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計算機界的重大獎項有哪些如題 謝謝了
計算機方面的重大獎項及背景
一 圖靈獎
(1)圖靈獎簡介
圖靈獎(A.M. Turing Award),是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於1966年設立的,又叫「A.M. 圖靈獎」,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其名稱取自計算機科學的先驅、英國科學家阿蘭·圖靈,這個獎設立目的之一是紀念這位科學家。獲獎者的貢獻必須是在計算機領域具有持久而重大的技術先進性的。大多數獲獎者是計算機科學家改正逗。
圖靈獎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的獎項,有「計算機界諾貝爾獎」之稱。圖靈獎對獲獎者的要求極高,評獎程序也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計算機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以上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同時獲獎。目前圖靈獎由英特爾公司和google公司贊助,獎金為250,000美元。
每年,美國計算機協會將要求提名人推薦本年度的圖靈獎候選人,並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說明被提名者為什麼應獲此獎。任何人都可成為提名人。美國計算機協會將組成評選委員會對被提名者進行嚴格的評審,並最終確定當年的獲獎者。
(2)圖靈生平
英國著名學者 阿蘭·圖靈(A. Turing) 不僅以「紙上下棋機」率先探討了下棋與機器智能的聯系,他還是舉世公認的「人工智慧之父」。圖靈不僅是「人工智慧之父」,他也是「計算機之父」。曾擔任過馮·諾依曼助手的美國學者弗蘭克爾核賣這樣寫到:「許多人都推舉馮·諾依曼為『計算機之父',然而我確信他本人從來不會促成這個錯誤。或許,他可以被恰當地稱為助產士,但是他曾向我,並且我肯定他也曾向別人堅決強調:如果不考慮巴貝奇、阿達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關概念,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屬於圖靈。」正是馮·諾依曼本人親手把「計算機之父」的桂冠轉戴在圖靈頭上。直到現在,計算機界仍有個一年一度「圖靈獎」 ,由美國計算機學會(ACM)頒發給世界上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像科學界的諾貝爾獎金那樣,是電腦領域的最高榮譽。阿蘭·圖靈以其獨特的洞察力提出了大量有價值的理論思想,似乎都成為計算機發展史不斷追逐的目標,不斷地被以後的發展證明其正確性。
(3)成就
圖靈開創了計算機科學的重要分支——人工智慧,雖然他當時並沒有明確使用這個術語。把「圖靈獎」獲獎者作一統計後就會發現,許多電腦科學家恰好是在人工智慧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例如,1969年「圖靈清帆獎」獲得者是哈佛大學的明斯基(M.Minsky);1971年「圖靈獎」獲得者是達特莫斯大學的麥卡錫(J.McCarthy);1975年「圖靈獎」則由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紐厄爾(A. Newell)和赫伯特·西蒙(H.Simon)共同獲得,1990年2月16日,鄭晨榮獲 圖靈獎。正是這些人,把圖靈開創的事業演繹為意義深遠的「達特莫斯會議」。
1954年, 42歲的阿蘭·圖靈英年早逝。為了紀念他在計算機領域奠基性的貢獻, 美國計算機學會(ACM)決定設立「圖靈獎」,從1956年開始頒發給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它就像科學界的諾貝爾獎那樣,是電腦領域的最高榮譽。
(4)圖靈的著作
1.《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ngsproblem)(1936年5月28日 )
2.超計算(hypercomputation)的概念
3.《形態發生的化學基礎》(The Chemical Basis of Morphogenesis)(1952年)
4.九八三年另一位同性戀的牛津數學家安德魯.哈吉斯 (Andrew Hodges),替他寫了一本膾炙人口的傳記《謎樣的塗林》(Alan Turing: The Enigma),
5.圖靈死後——1992年《艾倫·圖靈選集》
二中國計算機學會創新獎
(1)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成立於1962年,全國一級學會,獨立社團法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員。
中國計算機學會是中國計算機及相關領域的學術團體,宗旨是為本領域專業人士的學術和職業發展提供服務;推動學術進步和技術成果的應用;進行學術評價,引領學術方向;對在學術和技術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個人和單位給予認可和表彰。
