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大數據時代應該這樣保護自己的隱私首先今年的全國兩會,這是多名政協委員關心的問題,政協委員連玉明多次提出有關加強網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的提案,聚焦個人隱私保護,並呼籲加速立法。制定數據安全法,應確立數據主權。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移動董事長、總經理鄭傑也認為,數據安全關系並影響網路安全、國家安全、公民個人隱私權益和社會安全穩定,應加快制定數據安全法。
在我國,數據安全已納入國家戰略保護領域。但鄭傑對現有與數據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進行研究後發現,我國數據安全的相關規定不夠全面,缺乏體系化,如「數據主權」的地位尚未確立。有鑒於此,鄭傑建議,盡快制定數據安全法。要確立數據主權,明確數據安全法的管轄范圍。明確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評估;要將相關國家、企業、組織、公民利益的數據活動納入數據安全法管轄范圍。
完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機制,將機制的適用范圍從網路安全法規定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拓展至網路運營者,明確重要數據的出境評估要求和評估責任主體。同時,對安全責任單位採取安全措施的原則、落實數據安全保護責任、採取防範危害數據安全行為技術措施等作出相應規范,建立數據安全投訴舉報制度。明晰數據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職責,明確數據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的規定,及時進行數據安全形勢研判和風險評估,發布安全風險預警,實現對數據安全風險的全天候實時、動態監測。
中國需要建立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組織
國際層面,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出台了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國內,網路安全法實施以後,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數據安全法也被列入了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這方面的標准也在不斷制定當中,所以關注度一直很高。
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副主席蔣穎敏銳地觀察到了這個趨勢,並據此提出了《關於推進國際間個人信息保護規則充分認可的提案》,提出中國需要建立一個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組織,來統一和協同國內外的法律法規。她透露,德勤將在今年發布一份亞太區隱私保護趨勢的調研報告,中國過去兩年內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進展也將被納入其中。
蔣穎指出,對於進入中國的企業來講,中國很多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的規定都散落在各種法律法規當中,內容也停留在相對原則性的層面,有些標准還只是建議性、而不是強制性的。所以,如何真正地規范和保護「走進來」的企業,還是有些挑戰。
更重要的是「走出去」的中國企業。GDPR的規定是非常廣泛和嚴格的,跟國內的法規差別也很大,像「被遺忘權」這樣的概念,在中國還沒有被清晰地提出來。即使技術上能做到合規,也需要付出極高的成本,而違規成本同樣很高。在目前數據跨境流動幾乎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企業全球化會面臨很大挑戰。
建立一個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組織,不管是委員會還是其他形式,要能夠統一和協同現在法律法規當中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很多規則,既對企業合規更有針對性,也更便於監管。同時,還可以利用這個組織跟國外機構加強互動,參與到國際規則的制定過程當中,讓我們的法律法規跟國外已經建立起來的法律法規實現互認,在立法過程中適當地借鑒參考,提升包容性,使跨境數據可以在一個相對無間、無阻的安全區域裡面傳輸。這樣既減少了企業的合規成本,又增加了國際競爭力。
成立國家大數據管理中心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晟航通廣科貿有限公司經理孫昌隆帶來的提案是《關於成立國家大數據管理中心的建議》。孫昌隆指出,大數據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在進行一些分析和判斷的過程中,需要其他領域的數據做支撐,而一旦需要跨領域尋求數據源,則會經歷比較漫長和復雜的程序,畢竟信息數據安全無小事。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統籌大數據的管理和應用。
針對這樣的情況,孫昌隆委員建議成立國家大數據管理中心。他說:「該部門將管理所有採集數據的出入口,對數據進行分類管理。按照形勢發展要求,擬定數據標准體系,組織實施數據開放、交易、應用等相關工作。統籌推進社會經濟各領域數據開放應用,包括個人社會組織申請應用數據。統籌全部數據信息系統、網路系統、政務信息中心的建設、管理,組織協調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與開放。統籌協調數據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應急協調相關工作。」
信息安全問題目前已經被擺在了「兩會」的檯面上,對其的關注度勢必將會越來越高。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機構等,如果不從宏觀層面深度思考信息安全之於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地位,就難以真正抓住人民期盼之所在。
⑵ 中國宏觀經濟統計邁向大數據2.0時代
中國宏觀經濟統計邁向大數據2.0時代
大數據並不是單純的海量數據,它更蘊含著一種計算和思維方式的轉變。我們要通過對海量數據的交換、整合和分析,發現新的知識,創造新的價值,帶來新的發現。
大數據比傳統抽樣調查的優勢就在於,大數據是採集每個可以採集的數據點,用全面數據代替了抽樣、片面、局部的數據。分析數據,就是為了從數字中尋找可能的規律。一個真實過硬的數據體系,更有益於科學決策,造福於社會。歷史學家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有過一個著名論斷:中國人不善於用數目字管理,對古幣存世量的討論,大多含糊其辭。
我國現行的《統計法》歷經1996年和2009年兩次修訂。社會各方越來越重視分析比較各類數據。不過,現實表明,我們的宏觀經濟數據的統計工作仍有大力提升的空間。2013年全國31省區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之和約為63萬億,這個數據超出了全國GDP總量逾6.1萬億。事實上,像這樣巨大的統計「誤差」絕非個例。出現這類統計誤差,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統計標准不一,比如未能有效釐清對特殊企業特殊行業的統計內容;二是統計中摻有政績「水分」,這也是導致統計誤差的重要原因。
在抽樣分析時數據測量能力有限,而大數據能獲得更加全面真實的數據,並且對宏觀趨勢給出快速預測。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能夠自己說話,傳統的科學統計模型已經過時,理論也可能被終結。
