。(辟:避。)
[提示]指出君子在亂世應如何自處。
師:陰陽失常,上下不交,天地閉塞,這是亂世的象徵。君子處於亂世,顯露才德必然遭嫉而受到迫害,所以要求有才不露,有德不顯,超然於榮祿之外,以求逃避危難。這與孔子所說的「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論語·泰伯》)的精神是一致的。古人認為「易傳」是孔子所作,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徒:孔子確實說過與此類似的很多話,如:「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衛靈公》)「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這是儒家對待「出」與「處」問題的准則,其中包含著古代哲人特有的智慧,對中國文人的社會心理影響極大。
師:否卦六爻,下三爻談陰柔做枝敗者如何「處否」,也就是在否閉之時如何自處;上三爻談陽剛者如何「濟否」,也就是如何轉否為泰。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譯文]初六,拔起茅草,根系牽連而並出,因為它們是同類。君子守持正道可獲吉祥,亨通。(茹:連茹,根系相連。匯:音hui,同類。)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譯文]《象傳》說:拔起茅草,守持正道可獲吉祥,說明君子仍然不忘上應陽剛。(君:指陽剛之爻。)
[提示]小人連類趨進之時,君子要自守正道。
徒:泰、否兩卦初爻都說「拔茅茹,以其匯」,不同的是下文,泰卦為「征吉」,否卦為「貞吉」。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師:泰卦的初九處於上下通泰之時,引導同類三陽爻上行,與三陰柔相應,當行而毅然前行,所以稱為「征吉」。而否卦的初六卻處於上下否塞之時,雖然與九四本來有正應關系,但由於「否」之時上下隔絕不通,這時就應該自守於本位不動才是。可是初六以陰質處於陽位(第一爻是陽位),是個急功近利、輕舉妄動的「小人」,於是像「拔茅茹」一樣帶動三陰爻,連類而向上趨進。值此「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之時,君子應該堅持守正不動,當守而決然自守,可保平安,所以稱為「貞吉」。不僅固守而已,同時也是等待事態的變化,以求發展,以利通達,目的仍然是達到與上卦的陽爻相交相應,實現陰陽交濟,所以《象傳》說「志在君也」。
徒:就是說,初爻處於否塞剛剛開始之時,事態還不可能轉化;陰陽阻隔,還沒有通達的條件。但此時君子心中並沒有忘記與陽剛之君相應,自守正道以求安吉,正是為了待機而動,化否為泰,在君臣際會中實現陽陰交泰。
師:你說得很好。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譯文]六二,包容奉承,小人得吉。大人閉塞,可獲亨通。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譯文]《象傳》說:大人閉塞,可獲亨通,說明君子不與群小混亂在一起。
[提示]小人道長之時,君子要安於閉塞。
徒:六二以柔爻居陰位,而且處於下體之中,有至順之象。這也是一個「小人」嗎?
師:這是一個善於用柔順手段包容奉承九五之君的小人。本爻象徵小人處下,施展其阿諛奉迎的伎倆,以巴結上司,籠絡君子。這對於小人來說是吉利的,因為小人的那一套往往能夠得手。值此小人得意之秋,君子如何自處呢?
徒:君子處此,應該甘居否塞的困境,以緩求未來的亨通,這就是「否亨」,對吧?
師:對了。君子此時要擦亮眼睛,劃清界限,不受那群鬧鬧嚷嚷、得意忘形的小人的迷惑。此時需要的是潔身自好,我行我素,杜門閉戶,守正不阿。總之,要自甘寂寞,安於閉塞,藏器待時,這就是君子安於「否」而求「亨」的「否亨」之道。也正是孔老夫子「無道則隱」、「邦無道則愚」的處世哲學。這才是「大智之愚」,是與小人們的小伎倆、小聰明、小鬼點子不可同日而語的。
徒:看來君子的「否亨」之道,關鍵在於不與群小同流合污,所以《象傳》著重提出「不亂群」的告誡。
師:處「否」之時,社會失常,世風邪惡,上下不能以正道交往,小人乘機活躍,混水摸魚,大獲其利。君子與小人本非同類,此時決不能「亂群」,不能受小人的籠絡誤入邪途,不能受私利的誘惑喪失本心,以致墮入狐狗之群。孔子作《象傳》至此,不能不發出警告。君子此時要立定腳跟啊!
徒:我不禁想起鄭板橋題畫崖頭竹叢之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君子處「否」之時,是需要這種倔強精神的。
師:禪家也有詩說:「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君子處「否」之時,也需要宗教修行家的這種定性。
六三,包羞。
[譯文]六三,因包容而蒙受羞辱。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譯文]《象傳》說:因包容而蒙羞,說明六三居位不當。
[提示]小人會因包容奉承而蒙羞。
師:六三的爻辭和《象傳》十分簡要:包(容)——(蒙)羞——位不當。之所以包容而蒙羞,其根源在於「位不當」。
徒:六三處於上下體之間,迫近於上;而且又以陰質居於陽位,不中不正。的確是「位不當」。
師:可見六三是個地位較高而又不中不正的小人,秉性浮躁。當社會政治失常的否塞之世,它不能像「君子貞」那樣安守正道。為了飛黃騰達,它急於高攀,通過與上九在形式上的相應的關系,以媚態包容奉承上九。但是上九是正人君子,嚴守「君子貞」的處「否」之道,不願與之同流合污,六三徒然蒙受羞辱而已。
徒:一般人都喜歡別人奉承自己,這也是「人性的弱點」吧。尤其是當權者,總有一批人在鞍前馬後巴結討好。
師:倒也有不吃這一套的人。據歷史記載,有這么一件事。北宋宰相寇準在中書省會餐時,胡須不小心沾上了湯水。寇準的部屬丁謂是個喜歡逢迎的小人,連忙上前給「寇大人」擦拂胡須。寇準很看不慣這種嘴臉,當即加以責備,弄得臉皮很厚的丁謂竟也羞愧萬分。後世稱逢迎討好為「拂須」,就是從這件事來的。
徒:這真可以說是「包羞」了。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譯文]九四,有天命安排,必無過錯。同類相互依附,都能受福。 (疇:即「儔」,同類。離:即「麗」,依附。祉:福祉。)
《象》日:有命無咎,志行也。
[譯文]《象傳》說:有天命安排,必無過錯,說明九四的濟否之志得以施行。
[提示]轉否為泰要順應客觀規律。
徒:這里所說的「天命」是什麼?
