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共建什麼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高社會治理水平,需要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一是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水平,激發全社會活力。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做到群眾的事多
一是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水平,激發全社會活力。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做到群眾的事多同群眾商量,群眾的事多依靠群眾。
二是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充分發揮法治對社會治理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化解矛盾,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
三是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運用現代科技加強社會治理。比如,建立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社會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四是提高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用專業的理論、專業的隊伍、專業的服務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比如,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和社會治理人才隊伍。
共建共治共享的內涵:
1、共建即共同參與社會建設。就發展社會事業而言,在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社保以及社會服務等相關領域,應本著政府主導和政社合作原則,通過一系列政策安排,為市場主體和各種社會力量創造發揮作用的更多機會。
2、共治即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參與權是人民群眾的一項重要權利,也是人性需求的組成部分。
3、共享即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共享治理成果,一是靠黨保障民生的決心;二是靠政府有改善民生的思路,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保障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三是國家有共享的制度保障。
二是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充分發揮法治對社會治理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化解矛盾,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
三是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運用現代科技加強社會治理。比如,建立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社會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四是提高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用專業的理論、專業的隊伍、專業的服務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比如,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和社會治理人才隊伍。
共建共治共享的內涵:
1、共建即共同參與社會建設。就發展社會事業而言,在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社保以及社會服務等相關領域,應本著政府主導和政社合作原則,通過一系宏消橋列政策安排,為市場主體和各種社會力量創造發揮作用的更多機會。
2、共治即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參與權是人民群眾的一項重要權利,也是人性蔽猛需求的組成部分。
3、共享即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共享治理成果,一是靠黨保障民生的決心;二是靠政府有改善民生的思路,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保障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三是國家有共享的制度保障。
『貳』 大數據時代下,傳統商業模式該如何變革
大數據時代下,傳統商業模式該如何變革
最近一段時期,大數據這個詞風靡全球,作為雲計算、物聯網之後信息社會又一次革命性技術的突破,正在將信息社會發展引入一個新的階段,以大數據為代表的IT技術將催生生命科學、新材料、新能源等技術的融合,從而促發人類巨大的革命。
大數據可以使這些技術融合在一起,更快地發展嗎?是的,因為我們的生物技術已經能夠破解我們的RND,我們能對裡面每一個基因,包括裡面分子構成核苷酸進行分析,但這需要超大量的數據計算,如果我們有超大量的計算,能把這些遺傳基因逐步排列,並且用最新的方法來改造他們,那麼人類很多的疑難雜症就可以解決。
總裁培訓大數據興盛以來,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價值,大數據將來像資源,像人力資源、自然資源一樣,會成為一個國家十分重要的稟賦,並且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行政管理產生非常深遠的價值。
第一個是商業價值,可以實施精準的營銷,不斷發現商機,根據典型的案例分析,在充分利用大數據的條件下,零售商可以實現利潤將近60%的增長,製造商可以降低50%的成本。比如說亞馬遜的推薦法非常有名,他們能夠根據消費記錄,推測每個記錄的消費偏好和潛在的需求。
世界第二大零售商樂購從用戶的購買記錄中解析了每一個用戶的類別,進行品種的推送和精準營銷。還有專家根據大數據的網友情緒變化來做股市預測,預測的成功率很高,我看報告,預測率高於87%,但是我想我們沒做這件事,因為我們的股市從6000點到2000點,很難預測精準的投向。
第二是經濟價值,會催生新產業和促進產業的升級。現在從事數據掌控、數據分析、數據交換的企業正在雨後春筍一般生長,已經衍生出很多的數據設計、數據製造、數據營銷的新產品。
幾年來,全國大數據技術與服務業的市場增速遠遠高於IT產業增速,規模從2010年的32億,估計到2016年238億美元,中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更是令人期待。2012年中國技術與服務市場只有4.5億,而到2015年達到46億,2016年可以突破百億。
第三,大數據還有社會價值,廣泛應用和提高管理效能,大家知道越來越多的政府利用大數據進行醫療健康、食品衛生、道路交通、地質災害、社會輿情、國防安全等服務,大數據也對行政效能的提高大有裨益。
麥肯錫證明歐洲部門應用大數據以後,行政管理費用降低2,500億美元。當然現在食品行業的問題,醫患矛盾的問題還是很突出,我相信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加強管理,還要充分運用我們的大數據。
第四,在思維價值方面,大數據可以拓展思維形式,可以讓科研人員直接從數據中挖掘智慧。我們過去搞數量經濟的同志們都知道,我們做每一個科研數據的分析都要建立在概率學的基礎上,這個可能性是大概率還是小概率,當概率在50%左右的時候我們是非常難下決心的,而大概率要大量的樣本數,需要非常高的成本。
現在大數據幾乎含著信息數據的全部,所以在這種時候,概率的分析往往就會相形見絀,我們可以直接從大數據中得到最精準的分析,所以圖靈獎得主大數據的科學可能是科學繼試驗科學、理論科學、計算科學之後的第四種科學。
第五,大數據還有一個被認為是未來新能源一樣的戰略,就是戰略價值,而且要列入國家戰略。美歐日都在加快實施大數據戰略,特別是美國2012年啟動大數據研發計劃,是美國又一次重大的科研戰略部署。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日本新ICT戰略研究計劃都將大數據作為研究重點。
凡事皆有利弊,人類因為數據泛濫的難題面臨著新的困惑,面臨著大數據下全球治理的缺失和標准規則的如何融合統一問題。
相關課程推薦:企業管理培訓
我想面對數據的真偽,關鍵人類自身要有法可依,要有鑒別、加工、集成和運用數據的能力,信息技術泛濫,我們如何來管理,如何去偽存真?
博商觀點:在大數據時代,個性化將顛覆一切傳統商業模式,成為未來商業發展的終極方向和新驅動力。大數據為個性化商業應用提供了充足的養分和可持續發展的沃土。電子商務是嶄新的模式,也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大數據的支撐,電商正在成為世界經濟中一個嶄新的亮點,並將深刻改變人們的消費、流通和生產。現在種種勢頭表明,電子商務有利推動了全球化。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時代下,傳統商業模式該如何變革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叄』 大數據時代帶來的大變革 改變人們生活
大數據時代帶來的大變革 改變人們生活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帶給我們眾多的沖擊,每個人都應當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放棄殘缺的守舊思想,大膽接受新的挑戰。
探討大數據時代將給我們帶來哪些變革,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大數據,其次,要釐清大數據會帶來哪些變革,最後,要思考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
什麼是大數據?
