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認為多媒體計算機以後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覺得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微型化、巨型化和仿生。
從第一台電腦的龐然大物到現在的輕薄筆記本,電腦變得越來越小,但功能越來越多,使用起來越來越舒適。這是人性化的。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人們可以用手機上網,下載軟體,甚至可以騙寫程序。這可以說是微型化的計算機了。
當然為了滿足科學研究的需要,運行速度越來越快的巨型機也在不斷進步。在將來,巨型機的運算速度難以預測。
生物計算機一旦研製成功,人類利用遺傳工程技術,仿製出這種蛋白質分子,用來作為元件製成生物計算機,借鑒生物界的各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即所謂生物演算法,提出了一些生物計算機的模型,部分模型已經解決了一些經典計算機難以解決的問題。
『貳』 當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研究熱點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方向及研究熱點- - 今天的網際網路和能力面臨著兩個挑戰,一個是網路已存在的規模將面對更大的用戶群。二是隨之而來的新的復雜的在線應用需要一個新的網路體系結構。 要加快新的網路協議(協議描述、驗證)的開發和研究,改進目前網際網路「盡力交付」的服務。採用形式化——數學的方法描述網路協議和協議的實現過程。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基本方向是開放(標准化)、集成(各種服務)、高性能(高速)和智能化(友好的用戶介面)。 三種基本網路傳輸模式為同步傳輸模式STM、分組傳輸模式PTM和非同步傳輸模式ATM,適合多媒體信息傳輸的是ATM。 網路技術研究集中在六個主題:新的網路應用、中間件、服務質量、網際網路流量工程、安全和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個目標,全球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兩個支撐,微電子技術和光技術;三個融合,計算機、通信、信息;四個熱點,多媒體、寬待、移動通信和信息安全。 許多下一代網際網路(NGI)可能出現的情況已超出了我們目前對網路設計的理解,只有通過基礎研究,才能有助於達到認識這些可能性的水平。 目前計算機網路技術研究的熱點包括: 無限網路技術(移動)研究,已經制訂的IEEE802.11n標准,數據傳輸率可以支持100Mbps.對等網(p2p)應用研究。網路內容分布、網路信息的檢索與利用研究。網路中的信息表示技術,研究不同媒體之間的關系。網路技術研究,網格是以網路服務(WebService)為基礎的虛擬組織實現,實現固有的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能力。IPv4與IPv6的過渡中的問題研究,IPv6的應用及產品研究。家庭網路設計研究,數字家庭的核心概念是傳統家電、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的數字化和互聯、互通。主要在有什麼、可以提供什麼數字內容、數字家庭標准化組織為:UpnP(通用即插即用標准)、DHWG(數字家庭工作組)。還有光通信和光交換技術研究、以及支持多媒體數據安全的數字水印技術研究等
『叄』 我想知道中國多媒體的發展趨勢
時至今日,未來寬頻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脈絡已經非常清晰——從以PC技術為主體的計算機多媒體應用,到通信領域的各種多媒體實現,以及未來數字3C時代多網合一的融合,寬頻多媒體技術都是無庸置疑的核心技術。網路環境的改善和傳輸帶寬的增加,尤其是IPv6網路的建設和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推出,為寬頻多媒體技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寬頻多媒體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廣泛應用必將直接影響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未來走向。
專家預言,未來將是一個寬頻多媒體技術無處不在的世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已不滿足於傳統的電報電話、文件傳輸、電子郵件,而是追求更高品質的集視頻、圖像、聲音、文字甚至動畫為一體的多媒體應用服務。今天,寬頻技術的發展日臻成熟,為多媒體應用的發展提供了高速公路。從以下幾個方面不難看出,基於寬頻的多媒體應用和未來將會出現的應用將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可視會議系統使遠程面對面的會談成為現實,人們可以在聽到聲音的同時看到圖像,共享圖像,既節約開支,又提高了效率。寬頻多媒體技術還可充分應用於商務交流與技術協作、客戶服務、跨國應用、遠程教學和技術培訓、遠程醫療與會診等。基於Web的實時、互動溝通技術和服務的多媒體應用正在極大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引發新一輪的網際網路應用變革。
近來,數字電視的興起為數字時代揭開了序幕。數字時代的家居是集生活、娛樂、小型辦公、安防為一體的智能化、多媒體化家居環境。通過網際網路,家庭用戶可以享受視頻娛樂節目,觀看各種視頻新聞、資料、圖書等,通過可視電話與親朋好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還可以如同在現場一樣參與各種活動。寬頻多媒體技術還應用在視頻點播及廣播直播,網路電視,電子雜志等多個領域,其在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
