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五蘊大數據

五蘊大數據

發布時間:2023-02-23 07:55:27

⑴ 「大數據」會成「大笑話」嗎

《西遊記》中的好詞:
抖擻神威 磨磚作鏡 積雪為糧 天龍圍繞 花雨繽紛 理圓四回德
指解源流 三答乘妙典 五蘊楞嚴 共樂天真 智滿金身 惡氣遮漫
翻波躍浪 吐霧噴風 尋蛇撥草 撲鷂分松 星辰燦爛 洗心滌慮
芥納須彌 曹溪路險 鷲嶺雲深 千丈冰崖五葉蓮開簾垂香裊

⑵ 為什麼說「佛學其實是最徹底的心理學」

真正的佛學,不只是那些晦澀的經典、燒香拜佛、打坐參禪、大學教授口若懸河的佛學知識量、更不是宗教玄學大師們上天入地的神通、而是對一個人生命的理性探究和尊重。

實際上我們中國人並不講什麼心理學,心理學是外國人搞出來的一門學科,把人的心理搞成一門單獨的學問,我覺得單獨研究心理學,其實都有待商榷。

我們的文化認為人的心理不應該單獨去研究,它是綜合這個人生命、生活、外部環境、際遇等等所有的事情發生關系的一種反應。

而真正專門去探究一個人的心理的來龍去脈,恐怕這世上也只有佛家了。又或者說佛學研究人的心理是最徹底的。為什麼這么說?我們不從佛學知識的普及來做文章,因為網上一找非常多,沒有必要說太多畢竟我也不懂, 我們就來談談為什麼佛學是最徹底的心理學。

並且對生命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切行為都能夠溯源追根。 在佛學看來,人說每一句話,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都是有來源的,都不是偶然的行為。

人的心裡各種各樣的念頭,在佛家看來都是可以溯源的。

在佛學修行上很有境界的人,一般都能夠很清晰地了解和觀察到自己所有的心理念頭。當他們處在一個極其安靜、定力很深的狀態當中。只要進入這種狀態,基本上自己心理的一舉一動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為什麼會來?為什麼會去?他們都清清楚楚,知道的一點不漏。

這還不是最徹底的心理學,那什麼又是呢。西方的心理學,研究的人只不過是思維活動和領悟比較深刻,他們的出發角度往往並不是最徹底的,最根本的。也少有心理學家能夠進入定境的狀態,對生命作出全方位徹底的觀察。

大學裡面的心理學教授們和 社會 上的心理專家。通常都擁有這樣的潛質,他們都有很強的洞察力,但是他們並不是誰都能夠進入佛學所能達到的那種徹底境界。

我們來看《心經》的開頭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如果我們把觀自在菩薩身上那一層宗教光環卸下來。只不過從生命的本體去理解這句話就可以感受,

當一個生命進入大自在的境界,就能夠洞察生命乃至整個大千世界的一切總根源。在這種徹底的究竟心境下人的心理反應,就如一杯水中漂浮的幾片葉子,了解它不過是小菜一碟。

反觀西方的心理學,它只不過是在一個 人類心理大數據之上做的總結和分析。

他的體系也是很龐大也非常的科學,但是和佛學相比他難以徹底, 因為他是從外部往裡走,而佛學是從內部往外走。換句話說,他是客人試圖去了解主人,而佛學是主人,自己剖析了解自己。

佛學裡面有一個很基本的理念就是因果關系。佛家講的因果,我們一般理解為,因果報應,三世六道輪回,其實,這只是宗教層面的東西。 還有深一層的因果,是世界和生命真正存在和運作的方式。

佛家裡面有一個古印度典故,就是說一個人對佛作報告,說他每年都在看恆河,卻看不到同一條恆河,因為河流的水是永遠源源不斷在流的。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它的內在含義是因為河水在不斷地運動,當人第二次踏入這條河流時,接觸到的已經不是原來的東西了,而是變化了的新的河流。他是用這句話闡明世界萬物變化的絕對性。

上一滴水是因,下一滴水是果,同時又是第三滴水的因,這樣的因果就一起組成了氣勢浩盪的河流大海,和人類的行為,生命的存在,世界的運作, 歷史 的推進, 情感 的發生,生死的循環......

