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數據在教育方面的應用
大數據成為了這兩年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使用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在教育方面現在也有了很多的應用,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大數據在教育中的使用。
1、個性化教育。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教師可以關注學生個體的多方位的表現,可以通過對學生及時性的行為進行記錄,使得數據有效整合,為教師提供真實個性的學生特點數據。
4、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思維。大數據時代下教育大數據扭轉傳統落後的教育理念與思維方式。在新時期教育領域到處充滿了信息與數據,師生的一言一行以及學校的各類事物都能夠轉化為信息或數據。
隨著智能化設備的廣泛普及每位學生都可以運用計算機進行終端學習,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② 大數據對教學的影響
大數據對教學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數據」時代悄然來臨。隨著硬體的高速革新化與軟體的高速智能化,大數據時代也對高校教育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大數據就其性質來說,不是產品,也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有人將「大數據」形象地比喻成21世紀人類探索的新邊疆,是以高度發達的信息網路技術為支撐,所呈現出的巨大數據信息,當然包括伴生的相關處理技術。大數據是近年來繼雲計算、物聯網後的新技術熱點。
大數據具有4V特性,包括海量的數據規模(Volune)、快速的數據流轉和動態的數據體系(Velocity)、多樣的數據類型(Variety)和巨大的數據價值(Value)。而就數據的實用價值,IBM認為還應具有第五個V特徵,就是真實性(Veracity),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數據信息真實性的好處不言而喻,對教育領域來說,更是最基本的要求與保障。要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巨大資源為教育服務,教師的選取和甄別手段更顯得尤為重要,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數據的真實性在一定方面上制約著教師教的內容和學生學的內容。
大數據時代給傳統的教育提出了挑戰,由於自身特點,它給教育提出了教育對象的個性化發展、教育方式的變革、教育觀念的開放化、管理的科學化等要求,更有利於素質教育的開展。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具有信息量大、形式多樣、實時性強和價值多元等特性,因此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只有關注人的多樣化發展才能培養出高素質人才。然而,與此相矛盾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為了便於管理和保證教學效果,教師最有效也最輕松的方式就是以標准化來要求每一位同學,表現於統一的教材、統一的作業、統一的考核和對學生單一的評價方式上,這不僅不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長此以往,更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視域,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大數據時代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要想利用信息時代的數據更好地應用於教育,必須變革教學方式,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還要更好地掌握學科前沿的動態信息,更好地利用數據的開放性、共享性等特點,充實學習內容,提升教學水平。以「慕課」和「小微課」平台的問世為廣大學生所熟悉和利用,豐富和發展了在線教學模式,這更需要教師不斷調整,告別傳統的授業者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以技術為手段和平台,成為知識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評價者。