學會的業務范圍包括:學術會議、優秀成果及人物評獎、學術刊物出版、科學普及、工程教育認證、計算機術語審定等。有影響的系列性活動有「中國計算機大會」、「王選獎」、「海外傑出貢獻獎」、「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YOCSEF)、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NOI)等。學會下設10個工作委員會,有分布在不同計算機學術領域的專業委員會32個。學會編輯出版的刊物有《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月刊),與其他單位合作編輯出版的會刊有16種。學會與IEEE-計算機學會、ACM等國際學術組織有密切的聯系或合作。
中國計算機學會實行(個人)會員制,凡承認學會章程、填寫表格、繳納會費者,均可成為本學會會員。
(2)CCF的專業委員會
中國計算機學會(英文: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縮寫CCF)專業委員會(英文:Technical Committee,縮寫TC)是根據計算機及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及應用的發展需要,由CCF設立的二級專業分支機構,是CCF開展學術活動的主體。專業委員會接受CCF的直接領導。
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的宗旨是:團結、聯合、組織計算機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按照不同領域或專業開展學術/技術交流、發展戰略研究、專業技術標准制定、專業資格認可、專業培訓等相關活動,提高所從事領域的科研、教學、應用水平,促進研究成果的應用和向產品的轉化,提升在國家科技活動和國際學術方面的影響力。專委會堅持學術民主和組織上的開放,根據學科發展和技術應用的需求開展活動。
專委會應根據各自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如專題學術研討會、學術年會、學術論壇、沙龍,組織會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技術展示會,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
專委會應:
每兩年至少舉辦一次全國性學術會議,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學術活動;
以電子刊物或印刷方式,向委員發放內部學術交流刊物;
組織或參與編寫、出版有關的大中專教材、培訓資料、學術專著;
撰寫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發展報告;
參與CCF組織的學術活動和其他有關活動;
推薦本專業領域的新技術術語;
建立學術交流網站,發布有關學術活動信息及相關資料;
學術活動對CCF會員開放且收費優惠幅度不低於20%。
(3)CCF的出版物
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出版物包括《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即CCCF),中國計算機學會文集(CCFP),學會會刊(2010年度有16種會刊)和會議文集。
《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刊物充分發揮和體現了學會的學術優勢,組織信息技術各個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撰稿,全面介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最新概況,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具有權威性和指導性。
2008年度學會批准出版文集2部,分別是《2007中國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報告》和《2008中國計算機大會論文集》。
(4)信息學奧林匹克(NOI)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NOI)是由國家教育部、中國科協批准,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一項面向全國青少年的信息學競賽和普及活動。也是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的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同步進行的一項競賽活動。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目的是向在中學階段學習的青少年普及計算機科學知識,給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提供動力和思路,給有才華的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通過競賽和相關的活動培養和選拔優秀的計算機後備人才。
NOI系列活動包括:全國大賽、全國聯賽、冬令營、亞洲與太平洋地區信息學奧賽、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選拔賽、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精神、培訓、教師評級、出版系列普及叢書等。