而人的心理活動不過是這些億萬因果當中的一部分。佛學的修養程度很高的人能夠隨意地自在地抓住其中的某一個,既能夠往上溯源,歸根到底。

孔夫子曾經站在川流不息的山坡上,說: 逝者如斯夫。其實這句話也是他在說明這個道理。逝者,不是單指丟失遺落過去,而是說世界運行的一個狀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他老人家看著川流不息,感悟這個道理,就是一個字:逝,也就是彼此鏈接的因果變化,造成了一種過去的錯覺。

回到人的心理,何嘗不像那些落花流水?

佛家主張修心的力量。認為人的大腦行為是妄識。 人的大腦或者說人的心理行為,幾乎都是後天在世界上經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洗腦和人為的灌輸所形成的各種偏見。 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妄識。和靈魂和心是不太相關的。

所以西方有句話叫:人類一思考上帝就會發笑。也是這個意思,人類用大腦以思考那些妄念偏見愚見痴見我見邪見就都出來了。如果真的有上帝,他一定會笑我們的愚痴。

心的力量是最大的。他幾乎主宰著一切,所以佛法叫他心王。而我們所說的 心理反應 ,有一大半其實只是大腦的思維,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屬於心的直觀反應。

我們通常把這種直觀反應叫做感覺。 這種感覺很難把握住,無法描述,它不像大腦思維一樣,是清晰可見自己能夠理出來的,比如你喜歡某個人,你看他一眼你就莫名愛上他了,這種一見鍾情就是心的感覺。

又比如你在工作中苦思冥想,老是解決不了這件事,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答案在哪,你翻了很多書或者找了很多資料也解決不了,最後你只好放棄,當你在打球或者喝咖啡的時候,靈感突然蹦出來了。這就是心的力量。

還有的時候,在你選擇某一件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你無法參考到任何有價值的經驗。 全憑著你對這件事的一種感覺去選擇。你通常會對自己說,我就憑著這種直覺去選了。

這也是心的力量。

往往大部分人不會善於利用心的力量,也無法確切地掌握心的力量。他們只不過是用大腦思維在支撐著自己的生命行為。

什麼叫做大腦思維呢?就是所謂的價值觀。比方說你打我一下我就要還你一下,這是一種價值觀,這是你大腦思維裡面的一種法則。

當錯綜復雜,種類多樣的價值觀和法則,堆積在你大腦裡面的時候,你通常會在各種事情發生的時候產生各種對應的心理反應, 所以說大部分的這種心理反應,只不過是你大腦存積的人為價值觀的一種機械式提取。

並不是你的心所做出的選擇。

而佛學主張一個人要多用心去做事,多用心去說話,多用心去做,人,都用心來活著。

因為你只要用過心的人就 知道你真正能夠感受到幸福和快樂的不是用大腦,而是用心。

而西方的心理學基本是建立在大腦生物研究基礎和 社會 心理經驗的基礎上。他們認為人的很多人的一切心理行為和靈魂無關。只和大腦電波和行為習慣有關,所以馬斯克要做腦機介面融合,俄羅斯有個組織要做一個永生計劃,要把大腦的數據上載到機器人裡面。

很多好萊塢電影也曾經探討這個老掉牙的問題,常常他們都主張這種事情一定不會改變人的靈魂,因為即使你把大腦所有的數據都轉移了。靈魂還是那個靈魂,心還是那個心。

據說當年佛陀釋迦牟尼還是太子的時候,他駕著車走出他繁華的城門,看到了城外平凡人的生老病死和許多疾苦。於是他決心出家要找到解脫煩惱痛苦的方法。

除此之外那些主張要進入幾維空間完成生命升華,要進入外星系要找到什麼玄乎其玄的所謂大道,這些即使放光動地,即使佛光萬丈神通無限,也都與佛學的初衷相離太遠。真正的佛學無非都是聚焦當下,聚焦生活,聚焦每一步,聚焦每一個人的心的感受。

真正的佛學,不只是那些晦澀的經典,各種苦修行,不是大學教授口若懸河的佛學知識量、更不是宗教玄學大師的神通、而是對一個人生命的理性探究和尊重。 是教導一個人向內認識自我,解開人與世界的諸多矛盾撕裂,最後離苦得樂,完成來此一遭的意義。

雖然佛學不主張文字形容,但如果要用兩個字形容佛學對人生活和心理的指導,千言萬語也不過是這兩個字:平凡

佛學確實是最徹底的心理學。

因為佛學研究透人類受苦的根源。

佛學同佛教是兩回事。

佛學是對世界、對人高維度的認知。

佛教是學習佛學的民間組織(但許多組織,已經本末倒置了)。

佛學是真正大智慧的結晶。

佛學研究認為人不快樂,會痛苦的根源是因為 無明。人類無法感受到光明,被黑暗所蒙蔽。

無明 的原因就是因為人類看不清 世界的真理:無常。無常就是變化。變化,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現象。變化化為生、老、病、死四座大山,隨時隨地都會向每個人壓來,而由於人類貪、嗔、痴的本性,又不願意接受現實,只能遭受痛苦,只能享受到短暫的快樂。