國際數據公司定義了大數據的四大特徵:海量的數據規模(vast)、快速的數據流轉和動態的數據體系(velocity)、多樣的數據類型(variety)和巨大的數據價值(value)。僅從海量的數據規模來看,全球IP流量達到1EB所需的時間,在2001年需要1年,在2013年僅需1天,到2016年則僅需半天。全球新產生的數據年增40%,全球信息總量每兩年就可翻番。
而根據2012年互聯網路數據中心發布的《數字宇宙2020》報告,2011年全球數據總量已達到1.87ZB(1ZB=10萬億億位元組),如果把這些數據刻成DVD,排起來的長度相當於從地球到月亮之間一個來回的距離,並且數據以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飛快增長。預計到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35~40ZB,10年間將增長20倍以上。
需要強調的是:所謂大數據並不僅僅是指海量數據,而更多的是指這些數據都是非結構化的、殘缺的、無法用傳統的方法進行處理的數據。也正是因為應用了大數據技術,美國谷歌公司才能比政府的公共衛生部門早兩周時間預告2009 年甲型H1N1流感的暴發。
釐清大數據帶來了哪些變革
就像電力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發電、輸電那麼簡單,而是引發了整個生產模式的變革一樣,基於互聯網技術而發展起來的「大數據」應用,將會對人們的生產過程和商品交換過程產生顛覆性影響,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只是整個變革過程中的一個技術手段,而遠非變革的全部。「大數據」的本質是基於互聯網基礎上的信息化應用,其真正的「魔力」在於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使工業製造的生產效率得到大規模提升。
簡而言之,「大數據」並不能生產出新的物質產品,也不能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但能夠讓生產力大幅提升。正如,《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作者肯尼思·庫克耶和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指出:數據的方式出現了3個變化:第一,人們處理的數據從樣本數據變成全部數據;第二,由於是全樣本數據,人們不得不接受數據的混雜性,而放棄對精確性的追求;第三,人類通過對大數據的處理,放棄對因果關系的渴求,轉而關注相互聯系。這一切代表著人類告別總是試圖了解世界運轉方式背後深層原因的態度,而走向僅僅需要弄清現象之間的聯系以及利用這些信息來解決問題。
如何應對大數據帶來的挑戰
第一, 大數據將成為各類機構和組織,乃至國家層面重要的戰略資源。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大數據將成為提升機構和公司競爭力的有力武器。從某一層面來講,企業與企業的競爭已經演變為數據的競爭,工業時代引以自豪的廠房與流水線,變成信息時代的伺服器。阿里巴巴集團的伺服器多達上萬台,而谷歌的伺服器超過了50萬台。重視數據資源的搜集、挖掘、分享與利用,成為當務之急。
第二,大數據的公開與分享成為大勢所趨,政府部門必須身先士卒。
2013年6月在英國北愛爾蘭召開G8會議,簽署了《開放數據憲章》,要求各國政府對數據分類,並且公開14類核心數據,包括:公司、犯罪與司法、地球觀測、教育、能源與環境、財政與合同、地理空間、全球發展、治理問責與民主、保健、科學與研究、統計、社會流動性與福利和交通運輸與基礎設施。同年7月,我國國務院就要求推進9個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正如李克強總理所強調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包括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的建設,而政務誠信是「三大誠信」體系建設的核心,政府言而有信,才能為企業經營作出良好示範。作為市場監督和管理者,政府應首當其沖推進政務公開,建設誠信政府。為此,國務院通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要求依法公開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提高決策透明度,以政務誠信示範引領全社會誠信建設。
第三,機構組織的變革與全球治理成為必然的選擇。
在工業時代,以高度的專業分工形成的韋伯式官僚制組織形態,確實具有較高的效率。然而,這種專業化分工一旦走向極致,就容易出現分工過細、龐大臃腫、條塊分割等弊端,無法有效應對新的挑戰。大數據技術提供了一種解困之道:在管理的流程中,管理對象和事務產生的數據流只遵循數據本身性質和管理的要求,而不考慮專業分工上的區隔,順應了全球治理的需要。
1990年,時任國際發展委員會主席勃蘭特,首次提出「全球治理」的概念。所謂全球治理,指的是通過具有約束力的國際規制(regimes)和有效的國際合作,解決全球性的政治、經濟、生態和安全問題,以維持正常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為了順應全球治理的浪潮,我國應當構建自己的全球治理理論。深化對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研究,為世界貢獻中國對全球治理的先進理念。
當然,構建我國最新的全球治理理論,當務之急是構建我們的國家治理理論,夯實基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治理理念,切中了我們國家運行中的核心問題。
『肆』 大數據給國家治理方式帶來哪些變革
一、「四個結合」助力國家大數據戰略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部署和頂層設計,需要我們做到「四個結合」:把政府數據開放和市場基於數據的創新結合起來。政府擁有80%的數據資源,如果不開放,大數據戰略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市場主體如果不積極利用數據資源進行商業創新,數據開放的價值就無從釋放;把大數據與國家治理創新結合起來。國務院的部署明確提出,「將大數據作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社會治理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用大數據「助力簡政放權,支持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後監管轉變」「藉助大數據實現政府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透明化管理,完善大數據監督和技術反腐體系」,並具體部署了四大重大工程:政府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程、國家大數據資源統籌發展工程、政府治理大數據工程、公共服務大數據工程;把大數據與現代產業體系結合起來。這里涉及農業大數據、工業大數據、新興產業大數據等,我國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把大數據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結合起來。國務院專門安排了「萬眾創新大數據工程」,數據將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肥沃土壤,數據密集型產業將成為發展最快的產業,擁有數據優勢的公司將迅速崛起。
此外,我國作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需要高度關注一個現實——大數據重新定義了製造業創新升級的目標和路徑。無論是德國提出的工業4.0戰略,還是美國通用公司提出的工業互聯網理念,本質正是先進製造業和大數據技術的統一體。大數據革命驟然改變了製造業演進的軌道,加速了傳統製造體系的產品、設備、流程貶值淘汰的進程。數字工廠或稱智能工廠,是未來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我國面臨著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的歷史重任,在新的技術條件下如何適應變化、如何生存發展、如何參與競爭,是非常現實的挑戰。
二、推動大數據在國家治理上的應用
在大數據條件下,數據驅動的「精準治理體系」「智慧決策體系」「陽光權力平台」將逐漸成為現實。大數據已成為全球治理的新工具,聯合國「全球脈動計劃」就是用大數據對全球范圍內的推特(Twitter)和臉譜(Facebook)數據和文本信息進行實時分析監測和「情緒分析」,可以對疾病、動亂、種族沖突提供早期預警。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推動大數據應用,是我們繁重而緊迫的任務。
在政府治理方面,政府可以藉助大數據實現智慧治理、數據決策、風險預警、智慧城市、智慧公安、輿情監測等。大數據將通過全息的數據呈現,使政府從「主觀主義」「經驗主義」的模糊治理方式,邁向「實事求是」「數據驅動」的精準治理方式。
經濟治理領域也是大數據創新應用的沃土,大數據是提高經濟治理質量的有效手段。互聯網系統記錄著每一位生產者、消費者所產生的數據,可以為每個市場主體進行「精確畫像」,從而為經濟治理模式帶來突破。判斷經濟形勢好壞不再僅僅依賴統計樣本得來的數據,而是可以通過把海量微觀主體的行為加總,推導出宏觀大趨勢;銀行發放貸款不再受制於信息不對稱,通過貸款對象的大數據特徵可以很好地預測其違約的可能性;打擊假冒偽劣、建設「信用中國」也不再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大數據將使危害市場秩序的行為無處遁形。
