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的個人作品
基本信息
分類:網路趨勢/大數據時代
書名:大數據時代(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作者:[英]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著 周濤 譯
演講預約:星娛時代
高端論壇舉辦預約資料參考:《大數據時代》中國大區講座
定價:49.90元 開本:16K
出版時間:2012年12月 責編:李琳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圖書品牌:湛廬文化
內容簡介
《大數據時代》是國外大數據研究的先河之作,本書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被譽為「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人」,有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個互聯網研究重鎮任教的經歷,早在2010年就在《經濟學人》上發布了長達14頁對大數據應用的前瞻性研究。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書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數據帶來的信息風暴正在變革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並用三個部分講述了大數據時代的思維變革、商業變革和管理變革。
維克托最具洞見之處在於,他明確指出,大數據時代最大的轉變就是,放棄對因果關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關注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只要知道「是什麼」,而不需要知道「為什麼」。這就顛覆了千百年來人類的思維慣例,對人類的認知和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本書認為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大數據將為人類的生活創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維度。大數據已經成為了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而更多的改變正蓄勢待發。書中展示了谷歌、微軟、亞馬遜、IBM、蘋果、facebook、twitter、VISA等大數據先鋒們最具價值的應用案例。
目錄
引言 正在發生的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
第一部分 大數據時代的思維變革
第1章 更多:不是隨機樣本,而是所有數據
第2章 更雜: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
第3章 更好: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
第二部分 大數據時代的商業變革
第4章 數據化:一切皆可「量化」
第5章 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數據創新
第6章 角色定位: 數據、技術與思維的三足鼎立
第三部分 大數據時代的管理變革
第7章 風險:讓數據主宰一切的隱憂
第8章 掌控:自由與責任並舉的數據管理
結語 已經發生的未來 基本信息
分類:網路趨勢/大數據時代
書名:刪除(Delete: 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
作者:[英]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著 袁傑 譯
定價:49.90元 開本:16K 頁數:240
出版時間:2013年1月 責編:黃昕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圖書品牌:湛廬文化
內容簡介
《刪除》從大數據時代信息取捨的目的和方法分別詮釋了「被遺忘的權利」。維克托首先回溯了人類追尋記憶的過程,之後提出數字技術與全球網路正在瓦解我們天生的遺忘能力。對此,他考察了促進遺忘終止4大驅動力——數字化,廉價的存儲器,易於提取,全球性訪問。之後,他提出了當前數字化記憶的兩大威脅——信息權力與時間,並給出了應對威脅的6大對策——數字化節制、保護信息隱私權、建設數字隱私權基礎設施、調整人類的現有認知、打造良性的信息生態、完全語境化。最後,他提出了一種應對數字化記憶與信息安全的極有可能的關鍵對策——給信息設定存儲期限。
《刪除》開啟了一場 「互聯網遺忘運動」,讓我們始終記得遺忘的美德。這本書告訴我們,在大數據時代,面對海量信息人類該如何取捨,怎樣才能構建一個積極而安全的未來。
《刪除》講述了遺忘的美德,為讀者展現了大數據時代的取捨之道。數字技術賦予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權利,它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facebook上照片會被網路永遠銘記,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職業發展;Google記得所有我們搜索過的信息和時間。數字王國記住了那些有時最好被遺忘的信息。
刪除,大數據取捨之道,就是把有意義的留下來,把無意義的去掉。只有理解了在大數據中,需要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判斷這種需要,才能舉一反三地明白到底為什麼要去掉那些不需要的。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的預言家,《科學》《自然》等著名學術期刊最推崇的互聯網研究者之一,「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人」,擁有在哈佛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個互聯網研究重鎮任教的經歷。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作序傾情推薦。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大衛·克拉克、國際著名信息隱私權專家保羅·施瓦茨、斯坦福大學互聯網與社會中心創辦人勞倫斯·萊斯格、波士頓咨詢公司高級副總裁菲利普·埃文斯聯袂推薦。
《刪除》一經出版,即獲得美國政治科學協會頒發的「唐·普賴斯獎」,以及媒介環境學會的最高榮譽「馬歇爾·麥克盧漢獎」,同時受到《連線》《自然》《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各大權威媒體廣泛好評。
《刪除》洞見了「被遺忘的權利」,探索了大數據時代人類該如何構建積極而安全的未來。
目錄
中文版序 大數據取捨之道
推薦序 因意義而智慧 姜奇平
第一部分 大數據時代為什麼要進行信息的取捨
第1章當遺忘變成例外,而記憶成了常態:大數據時代的隱憂
對於人類而言,遺忘一直是常態,而記憶才是例外。然而,由於數字技術與全球網路的發展,這種平衡已經被打破了。如今,過去正像刺青一樣被刻在我們的數字皮膚上,遺忘已經變成了例外,而記憶卻成了常態……
喝醉的海盜
一個沒有遺忘的時代
抹不掉的致幻劑陰影
Google記得你的一切
大數據的信息力量
人類住進了數字圓形監獄
讓我們學會遺忘
第2章 遺忘,人類的天性:人類記憶的作用與演進
遺忘,是人類的天性。從古至今,人們不斷嘗試用本能、語言、繪畫、文本、媒體、介質,來記住我們的知識。千年以來,遺忘始終比記憶更簡單,成本也更低。數字時代顛覆了這一切,而我們卻驚愕地發現,如果真的記住一切,不僅令人發狂,而且讓人孤獨絕望……
人類的本能記憶
語言記憶
外部記憶:繪畫與文本
共享記憶
介質記憶:攝影、磁帶與膠片
第二部分 大數據時代如何進行信息的取捨
第3章 世界已經被設置成記憶模式:數字化記憶發展的4大驅動力
人類對完整記憶的需求一直在持續上升,這讓如今的世界已經被設置為記憶模式。海量的數字化記憶不僅觸手可得,甚至比選擇性刪除所耗費的時間成本更低。這是一個幾乎失去了遺忘動機的時代……
小黑盒子與麥克斯存儲擴展器
驅動力1:數字化
驅動力2:廉價的存儲器
驅動力3:易於提取
驅動力4:全球性覆蓋
第4章一個沒有安全與時間的未來:數字化記憶的兩大威脅
在信息權力與時間的交匯處,永久的記憶創造了空間和時間圓形監獄的幽靈。廣泛的數字記憶摧毀了歷史,損害了我們的判斷和我們及時行為的能力,讓我們無助地徘徊在兩個同樣讓人不安的選擇之間:是選擇永久的過去,還是忽略客觀存在的現實?
