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五年級上學期介紹英雄人物的故事
鄭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每次都有蘇洲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
鄭和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由非洲帶來的長頸鹿。沈度《瑞應麒麟頌》的附圖,由明宮廷畫師所繪。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
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發展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
航海技術和裝備-寶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44丈4尺,寬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肯定派:認為明史基本上正確,因為南京靜海寺鄭和殘碑所記「兩千料海船」,不是「寶船」,而是較小的「戰座船」。
對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考古,發掘出一根約15米長的舵,和明史所述寶船大小相符。
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
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1377)游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為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
質疑派:認為木材強度有限,過大的船體無法保證水密性,難以做長時間的航行。
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為「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摺合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
至今未有人復制能夠實際航行的44丈「寶船」。目前復制中的寶船多採用質疑派的說法。
即便採用質疑派的說法,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航海技術: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 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鄭和檔案被毀之謎: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朗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麼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毀,怎麼還來追問?」。
《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誌,帳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大批鄭和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鄭和發現美洲論:在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
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1763年繪制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製品)的描術。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劉剛稱,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從一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為讀過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歷史重要性及意義。
戚繼光抗倭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1年),福建倭患日趨嚴重,戚繼光奉命率精兵6000入閩抗倭。至寧德,乘退潮率將士攜稻草蓋淤泥,涉海進攻橫嶼島(今寧德東部漳灣鎮三公里的橫嶼村)倭巢,斬倭2600餘,搗毀了盤踞於此多年多的倭寇老巢。倭寇在距寧德5公里的橫嶼,憑險固守,官軍與倭寇相持一年多。
戚繼光(1528~1588),明朝名將,民族英雄,軍事家。字元敬,號南塘, 晚號孟諸。祖籍河南衛輝,後遷定遠(今屬安徽),再遷山東登州(今蓬萊)。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生於魯橋(今山東濟寧東南)。出身將門,自幼喜讀兵書,勤奮習武,立志效國。17歲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二十五年,分管屯田。二十七年起,連續五年率衛所士卒戍守薊門(今北京昌平西北),春去秋歸。二十八年十月,中武舉。二十九年,赴京師(今北京)會試,時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領俺答率軍威逼都城,上陳守御方略,臨時任總旗牌,督防京城九門。三十二年,實授都指揮僉事,領山東登州、文登、即墨三營24衛所兵馬,操練水軍,整頓軍備,抗擊入侵山東沿海的倭寇。他賦詩言志:「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止止堂集》)。三十四年七月,調任浙江都指揮使司僉書,司理屯田。次年,以足智干練升都司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在龍山(今屬寧波)、縉雲、桐嶺與倭寇三戰三捷。乘勝追擊逃倭遇伏,沉著應戰,果斷指揮,迫倭寇遁逃入海。實戰中,察知明軍作戰能力較低,難以抗倭,多次上書請求訓練新軍。三十七年,在岑港(今屬舟山)作戰失利,免職,抗倭自效。次年三月,在浙江按察使司副使譚綸節制下,領兵救援台州。五月,殲滅入侵桃渚(今臨海東)倭寇。九月,往義烏招募農民、礦工4000名(一說3000名),按年齡和身材配發兵器,編組訓練。三十九年,針對明軍兵器裝備種類繁多、沿海地形多沮澤、倭寇小股分散的特點,創立攻防兼宜的「鴛鴦陣」,以12人為1隊,長短兵器迭用,刺衛兼顧,因敵因地變換陣形,屢敗倭寇。利用作戰訓練間隙,撰成《紀效新書》,闡述選兵、編伍、操練、出征等理論和方法,並以此訓練戚家軍,使戚家軍聞名於世。改任台州、金華、嚴州(今建德東)三府參將,整頓衛所武備,督造戰船,嚴守海防。四十年,倭寇萬余、船數百艘蜂擁浙東象山、寧海、桃渚諸地,戚繼光確立「大創盡殲」的滅倭戰策,集中水陸軍先至寧海,而後依次剿除,九戰皆捷,擒斬倭寇1400餘,焚死、溺死倭寇4000餘,史稱「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升都指揮使。又募義烏兵3000,參加鎮壓進入江西的閩粵起義流民。四十一年,福建倭患日趨嚴重,戚繼光奉命率精兵6000入閩抗倭。至寧德,乘退潮率將士攜稻草蓋淤泥,涉海進攻橫嶼島(今寧德東)倭巢,斬倭2600餘。轉兵福清,深夜攻佔牛田(今福清東南),被倭寇稱為「戚虎」。乘勝進至興化府城莆田,偃旗息鼓,出敵不意,奪占林墩(莆田南),先後搗毀福建三大倭巢。班師浙江,升都督僉事,任副總兵,守衛閩、浙海防。四十二年,新倭日增,圍興化,據平海衛(莆田東南)為巢。戚繼光第三次赴義烏募兵萬人,奉命率中路軍與右路福建總兵俞大猷和左路廣東總兵劉顯協力作戰,攻克平海衛,斬倭2200餘,繳獲器械3900餘件,救出被掠男女3000餘。不久,升福建總兵,鎮守福建及浙江溫州、金華兩府,督理水陸軍務。同年冬,倭寇萬余圍仙游(今屬福建),戚繼光領兵僅6000,遂行緩兵計,等待援兵,各個擊破,解仙游之圍。次年,乘勝追至同安縣王倉坪、漳浦縣蔡坡嶺,殲逃倭數千。四十四年,率水陸軍至梅嶺(在今詔安境),圍剿勾結倭寇的海盜首領吳平,迫其逃至南澳島(今閩粵交界海域)。旋與廣東總兵俞大猷合攻南澳島,俘斬吳平部 1200餘人,焚死、溺死逾5000人,毀船近百隻,吳平遁逃(一說投海死)。奉命兼管廣東潮州(今潮安)、惠州及駐江西的伸威營軍務,擔負保衛自浙江溫州至廣東惠州數千里的海防重任。與譚綸、俞大猷等抗倭名將浴血奮戰十餘年,基本盪平東南沿海倭患。隆慶元年(1567)十二月,戚繼光奉調京師訓練士馬。次年,以都督同知任神機營副將。建策用三年時間訓練10萬車步騎精銳邊軍,用戰車拒敵、步兵應敵、騎兵逐敵之法,加強北邊防衛。受命總理薊州鎮(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西北)、昌平、保定練兵事務,節制三鎮總兵以下將士。後改任總兵。考察邊關形勝和敵我軍情,將轄區數千里防線分為12路,設東西協守,分統諸路。同年冬,率兵至青山口(今河北遷西東北),擊敗蒙古朵顏部董狐狸、長昂。三年,升右都督兼督薊州、永平、山海關軍務。次年,請設武學。於帥府止止堂向所部將校講授韜略、將藝和治軍練兵之道。五年前後,寫成《練兵實紀》,主張練兵之要在先練將,強調將官必須進行德、才、識、藝修養,倡辦武庠(軍校),從實踐中鍛煉、造就精通韜略的良將。六年,建輜重營三座,又創車戰營六座,造戰車1109輛,分置密雲、建昌(今遷安東北)、遵化等地。同年冬,集車步騎軍約10萬人於長城邊進行實兵對抗演習七天,又校閱多日,為古代練兵史上之壯舉。萬曆元年(1573)至三年,建御敵台1337座,多次率兵出塞擊敗擾邊的董狐狸,迫其叩關請罪。以守邊功,進左都督。七年,率兵出山海關,援助遼東總兵李成梁大敗蒙古插漢部首領土蠻(圖們札薩克圖汗),錄功加少保。次年,創制自犯鋼輪火,埋於沿邊御敵台下,以殺傷敵軍人馬。在鎮16年,加強邊備,薊門安然。十一年,受排擠,調鎮廣東。十三年,遭誣陷罷歸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卒,終年61歲。有《止止堂集》留世。戚繼光戎馬一生,抗倭戰功卓著。注重練兵,尤善育將,嚴明軍紀,賞罰分明。抗倭作戰中,創立攻守兼備的鴛鴦陣,靈活巧妙地打擊倭寇。鎮守薊州,修城築堡,分路設防,有力地抵禦蒙古騎兵。所撰《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為明代著名兵書,受到兵家重視。
