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大數據如何改變政府

大數據如何改變政府

發布時間:2023-04-07 20:16:45

『壹』 大數據如何幫助政府實現「精準治理」

大數據如何幫助政府實現「精準治理」

大數據緣何受到如此重視?業內專家曾以「大、智、移、雲」形容當前國內快速進入的技術變革期。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雲計算成為驅動中國經濟社會轉型進步的重要力量。而大數據這一幾乎橫跨所有社會經濟領域的技術變革,無疑會給中國帶來更多的改變。

大數據如何支撐政府服務能力提升?走在互聯網技術創新前沿的BAT(網路、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型互聯網企業正立足既有資源再創新,推動政務服務便利化。如騰訊與廣東省政府達成基於大數據的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目標。騰訊支持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和政務雲平台建設,在廣東各地市全面部署微信「城市服務」網路,為交通、公安、民政、住房城鄉建設等政府部門提供業務整合、在線辦理雲平台、大數據支撐等服務。

這僅僅是大數據支撐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第一步,更多的對政策走向、決策支撐、精準治理和多方協作的大數據創新仍需持續發力。

大數據撬動社會治理、市場監管創新

「當數據的價值被發現之後,可以提升國家和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刻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形態。」龍信數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鈺說。

商事制度改革正在為經濟社會帶來活力。然而,政府管理需要關注的不僅是注冊企業數量的增長,民營企業生存狀態、活躍度、就業拉動、稅收貢獻度等情況也應受到關注。

為此,龍信數據與相關部門聯合,將企業注冊等關鍵數據分析處理。相關方與龍信組成「企業發展與宏觀經濟發展關系分析」課題組,匯總政府數據,加之數據挖掘、電話抽樣、焦點組訪談等多種方法結合,取得一般量化統計難以完成的數據結論——國內商事制度改革不僅讓市場主體數量增加,更讓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企業社會總成本持續下降等等,其中僅人員成本就下降近40%。

「大數據應用也將社會治理、市場監管轉變為實時監測。」李鈺舉例,工商部門治理「非法集資」一直是高成本任務。一方面,違法企業以各種名目遮掩違法行為;另一方面,注冊企業數目快速攀升,數量巨大。大數據破解了這一難題。

「我們匯總分析大量數據,通過指標計算比對、模型篩選,可以在數以百萬的企業中讓『高度疑似』的企業呈現。我們最後篩選出1000多戶企業,供政府部門進一步檢查。」李鈺說,這個復雜過程在以往難以想像。

大數據不僅為政府部門的治理節約時間、人力成本,也更新了治理思路和模式。「以前很多違法行為的治理可以說是事後去追究,現在一些監測治理可以讓很多行為提前發現、及早治理。」李鈺說。

開放、標准、產業、安全:大數據發展關鍵詞

目前,推動政府運用大數據創新支撐治理能力提升,包括數據資源開放、人才培養、數據立法、介面標准、安全機制等問題仍然有待突破。

實際上,《綱要》已明確提出彌補這些「短板」,即「三項主要任務」:首先要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同時要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培育新興業態,助力經濟轉型;還要強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健康發展。開放、標准、產業、安全成為關鍵詞。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首要工作是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加速開放共享。

事實上,此前包括北京等地的政府部門數據陸續開放共享,為數據創新迎來利好。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牽頭打造「首都科技大數據平台」,整合長期分散於各個政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部門的科技數據資源,並逐步向社會數據需求方開放,提升科技資源的公共服務能力。

「北京每年有大量的醫療科研、臨床數據、交通運轉數據、金融行業數據產生,科研院所也有不少技術成果、技術交易數據、新技術新產品等數據。」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閆傲霜說,然而,這些政府科技數據資源大多存於不同平台,分割嚴重,大多處於沉睡狀態,缺乏整合開發。

「有些政府部門把數據資源守得緊緊的,捨不得共享。共享機制不順暢將制約產業發展、數據應用、服務國家戰略等。」李鈺說,國家需要進一步讓政府部門數據開放,讓產業與政府數據充分融合。

產業離不了人才,人才是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支撐。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表示,數據科學人才培養成為亟須加強的方面。「大數據能否做成,關鍵在能不能聚焦人才培養。」

然而,高校和產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大數據人才的培養相對滯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孫偉認為,傳統IT教育很難將前沿技術和課堂傳授知識結合起來,培養出的人才難以與產業接軌。人才培養應更加面向市場需求、技術前沿。

與此同時,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理念、標准、安全等也應當得到重視。李鈺等產業界人士說,當前國內要實現「數數相連」,相關部門仍需要推動標准制定,將數據產業與數據資源有效打通。

法制的跟進也需要得到重視。當前,國內關於政府信息數據的加工、應用、推廣等仍處於相對鬆散、自發狀態。業內人士建議,國家需要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范大數據的發展,特別需要以法律法規劃定大數據開發利用的邊界。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如何幫助政府實現「精準治理」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貳』 大數據驅動政府治理更加科學精準

大數據驅動政府治理更加科學精準
我們從未像今天一樣產生如此海量的數據,數據的產生已經完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數據的價值挖掘也已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將成為一切組織運行的基本要素,其戰略意義甚至將超過土地、人力、技術和資本。數據在類型上已經改變了原有的結構化數據為主的特徵,更包含了越來越多的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政府部門在數據佔有方面,無疑具有天然的優勢,有人口、經濟、資源、社會運行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資料,從大數據的角度來看,那些沉睡在檔案袋、文件夾中的數據,有著無比巨大的價值。藉助大數據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利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能力,這是本屆政府始終關心的問題。大數據時代的政府治理挑戰與機遇中國政府經過10多年的電子政務建設,各級政府部門積累了大量的數據,政務數據量已經初具規模。從政府角度來看,政府部門所產生的數據資料多數為文本信息,雖然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產,但利用頻率和效率低,這些文件即使以"電子化"手段保存,也只有分散的數據碎片,缺乏統一的標准使其"格式化"。政府的海量數據多處於"休眠"狀態,真正用於提升辦公效率、改變業務流程、輔助科學決策的應用並不多。傳統的政府治理理念往往是基於局部"現實"的抽象分析方法,依據一定方式選擇樣本數據,基於局部的現象來預判整體的行為模式和趨勢,這樣的治理模式效率低且偏差大。在大數據時代,讓海量、動態、多樣的數據有效集成為有價值的信息資源,降低政府治理偏差概率,推動政府治理決策精細化和科學化。利用大數據,可以使政府治理所依據的數據資料更加全面,不同部門和機構之間的協調更加順暢,進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治理成本。建立"用數據說話"的政府績效評估在新一屆政府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下,政府績效評估成為考核各級政府部門的一項重要指標。然而,在紛繁、復雜、零散的行政事務背後,如何有效、精準、科學的用數據標准進行政府績效評估是擺在所有政府部門面前的一大難題。傳統的紙質、簡單電子化辦公模式下,對於政府部門的公文辦理件數、文件傳遞時長、事項辦理周期、辦結率等數據是無從統計的,政府各項事務運行效率更是無從評估。大數據時代的績效評估,需要以量化的數據對政府行為進行評估,避免"拍腦袋"的評估方式,才能實現科學評估。 協同管理軟體的重點在於可以對非結構化的信息數據進行有效整理,以人為本、以行為為關鍵,進行人、事件、流程、結果等行為數據的收集。通過協同管理軟體,政府組織的各類信息、行為被每一個碎片的協同數據所記錄,從大數據的角度就可以對政府部門進行行為軌跡、組織效率的分析,從而讓大數據中的組織協同數據給政府治理帶來新的價值。致遠軟體致力於協同管理軟體領域13年,在協同技術、工作流技術、表單技術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與經驗。政府治理中常見的工作在線時長、公文辦件數、文件辦理時長、事項辦理數、文件辦結率等各項運行數據,在致遠G6-V5政務協同管理軟體中,變得不再是難題。工作流程直觀呈現一覽無余

