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低迷的鋼鐵行業是否將被互聯網顛覆 「互聯網 + 鋼鐵」 的機會在哪
請你看看權威專家的分析,對你的思路有所裨益。「互聯網+」與鋼鐵如何融合
原創 2016-07-27 《中國冶金報》 冶金傳媒
《中國冶金報》記者 郭俊國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互聯網+」與鋼鐵應當有怎樣的「親密接觸」?「互聯網+」在鋼鐵行業有著怎樣的新任務?鋼鐵行業發展的新動能是什麼?鋼鐵行業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應當有怎樣的新思考?
帶著這些問題,7月23日,在由中國冶金報社主辦的2016(第二屆)中國鋼鐵產業鏈電商高峰論壇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副司長安筱鵬詳細解讀了「互聯網+」助力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任務、新動能和新思考。
新任務:推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鋼鐵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考慮『三去一降一補』,同時考慮如何培育新的動能。」安筱鵬表示,推動鋼鐵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是促進形成新動能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徑。
安筱鵬指出,《國務院關於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實施「互聯網+」行動的主戰場。具體來講,在互聯網與各個環節的融合中,製造是關鍵環節,製造業是主戰場,製造企業是主力軍,構建一個智能製造的生態系統是制高點。
互聯網有自身的發展規律。目前互聯網正在從消費環節向製造環節擴散,遵循由易到難的規律,從人人互聯到人物互聯,再到物物互聯。目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面臨著挑戰,傳統的工業網路是各自封閉、諸侯割據的;同時,工業互聯網也面臨著思維方式的碰撞,互聯網與製造業的融合帶來了新舊思維的碰撞和新舊秩序的更替,以及新規則的重建。
安筱鵬分析認為,從互聯網與消費領域和製造領域的融合的特徵來說,消費環節更多的是價值傳遞,製造環節更多的是價值創造;消費領域的融合帶來的是交易效率的提高,製造領域融合帶來的是生產效率的提升;消費領域既要考慮「踩剎車」又要考慮「踩油門」,處理好業務創新與加強監管的關系,製造領域與互聯網融合,更多的是如何鼓勵、支持,更多的是考慮如何「踩油門」的問題;消費領域的融合關繫到各種社會利益如何調整,製造領域的融合將帶來國際巨頭傳統勢力范圍的重構;消費領域活躍主體主要是互聯網企業,而製造與互聯網融合的主力軍仍是製造企業。
新動能:深化鋼鐵行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安筱鵬介紹,從2009年開始,工信部對29個行業的兩化融合水平進行了分期分批的評估。基於評估的結果、經驗和結論,工信部組織編制了《工業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評估規范》(以下簡稱《評估規范》)。基於《評估規范》,企業兩化融合水平分成了基礎建設階段、單項應用階段、綜合集成階段和協同創新階段4個階段。在《評估規范》中,綜合集成是企業兩化融合邁向中高級階段的標志,其中,包括產品設計與製造集成管理、經營管理與生產控制的集成管理、產供銷的集成管理、財務與業務的集成管理、決策支持的集成管理等方面。
綜合集成是推進兩化融合的核心理念,德國的工業4.0的核心理念也是推進企業橫向集成、縱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因此,工業4.0和兩化融合在核心理念、主要任務和具體做法等諸多方面,是殊途同歸、如出一轍、異曲同工的。
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是當前兩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務。「過去幾年,鋼鐵行業大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走在了相關行業的前列。」安筱鵬結合工信部兩化融合服務平台上5萬多家製造企業兩化融合的評估數據,詳細介紹了中國鋼鐵行業在這方面的進展情況和主要特點。
1
一是鋼鐵行業基礎自動化全面普及,已成為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持續創新的基礎。裝備和工藝信息化水平是提升產品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保證生產過程優化控制的關鍵環節,產品創新能力的提升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新工藝、新流程、新設備和新技術。中國鋼鐵行業基礎自動化在燒結、煉鐵、煉鋼等主要生產工序和流程中應用已得到廣泛普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分別達到64%、47%。
2
二是鋼鐵行業精細化、集約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提高了企業經營決策質量。信息技術正融入鋼鐵行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營銷等各個環節,其能源管理和質量管理普及率明顯高於其他傳統行業,企業資源管理和製造執行系統在重點企業全面普及,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已經成為鋼鐵工業裝備、工業能力、工業素質、工業活動的內生要素,實現了決策的及時、高效和科學。
3
