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鄉村規劃與大資料庫

鄉村規劃與大資料庫

發布時間:2023-01-24 10:33:01

① 數字鄉村建設六大內容

根據2016年7月印發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2018年1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2018年2月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9年5月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及《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0年12月印發的《關於印發〈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的通知》等文件的發布,我國的「數字鄉村」建設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

但是,「數字鄉村」到底建設哪些內容相信各地還處於探索階段,沒有一個明確定義與方向,一些早期做智慧農業或農業相關的公司,通過自身多年的經驗,也相對應的提出來很多具有各自公司特色的「數字鄉村」解決方案,但是依舊不夠完善,更多的是一些宏觀上的內容。

同樣,河北信服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做了眾多的農業相關的落地項目,根據董事長趙根恆先生的總結我們可以清晰的明確解析出來「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脈絡,以及「數字鄉村」到底要做哪些工作,初步可以總結成8個方向,24個具體工作任務。

一、統籌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利用信息化、大數據做鄉村衛生防疫。

涉農信息發布,包括農機、農技、無人植保等。

涉農用戶培訓、招聘、有序用工、復工促產。

二、推進鄉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信息基礎建設,包括農村寬頻及4G網路覆蓋。

鄉村教育(學校)網路覆蓋。

涉農信息綜合管理平台,保障涉農信息進村入戶。

涉農智慧電力服務系統,保障農戶生活生產智慧用電。

涉農智慧用水服務系統,保障農戶生活生產智慧用水。

涉農物流三級節點網路建設。

三、推動鄉村數字經濟發展:

涉農大數據平台。

涉農人工智慧。

涉農電商平台。

四、促進農業農村科技創新:

1、涉農遙感技術,服務智能農機。

2、涉農創業孵化與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結合。

五、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

1、基於「互聯網+村級公共服務」的信息化鄉村治理。

2、涉農民生保障服務平台。

3、涉農關愛服務平台,依託全國農村「三留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開展精準幫扶、發放補貼等關愛工作;

六、建設綠色智慧鄉村:

1、涉農產品追溯服務平台。

2、土壤墒情監測服務平台。

七、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1、涉農扶貧信貸服務平台。

2、鄉村網路文化服務平台。

3、數字鄉村博物館系統。

4、數字鄉村非遺展示平台。

八、加強數字鄉村發展的統籌協調:

涉農信息大數據整合服務平台。

除此以外,還應該保持「數字鄉村」集約化建設的基本原則,杜絕浪費,具體也可以分成四個步驟:

1、梳理現有系統,查漏補缺:

根據現有系統,進行梳理、查漏補缺,24項工作保證全面建設不漏項,任務模塊主次分明、突出重點應用、新業態優勢明顯,保證質量完成「數字鄉村」任務。

2、重點應用,試點先行:

種植、養殖、農產加工、智能農機、農產溯源、物聯網等模塊突出一兩家作為重點、試點。農商數字大集等其他模塊進行服務外包,保證系統全面應用及數據及時更新。

3、內部評測,及時調整:

重點針對數字鄉村各個模塊系統落地應用為主,重視終端操作意見進行實用性、易用性、便捷性的全面調整,保障數字鄉村系統落地,杜絕只建不管,有而不用的情況發生。

4、總結建設保障運營經驗:

通過試點項目,總結建設經驗及保障運營經驗,形成具有可推廣的可行性報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與手段,大面積推廣「數字鄉村」工作經驗。

② 目前數字鄉村的建設現狀是怎樣的如何看待數字鄉村呢

建設數字鄉村是農村在發展全過程中的內部驅動力決策的,發展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主要要求和策略方位。在很多農村,智能農業正變成農牧業發展的新支點,把農業有關信息變為線上化、可生產加工的數據信息,農牧業的生產製造目標是動物與植物,以感應器為關鍵的物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支撐點變成重要。2017年起,國家運行執行數字農業基本建設示範點新項目,關鍵進行街邊栽種、作物栽培、畜牧業、水產品養殖4類數字農業項目建設。現如今,這種新項目基本完成了智能監測、智能控制系統。

數字鄉村基本建設是系統化綜合型工程項目,堅持整體規劃推動,示範性推動。加強整體規劃的帶領和指導意義,科學合理編寫美好鄉村建設整體規劃,進一步保證先整體規劃後基本建設、不整體規劃不基本建設。依照統一規劃、集中化資金投入、分次執行的構思,堅持不懈示範點優先、量力而行。因時制宜打造出具備地區特點的數字鄉村基本建設。數字鄉村建設並不是生搬硬套方式,反而是構建在地方特色上發展下去的系統化的工程項目,在我國農村地域有豐富的人文基本,僅有融合本地人文特點,融入農戶生產製造生活習慣,才可以完成農村的可持續性發展。