師:「天命」就是固有的客觀規律。泰極轉否、否將轉泰的變化規律,及是天之所命,是天道的體現。人必須順應客觀規律,利用恰當的時機,因勢利導地推動轉否為泰。宋代哲學家朱熹有一首《泛舟》詩說:「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時機不成熟,那是「枉費推移力」的。客觀機遇具備了,便有水到渠成之妙,轉否為泰只在指顧之間。
徒:這可以說是,因風吹火,費力不多。不過,目前已經到了由否轉泰的時候了嗎?
師:差不多了。九四正處在否塞過中、將要轉為通泰的時候,實行轉否為泰的時機已經到了。九四以陽剛之質居於陰位,也有此魄力適時地扭轉乾坤,此時行動,是順應「天命」而行,當然不會有過錯。同類的三陽爻互相依附,齊心協力,成此大功,都會一齊受福。這就是「有命無咎,疇離祉」之義。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於苞桑。
[譯文]九五,休止閉塞局面,大人可獲吉祥。會滅亡,會滅亡!終於像系於桑樹叢上一樣牢固。(苞:叢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譯文]《象傳》說:大人的吉祥,說明九五居位中正得當。
[提示]轉否為泰時要居安思危。
徒:否卦發展到九四,「否」開始向「泰」轉化;發展到九五,閉塞不通的局面應該休止了,「休否」的時候到了。「大人」,無疑是指九五而言。
師:九五陽剛中正而居尊,值此否將轉泰之時,以消除閉塞狀態為己任。可以說是既得其時,且有其德,又居其位。話雖如此說,此刻畢竟還沒有完全擺脫否境,要將休否的可能性變為現實,君子仍應有戒懼之心。
徒:所以心中要常常自警:會滅亡,會滅亡!以免掉以輕心。懼危則安。正因為有危亡之感,警鍾常鳴,才能得到「苞桑之固」。
師:所以,《系辭傳》中引證了本爻爻辭說明這樣的道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徒:「行百里者半九十。」愈是在事業即將成功的關鍵時刻,愈要防止敗亡。這種思想確實是《易經》中的精華,對後人產生過頗為深刻的影響。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譯文]上九,傾覆閉塞的局面。有起先的閉塞,才有最後的欣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譯文]《象傳》說:閉塞的終極,必然傾覆,怎能長久呢!
[提示]否極泰來,既是自然規律,也有人事作用。
徒:否卦發展到上九,閉塞不通的局面已經到了盡頭,物極必反,否塞必然轉為通泰。豈有長閉不通之理?所以《象傳》強調指出:「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師:「否終則傾」是必然的客觀規律。但是,人們在否終將傾之時,要因勢乘機而動,主動地去「傾否」,不可被動等待。所以爻辭講「傾否」而不講「否傾」,是有深意的,強調了「否」之所以「傾」,人事的力量起有重要作用。並不是否閉局面發展到極點時,不須人力就會自然地傾覆。從上九看,它以陽爻處於陰位,又居於乾體之上,積累乾健之質至於極盛,確實具有剛健勇猛、無堅不摧之力。所以,當否塞窮極之時,它能夠乘時而起,一舉傾覆否塞局面。
徒:「先否後喜」四字也很可玩味,大有苦盡甘來的樂趣。沒有先前的閉塞之苦,又哪有後來的「傾否」之喜?爻辭以此嘉勉人們在困境堅持奮斗,爭取最終的勝利。有道是:「誰笑在最後,誰笑得最好。」
師:「泰」與「否」的處境都是人生所常常經歷的。「否」在哲理上體現於對立面之間的不相協調,即陰陽不交、上下不和,形成閉塞不通的局面。下卦三爻皆陰,象徵小人用事,胡作非為,君子此時要安於閉塞,守正而慎行。因為轉否為泰的時機還未到,故下三爻只談「處否」之道。上卦三爻皆陽,象徵君子順應否將變泰的客觀趨勢,充分發揮人的主觀作用,積極而又謹慎地行事,促使轉否為泰的局面的實現。這就是上三爻所談的「濟否」之道。
徒:於勝利前進時防傾覆,在艱難困苦中復安康,這就是泰、否二卦所給予人生的積極啟迪。而泰與否的互相轉化的理論,更為人們認識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提供了實用價值很高的思維方法。
[另註:此文認為小人指不道德的人,大人指有德君子。泰是通泰,是好;否是閉塞,是不好。也有文認為小人指陰,大人指陽。陰長陽消,是「否」的自然狀態。有泰就有否,泰和否都是自然現象,無所謂好壞之分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