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政府應該如何發展大數據壯大數字經濟
中青在線北京3月6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翀 )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傳統行業互聯網轉型升級……這一串話題的背後是近年來全國兩會對數字經濟發展的聚焦。2017年,數字經濟首次寫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2019年,全國兩會政府報告再對數字經濟著墨,稱「壯大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為何如此受重視?
此前上海社科院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數字經濟正在席捲全球,全球經濟向數字經濟遷移已經勢在必然,數字經濟已成為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而世界經濟論壇則給出過一個研究數據: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長0.5%至0.26%。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直言:「數字經濟給全球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都帶來了巨大動力,各國也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紛紛擬定數字經濟計劃。」在他看來,所謂數字經濟,可認為是由互聯網產業高速發展帶來的新經濟模式,為國民經濟的增長提供了全新動能,促使社會變革邁入里程碑式的一步。
如今,數字經濟是各國博弈瞄準的新舞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錯過數字經濟的紅利,中國也不例外。
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就做過初步測算,2018年上半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GDP比重達到38.2%。
《2018中國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指出,隨著居民消費升級以及信息通信技術與傳統產業的加速融合,我國數字經濟未來整體上仍然會呈現加速增長態勢。預計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6.4萬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19.4%。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壯大數字經濟,再次明確數字經濟的信心。」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如今,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茁壯成長,其與傳統產業融合創新,將對舊有經濟模式進行顛覆和重塑,為實體經濟插上「翅膀」,帶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讓整個數字經濟完整的形成起來。
數字經濟應在哪些領域發力?
全國政協委員、網路董事長李彥宏連續五年將人工智慧相關提案帶上兩會,今年他最新的提案內容涵蓋構建車路協同的智能交通、完善電子病歷管理制度及加強人工智慧倫理研究三個方面。
以智能交通為例,李彥宏表示,緩解交通擁堵通常以擴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手段,但因物理空間有限,傳統方式已無法有效緩解擁堵;利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構建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對交通的「全面感知、全局決策、實時控制」,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把目光投向了5G應用和物聯網發展。
「5G是數字經濟新引擎,產業應用不限於智能手機、基站建設等領域,更會推動物聯網、區塊鏈、視頻社交、人工智慧產品與應用的發展。」雷軍說,目前受制於5G基礎建設尚未完成,相關標准尚未明確,5G的服務與應用資源也不夠豐富等因素,5G的產業發展仍存在困難與挑戰。
但考慮到5G是各國未來一段時間主要信息基礎設施和技術競爭關鍵領域,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由此,雷軍建議提前布局5G產業應用,推動5G與物聯網的創新融合發展。
數字經濟之路應該怎麼走?
數字經濟之路該怎麼走?這是一個涉及到如何化封閉為共享、使發展與穩定能平衡、讓創新和監管「共舞」的問題。
孫丕恕說,人工智慧的發展依賴於計算力、演算法、數據資源三大支撐,其中數據是基礎。然而在我國,海量數據中,20%是互聯網數據,80%是組織數據,組織數據中的80%由政府掌握。目前政府數據共享程度不夠、政府數據開放程度不夠、政府掌握社會數據不全面的現象依然存在,很大程度制約了數據的高價值釋放。要讓「死數據」變成「活水之源」,需推動政府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
「阻礙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正是部分對數據的開發和利用沒有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展開,損害了公眾的合法權利,也不利於大數據產業和數字經濟的長久健康發展。」張近東表示,相關立法滯後造成敏感信息的安全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合法合規前提下的數據管理和共享缺少統一的規范和標准,跨境數據的保護和合法共享缺少有效的國際溝通交流機制是造成上述現象的主因。
張近東認為,應該從法規制定、政府引導、資金扶持、大眾支持、國際合作等角度,強化數據安全保護,發展高質量數字經濟。
在數據安全方面,老百姓最為關注無疑是個人隱私保護。孫丕恕說,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越來越重要的「生產資料」,任何數字產業的發展,智能應用的升級都需要數據發揮作用。而保護數據隱私與合法、合規使用數據,發展數據產業並不矛盾。
他以浪潮集團推動政府數據開放運營的過程為例介紹說,從數據的匯集、治理,保護到今天的授權運營,浪潮探索出了合法、合規使用數據的經驗與方式,且在技術層面做到了數據「可用而不可見」,保護數據隱私的同時,還能服務於民生與社會發展。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再提「數字經濟」:從「促進」到「壯大」 該怎麼走?)
