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數據協同產業鏈 國美布局智能家居生態圈
大數據協同產業鏈 國美布局智能家居生態圈
9月19日,國美控股在朝陽規劃藝術館二層T空間舉辦了主題為「智匯新力量 智享新生活」的智能家居主題活動,藉此機會,國美首次在公開場合宣布了智能家居戰略,宣告全面加速進軍智能家居領域。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國家廣告研究院院長兼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丁俊傑、中國教育電視台副台長呂學武、廣播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盛志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錢躍良、三星電子全球執行總裁王彤、國美控股集團CEO、國美決策委員會主席杜鵑、國美電器高級副總裁李俊濤、各媒體高層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智能家居創客團隊共同出席本次活動。
會上,國美開啟了首屆「國美杯?智能生活全球創客設計大賽」,並向公眾展示了部分創意智能家電。同時,國美控股集團與18家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宣告國美布局智能家電生態圈。
國美控股集團CEO、國美決策委員會主席杜鵑表示,在朝陽區政府的指導和各大學術機構的支持下,國美希望通過聯手眾多廠商舉辦的本次活動在鼓勵「物」的創造和「人」的發掘的同時,推動國家產業創新政策的切實落地、整個社會創新意識的激活和智能生態的培育。
把握時代發展機遇 國美加速布局智能家居生態
作為中國最大的家電及消費電子連鎖零售企業,從率先開創中國家電連鎖零售的先河,到互聯網沖擊下的全面轉型O2M全渠道零售商,乃至互聯網+風口的全零售戰略升級,國美一直是領先商業模式的探索者和引領者。
2015年年中,在互聯網+的時代大背景,基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快速普及所帶來的智能化趨勢,國美開啟了互聯網+時代下的戰略升級,並在國美控股主導下,成立了獨立的智能家居板塊。
據了解,國美智能家居以打造智能生活為基準,豐富智能產品,建立統一智能標准,給客戶帶來生活的智能與便利為目的。
為實現這一目標,國美智能家居首先將通過整合現有供應商,加快產品引進速度,豐富智能產品品類、品種,形成線上線下全產品線覆蓋。同時,國美還將重點研究成熟產品包括核心部件和智慧能力,通過大數據工廠對消費需求的精準洞察,與智能晶元廠商合作,自主研發具有國美特色的智能設備。此外,針對當前市場中第三方入口不兼容的現狀,國美智能家居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全產業鏈覆蓋優勢,通過融合第三方產品和技術,採用「雲對雲」的合作方式,實現國美超級APP與智能廠家雲平台直接互聯互通,並開放協議合作,共同制定協議開放標准,兼容各生產廠家智能設備。
通過一系列措施,國美將創建「硬體製造+平台開發+內容運營」三位一體物聯網智能產品研發平台,最終實現從各品類聯網、單品類自動控制,到智慧管家自動控制,直至社區、商店、醫院等生態圈的交互應用,通過加速布局智能家居生態,最終構建國美生態圈。
激發創新活力 聯合各方助力智能家居產業發展
作為本次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國美發起的智能生活全球創客設計大賽受到了與會人員普遍關注,尤其是國美為何發起本次大賽更是成為關注焦點。對此,杜鵑指出,在「萬眾創新、大眾創業」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我們已經欣喜地看到了當前越來越多傳統家電生產廠家和創客進入到智能家居行業,推動了行業的蓬勃發展。然而我們也看到了一些阻礙行業發展的隱憂,尤其是作為行業發展生力軍的創客群體,他們或是有技術、有產品卻沒有銷售網路,或是生產產品缺乏互動體驗場景無法得到消費者認可,甚至因不了解用戶需求導致產品研發、生產出現偏差。基於這樣的現實,在朝陽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國美與知名家電廠商在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指導下,在中國科學院、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國家廣告研究院、東道設計集團以及國內知名創客組織支持下,共同舉辦了本次智能生活設計大賽。
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此次大賽相關情況時表示,所有的社會創新團隊、高校大學生、創客以及相關領域的行業人員都可參與比賽,國美將參賽者分為產業組和創客組兩種不同類型,圍繞智能家居及智能生活設計解決方案,展開全國范圍內的比賽方案徵集。
其中,產業組、創客組皆可通過國美在線網站、大賽官方微信和微博等線上平台報名、提交參賽作品,作品可以是單純的創意,也可以是最終的成品。收到參賽方案後,國美將對方案進行分類,設置投票平台,讓社會公眾參與評選,並邀請設計大師、智能領域專家進行初步篩選,用大眾的投票和評委評審相結合的方式,從產品的創新性、可行性、可持續發展性與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評估,最終推出較為優秀的獲獎方案,並通過盛大的頒獎儀式和國美線下門店與戶外媒體的展演,向全社會傳播精彩紛呈的創意作品與頗具明星氣質的創客達人形象。
對於所有獲獎作品,國美將從產業層面上跟進與扶持,包括將獲獎作品有針對性地推薦到與其相對應的產業板塊,為產業組創客提供資本對接的機會;優秀的方案也將獲得大賽種子基金池的配套基金和眾籌平台的資金募集,加快技術方案向產品的轉化;同時獲獎產品將獲得產品設計專家團的全程指導,通過大師和設計機構的workshop,獲獎作品在產業化層面上會不斷深化;針對成熟的產品方案,可以通過股權配置的方式對其進行品牌化的打造。與此同時,國美將促進優質的生產資源與產品方案進行無縫對接,對方案從成本、工藝、效率和效益等方面進行評估與生產,將概念化的產品方案完全融入到產業化的生態鏈中,量產後的產品將直接通過國美全零售渠道進行銷售。