公文辦件、辦結數據一應俱全

時間效率、經費節約一目瞭然
協同管理軟體所利用的大數據技術,讓原來不能量化的評估內容變得更容易量化,其蘊含的大數據管思維,能夠直觀呈現數據背後的政府行為模式。電子政務建設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政府效能,提升社會公眾服務滿意度,大數據的應用正是推進這一目標實現的有力工具。通過數據手段,科學客觀分析政府工作績效,對於推進政府治理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從個人經驗判斷向數據科學決策轉型具有重要作用,有助於提升政府內部管理水平和決策效率。寫在最後:現代化政府治理范疇非常廣泛,除了政府內部治理之外,在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經濟調節等領域,大數據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大數據的應用和價值挖掘不是一蹴而就,實際運用任重而道遠。致遠政務將持續關注並致力於政務大數據應用,繼續運用10多年沉澱的協同技術、工作流技術、數據分析技術,助力我國電子政務升級發展、建設智慧政府。

『叄』 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是如何驅動政府改革和治理模式轉變的

新時代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場偉大的治理革命,需要"互聯網+"與"大數據版"作為戰略引擎權,進而推動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互聯網+"促進了新時代國家治理權力運行的透明化,規范化,法治化,民主化。
"大數據智能化"則促進了新時代國家治理主體的多元化,方式的智能化,決策的科學化,目標的精細化。

『肆』 採集分析數據 大數據如何助力社會治理

採集分析數據 大數據如何助力社會治理
「大數據」曾經是個大眾眼中頗有距離感的專業詞彙,可是這幾年「大數據」成了人們身邊的高頻詞彙:當你上網購物時,平台總能准確推薦你想要的商品;當你下載某款APP或者打開某個程序,總要你點擊同意那些冗長的隱私條款;甚至當你使用不同賬號享用同樣服務時,居然發現可能遭遇了「大數據殺熟」……
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了數據迅猛增長,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大數據正日益對全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活動以及經濟運行機制、社會治理方式產生重要影響。大數據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便利,打開了未來的無限可能,同時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毫無疑問,大數據正在塑造未來的樣貌,那麼大數據將可能在哪些方面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
採集分析數據:提前化解風險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很多苗寨,這里僅50戶以上的木質連片村寨就達3922個,木質農房達88萬棟。不過,隨著當地農村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電氣火災也迅猛抬頭,而為了有效預防火災,當地把眼光投向了「大數據」。
記者在黔東南州的西江千戶苗寨看到,這里家家戶戶都在總進線處安裝了一個滅弧型電器保護裝置。「這些保護裝置同時也是農村電氣火災監控大數據平台的感知模塊。」當地工作人員打開其手機上一款名為「電丁丁」的APP介紹,大數據中心全天候採集農戶用電數據,一旦發現其家中用電數據異常,系統會自動通過手機APP發出預警,通知工作人員上門檢查處理。不僅如此,大數據中心針對區域用電數據會生成日報、周報和月報表,分析用電規律,評估安全系數,為預判電器火災風險、精準指導農村電改提供大數據支撐。
「通過數據採集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把事後解決改成事先預測,將有可能發生的問題預先監測到並且預解決。」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孟天廣表示,大數據將給社會治理方式帶來提升與改變。
這樣的例子,記者在深圳南山區也見到一例。2017年清明假期的一天下午,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人流監測預警系統突然發出預警,原來地形狹長的深圳灣公園短時間內因超量共享單車湧入擠占路面,造成了「毛細栓塞」,很可能發生踩踏。根據大數據提供的實時動態監測、人流趨勢分析、人群畫像分析等信息,當地公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很快就緩解了現場人流壓力,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事故。
「大數據不僅僅為政府的治理貢獻數據上的理念、資源、技術、對策,還解決了以前政府在傳統治理當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孟天廣認為,目前大數據在社會治理的應用方面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未來通過大數據來努力推動社會治理的網路化、智能化和系統化,最終可以有效解決政府治理精準化的問題。
政府數據共享:打破孤島效應
這幾年,通過簡政放權治理諸如「證明我媽是我媽」一類的奇葩證明取得實質性成效。之所以「奇葩證明」會有生存空間,一個根本的原因在於此前各部門因政務信息之間壁壘森嚴造成了「數據煙囪」和「信息孤島」。為此,廣東梅州公安打造了一個「證明雲」,通過與20多個政府部門實現數據共享,使互聯網提供的電子證明與傳統證明具有同樣效力,成為了專門對付「奇葩證明」的利器。
通過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來解決「奇葩證明」的難題還只是小試牛刀,而將沉澱在政府手中的數據面向社會開放共享,將深刻引領帶動大數據創新應用和產業融合發展。專家介紹,例如空間地理數據的開放,可用於指導采礦、林業、農業、漁業、能源、航海、交通運輸等;氣象數據的開放,則可以加工用於指導農業生產、旅遊業、災難管理、保險業預測、環境評估等。
對此,早在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就將「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與「穩步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納入到主要任務之中。其中,《綱要》還特別提到,優先推動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資源、農業、環境、安監、金融、質量、統計、氣象、海洋、企業登記監管等民生保障服務相關領域的政府數據集向社會開放。
「政府數據開放到什麼地步,哪些數據集的數據應予開放,對不同數據集下的數據應如何歸類,目前多由相關政府部門和政府官員決定,欠缺整齊劃一的標准。」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宋華琳表示,需要明確政府數據開放的范圍,健全完善政府數據開放的程序機制,界定政府數據開放的標准,「信息公開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開放政府數據還有不少具體工作有待推進。」
大數據營銷:提升效率防止濫用
今年以來「大數據殺熟」成了網路上的一個熱門詞彙,其意為,在互聯網上購買同樣的商品或服務時,向老客戶顯示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高出不少。事件起因於一名網友在微博上曬出自己的親身經歷,表示其長期在某網站預訂價格在380—400元之間的酒店房間,可實際價格只有300元上下,而且一旦使用朋友賬號查詢就會發現同一房間也顯示為300元左右。這條微博在網上發酵之後,許多人都紛紛曬出類似經歷的證據。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規研究中心主任阿拉木斯認為,在線下大家都認可諸如「砍價」這樣的議價行為,因而同樣的商品或服務以不同的交易價格成交也是商業慣例。然而,「大數據殺熟」的問題在於賣方可以通過掌握大數據做到對用戶更全面精細地了解和預測,但買方卻因為線上交易與日俱增的用戶黏性而導致很難真正「用腳投票」。「久而久之,自然會有自律不夠的商家,利用用戶的這種心理做些手腳。」阿拉木斯分析說。
如今,從網約車、共享單車,到電商購物、社交媒體,平台經濟已經成為社會治理中繞不開的話題。與此同時,眾多平台對海量用戶數據的收集、佔有,也引發了社會公眾對大數據是否會被濫用的關注。
「僅僅是從經濟上判斷,數據被企業或者被平台所擁有可能是最有效率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李曉華研究員認為,零散的數據是沒有價值的,只有當這些數據匯聚起來,通過大數據的技術進行分析時才會產生價值。但與此同時,這些平台對數據的佔用還可能涉及個人信息泄露、數據權屬、數據交易、數據濫用等一系列問題,當數字經濟的發展中涉及諸如道德倫理、公平正義等價值判斷時,市場可能無法自發加以調整解決,這時候就需要盡快完善數據保護方面的立法。