大數據的能量往往也超出我們的想像。在房地產價格統計上,銀行的貸款信息及住建部門的網簽數據能讓房地產價格數據更真實可靠;在就業領域,搜索引擎大數據可以幫助監測預警失業率和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通過鋼鐵、有色金屬、能源、水泥的貿易數據判斷供需走勢等等。這些不是異想天開,它們一旦落地,將大大提高宏觀經濟數據的精細化,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正如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所說,「誰擁有了大數據,誰就佔有了制高點。就政府而言,大數據必將成為宏觀調控、國家治理、社會管理的信息基礎」。他的話可謂高屋建瓴。今年全國兩會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可以通過分析春節期間移動用戶漫遊情況,掌握人口的流動規模與遷徙規律,為交通管理、鐵路運輸、公共安全管理等提供決策參考。這是挖掘大數據價值的現實建議。
與不少發達國家已把大數據的開發應用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相比,我國的大數據管理還處萌芽狀態。重定性、輕定量,重觀點、輕數據的思維慣性,使得我們在數據收集、使用和管理上不太靈敏。
目前,雖然各方都為挖掘大數據開發了很多工具,但大數據的成熟應用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首先,數據雜亂,價值密度低,如何有效地收集數據信息仍沒有成熟的方案。同時,數據的規模並不能決定一切,不論是哪種數據分析方式,都可能存在統計上的缺陷,不能說數據更大、更新、更快就沒有問題。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中國宏觀經濟統計邁向大數據2.0時代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⑶ 游戲裝備被盜可以報警嗎
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但是不能立案。
1、網路游戲中的虛擬物品,不過是電腦主機的一段數據而已,一旦脫離游戲,虛擬人物以及虛擬物品就不存在了。
2、這樣從某種意義上說,虛擬財產的價值並不屬於游戲玩家。「虛擬財產」被盜就面臨著取證困難,由於玩家和「網路小偷」在網上大都不以真實姓名注冊,他們的個人資料缺乏真實性。
3、作為受害人的你既要證明自己就是被盜者,又要證明「網路小偷」就是網路世界的偷盜者,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而民事案件的核心就是證據。
4、通過玩家之間的信任授權登錄賬號及密碼進行竊取游戲裝備。玩家在經常聯手玩游戲的同時,往往同時也建立了相互信任關系,也會將登錄賬號和密碼提供給對方幫自己升級、打怪、刷裝備,這樣的竊取行為被認為是授權行為,而不能認定為盜取行為。
5、聯系游戲客服,請游戲客服查詢相關具體情況,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向游戲公司索賠。
(3)大數據時代人大代表擴展閱讀
游戲裝備種類:
1、衣物。
包括武器、頭盔、鎧甲、腰帶、靴子、飾物。初級裝備品可以在商店中購買,高級裝備品需要通過打造得到。一些裝備品有角色、性別、等級和角色特有的限制,使用過的裝備可以進行修復。
2、武器。
武器是破壞生命和財產的工具,也因此被用來威懾和防禦。在游戲中,武器一般包括手持武器、法寶、暗器三種類型,比如有槍、劍、刀、弓、飛刀等等。
3、消耗品。
包括食物、葯品、打造原料、合成原料、暗器、攝妖香、飛行符、寵物口糧等。其中攝妖香、飛行符、寵物口糧和部分食物、葯品可以在物品欄里疊加,其他物品不能疊加。飛行符和攝妖香是江湖人士的常用之物,有了它們在江湖上行走會方便很多。
⑷ 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新
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新_數據分析師考試
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技術正在深度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大數據時代給社會治理提出了新機遇和新挑戰,因此,應適應大數據時代社會需要,變革社會治理方式。推進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看,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深圳市福田區在運用大數據手段推進社會治理方式創新方面再一次走到了全國的前面,率先進行了探索,對於研究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深圳市福田區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的實踐探索
大數據時代,只有讓政府以及各社會主體在合理共享各種最新數據的基礎上,發揮各自的優勢,深度挖掘數據的價值,在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內容和機制上不斷創新,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需求和環境,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的國家治理能力和實現社會治理方式的創新。深圳市福田區充分認識基礎數據的重要性,在如何保證動態、精準、充分佔有基礎數據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創新和探索。
突出大數據理念
針對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的特點,深圳市福田區在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方面,樹立大數據理念,推動智慧福田建設。
大數據應用的核心是數據處理。大數據應用要充分挖掘數據價值,進行深度應用。為此福田區提出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的目標,以「采、用、享、碰、推、嵌」六個字來概括數據應用理念。
「采、用、享」是傳統的數據應用,是信息化建設的第一次革命;「碰、推、嵌」是大數據時代的智能應用,是信息化建設的第二次革命,以「碰、推、嵌」的可視化倒逼「采、用、享」的進一步質量提升,指導前期系統的改造。其中「碰」即數據碰撞。如將街道計生執法、人民調解、安監執法、派出所接報的發案的出租屋,與未自主申報出租屋比對碰撞,推送給街道綜管執法人員,通過發現問題推動執法,推進自主申報工作。「推」即智能推送。如福田的智慧政務開發了智慧福田門戶APP和微信公眾平台,轄區居民只要安裝或關注,平台就會根據本人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自動推送服務信息。「嵌」即智能嵌入。如可以將業務辦理規則嵌入網格移動終端,如一旦採集滿足條件自動推送。
樹立「法治與證據」理念。大數據時代也是法制時代。改善大數據時代的社會治理,要進一步強化證據意識。福田區委、區政府強調提高社會治理能力要樹立「經濟社會是法治社會,法治社會是證據社會,只有掌握了證據才能掌握主動權,才能解決問題」的理念,注重用證據來說話,用證據來講事實擺道理。同時強調收集證據不僅僅是政法部門的事,而是所有政府部門的事。
在智慧福田的建設過程中,福田提出了要實現信息證據化,既所有信息流程都要打標留痕,作為法定證據。通過法定簽名、電子攝像等形式確定辦事群眾的法律主體地位,確保主體合法化;按照法律規定履行告知義務,使辦事群眾了解法律政策,掌握審批流程,提前准備相關資料,確保審批主動化;通過「審批結果電子上傳—法律文書紙質確認—法律文書電子歸檔」的流程,確保群眾申請、政府告知、電子歸檔、法律文書等環節實現流程證據化,對於執法、管理或服務工作中產生的各類文書、資料,電子化保存、歸檔,一方面,節約成本,延長保存期限,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能長期保留證據,應對以後可能出現的申訴或投訴。
樹立「信息支撐」和「流程再造」理念。在智慧福田建設和社會治理創新過程中,福田區從一開始就注重頂層設計,由區委領導統一協調部署相關工作,尤其強調「信息支撐」即建立「數據集中採集、資源多方共享」的共建共享機制,按照無條件提供信息數據的要求,打破信息壁壘,打通部門循環,促進資源融合,實現智能共享,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細致的服務;強調「流程再造」理念,整合全區現有各方數據資源、社會服務管理資源,全面調研各層級、各部門的業務需求和居民群眾的實際需求,認真梳理各項業務工作的辦事流程、業務關聯、信息關聯,通過循環交換、智能推送,簡化程序、減少環節、再造流程,提升服務效能,方便群眾辦事。注重深度挖掘和發揮信息作用,並利用此機會進行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業務流程再造。