信息富民VS信息貧民:信息控制權的威脅
永恆的歷史VS被忽視的現實:時間的威脅
第5章 來一場「互聯網遺忘」運動:應對數字化記憶與信息安全的6大對策
數字化記憶彷彿是一個詛咒,人類對它愈發強烈的依賴阻礙了我們從中學習、成長和發展的能力。而信息隱私權的維護不僅應在當下,還應在未來。如果有一天隱私權被廢除,信息處理者們坐在堆積如山的個人信息中對為所欲為,那麼信息隱私權還有什麼意義?
對策1:數字化節制
對策2:保護信息隱私權
對策3:建設數字隱私權基礎設施
對策4:調整人類的現有認知
對策5:打造良性的信息生態
對策6:完全語境化
第6章給信息一個存儲期限:應對數字化記憶與信息安全的關鍵對策
存儲期限並不是強制性的遺忘,不是讓我們被迫去選擇,而是通過存儲期限讓我們能對信息的壽命做出應對。它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深刻意識到一個人類已經無意識地默認了上千年的道理:數量不等於質量,「好」信息不等於「濫」信息。
cookie的警告
信息的存儲期限
設定關於信息壽命的元信息
9個月,不斷縮短的存儲期限
設定存儲期限的技術措施
不是用技術刪除,而是讓遺忘復活
誰來掌控存儲期限
我們需要「能衰退」的存儲系統
第7章讓遺忘回歸常態:大數據時代數字化記憶的未來
數字化使得存儲成本的垂直下降,簡便的信息提取,以及全球性訪問數字記憶成為可能。在人類歷史上,這是第一次我們能夠使記住比遺忘更便宜更容易,也是第一次逆轉了遺忘由來已久的默認狀態。
B. 想要全面、深入了解互聯網行業,你會推薦閱讀哪些書籍
可以看些關於網站設計,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或者營銷類的書籍,這類知識都是互聯網行業的重要知識,可以說學會了就可以了解一個大體了,不過這不是一兩天就能學會的,需要你的虛心學習,如果看不懂可以在網上下載個課程。希望你能學有所成。
C. 推薦兩本關於大數據時代的書,謝謝。
市面上如今關於大數據的書,近20種。挑出這三本,是有理由的。不僅單本比較靠內譜,講述得有意思容,而且串聯起來,竟然有邏輯聯系,有互補,好像商量好了似的首先看巴拉巴西的《爆發》,在一個歷史故事的連續講述中,了解大數據的概念實質;接著看舍恩伯格的《大數據時代》,明白大數據理念和生活工作及思維變革的關系;最後翻翻塗子沛的《大數據》,看美國政府在大數據開放上的進程與反復,算是個案。如果能夠基本了解這三本的觀點,出門有底氣,見人腰桿直,不再被忽悠。
D. 《大數據時代》的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大數據時代》優秀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書讀起來不費勁,沒有太多晦澀的理論,所以也比較快速的用了幾天的中午休息時間讀完了。
網上到處都是推薦此書的文章,贊為大數據的經典之作。可是,我讀了一遍下來,卻沒有這種經典之感,只是必須嘆服作者思維嚴密、涉獵廣泛,書中有關大數據的例子真是不少,會給我們的閱讀帶來一定的舒適感和現實感。
已經看過太多網上的關於大數據的文章、案例分析,但是我認為大數據僅僅是一種手段,是我們分析認識世界的諸多手段中的一種。我們既不要拒絕排斥大數據的應用,但也沒必要神話大數據。
在讀此書過程中,稍帶也看了幾部關乎大數據分析的影片,有本書中提到的《少數派報告》,還有《永無止境》、《源代碼》。少數派報告中,人類藉助先知的超能力獲取對犯罪的預測和提前打擊,但是書中和影片中都提到的有一個悖論的問題:如果你預測某犯罪要發生,所以去提前抓捕,阻止了案件的發生,但案件沒有發生,又以什麼為依據來抓捕嫌疑人呢?!所以,我認為大數據的應用在預測方面的作用,不應該涉及任何行政司法等嚴肅方向。因為,人是善變的,也許在預測之後的時間里,由於其它因素影響,t她的決定就突然改變,預測就徹底無效了。大數據,更應該在提供思路、途徑方向,在我們還沒有發現其原理之前,先依照大數據的分析去做些突破常規、有創造性的事情。
從古至今,對數據的統計應用一直沒有中斷過,我們人類在發揮聰明才智的過程中,創造了文字記錄歷史,通過積累和總結為人類的文明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只不過,現在我們利用計算機系統對日益暴漲的數據信息能夠處理的數據量更大、想法更多了。在這個角度上,大數據其實不過是人類信息化發展歷史中的一個必然過程。
大數據爆發的背景,是計算機普及應用、工作和生活信息化、網路尤其是互聯網的發達等因素,為之提供了能夠使用的超大規模數據化信息。就如計算機與人下棋的程序一樣,掌握了足夠的棋局數據、能夠推算每一步之後的可能,快速的運算能力是實現這些的基礎。
大數據本身是無意識的,或者叫無目的,是因為使用的人的發現或主觀意識,才從中抓取到符合所想或支持所想的一些數據和比例。人才是核心。別以為有個所謂的大數據中心就能夠揮斥方遒、指點江山了。這也是我說要對大數據去神化的一點。書中所舉例子,成功的案例其實都基本是一個打破常規、奇思異想的人或一個具備創新思維的團隊,而這個人或團隊一旦陷入對現有模式的僵化應用或崇拜,失敗的結果也是必然。我想說的是,無論是大數據還是快數據什麼的玩意,都僅僅是我們了解世界了解社會的一個角度一種手段,都始終無法擺脫依賴於人的思考這個根本。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意味有了大數據就擁有了整個世界,你的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只有當你的思考抵達,那些個曾經沒有價值的數據垃圾,才會煥發出價值!不要荒廢了你的思考這個核心!
