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以下試題(數據結構)的詳細答案~謝謝啦
==上班好無聊啊。。。來懷念一下上學的時光。。
一直覺得樹念世這個結構好神奇,不要想得太復雜,把思路理清就好了,好懷念。。
1.中序遍歷是左根右,中間是根;前序遍歷前面是根左右,前面是根。原理不細說了,遞歸,先結束的先輸出。
這里的根是指相對的根,一邊看圖吧,光說不好描述。
由A找到中序的位置,所以BFD是A的仔弊肢左子樹,EGC在A的右子樹,以此類推。。。
2.二叉排序樹只要保證左邊都小,右邊都大。。
3.歸並:兩個已經排序的序列合並成一個。分組、整理,然後兩個一並就行了
雖然難看了點。。湊合吧,已經很久木卜指碰筆鳥。。有錯也請寬恕吧
㈡ "數據結構"是什麼
數據結構是在整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上廣泛被使用的術語。它用來反映一個數據的內部構成,即一個數據由那些成分數據構成,以什麼方式構成,呈什麼結構。數據結構有邏輯上的數據結構和物理上的數據結構之分。邏輯上的數據結構反映成分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而物理上的數據結構反映成分數據在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安排。數據結構是數據存在的形式。 數據結構是信息的一種組織方式,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演算法的效率,它通常與一組演算法的集合相對應,通過這組演算法集合可以對數據結構中的數據進行某種操作。
數據結構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介紹一些常用的數據結構,闡明數據結構內在的邏輯關系,討論它們在計算機中的存儲表示,並結合各種數據結構,討論對它們實行的各種運算的實現演算法。很多演算法實際上是對某種數據結構施行的一種變換,研究演算法也就是研究在實施變換過程中數據結構的動態性質。
問:我對此題產有疑義!將F=1+1/2+1/3+……+1/n用遞歸函數編程!
徐孝凱:是遞歸問題,請仔細琢磨。
問:數據結構太不好學了
殷人昆:數據結構需要下工夫,必須作題,這與其他課程的規律都一樣。重點把各種結構的定義、特點,存儲表示搞清楚,對每一種結構的實現方法有所了解,考試時的基本分數就有了。書上的演算法的思路要掌握,它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數據結構我已經考了兩次了,還是沒有過關。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竅門?請有心得的朋友指點一下,非常感激。
殷人昆:可能你過去程序設計的基礎沒有打好,所以繼續學習就會發生困難。現在考試的重點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結構的構造和分析,對演算法編寫要求的比重不太高。如果基本概念和各種數據結構的基本特點也不清楚,考試必然不合格。努力把書本看一遍,該記的記,該背的背。考試的范圍比較大,不好劃重點。
問:我們是貴州電大貴陽分校的幾位學生,我們今年已是第五次考數據結構了,但我們已有2年沒有得到中央電大的《期末復習指導》了,不知現在的考試要求是什麼,若能為我們提供該資料,我們將萬分感謝!
徐孝凱:請到該課程網頁上查找。
問:數據結構的考試重點在那?
徐孝凱:請注意以下復習:
1.該課程期末復習指導
2.該課程形成性作業
3.該課程實驗教材後面附錄中的綜合練習題
4.該課程中央電大網頁上發表的各種題型的綜合練習題。
問:程序步數的計算要注意些什麼?
殷人昆:注意掌握每一類型語句的基本程序步數,再學會統計程序中各個語句的執行頻度,就可以計算出程序的總程序步數。
問:稀疏矩陣一般用在什麼情況下?
殷人昆:稀疏矩陣主要用在工程和科學計算中,例如,在做大壩的結構計算時,用有限元法將整個大壩劃分成三角網格,在每一個節點上列出方程。經過一系列變換,最後形成一個大型稀疏系數線性方程組,其系數矩陣即為稀疏矩陣。此外,在解電路問題也會遇到稀疏矩陣。因此,稀疏矩陣的表示和計算有其工程背景。
tlddcl:教課書上P220頁習題六一題6小題由權值分別為3,8,6,2,5的葉子結點生成一棵哈夫曼樹,它的帶權路徑長度為( )A.24 B.48 C.72 D.51
我計算應為55而中央電大期未復習中同樣題選的D.53 不知應為多少
賀桂英:經過我的計算,這棵哈夫曼樹的帶權路徑長度應為:53
可能是選擇題的答案印刷有誤!
tlddcl:能將運算式子寫出來
賀桂英:ASL=(2+3)*3+(5+6+8)*2=53
徐孝凱:謝謝賀老師回答。
賀桂英:構造的哈夫曼樹在附件中!
ASL=(2+3)*3+(5+6+8)*2=53
tlddcl:按你的計算式子5,6,8三個葉子結點應在一個層上呀
賀桂英:請問徐老師:B_樹的插入與刪除還作考核要求嗎?對於 B_樹的插入、刪除,學生們學起來有些困難,這部分是否作為本次考試的內容?
徐孝凱:基本不做要求,考核較多的是B_的概念,即B_樹的結構特點。
賀桂英:徐老師:排序演算法太多,關於希爾排序我沒時間給學生講解,這部分是否作為考核內容?
徐孝凱:不做為考核要求,因為它不是一個好的排序演算法。
賀桂英:外排序的內容是否要求掌握?
徐孝凱:只有很少一些概念是要求的,如最佳歸並樹的概念,不過可以放棄,因為涉及的分數很少。
問:求廣義表的表頭與求它的第一個元素是一回事嗎?
賀桂英:我的理解是一樣的.廣義表的演算法比較難,應該不作考核要求的.
徐孝凱:賀老師回答是對的,關於廣義表的表頭和表尾的知識,有時作為概念來考核。
問:已知三叉樹的結點個數,怎麼求它的最小和最大深度?
賀桂英:對了,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請問徐老師:三叉樹中是否至少有一個結點的度為3才行?
徐孝凱:在專科數據結構教材中介紹樹的性質時,給出了樹的結點數與最小深度的關系,其最大深度應等於其結點數,不一定非得存在度為3的結點。
問:老師,你好。我是廣西電大桂林電大的一名01級學生,我覺得這門課程很難考,考了4次,每次都差那麼幾分,雖然專科時也是這個專業,但卻很難考,有什麼好的資料嗎
徐孝凱:請多練習該課程實驗教材後面的綜合練習題。
賀桂英:我個人覺得:作業和實驗指導書後的綜合練習題很重要!