構建電子政務應用體系
福田區委、區政府以深圳織網工程和智慧福田建設為契機,依託大數據系統網路,著力構建以民生為導向的完善的社會建設電子政府應用體系,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業務流程再造,有效提高了福田區的行政效能和社會治理能力。
建設「一庫一隊伍兩網兩系統」。一庫即一個公共信息資源庫,主要由基礎信息庫、業務信息庫和主題信息庫構成。一隊伍即一支網格信息員隊伍。以社區為基礎劃分為若干個基礎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一名網格管理員,負責各類信息的採集。兩網即社會管理工作網和社區家園網。兩系統即綜合信息採集系統和決策分析支持系統。
建設「兩級中心、三級平台、四級庫」。這是智慧福田的重點建設內容。兩級中心即區管理運營中心和街道管理運營中心。三級平台即街道、社區、網格三級工作平台。四級庫即區、街道、社區、網格資料庫。主要目的是為「織網工程」綜合信息系統在福田區全區各層面、各單位、各系統全面開發利用提供系統支持和技術保障。
構建「三廳融合」的行政審批系統。「三廳融合」即全面改革全區辦證大廳運作模式,將區、街道行政服務大廳和網上辦事大廳三廳融合,打造「綜合受理、後台審批、統一發證、監督監管」的工作模式,實現所有審批事項「一網辦、一窗辦、一站辦」。其特點為:一是梳理審批權責清單。老百姓面對的只是辦事事由,只是綜合受理窗口和發證窗口,不再面對具體辦證部門。二是實行並聯審批。涉及多部門審批事項,按照「一門受理、抄告相關、同步審核、限時辦結」的原則,由政府內部進行「聯審聯辦」,並聯審批。三是實現即來即辦。凡是提交材料齊全、不需上會或專家評審、現場勘查的申請,一律即來即辦。四是實現全區通辦。轄區居民可不受時間地域限制,進行網上申報,並可在轄區范圍內任何受理點就近辦理事務。五是實現無紙化辦證。建設證照證件資料庫,智能比對,不再要求居民提供相關紙質證明和重復提供復印件,只需要提供身份證或法人機構代碼證就可以辦理,著力解決申報材料多、重復提交多等問題。
建設政務徵信體系。建設政務徵信體系是福田區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政務領域的積極探索。其主要內容為:政務誠信信息主題庫、政務誠信信息管理系統、政務誠信服務網站,以及配套制定的《政務誠信信息管理辦法》,即「一庫、一系統、一網站、一辦法」。其主要建設內容為:一是誠信管理規范。二是誠信信息收集。三是建立政務徵信信息查詢系統,提供誠信查詢服務。
通過大數據系統網路和電子政務應用體系建設,福田區全面梳理「自然人從生到死,法人從注冊到注銷,房屋樓宇從規劃、建設到拆除」全過程政府管理服務相對應的所有數據,為實現信息循環、智能推送提供數據規范和數據支持。並在信息資源融合共享的基礎上,廣泛進行部門業務工作需求調研,理清部門之間的業務關系和信息關聯,通過部門循環、信息碰撞、智能推送,再造工作流程,有效減少了工作環節,簡化了工作程序,提升了服務效能,方便了群眾辦事。同時隨著政務信息資源面向社會開放的逐步推進,各類社會組織、企業和公眾將可以合理使用不含隱私信息的基礎數據,為社會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增值服務。
找准流動人口自主申報切入點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口管理不斷遇到各種挑戰,日益成為社會治理的重點和難點。深圳現有總人口1600多萬,其中戶籍人口310萬,流動人口1300多萬,是珠三角乃至全國流動人口最多的城市,流動人口規模大、流動性高,具有人口總量多、農村戶口多、租房居住多、同鄉聚居多、無業人員多,年齡偏低、文化偏低,居住變化快「五多二低一快」的特點。深圳流動人口給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帶來巨大挑戰和壓力,使深圳較早面臨城市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人口服務與管理問題。為此,深圳把如何有效破解城市人口二元結構難題,使流動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共建平安和諧社會,作為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首要任務。加強和改善流動人口管理成為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完善社會治理機制的重要切入點和抓手,通過大數據系統網路和電子政務應用體系建設,深圳市福田區在人口管理上創新性地開展了人口信息自主申報,使城區公民參與到人口信息採集工作當中,在提高信息採集效率的同時,促進了人口管理工作向社會治理方向改進。
統籌協調。福田區通過搭建信息自主申報服務平台,藉助全市「人、樓、房」資料庫和智慧福田資料庫為支撐,強化房屋分類分級分色管理、申報信息審核管理、派單跟蹤績效管理等三項管理,推送法律宣傳服務、簡訊提醒服務、上門辦證服務、數據共享服務等四種服務,實現了便捷申報、重點管控、減員增效、居民自治、數據安全五個目標。同時,通過強化宣傳推動和執法核查,實現居民遵守法律、自我管理和尊重誠信的社會氛圍,運用網格化、信息化和大數據理念,進一步提高社會管理精細化、數字化和動態化管理水平。
搭建平台。提供便民實用的申報平台。一是實現自動注冊批量推送;二是實現導航指引式操作,基層和群眾普遍反映良好,滿足了信息申報和管理需求;三是實現手機智能APP申報,群眾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鏈接到手機網頁視窗進行隨時、隨地申報;四是實現當事人只需錄入兩項信息便完成申報。同時,深圳市綜管辦向福田區提供深圳市近1億條歷史人口信息數據,用於自主申報的數據比對和信息遷移,實現了最大化的便捷申報。
信息申報。在人口信息自主申報過程中,福田區採取「大部分信息主動申報,少數信息上門採集核查」的運作模式。「主動申報、上門核查」,福田區將誠信申報的大部分信息直接入庫,綜管員只對部分存疑信息或未申報的人員上門核查。實行自主申報後,綜管員把更多精力用於對隱患、事件信息的重點採集和深化管理,並通過網格固化屬地管理和精細化採集,經過數據的比對分析,篩選防控對象、育齡婦女等重點人群,再由網格員有重點、有針對性上門採集、核實,確保糾紛、事件、計生等信息的獲取不受影響。
宣傳引導。在整個自主申報過程中,福田區充分運用報刊、電台、地鐵(公交)、高層樓宇等平台,以移動電視、展板以及宣傳折頁、海報等媒體介質,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宣傳,市民對自主申報工作的知曉率和配合度顯著提升,形成了自主申報的社會氛圍。
同時,為確保自主申報工作扎實推進,福田區通過敬告執法和聯動執法,大力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實現了自主申報「軟約束」和「硬約束」。一是開展敬告執法;二是建立「三聯執法」機制;三是開展專項執法行動。
強化監督。福田區通過建立健全指導督辦工作機制,強力推進自主申報工作的全面開展。一是建立兩級指導培訓工作機制;二是建立每周通報工作機制;三是實施約談推進工作機制;四是落實目標量化責任機制;五是建立獎勵激勵機制。
福田區多措並舉推進人口信息自主申報工作,在理念模式和可操作性上獨具特色,並經過一段時期的工作推進,取得突出成效。
深化民生微實事改革
城市社區治理創新是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支撐點,而社區治理創新的重點則是如何完善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機制和渠道,如何提高社區居民公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如何培育和提高社區居民社區自治的能力,只有社區居民才最了解本社區的情況和自身的需求與偏好,因此創新社區治理方式,激活社區居民自治是引導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途徑,是形成多元化社會治理格局不可或缺的內容。在探索社區治理創新,激活社區居民自治方面,深圳福田區通過開展「民生微實事」改革,以高效、快速解決百姓迫切需要、普遍關注的小事、急事、難事為切入點,創新性地走出一條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社區自治推進路徑。
