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實現大數據交易
大數據時代,數據成為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以數據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主要驅動力的新型經濟形態正在蓬勃發展。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核心在於數據自由流通,而數據交易就是實現數據有序流通的關鍵一環。
近日,發源地大數據對我國大數據交易產業進行了深度研究,指明了未來發展路徑。
2011年至2014年這四年間,我國大數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大數據的市場規模增速穩定,每年均保持在20%以上。
2015年,大數據市場規模已達到98.9億元,同比增長30.7%。
2016年,大數據市場規模增速迎來高潮,達到45%,市場規模繼續擴大,超過160億元。
預計2017年至2020年,大數據的市場增速穩定。
我國主要的大數據交易平台分布在西南、華中和華北地區,均屬於國內第一批崛起的大數據交易平台。
從當前的發展來看,中西部發展勢頭強勁,產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是國內最早規劃並實施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地區。
東部地區則依託經濟優勢,聚集效應開始顯現。就目前而言,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形成以京津冀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為集團樞紐的沿海大數據走廊格局,是東部地區大數據交易平台建設的最大特點。
1.大數據交易平台建設進入井噴期。
數據交易平台是數據交易行為的重要載體,可以促進數據資源整合、規范交易行為、降低交易成本、增強數據流動性,成為當前各地促進數據要素流通的主要舉措之一。從全國范圍來看,2015年前成立並投入運營的有北京大數據交易服務平台、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長江大數據交易所、東湖大數據交易平台、西咸新區大數據交易所和河北大數據交易中心。2016年新建設的有哈爾濱數據交易中心、江蘇大數據交易中心、上海大數據交易中心以及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據有關數據預測,到2016年年底全國類似的交易平台數量可能達到15到20個[1]。
2.大數據交易變現能力有所提升。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鼓勵下,數據交易從概念逐步落地,部分省市和相關企業在數據定價、交易標准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隨著數據交易類型的日益豐富、交易環境的不斷優化、交易規模的持續擴大,我國數據變現能力顯著提高。據《2016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白皮書》不完全統計,2015年我國大數據相關交易的市場規模為33.85億元,預計到2016年國內大數據交易市場規模將達到62.12
億元,2020年將達到545億元。
3.大數據交易仍整體處於起步階段。
從整體發展水平來看,我國大數據交易仍處於起步階段,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數據交易主要以單純的原始數據「粗加工」交易為主,數據預處理、數據模型、數據金融衍生品等的內容的交易尚未大規模展開。二是數據供需不對稱使得數據交易難以滿足社會有效需求,數據成交率和成交額不高。三是數據開放進程緩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據交易整體規模,影響數據變現能力。四是數據交易過程中缺乏全國統一的規范體系和必要的法律保障,無法有效破解數據定價、數據確權等難題。
⑵ 數據交易所是什麼
數據交易所形成了一個數商的體系,這個體系裡有數據交易主體、數據合規咨詢、質量評估、資產評估、交付等多領域,只有把體系建起來,合規的陽光的交易跑起來, 大家才會來。它還提供了一整套的數據交易制度,就是針對上文里說的,在這里,可以進行確權,進行數據價格發現與定價,有明確的監管和規則,給數商入場,給交易方建立互信。它還搭了一個全數字化的數據交易系統,保障數據交易全時掛牌、全域交易、全程可溯。它能提供數據產品登記憑證,通過登記憑證和交易憑證的發放,實現一數一碼,可登記、可統計、可普查。
(2)建立大數據交易所擴展閱讀: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總部坐落於全國生態文明城市、貴州省省會貴陽,四中心分別布局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注冊資本金為5000萬元,主要股東包括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九次方大數據公司、北京亞信數據有限公司、鄭州市迅捷貿易有限公司和貴陽移動金融發展有限公司。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全程參與了貴陽大數據產業頂層設計、產業規劃和產業推動,當前正在參與工信部《大數據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大數據交易標准、大數據技術標准、大數據安全標准等國家大數據戰略頂層設計,同時在全國布局三十個交易中心。
截至2018年3月,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會員數量突破2000家,接入225家優質數據源,交易額累計突破1.2億元,交易框架協議近3億元,可交易數據產品近4000個。
各個交易所(中心)服務大的方向應該包括了大數據交易,大數據增值服務,大數據金融,大數據會展服務。但實際上我國大數據交易目前尚處於初級階段,交易主要以原始數據真正的「粗加工」為主,數據變現能力較弱,成交量不高,對經濟的帶動效應尚未顯現,而且法律法規缺乏,還未建立成熟的交易機制。企業和個人都很難真正的參與的大數據交易中去,更別談收益了。
⑶ 數據交易所是幹嘛的
數據交易所形成了一個數商的體系,這個體系裡有數據交易主體、數據合規咨詢、質量評估、資產評估、交付等多領域,只有把體系建起來,合規的陽光的交易跑起來, 大家才會來。它還提供了一整套的數據交易制度,就是針對上文里說的,在這里,可以進行確權,進行數據價格發現與定價,有明確的監管和規則,給數商入場,給交易方建立互信。它還搭了一個全數字化的數據交易系統,保障數據交易全時掛牌、全域交易、全程可溯。它能提供數據產品登記憑證,通過登記憑證和交易憑證的發放,實現一數一碼,可登記、可統計、可普查。