佛學也提出解決無明的辦法,解決貪、嗔、痴的辦法。就是 修行。

修行,修出一顆明心見性的心。這顆心就是破無明的唯一法寶。

修行的關鍵就是持戒(即自律),如果做不到持戒,修行也就無從談起。

修行的層次:自律 _ 自省 _ 放下 _ 開悟 _ 見性 _ 周而復始。

佛學是一門認知科學,但讓許多人傳壞了!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唯物主義者,而佛學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的核心就是唯心思想論,盡管如此,我還是喜歡研究佛學內容,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唯物是以物質為基礎,用已知的發現去解釋未知的內容,以科學理論去發現和解決具體的問題,是從已知到未知的推理過程。唯心則是以意識為基礎,用無限的遐想來對應現實的存在,以此來饋證明遐想的真實性。

但事實是:科學只是已知的,還有些未知的內容是現代科學尚未發現的,這類問題如果再用已知的科學去解釋、解決就不切合實際了。如果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去發揮想像,假設後再去 探索 發現和研究論證,這也是科學的研究的一種必要形式,所以,從某種意義上,唯心思想遠比唯物思想還超前一大步,非但不是違背科學理論,相反還會助推提速科學 探索 的進步與發展。現實中,很多高端的文化科學界人士到了一定的高度時,都開始研究學與佛教了,當然,也有很多信其它奉教派的,這並非是墮落,而在文化與科學技術上有多了些信仰,恰是一種飛躍式的提升。

能用已知解釋、解決未知,這是在學習的基礎上去發展和創造,而能用未知來證明已知,這是在研究的基礎上去升華,拓展出來的空間更大,價值更高。

其實,心理科學的很多內容的理論基礎都是源於佛學,從時間上佛學早於心理科學之前很久很久。當然,在這一問題上唯物與唯心的思想就出現分歧了,唯物思想認為:是心理科學證明了佛學的某些科學性,例如「因果」等;唯心思想認為:佛學的思想理論在先,心理學在起源與發展過程中借力助行,例如佛學中的「加持」與心理學中的「載入」等。這些內容的理論相同,目的相近,就連實施的技術與手段都如此相似,於是便有了「佛學大理論,心理學小技術」之說。但不管怎麼說,佛學與心理學都屬於心理范疇,都是從意識向潛意識層面不斷努力深入的一個靈魂拓展的過程。

一次一個學生問我一個英語生詞,dosa,我不會。手機一搜,嚇了一跳。

是「貪」,並且竟然與「愛」同源?!

那麼佛經里的「貪」又是咋回事呢?

細想一下,哦,明白了,所貪之物乃己所最愛。比如一個人愛錢,最後就貪佔多了,犯了罪。不該拿的,都拿了,怎麼能行呢?一個人小時候沒書讀,有錢就買,買買買,結果幾櫃子書,後來不想看了。

愛一個人,就想佔有他,佔有他的一切。貪心重,愛得深,不給人空間,不留餘地,結果令人窒息。選擇離婚,自己還不知道錯在哪裡?

愛一個孩子,衣食住行樣樣精心照料,餐餐不重樣,怕熱怕冷,其實想想又何必呢?凡所之做,皆是自己內心的恐懼。動物,總有一天要自立於世,離開你自我生存,獨立人格,獨立思考,獨立處事,獨立面對這個世界。沒有獨立,就沒有個體成長與發展。愛,以至於禁錮,則近乎貪了。

life is limited,just accept。人的一生,需要剋制,剋制自己想要更多、得到更多的慾望。

想要,就是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己愛的東西就更是貪戀不已。如果放縱自己的口欲色慾,任由自己原始的本性狂奔,而自己的能力一旦受限,該不是將自己置於痛苦深淵?

accpet,接受,節制,剋制,別無他法。

所以佛教里說,貪與愛同體異名,三界者——貪嗔痴是也。貪源於愛,不愛不貪。有人說:「人一貪婪,就從人性退化為了獸性,什麼自私、暴力、血腥種種惡之花蔓延開來。」年少的女孩貪戀愛和自由,雖然她並不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自由。多聽聽父輩人世間的經驗判斷,容許一些溝通和妥協,那麼事情就會好一些。

