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G 技術架構和關鍵技術
挑戰:現在僅實現獨立 5G 組網,後續要實現車聯網之類的應用,必須提供站間互傳的連續覆蓋,5G 的最大覆蓋范圍200-300米。
NGC(Next Generation Core):下一代核心網;
NG-RAN(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下一代接入網。
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進包轉發核心網;
4G 網路中,網路中的組件稱為網元功能。使用的專用網路設備實現某些功能。
5G 網路中,網路組件稱為網路功能。使用虛擬化的網路功能虧褲來實現網路功能,便於管理,彈性伸縮。
將專用設備轉為虛擬化網路功能。
4G 中,所有設備共享一個通道進行通信。
5G 中,業務被分割在不同的管道內。
用戶面功能:編解碼、SA、TCP 加速、視頻優化、緩存、Web 加速、可靠性。
控制面板功能:注冊、移動性管理、安全、服務管理、QoS、鑒權、路由、策略控制、用戶數據管理、應用功能。
4G 中,數據需要經過接入網,傳入核心網,再穿回來。
5G 中,中心DC負責:信令面集中,簡化運維,服務化架構到敏捷運維。本地DC:流量本地化、無縫移動業務錨點。邊緣 DC:用戶體驗提升,原生MEC 能力。歷鎮
控制信銷爛簡息傳到 DC,用戶數據本地處理。
業務之間的隔離:TDM,時分多址;
業務內的隔離:VPN。
BBU 從放置在站點,到放置在匯聚點(放置BBU,需要機房,集中管理成本更低)。
CU/DU的劃分:按照延遲劃分,延遲要求高的放置在 CU,延遲不敏感的放置在 DU。
Ⅱ 5g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關鍵技術1:高頻段傳輸。
移動通信傳統工作頻段主要集中在 3GHz 以下,這使得頻譜資源十分擁擠,而在高頻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頻段)可用頻譜資源豐富,能夠有效緩解頻譜資源緊張的現狀,可以實現極高速短距離通信,支持 5G 容量和傳輸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關鍵技術2:新型多天線傳輸。
多天線技術經歷了從無源到有源,從二維(2D)到三維(3D),從高階 MIMO 到大規模陣列的發展,將有望實現頻譜效率提升數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 5G 技術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關鍵技術3:同時同頻全雙工。
最近幾年,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吸引了業界的注意力。利用該技術,在相同的頻譜上,通信的收發雙方同時發射和接收信號,與傳統的 TDD 和 FDD 雙工方式相比,從理論上可使空口頻譜效率提高1倍。
關鍵技術4:D2D。
傳統的蜂窩通信系統的組網方式是以基站為中心實現小區覆蓋,而基站及中繼站無法移動,其網路結構在靈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關鍵技術5:密集網路。
在未來的 5G 通信中,無線通信網路正朝著網路多元化、寬頻化、綜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演進。隨著各種智能終端的普及,數據流量將出現井噴式的增長。
關鍵技術6:新型網路架構。
目前,LTE 接入網採用網路扁平化架構,減小了系統時延,降低了建網成本和維護成本。未來5G 可能採用 C-RAN 接入網架構。
Ⅲ 5g網路的組成有哪些
5G網路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無線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
第納判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簡稱5G)是具洞悉改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頻移動通信技術,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路基礎設施。陸賀
Ⅳ 5g的三大核心技術
5G的三大核心技術分別是SBA、CUPS和網路切片。
什麼是SBA?
SBA(ServiceBasedArchitecture),即基於服務的架構。它基於雲原生構架設計,借鑒了IT領域的「微服務」理念。
眾所周知,傳統網元是一種緊耦合的黑盒設計,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從黑盒設備中解耦出網路功能軟體,但解耦後的軟體依然是「大塊頭」的單體式構架,需進一步分解為細粒度化的模塊化組件,並通過開放API介面來實現集成,以提升應用開發的整體敏捷性和彈性。
為此,業界提出了基於CloudNative的設計原則。
CloudNative的使命是改變世界如何構建軟體,其主要由微服務架構、DevOps和以容器為代表的敏捷基礎架構幾部分組成,目標是實現交付的彈性、可重復性和可靠性。
