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大數據結合智慧城市

大數據結合智慧城市

發布時間:2023-02-01 06:55:13

大數據助推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大數據助推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使得我國城市管理日益受到政府及社會高度重視,但與加快推進城市化的形勢相比,依然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管理問題:城市規模的無限制擴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使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如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擠、社會秩序混亂等。面對如此之多的問題,城市管理水平就決定了城市化發展的進度和質量。因此,要使城市管理更加智慧,更加有效,智慧城市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智慧城市的實現需要通過全面感知、信息共享和智能解題,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行的過程中,運用信息化、智慧化、精細化、可視化等科技手段,推進管理創新。

大數據多方面助推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以及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興起,數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地增長和累積,形成如今我們所熱議的大數據。它具有規模性、多樣性、高速性和價值性四個特徵。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產,大數據已經不同程度地滲透到每個行業領域和部門,其深度應用不僅有助於企業經營活動,還可通過對城市信息的智能分析和有效利用,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支持,有效促進城市系統各要素間的和諧相處,從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進智慧城市的建設。

一、城市運行產生大數據

城市運行的每時每秒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包括結構數據,如常用的Excel軟體所處理的數據;又包括非結構化數據,如網路日誌、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構建高效的城市運行監測體制是收集城市運行中大數據的重要手段。城市運行監測依託寬頻城域網以及無線通訊網路,利用現代通訊(衛星、行動電話、集群電話)、計算機網路(網際網路、區域網、廣域網等)、3S技術、感測器等軟硬體架構,將有關城市管理的專業系統集成於若干個平台,實現實時收集、處理各終端和節點產生的海量型數據的功能,並實現數據的共享。

例如,深圳環衛部門為實現對道路清掃和城市生活垃圾收運作業服務的企業進行信用管理,對垃圾運輸車輛進行GPS實時監控,提高全區道路清掃保潔和城市生活垃圾收運作業服務水平。北京公交一卡通每天產生4千萬條刷卡記錄,地鐵每天1千萬人次,分析這些數據可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城管指揮中心對重點地區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圖像監控、取證,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城管無線通訊系統總調度,監控日常整個無線通訊系統的正常使用,通過無線調度台操控、GPS車輛定位系統來調動各級城管執法人員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實現快速反應;對聯勤的人員進行規范管理,可設定從5秒至10分鍾向中心報告一次位置信息,超出聯勤范圍時自動向值班中心預報,有效監督隊員動態。城管熱線24小時受理群眾舉報投訴,通過城管專網下發任務單並對處理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崑山市對實施區域內360公里道路進行了移動街景量測,獲取了200多萬張街道實景照片,可以准確測量部件的幾何尺寸。

二、大數據助力城市管理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的對象和范圍也更加復雜,如水、電、氣、通訊的保障、城市交通的通達,環境衛生的保障、防災防火防盜,突發性事件響應管理等。在各類基礎數據的基礎上構建風險管理體系,可以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隱患和實現快速反應。近幾年數字化城市管理正在興起,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奠定了基礎。數字化城市管理作為一張網格化的虛擬物理平台,藉助現代信息技術將包括城市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基礎設施、人文、經濟等有關城市的各方面信息,收集上傳到信息中心,然後由雲技術將各種信息以數據的形式進行儲存,這就形成了大數據系統。再由信息中心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處理,傳遞到有關部門督促處理、有效利用。