(5)王選獎
2006年10月17日,經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中國計算機學會創新獎正式更名為「中國計算機學會王選獎」。2006中國計算機學會王選獎將於10月26日在學會主辦的中國計算機大會上頒獎。
此次更名是為緬懷王選院士的科學創新精神,感謝他為中國計算機事業作出的非凡貢獻,鼓勵更多的人向他學習,獻身我國計算機事業。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會於2006年6月3日通過決議,建議將學會設立的「中國計算機學會創新獎」以王選院士的名字命名,更名為「中國計算機學會王選獎」。
三 計算機先驅獎
IEEE—CS的計算機先驅獎(Computer Pioneer Award)設立於1980年。如果把ENIAC的誕生當做計算機歷史的起點,到1980年時,它已走過了36年的歷史,可謂「人到中年」。36年間,計算機本身經歷了巨大的發展變化,性能的提高以若干個數量級計。大、中、小、巨、微各個檔次的計算機百花齊放,在各個領域、各個部門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推動著社會文明和人類進步,把人類由原子能時代帶人了信息時代。人們當然不會忘記,在這一巨大的、前所未有的科技成果背後,是無數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奉獻的智慧、創造才能和辛勤努力,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作出的關鍵性貢獻。IEEE—CS為此作出決定,建立計算機先驅獎以獎勵這些理應贏得人們尊敬的學者和工程師。同其他獎項一樣,計算機先驅獎當然也有嚴格的評審條件和程序,但與眾不同的是,這個獎項規定獲獎者的成果必須是在15年以前完成的。這樣一方面保證了獲獎者的成果確實已經得到時間的考驗,不會引起分歧;另一方面又保證了這個獎的得主是名副其實的「先驅」,是走在歷史前面的人。此外,根據從1980年設獎到2000年這20屆(其中1983年空缺)共108名獲獎者的情況分析看,筆者認為這個獎還有以下兩個重要特點。
第一,兼顧了理論與實踐,設計與工程實現,硬體與軟體,系統與部件。獲獎者中既有從事計算機基礎理論研究並獲得重大突破的學者,如哈明碼和霍夫曼碼的發明人理查德·哈明(Richard W.Hamming)和戴維·霍夫曼(DavidA.Huffman),公認為計算機科學大師的狄克斯特拉(Edsgar W.Dijkstra)和霍爾(C.A.R.Hoare),等等,也有在開發計算機過程中敢於創新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第二,計算機先驅獎打破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限制,一批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計算機科學家獲得了表彰。
四 D-Link榮膺PC Magazine傑出技術獎
2009年3月17日,全球知名網路設備品牌D-Link宣布其因為創新的綠色節能技術而榮膺2008年度PC Magazine傑出技術獎。 該獎項是用於頒發給計算機和高科技行業最高的榮譽,代表了其在計算機和高科技行業的重大創新。
在環境-技術獎項組中,D-Link綠色網路技術(D-Link Green)是十五個獎項者中的一員。所有的獲得者都是根據PC Magazine的編輯和專家們從上一年的上千個產品出選中的,具有非常高的權威性。
綠色節能,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比如,智能計算(smart computing)技術,它對於大家日常生活的影響甚至是行業的影響都是深刻的,因為多數電腦用戶並不會去考慮也不懂他們的數據機和路由器會消耗多少電,因此也往往會造成不經意的浪費。但是D-Link卻想到了,提供的全新技術可以為我們省下電能和金錢,這對於環境和社會都是相當有好處的。
PC Magazine還表示, D-Link新近發布的產品中有兩個最為關鍵的智能感應技術,並依靠它們來為用戶減少電量的浪費。比如 DGS-1005D 一旦檢測到了有的埠沒有流量,則會智能地調整其電源。另外,D-Link的產品還具有智能感應線纜長度來調整電源的技術,這也可以大大節省網線上的電量消耗。
「對於得到這項獎項,我們認為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PC Magazine是計算機和高科技行業內無可爭議的權威雜志」,D-Link全球CEO曹安邦說道:「D-Link提供的這項技術可以為家庭用戶、企業用戶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深遠意義,對於網路設備行業的綠色節能意識和技術,也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PC Magazine每年都會針對行業內出現的新技術、新概念和最重大的改進進行分析和評獎,獲得此獎的廠商或產品註定是不平凡的。
Ⅱ ccfbdci是什麼
ccfbdci是CCF大數據與計算智能大賽(CCF Computing Inelligence Contest,舉型散簡稱CCF BDCI)。是由中國計算機學會於2013年創辦的國際化智能演算法、創新應用和大數據系統大型挑戰賽事,是全球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是由從事計算機及相關租山科學技術領域的科研、教育、開發、生產、管理、應用和服務的個人及單位自願結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正氏、學術性、非營利學術團體,是全國一級學會,是獨立社團法人,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員。
