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數據殺熟」你遇到沒有這4大平台將被套上「緊箍咒」
作者 | 金萊
來源 | 財經 觀察網
不久之後,一直以來亂象不斷的在線 旅遊 業終於將被戴上了一個 「緊箍咒」 ,《在線 旅遊 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規定的第十五條明確: 在線 旅遊 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 旅遊 者消費記錄、 旅遊 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 旅遊 者合法權益。
國家之所以在法規中做出這樣的規定,主要是因為這些年國內在線 旅遊 市場快速增長下,相關企業和平台利用大數據殺熟搞得民怨沸騰。
大數據殺熟普遍存在,在線 旅遊 位列前茅
那麼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網路給出的「大數據殺熟」的定義是: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項服務,互聯網企業利用所擁有的用戶數據,給老用戶的價格要高於新用戶,以此獲得利潤最大化。
這是因為新用戶黏度低,對價格比較敏感,平台希望其變成忠誠用戶,就會提供更多的優惠措施來留住新用戶;而老用戶已經是忠誠用戶,他們基本不會貨比三家,所以平台方面覺得不需要來特別對待。
這一行為的本質是一種差異化的定價策略,企業依據不同顧客的偏好以及價格敏感性,對「熟客」推薦與其個人特徵相吻合的產品或服務,並收取更高的價格。
這一項策略之所以能夠給實現,基礎是海量用戶數據,突破口是國家這一方面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讓平台有空子可鑽。
如今這一現象已經普遍存在於網上消費之中,很多人有過被殺的經歷,這並非胡亂猜測,而是有調查數據為證。
針對「大數據殺熟」現象,去年北京市消協專門委託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技術研究院開展了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人群中近9成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普遍存在,而且56.92%的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
那麼人們在購買那些商品和服務最容易被大數據「殺熟」呢?
答案是網購、 旅遊 、酒店住宿、網約車、外賣、影視等消費場景。
在這56.92%的有過被「殺熟」經歷的消費者中,被購物類APP「殺熟」的有44.14%,被線 旅遊 類APP「殺熟」的有39.5%,被打車類APP「殺熟」的有37.17%;
此外,外賣類APP、視頻類APP、電影類APP也有不同程度的大數據「殺熟」現象,比例分別為16.26%、15.10%、13.94%。
而在57個樣本的體驗調查中,在線 旅遊 出現問題最多,去哪兒、飛豬兩個平台出現老用戶費用比新用戶貴的情況。
針對這一項調查結果,去哪兒、飛豬等平台均否認存在「大數據殺熟」行為,稱對所有用戶報價均一致。
而價格變動系優惠活動(促銷紅包、新人優惠)以及酒店和航班庫存變化帶來實時價格變動,因此會出現同一商品不同人購買時價格不同、同一人在不同時間購買同一商品時價格也不同的情況。
然而消費者、廣大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從以下3個案例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幾大在線 旅遊 平台都存在殺熟的痕跡。
4大平台都「殺熟」,消費者維權難
案例一,黑貓平台匿名用戶投訴 同程 。
我用同程超3年,一直用同程訂酒店機票火車票等,是白金卡會員,我愛人基本不用,但是同時訂一家酒店,入住時間及要求、房型等完全相同的情況下,我這個白金卡需要付出的總金額比我愛人高出不少,明細顯示房價也比普通用戶高出很多,詳見圖片,由此可見多年來一直在用會員的名義多花錢,現索賠一年差價一萬,索賠總計3萬元。
案例二,黑貓平台用戶oakhl投訴攜程。
