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雲展會和傳統的展會有什麼區別呢雲展會這塊有什麼發展前景么怎麼去做
1、從技術層面看,傳統展會網站主要是圖文展示為主,投入小,基本買個幾千塊錢一年的虛擬伺服器就能解決問題,這種網站人一多就頁面卡頓,相對而言閱讀量並不大,時不時地成為擺設。然而雲展會平台的底層是以雲計算為架構,設計原則上可支撐海量用戶訪問和採集海量數據,並具備大數據分析的能力,功能層面上可配置、可擴展,展示界面上多風格、可個性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戶使用平台的體驗感。
2、在正常情況下,線上展可以作為線下展良好的輔助,如通過觀眾瀏覽展商、展品的行為推測觀眾喜好,為線下的場館建設指引做參考依據,指導展商如何更好的進行線下展示等等。在疫情等突發情況下,雲展會也可獨擋一面,盡可能減少疫情對線下展會的影響。
❷ 數字會展對觀眾帶來什麼好處
數字會展對觀眾帶來的好處:管理與互動升級讓會展更具粘性。
傳統的邀請函,現場人工簽到,展會現場標識混亂找不到展台等等現象,備展一個月,開展兩三天這樣的高成本投入確實讓參展和觀展各方感覺頭疼。
數字展會將應用最新的二維碼簽到、移動互聯網LBS、人臉識別方式給予籌辦方和參展方的便捷管理和應用,同時也會應用3D技術、直播互動、VR、AR、MR等再造展會現場(ZR)讓用戶全景感受展會氛圍和認知展會品牌和企業,延伸會展展示銷售經濟效益。
應用H5技術製作強互動感的宣傳方案在展前、展中、展後進行精準化的推廣,讓用戶與會展展覽方、參展方在主動互動的同時加深熟悉,進一步提升用戶對會展的黏性。
打造新型雙線會展生態圈和模式
數字展會將線下地理上分散的會展企業和組織連接在一起:在這個新空間里,打破了地域、時間、空間、距離和成本限制,將資源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通過互聯網充分交織,反哺到各個需求點,刺激再需求-再生產-再消費的循環互動,極大拓展了行業空間與商業空間,提高了信息化轉化對接與交易效率。
同時數字展會是對會展行業產業鏈、價值鏈的升級和擴展,通過互聯網平台化的運營實現去限制化、成本化、中介化等傳統痛點環節。生態圈的建立將原本B2B2C固有的商業模式升級為C2B等新型未來模式,讓會展業的生態得到健康長久的發展。
「未來的經濟完全基於互聯網」,會展行業的發展肯定也離不開「數字展會」,尤其對於中國會展業相比於國外發達國家起步晚,發展還相對較慢的情況下,利用數字展會彎道領先也是一個市場機遇。
❸ 怎麼做好一場線上會展,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點嗎
當你要擔任線上會議主持的角色,除了前面提到會議重要資料,還有整個會議進行的相關事情,包含會議時間、會議軟體、人員、流程等。
以下,你可以運用這份會議檢視清單,用來確認會議的准備狀況。
會議時間:日期、時間點、什麼時候開始進場,准時開始時間
會議軟體:確認軟體的安裝、能網路連線
與會人員:參與人名單,用在介紹與會者
主題流程:寒暄問候、與會者介紹、會議目的、會議流程時間
這些都是線上會議住持人需要掌握的基本訊息,可以列為你在舉辦線上會議規范,以利於提升准備線上會議效率。
【第二,線上會議主持人的開場4步驟 】
如果是第一次舉辦線上會議主持,你可以掌握提升線上會議效率幾個要素,包含:硬體器材順暢、會議前的提醒。一場線上會議效率,主持人的一些關鍵動作,都能夠起到會議順暢,讓參與會議者掌握會議的進度。
以下提供四步驟,讓主持人有一個標准流程,逐步導引會議的進行。
第一步:寒暄,將注意力聚焦
通過問候話語,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例如:各位夥伴大家好,歡迎大家今天聚在這里一起開會。藉由一些簡單的開場詞,提醒大家會議開始。也讓每個人的目光,聚焦在你身上。
第二步:參與會議的人員介紹
一開始介紹自己身分,再來介紹參與會議的重要人物,這邊需要注意,即使面對螢幕的線上會議,也要把參加會議的所有人介紹一輪,這不只是視訊會議禮節,讓大家知道有哪些人來參加,更是告訴大家,參與會議的人都是重要的。同時也確認線上會議的功能有沒有正常。
第三步:會議目的與討論主題
說明這次會議舉辦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以及有哪些議題要討論。會議不只有自己的團隊,有時還有跨部門、主管參與,所以會議主持人要讓大家知道「參與這場會議的意義」,會議主持人可以運用「換位思考」,來想像假如你是參與會議的人,最在乎的是什麼,什麼內容跟自己最有關系,這些又會什麼影響。
第四步:會議流程的時間結構
說明會議進行的主軸,還有每個主題環節的時間,額外提醒如果線上會議時間長,也是需要安排5-10分鍾的休息時間。
【第三,2個小技巧,提升會議共識的成效】
主持人在會議指導的動作,能夠提升會議進行的效率,以及幫助大家理解會議的討論進度。為確保會議傳遞的訊息,大家有沒有共識。可以通過以下兩個線上會議主持的技巧:
技巧1:小節提問,通過問題來引導大家分享,先前講過的主題與討論的結果。
技巧2:重述結論,整理剛才會議討論的重點,讓大家回想起會議內容。
以上內容將幫助你提升會議主持效率,掌握需要具備的技巧有哪些。不只能作為遠距溝通的一種能力,更是提升會議結束後,團隊工作的執行效率。
❹ 互聯網及大數據背景下對會展場館營銷的影響有哪些
從某種角度來說,傳統會展模式對會展資源的利用度、開發度並不高。這並非會展業人士不努力,而是會展期間的資源太多、時間又太短,用傳統方式根本無法深入開發。