徐孝凱:這學期新增加了網上教學綜合練習題輔導文章。在該課程的中央電大網頁上的教學輔導專欄中,新發表有期末綜合練習題,請注意參考。
問:該課是否有模擬題型?望指導。
徐孝凱:請注意以下復習:
1.該課程期末復習指導
2.該課程形成性作業
3.該課程實驗教材後面附錄中的綜合練習題
4.該課程中央電大網頁上發表的各種題型的綜合練習題。
問:什麼是數據結構
殷人昆:數據結構是所要處理的數據元素之間的關系,這些數據元素依據這種關系構成適合各種問題求解的數據表示。
問:數據結構的抽象層次
殷人昆:數據結構分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邏輯結構是面向問題的,存儲結構是邏輯結構的存儲表示。通常所說的「數據結構」是指數據的邏輯結構,包括線性結構(線性表)和非線性結構(樹、圖、多維數組、廣義表),存儲結構包括一維數組、鏈接表、索引表、散列表。
問:廣義表的遞歸演算法
殷人昆:廣義表的讀歸演算法看書。不知你要問什麼問題?是否希望知道重點?
問:老師你講的這資料「課程實驗教材後面的綜合練習題和驗指導書後的綜合練習題」我們都沒有。在哪找到?
殷人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數據結構實驗(本科)」中有,請購買。
徐孝凱:該課程的實驗教材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
教材名稱為「數據結構實驗(本科),徐孝凱、殷人昆編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聯系電話為:010-68214437轉發行部
問:圖的基本概念
徐孝凱:請看書。
問:數據結構基本概念
徐孝凱:請看實驗教材後面的練習題。
問:求一個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算
徐孝凱:主要看循環體執行的次數。
問:排序的演算法考試是否作要求?
徐孝凱:一般考方法的情況較多,考演算法的情況較少。 試題范圍同實驗教材後的練習題,請注意分析可知。
問:簡單的搜索結構
徐孝凱:此概念較模糊,簡單的搜索應該是順序搜索。
問:抽象數據類型及面向對象概念
徐孝凱:看書第一章
殷人昆:答疑時間到,請大家把書多看幾遍,再見!
㈢ 數據結構電大題
1) 6
3 15
5 7 19
4 8 17
不好表示, 說明: 3,15是6的兩個孩子,專 5是3的右孩子,4是5的左屬孩子, 7,19是15的兩個孩子,8是7的右孩子, 17是19的左孩子;
2)中序: 3,4,5,6,7,8,15,17,19
3)後序: 4,5,3,8,7,17,19,15,6
4)刪除3後6的右子樹不變,左子樹變為:
5
4
即5成為6的左孩子,4是5的左孩子。
㈣ 數據結構試題及答案什麼叫外部排序
你好,外部排序指的是大文件的排序,即待排序的記錄存儲在外存儲器上,待排序的文件無法一次裝入內存,需要在內存和外部帶皮碰存儲器之間進行多次數據交換,以達到排序整個文件的目的。外部排序最常用的演算法蠢談是多路歸並排序,即將原文件分解成多個能夠一次性裝入內存的部分,分別把每一部分調入內存完成排序。然後,對已經排序的子握陪文件進行多路歸並排序。
㈤ 數據結構高手進,幫忙答下題
一、
1、B
2、B
3、
?
4、C
《
A的深度為1,B的深度為3,D的深度為3》
5、C
6、B?
7、C
8、B
直接插入排序
:n個不同的數據元素,最多需要比較n*(n-1)/2
9、C
10、A
二、
1.線性結構
,非線性結構
。
2.
352
<
100+
(6*20+6)*2
>
,
232
<
100+
(6*10+6)*2>
。
3.
i能被2整除,
i+1
4、log2(2n+1)
,2n-1
5、n-1
0
n*(n-1)/2
6、只在棧頂進行操作
插入刪除受限。
7、子表
數據元素
三、
1、對
2、錯
數組中的元素必須
類型相同
3、錯
4、錯
拓撲序列不唯一
5、用Ch1,Ch2表示兩個字元,若Ord(Ch1)<Ord(Ch2),則稱Ch1<Ch2。(
)
四
㈥ 求下面數據結構試題的答案。。。
全國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數據結構試題
課程代碼:0233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如果在數據結構中每個數據元素尺腔只可能有一個直接前驅,但可以有多個直接後繼,則該結構是( )
A. 棧 B. 隊列
C. 樹 D. 圖
2.下面程序段的時間復雜度為( )
for (i=0; i<m; i++)
for (j=0; j<n; j++)
A[i][j]=i*j;
A. O (m2) B. O (n2)
C. O (m*n) D. O (m+n)
3.在頭指針為head的非空單循環鏈表中,指針p指向尾結點,下列關系成立的是( )
A. p->next==head B. p->next->next==head
C. p->next==NULL D. p==head
4.若以S和X分別表示進棧和退棧操作,則對初始狀陵沒衫態為空的棧可以進行的棧操作系列是( )
A. SXSSXXXX B. SXXSXSSX
C. SXSXXSSX D. SSSXXSXX
5.兩個字元串相等的條件是( )
A. 串的長度相等 B. 含有相同的字元集
C. 都是非空串 D. 串的長度相等且對應的字元相同
6.如果將矩陣An×n的每一列看成一個子表,整個矩陣看成是一個廣義表L,即L=((a11,a21,…,an1),( a12,a22,…,an2),…,(a1n,a2n,…,ann)),並且可以通過求表頭head和求表尾tail的運算求察巧取矩陣中的每一個元素,則求得a21的運算是( )
A. head (tail (head (L))) B. head (head(head(L)))
C. tail (head (tail (L))) D. head (head (tail (L)))
7.已知一棵含50個結點的二叉樹中只有一個葉子結點,則該樹中度為1的結點個數為( )
A. 0 B. 1
C. 48 D. 49
8.在一個具有n個頂點的有向圖中,所有頂點的出度之和為Dout ,則所有頂點的入度之和為( )
A. Dout B. Dout-1
C. Dout+1 D. n
9.如圖所示的有向無環圖可以得到的拓撲序列的個數是( )
A. 3 B. 4
C. 5 D. 6
10.如圖所示的帶權無向圖的最小生成樹的權為( )
A. 51 B. 52
C. 54 D. 56
11.對長度為n的關鍵字序列進行堆排序的空間復雜度為( )
A. O(log2n) B. O(1)
C. O(n) D. O(n*log2n)
12.已知用某種排序方法對關鍵字序列(51,35,93,24,13,68,56,42,77)進行排序時,前兩趟排序的結果為
(35,51,24,13,68,56,42,77,93)
(35,24,13,51,56,42,68,77,93)
所採用的排序方法是( )
A. 插入排序 B. 冒泡排序
C. 快速排序 D. 歸並排序