在網際網路多媒體信息服務尚未完全普及的今天,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更高級的圖像編碼技術為移動多媒體服務提供了技術基礎,為通過手機、PDA、數字手錶等享受各種各樣的多媒體信息服務提供了可能。寬頻多媒體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為數字3C產業奠定了廣闊而堅實的基礎,3C融合時代也將給寬頻多媒體市場帶來豐厚的利潤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核心技術市場化引領產業崛起
隨著國際和國內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競爭的焦點更多體現在核心技術方面。我們不能再重復過去發展高技術項目時對國外技術的「跟蹤」,而放棄了參與競爭的機會,把偌大的市場讓給別人。
作為寬頻多媒體核心技術提供商的代表,中星微電子的「星光中國芯」系列數字多媒體晶元從2001年產品化以來,正在不斷推動著寬頻多媒體產業的應用市場向更加成熟的方向發展。這不僅表明作為信息產業及其基礎的半導體技術在中國有了長足的進展,將對產業的發展,乃至科技、經濟、國防實力產生深遠影響,而且還在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及市場應用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使打上「中國創造」印記的晶元大批量用在國際知名品牌的產品中。
2003年,中星微電子與微軟合作建立了微軟-中星微多媒體技術中心,整合了國際軟體巨頭及晶元廠商在核心技術層面的優勢,開發出了大量面向個人用戶的普及型多媒體實時通信應用技術,在用於寬頻通信、移動通信、數字家庭等3C應用的多媒體技術方面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對寬頻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發展與產業鏈的合作,將技術領先變成市場領先都將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市場需要成熟的產業鏈
要拉近寬頻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的距離,需要形成一個健康有序的寬頻多媒體產業鏈。隨著寬頻多媒體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成熟,技術與應用產業鏈上各環節的合作已成為市場發展的必要條件。內容提供商與多媒體技術提供商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提供應用技術平台和前瞻性的下一代應用技術,運營商則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開展內容應用服務,只有各環節的緊密合作才能進一步加速寬頻多媒體產業的發展,為用戶提供最前沿最便捷的寬頻多媒體現代生活。
多媒體核心技術的發展牽動了運營商,內容服務商及終端廠商的興奮點。成熟的寬頻多媒體業務應該具備幾個特點:
多樣性,寬頻多媒體業務應充分利用運營商提供的高帶寬的特點,運用圖象、聲音和動畫等等各種窄帶網路所無法提供的傳媒手段向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
互動性,隨著帶寬的增加,制約互動性發揮的瓶頸將基本消除。由內容提供商提供的以互動為核心的各種服務也將成為互聯網服務的主流。
個性化,寬頻多媒體業務應當是個性化的服務。對應於不同的客戶群體,如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層次,用戶都能夠根據其消費習慣和實際使用情況,自由選擇和定製具體的寬頻增值服務。
可喜的是,現在多媒體技術的核心技術提供商也正在從以上幾方面入手,使各種多媒體應用得以在核心晶元這個基礎平台上實現,避免不同的運營商、不同的終端出現無法兼容,無法互通等問題。
此外,完善的產業鏈的形成還需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間知識產權保護及技術規范與標準的制訂;為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政府主管部門也會加強相應的質量監督管理,杜絕偽劣產品,保證寬頻多媒體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可以預見,隨著寬頻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的日漸豐富多彩,以及內容提供商及技術提供商的深層合作, 一定會讓寬頻多媒體產業鏈趨於完善, 技術與應用走得更近,更加實用,而核心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藉助日趨成熟的產業鏈將使寬頻多媒體產業上一個新的台階。
寬頻多媒體應用關鍵要滿足用戶需求
一個寬頻多媒體應用要想成功獲得市場認可,關健要滿足用戶需求,同時還需要一個良好的商業運營模式和市場環境。成熟的寬頻業務至少應該具備下面四個特點:
一是多媒體化,寬頻業務應充分利用高帶寬的特點,運用圖象、聲音和動畫等等各種窄帶網路所無法提供的傳媒手段向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
二是互動性,隨著帶寬的增加,制約互動性發揮的瓶頸將基本消除,以互動為核心的各種服務也將成為互聯網服務的主流。寬頻業務只有具備了互動性,才能夠調動起用戶消費的積極性。
三是人性化。網路技術的成熟、網路服務經驗的積累再加上帶寬的增加為網路人性化服務提供了條件。以數字家庭、多媒體虛擬城市和社區為基本服務空間,以擬人化的互動為基本服務形式的寬頻網路服務正在逐步成形。
四是個性化,寬頻業務應當是個性化的服務。對應於不同的客戶群體,如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層次,用戶都能夠根據其消費習慣和實際使用情況,自由選擇和定製具體的寬頻增值服務。
滿足上述特點的業務衍生的寬頻增值應用很多,如遠程視訊會議、VOD視頻點播、網路電視、遠程教學、遠程醫療、互動網路游戲、數字家庭等,還有其它的像數字化圖書館、多媒體商城、數碼導游等等,這其中所蘊涵的商機有可能是我們現在所無法估計的。
『肆』 多媒體通信選專業方向 網路和無線兩個方向哪一個前景好,容易就業,學習的難易程度。急急急....