③ 鄉村規劃要從幾個方面做

在開發理念上要打破傳統的經濟效益導向和城鎮化導向定勢思維,大力推行生態旅遊、低碳旅遊、全域旅遊和善行旅遊等新型旅遊開發理念,強化鄉村旅遊在保護環境、降低能耗、促進產業升級、重視人文關懷等方面的優勢。巔峰專注智造二十年,走千山,踏萬水,珍惜每一寸山河城鄉的資源。

④ 農業農村部: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

已有的15個整省試點省份要做好檢查驗收,非整省試點省份要全面推開改革,力爭改革覆蓋面擴大到所有涉農縣(市、區)。指導基層嚴格按中央要求規范有序開展成員身份確認、折股量化資產、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組織、辦理登記賦碼等工作,科學制定改革進度,確保按期保質完成改革任務。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和試點驗收,加大宣傳力度,推介一批典型案例,充分發揮試點示範帶動作用。有條件的地方可先行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相關立法探索,為國家立法積累經驗。探索新型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繼續扶持2萬個左右村開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試點示範。(農業農村部)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相關重點工作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農業農村部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就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相關重點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已有的15個整省試點省份要做好檢查驗收,非整省試點省份要全面推開改革,力爭改革覆蓋面擴大到所有涉農縣(市、區)。指導基層嚴格按中央要求規范有序開展成員身份確認、折股量化資產、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組織、辦理登記賦碼等工作,科學制定改革進度,確保按期保質完成改革任務。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和試點驗收,加大宣傳力度,推介一批典型案例,充分發揮試點示範帶動作用。有條件的地方可先行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相關立法探索,為國家立法積累經驗。探索新型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繼續扶持2萬個左右村開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試點示範。
二、繼續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全面總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經驗,明確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思路舉措。積極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台建設,加快建成便民快捷、管理高效、上下聯動、部門共享的農村集體資產大資料庫。加強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成果應用,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確保用制度管住權、管住事、管住人。
三、審慎穩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分批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已申報延包試點的地區按批復的試點方案抓緊組織開展試點工作。2021年前到期的地區,應在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指導下盡快開展試點,試點方案報農業農村部備案。各地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高位推動試點工作,加強組織協調,切實保障試點所需各項工作條件及時到位。加大指導力度,開展專題培訓,加強試點風險防範,建立重大問題研究解決和信訪處置機制,實行分級負責,及時妥善處理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及時總結經驗,結合實際,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延包模式,推動研究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四、有序規范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宣傳貫徹《農村土地承包法》。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指導各地依法建立健全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通過流轉取得土地經營權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範制度。推動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信息平台互聯互通,鼓勵在土地經營權融資擔保、農業保險、農業補貼、耕地輪作休耕、鄉村產業規劃編制等多領域應用承包地確權成果。
五、加快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促進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精神,完善家庭農場名錄管理制度,把符合條件的種養大戶、專業大戶納入家庭農場范圍。做好家庭農場名錄系統信息填報和動態更新工作。強化示範創建引領,加強示範家庭農場評定,做好典型案例徵集推介,有條件的地方可開展家庭農場示範縣創建。引導家庭農場開展聯合與合作,鼓勵組建家庭農場協會或聯盟。實施好中央財政支持家庭農場項目,落實任務清單和績效目標任務。做好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相關工作。開展小農戶生產經營跟蹤監測和政策落實評估,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六、充分利用農村改革試驗區平台開展創新性探索。按照「擴面、提速、集成」的要求,實現改革試點有機銜接、融會貫通,確保取得實效。突出重點任務,加強前沿領域探索,充分發揮地方創造性,支持試驗區自主深化改革試驗。選擇部分試驗區加強業務指導、進行系統謀劃,鼓勵試驗區開展更多原創性、差異性改革試點,推動試點試驗系統集成。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利用召開現場會等形式推動試驗區普遍適用的試點成果向政策轉化,實現試驗成果的目標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開展試驗區運行機制和效果的系統性評估,優化試驗區運行流程和機制設計,規范試驗區工作流程,進一步完善試驗區批復、評估、考核、驗收、試驗任務終止、試驗區退出等管理機制。
七、積極開展重點領域政策調研。切實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圍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加快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兩大重點任務,結合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分析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金融體制創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總結各地經驗,提出思路建議,提高調查研究的理論性、針對性、實踐性。加強調研成果交流,鼓勵各地報送調研成果,擴大成果共享范圍,提高成果影響力。加強人員交流使用,提高幹部的政策理論水平與調研業務能力,增強指導改革推動發展的本領。做好政策與改革統計工作。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需要更加成熟和完善的「三農」工作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樹立大局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創新工作舉措,加強政策研究,深化改革探索,加快補短板、強弱項,努力開創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工作新局面,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⑤ 如何做好鄉村建設規劃管理

