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堪比科幻大片,華為智能世界2030揭示10年後的世界
很多時候,我們從科幻大片中預見未來。
《回到未來》預言了自動系鞋帶的鞋子、懸浮滑板和巨型平面屏幕電視;在計算機還未曾普及的時代,《黑客帝國》卻探討了程序、人工智慧、虛擬世界等命題;最近炙手可熱的元宇宙,也能在《失控玩家》中的「自由城」、《頭號玩家》中的「綠洲」中找到原型……
9月22日,主題為「無界 探索 ,翻開未來」的華為智能世界2030論壇,堪比科幻大片,預測了10年後的智能世界:醫、食、住、行、城市、企業、能源、數字可信等是什麼樣子。
醫:「治未病」是什麼體驗?
華為對智能世界2030的預測中,對 健康 是這樣說的:「2030年,人們依託高靈敏的生物感測器、雲端存儲的海量 健康 數據,讓 健康 可計算。人類將能實現主動預防,從治已病到治未病;藉助物聯網、AI等技術,讓未來的治療方案將不再千篇一律;大型醫療設備更加便攜化,實現居家遠程醫療聯動。」
「治未病」出自古老的《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扮瞎病,此之謂也」,意思是採取相應的措施,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已變防漸。
人口老齡化帶來了很多慢性病,據統計85%的死亡都是由於慢性病。慢性病,實時檢測是關鍵。感測器、雲、人工智慧等技術有助於實現這一點。拿血壓檢測來說,光學感測器可以為血壓建模和演算法提供高質量的數據輸入,加上雲服務與AI,可以為用戶帶來主動的 健康 管理。
眼科診療也是這樣,目前80%的市場都被價格高昂的進口高端眼科醫療器械占據,在AI的驅動下,眼科診療也在發生變革,帶來智慧醫療的新體驗。蘇州微清自主研發的眼底病灶AI輔助診斷系統,集成華為雲人工智慧和連接技術,加上協和醫院頂尖的臨床實力,其全自動AI輔助眼底診斷系統解決方案在視杯視盤上的分割精度達到92.5%/97.5%,超過國際水平,毫秒級出診斷結果,工作效率超出醫生檢查效率數百倍,高效實現了青光眼AI輔助診斷篩查、評估。
遠程醫療也很神奇,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曾經在中國移動、華為的助力下,完成全國首例基於5G的遠程人體手術——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植入手術,醫生在海南為遠隔3000公里的北京患者裝「腦起搏器」,這種看似不可能的神奇操作越來越司空見慣,在數字化技術賦能下,越來越多的人將能「治未病」。
食:智慧農業的想像空間
說起農業,總是會想起四個字:「看天吃飯」,這樣帶來的結果自然是:農業種植波動性大,風險重重。那麼有沒有辦法改變這個境況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華為的智能世界2030預測中,農業變成了數字化技術加持下的新農業:用數據換產量,普惠綠色飲食。
傳統的水泵灌溉系統受限於地形、動物破壞、電擊、雨水侵蝕,布線暴露,甚至水箱設立場地受限和電源缺乏等問題。華為在印度智能農場的智能供水方案,基於無線技術打造智能灌溉系統,可以實現水量遠程式控制制,確保在正確的時間將水用在正確的地方,最大程度減少水資源浪費。
在江蘇濱海朗坤農科園的7萬平方米的高 科技 智能溫室,華為整體聯動5G、物聯網、VR等新一代智慧農業技術,同時引進了荷蘭智能溫室技術、以色列精準灌溉技術、西班牙自動包裝技術和德國精密控制技術,在農作物生長的全過程都彷彿有一個智慧大腦在精準控制,高效運營。
這就是基於數據的精準農業,不再只靠經驗,不再看天吃飯,而是在AI、大數據、物聯網的加持下,讓農業變得智慧、精準。
這是擁有數千年古老 歷史 的農業迄今已來最跡升大的一次變革,從體力與畜力的1.0時代,到農業機械的2.0時代,到自動化設備支撐的3.0時代,現在將進入智慧、精準的4.0時代。
能:比特管理瓦特
「光伏、風電姿缺老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已經進入商業化拐點,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化技術正深度融合,形成一朵『能源雲』,實現整個能源系統的『比特管理瓦特』。」 華為常務董事、ICT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汪濤在智能世界2030論壇上這樣說。
比特是數字最小的符號,瓦特是能源最基礎的符號,比特管理瓦特就是數字化技術與能源的融合。
比特管理瓦特的大背景,一方面是因為新能源革命,在生態與環境危機面前,傳統的碳能源難以為繼,清潔能源勢在必行。眾所周知,我國制定了「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目標,各地都在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