「民生微實事」改革的主要內容是福田區人大代表提出的由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建設社區居民普遍關心和迫切需要的民生小項目。「民生微實事」項目的特點是單個項目資金量少,都是群眾熱切希望解決的惠民小項目。內容主要涉及小區設施維護、環境改造、文化服務等群眾迫切需要的方方面面。福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這項改革,制定《福田區「民生微實事」改革項目工作指引》,同時把該項改革同2012年福田區創新推出的「居民議事會」項目相結合,實現了「以居民議事會為平台,以居民共同商議、集體決策實事項目為內容,以議事規則為保障」的「平台+內容+制度」的系統整合。「民生微實事」改革的所有微實事項目均來源於居民群眾,並經居民議事會全體成員民主投票決議之後,按照「三議三公開」的原則組織實施。「三議」指項目由社區居民提議,街道黨工委組織工作站、居委會、群眾、專家商議,居民議事會決議;「三公開」是指決議結果公開、實施過程公開、實施結果和評價公開,充分發揮居民決議作用。以上措施有效激發了轄區居民參與社區管理服務事務的熱情,發揮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民主自治權利。
通過實施「民生微實事」改革,福田區一方面提高公共服務支出效能,提升社區居民滿意度,改善了黨群關系,另一方面有效激活了社區居民自治管理活力,培育了社區自治能力。福田區的「居民議事會」平台本身聚集社區各類組織、精英、賢達、戶籍和非戶籍居民代表,是社區居民充分表達民意的基礎平台。而2014年的「民生微實事」改革項目讓這一民主平台更接地氣、更有內涵、更具活力。
「民生微實事」改革項目,是福田區一場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嘗試。福田區蓮花街道從「小事」入手,不斷以問題為導向、需求為導向、實干為導向、責任為導向,創新社區管理模式,通過打造黨群「互動圈」、民生「服務圈」、基層「法治圈」、居民「自治圈」,構建了上下互動、黨群互信、同心同德、人人參與、鄰里和睦的社區「生態系統」。
福田區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的經驗啟示
福田區利用織網工程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契機,把新技術應用與社會治理機制創新相結合,對房屋管理、人口管理、社會參與機制等積極探索,其所取得的經驗,對研究大數據背景下的社會治理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理念更新是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新前提
當今時代,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信息化和網路概念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給社會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傳統的城市管理、居民服務和社會管理模式也必須通過改革實現重大創新,才能及時響應和滿足大數據時代社會各個主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的需要。深圳市福田區的實踐表明,深刻領會正確先進的大數據相關理念,對促進城市轉型升級和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實現推進社會治理機制創新、促進社會治理實現管理精細化、服務智慧化、決策科學化、品質高端化,具有重要作用。
掌握基礎數據是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的基礎
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所需的數據和信息迅速增長,各項社會建設工作的開展、各種社會治理方式的創新和各種公共服務的提供都需要大量的基礎數據與信息。如果沒有掌握大量的基礎數據與信息或者政府掌握的信息與數據不能及時更新,政府和各個社會主體就不能真正及時了解社會的各種需求,也無法規劃和選擇合理的提供服務的路徑與方式。
為及時精準掌握全市社區基礎數據,深圳市在全市實施「織網工程」,自2013年年底開始全面開展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主要內容是:按照「屬地管理、街巷定界、規模適度、無縫銜接、動態管理」的原則,將城市社區劃分為一定數量的基礎網格,作為社區服務管理的基本單元和相關職能部門實施網格管理的對接基礎。
一是科學劃分社區基礎網格,至2014年5月底,全市共劃分社區基礎網格16417個。二是為規范基礎信息採集行為、統一信息採集項目,開發社區綜合信息系統終端採集軟體,積極探索社區基礎數據採集、傳輸、分流、清洗、二次應用的方法和經驗。三是協調設立市、區網格管理機構。四是積極穩妥地推進網格管理隊伍整合,按照「一格一員、采辦分離」原則,對網格員進行定崗定責,統一採集網格內實有人口、實有法人、實有房屋(城市部件)、實有事件(矛盾糾紛和隱患問題)信息,提供給全市公共信息資源庫。五是組織開展PDA採集信息。各區按照核定的網格員數量,逐步落實PDA設備選型和招標采購,網格員利用手持移動PDA設備和身份證讀卡器,直接在現場採集、錄入、上傳人口信息。增強信息採集的實效性,而且提高了信息採集質量,特別是照片上傳率、人口信息要素完整率明顯提升。
流動人口管理是大數據時代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有效抓手
現代社會是高風險社會,社會越發展,社會系統越復雜,系統也越發脆弱。社會的許多風險是隱形或潛伏的,並且風險的爆發具有不可預測和不確定性。而在全球化時代和信息時代,人員、信息、資本、資源的跨區域流動越來越頻繁、規模越來越大,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加速了風險的傳播和擴大。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快速發展,中國社會已經由一個低流動性社會發展成為高流動性社會,人口在不同地區之間流動的規模不斷增大。人口流動規模及由其帶動的社會資源流動規模擴大帶來的社會流動性的大幅增加,強化和放大了各種社會風險,給社會治理工作帶來無法迴避的巨大挑戰。
進入大數據時代,一方面,流動人口的規模更大,流動性更高,給社會治理帶來更大的挑戰。另一方面,新技術的採用、對數據價值的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應用、理念的更新、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業務流程再造、新參與渠道的不斷擴展也為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效能提升和社會治理能力提高提供了重要契機和可能。社會管理和社會治理的主要區別在於,管理偏重於政府的主體作用,治理則注重多元主體的共同作用。社會治理的創新和改善,離不開各種社會主體的對社會治理共同參與,而完善流動人口對社會治理的參與機制和參與方式,擴展流動人口參與渠道是進一步提高我國社會治理能力,完善治理機制的重要內容。
出租屋管理是聯結高流動性社會中社會治理各個方面的關節點。大數據時代,社會也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在高度流動的人流、信息流、資本流和物流中,物業或房屋既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同時社會治理的對象主要是人和各個社會主體,而任何人口的流動過程或者法人的變更過程都離不開居住地或注冊地的變動。因此,加強出租屋管理是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強化流動人口管理的重要途徑。2007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房屋編碼制度。按照一戶一碼、統一編號的原則,對所有房屋包括合法和違法建築分別設定了唯一的房屋編碼,實現實有房屋全覆蓋,並製作房屋電子地圖。房屋編碼實行動態管理,房建設碼、房拆取消、定期普查、及時更新,房屋編碼不僅是出租屋登記管理的重要依據,而且逐步應用到居住證發證、門樓牌管理和城市管理的其他方面。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的關鍵