13.已知散列表的存儲空間為T[0..18],散列函數H(key)=key%17,並用二次探測法處理沖突。散列表中已插入下列關鍵字:T[5]=39,T[6]=57和T[7]=7,則下一個關鍵字23插入的位置是( )
A. T[2] B. T[4]
C. T[8] D. T[10]
14.適宜進行批量處理的文件類型是( )
A. 順序文件 B. 索引順序文件
C. 散列文件 D. 多關鍵字文件
15.VSAM文件的索引結構為( )
A. B+樹 B. 二叉排序樹
C. B-樹 D. 最優二叉樹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6.如果某演算法對於規模為n的問題的時間耗費為T(n)=3n3,在一台計算機上運行時間為t秒,則在另一台運行速度是其64倍的機器上,用同樣的時間能解決的問題規模是原問題規模的 倍。
17.將兩個長度分別為m和n的遞增有序單鏈表,歸並成一個按元素遞減有序的單鏈表,可能達到的最好的時間復雜度是 。
18.已知循環隊列的存儲空間大小為m,隊頭指針front指向隊頭元素,隊尾指針rear指向隊尾元素的下一個位置,則在隊列不滿的情況下,隊列的長度是 。
19.字元串「sgabacbadfgbacst」 中存在有 個與字元串「ba」相同的子串。
20.假設以列優先順序存儲二維數組A[5][8],其中元素A[0][0]的存儲地址為LOC(a00),且每個元素佔4個存儲單元,則數組元素A[i][j]的存儲地址為 。
21.假設用<x,y>表示樹的邊(其中x是y的雙親),已知一棵樹的邊集為
,該樹的度是 。
22.n個頂點且含有環路的無向連通圖中,至少含有 條邊。
23.在一般情況下用直接插入排序、選擇排序和冒泡排序的過程中,所需記錄交換次數最少的是 。
24.和二分查找相比,順序查找的優點是除了不要求表中數據元素有序之外,對 結構也無特殊要求。
25.順序文件中記錄存放的物理順序和 順序一致。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26.由森林轉換得到的對應二叉樹如圖所示,寫出原森林中第三棵樹的前序序列和後序序列。
前序序列:
後序序列:
27.圖的鄰接表的類型定義如下所示:
#define MaxVertexNum 50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adjvex;
struct node *next;
}EdgeNode;
typedef struct {
VertexType vertex;
EdgeNode *firstedge;
}VertexNode;
typedef VertexNode AdjList[MaxVertexNum];
typedef struct {
AdjList adjlist;
int n, e;
}ALGraph;
為便於刪除和插入圖的頂點的操作,可將鄰接表的表頭向量定義為鏈式結構,兩種定義的存儲表示實例如下圖所示,請寫出重新定義的類型說明。
題27圖
28.某類物品的編號由一個大寫英文字母及2位數字(0..9)組成,形如E32。運用基數排序
對下列物品編號序列進行按字典序的排序,寫出每一趟(分配和收集)後的結果。
E13,A37,F43,B32,B47,E12,F37,B12
第一趟:
第二趟:
第三趟:
29.(1)畫出對表長為13的有序順序表進行二分查找的判定樹;
(2)已知關鍵字序列為(12,14,16,21,24,28,35,43,52,67,71,84,99),寫出在該序列中二分查找37時所需進行的比較次數。
(1)
(2)
四、演算法閱讀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0.已知線性表的存儲結構為順序表,閱讀下列演算法,並回答問題:
(1)設線性表L=(21,-7,-8,19,0,-11,34,30,-10),寫出執行f30(&L)後的L狀態;
(2)簡述演算法f30的功能。
void f30 (SeqList *L) {
int i,j;
for (i=j=0;i<L->length; i++)
if(L->data[i]>=0){
if(i!=j)L->data[j]=L->data[i];
j++;
}
L->length=j;
}
(1)
(2)
31.閱讀下列演算法,並回答問題:
(1)Q、Q1和Q2都是隊列結構,設隊列Q=(1,0,-5,2,-4,-6,9),其中1為隊頭元素,寫出執行f31 (&Q,&Q1,&Q2)之後隊列Q、Q1和Q2的狀態;
(2)簡述演算法f31的功能。
(註:lnitQueue、EnQueue、DeQueue和QueueEmpty分別是隊列初始化、入列、出隊和判隊空的操作)
void f31 (Queue*Q, Queue*Q1, Queue*Q2) {
int e;
lnitQueue (Q1);
lnitQueue (Q2);
while (!QueueEmpty (Q)) {
e=DeQueue (Q);
if (e>=0) EnQueue (Q1,e);
else EnQueue (Q2,e)
}
}
(1)
(2)
32.閱讀下列演算法,並回答問題:
(1)假設串由合法的英文字母和空格組成,並以』\0』作結束符。設串s=」⊔⊔|⊔am⊔a⊔⊔⊔student」(⊔表示空格符),寫出f32(s)的返回值;
(2)簡述演算法f32的功能。
int f32 (char*s){
int i, n, inword;
n=inword=0;
for (i=0;s[i]!=』\0』;i++)
if (s[i]!=』⊔』&& inword==0){
inword=1;
n++;
}
else if (s[i]==』⊔』&& inword==1)
inword=0;
return n;
}
(1)
(2)
33.閱讀下列對正整數關鍵字序列L操作的演算法,並回答問題:
(1)設L=(28,19,27,49,56,12,10,25,20,50),寫出f33 (L,4)的返回值;
(2)簡述函數f33的功能。
int Partition (SeqList*L, int low, int high);
‖對L[low..high]做劃分,返回基準記錄的位置,並使左部的關鍵字
‖都小於或等於基準記錄的關鍵字,右部的關鍵字都大於基準記錄的關鍵字
int f33 (SeqList L, int k){
int low, high, pivotpos;
low=1;
high=L.length;
if (k<low || k>high)
return-1;
do {
pivotpos=Partition (&L, low, high);‖調用快速排序的劃分演算法
if (pivotpos<k)
low=pivotpos+1;
else if (pivotpos>k)
high=pivotpos-1;
}while (pivotpos!=k);
return L.data [pivotpos];
}
(1)
(2)
五、演算法設計題(本題10分)
34.二叉排序樹的類型定義如下:
typedef struct BSTNode {‖ 二叉排序樹的結點結構
int data; ‖數據域
struct BSTNode *lchild, *rchild; ‖左、右孩子指針