另一方面是因為數字化技術也是能源消耗大戶,需要用技術解決技術發展所產生的問題。據預測,全球通信站點在2025年將達7000萬個,一年耗電高達6600億度。全球的數據中心在2025年也將會有2400萬機架,耗電也高達9500億度/年。
這一切都要求能源體系在數字化技術的賦能下向低碳化、電氣化、智能化轉型。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所說,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需要以信息化、數字化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青海共和縣的2.2GW光伏項目,在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的助力下,最佳匹配特高壓電網要求,穩定並網,目前系統發電量與傳統方案相比提升2%以上;在引入諸多智能化的手段後,有效提升了運維效率,例如採用智能診斷方案,原來需要2個月的運維巡檢工作只需要20分鍾。
在寶豐集團的寧夏黃河東岸的640MW光伏電站,太陽能板可以像向日葵一樣逐光而動,比起傳統光伏電站發電量提高20%以上;無線寬頻系統、無人機巡檢、智能光伏雲等智能化技術大大提升了運維效率,相比傳統光伏電站大多需要100人的運維規模,這里智需要30個運維人員。
比特管理瓦特,正在為能源領域插上數字化賦能的翅膀,奔向智慧能源。
後記:無界 探索 ,翻開未來
上面提到的醫、食、能,只是華為對智能世界2030諸多預測中的一些場景,八大 探索 展望、四份洞察等更詳細的報告向我們展現出一個值得期待的智能世界:活得更有質量、食物更充足、居住的空間可拓展、上班路上無需擔心擁堵、生活在宜居的城市、享有可再生能源、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
其中,筆者的感受可以總結為三個「無界」:
首先,是合作無界。 華為智能世界2030論壇,群英匯聚,演講嘉賓包括被譽為「 科技 界的達爾文」的著名未來學家、科普作家史蒂文·約翰遜,世界電動車協會創始主席及輪值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等等。堪稱是一次思想的大碰撞。
這很容易讓我們記起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的名言:「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在2017年,任正非曾經在一次講話中闡釋其內涵:「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並不是咖啡因有什麼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習慣,表述開放、溝通與交流……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神交。咖啡廳也只是一個交流場所,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交流的機會與場所。」
可以說,華為的智能世界2030就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典型案例,是一個共創的產物。據汪濤透露,過去三年,研究團隊與業界1000多名學者、客戶、夥伴進行交流,組織了2000多場的研討,參考了來自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的數據、方法,吸取了來自nature、IEEE等科學雜志、論文的線索,和相關產業協會、咨詢公司報告的洞察等等。
其次,是技術無界。 想像未來靠科幻,實現未來靠技術。美好的智能世界2030,不是海市蜃樓,而是技術支撐下的真實圖景。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對技術邊界的無盡 探索 。
拿通信技術來說,我們很多人都已經見證和體驗過1G、2G、3G、4G和5G技術,未來,更是將進化到5.5G和6G。5.5G,不僅對5G三種場景(eMBB、mMTC和URLLC)進行升級,更是增加了新的場景(UCBC,RTBC,HCS),在上行大帶寬、寬頻實時交互、通信與感知融合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支撐起超高清沉浸式體驗、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場景應用。
6G技術的 探索 ,更是打開想像空間。任正非在最近一次談話中就提到了6G:「6G未來的增長空間可能就不只是大帶寬的通信了,可能也有探測感知能力,通信感知一體化,這是一個比通信更大的場景,是一種新的網路能力,能更好地支持擴展業務運營。」 6G以通信和感知能力的融合,構建感-傳-算一體化網路,支撐起厘米級超高精度定位、空氣質量分析、醫療 健康 掃描等新場景應用。