三是鋼鐵行業的大型企業整體處於單項覆蓋向集成提升發展的階段,綜合效益開始體現。「綜合集成是企業邁向中高級階段的重要標志。」安筱鵬表示,從行業整體的兩化融合水平來看,鋼鐵行業在傳統行業中,大概處於中游水平。企業的信息化投入與收益之間是有階段性的,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只有從單項應用邁進綜合集成之後,企業信息化的收益才會呈現指數化的增長。
4
四是鋼鐵行業大型企業智能製造就緒度高。根據中國兩化融合服務聯盟發布的全國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數據地圖報告,企業智能製造就緒度是指智能製造就緒企業與全部企業的比率。其中,智能製造就緒企業是指同時滿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不小於50%、實現管控集成和產供銷集成,處於集成提升或創新突破階段的企業。鋼鐵行業大型企業智能製造就緒度為14%,在10個傳統行業中位居前列(僅次於汽車工業)。
新思考:推動鋼鐵行業電子商務創新發展
安筱鵬介紹,工信部也在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範,並從供給側的角度來考慮如何在製造企業的「雙創」平台、工業大數據服務平台、工業電子商務平台、行業系統解決方案和信息物理系統等方面推動和支撐製造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和營銷服務,特別是工信部准備推動工業電子商務的試點示範,重點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製造企業自身的銷售采購平台,其二是工業電子商務的第三方平台。
關於如何推動鋼鐵行業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安筱鵬提出了以下建議:
1
一是加速普及在線采購,構建高效、透明、協同、低成本的新型采購體系。在線采購可提高企業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是降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時,電子商務已經成為鋼鐵企業增強市場開拓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據中國兩化融合服務平台上5萬多家製造企業兩化融合的評估數據,目前,鋼鐵行業大型企業在線采購額佔比為18.19%,中型企業為32.74%,遠高於小型企業的14.21%。但與此同時,鋼鐵行業大企業在線采購額占采購額的比例(18.19%),在鋼鐵、建材(21.5%)、醫葯(22.3%)、采礦業(24.3%)、石化(36.2%)、機械(28.6%)六大行業中,比例最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
二是推動線上線下銷售一體化,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產銷一體化營銷體系。隨著客戶對交貨周期、產品質量、庫存配送要求越來越高,鋼鐵產業正在從以生產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建立產銷一體化的營銷體系,是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去庫存的有效手段,並已成為鋼鐵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大企業已建立起的完整的線下銷售網路體系相比,中小企業對線上銷售網路體系的需求更加迫切,線下渠道向線上渠道轉型的步伐更快。目前,鋼鐵行業網上銷售率平均為14.45%。其中,大型企業為12.77%,中型企業為16.68%,小型企業為17.97%。
3
三是積極培育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推動傳統鋼貿流通體系變革。當前,鋼鐵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迅猛發展。據有關機構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鋼鐵電子商務平台已累計300餘家,在全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台中佔比48%。在成交量1000萬噸以上的鋼貿商中,第三方平台交易量超過70%。第三方交易平台推動鋼廠直營,促進生產流通一體化;跨越多級代理商,大幅縮減鋼鐵流通層級,簡化交易過程;融合物流、加工、金融等多方服務主體,實現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統一,加快構築新型鋼鐵流通生態圈。
4
四是引導電子商務平台從「產品」交易向「能力」交易轉變,構建產業新生態。互聯網拓展了交易的空間和對象,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實現從信息交互的互聯網到產品交易的互聯網,再到能力交易的互聯網的轉變。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解決了能力交易的交易主體(誰和誰交易)、交易對象(交易什麼)和交易過程(怎麼交易)3個最基本的問題。要積極推動鋼鐵行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促進交易對象從產品向能力拓展,有效提高閑置設備、空間、人員的利用率,積極化解過剩產能,促進鋼企服務化轉型;同時使大量中小企業可以低成本、低門檻地使用一些更優質的製造資源,加快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共進的新型生產體系。