在公共服務領域,基於大數據的智能服務系統,將會極大地提升人們的生活體驗,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智慧社區、智慧家居等等,人們享受的一切公共服務將在數字空間中以新的模式重新構建。
三、加強大數據動態的跟蹤研究
我國要從「數據大國」成為「數據強國」,藉助大數據革命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還有幾個關鍵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切實建設數據政策體系、數據立法體系、數據標准體系。以數據立法體系為例,一定要在數據開放和隱私保護之間權衡利弊,找到平衡點。
重視對「數據主權」問題的研究。藉助大數據技術,美國政府和互聯網、大數據領軍公司緊密結合,形成「數據情報聯合體」,對全球數據空間進行掌控,形成新的「數據霸權」。思科、IBM、谷歌、英特爾、蘋果、甲骨文、微軟、高通等公司產品幾乎滲透到世界各國的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系統。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數據主權極易遭到侵蝕。對於我國來說,在伺服器、軟體、晶元、操作系統、移動終端、搜索引擎等關鍵領域實現本土產品替代進口產品,具有極高的戰略意義,也是維護數據主權的必要條件。
「數據驅動發展」或將成為對沖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新動力。大數據是促進生產力變革的基礎性力量,這包括數據成為生產要素,數據重構生產過程,數據驅動發展等。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其邊際成本為零,不僅不會越消耗越少,反而保持「摩爾定律」所說的指數型增長速度。這就可能給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新動力,對沖經濟下行壓力。
需要建設一個高質量的「大數據與國家治理實踐案例庫」。國家行政學院一直重視案例庫的建設,在中央的重視和支持下,就大數據促進國家治理這一主題,各部門、各地方涌現出大量創新性的實踐案例,亟須進行系統梳理和總結,形成一個權威的「大數據與國家治理實踐案例庫」,以方便全國領導幹部進行借鑒和推廣。
在大數據時代,個人如何生存、企業如何競爭、政府如何提供服務、國家如何創新治理體系,都需要重新進行審視和考量。我們不能墨守成規,抱殘守缺,而是要善於學習,勇於創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政府和市場兩個輪子一起轉,把我國建設成「數據強國」。
『伍』 陳元:全球金融治理必須堅持守正創新 加強風險防範
全球金融治理必須堅持守正創新
加強風險防範
文 | 陳元
參加世界金融論壇武漢峰會暨第三屆世界金融論壇的來賓們:
即將過去的2020年,註定是人類 歷史 上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給人類 社會 帶來巨大沖擊。 為阻斷疫情,各國採取防範措施,被迫暫停或封鎖經濟,引發一系列問題、矛盾甚至沖突,納洞運不但加劇了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亦極大地考驗著全球金融體系的安全,甚至對全球治理帶來巨大挑戰。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金融、 科技 、文化、安全格局深刻調整,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抗擊疫情中,迅速崛起的數字經濟成為全球防疫的重要武器,不但幫助我們取得了武漢保衛戰的偉大勝利,並在後期的疫情防控中展現了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 與此同時,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疫情期間全面向生活、生產的各領域加速滲透,推動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又成為了抵禦全球經濟衰退,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新引擎。萬物互聯,萬物數字化的變革浪潮正推動人類 社會 從互聯網時代向數字化時代升級。
全球金融業在疫情沖擊下和數字化浪潮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此次疫情加快了數字 科技 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加速了金融數字化轉型。而數字經濟的崛起也為金融業帶來了新機遇。大量的新基建、新產業、新業態的投融資需求不斷涌現。 新的經濟模式呼喚新的金融服務形式,其中,金融 科技 是新金融的典型代表,是金融與 科技 深度融合的產物,是驅動現代金融業升級換代的重要引擎。金融 科技 的開發和運用,將會是未來衡量傳統金融機構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數據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產要素,也為金融業帶來重大變革。 「上雲用數賦智」已成為金融機構創新發展的「必選項」。藉助於強大的網路和算力,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為金融業帶來大量業務革新,使得金融服務更快、更廣、更便捷、更精準。
疫情顫慎和數字化浪潮也給金融業帶來巨大挑戰。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沖擊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各國大多通過超寬松的貨幣政策暫時穩住了金融市場,但其負作用將長期影響全球經濟金融體系。而疫情導致的全球供應鏈重塑,使得依賴關鍵核心技術的數字金融 科技 系統安全面臨新的挑戰。 數字化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時,增加了金融系統的復雜性和脆弱性。數字化拓寬金融范圍的同時,增加了金融風險的傳染性和危險性。數字化創新金融模式的同時,增加了金融監管的難度。數字化帶來新業務的同時,也對金融業提出了新要求。
在當前全球復雜而多變的政治經濟形勢下,全球金融治理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在把握數字化發展機遇的同時加強風險防範。
各位嘉賓。 金融是經濟的血液,同時它也依賴於經濟的 健康 發展。因此,金融必須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本。當前,我國金融業要服務於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大力支持 科技 創新,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資本是關繫到當下和長遠發展的重要命題,而信用是實現從財富到資本轉化的關鍵要素,也是金融的基礎。信用不牢金融不穩。 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數字金融,其本質都是金融,都要遵循金融的規律,要以合法合規、 健康 良好的信用為基礎。當前金融治理要扎實做好國家、企業和個人的信用,守好每個環節的信用,金融體系就不會出大問題。 要加快建立完善的徵信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用數字技術服務和監管數字金融。同時,要積極推動債務信用升級為命運信用即股權信用,乃至尚未出現的國際股權信用,來支持 科技 創新和跨國合作,特別是數字 科技 的創新與合作,這有利於維護各國金融系統的安全。
當前,我們要堅持金融創新與加強監管並重,堅持守牢底線,維護金融穩定。金融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金融新業態層出不窮,在提高效率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得金融風險不斷放大。要在鼓勵金融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擴大金融開放與金融監管能力之間尋求平衡。洞梁 要加強基礎性、制度性建設,監管與金融機構要提升 科技 和數字經濟的基礎知識和專業能力。要積極發展金融監管 科技 ,利用創新技術升級完善金融監管體系,推進數據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推動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防範風險方面的應用;這些需要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 科技 企業攜手努力,密切配合。
病毒無國籍,疫情無國界。同樣, 在全球經濟金融已深度融合的今天,金融風險的蝴蝶效應理論已得到了證實。這次疫情的發生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而縱觀人類 歷史 上數次大的疫情,盡早、盡責的隔離防治是阻斷疫情的有效手段。國際 社會 應該攜起手來,守望相助,共同應對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 而不是「任其私心」,篤信「本國優先」,更不能輕啟所謂的「貿易戰」、「 科技 戰」、「金融戰」等威脅手段。不管是全球疫情防控還是全球金融治理,盡責監管、積極合作、先進 科技 是全世界一致努力的方向。
最後,預祝本次世界金融論壇武漢峰會暨第三屆世界金融論壇圓滿成功,謝謝!