2018年7月13日一對北京夫妻同時在攜程為一大人訂23日和26日北京往返三亞的機票,是攜程白金用戶的妻子幾次查詢發現機票價格遞次上升,於是趕緊下單並支;而同時在也在攜程查詢下單丈夫詢問問妻子價格,發現價格比他的價格每人都高出好幾百。而聯系攜程要求退票時,攜程客服不僅不承認殺熟,還要反收1800元的退票費。
以上兩個案例都是夫妻 李 兩人在同一時間在同一平台訂機票、酒店,結果是老用戶反而比新用戶多花錢。
除了這一種殺熟的方式,在線 旅遊 平台的另外一招就用「售罄」手段逼迫趕時間的老客戶買高價票。
一名近3年每年年均買在300張以上機票(支付費用50萬元左右)的客戶在2020年8月17日晚在「去哪兒旅行官方旗艦店」預定8月18日成都至拉薩MU5825航班,平台顯示該航班機票票價為920元(剩8張),下單後支付頁面,顯示航班已售完。
返回首頁刷新後重新預定,票價為920元(剩8張)的信息仍存在,為避免耽誤行程,於是選擇了1550元的票價進行購買操作,至支付頁面時,平台提示票價升高到1795元,加上機建、燃油等費用,成交價格1895元。
目前在黑貓投訴評平台,這樣的「大數據殺熟」投訴案例多達400多起。看似很少,其實很多,因為很多人意識到知道被「殺熟」後根本沒有去投訴。
調查結果顯示,在意識到自己被「殺熟」後,只有26.72%的人選擇向消協、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或者向媒體曝光;剩下的近3/4要不忍氣吞聲、自認倒霉,要不就是用腳選擇用腳投票。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很多人知道投訴、訴訟、曝光等手段也沒用。
因為即使消費者發現自己被"殺熟",由於平台這一手段的復雜性和隱蔽性,消費者舉證確實存在困難;而即便是拿到確切證據,也很難通過訴訟、投訴或者媒體曝光等方式贏得權益。
不僅如此,能夠發現到自己被「殺熟」的人還只是的很小一部分,絕大多數消費者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殺熟」了。
因此即使不斷被旅客投訴,這些國內的在線 旅遊 平台仍然「有恃無恐」,也沒有停下「殺熟」,因為這樣來錢快。
法規處罰減弱,仍可重塑行業信譽
而在這么多年消費者的不斷地投訴聲下,國家終於決定整治這一亂象。
去年10月9日《在線 旅遊 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發布,一年以後《在線 旅遊 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施行。
不過相比於徵求意見稿,正式實施的「法規」對於在線旅經營者的的處罰力度大大減弱。
徵求意見稿中規定,對於「大數據殺熟」行為,縣級以上文化和 旅遊 行政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處罰。
即沒收違法所得、責令限期改正, 並可以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罰款 。
而在正式法規中,這一條處罰被刪除了,只是通過約談等行政指導方式予以提醒、警示、制止,並責令其限期整改。
當然,這一法規的實施對於規范行業發展肯定是有幫助的,有助於重塑在線 旅遊 行業的信譽。
❷ 為什麼不同渠道訂酒店,價格竟然能相差三倍
因為酒店在利用信息差來欺騙消費者。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個人信息。當用戶的個人信息被有些企業收集起來以後,有些企業就會利用這些信息來殺熟,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大數據殺熟。
一、我先講一下關於這個事情的真實案例。
上海曾經對上海地區的酒店做過一次調查,發現上海的酒店在不同軟體上竟然會有不同的價格,有些豪華酒店的價格甚至相差三倍以上。當用戶通過不同的渠道來預訂相關酒店的房間時,酒店的價格會發生變化,不同用戶的訂房價格也會各不相同,老客戶的價格反而會更貴一些。這個事情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自己也曾經遇到過大數據殺熟的現象。
總後,這些所謂的價格差只不過是因為大數據殺熟而已,這樣的企業也很難獲得長足發展。
❸ 你遇到過哪些利用大數據殺熟宰客的例子
況一:老用戶比新用戶價格高?