除了促進個性化發展、豐富學習內容和提高學習效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更有利於教師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傳統的教師通過面談、電話交流、家訪及其他同學側面反映和憑借工作經驗判斷學生心理特徵等方式,應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和測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對以前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方式進行歸納和總結,這種體察方式不僅更理性,還可進一步對未來的心理狀況進行有效預測,能促進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還能有針對性地促進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
大數據背景下,不僅革新教育理念,對高等學校的管理也提供了新思路。高等學校的信息化進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包括教師和學生信息、學籍和成績信息、注冊與選課信息等,利用大數據技術管理這些信息,對幫助學校資源管理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將會產生極大的便利。目前,高等學校的信息化系統正不斷發展完善。除數據管理、校園網路和遠程教育系統外,還發展了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數字化校園等,如何對這些系統產生的大量信息進行系統分析,在信息化背景下建設優質高校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中,教學管理、學習行為、教學評估等,均受到大數據的影響。
在教育領域如何利用大數據及其相關技術促進教育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機遇與挑戰並存,作為教育人士,我們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緊緊握住時代的脈搏,更好地服務於教育。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對教學的影響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③ 大數據對教育教學的作用
數據(data),一般而言是指通過科學實驗、檢驗、統計等方式所獲得的,用於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查證、決策等目的的數值。通過全面、准確、 系統地測量、收集、記錄、分類、存儲這些數據,再經過嚴格地統計、分析、檢驗這些數據,就能得出一些很有說服力的結論。大規模、長期地測量、記錄、存儲、 統計、分析這些數據,所獲得的海量數據就是大數據(big data)。在製作大數據時,需要嚴格的方案設計、變數控制和統計檢驗等,不然所獲得的大數據就是不全面、不準確、無價值或價值不大的。
在教育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數據成為教學改進最為顯著的指標。通常,這些數據主要是指考試成績。當然,也可以包括入學率、出勤率、輟學率、升學 率等。對於具體的課堂教學來說,數據應該是能說明教學效果的,比如學生識字的准確率、作業的正確率、多方面發展的表現率——積極參與課堂科學的舉手次數, 回答問題的次數、時長與正確率,師生互動的頻率與時長。進一步具體來說,例如每個學生回答一個問題所用的時間是多長,不同學生在同一問題上所用時長的區別 有多大,整體回答的正確率是多少,這些具體的數據經過專門的收集、分類、整理、統計、分析就成為大數據。
分析大數據助力教學改革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成為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的流行詞彙,教育逐漸被認為是大數據可以大有作為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有人大膽地預測大數據將給教育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大數據技術允許中小學和大學分析從學生的學習行為、考試分數到職業規劃等所有重要的信息。許多這樣的數據已經被諸如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之類的政府機構儲存起來用於統計和分析。
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路在線教育和大規模開放式網路課程橫空出世,也使教育領域中的大數據獲得了更為廣闊的應用空間。專家指出,大數據將掀起新的教育革命,比如革新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式與方法。
教育領域中的大數據分析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學生的學習成績。成績優異的學生對學校、對社會、以及對國家來說都是好事。學生的作業和考試中有一系 列重要的信息往往被我們常規的研究所忽視。而通過分析大數據,我們就能發現這些重要信息,並利用它們為改善學生的成績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與此同時,它還能 改善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平時的出勤率、輟學率、升學率等。