佛經講:「貪愛就是凡夫眾生對於五欲境界貪著而不能舍離。貪愛本質是一樣的。貪愛是凡夫眾生的嚴重煩惱,會障礙般若智慧,也會障礙解脫。凡夫長時間不能出離,皆因貪愛放不下所致。」所以,不去想欲樂,去貪節愛,離空凈心,無欲少欲,得智慧之樂,置換物慾之樂。離苦得樂,幸福自來。

每個人的能力有限,生命有限,時間有限,可人人都如夢生醉死,並不自知。保持一顆清醒地自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定位自我,均衡自我,厚重自我,豐盈自我,超越自我,升華自我,才能真正的幸福自我。用你我智慧之心的力量,每個人都可以抵達人生的至樂之境。

《華嚴經》里這句名言,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原意是,從一朵花里就可以窺探出大千世界的規律與全部,通過一片葉子就能發現宇宙人生的秘密。

大小便都可以有道,還有哪裡不可以有道呢?無處不有道。「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尋常事物中。

如果 從心理學角度看,可以理解為,從一個小細節,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性。然而,這個結果往往不是百分之百的,因為人性復雜 。

如果 從哲學角度看,則可以理解為,萬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觀世界或者宏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一件很小的東西里,也可能隱藏著很大的道理;一件看似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隱藏著大智慧 。

世界在哪裡,就在那一枝一葉一花上。宇宙間的奧秘,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

佛曰「空」,即,「萬物無自性」。

一句話可以多角度理解,這本就是一種哲學

佛學與心理學,的確有相似之處

《壇經》的記載:

兩個悟道偈,一個講的是修行的方法和過程,一個講的是修行的結果。就好比栽種水果、吃水果與說水果的香味。有些人只看了《六祖壇經》,贊嘆惠能的同時,卻忽略了神秀。其實,這兩個偈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方法和過程。如果沒有前人的種樹,哪來的後人乘涼。

有因才有果 ,佛學觀點這么認為。

心理學也認為,個人有了動機,採取了行動,才有事情的結果。但什麼因不一定有什麼果。比如,

原是對夫妻愛情的一種惋惜,美好的結合卻產生了不美好的結局。其因果,無人知曉。

然而在佛學看來,找到了蘭因的人,就找到了永恆的歡樂,因為看透了世事,忘卻了煩惱。

這一點,從心理學角度,可以用認知療法ABC理論來解釋,即,換個角度看問題,你看待事物的觀點,決定了這個事情最終對你的影響。

這樣看起來,似乎佛學和心理學非常相似,然,

佛學與心理學有一定的區別

家長打麻將,孩子在後面看書,家長認為孩子這是看「輸」。如果家長輸了,佛學認為,是家長放不下,認為自己會輸,決定了輸的結果。這就是唯心主義思想,認為主觀決定結果。

心理學則認為,可能是這位媽媽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暗示,不能控制情緒等多種因素導致的,雖然看問題的觀點還是離不開主體,卻有了客觀和主觀之分,思考問題的視角也更多。

在分析問題上,心理學更多採用的是辯證法。

辯證法認為,一個事件是很多原因綜合產生的結果,而且原因都發生在較早的時間點,並且該事件又可成為其他事件的原因。而原因和結果通常和變化事件有關,包括客體、過程、性質、變數、事實、狀況等等。影響事件最終結果的,不止是個體的觀點,還有環境因素,包括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以及周圍其他個體的言行舉止。就好比,兩個相愛的人,到了一定程度想結婚,但這個婚能不能結成,並不是這兩個主觀覺得可以就可以的,還涉及了到了經濟、家庭背景、 社會 環境等因素。

佛學沒有講究這么多。佛學強調心態,強調個體的主觀視角。佛學不認為客觀事物或環境可以影響個體的主觀視角,而認為個體的主觀視角可以決定事件的結果,帶有明顯的唯心主義色彩。

同樣是打麻將這件事,佛學講的是家長的心態決定結果,心理學則有詳細的方法論。

佛學與心理學既相似,又有區別,不存在歸屬關系

佛學誕於釋迦摩尼的「悟」,尋求的是讓人脫離痛苦。

心理學的目的則比較多。

從心理學研究的角度講,心理學的目的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心理變化、影響心理的因素,以及如何運用心理學服務人類 社會 。

從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角度講,心理學的目的則是讓個體能夠認識自我,發掘潛能,解決面臨的心理困境,心理得到進一步的成長,活出真正的自己。