據報道,有網友稱,自己在某電影票訂票平台上體驗到了被「殺熟」。她表示,用新注冊的小白賬號、普通會員賬號和高級別的會員賬號同時選購同場次電影,最便宜的是小白賬號,其次是普通會員賬號,而高級別的賬號一張票要比小白賬號貴出5元以上。另外,自己下半年開始,電影票平台價格顯示均價30-40元,而一年前均價為20元。
情況二:蘋果用戶比安卓用戶價格高?
目前,大家的手機大多分為兩個陣營,分別是蘋果iOS系統和安卓系統。然而,一位網友發現,用蘋果手機打車比安卓手機打車貴。此外,某些視頻網站也會根據手機不同型號給出不同的收費待遇。以騰訊視頻為例,開通VIP會員,安卓用戶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的價格分別20元、58元、108元,年費是198元,而蘋果用戶購買則要貴出5-35元不等。對於存在價格差異的原因,客服表示,是由於其中包含蘋果收取的手續費。
情況三:不買價格變更貴?
默認捆綁上次服務?媒體報道,在線旅遊平台被批評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最多。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在某在線旅遊平台訂機票,選好的那班每次看時都會上浮;而當自己選好該機票後取消,再選那個機票時,價格立刻上漲甚至翻倍,在自己覺得「不買會更貴」而匆忙下單後,發現該航班價格又恢復到最初的低價。此外,還有一種根據用戶的「上一次行為」而默認捆綁相應服務,例如剛剛注冊會員的用戶,他在購買機票時,系統僅默認顯示一張機票的價格;而一旦他在這一次同時勾選了貴賓休息室、接送機服務或酒店優惠券等附加服務,那麼在下一次下單時,系統會默認幫他勾選同樣的服務。
情況四:不同用戶價格不同
有網友在微博發出兩張截圖稱,自己與家人在某旅行APP搜索機票,同一航班同一時間不同手機搜索出來的價格卻不同:
❹ 滴滴再現大數據「殺熟」 ,為何網約車平台敢明目張膽坑客戶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網約車平台之所以敢明目張膽的坑客戶,也是因為在現實期網約車平台缺乏必要的市場監管,導致價格混亂,另一方面利用平台自身的優勢實行市場定價,也會導致客戶的利益受損,所以在大數據殺死的時代也導致一些客戶的利益遭受損失,因此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出發來思考問題。
3,網約車平台之所以明目張膽的坑客戶,最根本原因是因為在大數據時代經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對用戶的心理訴求進行猜測,因此導致一些客戶利益得不到保障。其實不能說是在大數據時代滴滴通過大數據分析,對潛在的用戶人群實行群體定位,這就導致一部分顧客因為自身的消費觀念原因,所以導致成為滴滴宰殺的對象,而對我們來說。這也是大數據時代,客戶遭受利益損失的最根本原因/
其實不得不說是第一在線大數與殺數一方面確實是因為自身的壟斷地位,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大數據時代經過大數據分析對客戶實行消費群體定位,這就導致一部分顧客必定會成為大數據殺手的犧牲品,而另一方面缺乏市場有效的監管,因此滴滴這種行為也很難得到有效的制止。
❺ 美團竟然在「殺熟」,會員反貴8元,大數據之下如何「反殺熟」
我們需要合理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被大數據殺熟了,我們需要把相關APP舉報到市場監管部門,通過這樣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互聯網行業,在很多互聯網公司掌握了大量用戶的個人信息,所以互聯網公司可以利用用戶的個人信息作出上述的行為。這種行為本身沒有任何職業道德,同時也違反相關行業規定。雖然工商部門已經明確表示互聯網公司不能利用大數據殺熟,但有些企業依然會這樣做。
一、美團竟然會利用大數據來殺熟。
即便工商部門已經明確要求互聯網公司平等對待用戶,很多互聯網公司也簽署了互聯網平等公約,然而對於美團這樣的企業來講,美團依然在利用用戶的大數據來殺熟。在會員購買商品的時候,會員的價格反而會比非會員貴8塊錢,很多用戶對此難以容忍。