Ⅱ 大數據的產生與發展現狀研究
摘 要:大數據的產生給未來信息技術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大數據對數據處理的有效性、實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根據大數據的特點對當前數據處理技術實施變革,從而形成更有益於大數據採集、存儲、處理、管理、分析、共享的新興技術。本文從大數據的產生與發展、特徵、主要應用以及大數據所帶來的挑戰等方面進行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 :大數據 物聯網 信息處理 海量計算
一、大數據的產生與發展現狀
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技術(Big Data)也越發進入人們的視線。大數據是用傳統方法或工具很難處理或分析的數據信息。目前,人們對大數據的理解還不夠全面和深入,關於大數據的含義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亞馬遜大數據科學家John Rauser認為:大數據是超過任何一台計算機處理能力的龐大數據量。Informatica 的中國區首席顧問但彬指出:大數據是海量數據與復雜類型的數據的結合。而維基網路則把大數據定義成諸多大而復雜的、難以用當前資料庫處理的數據集合。
大數據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已成為當今信息時代全世界討論的熱點。2008年,Nature雜志就推出大數據專刊,計算社區聯盟也在同一年發表了報告《Big data computing; Creating revolutionary breakthroughs in commerce, science and society》,報告闡述了解決大數據問題所需的關鍵技術以及所面臨的挑戰。美國奧x政府於2012年3月在白宮網站發布了《大數據研究和發展倡議》,提出了通過收集、處理海量、復雜的數據信息,從而提升能力,加快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創新步伐,轉變學習教育模式,強化美國本土的安全」。2011年1月,微軟公司同惠普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系列能夠提升生產力,同時提高決策速度的設備。此外,歐盟委員會也提出駕駁大數據浪潮的戰略思路,日本發布的《面向 2020 的 ICT綜合戰略》也提出需要構造大量豐富的數據基礎。
近年來,我國也積極開展對大數據的研究。2011年10月,工信部確認京滬深杭等 5 城市為「雲計算中心」試點城市。2012年6月,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也舉辦了「大數據時代,智謀未來」學術報告研討會。大數據及其科學研究方法涉及應用領域很廣,並將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科學決策、金融工程以及知識經濟領域緊緊接合。
二、大數據的特點
目前,企業界和學術界都一致認為,大數據具有4個「V」特徵,即:容量(Volume)、種類(Variety)、速度(Velocity)和至關重要的`價值(Value)。
(1) 容量(Volume)巨大。海量的數據集從TB 級別提升到PB 級別。
(2) 種類(Variety)繁多。大數據數據源有多種,數據格式和種類不同於以前所規定的結構化數據范疇。
(3)價值(Value)密度低。如視頻的例子,在不間斷連續監控的過程中,可能有意義的數據僅有一兩秒。
(4)速度(Velocity)快。包含大量實時、在線數據處理分析的需求1秒鍾定律。
三、大數據應用的領域
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將推動全球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這將對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和政府監管能力具有意義深遠的影響。
商業作為大數據的重要應用領域。沃爾瑪公司通過對消費者購物行為等一系列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了解不同顧客的購物習慣,公司從所銷售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選出適合在一起搭配出售的商品;淘寶也針對買家開設了大數據平台,為客戶量身打造了一整套完善的網購體驗產品。
大數據在金融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Equifax公司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其的資料庫中與財務有關的記錄海量信息進行索引處理和交叉分享,從而得到客戶的個人信用等級,以推斷出客戶的支付需求與能力。
隨著大數據在醫療與生命科學研究過程中的廣泛應用和不斷擴展。2010年,中國公布的《十二五規劃》指出:要重點建設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級醫療衛生信息平台,建設電子病歷和電子檔案兩個最為基礎的資料庫。各級醫院也將在醫療信息倉庫、數據中心等領域加大投入,醫療數據信息的存儲將愈加被關注,醫療信息中心的關注焦點也將由傳統的計算領域轉為存儲領域。
除此之外,大數據在製造業領域也有著廣闊的應用。製造業企業積累了廣泛的數據信息,在開展對業務數據進行技術管理的同時,企業需要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來幫助決策者從資料庫儲存的海量信息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並且對其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增強決策的正確性、規避風險。
四、大數據所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技術使人們能夠更好地利用之前不能使用的各個數據類型,找出被忽略的信息,促進企業組織更加高效、智能。但隨著對大數據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也更加意識到當大數據技術向人們敞開「方便之門」的同時,也帶來了眾多的挑戰:
(1)大數據需要更為專業化的管理技術人才。
(2) 大數據的合理利用需要解決容量大、類別多和時效性高的數據處理問題。
(3)大數據的利用對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4)大數據的集成與管理問題。
這些挑戰已成為關繫到未來大數據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成為未來引領大數據發展的推動力。
五、結束語
大數據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工作生活的諸多領域中,對於大數據的研究也在不斷的深化。本文針對大數據的產生與發展、特徵、主要應用以及大數據所帶來的挑戰等方面進行闡述與分析。大數據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還有更為廣闊的空間需要人們不斷開拓,如何合理地利用大數據、更加高效地處理大數據來為人們服務仍需要廣大研究者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劉智慧,張泉靈.大數據技術研究綜述[J].浙江大學學報,2014,46(6):957- 972.
[2]嚴霄鳳,張德馨.大數據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3,23(4):168-172.
[3]劉俊.基於大數據流的Multi-Agent系統模型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 2007,17(5):166-169.