『陸』 南洋理工大學特色專業推薦之公共政策和全球事務文學專業
HA2008治理包換,非營利組織和協會
本課程介紹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如何互動以提供公共服務和影響社會。學科包括政府在社會中的作用,非營利組織在社會中的作用,政府鄭遲芹和非營利組織的歷史、政府失敗、政府非營利旦畝合作,協作治理和網路理論。本課程幫助學生了解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同樣重要。
HA2009的製作電子政務
該學科側重於以下問題:網路和國家信息政策; 電子政務的主要理論; 新加坡電子政務分析; 中國的信息技術政策和政府; 以及其他國家的電子政務實踐。喊畢隨著政府機構在通信和政策制定方面應用新的技術進步,電子政務的發展在其運作方式和與選民的關系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有效和道德地使用技術是民主體制的一個新的重要挑戰。
HA2010通貨膨脹東南亞
本課程介紹了東南亞的公共行政問題。東南亞面積約為4,100,000平方公里、包括以下國家:汶萊、緬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本課程比較和對比這些東南亞國家的公共官僚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預算和財務管理以及政策實施等領域。
HA2011成本效益
本課程介紹了成本效益分析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應用。學科包括:市場失靈和非市場失靈,凈現值分析,公共部門的資源分配決策。本課程還介紹了哲學和政治分析的其他標准,如理性和非理性決策,以及經濟和政治問題之間的平衡。該課程本質上是定量的。
HA2012全球性問題和政策
該學科分析了具有全球意義的關鍵問題和事件,包括恐怖主義、毒品販運、洗錢、傳染病傳播、全球變暖、能源、民主化、全球化和經濟發展。它探討了國家和國際公共政策如何解決這些全球性問題,並提供政策選擇作為解決方案。
HA2013比較公共政策
本課程對包括美國、中國、新加坡等在內的多個國家的公共政策制定機構和流程進行了比較。進一步比較和評估了某些政策領域採用的公共政策選擇。特別是、它研究了不同的文化、歷史、經濟、政治和制度影響對政策制定和政策結果的獨特特徵的作用。它還討論了國家公共政策形成和發展中的「政策轉移」、「政策借貸」和「政策學習」。
HA2014公共組織和管理
本課程介紹了公共組織中的組織理論和行為。學科包括組織環境、目標和有效性、戰略規劃、權力和決策、文化和價值,結構和控制,領導,動機和溝通。它還分析了組織變革和發展的戰略,使公共組織在復雜和動態的環境中更加高效,有效,反應迅速,負責任和創新,以應對當今政府面臨的挑戰。
HA2015中非當代關系
本課程讓學生全面了解中非當代關系以及國際關系框架和外交政策分析理論領域的主要爭論。它揭示了中國對非政策的基礎,關系的主要特徵,成就和挑戰以及它如何影響非洲大陸的發展和國際關系。
HA2016全球治理和監管
本課程向學生介紹全球治理的理論,挑戰和過程。該課程將研究氣候變化,人權和貧困等跨國問題,並衡量當代治理機制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性。
本課程分為三個部分。首先,該課程考察了全球治理的歷史根源,概念和行動者。其次,該課程對全球治理面臨的緊迫挑戰和國際組織的相關反應進行了案例研究。最後,該課程衡量技術,「大數據」和非國家行為者的活動對全球治理演變的影響。本課程最後根據英國脫歐,美國的反全球化運動以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等全球一體化課程等當代發展,考慮全球治理的未來。
HA2017外交政策分析
該課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提供了外交政策分析理論觀點(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的歷史背景和概述,以及它與國際關系的關系。第二部分側重於影響力和形狀決定外交政策、即演員、結構、媒體和輿論、各種型號、實施策略和手段,經濟方略,國家安全和跨國問題的考慮作出的各種因素和組件。
該學科提供了公共政策領域的介紹性概述。它研究了公共政策作為一門學科的演變,並介紹了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制度和程序,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官僚背景。它還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引入了各種理論模型例如制度主義、精英主義、公共選擇、博弈論和利益集團沖突。它進一步概述了政策分析和評估方面的技術以及教育、環境、能源、社會福利等實質性政策領域。
HA2021新加坡公共管理
本課程介紹新加坡的公共行政問題。它涵蓋了新加坡公共行政的歷史演變,公共組織,公務員制度,公共預算和財務管理,公共管理改革以及新加坡一些特定的公共行政領域。該課程突出了使新加坡公共服務高效和清潔的獨特方面。
HA2022新加坡公共政策制定
他的學科為學生提供新加坡的公共決策過程中的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識。將討論決策的不同階段:問題定義,議程設置,問題擴展,制定,合法化,預算編制,實施和評估。它還將審查行政,立法,官僚,司法和公民在新加坡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作用。
HA2023科學研究方法
本課程介紹了為社會科學研究生成准確有用信息的基本研究方法。學科包括社會研究的理論基礎,研究設計的各種技術,社會和政策問題的概念化和定義,數據收集方法,包括抽樣,訪談,調查問卷,定性和定量數據的分析和組織(包括描述性)和回歸分析),以及研究結果的解釋和表達。
HA2024公共行政和政策的統計基礎
作為統計和定量數據分析的介紹,本課程概述了統計分析的理論基礎,以及公共行政和政策管理決策的基本實踐應用。了解統計分析並能夠處理數據是公共行政和政策專業化的重要能力。課程學科包括數據收集和測量、集中趨勢、描述性統計、抽樣、推理、使用卡方的假設檢驗、與t檢驗和方差分析的平均比較、簡單回歸、多元回歸和邏輯回歸。本課程還旨在培養學生的電子表格和流行的統計軟體技能,如Microsoft Excel或SPSS。
HA2026美國外交政策
本課程介紹了美國外交政策的研究。它旨在幫助培養學生解釋美國外交政策制定過程的能力,並更好地理解美國外交政策在世界范圍內的潛在模式、邏輯和影響。它涵蓋了外交政策決策和實施中涉及的幾種理論方法和實證問題。
HA3003政治種族
本課程將結合理論和案例研究來回答種族沖突問題,從而考察民族與政治的交叉。案例研究將來自東南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和其他地方(如西歐的穆斯林、尼加拉瓜的米斯基托印第安人;中東的庫爾德人;俄羅斯的種族緊張局勢;以及泰米爾人爭奪分裂國家的斗爭來自僧伽羅語控制的斯里蘭卡。)
HA3004美國和東亞亞洲
本課程介紹和分析了美國與東亞的國際關系。美國仍然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東亞是世界政治中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地區之一。他們的互動對世界外交的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們的外交政策的發展給彼此帶來了相互挑戰。學科包括:美國和中國、美國日本聯盟、美韓關系和USASEAN關系。
HA3005政治發展中世界
該課程讓學生了解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發展問題。它將審查影響這些人民生活的政治行為者、政治制度、政治歷史、經濟進程、社會運動和當前問題。探討的學科將包括殖民主義對當前政治制度、革命、民主化、婦女、宗教和政治、經濟增長戰略、種族沖突和多元化困境的影響。為了探討這些學科,特定案例將來自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亞洲。
HA3006亞洲波利蒂卡爾思想
本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亞洲政治思想中的一些重要文本和辯論。中國的政治思想將成為主要焦點,並參考日本,韓國和中國中國台灣的其他傳統。涵蓋的時期將從中國建國初期到二十世紀。考慮的思想家包括孔子,孟子,荀子,莊子,老子和韓非子。還將研究諸如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和地區主義等當代意識形態以及人權和民主等當前的熱門話題。亞洲政治思想是亞洲政府的基礎,其影響力今天仍然很明顯。它也是一個理論體系,與西方政治思想一樣豐富多樣,為其提供了必要的補充。
HA3007公共預算和菲南官方管理