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移動互聯網正是會展業急需的神奇工具,讓會展行業能夠更深入地對會展資源進行開發,衍生出頗具想像空間的「互聯網+會展」新模式。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基於PC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互聯網業務將成為傳統展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線下展會+線上展會的模式將成為大型展會的標配。
「互聯網+會展」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展會宣傳方面,線上線下宣傳相結合的方式無疑比傳統線下渠道單打獨斗好。尤其是專業買家的邀約方式更是如此。許多專業展會都需要邀請大量國外專業買家到會。那麼,通過電子郵件渠道、通過國外專業網站廣告投放的渠道就顯得實惠又高效。
第二,對接供需雙方的需求是展會最為重要的基本功能。將參展商、專業買家的基本資料整理成冊,人工配對推動信息的展會服務方式雖然也頗有效果,但存在成本高、信息利用率低以及匹配誤差較大等問題。一旦將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引入其中,許多過去的難題便能迎刃而解。展會主辦方只需要用適當的渠道,將參展商、買家的信息精準錄入系統,甚至僅僅需要引導人們主動提交個人和公司、產品信息到系統之中,隨後的供需對接匹配、信息分發等展會服務工作都可以自動完成。
第三,過去,專業展會的產品都是直接對應經銷商、批發零售商。但在線上,這些產品和服務不但可以365天、一天24小時不停歇地進行展示,也能不停歇地進行線上交易。而且,在線上不但可以與商家對接,也可以直接向普通消費者銷售產品。甚至可以通過大數據實現精細
營銷和精準客戶管理,通過與海外零售商合作實現本土化售後服務。
❺ 大數據時代,雲展會如何做
2020年4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第12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將於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這將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貿易盛會首次以網路形式舉辦,讓中外客商足不出戶下訂單,做生意。我們以廣交會打造的雲展會為例介紹。
1.選主題。指在特定市場、行業內選定主題,定義本次展會目標、方向及核心價值。
2.聚資源。根據主題,通過傳統展會模式聚集資源。
3.建平台、做活動,促交互。包括以下三部分內容:展示平台、嚴肅交互場景和自由交流場景。其中,雲展會展示平台是指還原展會中企業形象展示、展品展示的功能模塊,可參考B2B平台,可以結合視頻、直播、VR等新技術。嚴肅交互場景是指展會中嚴肅正式的商業活動,比如開幕式、高峰論壇、行業研討會等,這類活動一般是單向的,可通過直播方式進行。自由交流場景是指展會中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比如客商交流、互動、小范圍會議等,這類活動一般來說是雙向或多向的,可通過即時通訊和會議工具實現。
【注意】
1.主題要精準。對於傳統線下展會來說,一般都會設置幾個大主題,但在雲展會,選定主題時應該避免這樣選題,首先不建議設置多個大主題,選定一個就好, 與此同時,選定的主題越專、精,效果越好。互聯網有一個詞—「跳出率」,是指在只訪問了入口頁面就離開的訪問量與所產生總訪問量的百分比。主題越精準,觀眾就越容易找到想看的東西,跳出率就越低,效果越好。
2.展期要限定。很多會展策劃方案都在講:原來是3天的展會,上線後就是365天了。這個說法沒錯,展示的確可以365天,但非展期一定沒多少流量,效果非常有限。展會有一條核心邏輯是某段時間內聚集了海量資源,如果去掉時間限制,資源就會從時間維度分散,也就談不上聚集資源了。不過,展商的企業展現和產品展示變成線上365天後,打破了線下展會的時間邊界,達成有效補充。同樣,「雲展會」平台中的供需信息也是365天展示的,能長期服務於展會參與者及上下游產業鏈,這也符合互聯網的長尾理論。
❻ 虛擬線上展會的搭建和那些線下展有什麼區別
(1)展覽空間的差異:
雲上的是虛擬空間內搭建展廳,線下展廳在線下固定場館內搭建展廳。
(2)裝修上的差異:
在線:雲展覽場館只需要3Dmax、maya建模,基本上是sass系統;參展商可以讓平面設計隨時設計公司海報、公司和產品宣傳視頻;公司介紹准備好;登錄後台,登錄所需的圖片、文字、視頻;只要是視頻、圖片、公司介紹等信息,大約半小時就可以完成裝修網路一下。
線下:離線需要到指定地點設計公司海報;還需要列印海報,然後到指定的展廳裝修,裝修時間不如在線靈活,需要設計、列印、車輛,性能非常方便。
苦瓜科技為線上會展標准化解決方案構建了一站式、全場景、低成本、可持續運營的線上會展雲平台。
❼ 什麼是「大數據」,如何理解「大數據」
大數據的定義。大數據,又稱巨量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數據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通過人腦甚至主流軟體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