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新必須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充分運用大數據系統,提升政府便民服務水平,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至關重要。從福田區的實踐來看,從全員上門採集到有針對性上門核對,更多體現政府從「重管理」到「重服務」理念和行動的真實轉變,核對信息的服務模式更容易讓市民接受,也避免了重復擾民現象。另外,申報的數據通過與智慧福田綜合資料庫的碰撞,將實現區、街道、社區三級服務大廳和辦事窗口之間數據的隨機調用,市民在任何一個就近的辦事窗口都可以利用申報的數據辦理居住證、子女入學、計劃生育、高齡補貼等業務,減少了大量紙質材料的提交、審核,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從社區居民密切相關「小事」切入,能夠有效推進我國的城市社區治理從政府管理向社區居民自我治理轉變,有利於為社會治理構建最為堅實的民意和群眾基礎。
同時,政府從上戶全員採集信息到大部分信息主動申報的模式轉變,政府把有限的資源用於對少數重點人群的管理,使政府資源的配置更趨合理,實現了由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方式的轉變。另外,自主申報不再是人海戰術的上戶採集,只需對自主申報的信息開展有針對性上戶核查和上門服務,各街道把釋放出來的人力、財力用於民生服務和穩定隊伍、優化結構,調動了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實施自主申報後,全區綜管員配備減少11%,減員增效初步顯現。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⑸ 大數據時代,我們應該朝那個方向努力
信息網路
⑹ 2017兩會上,科技大佬都說了什麼
「兩會」已經成了街頭巷尾的熱點話題,各行各業的相關內容紛紛搶占各大新聞版面頭條。其中除了企業減負、環境治理、農業發展、食葯安全等時政話題外,以李彥宏、馬化騰、鄧中翰、郭廣昌為首的一系列互聯網大咖與科技企業董事長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及了「人工智慧」這一概念,從民生、醫療、大數據、晶元研發等不同領域闡述了人工智慧技術對於我國技術改造與產業升級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據統計,今年來參加兩會的大佬們身價總值已達8000億人民幣,作為當下市場經濟的開拓者和引領人,他們關注的問題往往是於社會尖銳而關於民生的。
李彥宏
除此之外,雖然今年並未參與兩會,但劉強東仍然隔空喊話,表示希望國家出台更多扶持和鼓勵政策,以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應用於商業領域。除此之外,劉強東還呼籲人大代表重視中國電商從業人員的社保問題。
1.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應用於商業領域;
2.推動中國電商從業人員的社保問題。
⑺ 人大代表雷軍建議保護電子廢舊物中個人數據安全,個人數據丟失有哪些危害
人大代表雷軍建議保護電子廢舊物中個人數據安全 ,個人認為這樣的提議非常好,也非常重要,現在是信息時代,個人信息就是巨大的財富,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現在人們更換電子產品的頻率非常高,若是對於一些電子廢舊物中個人數據處理不當,落入到不法分子的手中,我們的生活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個人隱私被暴露;受到廣告商家的信息轟炸;可能會引發嚴重的詐騙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和隱私不希望被別人知道,如果我們的隱私被公之於眾,可能就會十分缺乏安全感,你的信息被人一覽無余,走在街上彷彿跟“沒有穿衣服”一樣,會讓人覺得非常不舒服。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我們享受著大數據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在承擔著信息泄露的風險,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在換手機的時候,一定要將相關的個人信息清除干凈,不給壞人可趁之機。你認為個人數據丟失有哪些危害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⑻ 大數據時代帶來更理性、更可靠的決策
大數據時代帶來更理性、更可靠的決策_數據分析師考試
究竟是什麼魔力,讓「大數據」這一概念得到全球各國的普遍關注?到底什麼是「大數據」?它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在我們尋求對這些重要問題的解答時,牛津大學網路學院互聯網研究所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希望我們對他的采訪,可以幫助讀者們找到這些疑問的答案。
最近一段時間,「大數據」的熱潮席捲全球,正如美國《福布斯》雜志所說的那樣,如今,在瀏覽新聞網站或者參加行業會議時,想看不見或聽不到「大數據」這個詞幾乎不可能。去年,美國6個聯邦政府部門宣布將啟動「大數據研發計劃」,投資超過2億美元以改進從海量和復雜的數據中獲取知識的能力。同時,我國科技部發布的「『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信息技術領域2013年度備選項目徵集指南」也把大數據研究列在首位。眼下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要把發展「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
究竟是什麼魔力,讓「大數據」這一概念得到全球各國的普遍關注?到底什麼是「大數據」?它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的生活?眼前對「大數據」的關注度是否已經過高了呢?在我們尋求對這些重要問題的解答時,英國牛津大學網路學院互連網研究所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討論「大數據」,他如果不是最合適的人選,也起碼是合適人選之一。
20多年來,維克托一直致力於網路經濟、信息與創新、信息監管、網路規范與戰略管理的研究。還在「大數據」這一概念眾說紛紜時,維克托就已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2010年,他在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上和數據編輯肯尼思·庫克耶一起,發表了長達14頁的大數據專題文章。稱他為最早洞見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的數據科學家之一,並不為過。
《經濟學人》說,在大數據領域,維克托是最受人尊敬的全方位發言人之一;美國《科學》雜志說,若要發起一場關於這個問題的深入討論,沒有比他更好的發起者了。
除了理論研究以外,維克托還非常接近實戰世界,早在上大學期間,他就先後成立了兩家數據安全和製作反病毒軟體的公司,而在他寫就的《大數據時代》一書中,那些最前沿、最嶄新的大數據應用案例,都得益於他多年來緊跟企業與商業應用的步伐。他的咨詢客戶中,不乏微軟、惠普、IBM、亞馬遜、臉書、推特、VISA等大數據先鋒們。
目前,維克托還是歐盟互聯網官方政策背後的重要制定者與參與者,尤為重要的是,他還任職過新加坡商務部、汶萊國防部、科威特商務部等部門,特別熟悉亞洲信息產業的發展與戰略布局。
希望我們通過電子郵件對維克托的采訪,可以幫助讀者們找到這些疑問的答案。
失去微觀層面上的精確度,為的是獲取宏觀層面上的洞察力
文匯報:今天,「大數據」已經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詞彙,您是從何時開始關注它的?