本課程介紹政府預算和預算編制過程的制度,政治和行政方面,包括收入和支出模式。它還討論了稅收,公共借貸和債務管理,資本預算和城市發展以及政府間財政關系。此外,它還探討了政府會計和審計的基本概念和原則,作為政府綜合控制系統的一部分。
HA3008非營利組織管理
該學科涉及研究非營利環境中的管理的組織,運營,課程和分析。該課程涵蓋各種學科,如管理志願者,籌款,游說,公共教育,宣傳,營銷,最重要的是,如何創建一個新的非營利組織。分析基於講座,演講嘉賓,教科書和現場學生觀察。在非營利組織中,管理者面臨著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限制下運營時追求社會使命的挑戰。要在這些情況下妥善管理,需要嚴格的分析工具和對如何平衡時代沖突的選區的需求的復雜理解。
HA3009比較公共管理通貨膨脹
該學科側重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行政系統比較。需要比較的領域包括人事管理,公共財政,政治和經濟背景,政府間關系和公共政策問題。
HA3010大眾傳媒與公共政策
本學科討論了大眾傳媒在政治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它介紹了當代大眾傳媒的組織和運作。它審視了大眾媒體作為政府監督機構的功能以及對政府透明度和信息自由的影響。它調查了大眾媒體對政策制定的影響,特別是在社會問題或要求的定義,有爭議的公共問題的討論以及政治運動方面。該學科還研究了公共政策對大眾媒體的影響,特別關注媒體結構和節目的媒體監管政策。
HA3011科學,技術和政策
本課程概述了科學,技術和政府之間的關系。它探討了兩個問題:制度和公共政策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的作用,以及互聯網和媒體等科學技術對政策制定的影響。它還討論了歷史和當前的科學和技術政策問題。
HA3013政府和企業在東亞和東南亞
本課程探討私營部門與公共部門之間關系的性質,重點關注東亞和東南亞的政府監管政策。本學科討論了企業,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概念和功能,以及他們的競爭利益如何為這些國家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帶來困難的經濟,政治和法律挑戰。它進一步探討了企業和政府通過某些公共政策安排共同努力實現社會平衡和全球競爭力的前景。
HA3014新加坡的外交政策
本單元旨在了解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並通過該政策了解區域國際關系的動態。通過研究當前東南亞國際關系(東盟集團和區域多邊主義)的發展,外部勢力(美國,中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對該地區的政治產生影響,以及新加坡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和機遇正如所希望的那樣,學生們將不僅要了解新加坡外交政策的理論基礎和未來幾年面臨的挑戰,還要了解東南亞地區正在進行的地緣政治游戲。該模塊側重於影響新加坡外交政策的該地區當代和正在進行的政治和安全發展中的關鍵問題。
HA3015西方媒體
本單元考察了西方和東方各國的案例,使學生了解當代社會大眾傳媒與政治之間的關系。本單元旨在讓學生對政府,政治家和媒體之間復雜而動態的關系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課程結束時,學生將深入了解並能夠理解這些微妙的關系,理解新聞我室的運作以及向公眾展示新聞的各種方式。
HA3016中國對橫生的政策
中國的崛起是地區和全球事務中最重要的事態發展之一。中國日益增長的國際活動和在世界不同地區的存在將要求學生或政策制定者更好地評估中國的外交政策。該模塊將研究中國從孤立的國家向地區大國的上升和潛在的大國。它旨在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的區域和全球行為以及對亞太其他國家的影響。
HA3017 中國的政治
本課程將考察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傳統,從1949年到現在的政治發展,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政治中的作用、政治機構、領導和領導政治,中國國家和社會,政治挑戰,政治改革和21世紀中國政治的前景。
HA3018人口流動的爆發
近幾十年來人口流動的爆發已經改變了傳統的派遣國進入接收國。雖然許多人將繼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國家和地區邊界,但世界各國政府及其公民仍在適應這些非常迅速的變化,並學習如何通過公共政策解決其影響。通過關注難民和移民流動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安全決定因素,本課程的學生將分析現代人口流動的原因和後果。該課程根據不同的移民群體(人才;家庭成員;尋求庇護者;難民;非正規和無證移民;
HA3019東亞安全:過去,現在和未來
本課程向學生提供有關二戰後東亞安全發展的深入知識,以及理論視角,以捕捉東亞安全機制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將討論「東亞」和「國際安全」的概念; 東亞安全史; 美國「中心輻射」系統,特別是美日同盟; 東盟多邊主義,特別是東盟地區論壇,東盟國防部長會議和東亞峰會; 先進的理論框架,以理解東亞安全; 和地區安全問題,如中國的崛起,朝鮮半島,中國台灣海峽,東海和南海。為了促進課堂討論,學生需要通過報紙、雜志、趕上當代東亞事務和在線媒體。到本課程結束時,學生將對東亞的安全威脅有更細致的了解,並能夠運用國際關系理論來解釋為什麼某些問題會成為威脅,以及政治行動者如何尋求解決這些問題。
HA3020司法
本課程旨在向學生介紹當代政治思想中關於正義概念的某些最重要的辯論。它將通過考慮約翰羅爾斯1971年的開創性文本「正義論」以及羅爾斯最重要的哲學批評家來展開。在自由主義傳統中工作,羅爾斯將試圖通過建立一種公正的模式來調和自由和平等,這種模式是公平的,它提出了一個相當的人類自由的綜合方案,不平等僅存在於他們附屬於辦公室和職位空缺的范圍內。所有這些都使他們從政治界最不受歡迎的成員中受益。在審視了羅爾斯對正義的公正性之後,本課程將研究四種文本,這些文本從不同的理論取向來批判羅爾斯。這些具體包括自由主義批評、社群主義批評、女權主義批評和現實主義批評。
HA3021比較政治在亞
該課程將使學生分析亞洲政治發展的不同解釋; 了解美國在塑造亞洲霸權秩序中的作用; 掌握日本發展型國家的基本特徵及其在東亞的影響; 了解中國政治改革的主要特點及其不斷增長的經濟和戰略影響力; 評估東南亞各州脆弱的政治發展; 了解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根本影響; 並評估亞洲區域主義在經濟,政治和安全層面的特點和前景。
HA3022現代政治思想的起源
本課程將探討早期現代政治思想的幾個關鍵文本。我們將研究這些文本如何為各種現代概念和思想的發展奠定基礎,這些概念和思想繼續為我們今天對政治生活和現實的理解提供信息。
HA3023 國際安全
本課程的調查在國際安全當前問題。我們將討論當代國家安全中的幾個最緊迫的問題,從國家間和內戰等傳統安全問題、核擴散、大國崛起、到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非傳統的新問題和「人類安全。」該課程還將研究為這些安全問題提出的一些解決方案,包括國際組織,民主促進和軍事干預。
HA400121世紀東盟
該課程將研究過去三十年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發展。它還將分析東盟冷戰後的發展時期,確定東盟在安全和經濟方面的作用和功能的擴大和擴大。包括越南、柬埔寨、寮國和緬甸在內的東盟成員國擴大問題以及該組織與其他亞太安全和經濟結構的關系也將得到深入探討。它還將探討促進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初步努力。
HA4002 東西方民主化的政治
該課程將討論民主化的歷史、文化、社會和政治先決條件以及與亞洲和歐洲民主化相關的過程和問題。將介紹和討論「向民主過渡」的文獻和分析民主化的各種理論框架。東亞民主化也將與最近東歐和西歐的民主化進行比較,並在冷戰後世界全球民主化的背景下進行分析。我們將考慮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韓國、日本、中國和中國台灣的政治變革以及西歐和東歐的變化,因為案例研究證實或反駁了這種明顯的全球趨勢。
HA4003全球化和EA ST亞洲政治
本課程旨在向學生介紹全球化及其在概念和經驗上的影響。學生還將能夠評估:理解經濟社會監管模式的理論框架; 在貿易、金融和其他分配問題上形成政府政策的力量; 世界各地區之間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之間發生的結構性變化。它還旨在讓學生在三個主要層面上對東亞地區各國的政治發展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1)日本,中國和東南亞主要國家的國內政治制度,特別是對經濟的治理。