(一)大數據有助於改善城市環境

城市化使城市廢棄物和生活垃圾與日俱增。中國每年產生的垃圾在億噸以上,且增長迅速。同時,城市工業、交通業的發展,使得礦物燃料消耗的增長,導致大量的有毒氣體、煙塵和粉塵排入大氣。據北京衛生局統計,北京市肺癌的發病率在成倍的提高,這與PM2.5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環境治理問題迫在眉睫。我們提倡提前預防、及時發現以及高效處理,這就需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通過智慧系統來進行源頭分析、現場監測、過程式控制制及預警預報。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將影響城市環境的各種數字信息及信息資源加以整合並充分利用,使城市生態環境復雜系統數字化、網路化、虛擬模擬,通過對收集到的大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及處理,實現可視化,從而為政府環境治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例如,可以通過監測數據,分析PM2.5有多少是由揚塵帶來的,有多少是由機動車排放的,有多少是由供暖系統帶來的等等。可以和氣象預報系統緊密結合,出現污染預兆時可以及時採取關閉污染源的預案。北京海淀區實現了基於數據的精細化管理,藉助地理信息平台(GIS)將收集到的基礎數據進行綜合查詢,統計和直觀展示。實現對全區7大類102小類140萬個基礎數據和三中心整合系統100餘萬條案件數據的全屬性、多方式查詢和地圖展示。這為分析解決海淀區環境秩序整治問題提供了詳實可靠的數據支撐。全區2000餘個視頻攝像頭點位的多方式地圖查詢,可實時調取相關圖像,並實現全圖層數據關聯。通過各個圖層數據的調取和疊加,深入挖掘,使隱藏在這些數據背後的價值從不同角度得以呈現。如此,可通過系統地圖精確地展示全區亂倒亂卸垃圾渣土問題在各街道鄉鎮內發生的頻率及關鍵點位,從而為區政府全面掌握和重點解決該類問題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再如,通過全區垃圾箱部件數據與暴露垃圾問題的圖層疊加,可以分析出垃圾箱配置不合理等問題。

(二)大數據有助於緩解交通壓力

汽車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視為自由的象徵,但是它的發明者應該沒有料到,如今汽車卻掉入了一個物極必反的逆轉定律――人們幾乎把時間都浪費在了堵車和等紅綠燈上。《IBM全球交通痛苦指數報告》顯示,北京以99分的超高分數被列入全球出勤交通最痛苦的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影響北京城市運行效率與居民生活的突出問題,交通基礎設施承載力嚴重超負荷,公交系統交通承載已飽和。但與此相對應的事實是,在全球各大城市中,北京的人均汽車擁有量和絕對數量都不算最高。毫無疑問,問題出在了道路交通的設計規劃和管理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解決交通問題開出了葯方。與傳統的數據收集方式不同,雲時代的大數據通過對數據實時收集和分析,得以實現個人出行的個性化、方便化、智能化。

目前,上海正在構建通過物聯網技術支撐的公共汽車運行信息發布系統,市民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查詢公交線路和實時運行信息。無獨有偶,南京市基於強大的雲平台運行智慧交通雲系統、雲視頻監控和智能分析應用,實時採集和處理南京1000個攝像頭,並對整個南京140萬機動車規模的交通數據進行實時查詢和分析,並主動報警、主動通知用戶。

交通綜合信息平台的建設,匯集了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和對外交通的靜態和動態信息,建立了道路交通誘導系統,引導車輛選擇合理的路徑。大數據能夠為政府提供重大項目決策事項的判斷依據,加強實時預警研判,提升公眾出行服務水平的品質,提供准確可靠的交通預測信息,有效地緩解交通擁堵狀況,還可吸引更多人使用公用交通,改善出行結構,減少私家車出行。北京的空氣狀況近幾年每況愈下,如果能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不僅經濟效益能得到提升,而且城市的空氣質量也能得到改善。

(三)大數據有助於完善應急系統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和社會安全事件造成上百萬人傷亡,經濟損失6500億元左右,占我國GDP的6%。當社會發生犯罪、火災、爆炸等各種警情,群眾醫療急救、煤水電搶修等各種緊急求救事件,地震、火災、海潮等突發自然災害,以及社會動亂、戰爭等各種重大緊急事件時,需要政府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相關部門協同工作。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發生緊急突發事件的種類更加復雜與多變,傳統的應對機制已不能適應日益增多的緊急突發事件處置的需要。

城市應急聯動系統集成有線通信調度系統、無線通信語音調度系統、計算機骨幹網路系統、綜合接處警系統、語音記錄系統、視頻圖像系統、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移動目標定位系統、移動通訊指揮車系統、機房監控系統、電源系統等為一體,具有指揮調度功能。通過對這些技術手段獲得的大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和分析,使得應急事件的報警、求助、投訴電話實現統一接警、快速反應、聯動處警。