『伍』 大數據對於電子政務效率提高的體現

大數據對於電子政務效率提高的體現
繼雲計算、物聯網之後,大數據已經成為IT產業的又一次顛覆性技術變革,對國家治理方式、決策、組織和業務流程、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等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伴隨著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量數據的收集、儲存、分析、處理及其應用變得更加方便,政府或公眾的決策行為將逐漸基於數據和分析而做出。大數據時代的倒,讓電子政務變得更加高效、快捷。
大數據創造大價值
具體而言,依託大數據的發展,有利於節約政府投資、加強市場監管,從而提高政府決策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區域化管理。利用大數據整合信息,將工商、國稅、地稅、質監等部門所收集的企業基礎信息進行共享和比對,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監管漏洞,提高執法水平,達到促進財稅增收、提高市場監管水平的目的。
建設大數據中心,加強政務數據的獲取、組織、分析、決策,通過雲計算技術實現大數據對政務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依據法律法規和各部門的需求進行政務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提高設備資源利用率、避免重復建設、降低維護成本。大數據也將進一步提高決策的效率,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提高政府預測預警能力以及應急響應能力,節約決策的成本。
基於城市網格化的管理需要一個統一協調的管理信息整合,各類基礎資源和信息都應該是共享的,大數據可以實現這一點。通過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各類資源,發揮城市網格化管理效用,達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應用,以提升城市和社區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能力、加強服務管理,創建服務型社會,使城市管理工作和社區服務水平邁上更高的台階。
有了大數據的強有力支持,還能逐步實現立體化、多層次、全方位的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推進信息公開,促進網上辦事實時受理、部門協同辦理、反饋網上統一查詢等服務功能,加快推進智能化電子政務服務和移動政務服務新模式的初步應用,不斷拓展個性化服務,進一步增強政府與社會、老百姓直接的雙向互動、同步交流。
大數據有力助推大建設
目前,我國基於大數據的信息共享建設已經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就總體而言,跨部門的信息資源利用系統仍局限在小部分的政府業務范圍,而且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還遠遠不夠,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們需要順應大數據這個趨勢,建設基於大數據的網上辦事大廳、交換共享平台、社會誠信體系、容災備份體系和公開平台,建立政務雲計算平台,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
統籌建設省、市、縣三級大數據交換共享平台,完善交換共享平台的覆蓋范圍,打通信息橫向和縱向的共享渠道,推進跨地區、跨部門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同時,完善全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制定全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目錄和數據標准,強化對各類信息資源的整合,為省、市、縣各政府深化電子政務應用提供跨層級、跨部門的數據支撐。建立數據中心之間以及各級政務資料庫之間交換、整合、比對、更新、維護機制,建設自然人、法人、空間地理等基礎資料庫,為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宏觀調控提供數據支撐。
開展以雲計算為基礎的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平台的頂層設計,建設集中統一的區域性電子政務雲平台,為政府部門提供高效的伺服器資源、海量的存儲空間、高速的網路帶寬和安全的網路環境。電子政務雲平台將按統一標准建設,即插即用,政府部門可根據自身需求,定製使用。創造一個信息共享、資源共用、運維共管的新局面,逐步實現政府部門統一伺服器管理、統一機房、統一運維的目標,以充分整合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重復投資。
致力建設災備份設施,為黨政用戶提供統一的容災備份服務。通過數據備份、數據復制等技術實現數據級容災,確保各部門業務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同時,對部分重要應用系統實現快速切換、數據零丟失的應用級容災,從而為全省政府部門提供網路、數據以及應用系統的災難備份與恢復服務。建設大數據中心,將政務部門的數據進行匯總、清洗、比對分析後,形成信息資源,並建設一個大數據公開平台,統一對社會開放政務數據,提高整個社會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陸』 大數據時代的治理轉型

