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震監測的監測體系
我國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防治和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已經建立,並實現了地震觀測技術由模擬向數字化的換代,使地震檢測預報能力和水平躍上新台階。如今,全國採用數字化儀器觀測到的數據,實時或准實時傳到北京,有效地監視著地下構造活動。這對處於兩大板塊運動交界處、多地震的我國,社會經濟意義尤為重大。10月11日,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震局何永年研究員介紹了我國地震科學領域「九五」以來取得的成果。
我國的地震監測技術系統始建於20世紀60至70年代,經過多年的連續運轉,觀測技術系統老化、落後現象嚴重。「九五」期間,地震監測技術系統改造完成、數字化地震台網和大震預報系統建成。地震觀測技術系統實現了由模擬向數字化的根本轉變。中國數字地震觀測技術系統建成後,國家地震台網和省級地震台網中近一半的台戰、地震前兆台網中近三分之一的測項實現了數字化改造。目前,我國大陸已有由49個數字化地震台組成的國家地震台網和26個區域數字台網在運行。改變了過去觀測資料精度低、信息不豐富、傳遞速度慢、時效性差的狀況。
首都圈地震頻繁,歷史上地震災害嚴重,因此,首都圈被列為地震監測預報重點加強地區,設立了首都圈地震應急專項和「首都圈防震減災示範區系統工程建設」項目,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的15萬平方公里內,新建改造了107個寬頻帶、大動態數字地震觀測台,布設了120個強震觀測台,改造了數字前兆台,建設了數據中心和台網中心,有效地增強了首都圈地區的地震監測預報能力、應急指揮能力和地震科普宣傳教育能力。
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GPS)作為第一批國家立項的「九五」國家大型科學工程,是跨行業、多部門聯合執行項目。由中國地震局、國家測繪局和中國科學院三方共同承擔。該網路是一個綜合性、多用途、開放型、數據資源共享、全國統一的觀測網路。具有連續動態監測功能。25個基準站(24小時觀測和傳輸數據)、數百個基本站(定期觀測和傳輸數據)和上千個流動站(需要時觀測和傳輸數據)重點分布在我國大陸重要活動帶上,構成網路的基本框架,以高精度和高穩定性的觀測技術獲取中國大陸大范圍和時空密集的地殼運動觀測數據,為大地震的預報提供關鍵性依據,並將成為地球動力學研究的實驗基地,尤其對青藏高原的隆起成因研究起到決定性作用。同時網路所取得的各種基本信息及附帶產品將為我國交通、公安、保險等部門提供服務。該工程的建立,使我國在衛星定位技術應用學科領域、網路觀測系統、數據處理分析系統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了使我國的地震預報探索具有更堅實的科學基礎,《大陸強震機理及預測》被列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937」),目前正在順利進展中。該項目以活動塊體動力學為主要科學思想深入研究,探討我國大陸地震孕育規律的認識,特別是對強震地點的預測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2.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設施
作為支持四大學科的基礎科技平台,研究所擁有完善的觀測和實驗基地。研究所內設有可以獲取首都圈地區全部地震台網數據的北京數字地震台網中心。研究所內的中美合作中國數字地震台網(CDSN)為全球地震台網(GSN)重要組成部分,能實時獲取全球地震數據。同時,在北京西北還建設有中德合作的延慶密集流動地震台陣。在總投資人民幣26億元的「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項目支持下,研究所建立了地震信息節點,具有大規模科學計算和大型磁碟陣列數據存儲能力。為滿足流動地震觀測需要,研究所擁有先進的地震深部探測設備系統和一批寬頻帶流動地震觀測設備。在青藏高原等地球科學熱點地區開展了多項重大國際合作科學探測項目。
3. 2008年的汶川地震,國家是怎樣快速的檢測到發生地震的
我國有地震監控網路,全稱是:「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部分周邊國家以及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所屬有關院所。技術上是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為主,輔以甚長基線干涉測量( VLBI )、人衛激光測距( SLR )和干涉合成孔徑雷達( INSAR )等空間技術,結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準觀測技術,對地球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變化進行實時監測的國家級地球科學綜合觀測網路。
4. 我國建設的現代化地震監測系統是什麼
我國建設的現代化地震監測系統是空間、地表與地下相結合的立體觀測系統。經過"九五"、"十五"的努力,在全國率先建成了以行業應用為主要目的、覆蓋全系統的現代地震信息網路,同時在北京地區建成了下一代互聯網實驗平台——中國地震局IPV6試驗網,使地震事業全面邁入信息化。
隨著探測技術的發展,准確探測大中城市的活斷層分布,是提升我國大中城市防禦地震災害能力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十五"期間,對北京、上海、天津等20個左右的城市進行了活斷層探測,查明了城市活斷層准確的空間位置、規模、活動性和地震危險性,並提出了針對性的防範對策和工程措施,為城市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地震監測台網的發展
全國地震監測台網,由國家、省和市(縣)三級地震監測台網組成,並由專用地震監測台網和社會地震監測台站(點)對其進行補充。中國數字地震台網建設始於20世紀80年代,幾十年間,不斷進行改造完善。
中國數字地震監測系統於1996年開始建設,以「台站均勻分布」為主要原則,保證對重點地區的加密觀測,建成3大層次台網:國家數字地震台網、區域數字地震台網以及流動數字地震台網。1999-2001年,建設首都圈數字地震台網,實現實時傳輸。
幾大地震台網穩定運行,產出大量觀測資料。2007年底建成新一代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系統,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拓展,由國家數字地震台網、31個區域數字地震台網、6個火山地震台網以及流動數字地震台網組成,此項目的完成標志著我國地震觀測邁向數字時代。此後,繼續優化台網布局,擴大監測區域,加強海域觀測,構建覆蓋大陸及周邊海域的地震監測系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現代化地震監測