岳飛的故事
1103年,岳飛生於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一個農家,出生之時有大鳥飛鳴掠過屋頂,故取名飛、字鵬舉。少時家貧,日間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書習字,尤喜讀兵書。岳飛體魄強健、寡言淳厚、剛直義氣且勇力過人,十幾歲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開弓射箭,槍法「一縣無敵」。
岳飛20歲入伍,投奔真定(今河北正定)安撫使,但不久因父喪回鄉,兩年後,再投河東路平定軍。1126年,金軍攻汴京,朝廷風雨飄搖,欽宗弟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名義招募義勇民兵,岳飛投其帳下,因率百騎斬殺金軍幾千有功,被升為秉義郎。
不久,趙構改派岳飛至老將宗澤麾下,赴澶州援救汴京,自己卻視望不前,待金軍1127年4月攻入汴京將徽、欽二宗及後妃、大臣等三千人和無數財寶擄走北歸後遂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宋高宗。高宗任命宗澤為開封知府兼東京留守,聽信寵臣黃潛善等勸說,反「戰」而主和。岳飛上書怒斥議和力主回擊,反被以「越職」罪免去職務。
三個月後,岳飛投奔河北路招撫使張所,頗受賞識,曾在王彥統轄下抗金,渡河收復新鄉。因與王彥不和,轉戰汴京,再次投奔宗澤,在黃河以南連續戰勝金軍。次年,曾24次上書高宗請求還都的老將宗澤憂憤成疾,臨終三呼「渡河!」而亡,岳飛隨接替東京留守的杜充南下,退往建康(今江蘇南京市)。1129年冬,金軍由兀術(即宗弼,金太祖阿骨打第4子)統率大舉南侵,渡江攻入建康。高宗輾轉逃往海上,僅率臣八九人,乘樓船飄泊於溫州、台州一帶。
岳飛奉命收復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頭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戰士混入敵營,使金軍於夢中,互相殘殺,又伺機捕捉敵人哨兵,獲知敵北撤路線,火速趕往靜安鎮,橫刀躍馬沖入敵軍,往來翻飛擊斃敵軍無數,乘勝進駐建康後,升任通(今江蘇南通)、泰(今江蘇泰州)鎮撫使。岳飛由此嶄露頭角。
1130年,金扶植漢奸劉豫割據河南、淮北建立偽齊政權,使其牽制南宋以緩和宋對金的直接威脅。放回降臣原宋御史中丞秦檜,讓他勸誘高宗稱臣行南北分治。同時由兀術率主力征服川、陝,以斷南宋兵糧之援。
南宋相應在江淮之間有防,派岳飛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線,岳飛先平定叛軍、游寇及農民起義,收編精兵,以後三次主動出擊大獲全勝。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飛率軍從江州出征,收復偽齊佔領的襄陽等六州之地。在隨州(今湖北隨縣)岳飛的16歲長子岳雲,手握各重80斤的鐵錘力奪頭功。在襄陽,岳飛慧眼識破敵人以騎兵布防江岸,以步兵擺陣闊野的破綻,令部將以手持長槍的步兵攻敵騎兵,使其陣腳大亂,互相爭擠奪路,落入江中。又以騎兵將敵步兵殺得丟盔卸甲,擊潰偽齊主力。僅三個月即順利收復六州,保住了長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陝之路,扭轉了南宋的被動局面,增強了軍民抗敵的勇氣和信心。32歲的岳飛被破例提升為清遠節度使,又進封武昌郡開國侯,享受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榮。
由於高宗嚴令不得越界追敵擴大事態,岳飛只得率軍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駐防,期盼著「何日請纓提勁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年底,金、齊聯軍進逼廬州(今安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飛東下解圍。牛皋等13騎先遣,略展「岳」字旗,已使敵軍心動搖,待援軍趕到又追殺敵軍30餘里,以至百里外的兀術大營也聞風北逃。
1135年夏,岳飛率軍鎮壓洞庭湖地區楊么起義,被朝廷封為開國公。岳家軍由於收編起義軍人數猛增。次年,岳家軍第二次北上出擊,收復洛陽西南險要之地,奪取燒毀偽齊糧秣,逼近黃河。因朝廷不供軍糧,功敗垂成。雖升職太尉,壯志難酬,填《滿江紅 》抒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
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137年,金下令取消節節敗退的偽齊,以歸還河南、陝西為條件誘使南宋議和稱臣納貢。1139年元旦,秦檜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稱臣、接受金朝皇帝詔書,達成和議。岳飛堅決反對,上表稱「和好不可恃」,並四次奏辭因和議而賞封給他的官銜,遭秦檜忌恨。
果然,金軍於1140年5月撕毀和約,四路伐宋。高宗大驚失色,不得不下令各軍分別抵抗。岳飛第三次出擊,令所部一支分路進攻河南,一支重返河北,自己率主力從正面向汴京推進。40多天,先後收復陳州(今河南淮陽)等重鎮,從三面形成對汴京的包圍圈。7月初,岳飛以少數輕騎駐守郾城,每天派小股人馬向金軍挑戰。兀術由小路進軍至城北20里處與岳家軍相遇。
岳飛命岳雲先闖敵陣,苦戰幾十回合,獲勝。兀術遂以有「常勝軍」之稱的「鐵塔兵」、「拐子馬」襲來。「鐵塔兵」是金兀術侍衛親軍,由三千餘頭戴雙層鐵盔、身披重甲的騎兵組成,每推進一段,後面便置障礙,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正面沖鋒時,猶如一道鐵牆。左右兩翼配備輕騎兵一萬五千,常在戰斗最激烈時突然出擊,稱「拐子馬」。待敵軍臨近,岳飛指揮經過專門訓練的步兵手持「麻扎刀」和大斧專砍馬腿,使敵馬翻人仰不得前進。從午後直戰至天黑,金軍大敗。
接著,在郾城附近連戰連捷。在穎昌(今河南許昌)再殺退兀術的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金軍全線崩潰,副帥斃命,兀術敗逃。岳飛上書高宗:此乃「陛下中興之機,金賊必亡之日」。並親率岳家軍追抵朱仙鎮,距汴京僅45里,與義軍配合將兀術圍困在汴京,派猛將率500精騎與十萬金軍對陣。
兀術哀嘆:「自我起兵北方以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失敗過。」岳飛決心乘勝渡河收復河北,激勵部將:「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然而,高宗懾於岳飛震主之威,聽信秦檜奏言,「令岳飛暫且班師」,下令各路大軍一律撤回原駐地。岳飛銳意北伐,上奏道:「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高宗借口「孤軍不可久留」,一天催發12道金牌(即一尺長朱漆金字木牌),日行四五百里。岳飛涕淚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聲:「十年之功,廢於一旦!」被迫撤軍。
此後,兀術提出「必殺飛,始可和」的條件。高宗於1141年一舉剝奪韓世忠、張俊、岳飛的兵權,解散其軍隊。詔岳飛赴臨安(今浙江杭州)任樞密使。不久秦檜又唆使右諫議大夫萬俟以居功頹惰彈劾岳飛,使罷官出朝。再誣陷岳飛與岳雲及部將張憲謀反,將岳飛逮捕入獄,由高宗親自審理此案。審訊中御史中丞何鑄被岳飛背上由老母親手刺上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深深感動,轉而為岳飛鳴冤,朝廷改由萬俟接任審理。同年底,宋金議和,規定;宋金以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南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匹兩;南宋稱臣,且「世世子孫謹守臣節」。
1142年1月,岳飛被以「莫須有」(即或許有)罪賜死,岳飛手書:「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後,將毒酒一飲而盡,時年39歲。
岳飛死後,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養,余皆或充軍嶺南,或逃往湖廣。甚至下屬也被株連罷免或處死。直至高宗退位,孝宗為鼓士氣,平民憤。才追復岳飛官職,將其遺骸依禮遷葬於西湖棲霞嶺下。寧宗時,追封岳飛為「鄂王」;立岳廟。