作者說大數據只講結果不講原因。這個狀態我認為僅僅是一個過渡時期的表現,如果要實現對大數據分析應用的更加精準、甚至可以作為某種依據,必然要獲得對大數據分析的果的可靠解釋,也從而能對我們現有的行為、制度等獲得新的認識,來進行可行的改變、升級或者重造,大數據的指導意義才發揮更深。
人們都說,中外著述的差距有時是很大的,中國的作家習慣鋪墊和描繪,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國外的就相反,喜歡直搗要害,將復雜的事情抽象簡單化。不知道是不是我不很適應國外這類書籍的緣故,對大數據時代一書,我沒有感受到很多的震撼和腦洞大開感,也許和現在各類大數據的文章太多有關,已經把此書的觀點各自領用發揮了一番,也許是我還沒有領會到精華所在。既然人們都奉為經典,那我想或許我應該隔一段時間、換個姿勢,再重讀此書,看看是不是會有新的感受吧。
對於暢銷書刊、熱點話題、時尚科技,始終不太感興趣。書刊,喜歡有一定年份的。話題,鍾情於務虛的觀點。新奇的產品於我無緣,習慣使用成熟的科技產品。既不清高,也非冷漠,就是要與現實保持一定的距離,給自己留一點思考的空間。這一習慣最近破了例。由於工作的原因,耳濡目染,「大數據」這個新興概念開始頻繁步入我的視野。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網購《大數據時代》,手不釋卷,三天讀完,頗有收獲。此書有如下特點。
首先,作者站在理論的制高點上,條理清楚地闡述了大數據對人類的工作、生活、思維帶來的革新,大數據時代的三種典型的商業模式,以及大數據時代對於個人隱私保護、公共安全提出的挑戰。其次,文中的事例貼近現實生活,貼近時代,令讀者既印象深刻,又感同身受。此外,作者沒有使用大量的專業術語,沒有假裝一副專業的面孔。縱觀全書,遣詞造句,均通俗易懂。
作者認為大數據時代具有三個顯著特點。
一、人們研究與分析某個現象時,將使用全部數據而非抽樣數據。
二、在大數據時代,不能一味地追求數據的精確性,而要適應數據的多樣性、豐富性、甚至要接受錯誤的數據。
三、了解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勝於對因果關系的探索。「是什麼」比「為什麼」重要。
作者指出,隨著技術的發展,數據的存儲與處理成本顯著降低,人們現在有能力從支離破碎的、看似毫不相乾的數據礦渣中抽煉出真知爍見。在大數據時代,三類公司將成為時代的寵兒。一是擁有大數據的公司與組織。如政府、銀行、電信公司、全球性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淘寶網)。二是擁有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的專業公司,如亞馬遜、谷歌。
三是擁有創新思維的公司,他們可能既不掌握大數據,也沒有專業技術,但卻擅長使用大數據,從大數據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天地。面對即將來臨的大數據時代,個人將如何應對自如?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如今說起新媒體和互聯網,必提大數據,似乎不這樣說就OUT了。而且人雲亦雲的居多,不少談論者甚至還沒有認真讀過這方面的經典著作——舍恩佰格的《大數據時代》。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何許人也?他現任牛津大學網路學院互聯網研究所治理與監管專業教授,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信息監管科研項目負責人。他的咨詢客戶包括微軟、惠普和IBM等全球企業,他是歐盟互聯網官方政策背後真正的制定者和參與者,他還先後擔任多國政府高層的智囊。這位被譽為:大數據時代的預言家「的牛津教授真牛!那麼,這位大師說的都是金科玉律嗎?並不一定,讀大師的作品一定要做些功課才好讀懂,才能能與之進行一場思想上的對話。
舍恩伯格分三部分來討論大數據,即思維變革、商業變革和管理變革。在第一部分」大數據時代的思維變革「中,舍恩伯格旗幟鮮明的亮出他的三個觀點:
一、更多: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
二、更雜: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
三、更好: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對於第一個觀點,我不敢苟同。一方面是對全體數據進行處理,在技術和設備上有相當高的難度。另一方面是不是都有此必要,對於簡單事實進行判斷的數據分析難道也要採集全體數據嗎?
我曾與香港城市大學的祝建華教授討論過。祝教授是傳播學研究方法和數據分析的專家,他認為一定可以找到一種數理統計方法來進行分析,並不一定需要全部數據。聯繫到舍恩伯格第二個觀點中所說的相關關系,我理解他說的全體數據不是指數量而是指范圍,即大數據的隨機樣本不限於目標數據,還包括目標以外的所有數據。我認為大數據分析不能排除隨機抽樣,只是抽樣的方法和范圍要加以拓展。
我同意舍恩伯格的第二觀點,我認為這是對他第一個觀點很好的補充,這也是對精準傳播和精準營銷的一種反思。」大數據的簡單演算法比小數據的復雜演算法更有效。「更具有宏觀視野和東方哲學思維。對於舍恩伯格的第三個觀點,我也不能完全贊同。」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不需要知道」為什麼「,只需要知道」是什麼「。傳播即數據,數據即關系。在小數據時代人們只關心因果關系,對相關關系認識不足,大數據時代相關關系舉足輕重,如何強調都不為過,但不應該完全排斥它。大數據從何而來?為何而用?如果我們完全忽略因果關系,不知道大數據產生的前因後果,也就消解了大數據的人文價值。如今不少學者為了闡述和傳播其觀點往往語出驚人,對舊有觀念進行徹底的否定。
世間萬物的復雜性多樣化並非非此即彼那麼簡單,舍恩伯格也是這種二元對立的幼稚思維嗎?其實不然,讀者在閱讀時一定要看清楚他是在什麼語境下說的,不要因囫圇吞棗的淺讀而陷入斷章取義的誤讀。比如說舍恩伯格在提出」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這一論斷時,他在書中還說道:」在大多數情況下,一旦我們完成了對大數據的相關關系分析,而又不再滿足於僅僅知道『是什麼』時,我們就會繼續向更深層次研究的因果關系,找出背後的『為什麼』。「[i]由此可見,他說的全體數據和相關關系都在特定語境下的,是在數據挖掘中的選項。
大數據研究的一大驅動力就是商用,舍恩伯格在第二部分里討論了大數據時代的商業變革。舍恩伯格認為數據化就是一切皆可」量化「,大數據的定量分析有力地回答」是什麼「這一問題,但仍然無法完全回答」為什麼「。因此,我認為並不能排除定性分析和質化研究。數據創新可以創造價值,這是毫無疑問的。舍恩伯格在討論大數據的角色定位時仍把它置於數據應用的商業系統中,而沒有把它置於整個社會系統里,但他在第二部分大數據時代的管理變革中討論了這個問題。