5. 李小軍的主要論著
共發表第一、二作者論著近一百篇。
⒈ 李小軍(1987)。粘-彈-塑性模型及土層地震反應分析。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廖振鵬)
⒉ 李小軍、廖振鵬(1989)。土應力應變關系的粘-彈-塑模型。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9,3
⒊ Li Xiaojun,Liao Zhenpeng (1991). Dynamic Skeleton Curve in Soil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for Irregular Cyclic Load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7,4
⒋ 李小軍(1992)。土的動力本構關系的一種簡單函數表達式。岩土工程學報,14,5
⒌ 李小軍、廖振鵬、杜修力(1992)。有阻尼體系動力問題的一種顯式差分解法。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2,4
⒍ 李小軍、廖振鵬(1993)。非線性結構動力方程求解的顯式差分格式的特性分析。工程力學,10,2
⒎ 李小軍(1993)。非線性場地地震反應分析方法研究。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導師:廖振鵬、張克緒)
⒏ 李小軍、廖振鵬、張克緒(1994)。考慮阻尼擬合的動態骨架曲線函數式。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4,1
⒐ Xiao-Jun LI,Zhen-Peng LIAO,Hui-Min GUAN(1995). A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Visco-elastic Local Topography on the Earthquake Motion.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8,3
⒑ 李小軍、趙鳳新、胡聿賢(1995)。埋設管網系統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自然災害學報,4,增刊
⒒ 李小軍(1995)。生命線系統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合作導師:胡聿賢)。
⒓ 李小軍(1996)。地震工程中動力方程求解的逐步積分方法。工程力學,13,2
⒔ 李小軍、廖振鵬(1996)。時域局部透射邊界的計算飄移失穩。力學學報,28,5
⒕ Xiaojun Li (1996). Basic Problems of the Explicit Numerical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Earthquake Response of Inhomogeneous Local Site. Proceedings of 11th World Conferenc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paper No. 313
⒖ Xiao-Jun Li,Feng-Xin ZHAO and Yu-Xian HU (1997). Study on Simulation of Spatial Correlative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Field.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0,2
⒗ 李小軍 (1997)。地下隧道式結構動力分析方法研究。《二十一世紀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趨勢》,科學出版社
⒘ Xiaojun Li,Yuxian Hu and Fengxin Zhao (1998).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Field for Seismic Safety Analysis of Lifeline. Proceedings of Third China-Japan-US Trilateral Symposium on Lifeline Earthquake Engineering,Kunming,China
⒙ 胡聿賢主編(李小軍,編委之一)(1999)。地震安全性評價技術教程。地震出版社。
⒚ 李小軍、彭青(2001)。不同類別場地地震動參數的計算分析。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1,1
⒛ Li Xiaojun (2001). Earthquake input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water delivery system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rontiers in the New Millennium,Proceedings of the China-U.S. Millennium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Beijing,8-11 November 2000
21. X.J. Li,H.R. Thomas and Y. He (1999). An Explicit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Earthquake Response of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英國Wales 大學研究報告。
22. 時振梁等(李小軍,著者之一)(2004)。核電廠地震安全性評價中的地震構造研究。中國電力出版社
23. 李小軍、閻秀傑、潘華(2005)。中小震近場地震動估計中地震動衰減關系的適用性分析。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5,1
24. 中華人民中和國國家標准,GB/T 19428-2003《地震災害預測及其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中國標准出版社(李小軍,編委)
25. 中華人民中和國國家標准,GB 17741-2005《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中國標准出版社(李小軍,編委)
26. 中華人民中和國國家標准,GB 17741-2005《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宣貫教材。中國標准出版社(李小軍,副主編)