已經有很多地方開展了鄉村規劃,如浙江安吉縣每個村都做了很好的設計,農業部也推出了美麗鄉村的建設樣板和模式,可以參考,另外也可參考一些書,到網上搜索下農業部發布美麗鄉村創建的「十大模式」每種美麗鄉村建設模式,分別代表了某一類型鄉村在各自的自然資源稟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發展特點以及民俗文化傳承等條件下建設美麗鄉村的成功路徑和有益啟示。1.產業發展型模式主要在東部沿海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其特點是產業優勢和特色明顯,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發展基礎好,產業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實現了農業生產聚集、農業規模經營,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帶動效果明顯。典型: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2.生態保護型模式主要是在生態優美、環境污染少的地區,其特點是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具有傳統的田園風光和鄉村特色,生態環境優勢明顯,把生態環境優勢變為經濟優勢的潛力大,適宜發展生態旅遊。典型:浙江省安吉縣山川鄉高家堂村。3.城郊集約型模式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區,其特點是經濟條件較好,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交通便捷,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水平高,土地產出率高,農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籃子」基地。典型:上海市松江區泖港鎮。4.社會綜治型模式主要在人數較多,規模較大,居住較集中的村鎮,其特點是區位條件好,經濟基礎強,帶動作用大,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典型: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鎮廣發村。5.文化傳承型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觀,包括古村落、古建築、古民居以及傳統文化的地區,其特點是鄉村文化資源豐富,具有優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文化展示和傳承的潛力大。典型: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平樂村。6.漁業開發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網地區的傳統漁區,其特點是產業以漁業為主,通過發展漁業促進就業,增加漁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漁業在農業產業中佔主導地位。典型: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橫瀝鎮馮馬三村。7.草原牧場型模式主要在我國牧區半牧區縣(旗、市),佔全國國土面積的40%以上。其特點是草原畜牧業是牧區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是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典型: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浩勒圖高勒鎮腦干哈達嘎查。8.環境整治型模式主要在農村臟亂差問題突出的地區,其特點是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環境污染問題,當地農民群眾對環境整治的呼聲高、反應強烈。典型: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紅岩村。9.休閑旅遊型模式休閑旅遊型美麗鄉村模式主要是在適宜發展鄉村旅遊的地區,其特點是旅遊資源豐富,住宿、餐飲、休閑娛樂設施完善齊備,交通便捷,距離城市較近,適合休閑度假,發展鄉村旅遊潛力大。典型: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10.高效農業型模式主要在我國的農業主產區,其特點是以發展農業作物生產為主,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相對完善,農產品商品化率和農業機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資源豐富,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典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三坪村。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目標體系為指導和規范「美麗鄉村」創建工作,依據《農業部公廳關於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的意見》精神,特製定本目標體系。一、總體目標按照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的要求,堅持「科學規劃、目標引導、試點先行、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政策、人才、科技、組織為支撐,以發展農業生產、改善人居環境、傳承生態文化、培育文明新風為途徑,構建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打造「生態宜居、生產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諧」的示範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模式,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新農村建設內涵,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社會管理。二、分類目標(一)產業發展1.產業形態。主導產業明晰,產業集中度高,每個鄉村有1~2個主導產業;當地農民(不含外出務工人員)從主導產業中獲得的收入占總收入的80%以上;形成從生產、貯運、加工到流通的產業鏈條並逐步拓展延伸;產業發展和農民收入增速在本縣域處於領先水平;注重培育和推廣「三品一標」,無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2.生產方式。按照「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的要求,穩步推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實現農業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標准化生產技術普及率達到90%;土地等自然資源適度規模經營穩步推進;適宜機械化操作的地區(或產業)機械化綜合作業率達到90%以上。3.資源利用。資源利用集約高效,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土地產出率、農業水資源利用率、農葯化肥利用率和農膜回收率高於本縣域平均水平;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農業投入品包裝回收率達到95%以上,人畜糞便處理利用率達到95%以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4.經營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步成為生產經營活動的骨幹力量;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比較健全,農民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涉農企業等經營性服務組織作用明顯;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政策、農資、科技、金融、市場信息等服務到位。(二)生活舒適5.經濟寬裕。集體經濟條件良好,一村一品或一鎮一業發展良好,農民收入水平在本縣域內高於平均水平,改善生產、生活的願望強烈且具備一定的投入能力。6.生活環境。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鄉村景觀設計科學,村容村貌整潔有序,河塘溝渠得到綜合治理;生產生活實現分區,主要道路硬化;人畜飲水設施完善、安全達標;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利用設施完善,處理利用率達到95%以上。7.居住條件。住宅美觀舒適,大力推廣應用農村節能建築;清潔能源普及,農村沼氣、太陽能、小風電、微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在適宜地區得到普遍推廣應用;省柴節煤爐灶炕等生活節能產品廣泛使用;環境衛生設施配套,改廚、改廁全面完成。8.綜合服務。交通出行便利快捷,商業服務能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用水、用電、用氣和通信等生活服務設施齊全,維護到位,村民滿意度高。(三)民生和諧9.權益維護。創新集體經濟有效發展形式,增強集體經濟組織實力和服務能力,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權等財產性權利。10.安全保障。遵紀守法形成風氣,社會治安良好有序;無刑事犯罪和群體性事件,無生產和火災安全隱患,防災減災措施到位,居民安全感強。11.基礎教育。教育設施齊全,義務教育普及,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學前教育能滿足需求。12.醫療養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普及,農村衛生醫療設施健全,基本衛生服務到位;養老保險全覆蓋,老弱病殘貧等得到妥善救濟和安置,農民無後顧之憂。(四)文化傳承13.鄉風民俗。民風朴實、文明和諧,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明理誠信、尊老愛幼,勤勞節儉、奉獻社會。14.農耕文化。傳統建築、民族服飾、農民藝術、民間傳說、農諺民謠、生產生活習俗、農業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15.文體活動。文化體育活動經常性開展,有計劃、有投入、有組織、有設施,群眾參與度高、幸福感強。16.鄉村休閑。自然景觀和人文景點等旅遊資源得到保護性挖掘,民間傳統手工藝得到發揚光大,特色飲食得到傳承和發展,農家樂等鄉村旅遊和休閑娛樂得到健康發展。(五)支撐保障17.規劃編制。試點鄉村要按照「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總體要求,在當地政府指導下,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編制詳細、明確、可行的建設規劃,在產業發展、村莊整治、農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明確相應的目標和措施。18.組織建設。基層組織健全、班子團結、領導有力,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充分發揮;土地承包管理、集體資產管理、農民負擔管理、公益事業建設和村務公開、民主選舉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實。19.科技支撐。農業生產、農村生活的新技術、新成果得到廣泛應用,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到位,村有農民技術員和科技示範戶,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高。20.職業培訓。新型農民培訓全覆蓋,培育一批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農民科學文化素養得到提升。