安筱鵬認為,對於鋼鐵行業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未來的發展有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通過流通環節的電商化構建新型的鋼鐵流通體系;第二個階段,引進製造環節的互聯網化,鋼鐵行業實現生產、加工、物流的智能化,並與電商的數據進行對接,實現加工配送等能力的在線交易;第三個階段,隨著技術、數據、業務流程以及組織結構的不斷優化和發展,會出現一個面向新型能力、面向上下游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的新的產業生態。
5
五是培育定製化生產等新型能力,催生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定製化生產是工業4.0的邏輯起點。安筱鵬表示,面對鋼鐵行業當前供大於求、產能過剩的的形勢,在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培育鋼鐵行業定製化等新業態、新模式,這也是去產能、去庫存的重要手段。鋼企要提高附加值高、製造周期長、工藝要求復雜的汽車板、家電薄板、不銹鋼板、硅鋼片等產品的製造水平和供給能力,建立面向市場、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個性化生產組織體系,根據產品市場行情和盈利水平,調整產品結構,優化配料,快速生產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縮短交貨周期,提高產品質量,優化庫存配送,提高市場應變能力。
㈡ 碳中和促鋼鐵行業技術創新,你怎麼看
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要求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並提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的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節點,2021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指出,鋼鐵行業作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要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作為鋼鐵行業履行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手段,氫冶金技術已經成為綠色低碳發展鋼鐵冶煉的重要抓手。
新技術助力低碳排放
鋼鐵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三個過程:一是將鐵礦石還原成生鐵;二是將生鐵進一步脫碳製成粗鋼;三是將粗鋼加工成型獲得鋼材產品。其中,第一步的還原過程中產生了占整個鋼鐵生產過程高達90%的碳排放量。因此,降低還原過程的碳排放,對於鋼鐵行業的低碳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氫冶金技術中,將原本完全依靠碳還原的煉鐵工藝,採用氫氣替代碳作為還原劑,從而大大降低了碳還原劑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按照制氫生產、煉鋼利用和減碳支持三個方面來講,氫冶金技術的重點是制氫生產技術。制氫過程是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轉化,考慮到實際生產和應用環節,其還涵蓋了氫能儲存、氫能運輸設備和技術。國內外鋼鐵企業都開展了煤基法、氣基法、電解法、核能制氫等多種制氫方式的研究開發。相比而言,我國鋼鐵企業並不落後。目前,電解水制氫的工藝尚不完善,專利申請較少,也未形成保護壁壘,而電解水所帶來的污染最小,降低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作用最大,具有可持續發展意義。瑞典鋼鐵公司、德國西門子奧鋼聯、義大利特諾恩集團、美國米德雷克斯技術公司等多家歐美企業,都開展了電解制氫的綠氫項目。結合我國的資源條件和技術條件看,國內的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電已經初具規模,國內鋼鐵企業也完全具備開展「零排放發電+電能制氫」的綠氫項目的能力。
在煉鋼利用方面,也就是在使用氫氣還原鐵的生產階段,應更多地考慮如何提高氫氣還原效率和煉鐵煉鋼生產率,從而達到進一步節能減排的效果。在目前的原材料體系和工藝條件下,各鋼鐵企業都嘗試了不同的混合氣、氣煤混合等還原劑成分組合,以及調整控制還原工藝的參數,來實現還原鐵效果的突破。前景最為明朗的是,二次資源的回收利用已經成為氫冶金相關技術領域的確定性研發方向和發展機會,由於我國鋼鐵產業鏈較為完善,「三廢」資源回收利用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和相關政策支持,使得鋼鐵企業能夠在氫冶金工藝中利用二次資源提高生產線的綜合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通過對廢氣、廢水、廢料的循環利用,不僅能夠實現節能減排,也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毛利率。並且,隨著產業鏈核心部件的系統升級,以及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鋼鐵企業應把握信息技術在氫冶金相關技術領域的應用機遇,利用新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和方法合理調配氫氣用量,提高還原反應效率,進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產率和產品質量。
在減碳支持方面,隨著碳中和目標的逐步落實,除了制氫生產和煉鋼工藝的研發投入,鋼鐵企業還需要對相關支持設備和配套技術進行改進,保障氫氣生產、使用、儲存的安全性,淘汰落後產能的生產線,優化企業資源調配。由於國家層面對高能耗低附加值的鋼產品將進行常態化產量壓減,勢必刺激鋼材產品市場價格上漲,同時,由於碳排放已經逐步成為鋼鐵企業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企業應當積極利用發展趨勢,大力開展技術研發,拓展專利權等知識產權價值利用空間和融資渠道,利用碳排放權交易開展兼並重組,促進企業的整體低碳轉型,提高行業競爭力。