岳飛一生儉朴,不置田產,不積私財,不為後代鑽營利祿。用兵,一反出征前先授大將陣圖,由皇帝遙控的成制,岳飛認為按圖布陣是用兵的常法,但用好的關鍵則是將領審時度勢以變制。岳飛治軍嚴謹,紀律嚴明。人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打仗時他身先士卒,與土兵共甘苦,從不居功自傲,贏得了歷代人民崇敬和同情。關於岳飛的傳說不僅很多,而且流傳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在一些地方人們將油條稱為「油炸燴(音同檜)兒」。人們在杭州岳飛墓前鑄造了秦檜夫婦等四個鐵人,造象為雙手反剪面,向岳墳跪著,墓闕上懸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不知夠不夠啊????????望你滿意!~—~
㈡ 甘肅天水清水縣嫁娶風俗
黃帝事跡清水,這個隴上古縣,雖然至今還鮮為人知,但她卻是中華人文始祖黃帝的誕生地,是名副其實的「軒轅故里」。 清水縣據《水經注》記載:「黃帝生於天水,在上邽城東七十里軒轅谷。」上邽城就是今天水市,在天水市之東七十里,就是清水縣山門鎮的白河村,該村之旁有軒轅谷,俗稱三皇溝。按史籍記載,黃帝姓公孫,名軒轅。其父少典是有熊國國君,其母為有嬌氏之女,名附寶。相傳黃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閃電繞著「北斗樞星」,竟感而有孕,懷胎24個月生下黃帝。黃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弱而能言,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其實,黃帝出生的感生神話是上古時代許多「英雄人物」身世的共同特徵,如伏羲之母履「大人跡」而生伏羲,商人始祖契為有城氏之女吞玄鳥蛋而生,周人始祖後稷為其母姜螈踐「巨人跡」而生,秦人始祖女惰亦為食玄鳥蛋而生等。這類神話,正反映了黃帝出生於「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相傳黃帝之時,他的部落已是中原最為強大的部落,與炎帝部落相鄰。此時,炎帝部落開始衰微,據說炎帝大行無道,「並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徙居於涿鹿,諸侯畔之」。於是,黃帝修德整兵,在涿鹿與炎帝部落展開激戰,戰斗異常慘烈,以至血流漂杵。炎帝抵擋不住黃帝的猛烈攻擊,退至涿鹿之東的阪泉。黃帝率領與之結盟的以熊、羆、狼、豹、虎為圖騰名號的部落,揮舞著用雕、鷹羽毛製作的旗幟沖鋒陷陣,最終「一誅炎帝而兼其地」。於是,「天下乃治」。阪泉之戰後,活動於今山東、江蘇北部的九黎部落在兼並周邊部族的同時.多次侵擾中原,其首領蚩尤與黃帝戰於涿鹿。起初,「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並九戰九不勝」。後經殊死搏鬥,黃帝殺死蚩尤,戰勝了九黎部落。黃帝先後征服炎帝、九黎部落後,被中原各部落擁立為部落聯盟首領。在戰爭與交往中,黃、炎、九黎及其他部落不斷走向融合,逐步形成了漢族的前身——華夏族。至今,中華民族還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華夏後裔。黃帝作為上古時代一定階段炎黃集團的首領,勤於政務,愛民如於,修德立義,以德治天下。他自己就曾說:「予居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不及夕。兢兢僳懍,日慎一日。」在他的帶領和治理下,炎黃集團在物質和文化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促進了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後世人們將當時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歸功於黃帝。據文獻記載,黃帝的發明創造有井、火食(熟食)、衣裳、冠冕、釜甑、灶、陶器、舟楫、車、杵臼、旃、宮室、棺槨、傘、踢球、鏡、貨幣、幾案、天文之書、兵法、弓箭、陰陽之事等。可以說,上述發明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會生產中的諸多器械,政治領域中的若干典章制度,風俗習慣中的婚喪嫁娶等,這些說明黃帝不僅是炎黃始祖,而且是開創百物、造福於民的文化英雄。 清水縣三皇五帝時代是中國上古時代文明肇造的重要階段,位居五帝之首的黃帝,上承三皇之德,下開5000年華夏文明之源,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及古代文明的開創,作出了奠基性貢獻。黃帝及其炎黃集團在長期的發展和融合壯大過程中,在物質和精神乃至制度文明方面均貢獻甚偉。如前所述,在文獻和民間口碑資料中,有關黃帝及其部族的發明創造幾乎無所不包。概括而言,黃帝時代開始服牛乘馬,製作舟楫車輿,發明杵臼,改進陶器,並開始掘井取水和養蠶造絲,這些都是物質文明成就。黃帝時代發明了琴、馨等樂器,創作了樂舞,制定出歷法和甲子,特別是創造了文字,這是最早的精神文明成果。黃帝舉風後、力牧等六人為相,分井劃州治理四方,則是制度文明的發端。至於冠冕衣裳的發明,更是兼有精神和制度文明的雙重意義。所有這些,正是黃帝其炎黃集團開創中華文明的具體表現。在中國古史系統中,黃帝是眾多「英雄人物」的祖先和許多民族的始祖。據文獻記載,黃帝生有25個兒子,其中14個兒子得姓建立了部族,共有12姓。上古虞、夏的祖先是黃帝之子昌意,商、周的祖先是黃帝之子玄囂。這樣的傳說表明,上古以中原為中心的幾個王朝,不僅互相有血緣和文化的聯系,而且他們都是黃帝的後裔。再如,傳說中北狄是黃帝之孫始均的後裔,黃帝的玄孫顓頊之子被封往蜀,古苗民也是顓頊的後裔。傳說,夏桀死後,其子熏鬻以桀的眾妾為妻,逃到北方游牧,後被稱為匈奴;越則是夏王少康庶於所封。黃帝生於天水,長於姬水,與炎帝戰於阪泉,殺蚩尤於涿鹿之野。黃帝及其部族「遷徙往來無常處」,其足跡東至於海,西至於崆峒,南至於江,「北逐渾鬻,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可知,黃帝及其部族的活動范圍涉及陝、甘、晉、冀、魯、豫諸省。在這樣廣闊的地域,炎黃部族長期與其他部族交流融合,繁衍生息,最終形成了華夏民族。由上可知,無論是中華文明的最初產生,還是華夏民族的早期形成,都與黃帝及其炎黃集團密不可分。黃帝及其炎黃集團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對於中華文化及其優秀傳統的形成,對於中華民族的凝聚及其民族精神的傳承,曾長期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黃帝是海內外華人華裔共同信仰和崇拜的始祖,是中華民族名副其實的人文初祖。清水縣東南70里關山林海深處,有一軒轅谷,相傳是黃帝軒轅誕生的地方。軒轅谷,亦稱三皇谷,俗名三皇溝,在今山門鎮白河村。
清水縣位於甘肅省東南,天水市東北。1997年末全縣轄1個鎮、23個鄉、337個村民委員會、1126個自然村。全縣總人口29.2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6萬人,土地總面積2012平方公里。全境屬黃土梁峁溝壑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海拔高度1025—2210米。氣候屬溫帶半濕潤區,年平均氣溫9.4℃,年均降水總量580毫米、日照時數2236.6小時,全年無霜期171天。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境內交通以公路為主,15條縣鄉公路構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的交通網路,總通車里程約320公里,各鄉均通汽車,半數以上村通了公路。境內省二級通信光纜已建成投運,程式控制電話、手機與全國聯網。農副土特產品主要有蘋果、梨、核桃、杏及沙棘、半夏等,尤以沙棘、大麻馳名清水縣。
清水大麻,久負盛名。為國家級沙棘基地。境內畜禽近10種,且商品率較高。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錳、鎳、鉛、鋅、磷灰石、鉀長石、大理石、輝綠石、花崗岩、白雲石、石英岩等19個品種,其中白雲石儲量豐富、品位高,MgO含量在21%左右,是冶煉金屬鎂的優質原料,儲量達920萬噸。1997年工業總產值17060萬元。工業總產值4422萬元,職工人均工資性收入3893元,農業總產值126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4元。地方主要工業企業有甘肅天河酒業集團(公司)、甘肅清水萬紫石材有限公司等。已形成機械、輕紡、食品、釀造、建築等為主體的7個門類、30多個自然行業、360多個品種。甘肅天河酒業集團(公司),有3大系列22個品種,榮獲省部級國家名優產品獎42項,其中國家級金獎15項、國際金獎4項,被評為中華酒文化優秀企業。清水縣是以單一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縣,1997年全縣糧食總產量4928.9萬公斤。清水山川秀麗,境內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有聞名全國的清水溫泉等「八景」,有龐公仙境等「八奇」。境內有馬家窯至齊家古文化遺址;西漢營平侯趙充國墓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勢地理