⑥ 鄉村規劃是什麼

法律分析:鄉村規劃是通過規劃來使鄉村整齊整潔,包括農田規劃、排污規劃。所有個人建築不得在規劃區以外或建設用地以外隨意建設,不得在基礎設施不健全的拆遷區內建設,實施坑塘規劃建設,控制農業污染。

法律依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通盤考慮城鎮和鄉村發展,統籌謀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能源、生態環境保護等主要布局,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形態。強化縣域空間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引導約束作用,科學安排縣域鄉村布局、資源利用、設施配置和村莊整治,推動村莊規劃管理全覆蓋。綜合考慮村莊演變規律、集聚特點和現狀分布,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半徑,合理確定縣域村莊布局和規模,避免隨意撤並村莊搞大社區、違背農民意願大拆大建。加強鄉村風貌整體管控,注重農房單體個性設計,建設立足鄉土社會、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升級版鄉村,避免千村一面,防止鄉村景觀城市化。

⑦ 建設數字鄉村應該從哪些方面開始著手呢數字鄉村包括哪些項目呢

基本建設數字鄉村應當從擴張運用,對村民而言,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時下奏效最好是。農村電子商務、挪動社交媒體、互動娛樂在農村普及化較快,便是由於簡易好用。淘寶村、微商代理村到現在的直播間村發生,也是由於好應用推廣。智能化應用平台是融合「三農」協作應用平台,根據政務服務為商務服務一體化,讓村民足不出門就可以體驗到智能化帶來我們的便捷。