❻ 我國擬立法應對「大數據殺熟」,你遇到過哪些大數據殺熟案例
大數據殺熟現象由於涉及到平台的壟斷行為,因此國家把大數據殺熟行為列為一種非法的犯罪行為。因為各大平台利用大數據對消費者進行分析以及分類,那麼就會導致消費者的各種各樣的行為就會完全的被各大演算法所監控,沒有任何的私人隱私可言,而且自己的任何消費習慣將完全地被智能機器人掌控。
從這兩個案例當中,我們就可以得知,現在大數據殺熟現象已經非常普遍,而且給消費者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害,因此國家才會完善法律,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更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果自己在這方面被大數據演算法侵犯了個人隱私以及個人利益。
我認為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來進行維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被侵犯,生活在互聯網信息時代,自己的維權意識也要增強,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不被演算法計算。
❼ 「大數據殺手」事件登上熱搜,各大平台被質疑,事件背後的根源問題是什麼
實則而外電商購物,點外賣、訂酒家、訂機票,買假票都可能產生殺熟。而上述旁及的這些,差一點美團都有關系,大數目殺熟的引發莫過於太大,於是美團不久前兩天淪落大數目殺熟質詢的贅。
中原裁判文書網頒布一份判詞出示,京師某網路公司負責人朱某找到金立分公司致璞科技,由朱某開銷木馬病毒,金立肩負在部手機出廠前植入到手機中。植入病毒之後,無繩機就成為了方可被黑客遠距離操控的肉雞。用戶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像,部分非法定廠商,曾經把在部手機出廠前植入病毒奉為一種好端端操作。一邊是無良廠商採集甚或並未下線的竊取用戶數據,單向是一部分人還在用綜采來的額數開展演算法支配。這鬼祟是境內隱衷數據保護的短斤缺兩,索要無微不至。
❽ 四川成都,一網友買機票遭遇「殺熟」,通常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做
四川成都的某位網友發布了這樣的視頻,視頻中這位網友拿出了兩部手機,並翻到了訂機票的價格頁面。
同樣的出發日期,同樣的目的地和始發地,同樣的軟體,其中的一部手機價格只需要900元左右,而另外一部手機價格卻需要1000~2000元不等。
該位網友在對比之下發出了靈魂拷問:“難道我更有錢嗎?”
除此之外還可以找同事幫忙,正如視頻中的這位大姐,將她的手機與同事的手機對比一樣,對比的結果雖然是慘淡的,但是大姐可以借這位同事的手機來買機票。事後再給同事錢。
當然了,要想這樣做,必須建立在對方同意的前提下,這時候拼的就是人品了。
❾ 有關「大數據殺熟」的案例並不少,所謂的「大數據殺熟」到底是什麼
現在是網路時代,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互聯網,平時也是經常利用互聯網進行購物。可是在這過程中,一種叫做“大數據殺熟”的現象逐漸被曝光,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好奇。
“大數據殺熟”的主要表現方式有三種:
1.根據設備差異定價,比如針對蘋果用戶與安卓用戶制定的價格不同。
2.根據用戶消費時所處的場所不同而差別定價,比如對距離商場遠的用戶制定的價格更高,這點在外賣行業體現的很明顯。
3.根據用戶消費頻率的不同而差別定價,一般來說,消費頻率越高的用戶對價格承受能力也越強,也不會過分糾結價格的變化。
其實,這種所謂的“大數據殺熟”是建立在侵犯消費者隱私的前提下形成的。所以,面對大數據“殺熟”的趨勢,消費者應該積極主動的保護個人隱私;作為商家,應該反思大數據的各種不同用法,在利用大數據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遵守合規合法的交易原則,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殺熟”能變成“親熟”!