新媒體的出現進一步完善了城市應急系統。「7?21」北京暴雨發生時,由於求救人數眾多,救援電話被打爆,被困人員無法從獲得幫助,從而轉向微博平台進行求助。通過微博中包含人物、時間和地點等簡要的文字信息就可以判斷救援所需。另外,在微博上添加位置數據還可以實現地圖定位,為救災提供更精確的信息,提高救災的效率。雅安地震中,除了微博再次凸顯新媒體傳播優勢外,微信群及各大互聯網公司推出的尋人平台也為救災提供了多渠道支持。但各大網站數據並不互通,而且數據的低精確度和低效成為最大弊端。若要發揮數據的最大價值,數據必須是在線、公開、共享、互聯、相關的。由此看出,數據的公開和共享是一件有必要且有待解決的事情。

(四)信息共享下大數據對城市管理的促進作用

過去不具備解決信息資源共享問題的網路和技術條件。這些客觀和主觀原因造成了城市建設中的「信息孤島」現象。對於現存的「信息孤島」,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整合」。提高政務信息資源公眾開放率,逐步開發公益信息資源,充分利用市場信息資源和數字信息資源,建成一批門類齊全的信息資源資料庫,即大數據。可以提高教育、科技、醫療、社會保障、文化建設等方面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和服務能力,從而推進社會公共服務事業蓬勃發展。

政府各個部門的既有資料庫可以實現高效互聯互通,以提高政府各部門間協同辦公能力,提高為民辦事的效率,大幅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例如我國每年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多達1.8億,相當一部分領取人去世後,其親屬或朋友仍繼續領取,給國家造成巨大的財政損失。藉助於大數據技術,將城市的醫院、民政部門、社保部門、財政部門等相關管理機構的數據進行有效整合和關聯,領取人去世後,其死亡信息會第一時間在城市核心數據管理庫中更新,財政部門在發放養老金時對領取人的最新情況一目瞭然,從根源杜絕盜領冒領等問題。由此可見,大數據可極大提升政府社會管理的「智慧」水平和科學決策能力。對基礎資料庫中的海量數據進行管理、維護並深化應用價值,變海量數據為真正的有效數據,使數據為實際工作服務,為精細化城市管理提供依據,為科學決策提供有效支持,這些都成為信息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實際運行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助推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㈡ 用好大數據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用好大數據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大數據已在很多領域被廣泛應用,各行各業都受到大數據的強烈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國際大數據創新發展論壇於23日在深圳召開,此次大會意在激發創新創業活力,鼓勵企業發掘和利用數據資源,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推動大數據發展與科研創新的有機結合,最終形成大數據驅動型的科研創新模式。

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深圳也開始進入利用大數據構建智慧城市的進程中。與會專家建議,深圳有良好的大數據建設基礎,構建智慧城市一定要用好大數據。

深企將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

深圳的民營企業眾多,大數據對這些民營企業意味著什麼?民營企業又如何抓住大數據時代的機遇?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在演講時講了一個「尿布與啤酒」的案例。

「這個『啤酒與尿布』故事啟發我們,大數據讓我們可能有全新的視角來發現新的商業機會和重構新的商業模式。今後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會更有針對性和精準性。」王文銀說。

作為深圳一家知名民營企業的掌舵人,王文銀結合正威的實踐指出,各行各業開始數字化、互聯網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投入到這場偉大的數據革命之中。作為國家級創新城市,深圳市在政策和具體行動上給予大數據產業大力的支持;同時,一大批從事大數據產業實踐的知名企業在深圳紮根,也為這個產業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王文銀分析認為,大數據能讓企業精準地生產和服務。它將重構行業商業思維和商業模式。未來的企業將從業務驅動型轉變成價值驅動型,而判斷價值主要是通過大數據分析,讓數據來告訴企業需求在哪、機會在哪、價值在哪。此外,王文銀認為,大數據使企業真正實現從過去的以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與此同時,大數據一定程度上將顛覆企業的傳統管理方式。