網路里含有無線,無線包括了互聯網、GSM網、3G,甚至還有射頻,以後物聯網是個重要的方向。我個人對IP通信感興趣點,但是要說哪個前景好,無線吧。
『伍』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總的來看,多媒體技術正向二個方而發展:一是網路化發展趨勢,與寬頻網路通信等技術相互結合,使多媒體技術進入科研設計、企業管理、辦公自動化、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檢索咨詢,文化娛樂、自動測控等領域;二是多媒體終端的部件化、智能化和嵌入化,提高計算機系統本身的多媒體性能,開發智能化家電。
『陸』 多媒體通信的簡介
人民郵電出版社 書名多媒體通信(工業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立項項目)
叢 書 名21世紀高等院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規劃教材——精品系列
標准書號ISBN 978-7-115-27055-9
編目分類TN919.85
作者徐作庭 李來勝 編著
譯者--
責任編輯賈楠
開本16 開
印張11.5
字數234 千字
頁數175 頁
裝幀平裝
版次第1版第1次
初版時間2011年12月
本 印 次2011年12月
首 印 數-- 冊
定價25.00 元 本書對多媒體通信的基本概念、技術與應用做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8章,在介紹多媒體通信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重點對多媒體通信中的信息處理、通信網路、質量保證、通信終端、流媒體等原理、技術與應用做了比較系統的闡述,最後對一些典型的多媒體通信應用系統做了分析與介紹。本書在關注基礎理論的同時,注重關鍵技術與應用的講述,同時也對相關標准和前沿技術進行了介紹。書中內容豐富、新穎,敘述深入淺出,突出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易於讀者理解和掌握。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計算機通信等相關專業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多媒體通信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本書被推薦為全軍推薦教材。本書對多媒體通信的基本概念、技術與應用做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8章,在介紹多媒體通信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重點對多媒體通信中的信息處理、通信網路、質量保證、通信終端、流媒體等原理、技術與應用做了比較系統的闡述,最後對一些典型的多媒體通信應用系統做了分析與介紹。本書在關注基礎理論的同時,注重關鍵技術與應用的講述,同時也對相關標准和前沿技術進行了介紹。書中內容豐富、新穎,敘述深入淺出,突出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易於讀者理解和掌握。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計算機通信等相關專業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多媒體通信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第1章基礎知識1
1.1信息與媒體1
1.1.1信息1
1.1.2媒體3
1.2通信系統7
1.2.1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7
1.2.2通信系統的分類8
1.3多媒體通信概述9
1.3.1多媒體通信的概念9
1.3.2多媒體通信技術10
1.3.3多媒體通信業務10
1.3.4多媒體通信網及發展14
1.3.5多媒體通信終端19
練習題21
第2章音頻技術及應用22
2.1數字音頻基礎22
2.1.1認識聲波22
2.1.2聲音的數字化23
2.2音頻信號壓縮編碼26
2.2.1音頻壓縮編碼方法26
2.2.2音頻壓縮編碼的國際標准27
2.2.3我國的音頻壓縮編碼技術31
2.3音頻技術應用示例:IP電話32
2.3.1IP電話的語音編解碼技術32
2.3.2IP電話的三種實現方式32
練習題33
第3章視頻技術及應用34
3.1數字視頻基礎34
3.1.1視頻的基本概念34
3.1.2視頻的數字化36
3.1.3數字視頻格式39
3.2視頻壓縮標准41
3.2.1視頻壓縮的基本原理41
3.2.2MPEG系列標准43
3.2.3H.26x系列標准47
3.2.4我國的視頻壓縮技術52
3.3視頻技術應用54
3.3.1視頻技術應用概述54
3.3.2應用示例:可視電話55
練習題58
第4章流媒體技術59
4.1流媒體基礎59
4.1.1流式傳輸的基礎59
4.1.2流媒體技術原理61
4.1.3流媒體播放方式62
4.2流媒體傳輸協議64
4.2.1實時傳輸協議64
4.2.2實時傳輸控制協議66
4.2.3實時流協議68
4.2.4資源預留協議70
4.3主要流媒體技術平台71
4.3.1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 System71
4.3.2微軟公司的Windows Media72
4.3.3蘋果公司的QuickTime74
4.4流媒體應用74
4.4.1流媒體應用概述74
4.4.2應用示例:IPTV75
練習題77
第5章多媒體通信網路78
5.1通信網技術78
5.1.1IP網路技術78
5.1.2ATM技術88
5.1.3IP與ATM的融合91
5.2接入網92
5.2.1接入網概述92
5.2.2寬頻接入技術94
5.3公眾服務網路106
5.3.1網際網路106
5.3.2公用電話交換網111
5.3.3有線電視網114
練習題117
第6章多媒體通信的質量保證118
6.1通信的服務質量118
6.1.1服務質量的概念118
6.1.2QoS參數119
6.1.3QoS管理120
6.2多媒體通信的同步122
6.2.1同步的概念122
6.2.2同步的類型123
6.2.3多媒體同步控制機制125
6.2.4同步多媒體集成語言128
6.3視頻通信的差錯控制129
6.3.1 視頻差錯控制技術129
6.3.2基於編碼端的差錯控制129
6.3.3基於解碼端的差錯控制132
6.3.4基於編解碼端交互的差錯控制133
6.3.5視頻編碼標准中的差錯控制機制134
練習題135
第7章多媒體通信終端136
7.1多媒體通信終端簡介136
7.1.1多媒體通信終端的組成136
7.1.2多媒體通信終端的特點137
7.1.3多媒體通信終端的關鍵技術137
7.2多媒體通信終端的標准138
7.2.1框架性標准138
7.2.2基於特定網路的多媒體通信終端標准139
7.2.3復接/分接標准142
7.2.4通信控制標准145
7.3基於計算機的多媒體通信終端148
7.3.1硬體組成149
7.3.2軟體平台150
7.4多媒體通信終端的現狀與發展趨勢151
練習題153
第8章多媒體通信應用系統154
8.1視頻會議系統154
8.1.1視頻會議系統的功能與結構組成155
8.1.2視頻會議系統的主要技術支撐157
8.1.3視頻會議系統的幾種運用方式159
8.2視頻監控系統160
8.2.1視頻監控系統的功能與結構組成161
8.2.2視頻監控系統的主要技術支撐163
8.2.3視頻監控系統的現狀與發展趨勢164
8.3P2P流媒體系統166
8.3.1P2P流媒體系統的播送方式167
8.3.2P2P流媒體系統的主要技術支撐167
8.3.3P2P流媒體系統的現狀與發展趨勢168
8.4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169
8.4.1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的分類與功能169
8.4.2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的主體架構170
8.4.3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的幾種運用方式171
練習題172
參考文獻174