「頭部企業」注重「氫」專利
企業研發投入在形成無形資產之前,所產生的費用均作為研發費用在年報報表中列報,當研發項目滿足了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將被計入報表的無形資產項目,因此,可以從鋼鐵企業的研發費用和無形資產列報情況以及氫冶金技術研發能力和進展作出比較。下表中列出了部分國內鋼鐵企業上市公司的部分經營數據和專利申請情況,其中專利申請量是以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公開數據為基礎,考慮到部分公司的2020年年報尚未公布以及2020年的疫情影響,表中的研發費用和無形資產以2019年年報數據為基礎。
隸屬於寶武集團的寶鋼股份由於其在業內的絕對實力,其具備了遠超過其他公司的無形資產和研發實力,也擁有著最多的氫冶金專利申請量。河鋼集團是研發費用與無形資產比例最高的鋼鐵企業,盡管其目前的專利申請量並不突出,但結合媒體報道的其與義大利特諾恩集團的氫冶金合作項目,以及其與中科院、鋼鐵研究總院、東北大學組建的氫能技術與產業創新中心等,可以預期,河鋼集團將圍繞低碳發展和氫能源開發與利用進行一系列工藝變革和產業鏈布局。
㈢ 鋼鐵企業的質量管理方式論文
鋼鐵企業的質量管理方式論文
中國鋼鐵行業近年來正面臨著內外環境的巨大變化,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汽車工業、高端家電等行業對鋼材產品的質量要求日趨嚴格,產品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同時國內鋼鐵企業面臨的行業競爭也日漸加劇。各鋼鐵企業都高度重視質量管理工作。但傳統的質量管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而充分利用大數據提高質量管理的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已被越來越多的鋼鐵企業管理者所認同。
一、目前鋼鐵企業質量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
國內大部分鋼鐵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都是分階段、分產線和不同區域分步實施上線的,其功能不夠系統和完善。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無法全部在質量設計中體現;生產質量實績數據散落於不同的信息系統內,上下工序間的質量信息不能實現貫通和共享,對產品實現過程的信息和質量信息跟蹤追溯困難;對產品實現的過程質量控制缺乏有效的監控,無法進行跨工序的跟蹤、傳遞、追溯和改進驗證,過程發生異常時信息無法及時獲取和採取應對措施;不能完全實現過程參數判鋼,判定效率低下,代表性不強,准確度不高;研發和工藝技術人員無法完整、快速獲取全工序的過程數據,系統不能為質量設計和分析改進提供支持,導致質量設計和改進的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等諸多問題。鋼鐵企業要實現與市場、用戶的無縫銜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就要對質量管理工作進行創新,提高企業在「質量設計、質量判定、質量改進」等質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有必要將散落在各產線、各系統中的生產質量數據採集並整合在一個大數據平台上,在此平台上構建一個集「客戶需求識別→基於個性化需求的質量設計→過程質量監控→包含過程參數的質量判定→全工序質量分析與改進」為一體的質量管理信息化系統,以支撐生產的全流程質量管控及多業務協同。
二、建立企業級的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
建立企業級的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即工廠資料庫。根據質量管理業務的要求,建立質量數據採集規則,將產品實現過程的全部數據,包括原輔材料采購、煉鋼、連鑄、熱軋、冷軋、產品出廠以及銷售、用戶使用等的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的所有質量信息採集到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上,對質量數據進行集中統一管理。1.數據採集數據採集可分為過程實時數據採集和產品質量數據採集。按設定的採集要求,主要對包括企業信息化系統和現場檢測儀表的數據進行自動採集。對不能自動採集的一些常見事件、狀態等,在各數據採集服務設置相應的手工數據輸入頁面,由操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錄入相應的數據。數據歸集是對已收集到的生產過程數據和跟蹤數據以確定的格式進行整理歸集。煉鋼和連鑄以生產爐次號為採集主對象,以鑄坯號為歸集目標,記錄生產爐次所對應的生產線上實時生產過程數據。熱軋按批(卷)號和長度為跟蹤單元進行精確地生產過程數據歸集。冷軋覆蓋酸洗、熱鍍鋅以及彩塗等生產線,其數據歸集以准確物料跟蹤為基礎,以鋼卷號和帶鋼長度為跟蹤單元,記錄生產線上帶鋼所對應的測量點位置的實時生產過程數據,將生產過程數據與鋼卷號、帶鋼長度進行匹配。2.數據處理數據處理是根據工藝特性和分析需求所定製的規則,使數據成為有效的信息。建立相應的數據之間的關系,並按存儲模型的要求進行存儲。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可以將過程參數匹配到板坯或鋼卷的相應位置上,以實現對各產線質量數據的採集和匹配(即將時間軸轉換為位置軸)。
三、大數據下的質量管理應用與創新