邁爾-舍恩伯格:多年來,我一直致力於研究數據在信息經濟的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與肯尼思·庫克耶(Kenneth Cukier,我的合著者)一起發布了一系列相關研究報告。大約三年前,在我自己組織的一次會議上,我倆都意識到「大數據」的存在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炒作或者什麼宏大的宣言了,而將實實在在地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以及整個社會,於是,我們決定就此專題寫一本書。
文匯報:那麼在您看來,究竟什麼是大數據時代?它和傳統數據時代到底有什麼差別?我們知道,像沃爾瑪這樣的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將大數據運用到了商業實踐中。
邁爾-舍恩伯格:事實上,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數據已經在科學家們制定決策的過程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而過去幾十年間,這一做法又延伸到了一些公司的決策制定過程。但在大數據時代之前,數據是非常匱乏的,我們擁有的數據非常少。因此,我們的決策、我們構建的制度都是建立在這樣一種數據匱乏的基礎上。今天,一切變得非常不同,它體現在三個不同的方面,我們稱之為「更多」、「更亂」和「相關性」。
文匯報:這三個特徵也是您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非常強調的,它們甚至會顛覆我們過去的整個思維方式。您能否具體描述一下這到底是怎樣的過程?
邁爾-舍恩伯格:好的。我所說的「更多」,是指圍繞任何一個我們想要調查的特定問題,或者是需要我們回答的疑問,我們都可以比過去任何時候獲取更多的數據。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可以利用海量的數據得到非常詳盡的見解,這是傳統方法所不能做到的。
可以這么說,大數據時代和傳統數據時代的區別,就像解析度在200萬像素的舊數碼照片,一下子提高到2400萬像素那樣。後者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文件,它可以提供更多細節。它可以讓我們不斷放大,看清楚小到顆粒狀的細部,而具有較低解析度的圖像在這些細節方面就會非常模糊。
基因信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有一家叫23andMe的新公司提供個人的DNA測試分析,以發現一些疾病徵兆。它的成本只有兩三百美元,並提醒客戶關注會發展成嚴重疾病的個人癖好。但是公司並不對每個客戶的全基因組進行測序,而是針對已知特徵的位點(經研究得知因某種疾病存在,而可能會出問題的DNA片段)進行比對。這意味著,當一個新的特徵被研究發現時,23andMe公司就不得不再次對客戶的DNA進行測序並建立更完整的檔案。
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嘗試了非常不同的方法。他得了癌症後,就有了自己全部的基因密碼,數十億的鹼基對測序。這花費了他超過10萬美元的成本,但這可以讓醫生完整地洞察他的基因密碼。每當葯物由於喬布斯的癌症病變而失去有效性,他們就可以根據喬布斯特定的基因信息,尋找到有效的替代葯物。遺憾的是,這也沒有保住喬布斯的命,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的數據,已經延長了他的生命。
由於技術創新,現在收集大量信息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數年前,史蒂夫·喬布斯花費了六位數的金額才做到的事情,今天,不到1000美元就可以獲得同樣的服務了。
而「更亂」指的是,在小數據時代,因為數據是如此稀少,我們可以確保自己收集的每一個數據點都是非常准確的。相比較而言,大數據往往是凌亂和質量參差不齊的。但是,相比以高額代價來保證測量和收集少量數據的精確性,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將接受這種雜亂,因為我們通常需要的只是一個大方向,而不是努力了解一種現象的細枝末節。我們並不是要完全放棄精確性,我們只是放棄對精確性的熱衷。我們失去微觀層面上的精確度,為的是獲取在宏觀層面上的洞察力。
電腦翻譯就是其中一個例子。1990年代,IBM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套非常精確的文件(加拿大議會記錄的法語和英語版)來訓練計算機。盡管計算機完全按照規則行事,但基於此的翻譯質量卻非常低。然後,谷歌在2006年開始介入這一領域,他們沒有使用來自加拿大政府的幾百萬句標准翻譯,而是使用隨手可得的任何語言。他們在整個互聯網上,利用數十億頁質量參差不齊的翻譯,這些翻譯不怎麼標准——但是,這是一個小的權衡——他們能夠使用的數據大大增加了,結果翻譯質量反而提高了。與更少、更標準的數據相比,更多凌亂的資料完勝了。
「更多」和「更亂」組合到一起,產生了第三個特點,「相關性」,這也是大數據帶給我們的最根本性的轉變。我們的思維將從因果關系轉向相關關系。至今為止的整個人類歷史里,全世界的人們都在尋找事件發生的原因,探尋「為什麼」。但我們對原因的執著探索往往帶領我們走向錯誤的方向。所以,我們建議,在大數據時代,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可以僅僅尋找「是什麼」,而不必完全理解「為什麼」。例如,對於大數據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機器震動中一些非常微小的變化,這些變化表明機器將很快損壞。這使我們能夠在部分機器零件報廢前更換它們,這被稱為「預測性維護」,它可以節省不少錢。但除了提高消費效率,「相關性」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對早產兒而言,即使他們長大成人,這些小寶寶仍舊是非常脆弱的,哪怕是遇上很小的感染。醫生卡羅琳·麥格雷戈研究如何給這些嬰兒最好的生存機會。使用大數據分析,每分鍾可以搜集這些嬰兒超過一千個數據點,麥格雷戈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每當這些早產兒出現非常穩定的標志時,他們的身體其實並不穩定,正在准備發病。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她就能在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確定嬰兒是否需要葯物治療,從而挽救更多孩子的生命。
這是典型的大數據應用:醫生麥格雷戈通過更全面的感測器,可以比以往搜集到更多的數據。她也接受,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是准確的,從而也會導致她分析中存在不精確的可能。她把「為什麼」這個問題放在一邊,而用一種更務實的方式來提供幫助,她尋找「是什麼」,這才是一個更好的預見感染的辦法。
我們應該記住:大數據也可以挽救生命。
正確使用大數據,可以改善醫療、教育水平,促進人類發展
文匯報: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是否將會引領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我們應該怎樣客觀地看待它的價值?