另據記者了解,在大賽進行過程中,國美將通過大數據雲平台,將國美大數據工廠精確洞察的最新消費需求,實時反饋給參賽的創客,確保其能根據用戶和市場需求進行智能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同時對於優秀的參賽作品國美將充分發揮供應鏈平台優勢,為參賽產品提供包括原材料采購、生產製造、物流配送、售後保障等方面的服務,並將國美遍布全國的1700多家門店和國美在線、微店等界面平台作為產品銷售渠道,幫助所有創客實現價值,鼓勵創客持續創新。
在啟動儀式結束後,國美還與包括三星、海爾、夏普、西門子、美的、格力、長虹、創維、海信、康佳、老闆、方太等18家一線家電家居廠商進行了集體戰略簽約,合作品類涉及手機、家電、廚衛等消費者生活的各個領域。國美智能家居/家電製造板塊總裁李俊濤表示,此次參與簽約的家電家居製造廠商與國美的簽約,主要聚焦於智能家電家居領域,在創意、生產、銷售等環節都建立了緊密而深入的合作,同時這些廠家也將為本次參賽的創客提供包括產品設計、生產、包裝等方面的支持。
中國教育電視台副台長呂學武表示,在與這些年輕的創客接觸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創新的激情以及為智能家居產業所帶來的嶄新希望,但我們也為他們所遭遇的諸如新產品創意不符合需求、好產品缺乏渠道等挫折而焦急。所以我們非常欣慰,也非常感謝像國美這樣有社會責任的企業為這些年輕人搭建激發創新、放飛夢想的平台,在越來越多這樣平台的支持下,我們對智能家居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國美控股集團CEO杜鵑表示,以成就品質生活為使命,在不斷提升差異化商品佔比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國美深刻感知科技創新對於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作用,也認識到科技創新對於國家持續發展的不可或缺。基於此,我們不僅搭建平台、出台措施鼓勵內部員工進行科技創新,同時我們還創建了「蜂巢」孵化器創業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科技創新的隊伍當中。希望通過國美和各位盟友的共同努力,助推智能家居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讓每個消費者都能感受到智能家居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讓未來生活比想像更智能。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協同產業鏈 國美布局智能家居生態圈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貳』 清華同方主要做什麼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清華大學控股的高科技公司,於1997年6月成立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600100,當時股票名稱為「同方股份」。
依託清華大學的科研實力與人才平台,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定位於多元化綜合性科技實業孵化器,致力於中國高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
沿著「技術+實業、金融+資本」的發展戰略,同方形成了「以科技產業為主導,以創新孵化純空體系和金融投資體系為兩翼支持促進科技產業發展」的「一主兩翼」戰略格局,通過融合產業運營、科技孵化和金融資源,實現共享、共創、共贏的科創融生態圈。
目前,同方旗下擁有互聯網服務與終端、雲計算與大數據、公共安全、節能環保等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主幹產業集群,以及與產業配套的具全球化生產和研發能力的科技園區。
同方已在全球二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和研發生產基地,源於「中國智造」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遍及五大洲一百餘個國家和地區。
擴資資料
截至2018年,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總資產超過600億元,年營業收入近300億元,每年保有的中國及海外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達到四做爛瞎千餘項,累計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百餘項。
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科技重大專項超過300項,歷年入選「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中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綜合競爭力百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行業創新能力五十強企業」、「中國企業信用100強」,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信息系統集成及服務行業大型骨幹企業」。
參考歷正資料來源:清華同方/同方有限公司官方網站-關於我們
『叄』 大數據時代 如何將「麻煩"轉化為"價值」
大數據時代 如何將「麻煩"轉化為"價值」
大數據是目前最熱門的科技詞語之一,如今,各行各業都在討論大數據,大數據對IT科技、生產製作、信息傳播與消費都有著影響,不管你是否承認,大數據已經實實在在的來到了我們身邊,面對撲面而來的大數據浪潮,企業用戶是選擇主動迎擊,還是選擇被動承受?