}BSTNode,*BSTree;
設計遞歸演算法,統計一棵二叉排序樹T中值小於a的結點個數。
㈦ 數據結構(C#語言版)筆試試題與答案
《數據結構》期末考試試卷( A )
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1.計算機識別、存儲和加工處理的對象被統稱為( A )
A.數據 B.數據元素
C.數據結構 D.數據類型
2.棧和隊列都是( A )
A.限制存取位置的線性結構 B.順序存儲的線性結構
C.鏈式存儲的線性結構 D.限制存取位置的非線性結構
3.鏈棧與順序棧相比,比較明顯的優點是( D )
A.插入操作更加方便 B.刪除操作更加方便
C.不會出現下溢的情況 D.不會出現上溢的情況
4.採用兩類不同存儲結構的字元串可分別簡稱為( B )
A.主串和子串 B.順序串和鏈串
C.目標串和模式串 D.變數串和常量串
5. 一個向量第一個元素的存儲地址是100,每個元素的長度為2,則第5個元素的地址是:B
A. 110 B .108
C. 100 D. 120
6.串是一種特殊的線性表,其特殊性體現在:B
A.可以順序存儲 B .數據元素是一個字元
C. 可以鏈接存儲 D. 數據元素可以是多個字元
7.設高度為h的二叉樹上只有度為0和度為2的結點,則此類二叉樹中所包含的結點數至少為: C
A. 2h B .2h-1
C. 2h+1 D. h+1
軟體開發網 www.mscto.com
8.樹的基本遍歷策略可分為先根遍歷和後根遍歷;二叉樹的基本遍歷策略可分為先序遍歷、中序遍歷和後序遍歷。這里,我們把 由樹轉化得到的二叉樹叫做這棵樹對應的二叉樹。下列結論哪個正確? A
A. 樹的先根遍歷序列與其對應的二叉樹的先序遍歷序列相同
B .樹的後根遍歷序列與其對應的二叉樹的後序遍歷序列相同
C. 樹的先根遍歷序列與其對應的二叉樹的中序遍歷序列相同
D. 以上都不對
9.一個有n個頂點的無向圖最多有多少邊?C
A. n B .n(n-1)
C. n(n-1)/2 D. 2n
10.在一個圖中,所有頂點的度數之和等於所有邊數的多少倍?C
A. 1/2 B .1
C. 2 D. 4
11.當在二叉排悔歷序樹中插入一個新結點時搜前拍,若樹中不存在與待插入結點的關鍵字相同的結點,且新結點的關鍵字小於根結點的關鍵字,則新結點將成為( A )
A.左子樹的葉子結點 B.左子樹的分支結點
C.右子樹的葉子結點 D.右子樹的分支結點
軟體開發網 www.mscto.com
12.對於哈希函數H(key)=key%13,被稱為同義詞的關鍵字是( D )
A.35和41 B.23和39
C.15和44 D.25和51
二、已知某棵二叉樹的前序遍歷結果為A,B,D,E,G,C,F,H,I,J,其中中序遍歷的結果為D,B,G,E,A,H,F,I,J,C。請畫出二叉的具世羨體結構。(注意要寫出具體步驟)(10分)
原理見課本128頁
三、有圖如下,請寫出從頂點c0出發的深度優先及寬度優先遍歷的結果。(10分)
深度優先;C0-C1-C3-C4-C5-C2
寬度優先:C0-C1-C2-C3-C4-C5
四、有圖如下,按Kruskal演算法求出其最小生成樹。要求寫出完整的步驟。(10分)
原理見課本250頁
五、給定線性表(12,23,45,66,76,88,93,103,166),試寫出在其上進行二分查找關鍵字值12,93,166的過程。並寫出二分查找的演算法。(20分)
0 1 2 3 4 5 6 7 8
12 23 45 66 76 88 93 103 166
過程:
mid=(0+8)/2=4
high=3,low=0 mid=1
high=0,low=0 mid=0(找到12)
high=8,low=5,mid=6(找到93)
high=8,low=7,mid=7
high=8 low=8 mid=8
演算法:見課本84頁上
六、知單鏈表的結點結構為
Data next
下列演算法對帶頭結點的單鏈表L進行簡單選擇排序,使得L中的元素按值從小到大排列。
請在空缺處填入合適的內容,使其成為完整的演算法。 (可用文字說明該演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執行的過程,10分)
void SelectSort(LinkedList L)
{
LinkedList p,q,min;
DataType rcd;
p= (1) ;
while(p!=NULL) {
min=p;
q=p->next;
while(q!=NULL){
if( (2) )min=q;
q=q->next;
}
if( (3) ){
rcd=p->data;
p->data=min->data;
min->data=rcd;
}
(4) ;
}
}
本題不會。嘿嘿。。。。
七、一個完整的演算法應該具有哪幾個基本性質?分別簡要說明每一性質的含意。(5分)
輸入:
四個基本性質:1.輸入:有零個或多個有外部提供的量作為演算法的輸入
2:輸出:演算法產生至少一個量作為輸出
3.:確定性:組成演算法的每條指令是清晰的,無歧異的。
4.:有限性:演算法中每條指令的執行次數是有限的,執行每條指令的時間也是有限的
八、何謂隊列的"假溢"現象?如何解決?(5分)
隊列的假溢現象是指數組實現的順序隊列中,隊尾指針已到達數組的下表上界產生上溢而隊頭指針之前還有若干 空間閑置的現象。解決的辦法之一是利用循環隊列技術使數組空間的首尾相連。
九、說明並比較文件的各種物理結構。(6分)
㈧ 經典數據結構筆試題和面試題答案及答案分享
分享:典型的數據結構筆試題。
1. 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是一種 的存儲結構,而鏈式存儲結構是一種___的存儲結構。
A.隨機存取 B.索引存取 C.順序存取 D.散列存取
2. 線性表若採用鏈式存儲結構時,要求內存中可用存儲單元的地址___。
A. 必須是連續的 B. 部分地址顫州戚必須是連續的
C. 一定是不連續的 D. 連續或不連續都可以
3. 在一個單鏈表中p所指結點之前插入一個s (值為e)所指結點時,可執行如下操作:
q=head;
while (q->next!=p) q=q->next;
s= new Node; s->data=e;
q->next= ; //填空
s->next= ; //填空
4. 在一個單鏈表中,已知q所指結點是p所指結點的前驅結點,若在q和p之間插入s結點,則執行____。
A. s->next=p->next; p->next=s; B. p->next=s->next; s->next=p;
C. q->next=s; s->next=p; D. p->next=s; s->next=q;
5. 在一個單鏈表中,若p所指結點不是最後結點,在p之後插入s所指結點,則執行____。
A. s->next=p; p->next=s; B. s->next=p->next; p->next=s;
C. s->next=p->next; p=s; C. p->next=s; s->next=p;
6. 在一個單鏈表中,若刪除p所指結點的後續結點,則執行____。