Ⅲ 如何擁抱「大數據時代」
洶涌澎湃的大數據浪潮,正攜帶著巨大商機,撞擊傳統經濟的概念和思維。大數據孕育和驅動下的新產品、新服務、新產業層出不窮,並日益深刻地改變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一個基於技術進步的「大數據時代」正在來臨。
中國有句成語,叫「窺一斑而知全豹」。回望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囿於技術限制的「抽樣數據」,和建立在此「有限數據」基礎上的假設、推理、論證,恰如「窺管知豹」一樣,是人類在無法獲得「全體數據」的條件限制之下,探索未知領域時無法選擇的唯一途徑。
在互聯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社交網路、電子商務、移動通信、可穿戴設備等「雲計算」技術,讓「抽樣數據」迅速讓位「全體數據」,「全體數據」即「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知全豹」不僅成為可能,而且變得越來越容易。
寬頻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說:「以雲計算為基礎的信息存儲、分享和挖掘手段,可以便宜、有效、快捷地將這些大量、高速、多變化的終端數據存儲下來,並隨時進行分析和計算。」
「全豹」當然比「一斑」更能反應事物的本質。《大數據時代》的作者維克托認為,大數據使人類第一次有機會和條件,在非常多的領域和非常深入的層次,獲得和使用全面數據、完整數據和系統數據,深入探索現實世界的規律,獲取過去不可能獲取的知識,得到過去無法企及的商機。
田溯寧認為,大數據正在成為巨大的經濟資產,是新時代的「礦產」與「石油」,並將帶來全新的創業方向,商業模式和投資機會。
的確,大數據正成為資本「熱戀」的對象。從Facebook、谷歌,到網路、九次方,五湖四海的資本如過江之鯽,正在加速向「大數據」領域集結。成立於2010年的九次方大數據,2014年、2015年兩次融資,就募得資金近10億元,得到了博信資本、建銀財富、當代集團、IDG資本等18家頂尖基金的追捧。
《201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白皮書》顯示,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2014年達到767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8000億元。而申萬宏源的報告分析稱,10年後「大數據」可撬動萬億元級GDP。
美好的前景,並不能掩蓋前行的曲折。稀缺是任何資源的基本屬性。「大數據」發展的瓶頸,同樣在於數據的「可獲取性」。中國政府網披露的信息顯示,目前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裡,「深藏閨中」而未能與社會共享,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身處大數據時代,人們生活所需的導航、氣象、房屋、醫療、就業等信息,往往都來自政府的信息數據開放;產業發展所需的戰略思考、布局規劃、落地方案等,往往也要依託對政府信息數據的挖掘、重組、混搭。龐大的手機用戶和應用市場,造就了中國大數據資源的極端豐富性。解決這些由大規模數據引發的問題,探索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是中國產業升級、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總裁、九次方大數據創始人王叄壽認為,大數據將成為繼土地之後政府手中最值錢的資源。他說,激活政府手中的大數據資源,讓它們走出政府的「深閨大院」,作為要素參與市場,既是簡政放權的現實需要,也應該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更是擁抱大數據經濟的必由之路。
流動的要素才能創造價值。開放、流通的數據是時代發展的要求。目前美國政府已創建了Data.gov網站,為大數據敞開了大門;英國、印度也有「數據公開」運動;我國近年來也崛起了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等一批數據交易機構,但作為數據主體的政府依然動作緩慢。
數據的挖掘和應用,不僅是公司競爭力的核心,也必將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標志。在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以大數據思維的創新方式解決問題,推動供給側改革,創建新的產業群,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轉型,意義顯得尤為重要。
縱觀近代歷史,歷次技術革命,中國都落在了時代的後面。而這次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大數據變革,中國與世界的距離最小,在很多領域甚至還是領跑者。田溯寧說:「只要我們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勇氣擁抱『大數據時代』,就一定能抓住歷史賦予中國創新的機會。」
Ⅳ 大數據浪潮全面來襲
大數據浪潮全面來襲
2014 年3 月,大數據產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國家重點關注的細分行業,其後產業支撐政策連續出台,行業發展路徑越發清晰。今年8月1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會議通過《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提升創業創新活力和社會治理水平。具體內容包括:1、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共享,優先推動交通、醫療、就業、社保等民生領域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2、建立市場化應用機制,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創新應用;3、強化信息安全保障,完善產業標准體系。
政府開放大數據具備極其深遠的意義,通過促進大數據發展,有利於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實現提升創業創新活力和社會治理水平的發展目標。應該說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是多方共贏的。
首先,作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信息保有者,大數據有利於政府擁有絕大部分最有價值的核心數據。過去十多年來政府投資建設大量電子政務系統,後台積累了海量數據,這些數據和公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對政府而言意義重大。