2)東亞區域一體化的出現以及區域因素在國家發展中的意義。
3)東亞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地位。
HA4004恐怖主義
本課程從軍事、法律、政治、經濟、心理和社會學的角度審視安全和恐怖主義的性質。學生將學習從軍事和非軍事來源保護個人,他們的價值觀、規范、規則、制度和財產,以及國內外恐怖主義和反恐措施的原因和影響。
HA4005新加坡憲法
本課程探討了指導和約束新加坡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的法律框架。它側重於公共行政的程序維度。將特別強調新加坡的憲法和行政法及其對新加坡行政體制發展的影響。
HA4006專題公共管理
本課程重點關注當代公共行政人員的各種挑戰性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建築治理能力、行政創新、績效衡量和管理、緊急和危機管理、反恐管理、陽光政府、服務型政府等。
HA4008公共管理和政策倫理學
所有高年級學生都必須參加該課程。核心課程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政治知識和管理技能以及政策分析。但是,如果以錯誤的方式使用知識和技能,它們就會變得有害。道德培訓包括理解善惡,對與錯以及超越自身利益的概念,如愛、仁慈、義務、可靠性、誠實和正義。
HA4009斯佩恰升的問題在公共政策
該學科提供了對某些實質性政策領域的深入理解,如經濟政策、國防政策、人口政策、環境政策、衛生政策、教育政策、外交政策、福利政策、住房和城市發展政策。
HA4010麻省理工創新與政策
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和社會變革的關鍵驅動力。本課程介紹技術創新,傳播和經濟發展的理論和概念。它探討了國家在刺激創新,技術轉讓和工業生產力方面的作用,並探討了技術政策在不同國際和工業環境中的影響。
HA4011公共管理:過去、現在和未來
什麼是公共行政?它與政治科學有什麼不同?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之間是否有任何交叉點?公共服務人員的管理與管理商業部門員工不一樣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不研究企業管理呢?所有這些問題都引導學者們聲稱現在的公共行政面臨著「身份危機」。許多人,特別是學生,並不真正知道我們為什麼需要學習公共行政以及這門學科的獨特之處。本課程旨在回答上述問題。
HA4012新加坡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經過50年的獨立,新加坡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國家建設階段。我們的先驅們努力將新加坡帶到今天的位置。年輕一代的責任不僅是維持我們所取得的成就,而且還要在未來50年及以後將新加坡推向更高的高度。不幸的是,人口老齡化、醫療保健、人口增長及其影響、移民和社會和諧、持續經濟增長、社會不平等、住房、交通等問題將繼續挑戰我們。了解這些問題並熟悉減輕這些問題的現有政策和課程至關重要。
HA4013高級學科的民主理論:民主與司法
本課程將為學生提供對民主概念的理論審訊,特別是與社會分裂問題有關的問題。在整個政治思想史上,從柏拉圖到約翰羅爾斯的理論家都認識到,分裂是政治領域的本質:政治共同體的不同部分之間,在聲稱擁有不同治理頭銜的人,具有不同慾望的人之間不斷出現分歧。和需要,那些對共同利益有異議的人,等等。然而,除了少數例外,傳統的規范思想家已將這種多元化視為一種需要克服的條件,而不是一種需要肯定的條件。在本課程中,我們將研究各種二十世紀的政治理論家,他們不僅認識到人類差異的事實,因此,民主主要與努力表達多種社會形式的做,存在和思想在內部區分所有政治社會的努力有關。我們將鼓勵學生將這種對民主的理解與那些強調社會和諧和共識價值觀的當代理解進行對比,為他們提供批判性探究實際存在的政治制度和秩序的基礎。
HA4014歐盟
本課程向學生介紹歐洲一體化的政治和政策。歐洲聯盟是世界上最成熟的國際區域組織之一,已經建立了60年的制度。超國家層面採取的政策現在影響了28個國家的5億多公民; 歐盟成員國形成的雙邊和多邊關系受到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洲法院等中央機構的審查。通過本課程,學生將了解導致歐盟出現的歷史動機(以及考慮了哪些替代模型),歐洲機構的設計和結構(以及它們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
HA4016全球城市:政策與政治
本課程將提供全球城市的基於案例的理論和理解。它將側重於全球城市形成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方面以及維持全球城市存在和運營的城市政策。
本課程向學生介紹了影響從事有關經濟問題的公共部門的決策過程中公共管理者的行為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基於不同的理論和實踐觀點,學生能夠學習各種市場和官僚場景,包括微觀和宏觀經濟問題和影響,以及如何利用現代政治經濟學的工具來解決當代政策問題。通過領導班級和討論,鼓勵學生整理公共決策中的事實,分析研究文獻,批判性地檢查利弊,並支持作為潛在合格的公共行政人員和政策制定者的教育結論
HA4018政策評估
政策/課程評估是當代決策的一個關鍵要素,是指對課程/政策職能和成果進行全面,通常為多年的研究。本課程將使學生了解:1)政策評估的復雜性和范圍; 2)政策和課程評估的基本方法。課堂上還將涵蓋評估的社會,政治和道德背景。
在整個學期中,我們將查看針對公共問題,課程和政策進行的評估示例,以展示關鍵點。我們還將通過應用基本評估概念和技術,同時解決一系列測量問題,分析基礎知識和性能數據報告。學生將接觸到一些評估研究,並有設計評估課程的實踐經驗。
HA4019政治理論方法
在政治理論領域,關於方法的問題往往被掩蓋或從業者和學生都忽略不計。本課程旨在通過向學生介紹政治理論實踐中最重要的方法論方法來糾正這種不足。我們將研究指導各種方法的理論假設,以及如何在政治思想的制定和分析中具體應用這些方法。將要研究的方法論傳統的例子包括:分析政治哲學、現實主義、神秘主義、語境主義、辯證分析、立場理論、家譜、解構和比較政治理論。
HA4021美國社會福利政策分析
本課程將提供美國的社會福利政策的歷史根源,政策的制定和當代政策發展的經濟和政治因素的批判性分析。該課程還包括審查社會福利政策和社會服務提供方面的國際問題。
HA4022亞太國際政治
該模塊的目的是培養對亞太地區國際政治性質的認識和理解,以及與這些政治相關的概念和理論問題,並使學生掌握分析大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技能並解釋區域機構的作用。
HA4023社會政策的政治
在政治上可能沒有比資源分配更基本的問題:誰得到了什麼、何時以及為什麼。當前的經濟和人口變化給社會政策帶來了許多挑戰,而保護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本課程旨在拆包的社會政策,這些經濟和人口趨勢,什麼樣的改革政府正在開展的影響,以及如何將這些受國內政治的影響。
HA4024環境變化與政策設計
環境變化和政策設計越來越受到政策研究人員和從業人員的關注。本課程旨在為您提供批判性分析和溝通環境變化和政策制定的復雜性和動態所需的技能,以及設計有效政策的挑戰和政策工具。本課程旨在涵蓋環境政策設計核心理論和概念的實際應用。本課程將讓你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的核心概念應用到環境決策和政策設計的影響。
HA4025設計和開展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更深層次的探索多樣化的社會現象和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設計有效的公共管理戰略和政策。在公共行政和政策領域、敘述、案例研究、觀察以及最近、焦點小組為我們理解公共部門中的結構,管理和環境因素提供了見解和深度。
HA4026所選學科在醫療保健和老齡化
這個核心課程旨在培養你的關鍵概念,原則和理論的理解,它們對健康相關的政策分析和追求事業基本衛生保健和老齡化醫療保健領域。此外,它旨在發展您的反思能力,並通過審查不同國家的案例研究,使他們能夠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
HA4099政治與公共管理
該課程的目標是提供獨立研究工作的培訓。在主管的指導下,每個學生將確定研究問題,制定研究問題,制定理論框架並設計方法論方法。通過課程的完成,學生將獲得理論推理,實證研究(尤其是數據的收集,解釋和分析)以及研究結果的撰寫和展示方面的經驗。
『柒』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我國在以下十三個方面取得了哪些具體成就,任選兩個方面,舉例說明