大數據時代 如何將"麻煩"轉化為"價值"
針對這一話題,筆者近日有幸采訪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聯網應用產業本部大數據產業研發與工程中心數據資源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郭子龍先生,暢談大數據時代的企業應該何去何從!
當談到大數據的時候,人們總是習慣用4個"V"(海量的數據規模(volume)、快速的數據流轉和動態的數據體系(velocity)、多樣的數據類型(variety)和巨大的數據價值(value))來描述大數據的特點。但其實,無論是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大數據來臨首當其沖的就是帶了"大麻煩",如何將這個"大麻煩"轉化為"大價值"才應該是企業考慮的問題。
如何將"大麻煩"轉化為企業的"大價值"呢?郭子龍先生認為有幾個關鍵點:
首先,企業需要轉變"數據依附於業務"的認識,使得數據的發展不再受業務桎梏,將數據作為企業中的一種全新的、獨立的戰略資源。
其次,需要為這種戰略資源構建一個容器,也就是建立大數據的標准框架,來容納大數據。企業需要按照這個標准框架來組織、存儲數據,容量不是首要考慮的,重點要考慮的是整個框架的標准如何建立,如何使這個標准與企業核心目標高度契合、並對目標的有效達成發揮作用。在數據規劃過程中,要重點應用"演繹法",有些數據現在可能沒用,但是並不代表其將來沒有用。
再次,要做好數據集成,盡可能的去應用第一性原理。我們需要從數據自身根本的源頭上去做集成。將數據存儲到資料庫中,而存儲好的數據與其它資源不同,數據只需要集成一次,就可以多次使用,重復利用,所以要從根本上、從數據的源頭做好數據的集成。
最後, 強化數據應用,數據應用是大數據裡面最重要的一點,大數據應用如今無處不在,在數據應用要充分考慮到人與計算機處理能力的差異性,關注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確定性問題,在海量化的各類數據中挖掘出數據的真正價值,強化數據的應用。
『肆』 中國有哪些金融大數據公司
中科院附屬《互聯網周刊》發布了2021年金融大數據30強榜單,並評選出今年以來在金融大數據方面取得突出進展的代表性企業。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創新與實踐,融匯金科上榜了!《互聯網周刊》創刊於1998年,是中國互聯網和it行業最成功的主流商業雜志之一。早在幾年前,《互聯網周刊》就開始在互聯網行業發布各類榜單,在業內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此次入選榜單,無疑是對榮輝金科強大的研發能力和行業領先的金融科技布局的肯定。
中國金融服務業大數據分析服務市場總收入1093億元,其中金融風險管理收入323億元,客戶生命周期管理收入770億元,後者包括吸引新客戶和現有客戶管理。預計2019年至2024年,大數據分析服務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24年將達到2524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18.2%。准確、客觀、中立的大數據分析結果是客戶尋求大數據分析服務的關鍵要素。獨立服務商可以更准確地識別客戶需求,避免利益沖突,保持客觀性和中立性,更好地服務客戶。2014年至2019年,金融服務業獨立大數據分析服務提供商的市場份額將從2.3%提高到9.7%,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提高到16.8%。
『伍』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專業大學排名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專業大學排名如下: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
3、浙江大學;
4、國防科技大學;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6、北京郵電大學;
7、哈爾濱工業大學;
8、上海交通大學;
9、南京大學;
10、華中科技大學;
11、電子科技大學;
12、北京交通大學;
13、北京理工大學;
14、東北大學;
15、吉林大學;
16、同濟大學;
1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8、武漢大學;
19、中南大學;
20、西安交通大學。
排名學校分析
北京大學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系隸屬於數學科學學院,原平中專的學生也可以跨學科學習這個專業。排名靠前的中南大學中南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隸屬於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學校為大數據專業搭建了完善的教學平台,醫學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依託該領域大數據科學研究團隊的力量,開展人才培養,與知名IT企業建立校企人才合作培養基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陸』 物聯網,大數據與智慧城市三者有何關系