A. p->next= p->next->next; B. p= p->next; p->next= p->next->next;
C. p->next= p->next; D. p= p->next->next;
7. 鏈表不具備跡團的特點是 ____ 。
A 可隨機訪問任何一個元素 B 插入、刪除操作不需要移動元素
C 無需事先估計存儲空間大小 D 所需存儲空間與線性表長度成正比
8. 在一個長度為n的順序表中刪除第i個元素,要移動 個元素。如果要在第i個元素前插入一個元素,要後移( )個元素。 N-I N-I+1
9. 以下關於線性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線性表中的數據元素可以是數字、字元、記錄等不同類型。
B 線性表中包含的數據元素個數不是任意的。
C 線性表中的每個結點都有且只有一個直接前趨和直接後繼。
D 存在這樣的線性表:表中各結點都沒有直接前趨和直接後繼。
答案
1.A/C(這題是考察對概念的理解,可參考第7題,“順序表才能隨即存取,而鏈表不可以”)
2.D
3.q->next=s;
s->next=p;
4.C
5.B
6.A
7.A(此題絕對選A,因為鏈表只能根據他的前一個結點才能找到下一個結點,不具備隨即訪問元素的功能)
8.n-i; n-i+1
9.C
相關文章推薦:
建設銀行筆試考什麼(筆試真題)
索尼招茄陵聘筆試真題分享
㈨ 20分——數據結構習題答案(電子版)
說明:
1. 本文是對嚴蔚敏《數據結構(c語言版)習題集》一書中所有演算法設計題目的解決方案,主要作者為一具.以下網友:biwier,szm99,siice,龍抬頭,iamkent,zames,birdthinking,lovebuaa等為答案的修訂和完善工作提出了寶貴意見,在此表示感謝;
2. 本解答中的所有演算法均採用類c語言描述,設計原則為面向交流、面向閱讀,作者不保證程序能夠上機正常運行(這種保證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意義);
3. 本解答原則上只給出源代碼以及必要的注釋,對於一些難度較高或思路特殊的題目將給出簡要的分析說明,對於作者無法解決的題目將給出必要的討論.目前尚未解決的題目有: 5.20, 10.40;
4. 請讀者在自己已經解決了某個題目或進行了充分的思考之後,再參考本解答,以保證復習效果;
5. 由於作者水平所限,本解答中一定存在不少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和不足,希望讀者們在閱讀中多動腦、勤思考,爭取發現和糾正這些錯誤,寫出更好的演算法來.請將你發現的錯誤或其它值得改進之處向作者報告: [email protected]
第一章 緒論
1.16
void print_descending(int x,int y,int z)//按從大到小順序輸出三個數
{
scanf("%d,%d,%d",&x,&y,&z);
if(x<y) x<->y; //<->為表示交換的雙目運算符,以下同
if(y<z) y<->z;
if(x<y) x<->y; //冒泡排序
printf("%d %d %d",x,y,z);
}//print_descending
1.17
Status fib(int k,int m,int &f)//求k階斐波那契序列的第m項的值f
{
int tempd;
if(k<2||m<0) return ERROR;
if(m<k-1) f=0;
else if (m==k-1 || m==k) f=1;
else
{
for(i=0;i<=k-2;i++) temp[i]=0;
temp[k-1]=1;temp[k]=1; //初始化
sum=1;
j=0;
for(i=k+1;i<=m;i++,j++) //求出序列第k至第m個元素的值
temp[i]=2*sum-temp[j];
f=temp[m];
}
return OK;
}//fib
分析: k階斐波那契序列的第m項的值f[m]=f[m-1]+f[m-2]+......+f[m-k]
=f[m-1]+f[m-2]+......+f[m-k]+f[m-k-1]-f[m-k-1]
=2*f[m-1]-f[m-k-1]
所以上述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僅為O(m). 如果採用遞歸設計,將達到O(k^m). 即使採用暫存中間結果的方法,也將達到O(m^2).
1.18
typedef struct{
char *sport;
enum{male,female} gender;
char schoolname; //校名為'A','B','C','D'或'E'
char *result;
int score;
} resulttype;
typedef struct{
int malescore;
int femalescore;
int totalscore;
} scoretype;
void summary(resulttype result[ ])//求各校的男女總分和團體總分,假設結果已經儲存在result[ ]數組中
{
scoretype score[MAXSIZE];
i=0;
while(result[i].sport!=NULL)
{
switch(result[i].schoolname)
{
case 'A':
score[ 0 ].totalscore+=result[i].score;
if(result[i].gender==0) score[ 0 ].malescore+=result[i].score;
else score[ 0 ].femalescore+=result[i].score;
break;
case 'B':
score[ 0 ].totalscore+=result[i].score;
if(result[i].gender==0) score[ 0 ].malescore+=result[i].score;
else score[ 0 ].femalescore+=result[i].score;
break;
…… …… ……
}
i++;
}
for(i=0;i<5;i++)
{
printf("School %d:\n",i);
printf("Total score of male:%d\n",score[i].malescore);
printf("Total score of female:%d\n",score[i].femalescore);
printf("Total score of all:%d\n\n",score[i].totalscore);
}
}//summary
1.19
Status algo119(int a[ARRSIZE])//求i!*2^i序列的值且不超過maxint
{
last=1;
for(i=1;i<=ARRSIZE;i++)
{
a[i-1]=last*2*i;
if((a[i-1]/last)!=(2*i)) reurn OVERFLOW;
last=a[i-1];
return OK;
}
}//algo119
分析:當某一項的結果超過了maxint時,它除以前面一項的商會發生異常.