『柒』 目前多媒體技術最新發展方向有哪些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方向
(1) 目前,多媒體主要從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① 多媒體通信網路環境的研究和建立將使多媒體從單機單點向分布、協同多媒體環境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一個可全球自由交互的通信網。對該網路及其設備的研究和網上分布應用與信息服務研究將是熱點。
② 利用圖像理解、語音識別、全文檢索等技術,研究多媒體基於內容的處理、開發能進行基於內容的處理系統是多媒體信息管理的重要方向。
③ 多媒體標准仍是研究的重點:各類標準的研究將有利於產品規范化,應用更方便。它是實現多媒體信息交換和大規模產業化的關鍵所在。
④ 多媒體技術與相鄰技術相結合,提供了完善的人機交互環境。多媒體模擬智能多媒體等新技術層出不窮,擴大了原有技術領域的內涵,並創造新的概念。
⑤ 多媒體技術與外圍技術構造的虛擬現實研究仍在繼續進展。多媒體虛擬現實與可視化技術需要相互補充,並與語音、圖像識別、智能介面等技術相結合,建立高層次虛擬現實系統。
(2) 將來多媒體技術將向著以下六個方向發展:
① 高分辨化,提高顯示質量;
② 高速度化,縮短處理時間;
③ 簡單化,便於操作;
④ 高維化,三維、四維或更高維;
⑤ 智能化,提高信息識別能力;
⑥ 標准化,便於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
『捌』 網路的發展前沿是怎麼樣
互 聯 網 發 展 史
1、什麼是Internet?
Internet是計算機交互網路的簡稱,又稱網間網。它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對獨立的數以千萬計的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網路通信協議、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數據通信網。
2、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從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經費,聯合計算機公司和大學共同研製而發展起來的ARPAnet網路。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路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的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同時,區域網和廣域網的產生和逢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起來。NFS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樣僅供計算機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盈利的組織―先進網路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它能以45Mbps的速率傳送數據。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與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聯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飛躍歸功於Internet的商業化,商業機構一踏入Internet這一陌生世界,很快發現了它在通信、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於是世界各地的無數企業紛紛湧入Internet,帶來了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飛躍。
3、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進程及現狀
關於中國公用數據通信網 我國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數據通信網,為我國Internet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通信網(ChinaPAC)。該網於1993年9月開通,1996年底已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和一部分發達地區的鄉鎮,與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數據網互聯。
(2)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DDN)。該網於1994年開通,1996年底覆蓋到3000個縣級以上的城市和鄉鎮。我國的四大互聯網的骨幹大部分都是採用ChinaDDN。
(3)中國公用幀中繼網(ChinaFRN)。該網已在我國的8大區的省會城市設立了節點,向社會提供高速數據和多媒體通信。
(4)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該網於1995年與Internet互聯,物理節點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個城市,業務范圍覆蓋所有電話通達的地區。1998年7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骨幹網二期工程開始啟動。二期工程將八個大區間的主幹帶寬擴充至155M,並且將八個大區的節點路由器全部換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國電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術,對ChinaNet進行了大規模擴容。目前,ChinaNet網路節點間的路由中繼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國內總帶寬已達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國際出口總帶寬突破3Gbps。
關於中國Internet的發展階段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6.6-1993.3是研究試驗階段(E-mail Only)
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聯網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而且僅為少數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發展經歷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階段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階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互聯網,實現和Internet的TCP/IP連接,從而開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務。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互聯網路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互聯網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96年底,中國互聯網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互聯網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長階段。