清水縣地處隴山山地向梁峁過渡地帶,地勢總趨向東北高、西南漸低;最高海拔2201米,最低海拔1112米,相對高差1089米;海拔高度引起熱量、降水條件、土壤、植被的垂直變化,使自然條件復雜多樣。由於內外營力作用,我縣地貌分為以黃土梁峁溝壑為主的中低山黃土梁溝壑區——分布於縣境中、西部,以高峰科梁和牛頭河南北側梁峁為骨架;面積217.93萬畝,處森林草原黑爐土地帶,植被以灌叢和草原為主。土石山地中度深切割中山區——分布於縣東南,屬隴山西延部分,以盤龍山為主;面積45.86萬畝,以發育在黃土母質上的褐土為多,有大面積次生林。河谷階地區以牛頭河中、下游及骨幹支流下流河谷階地為主,面積27.70萬畝,分為寬窄河谷與峽谷,寬度1——3公里,兩岸為河漫灘與多級階地。一級階地土層深厚,為我縣最好農田。縣境東部為隴山余脈南北向盤龍山,南部有盤龍山南段東西向筆架峰,西部是弓型高峰科山樑,北部為南北向化嶺山與封山;在山樑內外,形成以牛頭河為中心的湯浴河、樊河、後川河四大水系。在群山環抱中,形成牛頭河中部的山間盆地、清水城處盆地中南部,海拔1360米。清水縣氣候溫和,屬隴中南部溫帶濕潤區,年平均氣溫9.6℃,地面年平均氣溫12.8℃,年降水總量524mm,日照時數2168.9小時,全年無霜期170天,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適宜多種農作物和果類生長。
旅遊資源
清水山清水秀,旅遊資源豐富。清水地處隴山西南麓渭河流清水縣
域北岸,屬黃土梁峁溝壑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2201米,最低海拔1025米。年均氣溫8.8℃,降水量580毫米,日照時數2076小時,無霜期171天。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全縣耕地面積96萬畝,林地64萬畝,草山草坡4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1.5%。境內山清水秀,重巒疊翠,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色俱佳,旅遊資源豐富。距縣城8公里處的湯浴溫泉,為全國十三大名泉之一,自宋、明以來已屬隴上勝跡。溫泉水質優良,水溫54℃,富含人體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尤其被譽為「生命之花」的鋅含量居全國名泉之冠,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和礦泉水開發價值。此地群山環抱,清流映帶,鳥鳴林幽,一派田園風光,甘肅省工人療養院和體育訓練基地坐落其間,為理想的洗浴、療養、休閑、度假旅遊勝地。位於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花石崖,相傳為唐玄奘取經途中大戰黃木狼的萬紫山,現存有黃木狼洞遺址。此地林木蒼郁,懸崖峭壁,岩石嶙峋,寺廟兀立,集自然、人文景觀於一身。綠樹成蔭、草色青青、溪流涓涓、鳥語花香的秦非子牧馬場、三皇谷森林公園等,令人心曠神怡。軒轅谷隘、充國陵園、宋金墓群、龐公仙境皆是隴上名勝。紅崖晚照、古洞懸石、月台雲影、高嶺飛泉俱為旅遊佳處。
農業資源
清水農作物種類繁多,農業資源富饒。全縣經濟以農業為主,畜牧、林果清水縣、經作等農業支柱產業初具規模,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洋芋、蠶豆等,正常年景產量達1億公斤。經濟作物主要有中葯材、胡麻、葵花、大麻、蔬菜、花卉等。其中中葯材人工種植及野生600多種,年產量6000多噸,素有「千年葯鄉」之稱。林果產品主要有蘋果、葡萄、核桃、花椒、梨、桃、杏等,是馳名中外的天水花牛蘋果重點產區之一;沙棘、山梨、草莓、山葡萄、五味子等野生果類資源十分豐富,沙棘面積30萬畝,年產沙棘鮮果5萬噸。畜禽主要有牛、羊、豬、雞等50多個品種,年飼養量136萬頭(匹、只);以黃牛為主的草食畜養殖業逐成規模;野生動物100多種,珍貴的有毛冠鹿、石豹、紅腹錦雞等。清水「天河」品牌優勢明顯,工業生產初具規模。全縣工業以酒飲食品業為主體,以建材和機械製造業為兩翼。產品主要有「天河」、「羲皇故里」、「充國」、「麥積煙雨」系列白酒、果酒、飲料、果汁、沙棘總黃酮和花崗岩板材、岩棉製品、麻紡織品、制粉機、粉皮機、粉絲機、壓面機、鍘草機等30多個門類360多個品種。天河酒業集團公司已躋身天水市三大企業集團之一,酒飲產品暢銷國內外,先後獲國際博覽會金獎、國優及省部級優質產品獎20多項。
礦產資源
清水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境內已勘察探明的各類礦藏近20種。其清水縣
中金屬礦主要有金、鎂、銅、鋅、鉬、鎳、鐵、錳等,種類多,品位高;非金屬礦主要有大理石、花崗岩、輝綠岩、石灰石、白雲石、石英石、磷灰石等,儲量大,易開采。現已開發利用的有金、鉛、鋅、鐵、大理石、花崗岩、輝綠岩、白雲石、石灰石等。尤其是輝綠岩精品——龐公玉工藝品堪稱「中國一絕」,為觀賞、珍藏、饋贈之佳品,開發前景廣闊。清水交通便捷,通迅、電力、供水等基礎設施完善。全縣電力、電話、廣播電視、農機路實現了「村村通」。縣內等級以上公路總里程381公里,縣城距隴海鐵路(天水站)僅40公里,有清北、清張、大溫、桐溫等省際、縣際公路連通東西南北。行動電話基站覆蓋縣境80%;縣城自來水日供應能力達7500噸,可采量蘊藏豐富。
投資環境
清水投資環境良好,發展商機無限。清水人民搶抓機遇,全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縣上先後制定、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招商引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從市場准入、融資渠道、稅收征管、土地使用、證照辦理、規費收繳、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對投資者予以優惠,竭誠提供清水縣優質、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務。隨著縣域畜牧、林果、經作、飼草、酒飲、旅遊等六大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清水涌現出無限商機,眾多的招商項目亟待外地客商前來投資開發。30萬清水人民熱忱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來清水參觀考察,洽淡項目,投資建廠,興辦實業,清水2012平方公里的投資熱土將提供最優厚的回報。清水堅持科教興縣戰略,科教文衛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實現了「兩基」達標,基礎教育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職業教育有較快的發展,中小學設施基本達到國家規定標准。標准化博物館建設工程正在實施,天水軒轅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6%、89%,實現每百人擁有電話8.5部。基本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先後啟動實施。《清水縣志》、《清水史話》相繼出版發行,其它各項社會事業均取得了新的成績。
㈢ 中國 蘇 姓的來源。
蘇氏系承昆吾 發源河南臨漳
三蘇是文壇上的名人,關於蘇姓的族譜,在蘇洵族譜的後錄上交代得非常清楚:「蘇氏之先,出於高陽,高陽之子曰稱,稱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吳回,重黎為帝嚳火正曰祝融,以罪誅,其後為司馬氏,而其弟吳回復為火正,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曰礬,為昆吾,次曰惠連,為岑胡,次曰�,為彭祖,次曰來言,為會人,次曰安,為曹姓,季曰季連,為羋姓。六人者,皆有後,其後,各分為婁姓,昆吾始姓已氏,其後為蘇、顧、溫、董。當夏之時,昆吾為諸侯伯,歷商而昆吾之後無聞。至周有忿生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稱之,蓋書所謂司寇蘇公者也,司寇蘇公與檀伯達皆封於河,世世仕周,家於其封,故河南、河內皆有蘇氏。」
實際上,這一段蘇姓姓源考據,是可以適用於天下的蘇姓的,因為,《姓纂》上關於蘇姓的來源,也做了同樣的介紹。《姓纂》是這樣說的:「顓頊祝融之後,陸終生昆吾,封蘇,鄴西蘇城是也。蘇忿生為周司寇,居河內、扶風、武功。漢,蘇建目河內徙扶風。」
由此可見,頭一個以蘇為姓的昆吾,是顓頊帝的後代,他們最初的發源地,則在今河南省臨漳縣的西方。到了周朝初年,官拜大司寇的蘇忿生被周天子封於河內,所以這個家族也就是遷移到今為甘肅省的河內地方,繼續繁榮滋長,以後子孫才逐漸遍布於各地,四川眉山那個光輝燦爛的蘇家,自然也是從河內所遷移出來的。
蘇姓,真可以說是一個光耀史冊的古老姓氏,從3000年前的春秋時代,便已大放光芒。大家都知道,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他之得成霸業,主要靠的是他的大夫蘇從。
蘇秦,名氣更加響亮,他與張儀同被稱為縱橫家,他提倡合縱以抗秦,結果身佩六國相印,榮宗耀祖,顯赫異常。
到了漢武帝之時,蘇氏又出了一位名垂千古不朽的偉大人物,那就是三尺孩童都曉得的蘇武。