緊密結合,假如做一個並不一定適當的形容,數字經濟的就好像下里巴人,而農牧業如同陽春白雪,其結合還必須作出極大勤奮。從互聯網技術 農牧業到數字鄉村的實踐活動看,高端大氣的物品在農村不長期,關鍵是結合自主創新。

次之,數字鄉村基本建設必須加強基礎設施,要想富先鋪路,數字鄉村的快速發展也是要先把基礎設施好的,根據基本建設鄉村金屬,互聯網技術,有線數字電視及其4g數據信號這些,打造出智能化系統的高效化的農村信息內容基礎設施建設。數字鄉村基本建設必須加強數字貿易的發展趨勢,數字經濟的的發展趨勢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農村經濟轉型是很重要的,要根據數字化的轉型發展提升農村的生產方式和使用率,最後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確保農戶的盈利,並保證穩步提升。

⑧ 未來國家對農村有何規劃

未來國家對農村的規劃: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村教育,使國民水平生活逐漸提高。

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

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 2008年翻一番,消費水平大幅提升,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推進,農村文化進一步繁榮,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落實,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農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健全,農村社會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未來20年,大量人口將從農村轉移出來,土地進一步集中,農業集約化以及農民收入將會提高。加快推進城鎮化,能夠有效帶動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為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創造有利條件。

可以通過拉動農產品需求、促進農民就業、建設新農村,有效拓寬農民收入渠道,徹底改變傳統的農村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單向流動的發展模式,帶動城市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現代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領域延伸,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

(8)鄉村規劃與大資料庫擴展閱讀:

未來國家對農村的規劃以河北省為例:

(一)科學制定編制計劃

建立鄉村規劃編制台賬

各地城鄉規劃部門要對當地鄉村規劃編制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對本地行政村是否需要編制村莊規劃、是否有村莊規劃、是否審批等情況,逐村進行登記,建立鄉村規劃編制台賬。

實現鄉村規劃全覆蓋

根據當地鄉村規劃編制的實際,在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指導下,根據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安排,每年完成鄉村規劃編制任務,將編制任務落實到每個村莊,盡快實現鄉村規劃全覆蓋。

(二)因地制宜編制鄉村規劃

有條件的行政村

有條件的行政村和建設活動比較多的行政村,編制內容全面的村莊規劃。

特色村莊

美麗宜居村莊、傳統村落、特色景觀旅遊村莊等特色村莊在此基礎上,依據實際需求增加相應內容。

沒有條件的鄉村

暫時沒有條件的,可以鄉、鎮域或片區為單位編制村莊規劃,依法批准後,作為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的依據。

分散型或規模較小的村莊

分散型或規模較小的村莊可以只編制農房建設管理要求,經批准後也可以作為村莊規劃。

(三)提高鄉村規劃編制質量

抓住主要問題的原則

編制鄉村規劃要堅持簡化、管用、抓住主要問題的原則,以農房建設管理要求和村莊整治項目為主,注重田園風光、自然景觀、建築風格和文化保護等風貌控制,突出地域特色,切實提高科學性和實用性。

建立抽查制度

建立專家指導、規劃成果抽查制度,縣(市、區)城鄉規劃部門要對本地當年完成的全部鄉村規劃成果組織審查、市城鄉規劃局隨機抽查當地當年所編鄉村規劃成果不低於30%,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隨機抽查各地當年所編鄉村規劃成果不低於10%。

(四)創新規劃編制方法

了解鄉村實際和農民群眾需求

各地城鄉規劃部門應指導規劃編制單位通過進村入戶調查、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鄉村實際和農民群眾需求。

確保村民全程參與

在鄉村規劃編制和審批等各個環節,通過簡明易懂的方式廣泛征詢意見、公示規劃成果,確保村民全程參與,尊重村委會決議和村民意見,使群眾看得見、看得懂規劃。

(五)嚴格履行審批程序

嚴格審批程序

鄉村規劃完成後,要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和許可權進行報批。

嚴格按照批準的規劃組織項目建設

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嚴格按照批準的規劃組織項目建設,提高項目建設水平,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不得擅自進行調整和變更

經批準的鄉村規劃,不得擅自進行調整和變更。確需調整和變更的,要經原批准機關同意。

(六)加強鄉村規劃管理工作

完善管理制度

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認真落實鄉村規劃許可證制度,做到鄉村建設規劃管理全覆蓋。