❿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經常瀏覽一些資訊的人對於大數據三字應該並不陌生,大數據代表的就是巨量的資料,但是大部分人對於大數據殺熟不太懂。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
1、使用多個帳戶進行交叉驗證。再找到幾個朋友,您甚至可以使用父母的手機進行搜索和比較,然後選擇最低價格下訂單。
2、掩蓋價格敏感的用戶。如果可以將您定義為對價格敏感的用戶,則平台向您推送的價格可能不會太高,否則第二次會有額外的優惠券和其他補貼。
3、反向操作,圖像模糊。當您要搜索礦泉水時,請同時搜索一些不相關的可樂,衣物,皮膚護理產品等,並使用不相關的數據來掩蓋您的真實意圖數據。需要說明的是,當用戶畫像的准確性下降時,您不太可能被「熟練」,但是平台提供的精緻和個性化服務的質量可能會下降。
4、注意您的隱私保護。盡量不要在網站,移動終端,APP,微信,QQ和其他社交網站上過多地暴露自己的信息。另外,集中精力吧!不要讓您的地理位置,地址簿,相冊等隱私得到盡可能多的保護。關閉所有不必要的位置許可權,照片閱讀許可權,地址簿閱讀許可權,並且不要連接到未知的WiFi甚至某些正式的WiFi。
大數據殺熟什麼意思
它是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來比較用戶的消費行為,即使在相同的產品/相同的服務/相同的條件下,也要根據不同人群的消費潛力為不同人群設置不同的價格。
這樣一來,容易花錢的老用戶(「熟識」的客戶)就可以花更多的錢,不容易花錢的用戶應嘗試一下,讓他花一些錢,以使金額最大化。例如,美團外賣為老顧客提供1元的補貼,為新顧客提供6、5元的補貼。
被大數據殺熟應該如何申請賠償
大數據符合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條件:
首先,經營者客觀地實施了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其次,消費者的用心良心;
第三,消費者蒙受損失;
第四,經營者的欺詐行為與消費者遭受的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因此,除了補償消費者的損失外,實施大數據的運營商還應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增加對損失的補償。增加的賠償額是消費者購買貨物或獲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如果追加賠償額少於500元,則賠償500元。由於大數據的`價格差異有限,個人消費者不會遭受太多損失,因此懲罰性賠償是消費者獲得賠償的重要途徑。 《消費者保護法》第10條規定,消費者有權根據公平交易條件獲得公平交易結果,這主要體現在消費者以合理價格購買商品或獲得服務的權利。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所謂「大數據殺熟」,有人將其定義為互聯網廠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的行為。也就是說: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項服務,互聯網廠商顯示給老用戶的價格要高於新用戶,並依此獲得利潤最大化。
大數據殺熟案例
大數據殺熟現象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馬遜在2000年一個差別定價「實驗」。當年,有用戶發現《泰特斯》(Titus)的碟片對老顧客的報價為26、24美元,但是刪了cookie後發現報價變成了22、74美元。這件事情的曝光,讓亞馬遜面臨消費者如潮的譴責,最後CEO貝索斯親自道歉,稱一切只是為了「實驗」。這是否僅僅是個「實驗」不得而知,但調整價格來「追逐利潤」是毋容置疑的。
有網友自述,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特定酒店,朋友的賬號顯示只需300元,自己的賬號則要380元。相同的房間,不同的價格,這算得上演算法的「功勞」。通過深挖消費者過往消費甚至瀏覽記錄,讓演算法洞悉消費者偏好,不少互聯網平台清晰地知道消費者的「底牌」,於是就有了上述的看人下菜碟。
大數據殺熟的原因