大數據是信息化社會無形的生產資料,其概念被社會各界不斷演繹出多種版本,但關於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三者之間的關系,很多人不甚明了。對此,同方物聯網產業應用本部技術總監趙英,對此做出了詳細的解讀。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三者之間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大數據的發展源於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並用於支撐智慧城市的發展。物聯網技術作為互聯網應用的拓展,正處於大發展階段。物聯網是智慧城市的基礎,但智慧城市的范疇相比物聯網而言更為廣泛;智慧城市的衡量指標由大數據來體現,大數據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物聯網是大數據產生的催化劑,大數據源於於物聯網應用。
中國已步入大數據時代
有人說大數據來了,但只是在美國而不是中國。專做政府數據管理的同方對此的看法是:中國對大數據的理解普遍還不那麼深入或者與美國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已經步入大數據時代。現在中國的很多部委都已經在研究大數據、運用大數據。美國將大數據提升為國家戰略,中國還沒有明確提出,但已經把大數據上升為與國防一樣的高度,多部委還聯合發布了鼓勵措施。我國政府對大數據的敏感度快速提高,並正在採取措施。所以說,中國已經步入大數據時代,這種重視是由政府層面自上而下進行普及的,可能還未普及到普通百姓層面,但各級政府已經有了高度重視。鄔賀銓院士也曾表示:「我國將產生全球最大量的數據,要重視大數據的開發利用和管理。」
大數據的關鍵在於分享。我國智慧城市發展的一個瓶頸在於信息孤島效應,各政府部門間不願公開、分項數據,這就造成數據之間的割裂,無法產生數據的深度價值。關於這一問題,一些政府部門也有清醒的認識,開始尋求解決方案,這是受自身的需求驅動的。比如,一些政府部門原來不願分享自己的數據,但現在開始尋求數據交換夥伴,因為他們逐漸意識到單一的數據是沒法發揮最大效能的,部門之間相互交換數據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同時,隨著各方面的發展及政策的推進,很多以前不公開的數據也逐漸公開了,這對大數據的發展都是有力的支持。
物聯網技術推進大數據發展物聯網對大數據的意義方面,趙英舉了個例子來說明物聯網技術對大數據的推進。去年北京7.21暴雨之後,政府採取了很多解決措施,很重要的一個體現是,北京市科委很快就立了專項基金去給受災的房山和門頭溝這兩個區進行應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信息化的建設。同方參與了門頭溝的項目,幫助門頭溝提升預警能力。同方對門頭溝原來的應急平台進行了改造和提升。比如對水位的監測,在有些重點立交橋下安裝水位計,水位到一定程度會發生預警,相關部門就可以據此採取一些措施,這就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跟大數據什麼關系?當水位計的點增多後,就會收集到更多的數據,這樣更便於發現一些規律並發出預警,這是採用大數據的技術手段自然而然就能做的事情。在點位數少的情況下,數據量不夠大,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所以說,正因為有了物聯網,大數據布的點越來越多,自然而然就要會去分析實時數據。數據的挖掘,原本是對於歷史數據的挖掘,現在對於實時數據的挖掘也是一種趨勢,說明物聯網的技術在推進著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發展。
大數據支撐智慧城市的發展城市運行體征是通過數據進行量化表現出來的,但這些數據散亂在政府的各個部門中,同方的職責是收集各部門有關城市運行體征的數據,幫助城市管理者進行數據匯總、分析,最終對城市體征的量化形態即各類數據進行管理,供政府管理者使用。
政府部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需要長期的調研,調研的資料來源於政府部門運行、城市運行的長期積累。政府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已使政府產生了幾百TB的數據。但數據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有經過一定的系統分析之後,才能發揮數據的價值。智慧城市的每一個細節都會產生龐大的數據,同
時,智慧城市的運行基礎也來源於對大數據的深度分析。
大數據的表面是一系列靜態的數據堆砌,但其實質是對數據進行復雜的分析之後得出一系列規律的動態過程。政府部門本身沒有去做這樣的事,這就需要企業對其進行支撐,同方看到了大數據對城市運行的重要意義,選擇政府作為突破口,是形勢發展的要求,也是同方大數據的獨特之處。值得說明的是,同方大數據不參與政府決策,只是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用數據的直觀形式展現業務之間的關系,用數據表現城市發展變化和趨勢,分析總結出城市存在的問題,為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輔助。