其次,開放數據本身就是政府在大數據時代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政府數據本質上是國家機關在履行職責時所獲取的數據,採集這些數據的經費來自於公共財政,因而這些數據是公共產品,歸全社會所有,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第三,政府開放數據供社會進行增值開放和創新應用,推動經濟增長乃至整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數據是互聯網創新的重要基礎,如果政府不開放這一部分數據,很多創新應用沒有數據作為支持。數據開發者能利用政府開放的數據,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這個過程能夠提高整個國家在大數據時代的競爭力。比如在現行商品流通體系下加入互聯網元素更好地優化物流資源配置,提升物流效率,同時可利用RFID、二維碼等技術手段實現商品在流通領域的全程追溯,強化農產品、食品、葯品等在流通領域的監管與追溯。
在國家新經濟轉型之際,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未來逐步與生物醫葯、農業、電信、視頻、互聯網金融、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信息安全等產業的結合,將產生巨大的化學反應,A股相關的上市公司也會迎來歷史性機遇。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浪潮全面來襲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Ⅳ 如何實施政府大數據平台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領域的數據量都在爆發式增長,尤其在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it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之後,數據的增長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大數據如浪潮般席捲而來,人類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不僅僅只是一次顛覆性的技術革命,更是一場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與治理理念的全方位變革,尤其在政府治理領域,大數據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潛力和創新空間。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應充分重視大數據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價值,牢牢抓住大數據為政府治理提供的創新機遇,切實提高各級政府部門的治理能力。
一、大數據為政府治理理念轉型帶來新機遇
治理理念的轉型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前提,理念的轉型需要新文化、新思維的融入,大數據所蘊含的數據文化與數據思維恰好可以為治理理念轉型提供突破口,基於大數據探索政府治理的多元、多層、多角度特徵,最終實現以政府為主體的政府管制理念向以協同共治、公共服務為導向的政府治理理念的轉型。在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的依據不再是個人經驗和長官意志,而是實實在在的數據,在過去深入群眾、實地調研考察的基礎上,系統採集的客觀數據和實證分析的科學結果將成為最為重要的政府決策依據。「尊重事實、推崇理性、強調精確」的特徵和「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理念將成為政府治理理念轉型的核心要義。
二、大數據為政府治理模式創新帶來新機遇
大數據通過把數學演算法運用於海量數據,從數據中尋找相關關系,通過這種相關性預測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這是大數據方法論的核心思想。此外,依託於大數據技術和平台,通過外包、眾包等靈活的組織方式,可以推動政府治理的組織架構從科層、分割、封閉向開放、協同、合作轉型,因此把大數據的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政府治理領域,是實現政府治理模式創新的有效路徑。基於上述方法論,大數據為政府治理模式創新帶來的新機遇主要包括:從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治理、從單兵作戰型管理到協作共享型治理、從被動響應型管理到主動預見型治理、從電子政務管理到政府2.0治理、從風險隱蔽型管理到風險防範型治理,最終實現全面數據驅動的治理模式創新。
三、大數據為政府決策科學化帶來新機遇
隨著公共事務的日益復雜,僅憑個人感知已經很難全面了解所有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做出正確判斷,政府部門想要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就需要把大數據思維與技術運用到政府治理與決策中,依靠大規模數據的收集來直觀呈現經濟社會運行規律,通過相應的數據挖掘來輔助政府部門進行科學決策。大數據為政府決策科學化帶來的機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決策的制定階段,大數據背景下,政府決策不再是個別領導幹部「拍腦袋」做出的,而是通過「用數據說話」,讓聽得見炮火的人(數據)做出決策,這樣的政府決策是在對客觀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充分了解客觀現實的基礎上做出的,這樣大大提高了決策的精準性、適用性和科學化水平;其次,在決策實施效果的跟蹤反饋階段,通過物聯網和社交網路的普及,大量的客觀數據能夠快速匯集給決策者,通過這些數據對決策的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實時監控,能夠更全面地掌握決策的實施效果和下一步的改進方向。
四、大數據為政府服務效能提升帶來新機遇
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是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撐,也是大數據背景下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關鍵所在,在政府治理的范疇下,提升政府服務效能主要包括政府部門行政審批的效率提升和公共服務產品的質量提高兩個方面。在提升行政審批效率方面,大數據可以打通各個政府部門的信息孤島,打破各部門數據的條塊分割,通過構建統一的政府行政審批雲平台,讓數據為老百姓「跑腿辦事」,省去了「跑斷腿、磨破嘴,辦事跑十幾個部門,蓋幾十個公章」的苦惱和無奈,這樣既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又節約了政府開支。在提高公共服務產品質量方面,大數據通過對公共服務產品數據和服務對象數據的挖掘、分析,提升公共服務產品供給的精準化、分層化、個性化;通過公共數據的開放和兼容,讓公眾參與到公共服務產品設計、提供和監督等各個環節,實現公共服務產品質量的提高。
Ⅵ 大數據引領經濟浪潮 成為國家戰略
大數據引領經濟浪潮 成為國家戰略
在信息社會,隨著社交網站、微博、微信等互聯網應用不斷加快,海量數據正在行政管理、生產經營、商務活動等眾多領域不斷產生、積累、變化和發展,大數據由此也從概念走向實踐。數據資源正和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一樣,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