「深圳民營經濟最有活力,作為其中的一員,正威也正走在通向大數據的路上。目前,集團正在打造大數據互聯網生態鏈。」王文銀表示,「預計在5年左右,深圳的企業將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因此民營企業一定要抓住大數據時代的機遇。」

大數據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源泉

深圳正在構建智慧城市。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中國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李林分享了來自新加坡的經驗。他指出,新加坡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劃,一些經驗值得深圳借鑒。

李林在新加坡長期研究的是數據信息和知識之間的關系。他認為,新加坡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之所以做得好,得益於他們在35年前就開始構建大數據,「他們整個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其實反映的就是大數據建設的一個過程」。

李林介紹,無論住房、醫療還是教育,在新加坡都是用數據說話。在新加坡租房、買房、入學、看病,根本不需要提供一大堆證件證明,老百姓都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報一個身份證號碼就可以了,因為政府早就建好了一個城市管理的大數據系統。「新加坡為了管理好大數據,他還給每一個公民和臨時來的暫住者發一個數據代碼,這個數據代碼會跟你在新加坡所有的社會證件相關聯,比如說跟你的中國護照關聯。你在新加坡必須使用這個數據代碼,因為這個代碼會跟你所有的大數據關聯,影響到你生活的衣食住行。」

針對現在包括像深圳、上海、北京這樣的國內城市也在紛紛推廣智慧城市建設,李林指出,新加坡在大數據的建設方面非常有遠見。事實上,新加坡在構建城市大數據的時候,首先會充分了解老百姓的需求,通過城市居民在需求上的大數據來構建城市管理,所以現在新加坡人生活得很幸福,這一點很值得深圳學習。「實際上智慧城市建設涉及城市的各個領域、各個產業,大數據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源泉,深圳要構建智慧城市,就要把大數據跟智慧城市關聯起來」。

深圳有良好的大數據建設基礎

城市的智慧建設離不開大數據建設,深圳大數據建設的環境如何,與其他一線城市比,深圳的大數據建設有哪特點?深圳市大數據產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彭向陽指出,與北方的一線城市比,深圳盡管沒有豐富的政府資源,但這個以創新為特點的城市在建設大數據領域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彭向陽介紹,深圳的大數據這幾年才剛剛發展起來,深圳的大數據促進會也是去年才剛剛成立。「總的來看,深圳的大數據建設尚處在一個萌芽狀態。」

盡管在剛剛起步的階段,但彭向陽認為,「大數據的形成需要打好幾個基礎,首先是能力基礎,再就是技術基礎和政府資源的基礎,最後是市場用戶需求的基礎。總體來說,深圳的這幾個基礎都不錯。」

「深圳有很多企業已經通過互聯網+這樣的形式把自己的大數據系統建立起來了,而深圳市大數據產業發展促進會建立的目的就是為這些企業搭建平台,把最新的技術資源整合起來,推動深圳大數據產業甚至國內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彭向陽說,「目前來看,大量的數據還是在政府手裡,我們協會希望推動政府能夠盡快開放大數據,為企業應用大數據提供更好的資源和基礎。」

針對深圳大量的民營企業,李林建議:「企業首先要了解大數據,然後再指導大家怎麼來運用大數據;其二是企業要積極融入互聯網。現在我們整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是網路,網路的應用和大數據的應用相輔相成,有了雲計算、有了大數據,我們的互聯網才真正有意義;第三,深圳有很多大數據應用得很好的企業,希望大家多看看多學習,因為通過學習才會有啟發,你才能在你的行業用好大數據。」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用好大數據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㈢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及其發展

作者 | 網路大數據

來源 | raincent_com

城市大數據是指在城市運行過程中產生或獲取的數據,是其與信息收集、處理、利用和通信能力相關的活動要素組成的有機系統,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簡單易懂的公式可以表述為:城市大數據=城市數據+大數據技術+城市職能。