Ⅲ ccf是什麼意思啊
ccf指中國計算機學會。
中國計算機學會是由從事計算機及相關科學技術領域的科研、教育、開差哪察發、生產、管理、應用和服務的個人及單位自願結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緩則學術性、非營利學術團體虛茄,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員。
相關信息:
學會前身是成立於1962年的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專業委員會,1966年至1978年文革期間停止活動,1979年1月在北京召開恢復學會活動大會,改名為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學會,1985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轉發國家體改委批准成立中國計算機學會。
據2018年6月中國計算機學會官網顯示,學會下設12個工作委員會,36個專業委員會。[1-2]截至2018年4月2日,學會有31個地方會員活動中心。
Ⅳ 中國計算機學會的介紹
中國計算機學會(英文名: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縮寫昌碼:CCF)成立於1962年,全國一級學會,獨立社團法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是中國計算機及相關領域的學術團體,宗旨是為本領域專業人士的學術和職業發展提供服務;推動學術進步和技術成果的應用;進行學術評價,引領學術方向;對在學術和技術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個人和單位給予認可和表彰。學核迅純會下設11個工作委員會,有分布在不同計算機學術領域的專業委員會32個。學會編輯出版的改咐刊物有《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學術性月刊),與其他單位合作編輯出版的會刊有13種。學會與IEEE-計算機學會、ACM等國際學術組織有密切的聯系或合作。2015年1月,CCF向國務院辦公廳、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技部和教育部遞交了《中國計算機學會關於政府退出國家科技獎評審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退出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等獎項的評審工作。1(名片圖片來源2)
Ⅳ 中國計算機學會的組織機構
CCF 的組織結構包括理事會、工作委員會和專業委員會。
CCF現任理事長李國傑,秘書長杜子德,另外有24位常務理事,108位理事。
杜子德秘書長在CCF九屆五次常務理事會議上向會議報告了各工作委員會的職能,會議同意了工作委員會的職責分工。CCF工作委員會設置及其職能(2010-2012)如下:
一、學術工作委員會
處理和學術有關的事務: 策劃並編輯出版「CCF計算機科學技術年度發展報告」; 「CCF中國計算機大會」徵文、編輯出版; 審查並發布對學術會議和學術刊物的評價和排名; 制定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CFP(會議錄)出版標准,受理和批准出版CCFP的申請; 負責學會會刊准入審查和年度評估; 負責會員學術道德問題投訴受理和處理。 二、專委工作委員會
處理與專業委員會有關的事務: 負責專業委員會的管理工作,包括提出專委創建、合並、重組或撤銷意見,提交理事會審議;受理和審查創建新專委的申請;審查專業委員會領導機構候選人資格,主持專業委員會換屆選舉; :組織對專業委員會的評估並向理事會報告評估結果; :其他與專業委員會有關的工作。 三、會員部
會員發展和服務: 發展會員,完成制定的會員發展指標;推廣和宣傳,建立和拓展會員發展網路; 會員服務、會員關懷,聽取會員意見或建議,受理會員投訴; 建立和管理會員檔案; 組織會員資格審查委員會成員審查高級會員的入會資格; 更新網站中與工委、專委、會員有關的內容。 四、教育工作委員會
從事與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有關的工作: 調查了解高等學校計算機人才培養情況,就高校計算機教育的目標定位、課程設置、培養方式、評價手段等寫出報告,向辦學單位和教育行政部門提出建議; 參與計算機工程教育認證。 五、企業和職業發展工作委員會
了解企業的需求,設計針對企業的服務項目: 探討制定計算機職業資格認證標准(如計算機軟體工程師)的可能性,以便將來CCF為專業人士的職業資格認可和企業用人提供專業服務; 搭建會員和企業之間的橋梁,為會員就業提供服務。 六、對外聯絡部
和國際或大陸以外同類學術組織建立聯系,建立合作關系: 和其他境外同類學術組織建立聯系,促進互利合作,拓展學會發展空間; :出訪或接待來訪的國外同類組織。 七、普及工作委員會