大數據引領新經濟革命浪潮大數據即將帶來一場顛覆性的革命,它將推動社會生產取得全面進步,助推醫療、零售業、製造業、金融、能源等各行各業產生根本性變革。大數據在臨床診斷、研發、付款和定價、新運營模式等方面發揮了顯著效果;零售行業中,在市場分析、銷售規劃、運營以及供應鏈等方面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優化;製造業中,大數據可以有助於了解客戶的需求,全面提升產品設計、研發和銷售等;金融行業(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中,大數據發揮處理海量數據時快速、准確的優勢,在較短的時間內構建准確的、實時的、貼切市場需求的模型;能源行業(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中,隨著感測器的廣泛引入,大數據對感測器創造的海量數據進行快速、及時地分析。中國發展大數據的現實意義1.大數據有助於破解中國社會轉型中的難題。中國經濟已進入轉型期,社會進入矛盾凸顯期,改革進入攻堅期,增長進入換檔期。宏觀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各種社會改革盤根錯節、群體性事件頻發等突出問題,僅僅依靠現有的管理手段與方法已明顯落後。大數據能高效處理瞬息萬變的海量信息,能有效破解轉型中的社會難題。比如,2008年馬雲利用淘寶網的海量數據早半年成功地預測到了金融危機,大數據可以提高宏觀經濟預測的准確性。大數據同樣能及時處理和分析海量交通信息,及時轉化成出行指南,緩解交通擁堵。大數據更能及時處理瞬息萬變的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准確判斷污染源。例如位於亞特蘭大的通用電氣(GE)能源監測和診斷中心,每周7x24小時實時收集全球50多個國家約1550台燃氣輪機的數據。2.大數據催生新產業,帶來經濟增長新空間。隨著大數據在商業企業、政府公共事業、國防軍事等領域應用,大數據日益形成一個新產業。大數據是一個事關國家社會發展全局的產業。《「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支持海量數據存儲、處理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大數據必將帶動智能終端的普及應用、物聯網、雲計算等產業的蓬勃發展,高性能伺服器產業的發展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產業的發展。3.大數據能有效減少社會運行成本,提高經濟與社會運行效率。醫療衛生行業,能夠利用大數據避免過度治療、減少錯誤治療和重復治療,從而降低系統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和提升治療質量。麥肯錫報告估計美國醫療行業每年通過數據獲得的潛在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能夠使得美國醫療衛生支出降低超過8%。公共管理領域,能夠利用大數據有效推動稅收工作開展,提高教育部門和就業部門的服務效率;零售業領域,通過在供應鏈和業務方面使用大數據,能夠改善和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充分利用大數據的零售商有可能將其經營利潤提高60%以上。4.大數據帶來精準營銷,改變傳統商業模式。大數據能有效改善企業的數據資源利用能力,提高從數據到信息的轉化率,讓企業的決策更為准確,從而提高整體運營效率。網路通過大數據實現精準營銷。阿里巴巴通過對淘寶網客戶交易記錄進行分析,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准確評定每個商戶的信用等級,阿里巴巴2010年開展的淘寶網中小企業無抵押貸款,至今累計壞賬率也僅有1.94%,而且盈利可觀。5.大數據推動政府開放,提高公共決策的預見性和響應性。為了響應大數據戰略,政府開展逐步公開已有數據,如美國推出了政府數據在線網站(data.gov),英國推出了政府數據公開網站(data.gov.uk),數據開放推動政府不斷開放。發達國家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全球發達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紛紛將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哪些個人信息是可以獲取的,怎樣使用,以及個人是否允許這種使用,這都需要立法界定五項建議我們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面對大數據革命浪潮,中國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將發展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政府應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抓住大數據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和經濟社會運行成本降低的戰略機遇,研究大數據發展趨勢,評估大數據對中國政府、經濟與社會運行所帶來革命性影響,制定未來五年或更長時間發展主要目標、重點任務、行動計劃和保障措施,將大數據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盤活政府及社會的數據資源,將數據資源轉化為生產力。2.加快政務數據資源開放。隨著中國電子政務的深入發展,信息系統基本覆蓋了中國政府的核心業務。政務在日常行政審批和為民提供公共服務時產生了大量業務數據。包括個人的戶籍、衛生醫療保障、教育、就業等方面的數據,企業的工商、稅務和基本法人信息,自然資源的氣象、地震、土地、礦產資源、環境資源、海洋等部門的信息,還包括知識產權、進出口、出入境等相關政務數據。在這些數據中,有很多屬於非敏感信息,政務應根據中國信息公開法,主動開放政府掌握的非敏感信息,提高信息資源的社會開放度,積極迎接大數據革命浪潮。3.營造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大數據是一個前景十分廣闊的新興產業,但當前仍然存在很多制約產業發展的因素。加快制定大數據標准和指南,鼓勵重要領域關鍵技術研發。政府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企業創新,保護知識產權,防止出現數據資源壟斷,營造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出台鼓勵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重點支持大數據的核心技術和推廣應用。政府部門在氣象、統計、醫療衛生等領域實施大數據重大應用示範工程,積極探索大數據在政府部門中的應用,在全社會形成推廣示範效應。4.加快數據安全立法。大數據時代的安全與傳統安全相比更為復雜。一方面大量的數據匯總,涉及到企業運營數據、客戶信息、個人的隱私和各種行為的詳細記錄,對數據的合法抓取和使用需要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中國關於信息產權不清晰,缺乏對信息的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的規定,這就導致了無法形成一個健全的信息資源市場,無法真正發揮市場在信息資源方面的優化配置作用,這就需要通過法律手段,對信息資源產權進行界定,以便公眾理解哪些個人信息是可以獲取的,怎樣使用,以及個人是否允許這種使用。