城市運行體征的管理也需要大數據的推動。大數據在反映城市運行體征的時候,並不需要了解城市部門的主要業務及運作流程,單純從數據的角度出發,通過計算機軟體分析之後,數據就能得出一些規律,不關乎業務,不關乎結果,但能完全反映出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從大數據的角度出發,驅動城市運行體征發展,是一個可以在決策前段刨出人力的純計算機運作模式,這樣的好處是運作的量化和規范化。
對於大數據、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的發展,中國信息技術權威專家――國務院物聯網領導小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曾有一個很深奧的表述:從物聯網到大數據再到智慧城市,是「格物致知」的過程,通過分析決策達到「知行合一」。
智慧城市惠及每個人大數據驅動下的智慧城市,關乎每個人的生活。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天氣預報,以前的天氣預報只會預測一下天氣,但現今的天氣預報會告訴公眾更多的信息,如氣象指數、空氣污染指數、穿衣指數、驅車安全指數等,甚至是否有利於運動,對發型及妝容的影響都有說明。這是能讓普通百姓切身體會的智慧生活,未來,教育、交通等關乎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會變得智慧起來。教育方面,我們可以看看美國的做法,美國每個大學都會將升學率、就業率、畢業生的年薪水平等如實展示,這對學生選擇學校專業等是很有利的數據支持。交通方面,怎樣暢通城市交通,怎樣尋找停車位,選擇哪種交通方式更便利安全等,都是智慧城市的未來狀態。
當提到智慧城市的未來發展時,趙英表示:智慧城市來源於智慧決策,智慧決策來源於人的智慧。當每個人都很智慧的時候,一個城市也會變得智慧起來。
『柒』 大數據知識的價值體現
大數據知識的價值體現
數據時代對人類的數據駕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人們獲得更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與潛力。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
「大數據產業的生態環境正在加速構成。」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聯網應用產業本部副總經理李小華先生在主題為」擁抱大數據共贏新時代」的2013年合作夥伴大會上如是說,並對此做了詳細的分析。
首先看社會環境。信息技術向融合、智慧、綠色的方向發展。大數據伴隨雲計算、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產生新的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提升社會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縱觀產業經濟發展史,帶來應用的技術一定能夠發展繁榮的產業。
再看政策環境。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戰略目標清晰明確。近期發布了一系列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政策。《十二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指出,加強海量數據處理軟體為代表的技術軟體開發;《物聯網十二五發展產業規劃》中把大數據信息處理等作為4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國家發改委關於加強和完善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管理的意見》強調,政府數據中心的建設注重頂層設計,向跨部門、跨區域的協同互動和資源共享轉變。
市場環境。前景巨大,空間廣闊。結合對中國相關市場的研究,IDC認為中國在大數據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越來越多的IT供應商將中國作為大數據業務發展的熱點。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PC和智能手機市場,並且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和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也是全球最多,這些終端設備每時每刻都在互聯網上創造數據。龐大的數據容量不但令眾多國際廠商重視中國市場,也使得中國的大數據應用具備了不同於國外的特點,大數據的機遇就在我們面前。
「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智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麥肯錫稱。
數據挖掘的意義
這是一個關於零售帝國沃爾瑪的故事。
沃爾瑪,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它的人數和美國聯邦政府的雇員等量齊觀,它的收入2010年突破了4000億美元,超過了很多國家的GDP總值。在一次例行的數據分析之後,研究人員突然發現,跟尿布一起搭配購買最多的商品竟然是啤酒!這種關系令人費解,尿布喝啤酒風馬牛不相及,這是一個真正的規律嗎?