宋代的文壇,似乎是蘇姓人士的天下,除了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之外,尚有以文章知名,宋太宗曾御筆題贈「玉堂之署」4個字的蘇易簡;以及慷慨有大志,好為古文詩歌,曾佐歐陽修變文格,晚年自號「滄浪翁」,隱讀以終,著有《蘇學士集》傳世的一代高士蘇子美(舜欽)等。
蘇姓的故事
蘇姓出自己姓。古帝顓頊孫吳回,為帝嚳火正,掌民事,賜祝融氏。吳回之子陸終有六子,為六族,長子樊,為昆吾族,地在今河南濮陽,為己姓。夏代的第七位後名叫槐,封昆吾氏後裔於有蘇之地,在今河南輝縣西的蘇嶺(蘇門山),稱有蘇氏,有蘇氏部族以蘇草(即紫蘇)為圖騰。夏代末,有蘇氏之國被滅,族人以蘇為氏,四散避難。其中有一支向東南遷居於姑蘇(即江蘇蘇州)。有一支向北遷於鄴西蘇城(今河北臨漳西)。周滅商時,這支蘇氏部族大部分又向北遷襄國的蘇人亭(今河北邢台西南),後有一部分再遷蘇水之濱(今河北完縣境)。留在蘇嶺的蘇族人歸順了周朝,其頭領蘇忿生入周朝為司寇,被封於溫(今河南溫縣),建立蘇國,公元前650年被北狄攻滅。還有一支蘇族人南遷今湖南梅山一帶,後稱為梅山蠻。宋代時再南遷,少部分混入土著,成為瑤族先人的重要一支,大部分定居兩廣,成為南方蘇姓先民。
蘇姓分布
江蘇
蘇姓分布的重點地區。在江南地區分布著蘇軾的後裔,其中蘇軾長子蘇邁的後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鄉、新閘鎮等地,約1500餘人。武進的安家舍鄉前舍周圍的十餘個村莊;薛家鄉晨光村委蘇家村(沿河蘇家村)等村莊,有大量蘇氏分布。蘇軾幼子蘇過的後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東武進洛陽、崔橋、戴溪、運村、鄭陸等地,以及無錫、蘇州、江陰、常熟等地,共2400餘人。太倉、無錫、鎮江、蘇州、南京、宿遷、徐州等地區有蘇氏分布。在蘇北地區鹽城、建湖、阜寧、響水、濱海等地分布著數千戶蘇姓人家,他們也是蘇東坡的後裔,原居於蘇州閶門,明初「洪武趕散」時隨章士誠來到了「蘇家咀」。「蘇家咀」位於建湖附近,是江南北遷蘇氏的集散地。另在宜興元上鄉毫陽村、可酉鄉等均有蘇氏分布。在常熟的唐市鎮,珍門上仙村、周行陶舍村等也有蘇姓分布。
上海
嘉定的蘇姓有1612人,在全縣的姓氏中排名第44位,各鄉鎮均有分布,以嘉西人數最多。嘉定還有滿族蘇姓,但其來自遼寧。金山縣、崇明縣也有蘇姓。寶山縣蘇姓有100。余戶,在吳淞、大場、盛橋等鄉鎮均有分布。南匯縣主要分布在彭鎮、大田、老港等鄉鎮。川沙縣,共有蘇姓宗親1140餘人。
浙江
溫州、海寧、杭州、寧波、瑞安、玉環、蒼南、平陽、泰順等地均有蘇氏分布。
福建
同安、晉江、安溪、南安、惠安、永定、海澄、廈門、永春、南平、閩清、泉州、福州等地,均有蘇姓分布。
廣東
潮汕地區分布有蘇姓宗親20餘萬,在順德、梅州、汕尾等地都是潮汕支派,有許多已遷居海外。在普寧、海豐、潮州、懷集、羅定、順德、南雄、東莞等地均有蘇氏宗親聯誼組織。南海、佛山、陽江等地也有蘇氏分布。
海南也
蘇氏宗親,分布在儋州,文昌等地。
廣西
藤縣、梧州、岑溪、容縣、北流市、平南、蒙山、昭平等地源流扁的蘇氏宗親多是明、清時從閩、粵兩省遷來。賀縣、靈川、乾江、南寧、寧明、桂平、陸川等地也有蘇氏。
雲南
昆明、蒼山、石屏、嵩明也有蘇氏分布。
四川和重慶
蘇姓分布較為廣泛,如雙流、蒼溪、巴縣、內江、江津、永川、三台、自貢、成都、江油、蓬溪、合江、瀘州、樂山、長壽、宗慶、廣安、南川、豐都、南充、銅梁、犍為、黔江、隆昌、璧山、雙流、奉節等等。仁壽的洪峰、彰加、青崗、分水等鄉鎮都有蘇姓分布。
湖南
津市、攸縣、平江、長沙、湘陰、寧鄉、桃江、瀏陽等地均有蘇姓分布。
湖北
紅安、京山有蘇氏分布。
江西
德安、崇義、永新有蘇姓分布。
安徽
蕭縣周圍的蘇、魯、豫、皖地區,也有蘇姓分布,他們多是唐末蘇檢的後代。在安徽的皖南地區,也有蘇姓分布,其與浙江、江蘇的蘇氏分布較為接近,分屬眉山派和銅山派。
河南
蘇姓的起源地和聚集地,至少有三十餘個縣、市都有與蘇相關的地名,如蘇村、蘇庄、蘇營、蘇閣、蘇橋、崗蘇、蘇王、蘇樓、蘇木、蘇所、蘇堤、蘇班棗、蘇秦村等,它們是古今蘇氏族人生活軌跡的反映。太康的蘇姓分布在城郊、九崗廟等鄉鎮。
商丘全縣有328個姓氏中有蘇姓。
鹿邑的蘇姓分布在蘇灣、蘇庄、葡萄架等村。
林縣的城關鎮等也有蘇姓分布,全縣的蘇姓人口為 3367人。
長葛全縣206個姓中有蘇姓,主要分布在蘇樓、蘇庄、蘇菜園、東魏庄村等地。
洛寧、新安均有蘇姓。孟津的蘇姓分布在老城村等地。
湯陰全縣231個姓氏中,蘇姓共777人,其中北 大街的蘇姓出有不少人才。
夏邑的477個姓氏中有蘇姓,也有蘇庄。扶溝的279個姓氏中有蘇姓,汴寨村等有蘇姓分布。
光山槐店鄉蘇上灣村、朱灣村也有蘇姓分布。陝縣的前史村、蘇村等有蘇姓。淅川的180餘個姓氏中有蘇姓。
鄢陵的231個姓氏中有蘇姓。
虞城的328個姓氏中有蘇姓,並有回族蘇姓。商水 281個姓氏中有蘇姓,分布在鄧城鄉白蛇崗等村。
西華249個姓氏中有蘇姓。
新縣的272個姓氏中有蘇姓。浚縣的337個姓氏中有蘇姓,人口在一千至一萬人之間。禹州的白沙南街等村有蘇姓分布。
沈丘的槐店鎮蘇墮等村也有蘇姓。西平的302個姓氏中有蘇姓。安陽縣的辛店鄉東招賢村也有蘇姓居住。延津的
265個姓氏中有蘇姓。長垣的東趙堤、邱村等也有蘇姓分布。鞏義、新鄉、輝縣、郾城、鎮平、南召、信陽、孟州、滎陽、民權、睢縣、潢川、獲嘉等地,也有蘇姓分布。
陝西
扶風是蘇孝慈、蘇蕙的故鄉,在該縣蘇坊村、西蘇村等地,均有蘇姓分布。高陵、延安、武功、華縣、吳旗等也有蘇姓分布。
寧夏
吳忠縣有回族蘇姓。
甘肅
分布在靖遠等縣。
山西
陵川、洪洞、原平、安邑以及沁水的蘇山村、南郭村、杏林、蘇庄等均有蘇姓分布。
山東
淄博、萊陽、濟陽、煙台、寧津、壽光、蓬萊、濟寧、章丘等地有蘇姓分布。
河北
青龍的小馬七彩鄉青河沿等地有蘇姓分布。宣化的新堡、青羊嶺、郭隆庄等都有蘇姓分布。清河縣共有蘇姓3178人,分布於全縣的19個鄉鎮,涉及的村莊有申花庄、西壘橋、後蘇、白溝驛、侯召村、大琉璃村、何庄等。寧晉有蘇家莊,文安的苑口村等地均有蘇姓分布。正定蘇姓歷史悠久,現存蘇姓人口至少有1971人,分布在南關村、固營村、店上村等地。藁城、保定、高陽、晉縣、滿城、唐山、故城也有蘇姓分布。
北京、天津有蘇姓。
內蒙的托克托有蘇姓。
遼寧錦州、新民、海城、錦縣、沈陽、遼陽、興城、金縣、朝陽有蘇姓。
吉林伊通的新家村,有蘇姓居住。
蘇氏在台灣的分布 據1978年台灣官方統計資料,其各縣市共有1694個姓,蘇姓列第23位,人口總計達19萬餘人,主要分布在高雄縣、台北
縣、台北市、台南縣、高雄市。在鄉鎮、區級,依數量分別為高雄路竹、台南善化、雲林北港、台北市松山區等。
由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撰的《台灣省通志》中,專列有《人民志·氏族篇》,其中保存有許多珍貴的資料。該志依據的資料為
1953年由台灣各市縣所填報的數據匯總而成。其時全省共有
828804戶。排列前10名的大姓分別為:陳、林、黃、張、李、王、吳、蔡、劉、楊。而蘇姓,位列第24位,共有9646戶。蘇姓在台北縣1399戶,在宜蘭縣有12戶,在新竹縣有563戶,在苗栗縣有
417戶,台中縣有175戶,南投縣有497戶,彰化縣有445戶,嘉義縣有1271戶,台南縣有2281戶,屏東縣有171戶,花蓮縣有
61戶,澎湖縣有123戶。
介紹文件
蘇姓起源
蘇姓起源有二:
一、為出自己(妃)姓,為顓頊高陽氏的後裔。周武王時,有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國,稱為蘇忿生,後遷於溫邑(今河南省溫縣西南)。春秋時,蘇國被狄(我國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人攻滅。蘇國的後裔就以國名「蘇」為姓,其得姓始祖為蘇忿生。
炎黃二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蘇姓則是黃帝的直系後裔。
傳說中的黃帝既是一個部落的名稱,也是一個部落首領的名字。據《國語·晉語》載,黃帝和炎帝是由古老的少典氏族中分裂出的兩個胞族。黃帝及其部族,最早生活在陝西黃土高原的姬水一帶,因而便形成了最古老的「姬姓」。《史記·五帝本紀》在介紹黃帝時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這段文字描述了黃帝作為人文始祖的聰明大智。《帝王世紀》也說黃帝「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黃帝,又稱為「軒轅黃帝」,實際上是因為黃帝曾居住在「軒轅」這個地方,因以為名。軒轅黃帝是崇尚黃色的,這是因為這個部族生活在黃土高原,其賴以生存的大河便是黃河,而這一人群的皮膚又是黃顏色,這種「黃河、黃土、黃種人」的三位一體,使他們對「黃色」有了更多的偏好。黃、皇古字通用,由黃帝而衍變成至高無上的「皇帝」,成為最為尊貴的帝王的專稱,在歷史時期黃色更成為皇帝獨有的專色,中國古代的宮廷建築,無論是宮室、都邑、太廟,也都由黃土築成,成為有別於其他文明的「黃色文明」。至於黃帝的專號「軒轅」,《說文》段注為,曲(車舟)藩車為之軒,大車謂之轅,「軒轅」實際上指為「有篷頂的大車」。據史料記載及學界研究,早期的黃帝部族是以游牧生活為重要的內容,「軒轅」大車的發明,為這種生活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運輸工具,在當時的部族生活中占據有重要的地位。並因此而成為黃帝及其部族的名號。另一方面,黃帝部族以龍作為圖騰標志。考古發現中,龍的形象的不斷變化,龍形象的不斷豐富與完善,實際上是黃帝部族發展壯大,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真實寫照。