微服務就是指將Monolithic(這個詞太難傳神翻譯了,本文翻譯成單體式應用程序)拆分為多個粒度更小的微服務,微服務之間通過API交互,且每個微服務獨立於其他服務進行部署、升級、擴展,可在不影響客戶使用的情況下頻繁更新正在使用或盯的應用。
正是基於這樣的設計理念,傳統網元先是轉換為網路功能(NF),然後NF再被分解為多個「網路功能服務」。
SBA=網路功能服務+基於衫彎和服務的介面。網路功能可由多個模塊化的「網路功能服務」組成,並通過「基於服務的介面」來展現其功能,因此「網路功能服務」可以被授權的NF靈活使用。
其中,NRF(NFRepositoryFunction,NF貯存功能)支持網路功能服務注冊登記、狀態監測等,實現網路功能服務自動化管理、選擇和可擴展。
CUPS
CUPS(ControlandUserPlaneSeparation),即控制與用戶面分離。目的是讓網路用戶面功能擺脫「中心化」的囚禁,使其既可靈活部署於核心網(中心數據中心),也可部署於接入網(邊緣數據中心),最終實現可分布式部署。
事實上,核心網一直沿著控制面和用戶面分離的方向演進。比如,從R7開始,通過DirectTunnel技術將控制面和用戶面分離,在3GRNC和GGSN之間建立了直連用戶面隧道,用戶面數據流量直接繞過SGSN在鬧皮RNC和GGSN之間傳輸。到了R8,出現了MME這樣的純信令節點。
只是到了4.5G和5G時代,這一分離的趨勢更加徹底,也更加必要。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為了滿足5G網路毫秒級時延的KPI。
光纖傳播速度為200km/ms,數據要在相距幾百公里以上的終端和核心網之間來回傳送,顯然是無法滿足5G毫秒級時延的。物理距離受限,這是硬傷。
因此,需將內容下沉和分布式的部署於接入網側(邊緣數據中心),使之更接近用戶,降低時延和網路回傳負荷。
網路切片
5G服務是多樣化的,包括車聯網、大規模物聯網、工業自動化、遠程醫療、VR/AR等等。
這些服務對網路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工業自動化要求低時延、高可靠但對數據速率要求不高;高清視頻無需超低時延但要求超高速率;一些大規模物聯網不需要切換,部分移動性管理對之而言是信令浪費等等,為此5G要像一把瑞士軍刀一樣,多功能滿足差異化的網路服務。
於是,我們就要把網路切成多個虛擬且相互隔離的子網路,分別應對不同的服務。
當然,這么靈活的切片工作豈是傳統大塊頭的黑盒設備能擔當的,自然要虛擬化、軟體化,再將網路功能進一步細粒度模塊化,才能實現靈活組裝業務應用。
因此,3GPP就確認了由中國移動牽頭26家公司提出的SBA構架為5G核心網基礎構架。
Ⅳ 5G網路架構
5G網路標准分為獨立組網模式(SA)和非獨立組網模式(NSA)兩大類。
獨立組網模式是指需要全新打造5G網路環境,如5G基站、5G核心網等。
非獨立組網模式是指在現有的4G硬體設施基礎上,實施5G網路的部署工作。
Ⅵ 5G接入網由哪些網元組成,有什麼不同架構
5G接入網(AN)有無線側網路架構和固定側網路架構。
無線側:手機或者集團客戶通過基站接入到無線接入網鬧擾,在接入網側可以通過RTN或者IPRAN或者PTN解決液肢旦方案來解決,將信號傳遞給BSC/RNC。在將信號傳遞給核心網,其中核心網內部的網元通過IP承載網來承載。
固網側:家客和集客通過接入網接入,接入網主要是GPON,包括ONT、ODN、OLT。信號從接入網出來後進入城域網,城域網又可以分為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BRAS為城域網的入口,主要作用是認證、鑒定、計費。信號從城域網走出來後到達骨幹網,在骨幹網處,又可以分為接入層和核心層。
(6)5g網路技術架構擴展閱讀
5G網路的主要優勢在於,數據傳輸速率遠遠高於以前的蜂窩網路,最高可達10Gbit/s,比當前的有線互聯網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窩網路快100倍。另一個優點是較低的網路延遲(更快的響應時間),低於1毫秒,而4G為30-70毫秒。
由於數據傳輸更快,5G網路將不僅僅為手機提供服務,而且還將成為一般性的家庭和辦公網路提供商,與有線網路提供商競爭。以前的蜂窩網路提供了適用於飢謹手機的低數據率互聯網接入,但是一個手機發射塔不能經濟地提供足夠的帶寬作為家用計算機的一般互聯網供應商。
Ⅶ 5g的三大技術分別是哪些
5g的三大技術的內容如下:
1、超密集異構網路。超密集異構網路技術是移動通信發展到融合階段的必然產物。隨著未來移動通信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對網路信息傳輸的要求會隨時間和地點呈現出非均勻特性。過去以宏蜂窩為主、以區域覆蓋為目的的移動通信網路架構已經很難滿足呈指數級增長的細分需求。
2、自組織網路。自規劃的目的是動態進行網路規劃並執行,同時滿足系統的容量擴展、業務監測或優化結果等方面的需求。自配置即新增網路節點的配置可實現即插即用,具有低成本、安裝簡易等優點。衡消尺自優化的目的是減少業務工作量,達到提升網路質量及性能的橋鏈效果。
3、內容分發網路。內容分發網路,就是指在傳統網路中添加新的層次,即智能虛擬網路。採用大咐高數據分析的方式,CDN系統綜合考慮各節點連接狀態、負載情況以及用戶距離等信息,通過將相關內容分發至靠近用戶的CDN伺服器上,實現用戶就近獲取所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