1.20
void polyvalue()
{
float temp;
float *p=a;
printf("Input number of terms:");
scanf("%d",&n);
printf("Input value of x:");
scanf("%f",&x);
printf("Input the %d coefficients from a0 to a%d:\n",n+1,n);
p=a;xp=1;sum=0; //xp用於存放x的i次方
for(i=0;i<=n;i++)
{
scanf("%f",&temp);
sum+=xp*(temp);
xp*=x;
}
printf("Value is:%f",sum);
}//polyvalue
第二章 線性表
2.10
Status DeleteK(SqList &a,int i,int k)//刪除線性表a中第i個元素起的k個元素
{
if(i<1||k<0||i+k-1>a.length) return INFEASIBLE;
for(count=1;i+count-1<=a.length-k;count++) //注意循環結束的條件
a.elem[i+count-1]=a.elem[i+count+k-1];
a.length-=k;
return OK;
}//DeleteK
2.11
Status Insert_SqList(SqList &va,int x)//把x插入遞增有序表va中
{
if(va.length+1>va.listsize) return ERROR;
va.length++;
for(i=va.length-1;va.elem[i]>x&&i>=0;i--)
va.elem[i+1]=va.elem[i];
va.elem[i+1]=x;
return OK;
}//Insert_SqList
2.12
int ListComp(SqList A,SqList B)//比較字元表A和B,並用返回值表示結果,值為1,表示A>B;值為-1,表示A<B;值為0,表示A=B
{
for(i=1;i<=A.length&&i<=B.length;i++)
if(A.elem[i]!=B.elem[i])
return A.elem[i]>B.elem[i]?1:-1;
if(A.length==B.length) return 0;
return A.length>B.length?1:-1; //當兩個字元表可以互相比較的部分完全相同時,哪個較長,哪個就較大
}//ListComp
2.13
LNode* Locate(LinkList L,int x)//鏈表上的元素查找,返回指針
{
for(p=l->next;p&&p->data!=x;p=p->next);
return p;
}//Locate
2.14
int Length(LinkList L)//求鏈表的長度
{
for(k=0,p=L;p->next;p=p->next,k++);
return k;
}//Length
2.15
void ListConcat(LinkList ha,LinkList hb,LinkList &hc)//把鏈表hb接在ha後面形成鏈表hc
{
hc=ha;p=ha;
while(p->next) p=p->next;
p->next=hb;
}//ListConcat
2.16
見書後答案.
2.17
Status Insert(LinkList &L,int i,int b)//在無頭結點鏈表L的第i個元素之前插入元素b
{
p=L;q=(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q.data=b;
if(i==1)
{
q.next=p;L=q; //插入在鏈表頭部
}
else
{
while(--i>1) p=p->next;
q->next=p->next;p->next=q; //插入在第i個元素的位置
}
}//Insert
2.18
Status Delete(LinkList &L,int i)//在無頭結點鏈表L中刪除第i個元素
{
if(i==1) L=L->next; //刪除第一個元素
else
{
p=L;
while(--i>1) p=p->next;
p->next=p->next->next; //刪除第i個元素
}
}//Delete
2.19
Status Delete_Between(Linklist &L,int mink,int maxk)//刪除元素遞增排列的鏈表L中值大於mink且小於maxk的所有元素
{
p=L;
while(p->next->data<=mink) p=p->next; //p是最後一個不大於mink的元素
if(p->next) //如果還有比mink更大的元素
{
q=p->next;
while(q->data<maxk) q=q->next; //q是第一個不小於maxk的元素
p->next=q;
}
}//Delete_Between
2.20
Status Delete_Equal(Linklist &L)//刪除元素遞增排列的鏈表L中所有值相同的元素
{
p=L->next;q=p->next; //p,q指向相鄰兩元素
while(p->next)
{
if(p->data!=q->data)
{
p=p->next;q=p->next; //當相鄰兩元素不相等時,p,q都向後推一步
}
else
{
while(q->data==p->data)
{
free(q);
q=q->next;
}
p->next=q;p=q;q=p->next; //當相鄰元素相等時刪除多餘元素
}//else
}//while
}//Delete_Equal
2.21
void reverse(SqList &A)//順序表的就地逆置
{
for(i=1,j=A.length;i<j;i++,j--)
A.elem[i]<->A.elem[j];
}//reverse
2.22
void LinkList_reverse(Linklist &L)//鏈表的就地逆置;為簡化演算法,假設表長大於2
{
p=L->next;q=p->next;s=q->next;p->next=NULL;
while(s->next)
{
q->next=p;p=q;
q=s;s=s->next; //把L的元素逐個插入新表表頭
}
q->next=p;s->next=q;L->next=s;
}//LinkList_reverse
分析:本演算法的思想是,逐個地把L的當前元素q插入新的鏈表頭部,p為新表表頭.
2.23
void merge1(LinkList &A,LinkList &B,LinkList &C)//把鏈表A和B合並為C,A和B的元素間隔排列,且使用原存儲空間
{
p=A->next;q=B->next;C=A;
while(p&&q)
{
s=p->next;p->next=q; //將B的元素插入
if(s)
{
t=q->next;q->next=s; //如A非空,將A的元素插入
}
p=s;q=t;
}//while
}//merge1
2.24
void reverse_merge(LinkList &A,LinkList &B,LinkList &C)//把元素遞增排列的鏈表A和B合並為C,且C中元素遞減排列,使用原空間
{
pa=A->next;pb=B->next;pre=NULL; //pa和pb分別指向A,B的當前元素
while(pa||pb)
{
if(pa->data<pb->data||!pb)
{
pc=pa;q=pa->next;pa->next=pre;pa=q; //將A的元素插入新表
}
else
{
pc=pb;q=pb->next;pb->next=pre;pb=q; //將B的元素插入新表
}
pre=pc;
}
C=A;A->next=pc; //構造新表頭
}//reverse_merge
分析:本演算法的思想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把A和B的元素插入新表的頭部pc處,最後處理A或B的剩餘元素.