④ 大數據對教育的意義何在
也許,那個綿延2000多年的「因材施教」的理想真的即將來臨了。
教育,不僅僅要根據學生的成績,還需因思維施教、因心態、身體、性格施教。由於不同類型,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的學習表現是極為復雜的,需要老師憑著自己的經驗和智慧靈活的設計因材施教的方法。
但地區教育資源的不均、不同老師經驗智慧的差異、學生對自身情況認識的局限、老師對學生了解程度的不同等等的影響,往往一個學生會在不同老師那裡獲得完全不同的指導,以致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因材施教的前提:一)掌握足夠學生的基本信息、狀態變化、能力水平等數據。二)有科學系統的理論或富有閱歷和智慧的導師,能為你解疑答惑,指引方向;三)能隨時接受學生的咨詢。
要實現上述三點,則需要強大的數據統計為基礎、系統完善的理論為指導及可攜帶的智能設備。過去,由於科技水平的落後,知識和經驗的傳承只能靠老師閱歷與經驗的積累以及學生的勤奮、悟性和運氣。而如今,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興起及可移動智能電子設備的流行,讓「因材施教」將成為可能。
但沒有強大理論支撐的產品註定將是時代的海洋中的小小浪花,掀不起巨浪。
如今市面上的所有互聯網教育產品,僅僅是一個搬運工的作用,將傳統課堂搬至網路。這的確可以更方便的將大量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但由於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狀態能力不同,聽課後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學生們沒用它們多久,還是只能回到老路,回到學校課堂,差學生依舊不知道如何學習,不知道如何思考,不知道如何應對考試,於是挫折感慢慢增多,最後只能自己放棄或被體制淘汰。比如,知識如何運用?先學數學還是先學物理?考試成績一直停滯不前怎麼辦?學習時頭腦發木怎麼辦?每天學習多長時間,使用什麼方法?等等。諸如此類學習最本質的問題在沒有得到一個系統的、科學的認識和解決之前,任何大數據、雲計算等任何技術都是沒有根基、沒有意義的。因為你無法從根本上認識和解決學習的問題。
於是,迷茫的學生在錯誤的方向上努力學習,越走越偏。著急的老師於偏差的道路中默默耕耘,漸行漸遠。為了探究影響學習的相關因素,發掘學習內在的規律。十幾年來,辛雷教育創始人辛雷通過QQ、電話、網路、面授等方式積累了數萬名學生的輔導經驗,從中總結了影響學習的數萬個學習因素,這里每一個學習因素都來源於學生,也運用於學生。
由於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學習經歷,各自不同的優點和弱點,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葉子。為此,辛雷教育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學習方案,結合數萬學習因素,「百萬學習方案」從此應運而生,這是辛雷教育團隊十幾年來輔導學生而積累的成果,更是創始人辛雷三十多年的學習經驗、博覽群書、深入思考融會貫通後用血和淚凝聚而成的。
隨著籠罩在考試上方的烏雲被撥開,學習的本質日漸清晰。
如果說網路和在線教育推動了傳統教育,那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將實現人類教育的因材施教。
過去,因材施教的理念受空間,教學資源的限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個學生往往無法及時獲得其所需的學習資源,但在網路和計算機時代,大數據時代,這便成為了可能。計算機強大的儲存能力和互聯網,能將教學資源儲存和歸類,使學生能隨時隨地以最短的時間成本的獲取學習資源。但這僅僅是信息傳播方式的突破,無法做到與學生真正的融合。
辛雷教育利用其理論基礎與計算機技術開創性的將數萬學習因素精準量化,例如將心態耐力、狠勁、平靜、大腦清晰度等學習因素用數值呈現出來,並總結了學習因素之間的強弱關系,利用計算機演算法將優秀老師的經驗智慧固化。
學生使用辛雷智能教育軟體,通過智能檢測的方式,紀錄並檢測學生心態、身體、學習、思維等各方面的具體數據,每名學生的思維路徑、心態變化、學習起伏、身體狀況等學習因素都能通過大數據反映出來,從而發掘出學生在考試成績上無法體現的漏洞,通過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的分析,每名學生都能獲得根據其學習狀況制定的獨一無二的學習方案。實現計算機與學生無縫融合,實現真正的教育智能化。而這在傳統教育里是無法做到的,也是傳統教育無法替代的。辛雷教育實現了計算機與教育的無縫銜接,確立了計算機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
智能教育的推廣,將使許多在現今教育體制中因為種種原因被淘汰的差生 也能受到最先進的教育。使任何人,任何年齡段、任何受教育程度的人都能獲得收益終身的教育。
二、教育領域,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數據?檢測,不可替代!