黃帝及其部族最早的居住地在姬水,亦即陝西省岐山縣一帶,後采向東發展,到達中原,並在河南新鄭形成政治中心。《史記》的有關註解均有「黃帝號有熊」,「有熊,河南新鄭是也。」《元和郡縣圖志》:「鄭州新鄭縣,本有熊之墟。」另外,陳留(今屬開封)有「黃城」、杞縣有「夕卜黃」、滎陽有「黃水」、封邱有「黃池」,這些都與黃帝部族的活動有關。密縣的大瑰山、臨汝的崆峒山、靈寶的荊山,盧氏的熊耳山等都有黃帝活動的遺跡,反映中原地區是黃帝及其部族的重要活動地區。黃帝以中原為中心,「慣用干戈」、「修德振兵」、「天下有不順者,……從而征之」,尤其是黃帝部族與蚩尤部族在涿鹿(今屬河北)大戰,取得了勝利。黃帝及其部族的軍事行動,加速了傳說中各部族間的融合,從而形成了以中原為核心的南達於江、東至於海、北達燕趙的內涵相近的先進文化。
黃帝在典章政制與經濟文化上也有重要的貢獻。《史記》等史書記載,黃帝「置左右太監,監於萬國」。這種管理形式,應該是後世政權的雛形。黃帝的史官「倉頡作書」,「伶倫作律」、「容成造歷」,「黃帝考定星歷」等,黃帝時的文化成就巨大。黃帝采銅鑄鼎,以玉為兵,刳木為舟,作宮室以避寒暑等。黃帝的夫人嫘祖發明了養蠶、織錦等,反映了黃帝時代的前所未有的發明創造,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化高峰。
傳說黃帝在功成名就於荊山鑄鼎後,騎龍升天。《史記·封禪書》有詳細的記載,在河南靈寶,有與這則傳說相關的地名與遺跡,如荊山、鼎湖、龍溝,以及黃帝廟。在陝西省黃陵縣,有「橋山」,而「橋山」附近有黃帝陵,這里也就成了歷代君民祭奠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的聖地了。
依照史書記載,顓頊為黃帝的孫子輩。《史記》、《帝王世紀》以及某些蘇譜均有詳細說明,在黃帝的25個兒子中,最早取得「姓」的名號者僅有14人,這些姓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古老的姓,現代姓氏則是在此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氏」。黃帝正妃是采自西陵氏族的嫘祖,她為黃帝生下的兩個兒子分別是青陽與昌意。昌意曾在「若水」一帶的西南地區長期生活,並娶當地土著蜀山氏族的昌仆為妻,他們的兒子顓頊從小便在西南地區生活,後隨氏族東遷到中原。
顓頊既是古史傳說中的英雄般的人物,也是當時統合天下的部族名號。學術界對顓頊的本意有著多種的理解。《論衡》中談到的「顓頊戴干」,有的學者以民族志與考古發現相結合,解釋其為原始部族時人們在頭部佩飾器具從而形成的一種頭部裝飾,這種裝飾使得其成為「扁形變頭」。根據史書中將「顓頊」與「高陽」並稱的現象,其含義為旭旭升起的太陽。而這種對自然的崇拜現象,在當時應是較為普遍的。
顓頊及其部族東遷的過程,也是以顓頊為首的部落聯盟形成的過程,也是史前部族融合發展的過程。顓頊在河南、山東、河北等黃河中下游地區活動留下有大量的遺跡。其最重要的傳說是保留在《淮南子》等書中的「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的傳說,兩大部族的長期征戰,在史書中形成了具有傳奇色彩的傳說,顓頊也因此而獲勝,部落聯盟獲得了空前的擴大,並以此贏得了五帝之一的贊譽。
顓頊的統治中心也在中原。史書記載,顓頊在河南許昌、杞縣、淮陽等地居住。《左傳》:「衛,顓頊之墟也,故為帝丘。」帝丘在東周時為衛國的都城,其位置在今河南濮陽附近。顓頊盡管在軍事上有所作為,但他的功績主要在宗教禮儀上。《大戴禮記》對他的功績有十分精要的概括,稱贊他是很有謀略,通曉道理的人,他的行為舉止符合天意與鬼神的意志,所以說他是人與神的溝通者,他所開啟的由宗教對人的控制的辦法,以及對社會組織結構的改造,在當時是個進步。顓頊死後,埋葬在頓丘城外,即今河南省內黃縣,據說他活了98歲,顓頊之後,其部族又分裂為若干個部落。《世本》的「帝系篇」等文獻,甚至在一些「蘇譜」中,也有「顓頊八子」的記載。顓頊娶鄒屠氏之女生蒼舒、隕鼓、禱戴、大林、龍降、廷堅、仲容、叔達等8子。顓頊又娶勝奔氏之女生子稱,稱生卷章,卷章又名老童。
老童及其部族,也如他的先祖那樣在中原生活,但也在關中、江淮等地區生活,其遺族後來還遠遷到嶺南活動。老童(卷章)的部族後又發展為重黎和吳回。
重黎這個傳說時代的人物,實際是由重與黎二個部落合並而成,重黎實際上是這個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們的後裔逐漸裂變為「九黎」,並成為「黎民百姓」中的主體。重黎曾擔任過帝嚳時的「火正」。「火正」是傳說時代掌管火源的職官,因為火的發明傳說為祝融氏所為,因此「火正」又稱為「祝融」,重黎因任「火正」,重黎也與祝融有了聯系。火的發明,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火可以驅除野獸,使人類在與其他動物的爭斗中處於優勢;火可以熟食,食物成分的改變為人類智力的進步創造了條件;火可以用作耕種,「刀耕火種」的初期農業的興起,是人類文化進步的標志。以看守火種,到對火神的祭祀,以至火化升天等均由祝融(火正)負責,因此在當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重黎受命與流落在南方的共工氏進行戰斗,並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帝嚳以平叛不力而殺了重黎,並讓重黎的弟弟吳回襲任火正祝融之職,吳回也便有了祝融氏之稱。
吳回在南方與共工氏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他與他的部族也因此重返中原。《路史》、《左傳》均記載,在河南鄭州有「祝融之墟」,其具體地點在新鄭與新密附近,即西周時期鄶國所在地。吳回及其部族雖然在陝西、山西、甚至東南地區生活,但最終以中原為中心,吳回死後也埋葬在「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區。
陸終傳說是吳回的兒子。根據對其名號研究,陸終是以捕食善跳動物而著稱的部落,並以此作為圖騰以及首領的名字。陸終及其部族也在中原一帶活動,山西的平陸、河南豫北地區的「大陸」(吳澤)等便是這種活動遺跡的反映。在豫北地區的獲嘉、修武、輝縣交匯處的吳澤,實際上也是當年吳回曾活動過的地區,這里與顓頊故都也相去不遠,並有親族在其附近居住,因而具有較好的生活基礎。
陸終生6子,分別是樊、惠連、(竹錢)(竹堅)、會人、轡牲、季連。其中,樊封昆吾為己姓。
先祖昆吾公
昆吾公是蘇姓的先祖,這是諸多蘇譜所公認的。樊封於昆吾,又稱昆吾氏。也就是說,由陸終及部族發展衍變而來的昆吾部族,其首領亦稱「昆吾氏」即蘇譜上的「昆吾公」。「昆吾」的字義,《夏小正》解釋為:「昆,小蟲。」又稱,「昆者,眾也。」「小蟲動也。」《說文通訓定聲》認為,昆吾為眾蟲之意,吾即音的尾語。昆吾源自陸終,二者都有「眾蟲」之意,一方面反映二者的圖騰相近;另一方面說明其部族人口眾多,興旺發達。《國語》、《史記》都記載,昆吾為「夏伯」。
《呂氏春秋》記載有「昆吾作陶」。《說文》及其相關著作也有「昆吾者,壺之別名。」「昆吾,圜器也。」
昆吾氏也在中原地區活動。他們的蹤跡與夏人相近,如在山西傳說有夏都安邑的地方,有「昆吾亭」。河南濮陽為「顓頊之墟」,這里不僅有「昆吾台」,也有「昆吾之墟」,《竹書紀年》寫道:「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於有蘇。」「帝芬」,有的書中記載為「帝槐」,是夏代第8個王,屬於夏代中期。
《世本》:「蘇氏,顓頊、祝融之後,陸終生昆吾,封蘇,鄴西蘇城是也。」《元和姓篡》:「蘇,顓頊、祝融之後,陸終生昆吾,鄴西蘇城是也。」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蘇氏出自己姓。顓頊裔孫吳回為重黎,生陸終。生樊,封於昆吾。昆吾之子封於蘇,其地鄴西蘇城是也。」
「有蘇氏」
「有蘇氏」在商代仍有活動,其重要人物是蘇妲己。《今本竹書紀年》記載,「王師伐有蘇,獲妲己以歸。」在《國語》一書中,也有類似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史記·殷本紀》表述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有蘇氏」是商代的重要部族,但與商王室的關系並不融洽;商王室討伐「有蘇氏」,擄得了美麗的妲己,而且殷紂王十分喜愛妲己的美色。
蘇國
蘇國的建立,是蘇姓歷史上的大事。
西周政權建立後,周天子對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給諸侯。《左傳》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諸侯撫封,蘇忿生以溫為司寇,與檀伯達封於河。」杜預註解為:「蘇忿生,周武王司寇蘇公也,與檀伯達俱封於河內。
關於蘇國的范圍。《後漢書·郡國志》雲:溫,故國也,蘇忿生封。」《括地誌》卷二,「故溫城在懷州溫縣西三十里,漢、晉以為縣,本周司寇蘇忿生之邑。」溫是蘇國國都,位置在今河南溫縣西安樂寨與招賢一帶。《左傳》記載,春秋前期周桓王將蘇國的田地給予了鄭國,這些地點有「溫、原、締、樊、隰城、攢茅、向、盟、州、陘、(阝貴)、懷。」其中,溫、州、陘(邢),均在今溫縣境內。原、樊,在今河南濟源市境內。締、向,在今河南沁陽市境內。隰城、懷,在今河南武陟縣境內。盟,在今河南孟州市境內。(阝貴),在今河南焦作市郊。攢茅,有考證為攢城與茅城,均在今河南輝縣市境內。以上諸邑,很難說是蘇國的全境,即便如此,也包括了今濟源市與焦作市的全部,今新鄉市的西部,這樣一個廣大的地區。其基本上與康叔受封的衛國為鄰,也應該是當時較為重要的蘇國。蘇國的爵位,文獻中稱蘇國國君,有「蘇公」、「蘇氏」、「蘇子」、「溫子」等多種稱呼,盡管當時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說法,據說執行時並不嚴格,因此,蘇國可能僅為「子」爵,其首領又任司寇,稱作「蘇公」.