策劃和實施計算機普及工作: 編輯中國計算機發展史、組建計算機虛擬(網上)博物館; 組織開展呂梁計算機普及和教育扶貧活動。 八、青年工作委員會 為青年學者的發展提供幫助,開展適合他們專業發展的活動: 協助、支持和監督YOCSEF及其各分論壇的工作和活動; 負責CCF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初評和中評,將候選名單提交給評獎委員會; 受理和初評CCF青年科學家獎,將候選人提交給評獎委員會; 實施「CCF青年學者訪問計劃」項目及其他有助於青年專家發展的活動或項目。 九、計算機術語審定工作委員會
負責計算機新術語的審定工作。 收集、翻譯、釋義、審定和推薦計算機新術語,將審定過的新術語報全國名詞審定委員會。 審定過的新詞的宣傳和推廣。 十、辦公室(學會秘書處) 學會日常工作的執行機構,是學會的聯絡、服務和信息中心; 學會日常行政與管理工作,組織學會各種工作會議; 和理事、專委、工委、會員、業務主辦單位等保持暢通聯系,為工委、專委提供支撐服務; 會員發展及服務; 策劃和實施學會活動; 融資和財務管理; 負責對外宣傳學會品牌和形象,學術資源的整合和建設,網站更新與管理; 檔案管理和年度報告編寫; 出版會刊《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管理其他會刊; 其他所有和學會有關的日常工作。 十一、軟體工程師工作委員會
為來自企業的軟體工程師提供針對性的服務,重點是在企業任職的IT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包括軟體工程師,項目經理和技術主管等。 舉辦面向企業軟體工程師需求的(線上、線下)活動; 給予達到一定技術水準和貢獻的軟體工程師給予認可和榮譽,擴大這類從業者的發展機會; 匯集來自一線軟體工程師的智慧,創建高質量的計算技術資源庫,供同業人員分享; :通過活動為CCF發展更多來自企業的專業會員。 十二、評獎委員會 學會負責評獎的機構: 起草、修訂有關獎項提名、評審規則,提交理事會; 評審有關獎項、批准評獎分委員會報送結果; 向理事會提出設立新獎項的動議、計劃、政策; 平衡各獎項,保證質量。
Ⅵ CCF的業務關系
學會與國際許多相關學術組織有密切的合作,如 IEEE-CS 、 ACM 、 IFIP 等。本會和香港電腦學會、澳門電腦學會以及省級學會也有良好的合作關系燃物尺。學會下設 9 個工作委皮高員會, 33 個專業委員會,這些專業委員會涵蓋了計算機研究及應用的各個領域,學會自己編輯出版的刊物有《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由不同單位編輯出版的學會刊物有 14 種。螞團
Ⅶ CCF、 A、B、C類是什麼CCF難發還是SCI難
即中國計算機學會(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前身是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專業委員會,成立於1962年。這是由從事計算機及相關科學技術領域的科研、教育、開發、生產、管理、應用和服務的個人及單位自願結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學術團體, 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員。
學會下設12個工作委員會,36個專業委員會。學會有31個地方會員活動中心。 (截至2018年)
一般來並運仿說ABC類都是 指的CCF所推薦的高水平會議期刊 ,也就是CCF A、CCF B、CCF C。是計算機專業領域的權威人士對CCF的一些期刊會議的評級。
PS:並不是所有論文都會被CCF收錄,因為CCF收錄的論文數量也是有限的。所有沒有CCF等級的論文並不一定質量差~
沒有。 就像上面所說的,CCF是計算機領域的權威人士排的評級,而SCI分區是根據期刊影響因子來劃分的。SCI的范圍更廣,涵蓋學科更多,而CCF專注計算機領域。可以理解為評斷的標准不同,但不管是SCI還是CCF的ABC類,含金量都是很高絕纖的。
SCI包含學科眾多,除了計算機還有數理化醫學等等理工學科,而CFF是專攻計算機領域的。如果是計算機學科的作者,發CCF的話肯定比發SCI在業內更受認可。甚至對於一些研究生而言,CCF可以作為很多大學(清華北航北郵西電等)復試的上機成績,而且是直接用CCF成績替代上機成績, 這相當於多了一次考試機會。
當然,並不是說SCI不好或者CCF比SCI更好的意思。有句話說得好:術業有專攻。總而言之, 如果是計算機學科,建議多關注CCF的會議,發CCF ,如果是其他理工學科,SCI期刊也是含金量很高的。
最後再說一句,其實CCF的評級標准也不是完全科學的~ 並不是C類就一定比B類差 。這個評級也是業內許多大佬博弈而來的成果,每位大佬的意見想法也不可能絕對相同的。所以也悄槐不必要太糾結ABC類,相信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圖文來源vx訂閱號:橄欖果學術
Ⅷ ccf是什麼意思
中國計算機學會(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CCF)成立於1978年,是中國科技界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學術組織之一。它是由國內外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及科研機構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中國計算機學會目前有40多個分支機構和專業委員會,覆蓋了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的各個領域,包括計算機體系結構、軟體工程、資料庫、網路與通信、人工智慧、計算機圖形學與多媒體等。它每年都會舉辦多場國際、國內知名的學術會議和研討會,如中國計算機大會(China Computer Conference,螞游簡稱CCC)