拓展資料
數據交易所的經營范圍
大數據交易所經營范圍包括大數據資產交易、大數據金融衍生數據的設計及相關服務;大數據清洗及建模等技術開發;大數據相關的金融杠桿數據設計及服務;經大數據交易相關的監督管理機構及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大數據交易所將為數據商開展數據期貨、數據融資、數據抵押等業務,建立交易雙方數據的信用評估體系,增加數據交易的流量,加快數據的流轉速度。數據品種包括政府、醫療、金融、企業、電商、能源、交通、商品、消費、教育、社交、社會這十二類大數據。
數據交易所的發展概況
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2015年4月15日正式掛牌,並完成了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買方為京東雲平台、中金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的首批數據交易。首批數據交易的完成,標志著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投入運營。同時,在交易所平台基礎上,大數據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企業等多方共同組建大數據交易商聯盟,首期對接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100多家企業。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的成立,將誕生一個萬億級別的交易市場,大數據產業鏈將開啟「貴陽模式」,預計在未來3至5年,交易所日交易額將突破100億元。
⑷ 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於深圳上線,該數據交易中心具有什麼作用
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於深圳上線,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由中宣部牽頭,中央有關部門配合,全國宣傳和文化企事業單位及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國家級項目“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已投入試運行,並由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掛牌運營。國家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是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文化體制改革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中宣部牽頭、六部委聯合簽署在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
⑸ 數據交易所是什麼
數據交易所是大數據交易所,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大數據在商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有關大數據的交互、整合、交換、交易的例子也日益增多。大數據交易所也隨之應運而生。2015年4月15日,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英文名:Global Big Data Exchange,簡寫:GBDEx)正式掛牌運營並完成首批大數據交易。
大數據交易所經營范圍包括大數據資產交易、大數據金融衍生數據的設計及相關服務;大數據清洗及建模等技術開發;大數據相關的金融杠桿數據設計及服務;經大數據交易相關的監督管理機構及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大數據交易所將為數據商開展數據期貨、數據融資、數據抵押等業務,建立交易雙方數據的信用評估體系,增加數據交易的流量,加快數據的流轉速度。數據品種包括政府、醫療、金融、企業、電商、能源、交通、商品、消費、教育、社交、社會這十二類大數據。
拓展資料
數據交易中心簡稱EDI。 主要是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中的報文數據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的報文數據格式,進而將這些結構化的報文數據經由網路,從計算機傳輸到另一端的計算機的工作。 所謂EDI就應當包括以下三個基本方面:
1、 需要進行信息交換的某一應用領域,即EDI的環境。例如:國際貿易,國內貿易,醫院工作,圖書館工作,項目管理等等。它限定了有哪裡信息需要傳遞,在哪些地點之間進行傳遞。
2、 信息交換的流程及規則,即EDI的過程。它反映了實際領域中的業務過程,以及與之相伴的信息流程。例如在貿易過程中,從詢價,報價開始,直到付款,交貨。中間涉及供應者,購買者,銀行,運輸公司,保險公司等多種企業(或稱角色),先後幾十種信息交換業務需要執行。在實際工作中,這種流程體現為一系列規則與標准。
3、 信息交流的手段,括硬體設備,通信設備以及軟體,即EDI的技術實現。計算機設備,通信設備已經比較普遍,EDI的應用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一般來說不需要特殊的開發。例如,通信線路可以使用已有的各種方式解決,從最簡單的電話線到租用衛星專線。需要的是軟體的開發。 針對某一領域的應用,遵從某一特定的標准,就要有一套專門的軟體。解決這一領域的問題是技術方面的任務。
總之,對於EDI,應當全面地去認識和理解,而不要只從技術,甚至只從硬體的角度去看待與處理EDI的工作。
⑹ 我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是什麼
我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是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是經貴州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國第一家以大數據命名的交易所。
2015年4月14日正式掛牌運營,在全國率先探索數據流通交易價值和交易模式。