健全鄉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配齊管理人員,加強對違法建築和違法建設行為的日常巡查,及時發現、制止和查處各類違法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_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⑨ 夯實鄉村數字基礎,促進產業振興需要在什麼和什麼全面對接數字化

夯實鄉村數字基礎,促進產業振興需要在繼承設施和互聯網應用全面對接數字化。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要實現鄉村數字基礎的建設,促進產業振興,就需要在基礎設施和互聯網應用兩個方面全面對接數字化技術。首先,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鄉村寬頻和移動網路的普及,保障鄉村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其次,要加強互聯網應用的數字化,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構建鄉村經濟發展的資料庫,以實現鄉村產業振興。

⑩ 村莊規劃工作很基礎很重要,應該如何規劃

需要避免主觀規劃產業雷同

與會者提及目前鄉村規劃、鄉村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鄉村規劃的框架越來越復雜,內容越來越龐雜。但最終發現能用的少之又少。」汪曉春分析,「大家常說規劃是『龍頭』,但我們需要客觀認識到,規劃並不能解決一個鄉村面臨的所有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鄉村振興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傳統鄉村規劃擅長的是「生態宜居」這4個字,而這20個字是一個完整體系,缺一不可,規劃師需要增加對其他16個字的研究與關注。

產業雷同問題,大家並不避諱。何世茂評審過很多鄉村規劃項目,留下「鄉村旅遊是大熱門」的印象——很多鄉村不管是否具備條件,都規劃旅遊項目。他告訴記者,當他了解到某村謝絕農村博物館時,內心不由得為該村幹部的理性點贊。

產業雷同在於規劃沒有準確判斷鄉村的特色「資源點」。鄉村要振興,無疑需要有自身的特色。一個鄉村的特色是山水、宗祠、民俗,還是其他,規劃師一定要深入了解。何世茂建議,重視對特色「資源點」的評價,找准之後才能很好地將「資源點」進行挖掘、活化、放大。

需要鄉村規劃也要融合創新

去年,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為邳州市官湖鎮授賢村編制規劃。規劃師走訪村民、鎮村幹部,並發放問卷,聽取大家對住房與環境整治、基礎設施配建、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意見。編制規劃時,訪談及問卷調查結果都發揮了作用。該院副總工程師汪毅說:「規劃工作也是協調工作。協調政府、村民、開發商等多方意見,尤其是讓村民積極發揮主體作用,是村莊規劃成功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他建議,鄉村在構建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團隊時,不僅要有規劃設計、產業策劃、景觀設計、建築設計方面的專業人員,還應聘用鄉村工匠和村幹部在內的鄉村顧問,並在團隊內吸納村民代表。

在連雲港市贛榆區黑林鎮小蘆山村,規劃師探索「規劃—設計—施工」一體化的鄉村建設新路徑。駐場設計師對村莊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等實行全程管理,並對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和造價等全面負責。駐場設計師可根據現場問題優化設計方案,使規劃設計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

汪曉春參加常州市武進區一個鄉村規劃項目研討,發現這個項目融合村莊土地利用規劃和傳統村莊規劃,實現鄉村地區的「多規合一」,讓建設項目和土地利用調整同步進行,有利於規劃建設項目落地。他說,省城鎮與鄉村規劃設計院也在創新,將傳統規劃和策劃運營、建設實施、土地制度等互動,希望發揮鄉村規劃更大的引領作用。

鄉村千姿百態,沒有固定模式和發展套路,立足實際做規劃,鄉村的美好未來可期可盼。


閱讀全文

與鄉村規劃與大資料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可以幫忙p圖的app 瀏覽:121
美食教程視頻軟體 瀏覽:549
2017win7與win10 瀏覽:43
iphone電腦定位追蹤 瀏覽:620
如何判斷文件是否存在 瀏覽:291
怎麼搞移動數據密碼 瀏覽:97
編程中如何開始學習 瀏覽:494
資訊理論編碼與密碼學電驢 瀏覽:200
ps打開文件的方式是什麼 瀏覽:604
西軟x5教程 瀏覽:693
國企虛報財務數據給什麼處分 瀏覽:300
prt源文件下載 瀏覽:64
java指定欄位排序規則 瀏覽:325
win7文件圖標顯示 瀏覽:833
class文件有多少個 瀏覽:820
qq對話框無法輸入中文 瀏覽:528
港版iphone5s設置呼叫轉移 瀏覽:534
d盤文件全部跑到桌面 瀏覽:173
4g網路無伺服器 瀏覽:801
ofo單車網路連接異常 瀏覽:44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