西周時期是蘇國的重要發展時期,傳世的青銅器著錄在《三代吉金文存》一書中,其中的《史頌鼎》有長篇銘文,記載了史頌受命視察蘇國,掌握並實行蘇氏之法。《三代吉金文存》收錄有蘇國銅器《蘇公簋》,這件器物銘文不長,卻記述了蘇、周聯姻的史實。兩周時期,異姓諸侯間的聯姻,是密切相互間關系的重要手段,蘇女嫁與周男,一方面反映了蘇國對周王室的仰慕,同時也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蘇、周關系密切的標志。在三門峽虢國墓地也發現有西周晚期的蘇、虢聯姻的器物。虢國都上陽,位置在今三門峽市近郊,虢國雖不屬於大國,但卻是周文王的弟弟虢叔所封,其君主虢仲曾輔佐周夷王南征淮夷,釀成國人暴動;虢文公為周宣王時的重要卿士,在周王室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三門峽墓地中發現的「蘇甫人」盤、匝,正是蘇女遠嫁虢男的反映。「蘇冶妊」鼎,記載了作為蘇君夫人的妊姓女子,為她的女兒遠嫁他鄉,而專門作器的情況。在三門峽墓地,還發現有「穌子叔」鼎、「穌貉」豆等,其銘文不長,但都可以說明,蘇、虢間有著持續不斷的良好關系。此外,北京圖書館收藏的《寬兒鼎》青銅銘文拓本中,記載了「蘇公之孫寬兒」的歷史史實,對研究蘇國史,也有重要的幫助。青銅銘文中的「蘇子叔」、「蘇公子」,也都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蘇國宗室的重要人物。
《詩經·小雅》記載了蘇公與暴公的史實,「蘇公作是詩以絕之」。《世本》雲:「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篪(chi,持)。蘇成公,平王時諸侯也。」篪是一種樂器,「管樂十孔,長尺一寸,吹孔有觜(嘴),如酸棗。」
春秋時期,奴隸主貴族的禮樂制度發生了動搖,周天子的神聖地位也受到了挑戰,尤其是平王東遷洛邑,蘇國與周都僅一河之隔,蘇國成為王畿之地,其相互間的矛盾也大大加劇了。
蘇國與列國間的矛盾,首先來自於鄭國。鄭國是西周時期最後被周天子冊封的諸侯國,鄭國的始君姬友,是周宣王的同父異母兄弟,初封在西周王畿地區的關中,「犬戎之亂」後,鄭武公協助周平王東遷,並在王畿重建鄭國。鄭國受封的地方,原來也有一些小國,鄭先後滅掉鄶、虢等8個小國,在中原擁有一席之地,成為在中原有一定影響的強國。鄭國勢力的擴大,無形影響了周王宗室的利益,周鄭交惡,並互以太子為質。平王病逝,在鄭為質的太子孤因哀傷過度,不幸身亡,其子嗣位,是為桓王。桓王對鄭國稱霸,心有餘悸,在朝中對鄭不恭,引起鄭國朝臣的不滿,他們力主挑戰王權,以觀其行。這一天,鄭國大將祭足率領鄭國軍隊白玉門津渡過黃河,以向蘇國借糧遭到拒絕為由,強行收割蘇國已成熟的小麥,並運回鄭國。其後,又到王城附近公然強搶周王宗室的稻禾。可見,在諸侯稱霸的時代,蘇國作為周王的親信國,但卻受到傷害。周天子並令衛、陳、蔡
㈣ 關於黃河的歷史人物具體事情
夏禹、鄭國、賈讓、張戎、王景、司馬孚、姜師度、劉晏、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宋用臣、蘇轍、都實、周用、萬恭、潘季馴、楊一魁、朱之錫、靳輔、陳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則徐、吳大澄、張曜
第二個資料
一、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世界第五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 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 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二、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 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 為宗。"
三、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 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 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 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四、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 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 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 之地。
六、歷史興盛的基礎
地質學家們發現,黃土具備優良的解理性,適合開掘窯洞居住; 農學家們發現,黃土中各種礦物營養物質豐富,具有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們漸漸在這片黃土地上開鑿窯洞居住,種植五穀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興盛起來,華夏先祖的足跡踏遍了黃土地。 隨後的日子裡,中國第一個王朝夏興盛於此,立國800年的周朝源 起於此,而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秦帝國也勃興於此。
七、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 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山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一片綠野間狩獵採集,度過了華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歷史記述改造自然的功績
這里確實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這里也難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傳說,神農氏曾教民稼穡。耐人尋味的是,神農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實際上是焚林墾殖。
《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 "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在詩經中,我們聽到了先民們砍伐時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伐木叮叮, 鳥鳴嚶嚶。"
九、黃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損
始皇帝統一六國,大量人口隨之進入關中,墾殖面積大增。與此同 時,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寢,大肆砍伐關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擊潰匈奴,取得河套地區大片土地,隨後 實行屯墾戍邊,多次向鄂爾多斯高原地區移民,每次人數多達數十萬, 原本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了農耕區。
十、黃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損
西漢時期,天下大治,中國人口激增至6000萬。向西北開拓移 民成為解決人口膨脹壓力的主要手段,僅漢武帝時期,就向西北邊塞遷 徙了70餘萬人口。西漢將匈奴趕到遙遠的漠北,將大片林牧區變成了 農耕區。西漢在河套開發的引黃灌溉工程,是以寧夏內蒙的賀蘭山森林 和陝北森林的大破壞為代價的。
十一、黃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損
唐朝立國之初,勵精圖治,經濟迅速恢復。由於其經濟貿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於西北,因而西北地區的屯田墾殖搞得有聲有色。黃土高 原的林牧區開辟了大片農田,墾田數十萬畝。每丁耕田有二三百畝, 廣種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積破壞。
唐代定都黃土地的中心城市-長安。盛唐氣象,國力達到頂峰, 都城的規模當然前無古人,耗用木材無數。僅就長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寶雞、眉縣、周至、戶縣等鄰近山中採伐外,還遠到岐山、隴山和當時嵐州(今嵐縣)、盛州(今內蒙額爾多斯高原一帶)采辦。
十二、黃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損
宋代建都開封,因為洛陽附近黃河南北的山嶺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遠去呂梁山採伐,當時渭河上游林區也橫遭暴劫。史載北宋剛 剛立國,就在秦隴之間大肆採伐。陝西秦嶺、子午嶺、羅山,寧夏賀 蘭山、大盤山,甘肅沼河、隴南山地,森林先後遭到破壞。宋朝官商 每年僅從陝甘間的隴山就採得大木萬株以上,竟使當時開封城內良木堆積如山,私商采賣木材更是不計其數。
十三、黃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損
明朝重得西北,重視屯田,以便以屯養軍,以軍隸民。當時"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為最"。明初駐屯雁門、偏關長城附近時,那 里因山勢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鮮徑行,騎不能入"。到了明中葉, 北京的高官顯貴,邊關將士,當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為鄰,逐之不可,禁之不從"。單是每年販運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萬根。
十四、黃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損
滿清入關,短短幾十年休養生息,人口由8000萬增至兩億。 華北、江南人滿為患,於是大量流民自發湧向西北。黃土高原又一次成為破壞的重災區,祈連山、六盤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參天,此時完 全成了光山禿嶺。
十五、六千年後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後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實的一片黃土。 黃土本身土質疏鬆,沒有任何抗沖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護。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為最,草原次之,農作物則幾乎為零。 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在掃平具備保護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沒有保護 能力的農作物。
十六、嗚呼!黃河!
嗚呼!千百年來,我們就這樣在刀斧和戰火中毀滅了黃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嘆伐盡林木營造的無數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黃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為它土質疏鬆,顆粒細膩,植被 一經破壞,水土流失就極其嚴重。很快我們就聽到了哀婉的嘆息:"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十七、黃土高原植被破壞溝壑縱深
目前高原上長度在1公里以上的溝壑有30多萬條,1公里以下的 支溝、毛溝更是不計其數。一道道溝壑最終的歸宿都是黃河,它們不停 地切割著黃土高原,成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十八、黃土高原植被破壞,生態環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們今天稱之為黃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滿眼是嶙峋乾裂、支離 破碎的黃土,沒有樹,甚至沒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嘆:人類的先民們, 怎能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發出如此燦爛的文明?