2.25
void SqList_Intersect(SqList A,SqList B,SqList &C)//求元素遞增排列的線性表A和B的元素的交集並存入C中
{
i=1;j=1;k=0;
while(A.elem[i]&&B.elem[j])
{
if(A.elem[i]<B.elem[j]) i++;
if(A.elem[i]>B.elem[j]) j++;
if(A.elem[i]==B.elem[j])
{
C.elem[++k]=A.elem[i]; //當發現了一個在A,B中都存在的元素,
i++;j++; //就添加到C中
}
}//while
}//SqList_Intersect
2.26
void LinkList_Intersect(LinkList A,LinkList B,LinkList &C)//在鏈表結構上重做上題
{
p=A->next;q=B->next;
pc=(LNode*)malloc(sizeof(LNode));
C=pc;
while(p&&q)
{
if(p->data<q->data) p=p->next;
else if(p->data>q->data) q=q->next;
else
{
s=(LNode*)malloc(sizeof(LNode));
s->data=p->data;
pc->next=s;pc=s;
p=p->next;q=q->next;
}
}//while
}//LinkList_Intersect
2.27
void SqList_Intersect_True(SqList &A,SqList B)//求元素遞增排列的線性表A和B的元素的交集並存回A中
{
i=1;j=1;k=0;
while(A.elem[i]&&B.elem[j])
{
if(A.elem[i]<B.elem[j]) i++;
else if(A.elem[i]>B.elem[j]) j++;
else if(A.elem[i]!=A.elem[k])
{
A.elem[++k]=A.elem[i]; //當發現了一個在A,B中都存在的元素
i++;j++; //且C中沒有,就添加到C中
}
else {i++;j++;}
}//while
while(A.elem[k]) A.elem[k++]=0;
}//SqList_Intersect_True
2.28
void LinkList_Intersect_True(LinkList &A,LinkList B)//在鏈表結構上重做上題
{
p=A->next;q=B->next;pc=A;
while(p&&q)
{
if(p->data<q->data) p=p->next;
else if(p->data>q->data) q=q->next;
else if(p->data!=pc->data)
{
pc=pc->next;
pc->data=p->data;
p=p->next;q=q->next;
}
}//while
}//LinkList_Intersect_True
2.29
void SqList_Intersect_Delete(SqList &A,SqList B,SqList C)
{
i=0;j=0;k=0;m=0; //i指示A中元素原來的位置,m為移動後的位置
while(i<A.length&&j<B.length&& k<C.length)
{
if(B.elem[j]<C.elem[k]) j++;
else if(B.elem[j]>C.elem[k]) k++;
else
{
same=B.elem[j]; //找到了相同元素same
while(B.elem[j]==same) j++;
while(C.elem[k]==same) k++; //j,k後移到新的元素
while(i<A.length&&A.elem[i]<same)
A.elem[m++]=A.elem[i++]; //需保留的元素移動到新位置
while(i<A.length&&A.elem[i]==same) i++; //跳過相同的元素
}
}//while
while(i<A.length)
A.elem[m++]=A.elem[i++]; //A的剩餘元素重新存儲。
A.length=m;
}// SqList_Intersect_Delete
分析:先從B和C中找出共有元素,記為same,再在A中從當前位置開始, 凡小於same的
元素均保留(存到新的位置),等於same的就跳過,到大於same時就再找下一個same.
2.30
void LinkList_Intersect_Delete(LinkList &A,LinkList B,LinkList C)//在鏈表結構上重做上題
{
p=B->next;q=C->next;r=A-next;
while(p&&q&&r)
{
if(p->data<q->data) p=p->next;
else if(p->data>q->data) q=q->next;
else
{
u=p->data; //確定待刪除元素u
while(r->next->data<u) r=r->next; //確定最後一個小於u的元素指針r
if(r->next->data==u)
{
s=r->next;
while(s->data==u)
{
t=s;s=s->next;free(t); //確定第一個大於u的元素指針s
}//while
r->next=s; //刪除r和s之間的元素
}//if
while(p->data=u) p=p->next;
while(q->data=u) q=q->next;
}//else
}//while
}//LinkList_Intersect_Delete
2.31
Status Delete_Pre(CiLNode *s)//刪除單循環鏈表中結點s的直接前驅
{
p=s;
while(p->next->next!=s) p=p->next; //找到s的前驅的前驅p
p->next=s;
return OK;
}//Delete_Pre
2.32
Status DuLNode_Pre(DuLinkList &L)//完成雙向循環鏈表結點的pre域
{
for(p=L;!p->next->pre;p=p->next) p->next->pre=p;
return OK;
}//DuLNode_Pre
2.33
Status LinkList_Divide(LinkList &L,CiList &A,CiList &B,CiList &C)//把單鏈表L的元素按類型分為三個循環鏈表.CiList為帶頭結點的單循環鏈表類型.