經過跟蹤調查,研究人員終於發現事出有因。一些年輕的爸爸經常要到超市去購買嬰兒尿布,有30%-40%的爸爸會順便買點啤酒來犒勞自己,沃爾瑪隨後對啤酒和尿布進行了捆綁銷售,不出意料,銷售量雙雙增加。
這就是對歷史數據進行挖掘的結果,反映的是數據層面的規律。沃爾瑪是世界上最早應用數據挖掘技術的企業之一,也是數據挖掘技術的集大成者。
數據挖掘是指通過特定的計算機演算法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自動分析,從而揭示數據之間隱藏的關系、模式和趨勢,為決策者提供新的知識。數據挖掘,把數據分析的范圍從「已知」擴大到了「未知」,從「過去」推向了「將來」,它的發展和成熟,最終推動了「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
正如《紐約時報》2012年2月的一篇專欄中所稱,「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數據和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隨著信息管理系統的普及,企業的規模越來越龐大,組織越來越復雜,市場更加多變,競爭更加激烈,信息是否及時准確、決策是否正確合理,對組織的興衰存亡影響越來越大,一步走錯可能全盤皆輸。
數據服務於決策
大數據勢不可擋,但踐行不易。怎樣發揮其價值?20世紀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赫伯特。西蒙曾預測,在後工業時代,也就是信息時代,人類社會面臨的的中心問題將從如何提高生產率轉變為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來輔助決策。
如何將數據、信息轉化為知識,擴大人類的理性,輔助決策?怎樣從各個獨立的信息系統中提取、整合有價值的數據,從而實現從數據到知識、從信息到知識、從知識到利潤的轉化?
面對記者的提問,同方副總裁周俠及物聯網應用產業本部副總經理李小華對同方大數據理念做了深度的解讀。
同方提出的以「數據資源體系」為核心的大數據戰略,彌補了過去在不同行業中對管理和決策支持的空白。針對典型業務需求的六個產品應用平台,是數據從產生到服務全過程的六個最重要的結點,每個平台對一系列的產品。一系列擲地有聲地落地實踐以及「指標體系」、「頂層設計」、「獨立於行業」的先進技術理念足以讓企業、機構在具體業務實施時有「據」可依。
數據資源體系是獨立於行業的,這是同方大數據理念最核心的一點。實現的方式就是構建獨立於行業的通用數據生產流程——在不同的行業中抽取相同的數據資源體系。雖然不同行業的業務不同,所產生的數據及其所支撐的管理形態也千差萬別,但從數據的獲取,數據的整合,數據的加工,數據的綜合應用,數據的服務和推廣,數據處理的生命線流程來分析,所有行業的模式是一致的。如果在不同行業的業務和管理層之間,增加數據資源體系,通過數據資源體系的數據加工,把今天的數據和歷史數據對接,把現在的數據和領導和企業機構關心的指標關聯起來,把面向業務的數據轉換成面向管理的數據,輔助於領導層的決策,真正實現了從數據到知識的轉變,這樣的數據資源體系是非常適合管理和決策使用的。
同方副總裁周俠表示,讓數據產生價值,不是大數據自身能夠解決的。首先要把數據組織成數據資源體系,再對數據進行層次、類別等方面的劃分,同時,要把數據和數據的相關性標注出來,這種相關性是反映客觀現象的核心。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數據資源和相關部門的業務對接程度,以此發揮數據資源體系在管理、決策、監測及評價等方面的作用,從而產生大數據的大價值,為領導決策提供服務依據。
物聯網應用產業本部副總李小華進一步給記者介紹了同方數據資源體系進行數據處理的流程——同方幫助企業建立數據中心建設的理念,在理念指導下建設配套機制,企業通過這個機制和相關數據進行對接,通過對接在不同的管理層級產生出來的效果設立指標體系,有指標體系以後創建監測評價機制。值得說明的是,指標體系是隨著具體情況不斷變更的,指標體系的變更會引領著後續的業務和數據自動的去適應新的指標體系,這是一個閉環的系統,在閉環系統里,企業可以發現有自身目標以及目標偏差,並可以依據目標偏差進行新的決策,以此減少目標偏差帶來的損失。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可循環的生態系統,幫助企業良性健康發展。
『捌』 清華同方工作怎麼樣