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將會極大地改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它的價值能否等同於工業革命,這個問題目前還不好說。我個人猜想可能不能,原因是在19世紀初工業革命剛剛開始的時候,經濟發展還處於非常低的水平上,所以相對來說,當時的人們從工業化過程中所能獲得的生活水平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今天則非常不一樣了。
我們真正想強調的是,大數據時代將推動我們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運作方式,以及我們在社會中的生活方式。大數據可以提高人類制定決策的能力,這種提高將是大幅度的。有了大數據,我們不是簡單地提高經濟效率,而是將挽救人類生命,延長我們自己的壽命。我們還將改善教育,促進發展。同樣的道理,我們必須要小心。大數據同樣也有「陰暗面」,正如我們在書中討論的那樣。如果應用錯誤,大數據也可能會化為一個強有力的武器。因此,我們必須確保正確使用大數據。
文匯報:您提到了大數據時代的「陰暗面」,它的到來會加深數字化鴻溝嗎?
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因此,如果我們使用了錯誤的方式,它就可能會加深數字鴻溝。但是,如果我們用得好,相信大數據就可能會改善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對那些不那麼幸運的人而言。在這一點上,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火、電或是抗生素等等。
文匯報:也就是說,您對大數據的價值認知,是基於一個更長時段的歷史發展。
邁爾-舍恩伯格:如果以非常廣闊的視角來看人類歷史,我認為,人類一直想要理解世界。起初,許多人的「知識」是基於迷信和預感。知識的發展非常慢,人們需要非常深層次的思考,再通過實踐進行檢驗,以確保知識是可用的。
但即使如此,我們的知識仍舊不是百分之百可靠的。例如,19世紀,路易·巴斯德一直在研究狂犬病疫苗,當時有一個被狗嚴重咬傷而染上狂犬病的小孩,父母擔心孩子會死去,懇求巴斯德試試他的試驗性疫苗。巴斯德照做了,孩子活了下來。隨後的慶祝活動上,巴斯德以一個英雄的身份出現,他挽救了年輕孩子的性命。但是事實的確如此嗎?今天,通過更深入的研究,我們知道,在被類似病狗咬到的兒童中,只有25%會感染狂犬病。所以75%的兒童哪怕使用了無效的疫苗,仍舊可以存活下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以為自己生活在非常科學的世界中,但其實,我們擁有的數據非常少。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在被證明安全之前,需要做幾十個甚至幾百個醫學實驗來進行測試。但這仍舊太少,人們還是會受到傷害,因為我們依靠的數據太少。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可以告別數據匱乏,做出的決策將更理性,更基於事實,當然也更可靠。這是大數據時代帶給我們的希望——更好的決策將會代替我們過往那些可疑的迷信和不可靠的人類預感。
文匯報:我們看到,麥肯錫公司2011年就發布報告推測,如果把大數據用於美國的醫療保健,一年可產生潛在價值3000億美元,用於歐洲的公共管理可獲得年度潛在價值2500億歐元;服務提供商利用個人位置數據可獲得潛在的消費者年度盈餘6000億美元;利用大數據分析,零售商可增加運營利潤60%,製造業設備裝配成本會減少50%。「數據創造價值」的預測已經非常振奮人心。在您看來,大數據是否只是一門價值不菲的生意?
邁爾-舍恩伯格:不,大數據可以做更多。醫療方面,我們前面已經提過,只是分析一些重要的徵兆,早產嬰兒的感染出現明顯症狀的數小時前,醫生就可以預見其生病。
同樣,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也可以找出學校教科書中的哪一部分對學生而言效果最好,也可以找出效果不好的部分。到現在為止,我們只能按照人類的預感,即教師自己判斷學生在理解特定課程時是否會有疑問;但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有實際的數據可以參考,例如數據顯示,電子書籍的某些頁面被看過許多遍,因為它讓學生感覺費解,據此可以調整我們的教材。這將從根本上改變教育。
或者舉公共政策為例:Inrix是為智能手機提供導航軟體的公司,它還提供實時的交通數據。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每個用戶本身都成為了交通流量狀況的感測器,把位置和速度信息都發回Inrix公司。這樣一來,就可以給行進在交通堵塞路段周圍的客戶提供良好服務。Inrix公司有一大堆人們的活動數據,這還將有助於城市規劃者了解大家的通勤模式,人們從哪裡出發去工作,然後返回,並建設基礎設施,如道路和鐵路。這是最有效的應用。節省錢的同時,也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管理。
文匯報:大數據對於商業決策、學術研究乃至國家治理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而言,他們一定會從中受益嗎?為什麼在大數據時代,還是有不少人主張遠離過載的信息和數據、返璞歸真回到傳統的社群生活之中呢?個人生活空間一定得從「簡單平面」轉變到「多維存在」才有意義嗎?
邁爾-舍恩伯格:千百年來,人類已經經歷的世界,都是在少量數據的基礎上產生很多想法的世界。海員們結束長途航行後回來,地圖才會在這一次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重新繪制。這顯然不會很精確。經過試驗和犯錯的周而復始,人類發展得非常緩慢。但是,當我們只有非常少的數據時,這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今天,我們有這么多的數據,難怪人類會不堪重負。但是,現在大數據可以提供幫助。如果人類不太善於消化這些過多的信息,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將信息進行過濾,並進一步可視化,使我們能夠輕松地加以使用。
人們尚未普遍具備與大數據時代相匹配的思維和技能
文匯報:有專家認為,大數據的未來是數據的APP(加速並行處理)而非基礎構架;也就是說,僅僅有數據平台和基礎構架是無法創造長期價值的。對此您怎麼看?
邁爾-舍恩伯格:我們認為,大數據時代將至少需要和過去時代一樣多的人的獨創性。同時,巨大的資源才是未來時代的金礦,那些擁有這些數據資源的人將獲得的回報是不可想像的。
文匯報:大數據時代,數據都是透明的,我們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商業機密和國家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您所謂的「互聯網遺忘運動」會是最佳葯方嗎?