再次,是融合無界。 縱觀華為智能世界2030的諸多預測,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數字化技術與相關技術的融合,甚至看起來風牛馬不相及的學科、領域都在打破邊界、走向融合。比如上面提到的數字能源就是數字化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的融合,精準農業是數字化技術與農業技術的融合,智慧醫療是數字化技術與醫療技術的融合等等。
這也是華為智能世界2030的主題「無界 探索 ,翻開未來」之要義:只有打破邊界,勇於 探索 ,方能翻開智能世界的未來。
2. 華為雲大數據助力禾多科技,自動駕駛全場景量產落地未來可期
12月19日,「2021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會員代表大會暨華為雲北京城市峰會」在京成功舉行。華為雲乎輪邀請產業專家、行業代表們,就智能時代下中國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開展交流討論。在峰會」領跑汽車智能時代高峰論壇「上,針對汽車自動駕駛全場景量產話題,禾多科技副總裁王征發表了《自動駕駛全場景的量產實踐》主題演講,他表示:「 禾多科技到現在成立4年多不到5年,通過這幾年時間,我們現在基本上有兩個關鍵詞,聚焦場景,促進落地。「
(插圖:禾多科技副總裁王征現場圖)
禾多科技成立於2017年6月,致力於打造基於前沿人工智慧技術和汽車工業技術的自動駕駛方案。一直以來,公司依託自身的兩大核心方案在日常出行的多個場景進行實踐,目前已取得階段性進展。論壇上,王征對自動駕駛應用於出行幾大場景的難易程度進行了總結,」首先以高速公路為代表結構化道路,基本上它的場景會比較簡單,雖然車速比較快,但是它道路的博弈者只有同方向的車和路,不存在橫穿等等復雜場景。相對復雜就是我們的城市工況,自動駕駛車里有一句話,誰也別吹牛,誰有本事把車開到五道口叢頃擾試試,對自動駕駛挑戰還是蠻大,城市自動駕駛落地比較難一點。還有一個場景,如果把車放在酒店門口直接上來,耽誤時間的事跟我沒關系,都交給車,以智能泊車為代表的智能泊車,我們聚焦三個場景。「這個結論在2021年5月《中國消費者自動駕駛信心指數調查》里也得到了佐證,根據調查可以看高頻大家認為自動駕駛特別希望能夠解決的問題,正好是聚焦的行車跟泊車兩大場景。
而對於到底多少年能夠真正看到自動駕駛這一問題,王征表示「硬梆梆的自動駕駛從L0到L5級別並不是最終消費者所需要,在禾多看來,打通全場景,廣泛應用這是未來無論駕駛真正量產落地的一個必經之路,優秀體驗是實現大規模裝載的前提。」
當下,由於駕駛安全性、量產可行性和商業模式能否成立等不確定因素,自動駕駛全場景量產落地充滿挑戰,但禾多科技對全場景量產落地充滿期待。王征表示,「我們現在也已經跟國內許多主機廠簽了量產合同,這里邊有比較大的國內主機廠關於平台化自動駕駛的方案都會由禾多開發量產。現在保守估計在未來5到10年,搭載禾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車型應該會有將近十款,整個會有百萬量級的交付,這些車通過未來5到10年在路上積累百萬平方的數據,對於自動駕駛的演算法還有數據迭代是飛躍性的。」
而實現自動駕駛全場景量產落地,需要通過自動駕駛系統打通數據閉環,積累海量數據,其中包括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真實路測與數據積累以及基於真實數據的場景庫驗證。為解決滲旦這些問題,禾多科技攜手華為雲,打通數據閉環,先通過場景庫去提取原始數據,再通過雲端訓練一直到模型的更改演算法迭代,最後通過OTA反哺給自動駕駛系統,從而實現數據驅動的量產落地。
對於雙方的合作,王征表示,「華為MDC,它的高算力能夠匹配更多感測器,能夠讓演算法在上面跑得更順暢更快,不管感知還是定位都可以做得非常精準。禾多作為自動駕駛演算法公司,我們可以提供像車規級的硬體,感測器演算法的融合,像功能安全整個演算法驗證,所以雙方應該說珠聯璧合的配合。」
3. 華為官網,官方論壇,官方商城的網址是什麼
去網路打上
終端論壇(華為論壇) 官網到網路查虛譽即可(如果把網址打上會被審核或者不晌搏出)
華為商城(網路打上第一個差謹段就是)
4. 華為大數據平台憑什麼成為行業領跑者
靠的是實力,一是數據雲存儲的伺服器空間,二是強大的硬體處理功能,三是及時完善的數據服務體系。
5. 愛了愛了!華為發布《智能世界2030》報告:這就是未來
近日,華為攜手產業夥伴舉辦了智能世界2030論壇。華為常務董事、ICT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汪濤以「無界 探索 ,翻開未來」為主題演講,發布了《智能世界2030》報告。這是華為首次通過定量與定性結合的方式,對未來十年的智能世界,進行系統性描繪和產業趨勢的展望,幫助各行各業識別新機會,發掘新價值。