城市大數據的數據資源來源豐富多樣,廣泛存在於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和部門,是政務、行業、企業等各類數據的總和。同時,城市大數據的異構特徵顯著,數據類型豐富、數量大、速度增長快、處理速度和實時性要求高,且具有跨部門、跨行業流動的特徵。

按照數據源和數據權屬不同,城市大數據可以分為政務大數據、產業大數據和社會公益大數據。政務大數據指的是政務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製作或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各類信息資源。產業大數據指的是在經濟發展中產生的相關數據,包括工業數據、服務業數據等。

此外,還有一些社會公益大數據。當前,城市大數據多數為政務大數據和產業大數據,所以城市大數據的主要推動者應為一個城市的政府和相關的具有一定數據規模的企業。

為保障城市運轉的安全高效,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對海量的數據資源進行收集、整合、存儲與分析,並使用智能感知、分布式存儲、數據挖掘、實時動態可視化等大數據技術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城市大數據是實現城市智慧化的關鍵支撐,是推動「政通、惠民、興業」的重要引擎。

新型智慧城市發展面臨挑戰

數據驅動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面臨諸多問題。白皮書認為,雖然當前各級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探索智慧城市建設,但仍存在著特色不明、體驗不佳、共享不足等問題。究其根源在於,未能實現城市大數據資源與城市業務的良好融合。

具體而言,挑戰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信息系統煙囪林立,阻礙數據共享;二是數據治理普遍薄弱,價值大打折扣;三是數據管理水平不一,缺乏整體聯動。

如何應對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困難和挑戰?白皮書認為城市大數據平台的建設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通過數據匯集加速信息資源整合應用

第一,城市大數據平台建立了數據治理的統一標准,提高數據管理效率。通過統一標准,避免數據混亂沖突、一數多源等問題。通過集中處理,延長數據的「有效期」,快速挖掘出多角度的數據屬性以供分析應用。

通過質量管理,及時發現並解決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數據冗餘、數據缺值等問題。第二,城市大數據平台規范了數據在各業務系統間的共享流通,促進數據價值充分釋放。通過統籌管理,消除信息資源在各部門內的「私有化」和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增強數據共享的意識,提高數據開放的動力。通過有效整合,提高數據資源的利用水平。

二、通過精準分析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水平

在交通領域,通過衛星分析和開放雲平台等實時流量監測,感知交通路況,幫助市民優化出行方案;在平安城市領域,通過行為軌跡、社會關系、社會輿情等集中監控和分析,為公安部門指揮決策、情報研判提供有力支持。

在政務服務領域,依託統一的互聯網電子政務數據服務平台,實現「數據多走路,群眾少跑腿」;在醫療健康領域,通過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數據互通,既能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也能及時監測疫情,降低市民醫療風險。

三、通過數據開放助推城市數字經濟發展

開放共享的大數據平台,將推動政企數據雙向對接,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城市建設。一方面,企業可獲取更多的城市數據,挖掘商業價值,提升自身業務水平。

另一方面,企業、組織的數據貢獻到統一的大數據平台,可以「反哺」政府數據,支撐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進一步促進現代化的城市治理。

六個方面推進平台建設

白皮書認為,當前我國城市大數據平台的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且各地在管理機制、業務架構和技術能力等方面各有優劣,不利於城市大數據平台的長遠發展。對於建設城市大數據平台的具體路徑,白皮書提出了六點建議。

一、強化平台頂層設計

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是城市大數據平台建設的關鍵,需從落實國家宏觀政策出發,結合地方實際需求,統籌考慮平台目標、數據主權、關鍵技術、法制環境、實現功能等各個方面,以「高起點、高定位、穩落地」開展平台的頂層設計,保障城市大數據平台建設有目標、有方向、有路徑、有節奏地持續推進,並且根據項目進展狀況,不斷迭代更新、推陳出新。

二、完善平台配套保障機制

城市大數據平台建設與運營須有相應的配套保障機制,並充分發揮保障機制的導向作用和支撐作用,以確保平台規劃建設協調一致和平台整體效能的實現。

如建立城市大數據資源管理機制,明確數據內容的歸口管理部門、數據採集單位和共享開放方式等;建立城市大數據平台運行管理機制,明確平台使用中數據、流程、安全等各項內容和管理標准,保障平台持續穩定運行。