Ⅸ 中國大數據六大技術變遷記
中國大數據六大技術變遷記_數據分析師考試
集「Hadoop中國雲計算大會」與「CSDN大數據技術大會」精華之大成, 歷屆的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BDTC) 已發展成為國內事實上的行業頂尖技術盛會。從2008年的60人Hadoop沙龍到當下的數千人技術盛宴,作為業內極具實戰價值的專業交流平台,每一屆的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都忠實地描繪了大數據領域內的技術熱點,沉澱了行業實戰經驗,見證了整個大數據生態圈技術的發展與演變。
2014年12月12-14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協辦,中科院計算所與CSDN共同承辦的 2014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Big Data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4,BDTC 2014) 將在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拉開帷幕。大會為期三天,以推進行業應用中的大數據技術發展為主旨,擬設立「大數據基礎設施」、「大數據生態系統」、「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應用」、「大數據互聯網金融技術」、「智能信息處理」等多場主題論壇與行業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承辦,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協辦的「2014年第二屆CCF大數據學術會議」也將同時召開,並與技術大會共享主題報告。
本次大會將邀請近100位國外大數據技術領域頂尖專家與一線實踐者,深入討論Hadoop、YARN、Spark、Tez、 HBase、Kafka、OceanBase等開源軟體的最新進展,NoSQL/NewSQL、內存計算、流計算和圖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勢,OpenStack生態系統對於大數據計算需求的思考,以及大數據下的可視化、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商業智能、數據分析等的最新業界應用,分享實際生產系統中的技術特色和實踐經驗。
大會召開前期,特別梳理了歷屆大會亮點以記錄中國大數據技術領域發展歷程,並立足當下生態圈現狀對即將召開的BDTC 2014進行展望:
追本溯源,悉大數據六大技術變遷
伴隨著大數據技術大會的發展,我們親歷了中國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時代的到來,也見證了整個大數據生態圈技術的發展與衍變:
1. 計算資源的分布化——從網格計算到雲計算。 回顧歷屆BDTC大會,我們不難發現,自2009年,資源的組織和調度方式已逐漸從跨域分布的網格計算向本地分布的雲計算轉變。而時至今日,雲計算已成為大數據資源保障的不二平台。
2. 數據存儲變更——HDFS、NoSQL應運而生。 隨著數據格式越來越多樣化,傳統關系型存儲已然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應用程序需求,HDFS、NoSQL等新技術應運而生,並成為當下許多大型應用架構不可或缺的一環,也帶動了定製計算機/伺服器的發展,同時也成為大數據生態圈中最熱門的技術之一。
3. 計算模式改變——Hadoop計算框成主流。 為了更好和更廉價地支撐其搜索服務,Google創建了Map/Rece和GFS。而在Google論文的啟發下,原雅虎工程師Doug Cutting開創了與高性能計算模式迥異的,計算向數據靠攏的Hadoop軟體生態系統。Hadoop天生高貴,時至今日已成為Apache基金會最「Hot」的開源項目,更被公認為大數據處理的事實標准。Hadoop以低廉的成本在分布式環境下提供了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因此,Hadoop技術研討與實踐分享也一直是歷屆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最亮眼的特色之一。
4. 流計算技術引入——滿足應用的低延遲數據處理需求。 隨著業務需求擴展,大數據逐漸走出離線批處理的范疇,Storm、Kafka等將實時性、擴展性、容錯性和靈活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流處理框架,使得舊有消息中間件技術得以重生。成為歷屆BDTC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5. 內存計算初露端倪——新貴Spark敢與老將叫板。 Spark發源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AMPLab的集群計算平台,它立足於內存計算,從多迭代批量處理出發,兼容並蓄數據倉庫、流處理和圖計算等多種計算範式,是罕見的全能選手。在短短4年,Spark已發展為Apache軟體基金會的頂級項目,擁有30個Committers,其用戶更包括IBM、Amazon、Yahoo!、Sohu、網路、阿里、騰訊等多家知名公司,還包括了Spark SQL、Spark Streaming、MLlib、GraphX等多個相關項目。毫無疑問,Spark已站穩腳跟。