在風險社會中信息安全問題日趨凸顯。如何擺脫大數據的困境?舍恩伯格在最後一節」掌控「中試圖回答,但基本上屬於老生常談。我想,或許凱文·凱利的《失控》可以幫助我們解答這個問題?至少可以提供更多的思考維度。正如舍恩伯格在結語中所道:」大數據並不是一個充斥著演算法和機器的冰冷世界,人類的作用依然無法被完全替代。大數據為我們提供的不是最終答案,只是參考的答案,幫助是暫時的,而更好的方法和答案還在不久的未來。「謝謝舍恩伯格!讓大數據討論從自然科學回到人文社科。由此推斷,《大數據時代》不是最終答案,也不是標准答案,只是參考的答案。此外,在閱讀此書之前還必須具備一些數據科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比如說什麼叫數據?什麼叫大數據?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的區別,數字化與數據化有什麼不同?讀前做些功課讀起來就比較好懂了。
讀完《大數據時代》這本書後,我意識到:我們即將或正在迎接由書面到電子的跳躍之後的又一重大變革。
這本書介紹了大數據時代來臨後,接踵而至的三項變革——商業變革、管理變革和思維變革。
其實,這場變革已經打響。商業領域由於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推陳出新。前幾年,一家名為Farecast的公司,讓預訂到更優惠的機票價格不再是夢想。公司利用航班售票的數據來預測未來機票價格的走勢。現在,使用這種工具的乘客,平均每張機票可以省大約50美元,這就是大數據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大家應該都知道2009年出現的H1N1型流感,就拿美國為例,疾控中心每周只進行一次數據統計,而病人一般都是難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才會去醫院就診,因此也導致了信息的滯後。然而,對於飛速傳播的疾病,Google公司卻能及時地作出判斷,確定流感爆發的地點,這便是基於龐大的.數據資源,可見大數據時代對公共衛生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我看來,如果想在在大數據時代里暢游,不僅要學會分析,而且還要能夠大膽地決斷。
在美國,每到七、八月份時,正是台風肆虐之時,防澇用品也擺上了商品貨架。沃爾瑪公司注意到,每到這時,一種蛋撻的銷售量較其他月份明顯增加。於是,商家作了大膽的推測,出現這樣的結果源於兩種物品的相關性,便將這種蛋撻擺在了防澇用品的旁邊。這樣的舉措大大增加了利潤,這就是屬於世界頭號零售商的大數據頭腦!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如果讓大數據主宰一切,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大家應該都知道電子地圖,它可以為人們指引方向。但大家應該還不知道,它會默默地積累人們的行程數據,通過智能分析可以推斷出哪裡是自己的家,哪裡是工作單位。我們的隱私就這樣被不為人知地收集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方便,但與此同時,我們的隱私不再是隱私,數據的收集變得無所不包、無孔不入。世界已經向大數據時代邁進了一小步,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用知識武裝大腦,做好准備,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了,當今社會已經擺脫了上個世紀的那種消息滯後的時代了,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科學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這么多便利。與此同時,科學的進步還為我們帶來了「大數據」這個讓人類減少了很多工作量的東西。
在這個學期的名著導讀課上我們就被要求讀:《大數據時代》這本書。《大數據時代》是國外大數據系統研究的先河之作,本書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被譽為「大數據時代的預言家」,他是一個特別厲害的人,他作為一個教師,他曾經在哈佛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所世界前列名校任教的經歷。他作為一個科學家,早在2010年就在《經濟學人》上發布了長達14頁對大數據應用的前瞻性研究。他是十餘年潛心研究數據科學的技術權威。他是最早洞見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的數據科學家之一,也是最受人尊敬的權威發言人之一。現任牛津大學網路學院互聯網治理與監管專業教授,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信息監管科研項目負責人,哈佛國家電子商務研究中網路監管項目負責人;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學院信息與創新策略研究中心主任。並擔任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弗吉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大學、維也納大學的客座教授。
他作為一個研究學者,他的學術成果斐然,有一百多篇論文公開發表在《科學》《自然》等著名學術期刊上,他同時也是哈佛大學出版社、麻省理工出版社、通信政策期刊、美國社會學期刊等多家出版機構的特約評論員。他是備受眾多世界知名企業信賴的信息權威與顧問。他的咨詢客戶包括微軟、惠普和IBM等全球頂級企業;"大數據"在網路上搜索到的解釋是:稱巨量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體工具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特點:數量、速度、品種、真實性。而舍恩伯格認為,大數據並不能定義一個確切的概念。他提到"大數據是人們獲得新的認知,創造新的價值的源泉;大數據還是改變市場、組織機構,以及政府和公民關系的方法。"這是一種更具有人文色彩和社會意義的詮釋。
大數據不僅改變了公共衛生領域,整個商業領域都因為大數據而重新洗牌。購買飛機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就像書中寫到2003年,奧倫·埃齊奧尼准備乘坐從西雅圖到洛杉磯的飛機去參加弟弟的婚禮。他知道飛機票越早預訂越便宜,於是他在這個大喜日子來臨之前的幾個月,就在網上預訂了一張去洛杉磯的機票。在飛機上,埃齊奧尼好奇地問鄰座的乘客花了多少錢購買機票。當得知雖然那個人的機票比他買得更晚,但是票價卻比他便宜得多時,他感到非常氣憤。於是,他又詢問了另外幾個乘客,結果發現大家買的票居然都比他的便宜。
飛機著陸之後,埃齊奧尼下定決心要幫助人們開發一個系統,用來推測當前網頁上的機票價格是否合理。作為一種商品,同一架飛機上每個座位的價格本來不應該有差別。但實際上,價格卻千差萬別,其中緣由只有航空公司自己清楚。