三、加強數據管理

加強城市大數據管理,實現數據從採集環節到數據資產化的全過程規范化管理。明確數據權屬及利益分配,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責任問題。明確數據資源分類分級管理,健全數據資源管理標准。

分類指的是通過多維數據特徵准確描述政府基礎數據類型;分級是指確定各類數據的敏感程度,為不同類型數據的開放和共享制訂相應策略,完善數據採集、管理、交換、架構、評估認證等標准,推動數據共享與開放的基本規范和標准出 台。

以資源目錄匯編、資源整合匯聚、交換共享平台為三大標准步驟,堅持「一數一源」、多元校核,統籌建設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共享交換體系。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數據分類體系,將不同領域、多種格式的數據整合在一起,通過多元的檢索途徑、分析工具與應用程序,方便用戶查找和利用數據內容。

四、因地制宜開展平台建設與運營

城市大數據平台的建設與應用要結合,避免出現重平台建設輕平台使用的現象。政府、產業和城市的數據資源極其龐雜,需要明確平台數據資源的權屬性,保障數據所有權的歸屬。

政府擁有政府數據資源所有權,互聯網企業往往掌握著先進的數據技術和擁有互聯網思維的專業隊伍,本地企業對當地的人才資源、市場環境、產業發展等因素有更清晰、更准確的認識,需要充分盤活政府、互聯網企業、本地企業等各方資源,參與平台的建設與運營。

城市大數據平台的數據治理和運營體系相當復雜,平台建設的模式和路徑沒有固定模式,需要發揮各方的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挖掘地方優勢,突出地方特色,為城市大數據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

五、開展城市大數據綜合評價

各省市大數據主管部門應制定平台長效運行機制和考評辦法,建立完善的上報、檢查、考評機制,設計量化考核內容和標准,加強平台數據質量管控,管好用好城市大數據平台。

加強對城市大數據平台項目的後評價和項目稽查,強化對數據資源建設以及數據共享開放、數據質量和安全的審計監督。科學構建城市大數據平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城市大數據平台建設成效綜合評價工作,引導各地城市大數據平台建設工作,不斷提升城市大數據平台建設應用成效。

六、加強平台數據安全保障

城市大數據平台包含大量政務和產業數據,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必須加強平台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落實等級保護、安全測評、電子認證、應急管理等基礎制度,建立數據採集、傳輸、存儲、使用、開放等各環節的安全評估機制,明確數據安全的保護范圍、主體、責任和措施。研究制定數據權利准則、數據利益分配機制、數據流通交易規則,明確數據責任主體,加大對技術專利、數字版權、數字內容產品、個人隱私等的保護力度。

㈣ 大數據將如何推動智慧城市管理創新

在人工智慧、物聯網和數據分析等領域加速創新的過程中,近年來智慧城市運動迅速發展。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到2050年,全球68%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地區,這是在適當時機推動世界城市更緊密聯系、更高效和對公民更友好的推動力。

大數據是智慧城市創新的核心。利用來自互聯設備、公共機構、私人公民等的數據,將能夠優化家庭和城市運營並有效地管理變化。

收益將是非常可觀的。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估計,智慧城市技術有可能將關鍵的城市生活質量指標提高10%到30%。盡管智慧城市的好處將是深遠的,但特別是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和基礎設施維護這三個領域,證明了數據驅動的創新對城市生活的未來至關重要。

優化智能交通管理

關於智慧城市交通的討論通常集中在自動駕駛 汽車 的遙遠前景上,但是城市已經在利用數據來極大地改善城市交通。這種趨勢只會在未來幾年內加速發展,專注於交通領域的智能城市技術的收入將從2019年的20億美元翻倍至2023年的44億美元。

例如,物聯網感測器和視頻監控攝像機收集的數據可用於幫助城市規劃者解決瓶頸,提高交通流量效率並減少交通擁堵。市民還可以從開放數據中受益:例如,通過實時訪問交通信息,通勤者可以更好地計劃行程並避免擁堵。