「辛雷智能教育」的產品里,學生的心態變化、身體狀態、思維水平等指標通過檢測問題來獲取,而這些數據是在學生已經知情的情況下獲得的,由於感覺上的偏差以及學生的主觀性,最終得到的數據可能並不是絕對精確的。
那麼,檢測這種方式是否不可替代?答案是肯定的。
檢測的過程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但這個過程就是學生回顧自己學習的過程,也是更加認識自己,糾正思維、提高思維的過程。也是學生提高成績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人們可能會認為,有價值的數據應該是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採集的,但人類的思維和情感精密程度遠遠高於目前電子設備所能檢測的范圍,因此很多信息是無法通過電子感測器檢測的,但這部分數據對人類來說是完全空缺的,對學習者來說卻是真正有價值的。
在教育領域里,從大數據的角度,對於已經能精確採集的數據,如時間、成績、正確率等,大數據的使用僅僅是錦上添花。而對於那些模糊數據的積累,大數據才變得有意義。
辛雷教育基於大數據,通過挖掘和分析學生的各項學習因素的指標,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和策略。同時隨著數據的積累,方案將越來越精準。
對人類思維和學習因素等數據的積累和挖掘,將離散的數據線性化,揭露那些無法通過數學模型或公式描述的客觀規律,這或許就是大數據對教育甚至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意義。
人類將進入智能檢測時代,積累真正有價值的數據,從而讓研究人性和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⑤ 大數據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包括哪些
作為社會子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教育也深受大數據來臨的深刻影響。國外高校教學管理中,教育數據的挖掘也成為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美國的學校能夠通過對學生數據的分析,以85%的精確度預測學生的升學率。[4]中國教育在當前社會轉型影響下存在不少問題,通過正在形成的大數據技術,教育政策的制定、學習方案與評價方式的確立等,都將發生革命性變化。
1.滲透到教育的核心環節
教育和社會之間是哲學上的辯證關系,一方面,通過教育培養出能改變世界、創造世界的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又深受當前社會氛圍、國家體制、經濟狀況、文化傳統等的影響。從當前來看,教育深受工業社會的影響。從18世紀中葉開始,整個世界開始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市場的擴大和勞動時經驗與技術的要求,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實際的動手能力代替了過去注重個體層面的文化修養學習,能不能解決問題,成為衡量人才的標志。這種人才觀對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從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教育思想的流行可見一斑。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將會革新這種延續了近三個世紀的教育理念。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之一的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他的著作《未來的沖擊》中提出「未來的教育」,他預測未來的教育要面對服務、面對創新,因此在家上學、教育空間設計、面向未來的學校界限的消失將成為趨勢。[5]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大數據時代人才的能力之一,將漸漸淡出教育的邏輯起點位置,發掘知識、尋找聯系、總結規律將成為大數據時代人才的重要要求。大數據時代教師將集中在挖掘學生與學習有關的表現,最適宜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依賴於定期的能力測試。教師分析學生知道什麼,什麼是最有效的學習路徑。通過對在線學習工具等的分析,可以評估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長度,以及學生們如何獲得電子資源,如何迅速地掌握概念。[6]
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都是自上而下的,這種情況有利於政策的權威性與執行的效率,但是忽視教學與學生實際的弊端也客觀存在。大數據時代將可以通過對教育數據的分析,挖掘出教學、學習、評估等符合學生實際與教學實際的情況,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執行教育政策,從而為學生制定出更符合實際的教育策略。
2.重新構建教學評價方式
長期以來,教學評價活動主要是學校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在聽課和學生考試成績的基礎上對任課教師進行評價,或者教師根據學生考試成績和作業成績以及課堂表現等對學生進行評價。[7]教學評價活動促進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但是在細節方面還有待提高,比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哪些教學方式是最為擅長也最容易為學生接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個體的學習習慣是什麼,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最容易掌握知識?這些細節可能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短期的教學評價是難以實現的。