部分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會把用戶進行分類。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就是把用戶分為價格敏感性用戶和非價格敏感性用戶,由於使用習慣老客戶多為非價格敏感性用戶,而新用戶則對價格比較敏感。企業則針對不同類別的用戶提供不同的價格以獲取更多的利益。
怎樣理解大數據殺熟
與其稱這種現象為「殺熟」,不若說是「殺對價格不敏感的人」:一罐可樂,在超市只賣2元,在五星級酒店能賣30元。這不能叫價格歧視,而是因為人們能住得起五星級酒店,那麼就是要被「殺」,這個理論套用在「大數據殺熟」上卻並不恰當。一個關鍵問題是,一罐可樂的正常價格是透明的,所以在五星級酒店的溢價是公開的。但「大數據殺熟」卻處於隱蔽狀態,多數消費者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溢價」了。此外,將老顧客等同於「對價格不敏感的人」,也有偷換概念之嫌。
大數據殺熟相關法規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實際體驗調查結論與網友的反饋大相徑庭。實際調查顯示,大數據「殺熟」問題並不明顯,只有個別價格不同行為涉嫌大數據「殺熟」,調查點名了去哪兒和飛豬旅行等網站都有不同程度的大數據殺熟情況。但消費者發現被大數據「殺熟」後,由於其存在復雜性和隱蔽性,維權舉證確實存在困難。
2019年10月9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2]
針對最受關注的「大數據殺熟」問題,《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針對不同消費特徵的旅遊者,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2]
大數據殺熟還將面臨最高五十萬元的處罰。《暫行規定》第三十五條規定,違反該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處罰。具體來說,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大數據殺熟的幾種方式
「殺熟」,看字面的意思,就是同一個平台的同一款產品,每個賬戶看到的價格是不一樣的,老用戶的購買價格比剛注冊的新用戶價格貴。
大數據殺熟,其技術基礎是大數據,也就是海量的用戶數據,通過你的基礎屬性數據判斷你所在用戶群體、人群特徵(如消費能力等)、通過你的行為判斷數據,判斷你的偏好、消費水平和消費意願強烈程度。然後通過精準的用戶畫像,推送不同的商品價格。
一般來說,有幾種情況:
1、根據地理位置定位,如果你附近商場或商店少,顯示給你看的商品就會加價,幾年前,美國就有「如果附近沒有肯德基,就給用戶顯示更高的披薩價格」的案例。還有,如果你在「富人區」,賣給你的東西價格不加個三成五成的,好像也對不起大數據。
2、根據你的消費記錄,如果你是屬於花得起錢的那種,也會給你加價。
3、根據你搜索的詞彙、時間、頻率,判斷你是「隨便看看」還是「心裡長草」甚至是「心急如焚」,從而給你調整報價。
4、我還聽說,用不同的手機看到的價格不一樣,如,蘋果手機看到的價格可能高於其他的普通手機。
5、如果你是新用戶,商家可能會給你較高的優惠券,或者新人體驗券,最終購買的價格可能會低於老用戶。
怎樣應對大數據殺熟
在現階段,作為消費者,我們還無法保證商家自覺不「殺熟」,那該怎麼做才會盡量避免「被溢價」呢?
1、多用幾個賬號交叉驗證。多找幾個朋友,甚至可以用父母的手機搜索對比,然後選擇最低價的那個下單。
2、偽裝價格敏感用戶。如果你能夠被定義為價格敏感用戶,可能平台給你推送的價格就不會太高,或者二回有另外的優惠券之類的補貼。
3、反向操作,畫像模糊。當你要搜索礦泉水時,再同時搜索一些不相關的可樂、服裝、護膚品等,用無關數據掩蓋你的真實意圖數據。這個需要說明的是,當你的用戶畫像准確度降低時,你被「熟殺」的可能性降低,但平台給你提供的精細化個性化服務的質量可能會降低。
4、注意自己的隱私保護。盡量不讓自身信息在網站、手機終端、APP、微信、QQ及其他社交網站暴露得太多。另外,劃重點!盡可能地不要讓你的地理位置、通訊錄、相冊等等隱私被獲取。關閉掉一切非必須的定位許可,照片讀取許可、通訊錄讀取許可,不要連接來來路不明的WiFi,甚至一些看起來官方的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