看你去哪個本部,或者哪個控參股公司了。總體來說都差不多的文化,學院派、講政治、工作壓力不大、待遇不高、適合養老……說的已經不少了,其它方面自己琢磨吧,如果你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的話。
『玖』 不是所有企業都適用大數據
不是所有企業都適用大數據
泡沫未裂,但大數據應用在國內已顯雛形。
伊利乳業採用終端管理技術,聚合零售終端店面銷售所帶來的零散數據,讓銷售計劃不再靠拍腦袋完成;山東省一批以「大數據」為標簽的旅遊網站,能夠根據旅遊者此前的購買行為,為不同的旅遊者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國內高科技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正計劃為大數據研究成立一個專項部門……
然而,不是所有企業都適用大數據。上不上大數據要從企業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出發,企業只有具備人才培養、資金投入、技術平台等全面保障才能獲取數據價值。
首先,數據分析師的培養是最重要的。「大數據的炒作已達高峰。大數據泡沫的存在不是因為數據的作用被誇大,而是真正具備分析能力的數據分析師鳳毛麟角,故未讓大數據更好地發揮價值。」同方數據資源事業部副總經理席壯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哈佛商業評論》認為數據分析師是「21世紀最性感的職業」,海量數據刨金的誘惑、超高的技能需求讓數據分析師成為緊缺人才。「同方股份的專項大數據計劃,除了資金投入,更關鍵的是培養人才,扶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席壯華說。
金融、醫療等領域植入大數據,復合型人才更是不可或缺。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曾表示,生物醫學引入大數據,當務之急是解決生物醫學和信息科學兼通的復合型人才缺乏問題。
其次,大數據真的很貴,企業要衡量決定是否投入大數據。據了解,Facebook每天存儲約100TB的用戶數據;NASA每天要處理約24TB的數據。驚人數據背後是高昂的費用按照亞馬遜Redshift定價,NASA需要為45天數據存儲服務支付超過100萬美元。
筆者曾采訪過幾家企業的CIO,他們多數表示企業日常所需要處理的數據並不是很大,而且數據存儲和處理的成本實在太高,按他們的預算無法承受大數據部署的成本。
最後,若應用大數據,企業要選擇成熟的大數據平台,且要和數據倉庫有高性能的連接,易於讓不同人員應用,根據業務需求讓技術人員利用平台去快速提升數據的價值。這是企業需要資金、技術投入的「大頭」,也是企業值得做功課的地方。
大數據擅長的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如果企業該做的事情沒做好,就別指望大數據能幫忙。正如席壯華告訴記者的,只有重視技術平台、恰當地投入資金、能吸引優秀數據分析人才的企業,才能在大數據時代有所斬獲。
『拾』 國內有哪些大數據公司
「大數據」這一概念最早在國外被提及。之後國內外興起了一系列大數據技術,包括大數據硬體類、大數據分析類、大數據數據處理類等等,也因此誕生了一批大數據廠商。
分析解決方案類廠商除去IBM、SAP、Oracle、微軟、惠普國外代表廠商,在國內有星環科技、帆軟、用友、等等。
星環信息科技主要從事大數據時代核心平台資料庫軟體的研發與服務,被Gartner列為國際主流Hadoop發行版廠商。其產品Transwarp Data Hub提供高速SQL引擎Transwarp Inceptor, NoSQL搜索引擎Transwarp Hyperbase、流處理引擎Transwarp Stream和數據挖掘組件Transwarp Discover。
帆軟公司由報表軟體FineReport起家,目前已成為報表領域的權威者,擁有10年企業數據分析的行業經驗。後發布的商業智能自助式BI工具FineBI,提供包括Hadoop、分布式資料庫、多維資料庫的大數據可視化分析;提供PC端、移動端、大屏的可視化方案,廣泛應用於銀行、電商、地產、醫葯、製造、電信、製造、化工等行業,擁有成熟的行業化解決方案。
數據可視化類廠商有海雲數據、星途數據、帆軟、數字冰雹等。
用戶行為/精準營銷分析類,大數據技術使得用戶在互聯網的行為,得到精準定位,從而細化營銷方案、快速迭代產品。這方面的廠商有GrowingIO、神策數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