國內互聯網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2000萬。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約1002萬台,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163萬台,撥號上網計算機:839萬台,上網用戶約2650萬人,其中專線上網的用戶人數為454萬,撥號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793萬,同時使用專線與撥號的用戶人數為403萬。除計算機外同時使用其它設備(移動終端、信息家電)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07萬。CN下注冊的域名128362個,WWW站點242739個,國際出口帶寬3257Mbps。
詳情可參考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中國Internet發展大事記》。 中國目前有十傢具有獨立國際出入口線路的商用性互聯網骨幹單位,還有面向教育、科技、經貿等領域的非營利性互聯網骨幹單位。現在有600多家網路接入服務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經營的有200家左右。
在網路基礎設施方面,近年來,中國先後啟用了數個國際光纜系統。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韓、環球海底光纜系統、亞歐陸地光纜系統;正在建設的有:亞太2號海底光纜、中美海底光纜、亞歐海底光纜。1999年共有13條國內干線光纜投入使用或試運行。光纜總長100萬公里。國內互聯網骨幹網路對原有信道全面擴容,中繼電路以155M為主。隨著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廣泛應用於光通信建設,互聯網骨幹網帶寬可達2.5G-40G。
據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冷榮泉介紹,我國網際網路骨幹網從1996年至今已經歷了3個階段:1996年之前,多數採用64K至2M傳輸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從115M跳到了2.5G;從2002年開始,將逐步進入10G時代。
2002年1月11日,中國電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開通,該通道所構建的長途波分復用傳輸系統,採用了思科公司長途波分復用系統和系列高速互聯網路由器。這一系統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電信運營商用於構建規模龐大、運行快速穩定的「IP+Optical」網路,並被證明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先進性。這條全國最寬的數據通信通道的開通,標志著我國網際網路骨幹傳輸網從2.5G步入10G時代,標志著中國電信數據傳輸能力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電信的數據網已經成為真正的高速數據網路、海量帶寬網。
關於中國十大互聯網簡況
目前我國有10家網路運營商(即十大互聯網路單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經營資格的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十大互聯網路單位分別是: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2)中國科技網(CSTNET)
(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4)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已並入網通)
(5)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6)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
(7)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8)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9)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 (10)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
其中非營利單位有四家: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和中國長城互聯網。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都擁有獨立的國際出口。調查顯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國的國際出口帶寬總和已達到5724M(見下圖,未包括中國長城互聯網的國際出口帶寬數據),與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聯網統計調查報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國大陸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國際出口帶寬增加了2925M,增幅為105%。其中,與美國相連的有4023M(佔70.3%),與日本相連的有314M,與韓國相連的有251M,與中國香港相連的有749M,與中國澳門相連的有14M,還與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相連。另外,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與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NAP)之間的連接帶寬也達到3558M。我國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相互連接帶寬數,以及我國部分ISP與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連接帶寬數和國際出口帶寬情況請參考中國互聯網聯接帶寬Flash圖。
4、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給全世界帶來了非同尋常的機遇。人類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當前正在邁進信息社會。信息作為繼材料、能源之後的又一重要戰略資源,它的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取得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
首先,網路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使得社會的各種資源得以共享。
其次,網路創造出了更多的機會,可以有效地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有力地拉動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生產力進步。
第三,網路也為各個層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聯網的確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奇跡背後,存在著日益突出的問題,給人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比如,信息貧富差距開始擴大,財富分配出現不平等;網路的開放性和全球化,促進了人類知識的共享和經濟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網路的競爭已成為國家間和企業間高技術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網路帶來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劇了文化滲透,各國都在為捍衛自己的網路文化而努力。中國擁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這種厚重的文化在網路上得以延伸,這個問題顯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發展特點與趨勢