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以意識為基礎。

區別則在於,心理學既以意識為基礎,也以客觀存在的事物為基礎進行研究(如大腦的活動和各部分的功能)。

佛學注重意識,以無限的遐想應對現實的存在;而心理學不止講究意識,也講究以科學理論去發現和解決具體的問題。

比如,抑鬱症,在心理學看來,除了原生家庭的影響,除了個體的性格特徵,還可能是腦器質性病變導致的,或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也就是說,心理學既注重主觀分析,也注重客觀分析。

從時間上說,佛學誕生於公元前486年,心理學的誕生則以1879年馮特建立心理學實驗室為標志。

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歸屬關系。

客觀地說,宗教里有心理學,但宗教講得更多的是人性

其實,無論是佛教、基督宗教、道教還是其他宗教,都可以從其中發現不少心理學的蹤跡,或者說,可以從中發現不少可以從心理學角度解釋的內容。

比如,《聖經》里記載的,雅各(又翻譯為雅各伯)和以掃(又翻譯為厄撒烏)是一對雙胞胎,因為以掃先出來而成為長子,但以掃對長子名分毫不在乎,只在乎吃喝玩樂,而雅各愛學習,有野心。雅各一心想當長子,先是利用以掃打獵回來的飢餓難耐和性格弱點,奪取了長子的名分,之後又聽了母親利百加(又翻譯為黎貝加)的話,用詭計騙取了原本屬於哥哥的祝福。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雅各的個性決定了他必定會想盡辦法爭取自己想要的。長子的名分和祝福,可以說是雅各的追求目標之一。而以掃的個性也決定了他會丟失原有的優勢。這樣做的結果是,兩個人反目,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的以掃不反思自己,將一切錯誤歸咎於雅各,想在父親死後殺雅各泄憤。

從宗教因果報應說的角度講,雅各欺騙自己的兄弟,這個行為是不對的,也導致了他後來長達21年被自己的舅舅拉班壓榨,內心備受煎熬。 有因就有果

再比如,《道德經》,道法自然,意即,自然就是道。道教強調「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有不同的結論;從哲學的角度講,則是要遵守事物發展的規律。

然而,人性復雜,不少人為所不當為,才有了 社會 的不良現象和自然的被破壞。

再說回佛教,佛學中的「貪、嗔、痴」,指的是人性的貪欲、憤恨和自私(不分是非)。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可以對應人的自卑和控制欲、嫉妒和憤怒、自我中心,卻又不是那麼一一對應得准確。

而佛學中的「人生無常,朝存夕亡」,講的則是一種人生規律,無關乎心理學。

可見,所有的正規宗教,既與心理學有所聯系,又與心理學有所區別。兩者之間不存在從屬關系。

佛學是佛學,更接近唯心主義哲學。

心理學則是一門交叉學科。

佛學是「最徹底的」哲學。如果說它是心理學,那麼就執著於相,偏離了佛的究竟本意了。

(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形而上)

1.這句話是誰說的?

2.說這句話的人有點極端。

3.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訴我們,以偏概全都不能看到事物的全面。

4.事實上,每一個人(哪怕是權威人士)都會有偏見,無一例外(除非是神仙,但神仙存在嗎?)。

5.對任何事情判斷,事實上,每個人說得都對,但都不會全對。

6.你信佛,佛就是你最好的心理學;你信耶穌,耶穌就是尼最好的心理學。其他,以此類推……

7.博採眾長,學以致用。這是活好自己的基本。

8.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僅此而已。

首先,兩者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

心理學研究的是如何解決人的各種煩惱、情緒和行為偏差,致力於讓人們過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佛學是讓人脫離苦海,到達涅盤寂靜。通俗來說就是擺脫煩惱,獲得平靜和幸福。

其次,兩者在很多應用方法上是相通的。

比如心理學中,對很多抑鬱症患者不僅會使用葯物,還會進行行為治療和認知治療。有很多會提倡冥想、瑜伽等。

這與佛學上的修行方法,非常的相似,也就是遵循戒律,日常修行,正念冥想等等。

只是, 心理學針對的是普通大眾在日常中的行為規范,佛學更提倡脫離日常生活,全身心修行的一種行為規范。

在這個層面上講, 佛學比心理學對內心的修行和觀想更徹底。 這可能是有些人認為「佛學是最徹底的心理學」的原因。

但是, 兩者也存在很大區別。

心理學不僅有理論分析,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理論都有實證研究的支持。

比如「習得性無助」的概念,就是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基於一項實驗提出的。

他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還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