業已存在的交通管理平台可以將來自公共機構、聯網 汽車 、攝像頭、物聯網感測器、移動應用和許多其他來源的數據進行整合,這僅僅是智能利用大數據,不僅可以實現更好的交通管理,甚至還可以拯救生命。

從可以監控停車位的攝像頭和感測器,到實時向交通信號燈饋送數據以促進更高效的交通流,大數據正在推動交通創新的新潮流,盡管此類解決方案對城市官員和市政規劃者而言是福音,最終用戶(普通公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促進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有望成為智慧城市的主要增長市場,預測人士呼籲到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2959.8億美元。

在實踐中,公共安全技術是什麼樣的?利用GPS數據查找失蹤人員。它是從IoT設備和感測器收集的數據,可將重要信息提供給應急人員,以進行更准確的調度。這是配備AR的無人機的部署,這些無人機覆蓋了緊急響應者的關鍵信息,從而可以在諸如加州野火之類的重大事件中更有效地進行搜救行動。

同時,還通過熱圖、槍擊檢測技術、智能攝像機等使用數據驅動的策略。這樣的用例引發了人們對「Big Brother」入侵的擔憂,盡管平衡公民自由和公共安全至關重要,但明智的城市規劃者不能忽視大數據對公共安全的承諾。麥肯錫預測,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解決方案可以將死亡人數減少多達10%,將犯罪發生率減少多達40%,並將緊急響應時間減少多達35%。

管理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

在未來幾十年中,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都將對城市的基礎設施構成重大的,重疊的挑戰,但是大數據可以幫助城市規劃者適應。

無人機監視難以到達的區域,可以生成豐富的可操作數據,以指導有關基礎設施維修和維護的決策,從而防止無法解決的潛在致命結構缺陷。我們都已經看到了由於大壩維護監督而可能造成的災難性破壞,使用智能數據監視和檢查異常情況很可能會發現漏洞。

除了預防損壞之外,數據的使用不僅可以使建築物保持良好的物理狀態,還可以保持城市的動脈暢通。供應鏈依賴於平坦的道路,穩固的橋梁和運轉良好的火車,沒有它們,經濟就會陷入自由落體。利用數據,政府可以確保這些生命線的長期完整性。

有關資源可用性,供應和需求以及氣候的數據將實現更智能的電網管理,因為IoT設備會實時向運營商提供信息,從而在高峰和非高峰時段推動有關供應管理的更明智的決策。

對於渴望成為真正智慧城市的城市,制定可靠的數據策略至關重要。他們用於簡化和優化運營的數據必須足夠豐富,這就是城市規劃者必須採取整體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和共享的原因。這將需要公私合作以及對分析功能的持續投資。當城市承諾採用這種方法時,他們將變得更加智能,他們的居民也會獲益更多。

㈤ 大數據對智慧城市建設有何作用

在大數據時代,智慧城市具有明顯的數據特徵。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在技術應用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海量的數據;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設需要發揮這些數據的作用,從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到發展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都離不開對於城市各種數據的採集、整理、分析和應用。這些決策的依據和資源的調撥都是在大數據的分析中不斷走向“智慧化”的,所以說大數據是智慧城市離不開的資源,也可以說是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大數據在城市規劃方面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能夠強化科學的城市管理和前瞻性。在交通管理方面,大數據通過對交通信息的實時挖掘,能夠有效緩解交通問題,在突發狀況時能夠快速響應做出決策。通過對數據的挖掘,能夠預測一段時間的消費熱點,提前布局能夠將一些風險抹除在無形之中。

城市大數據是智慧城市的寶貴資產。對於城市治理者來說,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各類城市大數據,包括人口大資料庫、法人大資料庫、地理信息大資料庫、經濟大資料庫等,這些資料庫的共享、融合和充分挖掘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不僅可以大幅提高政府電子政務水平、促進政務公開透明,而且可以藉助大數據提高交通通行效率、環保檢測監督水平、社會治安保障能力等。