埃齊奧尼表示,他不需要去解開機票價格差異的奧秘。他要做的僅僅是預測當前的機票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上漲還是下降。這個想法是可行的,但操作起來並不是那麼簡單。這個系統需要分析所有特定航線機票的銷售價格並確定票價與提前購買天數的關系。
在信息時代,信息安全問題的日趨凸顯,數據獨裁與隱私保護之間的矛盾更是立於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舍恩伯格在本書的最後章節曾試圖尋找一種解決方式來擺脫這一種困境,但最終沒能做到,但是他提出"大數據並不是一個充斥著演算法的和機器的冰冷世界,人類的作用仍無法被完全代替。"這里表明人在數據時代同樣的重要,數據是為人類服務的,也就該人類驅使下完成相應的目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常引起我更多的思考和擔憂。
大數據時代對於我們同是機遇與挑戰,一些國家已開始步入大數據時代的行列,並在各個領域開始研究和使用。而對於我國龐大的人口,以及較大的領土面積,都可以在大數據時代為我們提供數據的保障,而能否面臨挑戰,在大國之間的新一輪角色角逐間嶄露頭角,我們更需要解決技術等方面的問題,更應在政策上逐步開放各領域的數據,保證數據來源、許可權等問題得到解決,不斷學習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縮小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E. 有什麼比較好的大數據入門的書推薦
1. 《大數據分析:點「數」成金》
你現在正坐在一座金礦上,這些金子或被埋於備份,或正藏在你眼前的數據集里,他們是提升公司效益、拓展新的商業關系、制定更直觀決策的秘訣所在,足以使你的企業更上一層樓。你將明白如何利用、分析和駕馭數據來獲得豐厚回報。作者Frank Ohlhorst厚積數十年的技術經驗寫了此書。該書介紹了如何將大數據應用於各行各業,你將了解到如何對數據進行挖掘,怎樣從數據中揭示趨勢並轉化為競爭策略及提取價值的方法。這些更有意思也是更有效的方法能夠提升企業的智能化水平,將有助於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利潤空間,提高生產率並發現更多的商業機會。
2.《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時代》是國外大數據系統研究的先河之作,本書作者維克托被譽為」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人」,擁有再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個互聯網研究重鎮任教經歷,早在2010年就在《經濟學人》上發布了長達14頁對大數據應用的前瞻性研究。該書主要講了大數據時代的變革、商業變革和管理變革。《大數據時代》認為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大數據為人類的生活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維度。大數據已經成為了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而更多的改變正蓄勢待發。
3.《雲端時代殺手級應用:大數據分析》
《雲端時代殺手級應用:大數據分析》分析了什麼是大數據、大數據大商機、技術與前瞻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介紹大數據分析的概念,以及企業、政府部門可應用的范疇。什麼是大數據分析?與個人與企業有什麼關系?將對全球產業造成什麼樣的沖擊?第二部分完整介紹了大數據在各產業的應用實況,為企業及政府部門提供應用的方向。提供了全球各地的實際應用案例,涵蓋了零售、金融、政府部門、能源、製造、娛樂等各個行業,充分展示了大數據分析產生的效益。第三部分則簡單介紹了大數據分析所需要的技術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為讀者提供了應用與研究的方向。
4.《大數據》
本書通過講述美國半個多世紀信息開放、技術創新的歷史,以別開生面的經典案例奧巴馬建設」前所未有的開放政府「的雄心、公開財務透明的曲折。《數據質量法》背後隱情,全國醫改法案的波瀾、統一身份證的百年糾結以及雲計算、Facebook和推特等社交媒體等等,為您一一講解數據創新給社會帶來的種種變革和挑戰。
5.《大數據互聯網大規模數據挖掘與分布式處理》。
該書主要講的是海量數集數據挖掘常用的演算法。書中分析了海量數據集數據挖掘常用的演算法,介紹了目前WEB端應用的許多重要話題等。
F. 一本大數據時代的人體說明書《人體簡史》
《人體簡史》是比爾·布萊森在《萬物簡史》之後又一經典作品,在這本書里,比爾好像融入了這個大數據時代,用了大量的數據說明 人體的各個功能系統和重大發現,並談及了他對 養生 和 健康 的看法。
本書有幾個有意思的獨特之處,值得我們思考:
如果你脫發了怎麼想?
困擾現代人的脫發問題在比爾的書里是另一種解釋: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想到比爾是不是脫發,比爾對脫發的態度可是夠樂觀的。
世界為每一個人而存在,可是為什麼發現美的眼睛卻不同?
書里,比爾對人的感覺系統做了很多的闡述,通過對視覺的描述讓我們思考:
我們的眼睛每秒向大腦發送1000億個信號。但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當你「看到」某樣東西,只有大約10%的信息來自視神經。大腦的其他部分要解構信號——識別面部、闡釋動作、識別危險。換句話說,「看」的最重要部分不在於接收視覺圖像,而是理解它們。大腦做了一件真正非同凡響的事情:它不斷地預測世界在1/5秒後的樣子,並告訴我們,這就是「當下」。
「看」和「理解」,很有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認知這個世界,發現它的美好,取決於你對看到的世界的理解。
怎樣才能清楚的描述你嘗到的味道?
比爾在書中講:
他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小方法:閉上眼睛,捏住鼻孔,從碗里隨意抓起一枚果凍豆吃下去。你立刻能感受到它的甜味,但幾乎肯定無法確定它到底是什麼口味。但睜開眼睛,松開鼻孔,它的果味獨特性就立刻變得明顯了。
比爾的這個觀點就能讓我們理解了為什麼問很多人,這道菜好吃嗎?一般的回答就是:好吃、好吃!
發燒能抵禦入侵的微生物,為什麼我們不能一直發燒?
「生命是一場無休止的化學反應。」——史蒂夫·瓊斯(Steve Jones)
如果只要把體溫升高1 ~2 ,就能極大地幫助身體抵禦入侵的微生物,那為什麼不永久性地升高體溫呢?
書里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答案:
為什麼女性的消化時間要比男性長一整天?