大數據時代的治理轉型

大數據技術在商業領域已經顯示出提供「解決方案」的驚人能力,同樣可以在國家治理、政府治理、社會治理中運用
國務院通過的《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為未來中國的大數據發展指明了方向。然而,與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仍處於大數據發展的初級階段。如何構築大數據時代的國家競爭發展優勢將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大數據時代的國際競爭格局
當前,大數據正煥發出變革的力量,並正在改變各國綜合國力增速,重塑未來國際戰略格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大數據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驅動力。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網路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社會信息化進程進入數據時代,海量數據的產生與流轉成為常態。未來20年,全球50億人將實現聯網,這將使全球數據量呈幾何式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全球數據使用量將達到約40ZB(1ZB=10億TB),將成為新的重要驅動力。
其次,大數據將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和核心資產。世界各國對數據的依賴快速上升,國家競爭焦點已經從資本、土地、人口、資源的爭奪轉向了對大數據的爭奪,制信(數)權成為繼制陸權、制海權、制空權之後的新制權。大數據使得數據強國與數據弱國的區分不再以經濟規模和經濟實力論英雄,而是決定於一國大數據能力的優劣。
第三,大數據將改變國家治理的架構和模式。大數據不僅是一場技術和經濟革命,更是一場國家治理的變革。大數據可以通過對海量、動態、高增長、多元化、多樣化數據的高速處理,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提高公共決策能力。另外,數據主權的提出也使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角色發生轉變,使國家治理結構逐步實現從國家獨大的治理結構轉向多元共治,從封閉性治理結構轉向開放性結構,從政府配置資源模式轉向市場配置資源模式的轉變,作為基礎設施的大數據和作為基礎性制度的大數據同時存在。
最後,大數據安全已經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戰略安全之一。藉助大數據革命,美國等發達國家全球數據監控能力升級,確保自身在網路空間和數據空間的主導地位。各種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機構所承載著的龐大數據信息,如由信息網路系統所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水、電力、交通、銀行、金融、商業和軍事等,都有可能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大數據安全已經上升成為國家安全極為關鍵的組成部分。
主要國家大數據戰略在行動
當前,世界各國紛紛利用大數據提升國家競爭能力和戰略能力。
1.美國大數據戰略的全球領導力。美國政府最先對大數據技術革命做出戰略反應,利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水平和國家競爭優勢。迄今為止,美國政府在大數據方面實施了三輪政策行動。
第一輪是2012年3月,白宮發布《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並成立「大數據高級指導小組」,該計劃有兩個目標:一是用大數據技術系統改造傳統國家治理手段和治理體系;二是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業態和板塊。
第二輪是2013年11月,白宮推出「數據-知識-行動」(Data to Knowledge to Action)計劃,進一步細化了利用大數據改造國家治理、促進前沿創新、提振經濟增長的路徑。這是美國向數字治國、數字經濟、數字城市、數字國防轉型的重要舉措。
第三輪是2014年5月,美國總統辦公室提交《大數據:把握機遇,維護價值》政策報告,強調政府部門和私人部門緊密合作,利用大數據最大限度地促進增長和利益,減少風險。
2.歐盟「數據驅動經濟戰略」框架初顯。歐盟在2014年發布了《數據驅動經濟戰略》,有望近期內成為歐盟經濟單列行業,為歐盟恢復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做出巨大貢獻。歐盟在大數據方面的活動主要涉及兩方面內容:(1)研究數據價值鏈戰略計劃;(2)資助「大數據」和「開放數據」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活動。數據價值鏈戰略計劃包括開放數據、雲計算、高性能計算和科學知識開放獲取四大戰略。主要原則是:高質量數據的廣泛獲得性,包括公共資助數據的免費獲得;作為數字化單一市場的一部分,歐盟內的數據自由流動;尋求個人潛在隱私問題與其數據再利用潛力之間的適當平衡,同時賦予公民以其希望形式使用自己數據的權利。
3.亞太地區國家紛紛搶佔大數據戰略制高點。亞洲一些國家在大數據發展中緊追其後。日本積極謀劃利用大數據改造國家治理體系,對沖經濟下行風險。2013年6月,安倍內閣正式公布新IT戰略《創建最尖端IT國家宣言》,以開放大數據為核心的IT國家戰略,把大數據和雲計算衍生出的新興產業群視為提振經濟增長、優化國家治理的重要抓手。
韓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院2011年正式提出「大數據中心戰略」以及「構建英特爾綜合資料庫」。同時,韓國社會專職部門制定應對大數據時代計劃。2012年,韓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就大數據未來發展環境發布重要戰略規劃。2013年,在朴槿惠總統「創意經濟」的新國家發展戰略指引下,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提出「培養大數據、雲計算系統相關企業1000個」的國家級大數據發展計劃以及《第五次國家信息化基本計劃(2013-2017)》等多項大數據發展戰略。
總體來看,國外政府大數據政策措施體現出如下明顯特徵:一是頒布戰略規劃進行整體布局,搶佔大數據先機;二是注重構建配套政策,包括人才培養、產業扶持、資金保障、數據開放共享等,為本國大數據發展構築良好的生態環境。
中國准備好了嗎
大數據對於中國的戰略意義毋庸置疑。2013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為34.3億元,同比增長率超100%。然而,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中國大數據發展卻面臨非常嚴峻的風險與挑戰。
1.大數據戰略儲備能力不足,尚缺乏國家頂層設計。從主要發達國家的大數據發展經驗看,美國等國持續強化國家戰略的頂層設計,重點關注大數據對創新能力、國家安全能力、產業競爭力等國家競爭優勢的重構,持續推出大數據國家戰略規劃。目前,中國明確大數據發展戰略的中央部門和政府部門較少,更多是產業界和學術界的探討,大數據戰略的國家頂層設計尚未進入議事日程。此外,大數據治理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具有系統性、全局性的戰略問題,需要有全面推動大數據戰略實施的權力部門和核心決策機構。而這些機制設計,中國都明顯缺失和缺位。
2.條塊分割體制壁壘和「信息孤島」,阻礙數據開放和共享。據統計,中國政府掌握著80%以上的數據,政府作為政務信息的採集者、管理者和佔有者,具有其他社會組織不可比擬的信息優勢。但由於信息技術、條塊分割的體制等限制,各級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網路往往自成體系、相互割裂,相互之間的數據難以實現互通共享,導致目前政府掌握的數據大都處於割裂和休眠狀態。同時,由於政府部門業務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的「部門化」,政府信息系統出現「系統林立」和分裂狀態,政府公共信息資源重復採集現象嚴重,信息摩擦和治理成本偏高。總體而言,政府開放數據的程度遠遠落後於世界領先國家。