Internet發展經歷了研究網、運行網和商業網3個階段。至今,全世界沒有人能夠知道Internet的確切規模。Internet正以當初人們始料不及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今天的Internet已經從各個方面逐漸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們可以隨時從網上了解當天最新的天氣信息、新聞動態和旅遊信息,可看到當天的報紙和最新雜志,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炒股、網上購物、收發電子郵件,享受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義並不在於它的規模,而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礎設施。當今世界正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信息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的新的支柱產業,成為推動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新的源動力,並且廣泛滲透到各個領域,特別是近幾年來國際互聯網路及其應用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並且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Internet已經構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和未來信息社會的藍圖。縱觀Internet的發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運營產業化
以Internet運營為產業的企業迅速崛起,從1995年5月開始,多年資助Internet研究開發的美國科學基金會(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經營權轉交給美國3家最大的私營電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
2)應用商業化
隨著Internet對商業應用的開放,它已成為一種十分出色的電子化商業媒介。眾多公司、企業不僅把它作為市場銷售和客戶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為傳真、快遞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價替代品,藉以形成與全球客戶保持聯系和降低日常的運營成本。如:電子郵件、IP電話、網路傳真、VPN和電子商務等等的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便是最好例證。
3)互聯全球化
Internet雖然已有三十來年的發展歷史,但早期主要是限於美國國內的科研機構、政府機構和它的盟國范圍內使用。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各國紛紛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熱潮,各個國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聯寬頻化
隨著網路基礎的改善、用戶接入方面新技術的採用、接入方式的多樣化和運營商服務能力的提高,接入網速率慢形成的瓶頸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上網速度將會更快,帶寬瓶頸約束將會消除,互聯必然寬頻化,從而促進更多的應用在網上實現,並能滿足用戶多方面的網路需求。
5)多業務綜合平台化、智能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將成為圖像、話音和數據「三網合一」的多媒體業務綜合平台,並與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公務、電子醫務、電子教學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內,互聯網將超過報刊、廣播和電視的影響力,逐漸形成「第四媒體」。
綜上所述,隨著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趨勢的加強,未來的互聯網將是一個真正的多網合一、多業務綜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來的互聯網是移動+IP+廣播多媒體的網路世界,它能融合現今所有的通信業務,並能推動新業務的迅猛發展,給整個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一場革命。
1.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
世界互聯網發展史
※196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倫納德.克蘭羅克(Leonard Kleinrock)博士發表了分組交換技術的論文,該技術後來成了互聯網的標准通信方式。
※1969年:美國國防部開始起動具有抗核打擊性的計算機網路開發計劃「ARPANET」。
※1971年:位於美國劍橋的BBN科技公司的工程師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開發出了電子郵件。此後ARPANET的技術開始向大學等研究機構普及。
※1983年:ARPANET宣布將把過去的通信協議「NCP(網路控制協議)」向新協議「TCP/IP(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過渡。
※1988年: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學生(當時)史蒂夫.多那(Steve Dorner)開始開發電子郵件軟體「Eudora」。
※1991年:CERN(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提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開發出了萬維網(World Wide Web)。他還開發出了極其簡單的瀏覽器(瀏覽軟體)。此後互聯網開始向社會大眾普及。
※1993年:伊利諾斯大學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機應用中心的學生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開發出了真正的瀏覽器「Mosaic」。該軟體後來被作為Netscape Navigator推向市場。此後互聯網開始得以爆炸性普及。
※正是因為通過採用具有擴展性的通信協議TCP/IP,才能夠將不同網路相互連接。因此,開發TCP/IP協議的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生(當時)文頓.瑟夫(Vinton G. Cerf)等如今甚至被譽為「互聯網之父」。
中國互聯網發展史
※1987年,北京大學的錢天白教授向德國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當時中國還未加入互聯網。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發言人懷特·托基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1994年3月,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1995年5月,張樹新創立第一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中國的普通百姓開始進入互聯網路。