在這本人體說明書中,提到如果你是個中等身材的男人,你的消化道約有12米長;如果你是女性,稍微短一些。這些管道的表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業內所說的腸道通過時間(Bowel transit time),是件非常個人化的事,人與人之間差異極大,事實上,同一個人也有差異,完全取決於人某一天的活躍程度,吃了些什麼,吃了多少。在這方面,男女有著驚人的差異。對男性來說,食物從口腔到肛門的平均時間是55小時。對女性來說,一般是72小時。食物在女性體內多逗留近一整天 。
遺憾的是,為什麼會這樣?這樣有什麼好處,我們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對疼痛的思考:大腦感覺到的疼,才是真的疼
比爾提出的觀點,在解決疼痛這個問題上似乎給了我們一些思考的方向,關注疼痛本身,你要知道大腦沒有疼痛感受器。
讀這本彷彿是人體說明書一樣的《人體簡史》,就像是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拿到了一份人體年度報告,最重要的是裡面不僅有數據,還有分析,同時還有作者的觀點,書中引發我們思考的地方很多,比爾.布萊森也許想告訴我們在充斥著大量數據的信息時代,雖然我們的身體是為了適應狩獵採集生活而演化成現在這樣的,為了它能適應今天的信息時代生活。我們就應該更好地接受他,了解他、認真的對待它。
「人類生命的奇跡不在於我們生而具備一些弱點,而在於我們沒有被弱點湮沒。」
思考生命從了解開始。
G. 關於大數據時代這本書
<大數據時代>
頁數 270
你的PDF具體全不全,請參照一下目錄校驗:
目錄如下:
推薦序一 擁抱「大數據時代」
寬頻資本董事長 田溯寧
推薦序二 實實在在大數據
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參與者,知名IT 評論人
譯者序在路上·晃晃悠悠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互聯網科學中心主任
引言一場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
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就像望遠鏡讓我們能夠感受宇宙,顯微鏡讓我們能夠觀測微生物一樣,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為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而更多的改變正蓄勢待發……
大數據,變革公共衛生
大數據,變革商業
大數據,變革思維
大數據,開啟重大的時代轉型
預測,大數據的核心
大數據,大挑戰
第一部分 大數據時代的思維變革
第1章 更多: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
當數據處理技術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在大數據時代進行抽樣分析就像在汽車時代騎馬一樣。一切都改變了,我們需要的是所有的數據,「樣本= 總體」。
讓數據「發聲」
小數據時代的隨機采樣,最少的數據獲得最多的信息
全數據模式,樣本=總體
第2章 更雜: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
執迷於精確性是信息缺乏時代和模擬時代的產物。只有5% 的數據是有框架且能適用於傳統資料庫的。如果不接受混亂,剩下95% 的非框架數據都無法被利用,只有接受不精確性,我們才能打開一扇從未涉足的世界的窗戶。
允許不精確
大數據的簡單演算法比小數據的復雜演算法更有效
紛繁的數據越多越好
混雜性,不是竭力避免,而是標准途徑
新的資料庫設計的誕生
第3章 更好: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
知道「是什麼」就夠了,沒必要知道「為什麼」。在大數據時代,我們不必非得知道現象背後的原因,而是要讓數據自己「發聲」。
關聯物,預測的關鍵
「是什麼」,而不是「為什麼」
改變,從操作方式開始
大數據,改變人類探索世界的方法
第二部分 大數據時代的商業變革
第4章 數據化:一切皆可「量化」
大數據發展的核心動力來源於人類測量、記錄和分析世界的渴望。信息技術變革隨處可見,但是如今信息技術變革的重點在「T」(技術)上,而不是在「I」(信息)上。現在,我們是時候把聚關燈打向「I」,開始關注信息本身了。
數據,從最不可能的地方提取出來
數據化,不是數字化
量化一切,數據化的核心
當文字變成數據
當方位變成數據
當溝通成為數據
一切事物的數據化
第5章 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數據創新
數據就像一個神奇的鑽石礦,當它的首要價值被發掘後仍能不斷給予。它的真實價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而絕大部分都隱藏在表面之下。
數據創新1:數據的再利用
數據創新2:重組數據
數據創新3:可擴展數據
數據創新4:數據的折舊值
數據創新5:數據廢氣
數據創新6:開放數據
給數據估值
第6章 角色定位:數據、技術與思維的三足鼎立
微軟以1.1 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大數據公司Farecast,而兩年後谷歌則以7 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給Farecast 提供數據的ITA Software 公司。如今,我們正處在大數據時代的早期,思維和技術是最有價值的,但是最終大部分的價值還是必須從數據本身來挖掘。
大數據價值鏈的3大構成
大數據掌控公司
大數據技術公司
大數據思維公司和個人
全新的數據中間商
專家的消亡與數據科學家的崛起
大數據,決定企業的競爭力
第三部分 大數據時代的管理變革
第7章 風險:讓數據主宰一切的隱憂
我們時刻都暴露在「第三隻眼」之下:亞馬遜監視著我們的購物習慣,谷歌著監視我們的網頁瀏覽習慣,而微博似乎什麼都知道,不僅竊聽到了我們心中的「TA」,還有我們的社交關系網。
無處不在的「第三隻眼」
我們的隱私被二次利用了
預測與懲罰,不是因為所做,而是因為「將做」
數據獨裁
掙脫大數據的困境
第8章 掌控:責任與自由並舉的信息管理
當世界開始邁向大數據時代時,社會也將經歷類似的地殼運動。在改變人類基本的生活與思考方式的同時,大數據早已在推動人類信息管理准則的重新定位。然而,不同於印刷革命,我們沒有幾個世紀的時間去適應,我們也許只有幾年時間。
管理變革1:個人隱私保護,從個人許可到讓數據使用者承擔責任
管理變革2:個人動因VS預測分析
管理變革3:擊碎黑盒子,大數據程序員的崛起
管理變革4:反數據壟斷大亨
結語 正在發生的未來
大數據並不是一個充斥著演算法和機器的冰冷世界,人類的作用依然無法被完全替代。大數據為我們提供的不是最終答案,只是參考答案,幫助是暫時的,而更好的方法和答案還在不久的未來。
H. 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_適合大學生讀的書
步入大學後都想利用空閑時間看看書,但想看的書實在太多了,每本都推薦很好,適合大學生讀的書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推薦的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希望大家喜歡!