3.傳統治理思維和治理體制在大數據時代出現明顯的不適應,並引發新的難題。大數據正在重構政府、市場、社會三者之間關系模式,然而,現有國家治理思維和治理體制已經明顯不適應這種大數據時代新趨勢的變化。特別是如果經濟體制、行政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不能有效跟進,既得利益主體很可能將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國家治理契機轉化為既得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可能引發新的「權力尋租」、新的「數字鴻溝」等問題。
4.法治建設滯後,維護「數據主權」的法律法規標准及配套政策嚴重缺失。目前,中國大數據法治建設明顯滯後,用於規范、界定「數據主權」的相關法律缺失,缺乏有效的大數據法律框架。
一是對於政府、商業組織和社會機構的數據開放、信息公開的相關法律法規尚待進一步完善,尤其缺乏企業和應用程序中關於搜集、存儲、分析、應用數據的相關法規。
二是沒有對保護本國數據、限制數據跨境流通等做出明確規定。金融、證券、保險等重要行業在華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將大量敏感數據傳輸、存儲至其國外的數據中心,存在不可控風險。
三是大數據技術應用與產業發展剛剛起步,缺乏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及政策。
將大數據發展規劃上升為全面的國家戰略
大數據引發的經濟社會革命才剛剛開始,需要全面提升大數據在國家經濟發展和治理方面的重要戰略地位。
1.完善大數據發展的國家頂層設計。要在「行動綱要」基礎上,加快形成大數據國家戰略,包括中長期路線圖與實施重點、目標、路徑。統籌布局,加快大數據發展核心技術研發;推進大數據開放、共享以及安全方面的相關立法與標准制定;搶抓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戰略機遇,重構國家綜合競爭優勢。
一是把數據主權納入國家核心利益的戰略范疇,加快大數據立法、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制定。
二是規劃重點領域的大數據研究計劃,布局關鍵技術研發方向,強化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加強對大數據產業的扶持,做好體制機制、資金、法規標准等方面的保障,為後期專項政策制定、項目規劃等提供依據。
三是借鑒國外政府大數據戰略經驗,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大數據配套政策路線圖,注重從戰略技術能力儲備和戰略應用實施兩個角度,釋放大數據發展的潛能。
2.構建國家大數據倉庫。應加快G2G(政府與政府之間)、G2B(政府與企業之間)、G2C(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大數據開放與共享,盤活大數據資產。
一是加強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實施「寬頻中國」戰略,持續支持下一代互聯網、第四代移動通信、公共無線網路、電子政務網、行業專網和物聯網等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政府「雲平台」,統籌監測數據管理平台、公眾民情採集與服務數據管理平台、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數據管理平台、政府管理績效考評數據管理平台、資源統籌與經濟預警監測數據管理平台。
二是加強基礎數據整合。一方面,整合來自於政府職能部門及業務部門的數據信息資源,推動和規范誠信機構建設,提供完整、准確、及時的企業和個人誠信信息,推進大數據徵信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推動國家基礎數據開放共享進程,打造透明、智慧政府,推動國家、省、市、縣四級大數據交換共享,打通信息橫向和縱向的共享渠道,推進跨地區、跨部門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並在此基礎上最終建成國家大數據倉庫。
3.運用大數據,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從全球領先國家經驗看,社會治理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是運用大數據進行改造提升的最有潛力領域。
一是將大數據更廣泛實踐於污染防治、城市規劃、交通、醫療健康、教育、國家安全、社會輿情、軍事等重要領域,在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軍工、國防等方面實現重大模式創新。
二是利用大數據加快政府自身革命,制定政府大數據開發與利用的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
三是利用大數據實施監管和反腐。大數據給網路問政、網路監督和技術反腐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可以利用大數據建立國民滿意度指數、腐敗指數以及清廉指數等。
4.利用大數據創新政府決策方案。大數據技術在商業領域已經顯示出提供「解決方案」的驚人能力,同樣可以在國家治理、政府治理、社會治理方面中運用。以通信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四張網為支撐,可以提出大數據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大數據新農村建設解決方案、大數據金融解決方案、大數據智能終端解決方案、大數據位置服務解決方案、大數據教育解決方案、大數據文化創意解決方案、大數據環境解決方案、大數據製造解決方案、大數據生物健康解決方案、大數據中小企業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大數據服務平台解決方案、大數據信息安全解決方案等,為大數據戰略真正落地找到突破口。
5.充分挖掘釋放大數據變革、創新經濟的潛能。首先,通過大數據實現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及下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要做好大數據與工業寬頻建設的對接,率先將工業寬頻的傳輸、工業大數據採集、數據中心的計算應用等環節整合起來,建立完善的工業互聯網體系和中國的工業4.0體系。
其次,鑒於目前中國的人口要素紅利在「退潮」,土地、資源、環境等生產要素日益緊張,要將大數據作為新的戰略性生產要素釋放出來,建立多元參與的協同創新聯盟,增強產學研合作集成研發能力,激勵基於大數據資源的創新創業,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
再次,利用大數據研判,預測宏觀經濟形勢,開發「經濟增長形勢判斷預測系統」、「物價變化高頻判斷系統」、「金融市場信心判斷系統」、「房地產景氣判斷系統」等,增強對經濟形勢判斷的科學性、精準性。
6.開展全球大數據交流合作。全球主要國家都已提出本國大數據國家戰略,特別是美國、日本等國的數據量非常龐大。中國可通過大數據外交,與之展開國際合作,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疾病災害、恐怖主義等領域,以及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過程中,豐富公共外交領域的大數據建設。
此外,可利用大數據技術掌握全球性數據情報和全球焦點事件發展態勢。建議實施中國版「全球脈動」(Global Pusle)項目。聯合國於2009年推出「全球脈動」項目,提出大數據是納米技術和量子計算之後的一個顛覆性變化,用這個技術對Twitter和Facebook等互聯網數據和文本信息開展實時分析監測,使用語言解密軟體對互聯網世界進行「情緒分析」,可以對疾病、動亂、種族沖突提供早期預警。中國可以實施類似的大數據全球情報智能監測項目,對全球重大趨勢進行早期預警,切實維護和保障國家安全。