※2000年4-7月,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
※2002年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2.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現狀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調查數據,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中國互聯網網民已達6800萬,半年內增長了890萬。
在網民的特徵結構方面 ,男性、未婚、25歲以下、大專及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含無收入)網民的比例繼續在網民各特徵數據中占據相對主要地位 ;在職業方面,學生、專業技術人員仍然是網民主體 ;在行業方面,教育、製造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批發和零售業、IT業是網民的主要分布行業 ;但同時可以看到,網民在特徵結構上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在網民的上網途徑方面,家中仍然是網民上網的主要地點;上網設備主要是台式計算機,但同時採用其他上網設備的網民日趨增多;撥號上網是網民上網的主要方式,但專線、寬頻等其他上網方式繼續得到發展,其中寬頻(ADSL、CABLE MODEM等)上網用戶數達980萬,上網方式進一步多元化。
在網民的上網行為方面,晚上八、九點鍾仍然是網民上網的最高峰期;網民每周的上網時間分別為13.0小時和4.1天,呈增加的趨勢;絕大部分網民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在100元以內,比例值達68.0%,但該比例和以往相比有所下降;網民平均擁有的電子郵箱帳號數和以往相比基本未變,電子郵箱總數和免費的郵箱數分別為1.5和1.3;用戶每周收發的郵件數和2003年1月的統計數據相比呈減少狀態,分別達到7.2和5.3,但收到的垃圾郵件數繼續呈增加趨勢,達8.9封/周;網民的上網目的主要是獲取信息和休閑娛樂,比例值分別為46.9%和28.6%,網民的上網目的開始多樣化。
單位:萬
當前的中國互聯網正呈現出十大發展新趨勢:
※趨勢一:從玩網到用網,網民概念發生突變,網民增長進入「雪崩」期。
※趨勢二:門戶網站已經盈利,「眼球經濟」讓掌聲再次響起來。
※趨勢三:產業網站、實業網站異軍突起,網路經濟有望在漫長的低谷徘徊後沖出拐點。
※趨勢四:網路寬頻建設風起雲涌,分發存儲發展迅猛,網路瓶頸節節打通。
※趨勢五:從資源枯竭到信息海洋,網上信息源飛速增長,「內容為王」時代正在到來。
※趨勢六:網路收費全面啟動,網站經營步向務實,互聯網「收費時代」已經到來。
※趨勢七:信息化浪潮刺激巨大需求,互聯網成了國民經濟發展新增點。
※趨勢八:資本市場去而復返,第二波投資潮青睞務實企業。
※趨勢九:合縱連橫,中國互聯網處於大兼並前夜。
※趨勢十:構建產業鏈,營造生態圈,網路經濟有望在局部突出重圍。
3.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將來
美國等國家正在率先發起研究建設下一代互聯網,與現在的互聯網相比,下一代互聯網將:
更快:下一代互聯網將比現在的網路傳輸速度提高1000至10000倍。
更大:下一代號互聯網將逐漸放棄IPV4,啟用IPV6地址協議,這樣,原來有限的IP地址將變得無限豐富,大得可以給地球上的每一顆沙粒配備一個IP地址,這樣,你家庭中的每一個東西都可以分配一個IP,真正讓數字化生活變成現實。
更安全:目前困擾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大量隱患將在下一代互聯網中得到有效控制,不會象現在這樣束手無策。
在下一代互聯網,真正的數字化時代將來臨,家庭中的每一個物件都將可能分配一個IP地址,都將進入網路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過網路來調控,它帶給人類的,不僅僅是一種變化,而是一
『玖』 最前沿的多媒體技術有哪些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多媒體系統的應用更以極強的滲透力進入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游戲、教育、檔案、圖書、娛樂、藝術、股票債券、金融交易、建築設計、家庭、通訊等等。其中,運用最多最廣泛也最早的就是電子游戲,千萬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為之著迷,可見多媒體的威力。大商場、郵局裡是電子導購觸摸屏也是一例,它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近年來又出現了教學類多媒體產品,一對一專業級的教授,使莘莘學子受益匪淺。正因為如此,許多有眼光的企業看到了這一形式,紛紛運用其做企業宣傳之用甚至運用其交互能力加入了電子商務,自助式維護,教授使用的功能,方便了客戶,促進了銷售,提升了企業形象,擴展了商機,在銷售和形象二方面都獲益。 可以這樣說,凡是一個有進取心的企業,都離不開這一最新的高技術產品。首先多媒體的運用領域十分廣泛,註定了它可在各行各業生根開花。其二,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新一代在計算機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已經習慣了這一形式,作為一個有發展眼光的企業,是不會放棄這一未來的消費主體的。其三,由於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國外已經非常普及,面對日益國際化的市場,只有跟上國際潮流。
多媒體技術特點:
1、能夠完成在內容上相關聯的多媒體信息的處理和傳送,如聲音、活動圖像、文本、圖形、動畫等;
2、互動式工作,而不是簡單的單向或雙向傳輸;
3、網路聯結,即各種媒體信息是通過網路傳輸的,而不是藉助CD-ROM等存儲載體來傳遞的。
『拾』 多媒體技術未來發展
問題一:多媒體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是 你好樓主
多媒體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智能化,提高信息識別能力。
也就是物聯網的概念,利用光感器和感測器實現互聯網與現實中的對接。
當然其他選項也沒有錯,如果是多選題的話,就四個全選。
問題二:請你談一對未來信息多媒體技術的展望?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低成本高速度處理晶元的應用~高效率的多媒體數據壓縮/解壓縮產品的問世~高質量多媒體數據輸入、輸出產品的推出~多媒體計算技術必將扒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目前~多媒體的研究的應用主要體現出以下幾點:
一、家庭教育的個人娛樂是目前國際多媒體市場的主流~~~~其為大眾提供了很多實用性的產品:視頻光碟播放系統~如各種VCD和DVD機~游戲機~集聲、文、圖像處理於一體~功能強大~互動式電視系統~用戶可以按自己的要求選擇電視節目或從事先安排好的情節觀看~~~極大的方便了用戶~
二、內容演示和管理信息系統是多媒體技術應用的重要方面~目前~多媒體應用以內容演示和MIS為主要形式~這種善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三、多媒體通信和頒式多媒體系統是多媒體技術今後的發展方向~目前的多媒體技術應用正從基於CD-ROM的單機系統向以網路為中心的多媒體應用過渡~隨著高速網路成本的下降~多媒體通信關鍵技術的突破~在以Internet為代表的通信網上提供的多種多媒體業務會給信息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同時將多台異地互聯的多媒體計算機協同工作~更好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這種CSCW環境代表了多媒體應用的發展趨勢~