基於對未來的不懈 探索 ,過去三年,華為與業界1000多名學者、客戶和夥伴深入交流,組織了2000多場研討,參考了來自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襪仿拆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的數據、方法;來自Nature、IEEE等科學雜志、論文的線索;和相關的產業協會、咨詢公司報告的洞察等,集業界專家和華為專家的智慧,輸出了面向下一個十年ICT技術及其應用的趨勢洞察——《智能世界2030》報告。
報告在宏觀層面提出了跨學科、跨領域的八大 探索 方向,闡述ICT技術如何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為組織、個人帶來哪些新機會;在產業層面,系統思考了通信網路、計算、數字能源以及智能 汽車 解決方案這四個領域的未來技術和發展方向。
智能世界2030:人類活得更 健康 、更有質量,食物更綠色、更充足,居住的空間更人性化,上班路上不再擔心擁堵,生活在宜居的城市,享有可再生的綠色能源,把重復的、危險的工作交給機器,安全放心地享用數字服務等。圍繞這些需求,華為提出了八個維度的展望:
到2030年,通過對公共衛生和醫療 健康 數大嫌據的計算建模,人類將從「治已病」到「治未病」,實現疾病的主動預防;同時藉助物聯網、AI等技術,治療方案也將不再千篇一律。
未來,人們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監測與分析每一份土地環境、每一株農作物長勢的實時狀態,通過精準的數據來提升產量。我們還能夠依靠 歷史 數據來預測未來的種植環境變化,提前告棗採取干預措施,降低減產風險。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農藝知識相結合的科學決策體系,實現精準的農事操作,如水肥一體化實現精準的施水施肥,通過無人機實現察打一體,實現精準施葯。
利用類似「垂直農場」這樣的新種植模式,可以幫助我們通過數據來打造不受氣候變化和自然地理環境影響,可全球復制的智能農業形態,普惠綠色飲食。
此外,每個人還可以按照自己對肉類的偏好,形成個性化的口感、營養成分的數據模型,通過3D列印,獲得符合個人 健康 需求且口感最佳的人造肉。
面向2030年,我們通過ICT技術將更多的農田、農具、農作物等關鍵農業生產要素聯接起來,收集並綜合利用氣候、土壤、農作物生長狀態等多類數據,以提升糧食產量。
構建智能化的社區新基礎設施,通過ICT技術,將各智能設施產生的大數據匯集於統一 的社區管理系統,依託系統進行社區實時全局化管理,讓人們享受到更便利的生活服務。
應用綠色設計和清潔能源技術實現建築零碳排放。當被動節能式設計無法滿足日常需求時, 通過節能管理系統進行主動干預,優化能源使用結構,精準調節室內環境,降低能耗。
5G+AIoT技術助力智能家居系統實現自適應。全屋智能家居系統根據客戶的需求定製, 在更高速的網路和更精密的演算法加持下,它可以自主感知用戶在家中的即時性需求,提 供更自然、更貼心的服務。
2030年,通過感測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ICT技術,將從社區、建築物和室內三個層面來對人們的居住環境進行改造,形成一套由外而內的全新的生活辦公交互體驗,打 造「懂你」的個性化空間。
2030年,人們的家中將遍布各類智能家居,生活、 娛樂 將被新的交互模式來重塑;樓宇將安裝各種智能管控設備;社區也將拓展更豐富的智慧功能。而這一切都需要通過大帶寬的聯接來提供沒有時延的居住體驗。
華為預測:到2030年,全球光纖寬頻用戶數 量達16億,萬兆家庭寬頻滲透率達23%。
到2030年,有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新能源 汽車 ,讓我們擁有專屬的移動第三空間;新型的載人飛行器不但能提升緊急救援效率,降低應急物資的輸送成本,甚至還將改變人們的通勤方式。
未來十年,電動化+智能化的大潮不可阻擋,ICT技術與 汽車 產業趨於融合。 汽車 產業將迎來智能駕駛、智慧空間、智慧服務和智能生產的大發展,華為希望以自身的ICT技術賦能產業智能化,幫助車企造好車。
智能駕駛的終極目標是依託自動駕駛等技術,極大的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給用戶提供高效、無縫的出行體驗。自動駕駛將率先在高速、園區等封閉道路場景中實現,並逐步覆蓋開放道路中如城區在內的全場景。
未來, 汽車 作為全新智慧空間,在ICT技術加持下,人工智慧、生物識別、車載光、AR/VR等技術使得座艙呈現出虛實結合的新特徵。智能 汽車 將真正從「靈活的移動空間」成為「虛實融合的智能生活空間」。
華為預測,到2030年,中國自動駕駛新車滲透率將高於20%;電動 汽車 佔新車銷量比例將超過50%;車載算力將整體將超過5000TOPS;車載單鏈路傳輸能力將超過100Gbps。
除了日常的醫、食、住、行,華為還 探索 了城市、能源、企業和數字可信的未來,期待和大家一起翻開2030, 探索 無限可能。
下一個十年,將是5G,光,AI,雲,區塊鏈,智能感測等ICT技術快速發展的十年,城市將會進入到萬兆聯接的時代:萬兆的企業接入,萬兆的家庭寬頻接入,萬兆的個人無線接入體驗,華為預測:到2030年,全球萬兆企業WiFi的滲透率將達到40%,全球萬兆家庭用戶滲透率將達到22%。