大數據技術通過對教師與學生長期行為進行分析,得出具有個性化的教學行為、習慣、方式。「不得不承認,對於學生,我們知道的太少」。同樣,我們也可能對教師知道的太少。大數據的到來,可以通過技術層面來評價、分析並進而提升教學活動。首先,教學評價的方式不再是經驗式的,而是可以通過大量數據的「歸納」,找出教學活動的規律。比如新一代的在線學習平台,就多出了行為和學習誘導的部分。通過記錄學習者滑鼠的點擊,可以研究學習者的活動軌跡,發現不同的人對不同知識點有何不同反應,用了多長時間,以及哪些知識點需要重復或強調。[8]對於學習活動來說,學習的效果體現在日常行為中,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類問題最易犯錯等成為分析每個學生個體行為的直接結果。其次,可以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而不僅僅是知識掌握的單一維度。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的,特別是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學生思想、心態與行為的變化情況。比如,同一寢室,互相刪除了聯系方式,或者兩者之間沒有任何數據產生,同學之間的關系肯定出現了問題,通過數據分析,就應在學生心理與行為方面進行關照。如果通過文本分析、信息抓取分析出學生的近期情緒狀態,很多悲劇可能就能避免。即使是掌握知識的單一維度,其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記憶好,有的則是邏輯思維能力強,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分析出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發現優點,規避缺點,矯正不良思想行為。第三,教學評價跳出了結果評價的圈子,實現過程性評價。傳統教學評價多是教的好不好,學的好不好,注重的是結果。而大數據時代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記錄教育的過程。現在一些學校實行了電子課本,如果能記錄下作業情況,課堂言行,師生互動,同學交往,並將這些數據匯集起來,不僅可以發現學生的特點,更不用為如何寫期末評價費力了。
3.革新教育者教學思維
傳統的教育大多是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者通過教學經驗的學習與自己的總結,認為某些因素對教學活動很重要,從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但是有些經驗是不具有科學性的,常識有時會影響人們的判斷。比如蘋果公司就發現,筆記本電腦銷售額的提升,常識認為的比如提高庫存管理能力、提供員工更多的專業培訓、做更為時尚的廣告、促銷等等,只能提升2%~9%的銷售額,而把電腦屏幕和桌子呈70度角左右放置,卻能高出其他電腦銷售額的15%。70度角放置的電腦,因為反光會讓人不舒服,從而誘使客戶去搬動屏幕,一旦潛在客戶與貨物發生了肢體接觸,他購買這個商品的可能性就上升了15%。[9]
大數據時代教師的教學思維需要從群體教育的方式轉向個體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傳統教育也提倡因材施教,但是由於學生數量、教師精力、教育任務等制約,因材施教總是有些缺憾。大數據技術將給教師提供最為真實、最為個性化的學生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因材施教。比如,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哪些(或哪個)同學注意基礎部分,哪些同學注意實踐內容,哪些同學完成某一練習,哪些同學可以閱讀推薦書目等等。這和網路購物相似,通過你過去的購買痕跡,網站就會分析出你的購物興趣,從而有針對性地給你推送廣告信息。
不僅如此,當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時,也能通過數據分析強化學習。比如通過電子設備做作業時,某一類型的題目有幾次全對,就可以把類似的題目跳過;如果某個類型的題目犯錯,系統則可進行多次強化,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4.影響學校教育模式
學校教育是當前教育的絕對模式,適齡兒童、青少年都需要進入學校,通過教師的講授進行學習。但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這一教學模式可能會得以改變。2004年,澳大利亞人馬丁開發了一個開源課程平台moodle,解決了來回奔波上課的問題。教師通過這個平台與學生互動,學習、考試、資料分發與上傳等,都通過網站完成。2010年,這個平台數量已經達到了100萬門戶。2006年,孟加拉裔金融白領薩爾曼·可汗將自己的10分鍾教學視頻傳到網上,幾年後,這個網站注冊用戶達到了1000萬。[10]
教育平台的開發,使網路課程得以飛速發展,2012年美國在線課程投資達到10億美元以上。網路課程的發展給傳統教學帶來了巨大沖擊,一方面,教育的方式將不再僅僅局限於學校教育;另一方面,教師的課堂教學出現新的替代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的革新,在大數據時代更有了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傳統教學模式有教師的督促、隨時溝通、情感交流,是按照教學大綱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有計劃、有步驟,體現秩序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框定了學生的思維框架,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得到最大發揮。美國不少商業巨鱷都有輟學經歷,甚至有的創業基金要求學生輟學才能發放。這當然不值提倡,但是,從一個側面也反應出非學校教育,也同樣具有創造能力的事實。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可以通過學生學習興趣、在某一在線課程停留的時間、點擊率、情緒反應等,推送更具有個性化的學習內容。這在知識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此外,隨著媒介社會化時代的來臨,學生學習生活網路化已成事實,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目前正在開設的課程,這對正在授課的教師是一種挑戰。美國有個Udemy網站,老師根據自己上傳視頻的點擊率獲得報酬,2012年5月份,該網站上有的老師收入已經超過20萬美元。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後教育網站將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根據知識傳播的形式、受眾的興趣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學習內容。
⑥ 大數據時代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
【導讀】許多人對大數據都不了解,但其實大數據離我們的生活很近,現如今大數據應用到教育、醫療等生活的許多方面,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帶來了改變。那麼,大數據時代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呢?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思維方式改變
所謂思維方式,是一種習慣性的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模式,並由此對我們的行為方式產生直接的影響。然而,如今大數據正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隨著網路、騰訊、淘寶等網路公司的迅速崛起以及他們的迅速致富,數據致富成了新的致富神話。先前那些房地產、電器大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的億萬財富,而這些網路數據商則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迅速超越了這些實體公司的財富,並且所費人力、物力和財力甚少。