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所面臨的挑戰是,我們發現了隱藏在數據背後的價值,所以,保留這些數據,然後一遍遍地重復使用數據,往往成為一種明智的選擇。同時,現行的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特別在西方,針對的是一個傳統數據的世界,而不是一個大數據世界。這就需要我們在保護隱私的規則方面作出調整。我們建議,可以通過調整相關保護規則來實現這一目標,正像你所提到的,我們可以在一定時間以後,選擇遺忘這些數據。
文匯報:大數據時代是一個海量數據有待處理的時代,同時又是一個海量無用信息需要刪除的時代。這是否就是您在《刪除》一書中強調我們要有所取捨的原因所在?
邁爾-舍恩伯格:是。在某種程度上,大數據本身也可以加強隱私的保護。因為如果有一百萬個數據點,一個單獨的數據點就不再那麼重要了,這和傳統數據時代非常不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忘記其中一些數據,並不會破壞整個大數據的運行和使用。
文匯報:大數據現在在全球究竟發展到了什麼階段?處理大數據的技術是否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普及?
邁爾-舍恩伯格:管理和處理大數據的技術都已經存在了,而且並不是非常昂貴。但是,有一樣東西目前仍舊非常缺乏,那就是我們的思維——以理解數據背後所隱藏的巨大價值,以及提取這種價值的專門技能。今天,全球范圍內,人們還沒有普遍具備這種思維和技能,但是我相信,在未來,這種情況會發生改變。我們預計,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學將提供針對大數據分析的課程,來培訓大數據時代所需要的技能。
文匯報:歷次產業技術革命,中國似乎都是學習者和模仿者;和上幾輪產業技術革命不同的是,大數據時代,中國幾乎和歐美發達國家同時開始技術研發,中國人口又居世界首位,將會成為產生數據量最多的國家。您看好中國在新時代的發展前景嗎?中國在大數據時代是否有創新和領先的可能?
邁爾-舍恩伯格:是的,我們對此非常樂觀。中國很可能成為大數據這一領域的先驅。在大數據時代,中國有很多優勢:中國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特別是在數學和統計方面(這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多元化社會,這會創造大量機會來創造大數據這一資源,並建立大數據應用。同樣的道理,對於大數據的蓬勃發展,我們還需要相匹配的思維方式,有嘗試新事物和持續創新的願望,以實證事實來作為我們決策的依據。因此,和許多其他社會一樣,大數據時代的確也會給中國帶來非常大的變化。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時代帶來更理性、更可靠的決策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⑼ 數字經濟時代會計人員將面臨哪些挑戰
對數字資產的核算從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方面提出相關議案提案.幫助推動大數據時代下會計制度建設更加完善。
人工智慧淘汰會計「庸才」
21世紀的未來是屬於人工智慧時代的。全國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認為,人工智慧技術的重大突破必將帶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對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市場中的數據資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迭、翻新,海量的數據資源為企業財務決策帶來了更加豐富和全面的信息來源。
雷軍告訴記者,人工智慧是未來10年最重要的技術革命,勢必影響整個人類社會。人工智慧技術的重大突破必將帶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對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屬於中國的時代機遇。同時,他也很期待人工智慧能廣泛應用到財務行業中來,把財會精英人才從大量、重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事實上,人工智慧的出現和發展為企業財務決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數據的採集和分析一直以來都是企業財務決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兩個環節。人工智慧的發展能夠幫助企業財會人員將市場環境中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數據加以整 合,使之轉化為能夠被財務決策者直接使用的財務信息,及時、科學地做出財務決策。
雷軍表示,不論是算盤、計算器、還是電腦、人工智慧,這些都是財會人員工作中的工具。無論工具怎樣變化,時代如何變遷,財會人員真正的核心始終都是過硬的業務水平和講誠信的職業道德。
發展雲模式的企業平台
以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正在全球范圍推進經濟社會向數字經濟和智慧社會快速進化。
與此同時,政府一直在加大力度,多措並舉降低企業成本,使企業能夠輕裝上陣,創造條件形成我國競爭新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用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王文京表示,社會各方面要更進一步認識到,基於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如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慧等,使得社會化雲服務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管理的變革方向,也是企業「互聯網+」的目標模式。
一直以來,雲服務模式既能夠支持企業實現更高層次的商業創新,實現客戶導向,又能夠升級企業運營管理,實現數據驅動、實時運營,從而幫助企業增長收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風險。
王文京坦言,雲模式的企業服務平台涵蓋企業生產經營和運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製造、研發、金融、商事、財稅、人力、法務、辦公等等,是數字經濟時代企業運營的新模式。構建和運營好雲模式的企業服務平台將能夠快速、規模化地支撐和實現我國大中小微企業的經營改進和管理提升,是加速實現企業整體轉型升級的戰略平台和路徑。
雲服務平台是各級政府促進企業、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和服務企業、調控經濟的更好方式和抓手。
現在各級政府都在向服務型政府轉型,也都在積極採取各種方式和途徑幫助企業改進經營、提升管理、降本增效,改進企業發展環境。
對此,王文京建議,對雲模式的企業服務平台給予大力扶持。要從企業經營與管理模式的革命性變革(企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的關鍵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新興的生產性服務產業、政府服務企業和調控經濟的有力途徑等戰略高度認識、對待和扶持雲模式的企業服務平台。
⑽ 互聯網+戰略在何年提出
1.國內「互聯網+」理念的提出是2012年11月於揚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的發言。 易觀國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於揚首次提出「互聯網+」理念。
2.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
3..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10)大數據時代人大代表擴展閱讀:
互聯網+」實際上是創新2.0下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大數據」在物理學、生物學、環境生態學等領域以及軍事、金融、通訊等行業存在已有時日,卻因為近年來互聯網和信息行業的發展而引起人們關注。
「大數據」在互聯網行業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互聯網公司在日常運營中生成、累積的用戶網路行為數據。特徵是數據量大;數據類型繁多;數據價值密度相對較低;處理速度快,時效性要求高
大數據雖然孕育於信息通信技術的日漸普遍和成熟,但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的影響絕不限於技術層面,更本質上,它是為我們看待世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即決策行為將日益基於數據分析做出,而不是像過去更多憑借經驗和直覺做出。
2014年11月,李克強出席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時指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其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主題,被稱作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可見其重要作用。
2015年3月,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提交了《關於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的議案,表達了對經濟社會創新的建議和看法。他呼籲,我們需要持續以「互聯網+」為驅動,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惠及社會民生,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創新發展。馬化騰表示,「互聯網+」是指利用互聯網的平台、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從而在新領域創造一種新生態。他希望這種生態戰略能夠被國家採納,成為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