城市與ICT技術的結合與聚變必將會在未來產生巨大的裂變效應,大幅提升城市資源的利用率,治理的效率,用戶的體驗,從而真正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讓城市更有溫度,更宜居。
面向2030年,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的進一步升級。利用人工智慧、感測器、物聯網、雲計算、5G、AR/VR等技術來打造新生產力,彌補勞動力缺口,幫助企業把握新的業務商機,拓展企業邊界。
華為預測:到2030年,每萬名製造業員工將與390個機器人共同工作,VR&AR 用戶數達10億。有100萬家企業會建設自己的5G專用網路(含虛擬專網);雲服務占企業應用支出比例達87%;AI計算占企業IT投資比例達7%。
未來,通過對產品設計、任務分配、設備功能、物流配送等環節的柔性化重塑,實現以人為中心的新生產模式。3D列印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商業化普及,甚至可以直接省去模具製造、產線調整等環節,讓消費者自己設計,自己生產,打造全新的個性化生產模式。供應鏈也將會在數字化的助力下,變得可視化、網狀化,增強企業的韌性以應對變化萬千的市場環境。
未來十年,人類將進入數字能源時代,全面推進低碳化、電氣化、智能化轉型。光伏、風電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將逐步撼動傳統化石能源地位,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化技術正深度融合,實現整個能源系統的「比特管理瓦特」,並在「能源雲」上實現各種智能化應用。
華為預測,到2030年,在能源生產側,風光新能源成為主力電源之一,可再生能源佔全球發電總量比例50%;光伏裝機達3000GW,光伏度電價格低至0.01美元;80%數字基礎設施將通過綠能供電。在能源消費側,終端電氣化率將超過30%,電動 汽車 佔新車銷量的比例將超過50%,超過80%的數字基礎設施將採用綠能供電。
面向2030年,人類可以藉助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更好地保護個人隱私和數字資產, 更精準地打擊假新聞等數字造假行為,減少詐騙或數據盜用的隱患。隱私增強計算等技 術為多方實現安全加密的數據共享,在不影響隱私安全的前提下,確保數據價值的流通。
華為預測:到2030年,50%以上的計算場景將採用隱私增強計算技術;85%的企業將 採用區塊鏈技術。
同時,以GDPR為代表的數字安全領域法律和規則,以及數據反壟斷趨勢將會拓展至 全球各地,進一步在個人與組織之間構建信用體系,加速組織在數字可信方面的合法合 規進程。
一個健全的數字可信生態需要多方共建。企業除了做好自身的防護和對合作方的管控, 還可與相關機構合作,共同打擊違反信息安全、數據壟斷相關的違法行為,保護用戶數 據安全。企業還應該積極參與到加強全民數字技能的教育和培訓中,提升公民數據安全 和隱私意識,共建數字可信的智能世界。
智能世界2030論壇的召開,是華為首次針對未來十年、系統性分享前沿研究和未來洞見,這將對人類 社會 發展,特別是全球數字化轉型進程、數字經濟發展等帶來重要價值。
想像力決定了我們的未來能走多遠,行動力決定了我們到達未來有多快,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在邁向智能世界2030的道路上,仍有大量的挑戰需要跨越。正如汪濤在演講最後提到的:「最強的智是眾智,最大的力是合力,我們堅信,思想的力量是世界進步的根本驅動,感謝您的一份助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邁向智能世界2030!」
6. 華為交換機路由器的技術交流論壇是哪裡
華為有自己的企業業務技術交流論壇,網址為:http://support.huawei.com/ecommunity/,上面有大量各產品的原廠技術支持工程師和大家交流互動,大家可前去瀏覽,提問。
7. 大數據為創業創新提供巨大空間
大數據為創業創新提供巨大空間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人們普遍關心,在這樣的時代,它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在昨天的「大數據創新發展論壇」上,與會嘉賓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例子,深入淺出地向聽眾解釋了大數據的概念、作用,以及大數據時代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並針對如何抓住大數據時代的機遇實現強國夢提出了建議。