二、教育的改變
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映射了工業化集中物流批量生產的模式:鈴聲、標准化的課堂、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服裝等。雖然這種教育也培養出了很多人才,然而大數據教育將呈現另外的特徵,例如彈性學習、個性化輔導等。學習分析是近年來大數據在教育領域較為典型的應用,利用鬆散耦合的數據收集工具和分析技術,研究並分析學生學習參與、學習表現和學習過程的相關數據,進而對課程、教學進行實時修正並預測學習者未來的學習趨勢。
三、經濟的改變
雖然我們在政治課上學到的是,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力。然而我認為,在如今這個極為宣揚個性與創造力的社會中,消費很大程度地決定著生產。消費者不認同的,就賣不出去,只有消費者認同的,才賣得出去。然而,大數據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對數據的全面感知、篩選、收集、分析、共享等為生產者提供可靠的、及時的信息,讓生產者生產出更為暢銷、更具個性化的物品。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關於「大數據時代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編認為要想在大數據行業有所建樹,需要考取部分含金量高的數據分析師證書,這樣更有核心競爭力與競爭資本。
⑦ .談談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的特點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個性化教育: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分析,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實現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資源推薦,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數據驅動教學: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教學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為教學改進和優化提供數據支持。
教學資源數字化:隨著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對教學資源的智能管理和優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質量。
跨界合作:大數據時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是跨界合作,通過多方數據共享和整合,打造更加完整的教育生態系統,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
聯邦學習: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聯邦學習將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通過將學習模型下放到各個本地設備,實現數據的本地化處理和保護,同時保證了全局學習效果的優化。
智慧教育: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建立智慧教育平台,實現教學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和個性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服務雲平台:將教育資源、學習內容、教學工具等整合到一起,形成教育服務雲平台,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學習資源和服務。
教育信息化: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不僅是教友鋒學內容的數字化,還包括教育資源、教學管理、教師培訓等各個方面的信息化。
開放式教育: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教育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破傳統教育的邊界,實現開放式教育。
教學模式創新:在大數據時代,教學模式將從傳統友告陪的教師主導轉向學生主導,學生將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將成為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和學習資源好蠢的管理者。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教育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未來教育的發展需要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不斷推進教學的數字化、智能化和個性化,同時加強跨界合作和資源共享,實現教育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⑧ 大數據時代對教育技術學的影響有哪些
回答這個問題,抄
首先得清楚什麼是大數據。所謂大數據就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過了傳統資料庫軟體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價值密度低等特徵。
其次、大數據的作用或者價值,大數據能幫助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進行精準的營銷;大數據能發現市場的特徵,從而發現未發現的商機;傳統企業可以根據大數據做互聯網的轉型等。
根據這些大數據的特徵,我們不難發現大數據對教育技術學的影響:
1、大數據的預測性,可以發現學習者的特徵,以便開發出更符合學習者的學習模式或者學習軟體;
2、大數據的速度性,可以發現教育技術方案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特點,以便做出調整;
3、大數據的多樣性,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教育技術的優點與問題,是教育技術變得更加具有智能性,我把它稱之為自適應技術。
總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教育技術多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