通過構建企業級的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對產品實施過程質量信息採集、質量設計、質量監控、在線質量判定、過程質量追溯、質量分析和改進。實時監控產品的質量情況,以評價各產線質量水平。在質量管理信息化系統中建立相關產品和冶金規范庫,作為質量判定和改進的依據。通過質量管理應用軟體和分析工具解決質量控制、工藝優化和質量分析改進等問題。
1、基於大數據下的質量設計
利用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建立集中統一的產品規范資料庫和冶金規范資料庫,實現產品質量設計標准化和模塊化。產品規范庫模塊是指對產品質量設計規范資料庫及工藝設計規則的模塊化管理。產品和冶金規范庫的建立需要明確產品本質屬性定義、產品的使用要求、用戶特殊需求等事項,對產品從煉鋼到最終成品進行的工藝路徑設計、生產工藝目標控制參數設計、產品質量控制要求及性能取樣判定標准等產品過程式控制制的規范化管理。貫徹產品質量是設計出來的理念,基於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中的歷史數據開展產品質量設計,在成分設計、工序參數選擇、工藝路線確定等環節,通過歷史數據來確定最佳的產品設計和過程設計。ERP系統完成產品設計,質量信息化管理系統完成過程設計和客戶特殊需求的補充設計。即與ERP下達的質量設計結果在相互校驗、補充完善後,形成完整的產品製造過程式控制制目標、檢驗與判定標准。質量設計的結果可以自動按照規定格式形成質量計劃、控制計劃等技術文檔。質量管理信息化系統支持對質量設計的規則基於歷史數據進行驗證,即質量設計完成後,用歷史數據對質量設計的規則進行驗證,從而可以准確地對未來產品的接單能力做出評估。
2、利用大數據對過程質量實施監控和評價
(1)基於實時的大數據平台,依據冶金規范中的參數值,應用SPC判異規則,對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工藝參數實施在線監控及預警。建立過程質量預警系統,及時向現場操作及質量管理崗位提供製造過程重要工藝參數變化及預警信息,對質量異常事件自動進行報警。
(2)對關鍵工藝參數採用SPC規則進行監控,進行關鍵工藝參數分析,通過維護判異准則,自動生成控制圖,形成評價報告。
(3)開發產線質量評價模型,綜合過程參數、產品指標參數、生產裝備情況,定期自動對產線進行質量控制能力指數評價,以利於產品質量的持續改善。
(4)針對一些無法直接測量的工藝質量參數,採用軟體測量模型進行預報後,並統一納入監控參數進行監控。
(5)建立專家質量診斷系統,在產線出現質量問題時,利用大數據快速定位導致問題出現的工序及關鍵工藝參數,提出預診斷報告書。
3、應用大數據實現質量自動判定
產品質量的自動判定:包括鑄坯分級判定、過程產品判定和熱軋、冷軋、塗鍍等產品的出廠檢驗判定。當產品生產完成後,質量管理信息化系統根據預先維護的質量檢驗判定規則對產品進行自動質量判定。判定使用的數據包括訂單信息、鋼種信息、產品的理化檢驗結果、過程質量參數、過程異常事件、產品外形尺寸、表面質量數據等。
(1)鑄坯質量分級判定:依據板坯質量判定規則,對煉鋼的轉爐、合金微調站、LF爐、RH、連鑄等各工序的工藝參數,以及鑄坯表面質量的檢查結果,完成板坯質量分級判定,最終的綜合質量結果會匹配到每一塊板坯。
(2)產品表面缺陷自動判定:鋼卷的表面質量自動判定是基於表面檢測系統對表面缺陷的准確識別和維護一套完善的表面缺陷檢判規則,最終實現對表檢儀檢測出的`缺陷進行自動判定。
(3)出廠產品的質量判定:依據產品質量判定規則,對採集熱軋各產線表面質量檢查儀的系統數據和圖片,並准確識別各種缺陷,實現自動判定。根據冷軋各產線表面質量檢查儀的系統數據和圖片,依據判定標准並結合客戶特殊需求,實現自動判定。
4、工序質量追溯和表面缺陷跟蹤
基於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實現了從煉鋼、連鑄、熱軋、冷軋、塗鍍等產品的全流程工藝質量追溯和分析。可按物料、訂單、時間、鋼種等多種條件追溯,獲取多工序的過程參數、質量參數,進行工藝質量數據追溯分析、工藝設定數據追溯、產品質量數據追溯、同批次物料工藝參數對比追溯分析、跨工序工藝質量參數追溯分析等,以找出製造過程工藝、質量參數等差異,定位問題的原因。
5、大數據基礎上的質量持續改進
應用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和統計分析工具,建立質量管理、質量設計、工藝優化質量數據分析平台,為工藝技術人員持續改進產品質量和新產品開發提供支持。通過大數據管理應用平台,實現了對客戶技術檔案的管理,包括客戶的基本信息、客戶的原材料采購信息、客戶的產品信息、客戶的質量反饋及客戶的特殊需求等信息的管理。也可以基於客戶服務系統的質量異議資料庫,對質量異議進行統計和分析,對發生質量異議的產品進行全流程的質量追溯。建立了高效、便捷的數據分析工具及KPI報表生成工具,以便於對質量狀況進行分析。可以按照班、日、周、月、年自動生成統計報表。大數據下的企業質量管理創新,實現了質量管理的精細化和高效化,大大提高了質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大數據管理平台,採集從原輔材料進廠到產品運達用戶使用全過程的質量數據,實現了質量數據的集中統一管理和高效利用;在大數據平台上基於數據和分析進行的質量設計、質量監控、質量判定和質量分析改進更加嚴謹精準和及時規范,有利於滿足用戶提出的個性化需求,為從根本上實現品種結構的轉型升級提供基礎保障。但也需要特別指出,實時採集的數據與鋼卷的精確匹配極為關鍵,匹配的准確性將直接影響缺陷跟蹤的准確性,最終影響質量追溯、處置的准確性和產品質量分析改進的效果。
;㈣ 互聯網+給鋼鐵提供了什麼樣的發展方向
中國鋼鐵產業始終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傳統的鋼廠生產正面臨著:
多工具、長流程的流程工業,生產設備內部的各種化學反應、物理變化和重要參數等都從外部無法看出;
鋼軌質量檢測只有到後續冷態才能檢查出多個缺陷的問題;
鐵水運輸所採用的方法均為人工,信息溝通緩慢、且崗位工作勞動強度大、有一定的危險性,且小火車運輸的方式整個過程耗時約半小時,鐵水熱量損失過大,不利於節能減排;
基於大型伺服器的數據倉庫和數據分析技術難以滿足異構數據源數據的應用轉化要求。
……