大數據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大數據是什麼?它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系?在當今社會,為什麼世界各國都如此重視大數據?在昨天的論壇上,每位嘉賓都紛紛強調了大數據的重要性。
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用「大數據已經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強調了大數據的作用和價值。他說,大數據的產業鏈覆蓋了社會經濟、生活各個領域,可以應用到各個行業,大數據的思維代表了認知論的升華,蘊含著廣闊的創新空間。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也認為,隨著互聯網信息的發展和普及,特別是移動互聯網,使得通信網的普及程度非常之高,已經從連接人到連接物。整個互聯網已經從消費型互聯網轉向產業型互聯網,這為大數據的存儲、處理、挖掘、應用奠定了基礎。目前,大數據在各方面的應用已經開始逐漸顯現,除了傳統的服務業領域之外,工業領域的應用也已經開始興起。
在阿里巴巴副總裁塗子沛看來,大數據已經與我們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幾乎成了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很多人都離不開手機,下飛機第一件事打開手機,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打開手機,看微信,看朋友圈,看信息,其實,人們所看到的這些都是數據,人們離不開的不是手機而是數據,所以說,大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
華為集團高級副總裁鄧彪認為,大數據可以幫助企業增加收入、幫助企業提升運營效率。大數據的應用比數據的存儲和計算更重要,大數據一定要用才會有價值,此外,大數據一定要流動、貫穿、沉澱。
抓住大數據機遇實現強國夢
怎樣抓住大數據時代機遇,實現強國的夢想?與會嘉賓結合目前國內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現狀,提出了各自的建議。
在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陳剛看來,大數據發展到今天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數據存儲越來越多,數據處理量越來越大,人類積累數據的能力遠超過人類處理數據的能力的發展。換句話說,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大數據越來越大,但是,大數據並不能保證我們能把這些數據處理好,因此在未來大數據處理時代,由計算機形成的熱點「頭腦風暴」,可能是人類社會進入大數據處理能力的最高一個階段。
他以貴陽市為例說明大數據對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性。目前,貴陽市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以交通大數據為基礎,成立一個公共數據開放的平台,進而建立一個孵化器的平台,向國內所有的法人企業進行契約式的數據開放;從局部利益來說,通過這些數據的開放,利用社會的資源可以改善貴陽交通,使政府智能化管理,服務民生得到改善。但是它的價值遠不止於此,我們考慮的是能不能通過交通大數據的孵化器,通過契約式的方式,吸引社會企業、社會法人來,作為一種契約式的開放管理,進而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的循環,形成各個部門數據競相開放,出現各個部門數據融合開放的格局,這是貴陽想做的探索。
鄔賀銓院士在演講中直陳目前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他說,中國是網路大國,也是數據大國,擁有數據資源是中國的優勢。但大數據的開發能力和人才是中國的短板,大數據的法治與數據開放共享的不足是我們的「軟肋」。他認為,大數據運行需要大平台,過去的數據是靜止的,現在數據是活的,所以對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實現信息融合,需要從大量的復雜數據裡面突出感興趣的數據。
曹淑敏也建議,要加強數據開放共享,推動應用創新,提升政府治理新能力。大數據的開放給創業創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和潛力,其中既包括大數據的開放平台,又包括培育大數據的眾包平台,還有建設大數據的眾創平台,這將為中小企業提供很多的創業機會。同時,還要加強數據安全管理。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為創業創新提供巨大空間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