{
s=L->next;
A=(CiList*)malloc(sizeof(CiLNode));p=A;
B=(CiList*)malloc(sizeof(CiLNode));q=B;
C=(CiList*)malloc(sizeof(CiLNode));r=C; //建立頭結點
while(s)
{
if(isalphabet(s->data))
{
p->next=s;p=s;
}
else if(isdigit(s->data))
{
q->next=s;q=s;
}
else
{
r->next=s;r=s;
}
}//while
p->next=A;q->next=B;r->next=C; //完成循環鏈表
}//LinkList_Divide
2.34
void Print_XorLinkedList(XorLinkedList L)//從左向右輸出異或鏈表的元素值
{
p=L.left;pre=NULL;
while(p)
{
printf("%d",p->data);
q=XorP(p->LRPtr,pre);
pre=p;p=q; //任何一個結點的LRPtr域值與其左結點指針進行異或運算即得到其右結點指針
}
}//Print_XorLinkedList
2.35
Status Insert_XorLinkedList(XorLinkedList &L,int x,int i)//在異或鏈表L的第i個元素前插入元素x
{
p=L.left;pre=NULL;
r=(XorNode*)malloc(sizeof(XorNode));
r->data=x;
if(i==1) //當插入點在最左邊的情況
{
p->LRPtr=XorP(p.LRPtr,r);
r->LRPtr=p;
L.left=r;
return OK;
}
j=1;q=p->LRPtr; //當插入點在中間的情況
while(++j<i&&q)
{
q=XorP(p->LRPtr,pre);
pre=p;p=q;
}//while //在p,q兩結點之間插入
if(!q) return INFEASIBLE; //i不可以超過表長
p->LRPtr=XorP(XorP(p->LRPtr,q),r);
q->LRPtr=XorP(XorP(q->LRPtr,p),r);
r->LRPtr=XorP(p,q); //修改指針
return OK;
}//Insert_XorLinkedList
2.36
Status Delete_XorLinkedList(XorlinkedList &L,int i)//刪除異或鏈表L的第i個元素
{
p=L.left;pre=NULL;
if(i==1) //刪除最左結點的情況
{
q=p->LRPtr;
q->LRPtr=XorP(q->LRPtr,p);
L.left=q;free(p);
return OK;
}
j=1;q=p->LRPtr;
while(++j<i&&q)
{
q=XorP(p->LRPtr,pre);
pre=p;p=q;
}//while //找到待刪結點q
if(!q) return INFEASIBLE; //i不可以超過表長
if(L.right==q) //q為最右結點的情況
{
p->LRPtr=XorP(p->LRPtr,q);
L.right=p;free(q);
return OK;
}
r=XorP(q->LRPtr,p); //q為中間結點的情況,此時p,r分別為其左右結點
p->LRPtr=XorP(XorP(p->LRPtr,q),r);
r->LRPtr=XorP(XorP(r->LRPtr,q),p); //修改指針
free(q);
return OK;
}//Delete_XorLinkedList
2.37
void OEReform(DuLinkedList &L)//按1,3,5,...4,2的順序重排雙向循環鏈表L中的所有結點
{
p=L.next;
while(p->next!=L&&p->next->next!=L)
{
p->next=p->next->next;
p=p->next;
} //此時p指向最後一個奇數結點
if(p->next==L) p->next=L->pre->pre;
else p->next=l->pre;
p=p->next; //此時p指向最後一個偶數結點
while(p->pre->pre!=L)
{
p->next=p->pre->pre;
p=p->next;
}
p->next=L; //按題目要求調整了next鏈的結構,此時pre鏈仍為原狀
for(p=L;p->next!=L;p=p->next) p->next->pre=p;
L->pre=p; //調整pre鏈的結構,同2.32方法
}//OEReform
分析:next鏈和pre鏈的調整隻能分開進行.如同時進行調整的話,必須使用堆棧保存偶數結點的指針,否則將會破壞鏈表結構,造成結點丟失.
2.38
DuLNode * Locate_DuList(DuLinkedList &L,int x)//帶freq域的雙向循環鏈表上的查找
{
p=L.next;
while(p.data!=x&&p!=L) p=p->next;
if(p==L) return NULL; //沒找到
p->freq++;q=p->pre;
while(q->freq<=p->freq&&p!=L) q=q->pre; //查找插入位置
if(q!=p->pre)
{
p->pre->next=p->next;p->next->pre=p->pre;
q->next->pre=p;p->next=q->next;
q->next=p;p->pre=q; //調整位置
}
return p;
}//Locate_DuList
2.39
float GetValue_SqPoly(SqPoly P,int x0)//求升冪順序存儲的稀疏多項式的值
{
PolyTerm *q;
xp=1;q=P.data;
sum=0;ex=0;
while(q->coef)
{
while(ex<q->exp) xp*=x0;
sum+=q->coef*xp;
q++;
}
return sum;
}//GetValue_SqPoly
2.40
void Subtract_SqPoly(SqPoly P1,SqPoly P2,SqPoly &P3)//求稀疏多項式P1減P2的差式P3
{
PolyTerm *p,*q,*r;
Create_SqPoly(P3); //建立空多項式P3
p=P1.data;q=P2.data;r=P3.data;
while(p->coef&&q->coef)
{
if(p->exp<q->exp)
{
r->coef=p->coef;
r->exp=p->exp;
p++;r++;
}
else if(p->exp<q->exp)
{
r->coef=-q->coef;
r->exp=q->exp;
q++;r++;
}
else
{
if((p->coef-q->coef)!=0) //只有同次項相減不為零時才需要存入P3中
{
r->coef=p->coef-q->coef;
r->exp=p->exp;r++;
}//if
p++;q++;
}//else
}//while
while(p->coef) //處理P1或P2的剩餘項
{
r->coef=p->coef;
r->exp=p->exp;
p++;r++;
}
while(q->coef)
{
r->coef=-q->coef;
r->exp=q->exp;
q++;r++;
}
}//Subtract_SqPoly
2.41
void QiuDao_LinkedPoly(LinkedPoly &L)//對有頭結點循環鏈表結構存儲的稀疏多項式L求導
{
p=L->next;
if(!p->data.exp)
{
L->next=p->next;p=p->next; //跳過常數項
}
while(p!=L)
{
p->data.coef*=p->data.exp--;//對每一項求導
p=p->next;
}
}//QiuDao_LinkedPoly
2.42
void Divide_LinkedPoly(LinkedPoly &L,&A,&B)//把循環鏈表存儲的稀疏多項式L拆成只含奇次項的A和只含偶次項的B
{
p=L->next;
A=(PolyNode*)malloc(sizeof(PolyNode));
B=(PolyNode*)malloc(sizeof(PolyNode));
pa=A;pb=B;
while(p!=L)
{
if(p->data.exp!=2*(p->data.exp/2))
{
pa->next=p;pa=p;
}
else
{
pb->next=p;pb=p;
}
p=p->next;
}//while
pa->next=A;pb->next=B;
}//Divide_LinkedPoly
㈩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試題,高分,求答案啊
給你第一題解法吧:後面的實在是不想做。
先根:ABCDEFGHI
中根:CBEDAGFHI
遍歷的基本方法:先左子樹後右子樹。
1,先根遍歷可以確定根節點為A,
2,依據1步,可以在中根遍歷中確定左子樹為:CBED,右為:GFHI
3,在可以重復1,2步。就可以得到結果。
A
BF
CDGH
I
4,O(n^3)+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