6. 關系資料庫技術進化—NewSQL改寫資料庫歷史。 關系資料庫系統的研發並沒有停下腳步,在橫向擴展、高可用和高性能方面也在不斷進步。實際應用對面向聯機分析處理(OLAP)的MPP(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資料庫的需求最迫切,包括MPP資料庫學習和採用大數據領域的新技術,如多副本技術、列存儲技術等。而面向聯機事務處理(OLTP)的資料庫則向著高性能演進,其目標是高吞吐率、低延遲,技術發展趨勢包括全內存化、無鎖化等。
立足揚帆,看2014大數據生態圈發展
時光荏苒,轉眼間第2014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將如期舉行。在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2014年的BDTC上又可以洞察些什麼?這里我們不妨著眼當下技術發展趨勢:
1. MapRece已成頹勢,YARN/Tez是否可以再創輝煌? 對於Hadoop來說,2014是歡欣鼓舞的一年——EMC、Microsoft、Intel、Teradata、Cisco等眾多巨頭都加大了Hadoop方面的投入。然而對於眾多機構來說,這一年卻並不輕松:基於MapRece的實時性短板以及機構對更通用大數據處理平台的需求,Hadoop 2.0轉型已勢在必行。那麼,在轉型中,機構究竟會遭遇什麼樣的挑戰?各個機構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YARN所帶來的新特性?Hadoop未來的發展又會有什麼重大變化?為此,BDTC 2014特邀請了Apache Hadoop committer,Apache Hadoop Project Management Committee(PMC)成員Uma Maheswara Rao G,Apache Hadoop committer Yi Liu,Bikas Saha(PMC member of the Apache Hadoop and Tez)等國際頂尖Hadoop專家,我們不妨當面探討。
2. 時過境遷,Storm、Kafka等流計算框架前途未卜。 如果說MapRece的緩慢給眾多流計算框架帶來了可乘之機,那麼當Hadoop生態圈組件越發成熟,Spark更加易用,迎接這些流計算框架的又是什麼?這里我們不妨根據BDTC 2014近百場的實踐分享進行一個側面的了解,亦或是與專家們當面交流。
3. Spark,是顛覆還是補充? 與Hadoop生態圈的兼容,讓Spark的發展日新月異。然而根據近日Sort Benchmark公布的排序結果,在海量(100TB)離線數據排序上,對比上屆冠軍Hadoop,Spark以不到十分之一的機器,只使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就完成了同樣數據量的排序。毫無疑問,當下Spark已不止步於實時計算,目標直指通用大數據處理平台,而終止Shark,開啟Spark SQL或許已經初見端倪。那麼,當Spark愈加成熟,更加原生的支持離線計算後,開源大數據標准處理平台這個榮譽又將花落誰家?這里我們一起期待。
4. 基礎設施層,用什麼來提升我們的網路? 時至今日,網路已成為眾多大數據處理平台的攻堅對象。比如,為了克服網路瓶頸,Spark使用新的基於Netty的網路模塊取代了原有的NIO網路模塊,從而提高了對網路帶寬的利用。那麼,在基礎設施層我們又該如何克服網路這個瓶頸?直接使用更高效的網路設備,比如Infiniband能夠帶來多少性能提升?建立一個更智能網路,通過計算的每個階段,自適應來調整拆分/合並階段中的數據傳輸要求,不僅提高了速度,也提高了利用率。在BDTC 2014上,我們可以從Infiniband/RDMA技術及應用演講,以及數場SDN實戰上吸取寶貴的經驗。
5. 數據挖掘的靈魂——機器學習。 近年來,機器學習領域的人才搶奪已進入白熱化,類似Google、IBM、微軟、網路、阿里、騰訊對機器學習領域的投入也是愈來愈高,囊括了晶元設計、系統結構(異構計算)、軟體系統、模型演算法和深度應用各個方面。大數據標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PB數據讓人們坐擁金山,然而缺少了智能演算法,機器學習這個靈魂,價值的提取無疑變得鏡花水月。而在本屆會議上,我們同樣為大家准備了數場機器學習相關分享,靜候諸位參與。
而在技術分享之外,2014年第二屆CCF大數據學術會議也將同時召開,並與技術大會共享主題報告。屆時,我們同樣可以斬獲許多來自學術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中國大數據六大技術變遷記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Ⅹ nlpcc會議級別
NLPCC會議論文是C類會議,是國際頂級會議論文。
NLPCC全稱為CCF國際自然語言處理與中文計算會議,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CCF中文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CCF TCCI)及高校(每年通過投票選舉)承辦。會議內容主要圍繞自然語言處理(NLP)和中文計算(CC)兩方面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