5.加快大數據專業人才引進與培養。掣肘全球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就是人才短缺。政府可以採取培養和引進人才相結合策略。一方面加快高水平大數據人才的引進,另一方面重點培育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政府應該出台激勵措施並對企業管理者進行數據分析技術培訓,提高大型企業管理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
Ⅶ 業界大咖解讀大數據行動綱要
業界大咖解讀大數據行動綱要
發展大數據對我國當前經濟社會有多重要,其意義不需小編贅述。在《綱要》發布的第一時間,小編收羅業界大咖們對《綱要》的最新理解,帶您細品《綱要》的深邃內涵。
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趙國棟:
「新」字概括了大數據的巨大意義
《綱要》用三個「新」,概括了大數據的巨大意義,第一,認為大數據是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第二,重塑國家競爭優勢的新機遇;第三,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
新動力指經濟發展。的確,過去中國的經濟更多靠三駕馬車,所謂出口、消費、投資;現在靠三個發動機,曰「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新動力,可以把大數據比作三個發動機的汽油吧。制度要從產業融合、數據聯通的角度,找到變革的依據;結構要從新興產業、交叉產業、帶動產業中,找到優化的方向;要素要從土地資產升級為數據資產。這三句話可以新動力的內涵解釋。從經濟發展角度,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可以大范圍的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大幅度較低交易成本,這是大數據刺激經濟增長的根本所在。
新機遇指國家競爭。斯諾登為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敲了警鍾。美國藉助大數據,上可以監控德國國家元首,下可以到每個黎民百姓。在不對稱的大數據技術面前,國家競爭力被重新定義。我在12年3月30號,在一篇點評報告中強調「國家競爭力部分體現在一國擁有的數據規模、活性,體現在其解釋、運用大數據的能力。國家的數據主權體現為數據的佔有和控制。數據主權將繼海防、空防、邊防之後,成為另一個大國博弈的空間。必須像保護我們每一寸國土一樣,保衛我們的每一位比特。」
新途徑指政府治理。政府治理最為要緊的是消除「數據割據」。在《大數據時代的歷史機遇》中,專辟一節,講數據治理。良好的數據治理是卓有成效的政府治理的前提條件。數據治理有三大難題,分別是數據割據、數據孤島、數據質量。政府首當其沖的是消除數據割據現象。從《綱要》列出的第一項主要任務,落實「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工程」。《綱要》把政府數據的開放共享列為一號工程,意義重大。
接著又用五個「新」,提出總目標。分別是「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建立運行平穩、安全高效的經濟運行新機制」、「構建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體系」、「開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驅動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產業發展新生態」。不得不佩服,《綱要》撰寫水平高啊。分別從社會治理、經濟運行、民生服務、創新創業、產業生態五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既高屋建瓴,又貼合熱點。這五個目標一出,大家有事兒幹了。詳細內容大家看原文吧,的確很全面。
《綱要》美中不足的是,關於法規制度建設部分描述,太過籠統官方,而且沒有時間表。雖然明確提出了「修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推動出台相關法律法規」,但是沒有說要「推動出台數據開放法」。也許立法是人大的事情,國務院管不著,但是大數據事關國運,推動大數據發展,僅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是遠遠不夠的。現在大家都對數據非常重視了,於是副作用來了,大家都把自己的藏起來,要別人的。長此以往,不利於《綱要》總目標的實現。政府雖然做表率,只要不危害到國家安全,我的數據就開放。但是政府數據僅僅是大數據的一個組成部分。大量的行業數據,都壟斷、深藏在一些行業巨擘大鱷手中。這些數據應該以什麼機制開放出來呢?從宏觀層面來看,這些數據都是國家、社會的財富,也應該開放。而且這些數據的開放,可以真正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格局。所以要呼籲「數據開放法」,數據開放法,不僅僅規定政府應該開放的數據,也要規定行業應該開放的數據。如果有數據開放的法律,國之幸也。
有這八個「新」字,不如稱之為「八新」綱要吧。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
政府數據開放共享要找到突破口
政府公開數據跟過去相比的話,應該是好得多,尤其是最近幾年發展比較快,但是和中央的總體要求以及老百姓的需求角度來講,政府公開數據及其他各個方面的東西還是比較少的。要想找到「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突破口,第一是中央政府的明確要求,要求公開哪些信息,而且不需要考慮任何後果。第二個層次是一種權力結構的要求,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任何事情都要經過批准以後才能公開。第三,中央政府要求各級政府在信息公開方面有足夠的投入,因為信息公開也不是免費的,信息如果公布出去,投資的通道特別小,公布的通道特別小,信息即使放在那,實際上也有很多技術性的障礙,以及資源性的障礙。
大數據的發展可以讓新興產業降低信息成本,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環境。哪怕是開個飯館,但他不知道東西到底應該在哪裡,或者政府本身有一些優惠的措施,但是企業家都不知道。因為新興產業這方面的資源比較少,發現資源、利用資源的過程都比較漫長。政府把信息公開、把資源公開,可以讓新興產業有一個非常好的信息發展環境。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都是扁平化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原來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去進行社會治理,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當信息充分成為公共信息以後,社會與政府之間的合作,社會組織之間相互的合作,社會與個人之間的合作,它就會形成一個相互比較精準的一種對接式的、網路式的治理結構,這個時候如果從治理的角度來思考社會管理、社會治理等等,應該說是比較適合新時代數據結構的。