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這是 現代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都是基於各種實驗和數學建模來得出和驗證理論。 而且,一般來說,可以不斷重復實驗。

但是, 佛學作為一種唯心的宗教理論,在很多層面上是不可能得到驗證的。比如生死輪回。

不過,很多修行的方法,比如正念冥想。是可以通過實驗測量去比較和驗證的。

心理學家曾對那些常年冥想的高僧,在大腦層面進行過監測,發現他們的正面情緒、能量確實比普通人要強很多。

這給我們指出了一個方向, 也許隨著科學的進步,佛學修行也可以慢慢得到驗證。

這個問題提出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又模糊了很多概念,個人感覺這個提法有很大的不足之處。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心理學 。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客觀規律的學科。心理現象指認識、 情感 、意志等心理過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徵。根據不同的研究領域和任務分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等。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心理學是一門學科,又可分出許多相關的研究方向和發展方向。

可見,簡單的說佛學是最徹底的心理學是不科學的,是不妥的。

其次,從你提出的這個說法上,可能是指佛學在具體心理治療中的作用。這在一定意義上是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一個心理咨詢師,不僅要學習心理治療的方法,還要有廣博的知識。

儒家是今世如何去展現自我,也就是入世,要在 社會 上贏得功名,是一種讓人充滿進取心。這也是我國主流思想,因為這個 社會 需要更多的人為這個 社會 出一份力量,推動 社會 進步。

道家是強調自我修養,也就是注重自身的修煉,希望通過自我和大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得到今世的永生。

佛家注重的是心境,修煉一種無欲精神,以慈悲為懷,看淡世間的一切,是用今生的修行換得來世的安寧!

所以說,少學儒,中修道,老求佛。三者結合可以完美人生,也會給自身一個合理的內心平靜和安詳!

總之,佛學可以使人超然,既了無牽掛,一心向佛,自然也談不上有什麼心理問題。也可能是一種最大的心理問題,因為這種心理已經脫離了現實的世界,現實世界的人都是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懼的,顯然不能說佛教就是最好的心理學。

您好。我是心理咨詢師成都秋水長天,我來回應您的問題。

其實,任何道理與真理都只是片面的深刻,沒有絕對的唯一的。比如說佛學是最徹底的心理學這種論斷,也是在一定的角度與方面來定論的。

本身宗教就具有安撫人類心靈的作用,而佛學的空無思想、戒定慧等理論能較好地切合心理學的認知。因為心理學研究的是心理現象的科學,在器質性、生理性等方面是唯物的,而在認識、一直等方面卻又是唯心。其實,我們 理解的世界本身就是我們自身能夠理解與認知到的。而真實的世界卻還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我們所能認知與感知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佛學也是心理學,至少是安慰人類心靈的學說。

從另一個側面講,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就借鑒了都學與東方的周易等方面的哲學知識,中國的意象對話心理療法也有很大程度上的佛學基因,森田療法、聚焦等心理治療流派無不帶有濃厚的佛學色彩,由此也可以說在心理學界目前有一種在佛學中吸取有用營養的趨勢。由此看來佛學也有心理治療與安慰的成分。

⑶ 覺知生命 保持正念

2018年第四本書讀書筆記

在夢里像只小螃蟹拚命的向沙灘上爬。疲憊感如同漲潮的海水,一浪又一浪的襲來,又將我擒回去。淹沒、浮起、沉淪、掙扎……無論小短腿的頻率有多快,命運就像逃不開的如來佛的五指,總在我自以為是的時候重重地壓來,重負就是那樣的讓人窒息。

突然想起以前讀過的 一本書《正念的奇跡》 ,不知可不可以牽我走出煩惱與疲憊?翻開書,整個神經松馳了下來。

正念就是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簡而言之,正念的本身就是 「覺知生命」 ,正念的存在,意味著生命的存在。結合實際來解釋 正念就是專注工作,保持警覺和清醒,准備好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狀況,隨機應變。

人其實有很多時間會陷入無意識狀態。當你的關注點不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你又是誰?在某一個時刻,你突然意識到你是誰誰?你在做某某事的時候,你才會突然發現自己活了過來。還記得西遊記裡面孫悟空總愛靈魂出竅嗎?他把肉身留在凡間,自己跑去找菩薩們搬救兵。這個時候哪一個他才是真實存在的?答案很簡單,跑出去的那個有意識的他才是真實的。

由此,我們也可以想像,當你的意識不存活在你的體內的時候。你就只是一個行屍走肉而已。那麼 保持正念,就是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重新組建自我。