2012年至2021年是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我國在以下十三個方面取得了具體成就:
1. 經濟發展
2. 政治制度現代化
3. 文化軟實力提升
4. 全球治理新格局
5. 紫色經濟發展
6. 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
7. 綠色發展理念領跑全球
8.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9. 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10. 精準扶貧、脫貧攻堅
11. 城鄉區域發展協同化
12. 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13. 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
其中,我選擇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兩個方面來介紹我國的成就。
經濟發展方面,我國在過去十年中實現了經濟規模的快速增長,並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發展的今天,已經由過去的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通過實喚行施創新驅動、綠色發展、開放合作等一系列戰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經濟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方面,我國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和創新成果,例如「嫦娥」系列探月冊鏈耐工程、量子通信等。同時,我國州春在信息技術、高鐵、核電、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實現了重大技術創新,拉近了與發達國家的科技差距,為未來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支撐和動力。
『捌』 大數據被多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原因
大數據被多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原因全球掀起開放政府數據熱潮。大數據成為全球治理工具,各國紛紛出台大數據國家戰略。數據時代,循數治國將更加有效。這也脊伍是為何許多國家把大數據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櫻明或的槐攜原因所在。
『玖』 當前國內國際形勢與政策
當前國內國際形勢與政策:
1、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每一次偉大飛躍,都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極其復雜搜橋嚴峻的國內國際形勢下,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實現的。我們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但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面臨各種難題和挑戰。
2、從大局上看,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當今世界出現的各種亂象都是和平與發展這個主題沒有解決好的反映。我們要堅信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
3、從角色上看,我國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國發展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將更加緊密。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不斷加深,世界對中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臘陪深。我們要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把自己發展好了,給世界帶來機遇,也要更加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9)大數據全球治理擴展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國際形勢與政策:
1、世界經濟重心由北大西洋向亞太區域轉移。國際經濟格局的「東升西降」「南升北降」的趨勢日益明顯。中國、印度、巴西、印尼等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對世界經濟增速貢獻率達到80%。
2、世界權力格局由一超多強向多元體系轉移。國際格局出現重組、調整,力量對比更加趨於平衡。國際格局主導權不再是局限於西方內部,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中的發言權逐步上升。
3、全球化進程背後的推動力量此消彼長。全球化是在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下開啟並發展的。當前,主要發達國世局猛家從全球化的推動力量變為消極力量。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更加積極參與全球化。
4、全球治理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當前,英國脫歐、美國「退群」,全球治理體系因為單邊主義傾向而有倒退之危險。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等問題是當前國際局勢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5、新興領域競爭加劇推動國際體系深刻變革。傳統地緣政治爭奪逐步讓位於新興領域的國際競爭。各國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太空技術、生物技術、量子科技、物聯網等技術革命制高點的爭奪日趨激烈。太空、極地、網路、海洋資源、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國際規則制定權爭奪,將成為大國博弈的重點領域。
『拾』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
一、國家信息化發展的基本形勢
(一)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信息革命。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交叉融合,正在引發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突破。信息、資本、技術、人才在全球范圍內加速流動,互聯網推動產業變革,促進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轉型,國際分工新體系正在形成。網信事業代表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推動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空前提升,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生產力質的飛躍,引發生產關系重大變革,成為重塑國際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事發展新格局的主導力量。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誰在信息化上占據制高點,誰就能夠掌握先機、贏得優勢、贏得安全、贏得未來。發達國家持續推動信息技術創新,不斷加快經濟社會數字化進程,全力鞏固領先優勢。發展中國家搶抓產業鏈重組和調整機遇,以信息化促轉型發展,積極謀求掌握發展主動權。世界各國加快網路空間戰略布局,圍繞關鍵資源獲取、國際規則制定的博弈日趨尖銳復雜。