「十四五」中提出 到2025年,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產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區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先進水平焦爐產能佔比達到70%以上,先進煉鐵、煉鋼產能佔比均達到80%以上。中國鋼鐵已經並繼續實施產能更新計劃,使用了世界先進的工藝、裝備、流程和技術,尤其是當前中國鋼鐵行業以綠色低碳和智能製造為引領,為鋼鐵技術創新、先進節能減排技術、智能製造技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鋼鐵工業體系完整性和先進性進一步強化,產業基礎高級化是提升中國鋼鐵全球競爭力,全面建成鋼鐵強國的必要條件。
鋼鐵是製造業的基礎。鋼鐵產品的品種、規格及形態非常多,產品需求量非常大,產品的用戶數量和用戶種類非常多。這些特點使得鋼鐵生產流程、生產工藝等極其復雜。因此,鋼鐵行業推進數字化轉型,實施智能製造,比其他行業更具復雜性和艱巨性。我們要充分認識這一點,才能少走彎路。
已有不少企業開始通過大數據、5G、可視化、GIS 相關技術引入鋼鐵行業,全連接、全協同打通數據孤島,才能加快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步伐。
智慧鋼廠解決方案與傳統的生產運作完全不同,大屏幕上除了工業攝像頭的實時顯示,還有依託可視化軟體打造的 3D 模擬全流程動畫的實時顯示。
融合 5G 技術的鐵水罐車遠程操控與智能調度系統,對鐵水罐溫降實現了精準管控,從煉鐵到煉鋼工序之間的鐵水物流、時間流、信息流實現全程無縫對接,開啟鐵水罐運行效率全面提升的智慧管控時代。
通過現場的大量數據進行流程分析,整合鋼鐵廠全場風貌,以及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重要工序。並通過自主研發的 HT for Web 強大的 2D、3D 渲染引擎,通過搭建場景和動畫驅動製作了與煉鐵、煉鋼的工作原理對稱的數字化鏡像。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更詳細和深入的數據,優化鋼鐵生產經營中的各個環節。
在應用方面,應用場景主要集中於工業現場的生產過程優化,涉及企業管理的運營決策優化、企業間協同的資源配置優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務優化。幫助提升生態服務能力和數據治理水平、釋放數據要素潛力,為下一步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新飛躍孕育新動能。
㈤ 干貨 - 鋼企決策智能系統案例分享
鋼鐵行業是我國重要的原材料行業之一,亟需實現由「大」到「強」的升級。此前文章中,我們分享了傲林 科技 交付團隊視角下,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困難痛點,本期我們分享鋼鐵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案例。
某大型鋼鐵集團是一家產能過千萬、納稅過百億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作為國內鋼鐵領軍企業,後續准備進一步貫徹執行新舊動能轉換的要求,計劃通過減量置換,打造先進鋼鐵生產基地。經過多年的信息化建設,企業縱向已經建立了L1~L4層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系統,橫向實現了采購、庫存、生產、銷售、物流、財務等環節端到端的信息化全覆蓋。
但該鋼鐵集團信息化系統同樣面臨著新的挑戰:
1.數據自采率低。 在信息化方面存在手動輸入及調整的環節較多、多方輸入造成數據的不一致、信息及時協同存在錯位現象等問題;
2.信息閉環未形成。 數據分析存在核心數據管理無法自主升級改造、數據存取性能存在風險、數據使用方式單一、系統內信息處理閉環未能完全形成、數據分析能力相對較弱等問題;
3.優秀經驗知識未固化。 大量業務數據分析依靠人工完成和個人經驗判斷、無法做到實時分析反饋並與業務同步,對 歷史 數據資產的使用相對較少、 歷史 數據尚未構成企業經營的智能化分析支撐;
4.傳統架構存在風險。 系統延用了較傳統的IOE類信息化技術手段,存在技術支撐風險。
以上問題都阻礙了該鋼鐵企業的數智化轉型進程。
傲林 科技 以傲數平台、事件網兩大平台產品為支撐,打通采購、生產、庫存、銷售、訂單、營銷的企業經營全流程數據,從企業經營全局進行數據分析,通過量化決策系統,幫助客戶實現礦石成本平衡優化、企業量化決策優化、企業經營分析智能化,構建一套完整的決策智能輔助分析系統。
對企業內部數據與外部供應鏈數據、產業周期數據、宏觀經濟數據、競爭環境數據、工業大數據等進行全方位構建,依據時間維度,形成立體的多維數據模型,根據數據模型給出基於大數據的量化分析和洞察,以事件和風險的方式推送至PC端和手機端,為領導決策提供直接建議。
將各個部門的運營經驗和關鍵業務節點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建立數字模型,同時將不同模型通過知識圖譜聯系成企業整體多維度業務模型,讓每一個職能部門的數據在企業的全局視角發揮作用,形成全局優化;通過不斷迭代的模型訓練,提供輔助決策的量化分析和最優方案,形成精益管理。
1.業務管理
對該鋼鐵集團的數據、流程、信息化系統、業務活動進行摸底與梳理,根據調研結果並結合該鋼鐵集團信息化數據可用范圍,進行落地實施。
2.主數據管理,建立統一的主數據資產管理平台
主數據資產管理平台包含一整套用於生成和維護主數據的規范、技術。完整的平台包括元數據管理,信息系統集成、數據治理、數據分析、數據交換等功能。
實施方案包括:
梳理該鋼鐵集團主數據體系可行性實施方案(含數據採集、數據質量分析、數據源分析、數據資源普查、管理顆粒度等)。
主數據管理系統落地實施(基礎環境部署、原型迭代與預覽、主數據匯集、數據清洗、轉換、數據映射、主數據質量管理實施、系統性能調優等)。
3.數據湖,建立統一的數據集成平台
實施方案包括:
梳理該鋼鐵集團信息化系統數據湖建設可行性實施方案(含數據基礎設施、數據接入范圍、模型和數據集成標准等,合理規劃數據存儲顆粒度,構建維度層次結構形成統一數據中心。通過多層級ETL的抽取、轉換、清洗、載入功能,實現各類數據源的有機結合、確保數據來源質量,保證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
數據湖管理系統落地實施(通過各信息化系統的前置數據抽取功能的配置管理,及時獲取並整合各專業系統的管理數據)。
4.綜合運營決策,建立統一展示平台
通過對關鍵指標的直觀展示,使經營者能完整、及時、全局、高效地獲取公司的經營信息,並達到業務信息穿透透明化的目的。
實施方案包括:
梳理該鋼鐵集團綜合運營決策與業務經驗固化相關內容(含指標體系、現有業務流程、ERP系統對接、CRM系統對接、成本分析與成本計算等,合理界定業務系統與經營分析系統功能劃分)。
綜合運營決策系統落地實施(主題數據歸納及處理、演算法模型設計與開發、 歷史 數據深度學習與模型優化、管理控制台定製、信息化系統互動對接定製等)。
5.采購庫存優化,建立采購庫存優化輔助決策服務與應用
考慮到該鋼鐵集團采購與原燃輔料庫存優化是個重要且急需提升的部分,將單獨規劃和實施相應輔助模塊。
通過對該鋼鐵集團鐵前生產數據,鐵前設備維保數據,采購數據,庫存數據,鋼鐵原燃輔料采購價格指數、物流數據、配礦方案、鐵前質量數據、成本計算模型、生產計劃數據、生產實績數據、產成品等其它數據進行綜合建模分析與深度學習優化,形成動態智能推薦的原燃輔料采購優化輔助方案、庫存動態最優方案、以及應付賬款結構優化等方案。
通過以上5個維度的建設,成功提升了該鋼鐵集團的經營決策能力:管理人員可以隨時掌握公司的運營情況,為該鋼鐵集團公司高層領導和業務部門分析人員的日常數據分析與決策提供依據。同時可以降低用戶操作難度,減少用戶培訓成本,為公司管理層提供快速且豐富的人、財、物等方面的統計分析數據和決策支持,使其能夠更加著眼於業務優化和管理,以進一步提升該鋼鐵集團公司的業務運作效率和決策能力。
除提升了該鋼鐵集團的經營決策能力外,還實現了以下價值收益:
•公司經營管理的透明化與全局性業財融合分析。 多角度對比年度目標和 歷史 數據是否保持持續、穩健發展。
•公司經營決策的輔助支撐。 效益的預測、模擬、以及輔助優化建議,市場波動影響分析等。
•合同訂單生命周期的協同。 以合同訂單全生命周期為主線,拉通產供銷協同以及問題發現。
• 產供銷的決策輔助。 在合理資金佔用條件下的供產平穩、市場變化下的產銷動態平衡等支撐。
作為大型復雜流程工業,鋼企的全流程工序內部生產數據獲取困難,絕大部分為過程不透明的「黑盒」。而基於傲林 科技 事件網路技術構建的企業級數字孿生體,使鋼鐵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等全流程都得以透明化,通過對企業數字孿生體的模擬模擬,使用人工智慧模型獲得優化策略,並把相關指令反饋到各生產經營部門去落地執行,形成了企業整體智能化優化的閉環。 通過為該鋼鐵集團提供數字化決策和運營支撐能力,有效增強了企業軟實力及全行業競爭力,打造了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桿。
㈥ 鋼雲電子商務所說的鋼鐵雲平台是什麼意思
鋼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鋼鐵雲服務平台,其實就是運用先進的雲計算和大數據回技術,為中國鋼鐵答企業提供在線服務的信息化專業平台。
這樣可以很好的解決鋼鐵倉儲物流業的流程不規范、缺乏監督管理等問題。
的鋼鐵雲服務平台,其實就是運用先進的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為中國鋼鐵企業提供在線服務的信息化專業平台。
這樣可以很好的解決鋼鐵倉儲物流業的流程不規范、缺乏監督
㈦ 專家:鋼鐵行業與現代物流業融合面臨重大機遇
二是定製化。要進一步深化物流外包,引導鋼鐵企業和物流企業深化合作,適應生產方式變革和環保治理趨勢,提供精益化、定製化、綠色化物流服務,依託物流服務開發產品、貿易、金融等增值服務,從提供產品製造向提供產業服務轉變,提升製造產業價值鏈。
三是智能化。要推進全程數字化、可視化,鼓勵鋼鐵企業和物流企業加大信息化投入,促進物流信息對接和系統集成,推動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工廠、智慧物流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培育工業互聯網,提高敏捷製造能力。
四是網路化。要加強鋼鐵物流樞紐建設,加快發展鐵路為核心的多式聯運體系,支持鐵路專用線入港、入企、入園,利用物流樞紐集聚大量資源,利用多式聯運提高運輸效率,為鋼鐵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降低鋼鐵企業物流成本,支撐鋼鐵產業高質量集群發展。
五是國際化。要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鼓勵鋼鐵企業深化對外投資合作,設立境外分銷和服務網路、物流配送中心、海外倉等,建立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建設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提高全球供應鏈安全水平。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主任虞鋼在論壇上則指出,當前我國鋼鐵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與鋼鐵業加快轉型升級的需求之間,現代物流服務體系與現代化經濟體系之間,還存在許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這是我國經濟進入工業化中後期,產業形態向中高端發展後出現的新問題。
我國鋼鐵流通和物流行業要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抓住行業發展主要矛盾,利用新時代發展的戰略機遇,積極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主線,滿足國民經濟對行業發展的新要求。