『柒』 順應大數據時代 實現政府角色新轉變

順應大數據時代 實現政府角色新轉變

2015世界眾籌大會日前在貴陽圓滿落幕。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城市,近年來,貴陽藉助技術變革、產業變革之勢,奮力後發趕超,正努力探索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地區的發展道路。就此,本報記者專訪了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陳剛。

互聯網時代,政府角色亟須轉變

記者: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貴陽是怎樣和眾籌金融這樣的「新生事物」擦出火花的?

陳剛: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創新驅動、創新發展成為時代主題。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模式的蓬勃發展,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但是,地方政府的角色轉換還沒有到位。一些地方在面臨互聯網的大潮、面臨傳統產業的過剩、面臨創新驅動的路徑選擇時要麼無所作為,要麼還是按照「建工業園區、搞招商引資、營造投資環境」的「老三樣」模式發展。坦白講,在大數據時代,「老三樣」的作用已經大不如前。

近日,2015世界眾籌大會在貴陽舉行。這次大會是個新生事物,因為眾籌本身就是新生事物,而以大會的方式把來自於全國各地甚至是全球各地的精英、專家學者集聚起來,更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借著眾籌大會,大批懷揣著夢想的70後、80後、90後齊聚貴陽,大家碰撞思想、展示成果、交流經驗,為「雙創」「四眾」的發展提供寶貴的智力和實踐支撐。作為地方政府,我們當然樂見這一思想盛宴,也在認真思考,在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新時代,在以眾籌為特徵的互聯網金融大發展的時代,政府應該如何實現角色轉換,以更好地應對變局、迎接挑戰。

地方政府要樹立互聯網思維

記者:地方政府應該如何順應「互聯網+」經濟的潮流趨勢?

陳剛:大數據、互聯網已成為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潮流,面對潮流,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領之者強。我們需要有歷史方位感,如果不能站在未來的角度看到並看透今天的互聯網大潮,就會成為被淘汰的對象。反過來,如果積極順應這一趨勢,適應之、變革之,則會變得更強。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地方政府一定要樹立互聯網思維。一段時間以來,企業家們都在討論什麼是互聯網思維。開始的時候討論得最熱烈的是互聯網企業家;後來,隨著「互聯網+」的提出,傳統行業的企業家們也開始加入討論。有學者指出,10年以後,互聯網思維這個詞將會消失——當然,並不是互聯網思維本身將消失,而是互聯網思維將融入每一個人的行為和思維之中,成為一種化於無形的習慣。我們認為,「互聯網+行業」只是「互聯網+」眾多現象中的一個,對政府來講,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互聯網+政府」。因為互聯網已經不僅僅涉及經濟層面,而且已經影響到政府決策、公共管理等和民生服務息息相關的眾多領域。可以預見,不具備互聯網思維的政府在未來的發展中將舉步維艱。面對這個趨勢,地方政府必須要謀劃好如何用互聯網思維去思考經濟、去抓發展、去提升治理能力。

互聯網「搭台」創新者「唱戲」

記者:政府樹立互聯網思維,應當如何具體實踐?

陳剛:地方政府要搭建公共性平台。過去30多年,我們處在工業化時期,通常的做法是「政府搭台、企業唱戲」,而現在應該是「互聯網搭台、創新者唱戲」。政府應該為互聯網搭台、為搭台者搭台。如果說,以前政府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給優惠,那麼現在首要考慮的則是如何給機會。比如,政府的數據如何開放共享,政府的決策如何實現社會參與。如果說,以前政府想得最多的是籌錢,那麼現在政府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籌眾」,即如何實現企業、投資者、創新者的共同參與,形成一個公共聚集的機制,讓草根、平民有更多參與的可能。

具體來講,要打造基礎設施平台,改善通信條件,統一標准、統一數據介面,形成塊上聚集的大數據公共平台,為各類創業創新者提供「金礦」;要形成對外開放平台,堅持向開放要活力,向改革要動力,依託深度開放,將各界各方的資源匯集起來,解決創業創新的痛點,特別是要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實現彼此間信息的互聯互通,資本、技術、市場的無縫銜接;要構建政策支撐平台,通過建設成熟高效的綜合服務體系,為各類人才、企業投資興業提供超預期的保障和服務,讓大家得到超滿意的「用戶體驗」,從而產生成就感、歸屬感、使命感和榮譽感,無所顧慮地在創業創新浪潮中一展身手。

用企業家精神做好政府角色轉變

記者:營造創新創業市場環境,政府還應做出哪些努力?

陳剛:在大數據時代,地方政府要具備的企業家精神,主要有四個方面:一要有需求思維,學會站在企業家的角度,思考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原來政府習慣於依靠土地、政策,依靠各類資源推動經濟發展,在大數據時代,我們要站在企業家的角度思考他們需要什麼,以需求為導向改變既有的工作模式,著力構建符合企業家需要的創業創新生態鏈條。二要有實干精神,做到既有想法、又有辦法,既想幹事、又干成事。互聯網時代光有想法是不夠的,例如貴州抓住大數據的歷史機遇,靠的不僅僅是談概念、談設計,而是從一件一件的具體事務做起,從可以發揮地方優勢的落腳點做起,實現既想幹事又能幹成事。三要有「釘釘子」精神。要看準方向,「釘」偏了就起不到作用,甚至於把「釘子」釘彎了,就會錯過機會。要持續發力,一下一下、十下二十下、上百下地「釘」,把一件事情干成。現在有一些幹部抱怨事情不好乾,市場飽和、產能過剩,機遇盡管很多,但困難也很大。我認為,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需要各級黨員幹部和企業家一起,以「釘釘子」的精神干實事、求實效,我們就是解決困難的人。四要有容錯精神,激發創新活力、探索先行經驗。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創新的年代,創新就要探索,就會有失敗。一個區域能不能有容錯的精神對創新創業者至關重要。

奮力實現貴陽後發趕超

記者:貴陽的哪些城市精神能夠為創新創業提供機遇和空間?

陳剛:沒有容錯空間的城市是一個沒有創新活力的城市。事實上,貴陽除了有創新精神以外,還有容錯的特徵。比如,眾籌這樣的新生事物,如果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先行先試的話,風險會比較大。但貴陽的城市尺度沒有那麼大,相應地,風險也就沒有那麼高;另一方面,貴陽是省會城市,功能配套比較齊全,集聚了各種創業創新要素,貴陽的成功就可能意味著全省的成功,全省的成功也就可能意味著在全國的可復制。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力排眾議,舉辦世界眾籌大會的初衷。

總之,互聯網、大數據、眾籌等都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滾滾洪流中的「風帆」,我們要實現後發趕超,就應順勢而動、借勢而為,以這些新生事物為切入點,用企業家精神、互聯網思維武裝頭腦,發揚好「釘釘子」精神,和廣大創業創新者一道,建立健全創業創新生態系統,搶占發展制高點,將貴陽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眾籌之都、中國數谷。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順應大數據時代 實現政府角色新轉變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捌』 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中有效政府治理的作為

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中,政府的經濟職能不可或缺。
1.通過制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設陸尺定大數據產業發展目標;
2.通過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大數據產業高質枯悉磨量穩定發展;
3.通過實施大數據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增強大數據產業的競爭力;
4.通過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推動東數西算,區域聯動發展;
5.通過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缺陷;
6.通過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完善大數沒斗據產業人才培育、教育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和法律規范。