它們沒有意識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綠色還是這里的主色調, 那時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9%。
十九、一場暴雨地形巨變
隨著植被覆蓋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溝壑強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時,兩側也在拓寬,並且發展出支溝,支溝又發展成毛溝。這樣的變化, 往往只需要數年、數月、數天甚至一場暴雨過後就能完成,因此黃土高原 也被稱作世界上地形改變最為迅速的地區。
二十、年傾瀉16億噸泥沙90%來自黃土高原
每年傾瀉16億噸泥沙,90%來自黃土高原這些溝壑。每年流失的 16億噸泥土,絕不僅僅是把一條河染成觸目驚心的黃色。它隨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沖決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滌盪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兩決口,百年大改道
黃河一天天暴虐起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親河 終於成了"中華之憂患"。與黃河水患的搏鬥,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頭等大事。
二十二、守著黃河缺水,鄭州可為中游一例
鄭州本來因水而興,它依傍黃河,還有賈魯河、熊耳河、金水河從 城中流過。但隨著工農業的巨大發展,污染日趨加重,引水渠道縱橫交錯,三條曾經流淌不盡的河流先後枯竭。至70年代,鄭州已完全依賴 黃河供水。
二十三、山東缺水,越近黃河越缺水
山東的水資源情況更加緊張,人口和耕地分別佔到全國的7.2% 和7.3%,而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1.2%。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有3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頃耕地佔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國的17.3%。是越接近黃河水資源越短缺, 到黃河一帶徑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魯西北的臨清、冠縣一帶竟只 有25毫米。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黃河,你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古國文化,
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圍扮演……」。
《黃河頌》的歌詞,道出了黃河的悠久歷史,唱出了黃河的不朽功績。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聞名的巨川。
——摘自《黃河頌》
與爾同消萬古愁
黃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台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
渡黃河
〔明〕謝榛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過黃河
〔明〕李東陽
清口驛前初放船,
長淮東下水如弦。
勁催雙櫓渡河急,
一夜狂風到海邊。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
王維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艄公號子聲聲雷,船工拉纖步步沉。運載好布千萬匹,船工破衣不遮身。運載糧食千萬擔,船工只能把糠饃啃。軍閥老闆發大財,黃河船工輩輩窮。」
「一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
「三氣周瑜在江東,諸葛亮將台祭東風。祭起東風連三陣,火燒曹營百萬兵。」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唐 柳中庸《徵人怨》)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唐 李白《古風》)
陽台隔楚水,春草生黃河。(唐 李白《寄遠》)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鍾天下聞。(唐 杜甫《黃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嚙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一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一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一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著幾戶回回和漢人,他們人老幾輩在山底挑水,在山頭上種地。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 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一年,一個七十開外的老回回,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一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裡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育著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一天爾德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著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一朵白雲,漸漸地,那白雲變成了一個白鬍子阿訇,抖動著銀色的胡須,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場黃風,能把黃瓜吹蔫;後晌有一場黑風,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風,你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老漢驚醒一看,不見了白鬍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爾德老漢細細瞅著黃瓜,果然一個個蔫了,他心裡非常難過,一年的血汗白費了,可一想起白鬍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後晌,一股黑風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一層又一層。爾德老漢一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一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一條線。像神仙用刀切過一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嘩」地一下又並攏了。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老漢又聽見那位白鬍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可現在黃河叫黃風和黑風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種一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你揀最大的一個扔進黃河裡。那時,你走進河底洞里,珠寶由你挑,糧種由你拿,還有一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你指哪裡,黃河水就流向哪裡。」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老漢又種了一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裡挑水澆瓜。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園子里結了一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一把鑰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里,一直等到瓜熟。
這一天,天氣晴得沒一點子雲彩。爾德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念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裡。這時只聽黃河一聲咆哮,裂開了一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老漢下到河底,見靠著河岸有個洞,洞里珍珠瑪瑙應有盡有。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一陣暴風狂吼,一時河面上波濤滾滾,一浪高過一浪。爾德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和黃旋風左右猛劈幾十劍。一會兒,黑風和黃風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爾德老漢想起白鬍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裡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樑。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長城,只是節節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後,南至六盤山,西至賀蘭山,到處都是水,只留下幾個山尖尖。爾德老漢這才抽出寶劍,叫黃河水向前流去。
從此以後,山大溝深的寧夏,變成了一馬平川,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開渠造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神話傳說: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黃河之前,黃河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漫流,經常泛濫成災。地面上七股八道,溝溝汊汊全是黃河水。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里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裡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滿口答應。這一來可了卻自己成仙的心願,二來可報被淹死之仇。
馮夷當了黃河水神,人稱河伯。他從來沒有挨過治水的事兒,一下子擔起治理黃河的大任,束手無策,發了愁。咋辦呢?自己道行淺,又沒什麼法寶仙術,只好又去向玉帝討教辦法。玉帝告訴他,要治理好黃河,先要摸清黃河的水情,畫個河圖,有黃河的水情河圖為依據,治理黃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著玉帝的指點,一心要畫個河圖,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鄉親們幫幫忙。鄉親們都討厭他好逸惡勞,沒人答理他。他找到村裡的後老漢,講了他治理黃河的大志。後老漢見他如今成了仙,要給百姓們辦點好事,就答應幫幫他。從此,河伯和後老漢風里來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黃河水情。兩個人一跑就是好幾年,硬是把後老漢累病了。後老漢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繼續沿黃河察看水情。分手時,後老漢再三囑咐河伯,幹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廢,畫好圖就動手治理黃河,人手不夠,他說服鄉親們幫忙。
查水情,畫河圖,是個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圖畫好,已年老體弱了。河伯看著河圖,黃河哪裡深,哪裡淺;哪裡好沖堤,哪裡易決口;哪裡該挖,哪裡該堵;哪裡能斷水,哪裡可排洪,畫得一清二楚。只可嘆自己沒有氣力去照圖治理黃河了,很傷心。河伯想想,總有一天會有能人來治理黃河的,那時,把河圖授給他,也算自己沒有白操心。
河伯從此就在黃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沒有露面。不料,黃河連連漲水,屢屢泛濫。百姓們知道玉帝派河伯來治水,卻不見他的面,都罵河伯不盡職盡責,不管百姓死活。
後老漢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見面。他對治理黃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兒子叫羿,射箭百發百中。無論後老漢如何講,羿不讓他去找河伯。後老漢不聽兒子勸阻,結果遇上黃河決口,被沖走淹死,連屍體都沒找到。後羿非常恨河伯,咬著牙說,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後來,到了大禹出來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河圖授給他。
這一天,河伯聽說大禹帶著開山斧、避水劍來到黃河邊,他就帶著河圖從水底出來,尋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誰。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見河對岸走著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英武雄偉,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著問起來:「喂,你是誰?」
對岸的年輕人不是大禹,是後羿。他抬頭一看,河對岸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在喊,就問道:「你是誰?」
河伯高聲說:「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嗎?」
後羿一聽是河伯,頓時怒沖心頭,冷笑一聲,說:「我就是大禹。」說著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虛汗。心裡罵道:「混帳大禹,好不講道理!」他越想越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地傳來一聲大喊:「河伯!不要撕圖。」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對岸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攔住了後羿。這個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畫了幅黃河河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後羿推開大禹,又要搭箭張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畫圖的艱辛講了,後羿才後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後羿隨大禹一同趟過河。後羿向河伯承認了過錯。河伯知道了後羿是後老漢的兒子,也沒多怪罪。大禹對河伯說:「我是大禹,特地來找你求教治理黃河的辦法哩。」
河伯說:「我的心血和治河辦法都在這張圖上,現在授給你吧。」
大禹展圖一看,圖上密密麻麻,圈圈點點,把黃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畫得一清二楚。大禹高興極啦。他要謝謝河伯,一抬頭,河伯躍進黃河早沒影了。
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圖,日夜不停,根據圖上的指點,終於治住了黃河。
歷史人物:
夏禹、、鄭國、賈讓、張戎、王景、司馬孚、姜師度、劉晏、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宋用臣、蘇轍、都實、周用、萬恭、潘季馴、楊一魁、朱之錫、靳輔、陳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則徐、吳大澄、張曜
俗語、諺語:
跳進黃河洗不清、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天下黃河富寧夏、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成語: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帶礪、黃河水清、礪山帶河、鯉魚跳龍門、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王昌齡的「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杜甫《黃河二首》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鍾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願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台》:「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唐代劉禹錫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王維的「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李商隱的「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白居易的「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宋代丘崈《黃河清》鼓角清雄占雲祲。喜邊塵、今度還靜。一線乍添,長覺皇州日永。樓外崇牙影轉,擁千騎、歡聲萬井。太平官府人初見,夢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闈,雲章粲、鳳鸞飛動相映。寶帶萬釘,與作今朝佳慶。勛業如斯得也,況整頓、江淮大定。這回恰好,歸朝去、共調金鼎。
柳中庸《徵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民謠: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信天游:
黃河船夫曲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 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只船哎?
幾十幾只船上,幾十幾根竿哎? 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 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哎,
九十九隻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參考資料:引用的啊
㈤ 歷史上姓胡的名人及其故事
http://mem.netor.com/wjx/frame.asp?id=149&name=
胡姓始祖,雖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滿文公,可謂淵源久遠。但是胡氏在早期能夠名垂史冊的,卻並不多見。能數得上的,只有春秋時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義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於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然而到了秦漢,胡氏有極為出色的表現。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七章,稱為"秦篆"(即後來所稱的小篆);經學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傳》。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經,司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胡烈,則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擔任襄陽太守時,築堤灌園,曾被老百姓歌頌為"譬春之陽,如冬之日。"
唐宋時期,是胡姓人氏才華橫益、人才輩出的興盛時期。唐代時有詩人胡曾,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經學家胡安國,學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開創宋代理學的先聲,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主張,並且把講學分經義和治事兩齋,嚴立學規,以身示範。至於胡安國,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時候,曾廢棄先秦時期最為精闢的智慧結晶"春秋三傳",將之摒諸學宮的大門之外。要不是胡安國的矢志"搶救",今天呈現在國人面前的傳統文化的內容,很可能就是兩樣了。胡安國對於整個中華文而言,可謂是功高五嶽,難怪他身後會被從祀於孔子廟,千秋萬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後,史學家胡三省,明時文學家胡應麟、胡震亨,清時經學家、地理學家胡渭,軍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領域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學者胡居仁、胡直,伊斯蘭教學者和經師胡登洲。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繪畫,與刻工汪楷等合作,改進了彩色套版印刷術。
近現代的胡姓名人主要有:國民黨右派首領胡漢民,著名學者胡適,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胡正詳,小說家胡也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耀邦。
廣東潮陽縣著名人士胡萬洲,任國民政府海陸大元帥,孫中山總統咨政。
現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