這就好像假設一個魔術師把自己的身體切成很多塊兒,把每一塊放在不同的地方,手掌放在南邊,手臂放在東邊,腿放在北邊,然後藉助某種魔力魔術士大喊一聲,身體的各個部分重新組合歸位了,正念就像是這個魔術。他是奇跡,可以瞬間召回我們還散的心,使它恢復完整,這樣我們就可以過好生命的每一分鍾。

簡單點來講,就是你吃橘子的時候你能感覺到自己在吃橘子?你洗碗的時候你知道自己在洗碗?這聽起來很簡單吧。其實這很難。因為做到一瞬間的自我意識很簡單。但若讓你時時刻刻都保持著感知自己在干什麼?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大數據統計,國民目前每天用手機的時間平均在5到8小時,看手機在256次。也就是說,我們的注意力被他物所吸引。當你的注意力被別人剝奪後,你的生命流失的進程在加快。但當你把注意力投向自己的時候,日子就慢下來了,生命也會拉長。 就好像木心先生詩中描述的那樣:「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你會找到很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會真實的擁抱自己,你將不會在無緣無故的陷入虛妄之中。

書中介紹了很多方法,但主要有三種:

第一練習呼吸。 當一個普通人有覺知的呼吸時,他就已經開悟了,為了維持長時間的正念,我們必須不斷的關照自己的呼吸。呼吸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數呼吸,二是隨呼吸。

數呼吸 就是在吸氣的時候心裡數「一」呼氣的時候心裡數「一」;在吸氣的時候心裡數「二」,呼氣的時候心裡數「二」,這樣一直數到十,然後再從一開始。這些數字就像一條繩子,把正念和呼吸系在了一起。

隨呼吸 就是讓呼吸變得平靜,並且和緩的方法。修習者應該躺在墊子上雙臂輕松的放在身側,不要墊枕頭,專注呼氣,看它有多長,心裡就默數。呼氣結束時,稍作停頓,讓你的肺自發的吸入新鮮的空氣,讓你的肺在不費力的情況下,能吸多少空氣就吸多少空氣,吸氣一般要比呼氣短一些。大約10到20分鍾之後,你的心緒就會沉靜下來,靜得像一個池塘,水面上甚至連一絲漣漪都沒有。

第二設定正念日。 就是一周選出一天作為自己修煉正念的時間。這一天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讓自己處在正念之中。不要為了趕任務做事兒,要下定決心,以放鬆的姿態,全神貫注的做每一項事情,享受你的工作,與他合一,如果做不到這些,正念日就沒了意義。

第三進行禪修。 打坐背部挺直,掌心向上,左手放在右手上,放鬆雙手、十指、雙臂、雙腿。要訣有兩點,關照和放下。 關照你的呼吸, 放下其他一切事,放鬆身體的每一處肌肉,大約15分鍾後,你就能達到沉靜的狀態,內心充滿祥和與喜悅。你可以想像一顆被扔進河裡的鵝卵石。鵝卵石毫不費力的沉入水中,以最短的距離下沉,最後沉到河底,沉到最佳的休憩處,自始至終不沾染任何東西,你就像那顆把自己沉到河裡的河,放下一切,此時此刻,你存在的核心就是你的呼吸。然後我們要學會 觀心 。心不強占心,心不把心趕走,心能夠觀察到他自己。佛經說,心就猶如一隻在森林中不停搖盪的猴子,為了不讓其行蹤飄忽不定,我們必須一直看著這只猴子,甚至和它融為一體,以心觀心,就像物體和影子,影子無法擺脫他自己的影子,兩者其實是一體,無論心飄盪在哪裡,他人任就會被拴著。

這是第二遍精讀《正念的奇跡》,也是第二遍寫讀書筆記。人生在不同的時間段看一本書,側重點和體驗完全不一樣。但也是成長的見證,姑且把兩年前寫的讀書筆跡附後,作為補充。

 讀而思5:正念的奇跡

在拿到本書之前,單聽書名,本以為是一本教人正思正想,遠離邪魔歪道的雞湯類書籍。開卷不到3分鍾,立刻為自己的淺薄而汗顏。所謂「正念」是指:對當下實相保有覺知。有了正念,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重建自我。

本書作者是一行禪師,越南人,他是推動「入世佛教」的主要人物。全書共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一行大師寫給廣兄(越南社會服務青年學校主要成員)長信改編而成的主體部分——正念奇跡。裡面涵蓋何謂正念?正念修習的好處?正念修習的方法。第二部分是佛經的選讀。作為一名紅塵俗人,大概翻翻,已是雲來霧去,嗚呼哀哉了……所以這部分就繞道了。