2022年進入優化提升階段,搶抓數據價值化新機遇,探索數據要素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改革新路徑,大力培育數據要素流通產業生態。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以服務全國為目標,通過採用隱私計算、聯邦學習、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打造數據、算力、演算法等多元的數據產品體系,激活數據要素供給,重點在政務、金融、醫療、文旅、勞務用工、公共資源交易、通信、電力、交通、氣象等領域,培育一批專業數據服務商,「鼓勵發展數據集成、數據經紀、合規認證、數據審計、數據公證、數據保險、資產評估、爭議仲裁、人才培訓等第三方服務中介機構」,面向全國數據流通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安全合規的市場化服務。
⑺ 數據交易2.0時代來臨,隱私計算讓數據「可用不可見」
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數據被視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受數據要素相關政策推動,數據交易正步入2.0階段,數據採集、存儲、清洗、分析、管理、傳輸等細分領域將獲得進一步發展。
近日,深圳數據交易有限公司(下稱「深數交」)聯合國家智庫、國家單位、高校、大型金融機構、大型互聯網公司等50家發起單位牽頭成立國內首個國際化自主可控隱私計算開源社區「開放群島(Open Islands)開源社區」,以開源開放的方式充分整合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多方資源,推動數據要素流通關鍵基礎技術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數據交易在實踐中還面臨隱私保護、安全等多方面約束條件,要讓數據來源可確認、使用范圍可界定、流通過程可追溯、安全風險可防範,隱私計算等多種前沿技術提供了可行性路徑。
數據交易2.0時代來臨
頂層設計的出台,無疑將促進數據要素合法、合規流通,激發數據要素市場的活力。
今年初,國務院印發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提到, 探索 「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交易範式,在保護個人隱私和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分級分類、分步有序推動部分領域數據流通應用;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培育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的要求;2020年發布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則指出,要通過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來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深數交副總經理王騰認為,構建統一的數據市場,可以進一步完善數據交易的頂層架構及制度設計,推動各地數據交易場所建立統一的規則標准、互通共享的交易系統、規范的運行機制,促進跨行業、跨地域的數據資源流轉與創新應用。
受到數據要素相關政策的推動,各地開啟了籌建數據交易中心浪潮。早在2015年,貴陽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大數據交易中心,被視為數據交易1.0時代開啟;2021年至今,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均已籌建數據交易中心或拋出相關規劃,其中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海數據交易所已正式上線,深圳數據交易所、廣州數據交易所正在籌備,被視為數據交易2.0時代來臨。
根據零壹智庫的報告,自2020年以來,有16家數據交易平台先後設立,截至2022年3月,全國由地方政府發起、主導或批復的數據交易所已有39家(未包括港、澳、台)。
王騰認為,數據要素市場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逐步完善,數字化應用場景更加豐富,技術發展更加成熟,數據交易的形式也發生改變。數據交易不再是簡單的數據所有權轉移,而是在以保障數據各方權益和安全前提下,面向多維度數據融合等復雜應用場景的基於數據使用權的交易。
隱私計算提供「技術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培育過程中,建立數據交易所只是第一步,數據作為一項新型生產要素,在交易實踐中還面臨隱私保護、安全合規等多方面約束條件。
「數據交易首先要解決數據來源問題。」王騰說。
2021年,國家相繼出台了《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律體系的頂層設計已逐步完善,但企業在開發利用數據資源、依法參與數據交易時面對的法律邊界仍不明確。
王騰認為,如何依法合規開放交易數據、如何保障企業自身數據權益、如何應對多部門監管要求是目前困擾企業的主要問題。在缺乏具體規范指引和有效安全評估的情況下,企業出於風控考慮,不願開放數據資源,也不敢對來源不明的數據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在旺盛的數據需求和相對不足的數據供給之間,存在著一道看不見的壁壘。
如何在數據保護與數據價值的合理利用之間尋求平衡,打破數據供需壁壘,保障隱私安全和數據主體權益,促進數據融合應用,隱私計算等多種前沿技術提供了可行性路徑。
所謂隱私計算,是指在保護數據本身不對外泄露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分析計算的技術集合,達到對數據「可用、不可見」的目的;在充分保護數據和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價值的轉化和釋放。
王騰表示,通過隱私計算技術,可以在不接觸原始數據的情況下實現模型計算和結果輸出,實現「數據來源可確認,使用范圍可界定,流通過程可追溯,安全風險可防範」。
楊強稱:「我們需要這樣一個技術,它是普惠的,大家可以用、可以學,我們提出了『可信聯邦學習』的概念,即一項高度可用的技術,我們希望從一開始追逐的『理論完美』,轉向現在的『實用完美』。基於這個前提,開源生態就使得這樣的技術和平台人人可用,有助於打破數據和技術孤島,能夠集中 社會 的力量來進行技術創新,開展技術的普惠市場教育,有助於我們培養更多的數字和數據方面人才。」
據悉,Open Islands開源社區依託數據交易場景,開源開放的生產協作方式,打通數據、技術、平台、機構之間的孤島,實現跨地區、跨地域、跨平台互聯互通,以服務全國數據要素流通應用場景為目標,助力加快建設全國數據交易統一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