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 一、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之——透過閱讀感悟人生
1、《乖,摸摸頭》
作者:大冰,湖南文藝出版社
《乖,摸摸頭》:新一代年輕人所思所想所感
本書作者大冰是一個集作家、電視主持人、民謠歌手、背包客、酒店掌櫃等身份於一體的新一代年輕人。本書記錄了大冰十餘年的江湖游歷,以及他和他朋友們的愛與溫暖的12個傳奇 故事 ,或許會讓你看到那些你永遠無法去體會的生活,見識那些可能你永遠都無法結交的人。12個故事,12種善意,展現出新一代年輕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本書獲選2014年“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2、《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作者:張嘉佳 ,湖南文藝出版社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故事裡心有所動並看到自己
這是一本可以讓人歡笑與流淚的 睡前故事 集,“最會講故事的人”的張嘉佳回顧了發生在幾個小人物身上的情感經歷,劍走偏鋒,妙語連珠,傳遞出屬於當下年輕人的一種真實、溫暖、不矯情的世界觀,像朋友在深夜跟你敘述他走過的千山萬水,或許你會在故事裡心有所動並看到自己。本書自出版後便長時間位居圖書暢銷榜單前列,並入圍“2014中國好書”。
二、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之——理解科學與世界1、《大數據時代》
作者:【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庫克耶
《大數據時代》:國外大數據研究先河之作
《大數據時代》是國外大數據研究的先河之作,本書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被譽為“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人”。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認為,大數據讓我們更加深入走進信息社會,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還在改變著我們的 思維方式 ,而且深刻影響著我們社會的轉型和制度的創新。
2、《時間簡史》
作者:【英】史蒂芬·霍金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時間簡史》:教我們如何正確看待世界
《時間簡史》是史蒂芬·霍金撰寫的一本有關探索時間本質和宇宙最前沿的經典著作,也是一部寫給普通讀者看的物理學著作。它用簡單、簡潔、簡朴的語言闡述了神秘、神奇、深奧的宇宙原理,打開這本書、走進這本書,呈現在你面前的是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黑洞、空間和時間……寧夏大學校長何建國認為,這本書不僅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也能培養人們的科學思維、啟迪人們的智慧,更能教會我們如何正確看待世界。《時間簡史》值得一讀,特別是對當代青年來說,更是一本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
三、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之——夢想與奮斗1、《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平凡的世界》:人生需要奮斗
作家路遙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曾推薦此書並寫道:“曾經,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平凡的世界》是無數人的精神食糧;如今,在這個富足幸福的時代,依然有很多人喜愛它。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是年輕人所需要的,不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
2、《站著上北大》
作者:甘相偉 ,東方出版社
四、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之——了解中西方哲學作者:1、《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哲學簡史》:提升人文素養和哲學思維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僅20萬字,但卻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哲學名著。它系統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以及哲學史上各種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融入了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傳統思想、 文化 、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匯了史與思的智慧結晶,充滿了睿智與哲人的洞見,特別是作者對現實問題的關懷,頗具“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大家風范。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曾認為,本書對當下中國大學生提升人文素養和哲學思維,不無裨益。
2、《西方哲學史》
作者:【英】羅素,北京出版社
《西方哲學史》:了解西方主要哲學家及其思想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討論西方哲學史的著作,其敘述年代從希臘文明的興起一直到現代的邏輯分析哲學。閱讀此書不僅可以對西方主要的哲學家及其思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還可以了解西方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發展階段及其與特定的哲學之間的關聯。西南交大校長徐飛認為,《西方哲學史》幽默易懂,體現了二十世紀最偉大哲學家羅素自身的哲學,當羅素1950年被授予諾貝爾獎時,《西方哲學史》被列舉為獲獎因素之一,並在獲獎演說中兩次提及。
五、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之——學會讀書與治學1、《談讀書》
作者:朱光潛,中國青年出版社
《談讀書》:學會把“死”知識變“活”
對於一代“美學宗師”朱光潛先生來說,書既是他通向學術頂峰的必經途徑,也是他深厚修養和豐富靈魂的重要源泉。深厚的美學修養,讓他能欣賞書中微妙精深的樂趣;謙虛誠懇的治學態度,讓他對求學求知有獨到的見解。《談讀書》一書從讀書的 方法 、樂趣以及體悟三個方面,分別闡述了“讀什麼書”、“如何讀書”以及“為什麼讀書”,對於即將步入大學的學子們而言,想要制定大學階段的閱讀計劃,此書是極佳的“引路者”。
2、《季羨林談讀書治學(典藏本)》
作者:季羨林,當代中國出版社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來自學界泰斗的啟迪
季羨林先生是我國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他傾其一生致力於讀書治學。所幸,季羨林先生也寫了大量的讀書治學方面的 文章 ,將他所知道的讀書治學 經驗 分享給讀者。《季羨林談讀書治學》一書收入了季羨林先生談讀書、治學以及他介紹學術前輩治學經驗的文章,對於廣大學生和學者,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3、《站著上北大》:知識改變命運
作者:北大保安甘相偉
北大保安甘相偉,他自稱“草根”、“蟻族”、“青年農民”,但他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在沒有資源、毫無背景的情況下,憑借自己的奮斗精神,從苦境里逆生“精英意識”。在北京大學當保安期間,甘相偉樹立志向、刻苦自學,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成為底層人物的勵志典型。本書是作者的真情寫照,記錄了他的心路歷程和奮斗痕跡,曾入選“2013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思想品德、勵志讀物類圖書書單。