虞鋼表示,鋼鐵流通和物流行業改革集中於三個方面:
一是增強有效供給,提升流通服務質量。鋼鐵流通和物流供應鏈企業要通過深化服務提升鋼鐵物流轉型速度和質量。鋼鐵流通和物流是支撐產業轉型的生產服務業。要大力發展鋼鐵物流個性化服務,打造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流通交易中心,加強電子商務服務高端製造型企業,大力發展鋼鐵物流與集成服務,更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供應鏈服務,有實力的大型鋼鐵流通企業可以利用自身雄厚的資金、知名的品牌等綜合優勢,掌控現代鋼鐵物流全產業鏈條,滿足一體化、集約化的綜合服務需求。
二是創新流通模式,加快鋼鐵物流信息化。這兩年,我國鋼鐵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數量在全國大宗商品電商企業中佔比將近30%,鋼鐵電商平台線上鋼材交易量占總交易量超過10%,鋼鐵電商已經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電商領域,傳統鋼材貿易流通模式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成為大勢所趨。鋼鐵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轉型,也會帶來鋼鐵產業采購模式、營銷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深刻變化,需要行業積極採取措施和順應時代發展趨勢。
三是重塑供應鏈關系,實現金融合作共贏。長期以來,我國鋼鐵業的生產和流通環節存在明顯脫節。鋼鐵生產和流通分割導致物流供應鏈金融創新難以有效融合,隨著鋼鐵流通市場紛繁復雜,生產商直供比例加大,流通企業大批退出,導致供應鏈關系緊張,供應鏈物流金融創新難以實現。新時代到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上升到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競爭,因此要重塑鋼鐵供應鏈關系,打破鋼鐵生產和流通環節的隔閡,實現共創共享,形成聯動融合的新型鋼鐵流通交易生態圈。
㈧ 鋼鐵企業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推進智能製造
鋼鐵行業在積極化解過剩產能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當前的重點就是加快智能製造發展,即藉助智能製造技術,轉變生產管理模式,實現敏捷製造和精細化管理,進而推動鋼鐵行業的轉型升級。
智能製造引領新一輪製造業革命,也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深刻的工業革命。《中國製造2025》明確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推進鋼鐵行業智能製造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實現鋼鐵強國的必由之路。
時下,我國鋼鐵行業正在全面貫徹實施《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將進入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為主的發展階段,也是鋼鐵工業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階段。鋼鐵行業要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全面提高鋼鐵工業綜合競爭力為目標,以化解過剩產能為主攻方向,堅持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質量為先、開放發展,加快實現調整升級,提高我國鋼鐵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專家同時強調,推進鋼鐵行業智能製造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資金、技術、人力等諸多方面,系統策劃是確保目標一步一步實現的有效方法,不能急功近利、一哄而上,而要穩扎穩打、分步實施、循序漸進,即針對我國鋼鐵行業和智能製造的特點,逐步推進製造過程智能化。諸如,在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能工廠或數字化車間,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促進鋼鐵製造工藝的模擬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等的發展。同時,在此基礎上全面實施高級計劃排程(APS)系統,實現敏捷製造和精準交貨。
專家表示,在推進企業決策智能化方面,目前主要以兩化深度融合為載體。鋼鐵智能製造的核心是對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高效利用,目標是提高資源的全局利用效率,其重點在於決策的智能化。為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鋼鐵企業應採用系統優化的思想,建立具有冶煉技術和經濟成本的雙重模型,實現單部門局部優化與多部門一體化全局優化的平衡。
大數據是傳統資料庫、數據倉庫、商業智能概念外延的擴展和手段。推進大數據的集成應用,關鍵在於健全鋼鐵行業信息化基礎設施,整合冶金數據資源,突破鋼鐵行業大數據核心技術,提升鋼鐵大數據分析應用能力,提高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培養復合型大數據人才,組織實施製造業大數據創新應用試點,以推動製造模式變革和冶金行業的轉型升級,培育發展冶金產業新業態。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