『玖』 盤點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及發展的舉措

盤點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及發展的舉措
一、政府:推動大數據應用的最關鍵力量
(一)政府掌握大量最具應用價值的核心數據,是推動大數據應用的最關鍵力量
根據麥肯錫大數據研究報告指出, 各個行業利用大數據價值的難易度以及發展潛力 對比下,政府利用大數據難度最低而潛力最大。
大數據
另一方面政府開放大數據運用已經是大勢所趨:
1、 政府掌握了大量最具應用價值的核心數據。 過去十多年來政府投資進行了大量電子政務或者稱為政府信息化的工作,後台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和公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有研究表明政府所掌握的數據使政府成為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信息保有者,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核心數據存在於政府的後台 。
2、 開放數據本身就是政府在大數據時代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 政府數據本質上是國家機關在履行職責時所獲取的數據,採集這些數據的經費來自於公共財政,因而這些數據是公共產品,歸全社會所有,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3、 政府開放數據供社會進行增值開放和創新應用,推動經濟增長乃至整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 數據是互聯網創新的重要基礎,如果政府不開放這一部分數據,很多創新應用沒有數據作為支持,數據開發者能利用政府開放的數據,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個過程能夠提高整個國家在大數據時代的競爭力。
4、 政府開放數據推動經濟增長獲得的稅收高於單純賣數據獲得的收入。 201 年世界經合組織在關於開放政府數據的報告中提到政府通過開放數據推動經濟增長,從而獲得的稅收收入遠高於單賣數據所能獲得收入。開放數據激發經濟活力從而得到稅收提升,這是一個良 性循環,更是一個能創造巨大公共價值的全局性的戰略。
(二) 國內外政府開放數據的情況
在 2009 年奧巴馬簽署開放政府數據的行政命令後,這些年來開放政府數據已成為了世界性的一個趨勢。美國聯邦數據平台 Data.gov 上線後,在美洲、歐洲、亞洲等地,開放政府數據已成為了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美國聯邦政府的開放政府數據平台開放了來自多個領 域的 13 萬個數據集的數據。這些領域包括圖中所列的農業、商業、氣候、生態、教育、能源、金融、衛生、科研等十多個主題。這些主題下的數據都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各個部委所開放的。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在 2009 年之後都建立起了政府數據開放平台,成為 了國際信息化和大數據領域的一個重要趨勢。
大數據
在我國, 2011 年香港特區政府上線了 data.gov.hk,稱為香港政府資料一線通。上海在 2012年 6 月推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數據開放平台。之後,北京、武漢、無錫、佛山南海等城市也都上線了自己的數據平台。
大數據
(三)、 大數據對於政府治理具有極大的價值
大數據其實對政府的治理帶來了全新的價值,無論是對宏觀經濟的決策能力、產業聚集能力、協同治理能力、社會管理能力、公眾服務能力、快速響應能力的提升,大數據都可以在有很大層面上幫助政府治理。
大數據大數據
(四)、大數據上升至國家戰略成為共識。
大數據時代,對大數據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爭奪日趨激烈,制信權成為繼制陸權、制海權、制空權之後的新制權,大數據處理能力成為強國弱國區分的又一重要指標。國際上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布局大數據產業,相繼推出大數據相關政策,大力支持大數據產 業在本國的發展。以美國為例,美國從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推動大數據應用和開放政府數據三方面布局大數據產業,尤其在開放政府數據方面非常積極,通過 Data.gov開放 37 萬個數據集,並開放網站的 API 和源代碼,提供上千個數據應用。我們認為,大數據未來將 引發新一輪大國競爭,大數據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力會呈現爆發性增長趨勢,因此包括我國在內的國家會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不斷提升,大數據戰略將上升至國家戰略已毋庸臵疑。
大數據
(五)、 我國 高度重視大數據未來發展
自去年 3 月「大數據」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一年內 6次提及大數據運用。近期在 6 月 17 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我們正在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而大數據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 7 月 1 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
大數據
大數據大數據
(六). 各部委行動時間表已經確,我國大數據發展面臨歷史性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務院出台文件對各個部委推進大數據任務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很多推進工作任務要求在 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政策並實施,近期將是我國大數據發展政策出台的密集期。

表 3: 各部委推進大數據應用時間表
序號工作任務負責單位時間進度1加快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發展改革委、中央編辦、公安部、民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並實施2全面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 「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工商總局、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稅務總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實施3建立多部門網上項目並聯審批平台,實現跨部門、跨層級項目審批、核准、備案的「統一受理、同步審查、信息共享、透明公開」。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4推動政府部門整合相關信息,緊密結合企業需求,利用網站和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為企業提供服務。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實施5研究制定在財政資金補助、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投資工程建設招投標過程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的政策措施。財政部、發展改革委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並實施6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改進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和風險預警,並及時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發展改革委、統計局持續實施7支持銀行、證券、信託、融資租賃、擔保、保險等專業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商會運用大數據為企業提供服務。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民政部持續實施8健全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匯總整合和關聯分析有關數據,構建大數據監管模型,提升政府科學決策和風險預判能力。各市場監管部門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9在辦理行政許可等環節全面建立市場主體准入前信用承諾制度。 信用承諾向社會公開,並納入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各行業主管部門2015 年廣泛開展試點, 2017 年 12 月底前完成10加快建設地方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部門和行業信用信息系統,通過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實現互聯共享。各省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2016 年 12 月底前完成11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將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領域、各環節,作為必要條件或重要參考依據。在各領域建立跨部門聯動響應和失信約束機制。建立各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推動將申請人良好的信用狀況作為各類行政許可的必備條件。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12建立產品信息溯源制度,加強對食品、葯品、農產品、日用消費品、特種設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重要產品的監督管理,利用物聯網、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商務部、網信辦會同食品葯品監管總局、農業部、質檢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並實施13加強對電子商務平台的監督管理,加強電子商務信息採集和分析,指導開展電子商務網站可信認證服務,推廣應用網站可信標識,推進電子商務可信交易環境建設。健全權益保護和爭議調處機制。工商總局、商務部、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實施14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力度。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 7 個工作日內上網公開。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持續實施15加快實施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制度。建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對企業注冊登記、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基本信用信息以及企業年度報告、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進行公示,並與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實現有機對接和信息共享。工商總局、其他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持續實施16支持探索開展社會化的信用信息公示服務。建設「信用中國 」網站,歸集整合各地區、各部門掌握的應向社會公開的信用信息,實現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方便社會了解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網站要與 「信用中國 」網站連接,並將本單位政務公開信息和相關市場主體違法違規信息在「信用中國 」網站公開。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其他有關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17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已建、在建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交換共享。在部門信息系統項目審批和驗收環節,進一步強化對信息共享的要求。發展改革委、其他有關部門持續實施18健全國家電子政務網路,加快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統籌建立人口、法人單位、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宏觀經濟等國家信息資源庫,加快建設完善國家重要信息系統。發展改革委、其他有關部門分年度推進實施, 2020 年前基本建成19加強對市場主體相關信息的記錄,形成信用檔案。對嚴重違法失信的市場主體,按照有關規定列入「黑名單」,並將相關信息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各有關部門2015 年 12 月底前實施20探索建立政府信息資源目錄。各有關部門2016 年 12 月底前出台目錄編制指南21引導徵信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大力加強信用服務產品創新,進一步擴大信用報告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及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應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22落實和完善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產業、人才等政策,推動大數據產業加快發展。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網信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23加快研究完善規范電子政務,監管信息跨境流動,保護國家經濟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保護企業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出台相關法律法規。網信辦、公安部、工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會同法制辦2017 年 12 月底前出台(涉及法律、行政法規的,按照立法程序推進)24推動出台相關法規,對政府部門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務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作出規定,為聯合懲戒市場主體違法失信行為提供依據。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法制辦2017 年 12 月底前出台(涉及法律、行政法規的,按照立法程序推進)25建立大數據標准體系,研究制定有關大數據的基礎標准、技術標准、應用標准和管理標准等。加快建立政府信息採集、存儲、公開、共享、使用、質量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技術標准。引導建立企業間信息共享交換的標准規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准委、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網信辦、統計局2020 年前分步出台並實施26推動實施大數據示範應用工程,在工商登記、統計調查、質量監管、競爭執法、消費維權等領域率先開展示範應用工程,實現大數據匯聚整合。在宏觀管理、稅收征繳、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建設、健康醫療、勞動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遊、金融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工業製造、現代農業、商貿物流、社會綜合治理、收入分配調節等領域實施大數據示範應用工程。