>>>下一頁是推薦給大學生閱讀的100本經典書目
I. 《大數據時代》讀後感
我們生活在數據時代,因此我們不能漠視數據。然而在這個社交網路的逐漸成熟,移動帶寬的迅速提升,以下是「《大數據時代》讀後感」,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對於暢銷書刊、熱點話題、時尚科技,始終不太感興趣。書刊,喜歡有一定年份的;話題,鍾情於務虛的觀點;新奇的產品於我無緣,習慣使用成熟的科技產品。既不清高,也非冷漠,就是要與現實保持一定的距離,給自己留一點思考的空間。這一習慣最近破了例。由於工作的原因,耳濡目染,「大數據」這個新興概念開始頻繁步入我的視野。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網購《大數據時代》,手不釋卷,三天讀完,頗有收獲。此書有如下特點。
首先,作者站在理論的制高點上,條理清楚地闡述了大數據對人類的工作、生活、思維帶來的革新,大數據時代的三種典型的商業模式,以及大數據時代對於個人隱私保護、公共安全提出的挑戰。其次,文中的事例貼近現實生活,貼近時代,令讀者既印象深刻,又感同身受。此外,作者沒有使用大量的專業術語,沒有假裝一副專業的面孔。縱觀全書,遣詞造句,均通俗易懂。
作者認為大數據時代具有三個顯著特點。
一、人們研究與分析某個現象時,將使用全部數據而非抽樣數據。
二、在大數據時代,不能一味地追求數據的精確性,而要適應數據的多樣性、豐富性、甚至要接受錯誤的數據。
三、了解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勝於對因果關系的探索。「是什麼」比「為什麼」重要。
作者指出,隨著技術的發展,數據的存儲與處理成本顯著降低,人們現在有能力從支離破碎的、看似毫不相乾的數據礦渣中抽煉出真知爍見。在大數據時代,三類公司將成為時代的寵兒。
一是擁有大數據的公司與組織。如政府、銀行、電信公司、全球性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淘寶網)。
二是擁有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的專業公司,如亞馬遜、谷歌。
三是擁有創新思維的公司,他們可能既不掌握大數據,也沒有專業技術,但卻擅長使用大數據,從大數據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天地。
面對即將來臨的大數據時代,個人將如何應對自如?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來說話。」——這是《大數據》中出現的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也是全書力圖傳遞的信息。在數字信息時代,數據和空氣一樣遍布生活,對於有些人來說,數據無意義,而對於有些人來說,數據,即真相。
美國是《大數據》的主角,全書通過講述美國半個多世紀信息開放、技術創新的歷史,公共財政透明的曲折、《數據質量法》背後的隱情、全民醫改法案的波瀾、統一身份證的百年糾結、街頭警察的創新傳奇、美國礦難的悲情歷史、商務智能的前世今生、數據開放運動的全球興起,Web3.0與下一代互聯網的未來圖景等等,為讀者一一細解數據創新給公民、政府、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和變革。
透過全書,一個立體的美國及美國人民的思想呈現在我們面前——美國人民執著於個人隱私的保護,卻又不遺餘力地推動著政府信息的透明與公開。
讀完此書,對生活中的數據及數據處理突然有了很大的興趣。如果有一天,處處以數據說話,那麼,政治、制度、生活將更加清明,事故、將降到最低點。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是有必要閱讀此書的!有慧根的教師將能從書中挖掘出信息技術特有的文化以及能用於教學的鮮活案例。
每天能用來閱讀的時間很少,總是要等到夜深疲倦時才有空打開書本,總是在眼睛極不舒服的情況下堅持閱讀,《大數據》就這樣在堅持中溶入我的思想……
讀完《大數據》,我才意識到這並不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書籍。作者運用案例和講故事的方式,把美國數據開放、收集、使用背後的立法故事、公民故事、技術故事、商業故事娓娓道來,引人入勝,令我大開眼界。
我在想,大數據概念對於教育來說會產生什麼樣的實用價值呢?一直以來,中國教育在研究教育的數字化,比如數字化校園,這個思路就是把我們教育的內容進行數字化,其結果指向的就是電子教材的研發或者是教學過程的數字化。美其名曰,這是教育技術的重要內涵。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行為表現都可以被數據化,而這項研究不是任何一個專業可以深入下去的,它的專業性太強,所以我才會想到,所謂教育技術與其研究教育的數字化,不如研究教育的數據化來得實在,來的有意義。長期以來,我們並不了解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具體會如何表現,我們有的只是一個輪廓,我們也並不確定一個教師的行為對學生具體產生了哪些影響。所以,人們對教育一直有一個深深的質疑,它是不是科學的?大數據概念至少提出了關注「是什麼」比「為什麼」要有實際意義得多。
而我們的教育恰好需要把注意力從「為什麼」轉移到「是什麼」上面來,只有如此,才能把教育從為什麼發展成「可能成為什麼」上來,這會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而對於現在地位岌岌可危的教育技術來說,把研究的重點從數字化轉移到數據化上面,這才是它的出路。
如何將數據融入教學,教育者首先通過標准化全科教學處方,實現了教師授課模板和教學內容的標准化,保證每個教學過程和內容是可控的,然後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處理好面對的數據,處理好數據,自然也就處理好了課堂的反饋,最終形成了既注重教學體驗又以教學結果為導向的教學體系。
與此同時,不僅要注重課上的學生資源,在課後還要對這些資源進行跟蹤處理。這與過去的教育教學顯然是不同的,面對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教學有所改變是必然的`。所以,無論環境怎麼變換,數據如何復雜,我們都不能不去改變自己的教學去迎合將來的這個大數據時代。
3月11日下午兩節課後,我校全體教師和受邀而來的金南學區各友好學校的領導及教師匯聚於多媒體教室,共同分享、交流。
老師們從:何謂大數據;立足國情對大數據進行探討;大數據在教育教學中的主要應用等幾個方面暢談了自己的感悟。
張萌老師說:大數據體量龐大、結構復雜、是產生巨大價值的數據集合。大數據這種方法在中國的國情下需要以更加科學、合適的方式進行實踐,不可生搬硬套。
董譯雯老師說:在你我感嘆《大數據》里深植於美國民眾血液中的自由、民主、嚴謹的價值觀的同時,可否想過中國教育體制下的孩子們身上還殘留多少獨立與自我意識?作為典型的八零後,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最缺失的便是獨立思考能力。但願,我的學生哪怕是因為我所做的一點點努力而開始思考「我」這個字的含義,足矣!
張紅傑老師說:很感謝校長給我們推薦了《大數據》這本書。在教學工作中,應該有大數據意識,創新意識。學習一些專業的教學統計法、數據分析法,從中發現一些教育現象,並採取相應的策略。讓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少一些隨意和盲目,多一份嚴謹與科學。
白媛媛老師通過文中的三個事例,結合教學實際,談了自己教學中對數據使用的價值;結合自己的工作,談了如何實現工作的最高境界。
交流活動尾聲,身為閱讀《大數據》的倡議者、發起者、以及忠實的讀者韓校長幽默風趣的同大家分享了他讀後的感悟:我們心中要裝著學校,因為我們個人的命運依賴群體的命運;工作要追求精細化,不能做胡適書中的「差不多」先生;尊重數據,擁有數據意識,建立數據團隊!
此次活動從寒假期間倡導讀《大數據》一書,到開學伊始的分組沙龍,再到今日的閱讀共享,現已圓滿告一段落。相信此次活動定會增強我校全體教師的數據意識,掌握大數據,運用大智慧助推我校的教育教學上一個新的台階!
J. 誰有《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全本電子書下載百度網盤資源
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ayer-Schonberger,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Viktor-.mobi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