大數據除了要在社會治理方面有所作為外,構建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體系,同樣是《綱要》提出的一項重要目標。這個方面,大數據實際上是很重要的,包括小學、幼兒園也是一樣,很多都是公共的資源,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哪些小學還有空位,有些可能是公共服務、有些可能是私人服務,公共信息系統建立好了以後,這些公共服務會做得更好,每個人都可以從公共服務裡面獲得更好的服務。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總裁王叄壽:
大數據可以改變新興產業的盈利模式
大數據本身作為一種資產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原來在沒有《大數據發展綱要》這樣一個頂層設計的時候,各級地方政府是沒有把政府手裡的數據資產激活的。政府手裡掌握著大量的數據資產、數據資源,一旦把這個價值釋放出來,我相信整個市場的規模會產生上萬個億,甚至成為繼互聯網以後最重要的一個產業。
大數據同樣可以改變新興產業的盈利模式。比如說滴滴打車,它是不是靠打車來收取你的中間手續費呢?不是。你通過它這個平台打車,積累了大量的數據,那麼它有可能通過這個大數據來做金融衍生業務,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大數據改變了很多行業的盈利模式。
數據安全同樣不能忽視。要從內容安全、技術安全、交易安全三個方面加強防範。第一個叫內容安全,就是誰有權利來採集這些數據,我們同時要出台法律來懲罰數據的濫用者,你要濫用我的數據我就可以懲罰你;第二的話就是技術安全,我想技術安全從信息化的角度是可以保證的;第三的話就是交易安全,數據的話我交易給你,我交易給他,如何保證交易的合法性。
北京賽智時代信息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合夥人趙剛:
大數據發展上升到了強國戰略的高度
《綱要》是國家全面推進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建設數據強國的戰略性、綱領性文件,將全面指導我國未來3-5年大數據發展和應用。
第一,大數據發展上升到了強國戰略的高度。《綱要》明確性地提出,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中國將致力於建設數據強國,網路空間數據主權保護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高度的提法是首次提出,彰顯和強化了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的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
第二,促進大數據發展主要落實到三個方面的任務。《綱要》中,無論是發展意義、指導思想、主要任務還是重點工程,都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即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大數據加強安全保障。例如,促進大數據發展的意義總結為新動力、新機遇和新途徑,即大數據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大數據成為重塑國家競爭優勢的新機遇,大數據成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在綱要中的三條主要任務也分別落實到了第一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第二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培育新興業態,助力經濟轉型;第三強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健康發展。
第三,《綱要》確立了我國大數據發展的核心理念和管理機制。數據的共享和開放是國家促進大數據發展的核心理念。共享和開放貫穿於綱要的始終,既要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也要推動社會數據共享,形成全社會開發利用數據的氛圍,還要把政府數據、社會數據和其他各類數據互聯互通起來,釋放出數據紅利。《綱要》也提出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管理機制,這將建立起全社會的數據思維和數據文化,從而全面促進各個領域的大數據應用自主性和自覺性。
第四,《綱要》明確劃定了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的范疇。綱要提出了培育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新生態,一是發展大數據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的工業大數據應用、新興產業大數據應用和農業大數據應用等新業態、新模式。二是發展大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包含大數據軟體、硬體和核心基礎產品的大數據產品體系以及各行業大數據應用的解決方案。三是建立大數據基礎研究和安全可信的大數據技術體系,其中涉及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清洗、數據分析發掘、數據可視化、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發。以大數據應用、大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大數據基礎研究和技術體系為基礎,共同建立起政產學研用聯動、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萬眾創新創業、公共服務保障支撐的完整的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
第五,《綱要》規劃了十大重點工程和一系列國家和區域大數據平台建設任務。綱要提出十大工程,這是推進大數據發展的抓手,圍繞工程的推進,將建設起政府數據統一共享交換平台、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國家大數據平台、數據中心等一系列國家和地方大數據平台,並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推進大數據應用示範和試點,這將興起大數據建設的熱潮,政府和社會將投入大量資金發展大數據,並以大投資來帶動大數據市場的繁榮,可以期待這將在未來五年形成一個大數據及其關聯領域的萬億級市場。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
建立以數據應用為核心的雲計算中心平台可消除信息孤島