我們時常看書,覺得一本書還不錯的理由,不外乎三點:一是引人入勝;二是書中觀點填補了你思想上的空白;三是書中所提的觀點是你日常行為的印證。那麼我喜歡本書的理由主要在第二點和第三點。

  這是全書開篇處的內容。深以為然。時常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生活中要扮演各種角色:母親、女兒、妻子、職員、學生、朋友……以至於常常抱怨被「他人」、「他事」佔用了太多自己時間,就如消防隊員一般,東奔西跑,疲於奔命,不得半點喘息,很少有時間停下來問:我是誰?我在何處?我又將去向何處?當「我」已「無我」時,那個時時奔忙的人,也只是機器的代稱而已。看到這一段,我突然想:這樣的一種狀態也許就源於自己總在分割時間,先行抽離自己,過於強調「你的時間」「我的時間」,當「我」沒有融入時,「我」便是不存在的。正念就是讓我們覺知到我的存在比如:「我是母親,我在陪伴女兒成長,這一刻屬於我!」覺照到自己的心念與動作,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只有如此,我們才不會被過去和未來吸走,才能實實在在的活著。

  自己是一個跳躍性思維的人,一閃之間念頭已是千轉,平日和人聊天,若他人將事情重復兩遍以上,心便不由已的飛往十萬八千里以外的太平洋上。如何將心念快速牽引回來,於我一直是未解之難題。本書介紹了非常好的一個方法「呼吸」。書中談到「呼吸」時,舉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小例子。說有一面高牆,站在頂端可以看到很遠地方,但是沒有工具讓人登牆,只有一條從頂端往牆壁兩邊垂下來的細線。聰明人會在細線一端,綁一條粗繩子,然後走到牆的另一邊,拉下細線,粗繩子就會被牽到牆的對面,當我們固定粗繩時,就可以輕松上牆了。而我們的呼吸就像那條細線,一旦我們知道如何應用它,它就會成為絕佳的工具。看來可以先試試!

  

說實話,這一段因為牽扯了一些佛理,如「五蘊」;如「緣起觀、無常觀、慈悲觀」等,看的不是太明白。不過桌子這個例子,到是如撬開罐頭的工具,讓人能略窺探一二。書中講:人們通常將實相切割成塊,因而看不到萬事萬物的相互依存,看到一切中的「一」和一中的「一切」就突破了一個大障礙。  這段話讓我聯想到,老子是不是就因為明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一」之道,由此達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的境界。這個世上也只有真理是可以穿越一切:術界、學界、國界以及時間和空間。

《正念的奇跡》現階段於我的啟發,大致如上。也許一年或者兩年亦或多年後,再看此時的所思所想,會覺得理解尚在杯口處,但人的成長不就如此嗎?今天只是通往未來的一個台階,只要我們天天向上就好。

                                                                                                       曉文

                                                                                                2015年5月16日

花絮:周末回家和老爸老媽一邊包餃子,一邊「大談」自己對《正念奇跡》一書的理解。書房寫作業的女兒探出頭來說:「媽媽,你已經脫離了正念!」是噢,立刻自省,我在包餃子,我在包餃子,我在包餃子……可是,等等,親愛的女兒,你又是在寫作業嗎?

閱讀全文

與五蘊大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靜態網站模板大氣 瀏覽:504
無線網密碼怎麼改fast 瀏覽:211
程序原始數據採集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2
max發光材質教程 瀏覽:675
蘭州linux培訓 瀏覽:818
手機qq怎樣查看帳號和密碼 瀏覽:142
word2010無法保存文件 瀏覽:743
ppt里怎樣添加視頻文件在哪裡 瀏覽:405
如何把隱藏在電腦中的文件找出來 瀏覽:574
ios照片分類app 瀏覽:65
excel如何調用exe文件 瀏覽:8
蘋果按下主屏幕以升級 瀏覽:461
win10塵埃3雙擊沒反應 瀏覽:160
如何一個人開發app 瀏覽:864
資料庫中實體的完整性如何保持 瀏覽:831
哪個二手車網站便宜啊 瀏覽:489
濟南地鐵app買了票怎麼退 瀏覽:424
食用油行情看哪個app 瀏覽:776
怎麼移動迅雷下載到一半的文件 瀏覽:803
哪些紅頭文件的抬頭下面是雙紅線 瀏覽:63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