加快信息化發展,建設數字國家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二)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信息化取得長足進展,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相比還有差距,堅持走中國特色信息化發展道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建設網路強國,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目前,我國網民數量、網路零售交易額、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規模已居全球第一,一批信息技術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進入世界前列,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信息產業體系。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深化,「互聯網+」異軍突起,經濟社會數字化網路化轉型步伐加快,網路空間正能量進一步匯聚增強,信息化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同時,我國信息化發展也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是:核心技術和設備受制於人,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夠,信息基礎設施普及程度不高,區域和城鄉差距比較明顯,網路安全面臨嚴峻挑戰,網路空間法治建設亟待加強,信息化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整體戰略布局中的潛能還沒有充分釋放。
我國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戰沖旦略主動地位持續增強,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從國內環境看,我國已經進入新型工業化、信散弊擾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關鍵時期,信息革命為我國加速完成工業化任務、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構築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也警示我們面臨不進則退、慢進亦退、錯失良機的巨大風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完全有能力依託大國優勢和制度優勢,加快信息化發展,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再上新台階。二、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和基本方針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堅持走中國特色信息化發展道路,堅持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為主線,以建設網路強國為目標,著力增強國家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讓信息化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二)戰略目標
到2020年,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第三代移動通信(3G)、第四代移動通信(4G)網路覆蓋城鄉,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研發和標准取得突破性進展。信息消費總額達到6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38萬億元。核心關鍵技術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重點行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網路化協同創新體系全面形卜旦成,電子政務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實有力,信息化成為驅動現代化建設的先導力量。
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20太比特/秒(Tbps),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實施,與周邊國家實現網路互聯、信息互通,建成中國-東盟信息港,初步建成網上絲綢之路,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和互聯網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得到及時應用,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路,實現寬頻網路無縫覆蓋。信息消費總額達到12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67萬億元。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形成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電子政務應用和信息惠民水平大幅提高。實現技術先進、產業發達、應用領先、網路安全堅不可摧的戰略目標。
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48太比特/秒(Tbps),建成四大國際信息通道,連接太平洋、中東歐、西非北非、東南亞、中亞、印巴緬俄等國家和地區,涌現一批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網信企業。到本世紀中葉,信息化全面支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網路強國地位日益鞏固,在引領全球信息化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為。
(三)基本方針
--統籌推進。信息化事關國家經濟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必須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統籌中央和地方,統籌黨政軍各方力量,統籌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統籌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目標,統籌各領域信息化發展重大問題,確保國家信息化全面協調可持續健康發展。
--創新引領。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發展作為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發展主動權,更好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根本之策,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快馬加鞭爭取主動局面,占據競爭制高點。
--驅動發展。最大程度發揮信息化的驅動作用,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引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優勢新興業態向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拓展,全面提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國防等領域信息化水平。
--惠及民生。堅持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緊緊圍繞人民期待和需求,以信息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合作共贏。堅持國家利益在哪裡、信息化就推進到哪裡,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加強網路互聯、促進信息互通,加快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網上網下兩個空間,主動參與全球治理,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確保安全。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切實防範、控制和化解信息化進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