『拾』 大數據環境下政府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大數據環境下政府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了數據迅猛增長,通過對大數據進行採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可以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這是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簡單地說,大數據是指可以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從技術上看,大數據分析常和雲計算聯繫到一起,大數據與雲計算密不可分。在「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牢牢抓住大數據為政府治理提供的創新機遇,切實提高各級政府部門的治理能力。

我國政府信息化建設存在的障礙因素。一是機制與觀念方面的因素。傳統政府運作體制和機制的障礙;缺乏科學的規劃與標准;政府公務員在信息化建設的思想觀念方面還有待提升。二是管理因素的影響。首先是缺乏科學統一的管理工作;其次是政府多數網站建設水平不高;再次是對信息基礎設施的投資與建設不足。三是政府信息化管理與信息立法方面的因素。政府信息化管理存在著復雜性;政府信息化的安全性不高;立法工作滯後。四是信息發展落後與人員素質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我國信息化水平不高;地區化水平差異很大;政府公務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設的對策措施。一是應確立符合工作實際的政府信息化戰略思想。第一,在政府信息化的過程中,政府部門個別既得利益者必然會反對信息化工作的開展,需要對現階段的政府機構進行重組,對服務職能進行二次分配,只有採取該種措施,才能保障各項政府信息得到順利實施;第二,我國現有的規定,缺乏統一的技術標准,各部門分管各自的事情,為此,我們必須做好整體規劃工作,制定出科學、統一的標准,避免出現各自為戰的問題。這在其他國家信息化進程的推進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實;第三,有的領導幹部認為政府信息化建設將對自己既有利益格局造成沖擊而產生抵觸情緒。在政府推行信息化過程中,公務員是其中的關鍵性因素,他們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真真正正地為人民服務。二是加強組織領導,穩步推進我國政府信息化。首先,在各類因素的影響下,各個地區信息化主管部門多是以各自的「作坊方式」搞信息化建設。常見的如資料庫類型、通訊協議、瀏覽器、伺服器等都缺乏統一的標准,所以必須加強部門聯通工作,為今後網上交互辦公提供方便;其次,建立完善的維護和管理措施,從根本上提升政府信息服務質量。與此同時,要提高政府網站對於信息化的宣傳力度,加快政府網站建設工作,政府部門應該積極主動提升自己的形象,從根本上促進自身發展;再次,解決資金問題,以收費和合作的方式償還早期的投入和解決政府資金的不足。三是加強管理,建立和健全政府信息化法律和法規。第一,在未來的政府信息化進程中,需要為用戶提供「在線服務」和「一站式」服務,因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統一的規劃,制定出科學的標准,只有採取該項措施,才能獲得理想的建設成果;第二,政府信息化對於信息安全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方面的整體研發必須由政府自主開發,並開發出安全性較高的信息技術手段;第三,要加緊制定出科學完善的信息法律體系,特別是在電子支付、電子簽名以及電子交易上,應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規,使信息化進程順利推進。四是加快政府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國有線電視、計算機、電信在全國范圍內尚未實現「三網融合」,應盡快加強數字電視、無線互聯網以及呼叫中心數據的聯網融合,加快推進政府信息化基礎設施工作的推進;從地域上來看,在我國東部地區和沿海地區,政府網站在信息資源和數量上都遠遠優於我國西部地區與欠發達地區。這就需要有差距的地方奮起直追,努力縮小差距,同時先進地區可以通過結對子的方式支援落後地區;在下一階段,還要重視公務員的培訓工作,給他們灌輸新的知識,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這不僅可以提升公務員的整體水平,也是政府信息化建設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環境下政府信息化建設的思考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閱讀全文

與大數據如何改變政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錄像機的文件視頻在哪裡 瀏覽:784
書生閱讀器不能列印紅頭文件 瀏覽:508
win10游戲目錄是哪個文件夾里 瀏覽:78
手機u盤滿了找不到文件 瀏覽:554
存儲文件壓縮包和文件夾哪個合適 瀏覽:778
看房子哪個網站比較好 瀏覽:817
oppoa57用什麼數據線 瀏覽:832
一點停app真垃圾 瀏覽:53
移出私人空間文件找不到了 瀏覽:601
微信一視頻切換到語音 瀏覽:190
電腦里我的照片放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288
iphone6s升級到128 瀏覽:674
移動硬碟視頻文件修復 瀏覽:330
更新win10會不會丟失文件 瀏覽:21
win10會受病毒感染么 瀏覽:775
以及cad的存儲文件的格式 瀏覽:45
有哪些招募網站 瀏覽:864
網站右側qq客服代碼 瀏覽:283
美國失業數據是什麼 瀏覽:322
蘋果中國利潤 瀏覽:38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