從長遠觀點來看~進一步提高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智能性是不變的主題~~~~發展智能多媒體技術包括很多方面~如文字的識別和輸入~漢語語音識別和輸入~自然語言的理解和機器翻譯~知識工程和人工智慧等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已進入 *** ~多媒體產品正走進千家萬戶~由此看來~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問題三: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方向? 5分 多媒體的發展趨勢逐漸傾向虛擬化 你懂什麼是虛擬化嗎?就是基於互聯網的
問題四:大家好請結合多媒體技術的相關應用,以『暢想多媒體未來的發展趨勢』,寫出一篇不少於500字的論文,謝謝 智能化是多媒體網路教學向深層次發展的客觀要求。盡管多媒體網路教學迅速發展,大量多媒體課件和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被開發使用並取得較好成果。但人們在開發使用中發現,這些系統始終存在這樣一些缺陷:學生的學習仍然是被動的,學生無法回答深層次的問題,回答有錯時不能准確確定原因,個別化指導的針對性不強等。因而需要未來系統能夠做到:第一,實現友好和自然的人機對話,能夠通過人類的自然語言來進行人機對話,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理解狀態,學習環境更自然,能較方便地學習知識和規律,並表達自己的認識和要求。第二,能檢測和判斷學生犯錯誤的原因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和糾正。第三,對未預期的提問和錯誤能給出合理的反饋,包括理解學生的反應、評價學生的猜測是否合理等。第四,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並能針對具體情況及時調整系統的教學策略等。這樣的系統實際上就是智能化的輔助教學系統。早在70年代,國外就有人研究具有智能性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90年代,有人提出了智能超媒體教學系統的要領。所謂智能超媒,就是將人工智慧技術與超媒體的信息組織、管理方式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信息處理技術。在智能超媒體教學系統中,ICAI模塊可以利用超媒體提供的友好界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同時還可以利用超媒體向學生提供圖文聲像並茂的解釋信息;而超媒體模塊則可利用知識推理技術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的適應性控制,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基於網路的智能超媒體系統應以智能化大樓技術為基礎,有人已提出智能化教育大廈、智能網路教室等新概念。當前,智能超媒體教學系統的研製和開發已成為多媒體網路教學應用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的前沿課題。
全球化是多媒體網路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互聯網已連通世界各地、Internet站點遍布全球的當今時代,無論是校園網、多媒體教室區域網,還是單台多媒體計算機,不與廣域網連接、不利用Internet上無限豐富的信息資源,是不可思議的。基於Internet的新型教學,突破了區域網多媒體教學在資源、距離、規模上的限制,將多媒體網路教學推向全球,開放大學、虛擬學校、全球教室等一批新型的教育教學系統迅速發展。
問題五: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未來設想論文 60分 多媒體技術是專指於電腦程序中處理圖形、圖像、影音、聲訊、動畫等的電腦應用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能熟練進行計算機多媒體軟體設計和開發、互動式多媒體[1]作品的設計與製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多媒體技術(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綜合處理、建立邏輯關系和人機交互作用的技術。
真正的多媒體技術所涉及的對象是計算機技術的產物,而其他的單純事物,如電影、電視、音響等,均不屬於多媒體技術的范疇。
問題六:多媒體技術發展方向是什麼 多媒體技術肯定大的方向是向著智能化的目標推進.
他發揮著一個平台的作用.可以接入各種技術.擴展是無限的
其實他的發展方向很大,簡單的說,就是高速傳遞和職能檢索
問題七:多媒體技術有哪些社會需求? 多媒體未來的趨勢? 多媒體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使人類社會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沐浴著它所帶來的陽光,新技術所帶來的新感覺、新體驗是以往任何時候都無法想像的。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是面向三維圖形、環繞立體聲和彩色全屏幕運動畫面的處理技術。而數字計算機面臨的是數值、文字、語言、音樂、圖形、動畫、圖像、視頻等多種媒體的問題,它承載著由模擬量轉化成數字量信息的吞吐、存儲和傳輸。總的來看,多媒體技術正向二個方而發展:一是網路化發展趨勢,與寬頻網路通信等技術相互結合,使多媒體技術進入科研設計、企業管理、辦公自動化、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檢索咨詢,文化娛樂、自動測控等領域;二是多媒體終端的部件化、智能化和嵌入化,提高計算機系統本身的多媒體性能,開發智能化家電。
問題八:上網查閱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未來方向是什麼? 網路化,智能化,標准化,多領域融合,虛擬現實。
如: 多媒體通信技術: 多媒體技術與有線和無線通信網路、廣播和閉路電視網路、微波和衛星通信網路、計算機遠程和地區性區域網絡等各種通信技術相結合,產生了一種邊緣性技術―――多媒體通信技術。多媒體通信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涉及多媒體、計算機及通信等許多領域,技術十分繁雜,牽扯到的技術十分廣泛。例如:系統平台技術;多媒體技術;多媒體網路技術等。
虛擬現實技術: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又稱靈境技術。九十年代初逐漸為各界所關注,在商業領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是21世紀信息技術的代表。虛擬現實技術的特點在於利用計算機構成三維數字模型,產生一種開放、互動的環境,具有想像性的人工虛擬環境,使得用戶在視覺上產生一種沉浸於虛擬環境的感覺。虛擬現實技術是在眾多相關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個高度集成的技術,是計算機軟硬體技術、感測技術、機器人技術、人工智慧及心理學等飛速發展的結晶。
問題九: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的基礎是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的結合。
理由
數字化技術是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基礎。是實現信息數字化的技術手段。它將客觀世界中的事物轉換成計算機唯一能識別機器語言,即二進制0和1,從而實現後續一系列的加工處理等操作。
問題十:求關於「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未來設想」的論文1500字 我好 發貨飛 非會員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