關於大數據對智慧城市建設有何作用,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大數據工程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㈥ 研究丨大數據與智慧城市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關系

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不僅在全部智慧城市構建中會發生很大的效果,在智慧城市構建中也會表現大效果。

建造智慧城市的一個主要方針,即是要堅持以提高公共效勞功率為中心,經過進一步改善惠民的效勞,建造調和、宜居、賦有活力和現代化的城市。這個方針離不開領先和立異技術的支撐,其中關鍵技術即是大數據,大數據已成為智慧城市建造的中心內容。

一個城市的辦理和運營需求科學的決議計劃,只要數據支撐才幹保證智慧城市的真實運轉。城市開展需求完結大數據的收集、處理、結合、同享、發掘、分析和使用,經過了解城市運轉狀況與開展態勢,為各部門協同工作、領導決議計劃提供支撐,進而效勞於市民。

金鵬信息智慧城市專家以為,智慧城市大數據決議計劃渠道應當集成了包含地理信息、GPS數據、建築物三維數據、統計數據、攝像頭收集畫面等多類數據,能夠把市政、警務、消防、交通、通訊、商業等各部門各類型的數據交融打通,聚集在一致的大數據渠道上。

「智慧城市渠道上的數據能對應急指揮、城市辦理、公共安全、環境保護、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等范疇完成辦理決議計劃支撐,然後用於歸納辦理城市全體運轉態勢。比方,採取圈選式查詢,能夠了解某一區域一切監控畫面及警車散布狀況;智能園區可視化體系則可交融打通園區各個體系數據,完成智能製造、智能樓宇、出產安全等可視化辦理。」金鵬信息智慧城市負責人如是說。據悉,該公司的網路安全可視決議計劃渠道可出現安全要挾事情來歷信息和方針信息,一起經過3D虛擬現實展現可交互的三維機房環境,實時反映網路運轉及安全狀況,金鵬信息智慧城市軟體。

專家表明,「智慧鄭州」之所以在全球取得「2015我國領軍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總裁格外大獎」等一系列榮譽,主要原因是其使用大數據探索了城市辦理和開展形式立異,能夠說鄭州形式現已具有了城市大數據使用的雛形。

㈦ 大數據與智慧城市

是大數據。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計算機網路、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對城市運行系統海量數據的關鍵信息進行的採集、存儲、智能處理和分析,對社會管理、政府管理及社會公共服務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化響應和智能化決策支持,從而實現城市的智慧式管理和運行。
智慧城市中諸多領域都產生大量的數據,通常是在PB級以上。
同時,智慧城市中的大數據匯集眾多領域、眾多行業的數據,數據類型多樣化且結構復雜,有結構化的,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數據點大多數。

㈧ 智慧城市與大數據的關系

個人覺得智慧城市呢是需要有大數據的支撐。與此同時呢,通過建設智慧城市呢又有力地促進大數據中數據的開發和挖掘,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關系。

閱讀全文

與大數據結合智慧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圖文游戲編程作品說明如何寫 瀏覽:197
qq瀏覽器wifi不安全衛士 瀏覽:449
文件在用戶卻不顯示在桌面 瀏覽:124
delphi獲取操作系統版本 瀏覽:722
linux定時任務執行腳本 瀏覽:787
招商銀行app怎麼查電費 瀏覽:739
手機代碼文檔翻譯軟體 瀏覽:676
青華模具學院和ug編程哪個好 瀏覽:736
怎麼改網站關鍵詞 瀏覽:581
怎麼把ps圖片保存成雕刻文件 瀏覽:771
java字元串賦空值不賦值null 瀏覽:556
什麼是文件hash 瀏覽:345
文件碎片微信小程序 瀏覽:878
蘋果手機怎麼升級運營商版本 瀏覽:100
什麼是菜鳥網路服務協議 瀏覽:260
11月份的銷售數據是什麼 瀏覽:439
三個數據如何列表格 瀏覽:92
3m互助平台升級會無法登陸嗎 瀏覽:211
3ds美版103cia升級包 瀏覽:126
cad工具欄是什麼 瀏覽:19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