《綱要》提出,要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的互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加快整合各類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復建設和數據「打架」,增強政府公信力。然而,中國信息化基礎建設仍然還存在著信息孤島。信息孤島導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進行有效數據挖掘分析,更不能創新數據價值;建立以數據應用為核心的雲計算中心平台,能夠讓各個孤島在統一的數據環境下運行,在不改變原有應用系統的前提下打通已有業務邏輯,實現數據的共享和融合。
浪潮大數據平台可以幫助政府解決多源數據整合之困,可以通過喚醒沉睡數據、雜亂數據治理、融合跨界數據的數據整合三部曲來實現政府數據的互聯共享。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業界大咖解讀大數據行動綱要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Ⅷ 大數據的預測功能是增值服務的核心
大數據的預測功能是增值服務的核心
從走在大數據發展前沿的互聯網新興行業,到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保健、電力、通信等傳統行業,大數據浪潮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國內外各行各業帶來諸多的變革動力和巨大價值。
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將在未來五年內迎來高達26%的年復合增長率——從今年的148.7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463.4億美元。全球各大公司、企業和研究機構對大數據商業模式進行了廣泛地探索和嘗試,雖然仍舊有許多模式尚不明朗,但是也逐漸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商業模式。
兩種存儲模式為主
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頁、每一張圖片、每一封郵件,通信行業每一條短消息、每一通電話,電力行業每一戶用電數據等等,這些足跡都以「數據」的形式被記錄下來,並以幾何量級的速度增長。這就是大數據時代帶給我們最直觀的沖擊。
正因為數據量之大,數據多為非結構化,現有的諸多存儲介質和系統極大地限制著大數據的挖掘和發展。為更好地解決大數據存儲問題,國內外各大企業和研究機構做了許許多多的嘗試和努力,並不斷摸索其商業化前景,目前形成了如下兩種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
可擴展的存儲解決方案。該存儲解決方案可幫助政府、企業對存儲的內容進行分類和確定優先順序,高效安全地存儲到適當存儲介質中。而以存儲區域網路(SAN)、統一存儲、文件整合/網路連接存儲(NAS)的傳統存儲解決方案,無法提供和擴展處理大數據所需要的靈活性。而以Intel、Oracle、華為、中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的適用於大、中小企業級的全系存儲解決方案,通過標准化IT基礎架構、自動化流程和高擴展性,來滿足大數據多種應用需求。
雲存儲。雲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雲計算系統,其結構模型一般由存儲層、基礎管理、應用介面和訪問層四層組成。通過易於使用的API,方便用戶將各種數據放到雲存儲裡面,然後像使用水電一樣按用量進行收費。用戶不用關心數據的存儲介質、網路狀況以及安全性的管理,只需按需向提供方購買空間。
源數據價值水漲船高
在紅紅火火的大數據時代,隨著數據的累積,數據本身的價值也在不斷升值,這種情況很好地反應了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的規律。例如有一種罕見的疾病,得病率為十萬分之一,如果從小樣本數據來看非常罕見,但是擴大到全世界70億人,那麼數量就非常龐大。以前技術落後,不能將該病情數字化集中研究,所以很難攻克。但是,我們現在把各種各樣的數據案例搜集起來統一分析,我們很快就能攻克很多以前想像不到的科學難題。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正是由於可以通過大數據挖掘到很多看不見的價值,源數據本身的價值也水漲船高。一些掌握海量有效數據的公司和企業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商業路徑:對源數據直接或者經過簡單封裝銷售。在互聯網領域,以Facebook、twitter、微博為代表的社交網站擁有大量的用戶和用戶關系數據,這些網站正嘗試以各種方式對該源數據進行商業化銷售,Google、Yahoo!、網路[微博]等搜索公司擁有大量的搜索軌跡數據以及網頁數據,他們可以通過簡單API提供給第三方並從中盈利;在傳統行業中,中國聯通[微博](3.44, 0.03, 0.88%)、中國電信[微博]等運營商擁有大量的底層用戶資料,可以通過簡單地去隱私化,然後進行銷售盈利。
各大公司或者企業通過提供海量數據服務來支撐公司發展,同時以免費的服務補償用戶,這種成熟的商業模式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但是對於任何用戶數據的買賣,還需處理好用戶隱私信息,通過去隱私化方式,來保護好用戶隱私。
預測是增值服務的核心
在大數據基礎上進行深度挖掘,所衍生出來的增值服務,是大數據領域最具想像空間的商業模式。大數據增值服務的核心是什麼?預測!大數據引發了商業分析模式轉變,從過去的樣本模式到現在的全數據模式,從過去的小概率到現在的大概率,從而能夠得到比以前更准確的預測。目前形成了如下幾種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
個性化的精準營銷。一提起「垃圾簡訊」,大家都很厭煩,這是因為本來在營銷方看來是有價值的、「對」的信息,發到了「錯」的用戶手裡。通過對用戶的大量的行為數據進行詳細分析,深度挖掘之後,能夠實現給「對」的用戶發送「對」的信息。比如大型商場可以對會員的購買記錄進行深度分析,發掘用戶和品牌之間的關聯。然後,當某個品牌的忠實用戶收到該品牌打折促銷的簡訊之後,一定不是厭煩,而是欣喜。如優捷信達、中科嘉速等擁有強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公司在數據挖掘、精準廣告分析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企業經營的決策指導。針對大量的用戶數據,運用成熟的數據挖掘技術,分析得到企業運營的各種趨勢,從而給企業的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指導。例如,汽車銷售公司,可以通過對網路上用戶的大量評論進行分析,得到用戶最關心和最不滿意的功能,然後對自己的下一代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以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
總體來說,從宏觀層面來看,大數據是我們未來社會的新能源;從企業微觀層面來看,大數據分析和運用能力正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深入研究和積極探索大數據的商業模式,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