27. 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技術規程,JSGC-3《中國數字強地震動台網技術規程》。地震出版出版社(李小軍,主要起草人)
28. 李小軍(2006)。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及相關技術問題。震災防禦技術,1,1
29. 李小軍、侯春林等(2006)。考慮壓縮失效時埋地管線跨地震斷層的最佳交角研究。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14,2
30. 杜修力、李小軍、尹之潛(1993)。極限後負剛度模型對RC框架結構地震倒塌反應的影響。計算結構力學及其應用,10,2
31. 廖振鵬、李小軍(1995)。推廣的多次透射邊界: 標量波情形。力學學報,27,1
32. Yaqi LI,Xiaojun LI (2004).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Lead Alloy Absorber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s with Porcelain Bushing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13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Vancouver,B.C.,Canada,August 1-6,2004
33. 李亞琦、李小軍(2004),導線對電瓷型電氣設備地震反應的影響。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4,5,127-130
34. Li Yaqi,Li Xiaojun,Liu Xihui(2005). Dynamic Behavior and Applicability of Lead Alloy Absorber.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8,1
35. 劉愛文、胡聿賢、李小軍等(2005)。大口徑埋地鋼管在地震斷層作用下破壞模式的研究。工程力學,22,3
36. 陳文彬、李小軍等(2005)。安徽南部頭坡斷裂的活動性研究。地震地質,27,3
37. 趙海宴、李小軍、劉愛文(2006)。冀寧輸氣管道穿越活動斷裂的抗震分析與設計。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7,6
38. Qi Xing-jun,Li Xiao-jun and Zhou Guo-liang(2006).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Seismic Traveling Wave Effect on Seismic-active Control for Long-span Rigid-continuous Bridge.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9,1
39. 亓興軍、李小軍(2006)。確定橋梁半主動控制阻尼器位置的簡便方法。鋼結構,21,3,79-82
40. 亓興軍、李小軍(2006)。樁—土動力相互作用對連續梁橋半主動控制的影響研究。振動與沖擊,2006,6
6. 中國地震網最新信息
2014年4月23日23點53分哪裡地震了
7. 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的承擔課題
「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間,中心先後承擔了地震預報科技攻關、「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和「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等重大科學工程,建立了包括全球衛星定位(GPS)、重力、流動水準等現代測量技術的西部地區地殼運動與形變綜合觀測系統,使中國西部地區地震監測預報研究有了長足進步。承擔完成國家自然基金、地震聯合基金、「973」科學項目、南北地震帶加密觀測等重大科學工程項目研究課題等近50項,在國家各類科技刊物發表論文逾300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基層科技優秀成果獎10餘項,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茁壯成長。每年提交的《年度地震趨勢研究報告》連續13年在中國地震局直屬單位評比中保持前三名的先進水平。對中國西部地區5次中強地震做出了較好的預測預報,受到中國地震局的嘉獎表彰。
成功組織開展了1986年青海門源6.4級地震、1990年青海共和6.9級地震、1990年古浪6.2級地震、2000年滇西地震危險區應急觀測、2001年昆侖山西口8.1級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8.0級地震等9次大震應急監測與科學考察,監測隊員置生命於度外,置安危於不顧,堅守崗位,經受住各種嚴峻考驗,出色完成了既定任務。在2001年昆侖山西口8.1級地震科考結束後的局系統評比中,涌現出4個先進集體(作業小組),5名先進個人,有一人獲「科考勇士」光榮稱號。
8. 鶴壁YRY-4型鑽孔應變儀
河南省鶴壁市防震技術研究所
概述
鑽孔應變儀可用於應變固體潮、應變地震波、緩慢地震方面的觀測研究及地震應變前兆探測。其優良的長周期性能可同時記錄地球自由振盪的球型及環型分量。由中國地震學會地震觀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鶴壁市防震技術研究所池順良教授研製的YRY–4 型壓壓容式鑽孔應變儀是優秀的井下張量式儀器,可同時測量體積應變和形狀應變(4 分量儀器)。該儀器具有靈敏度高、超寬頻帶、抗干擾能力強、功耗低的特點,此外,YRY型鑽孔應變儀已領先於國際同類型多分量儀器,獨家實現了 4 分量同平面配置,從 4 個同平面米字型布置的徑向測微感測器的輸出信號中,可獲得完整的平面應變三分量(體應變、剪應變、主應力方向),並有一個冗餘分量可作測量數據的可靠性檢驗,這一性能對獲取觀測數據的可靠性判斷有重要作用。用於地震應變前兆觀測時,對判斷異常事件,防止誤判、漏判能起到重要作用。對地震分析預報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此項技術已取得國家專利。該儀器在自檢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步,S1 +S3 與S2 +S4的相關系數超過 0.99,基本達到理想要求,為世界領先水平。
本儀器使用非膨脹水泥耦合方式,解決了關鍵的探頭與鑽孔無縫耦合問題,安裝數天後,儀器即可達到穩定觀測的要求。美國地球物理學家Agnew博士在給池順良的信中稱贊道:「您的儀器在高頻端比我們PFO台上工作的任何儀器都好得多。」YRY-4 型分量鑽孔應變儀良好的高頻性能,配合適當采樣率的數據採集器,能記錄到清晰的應變地震波。
從四分量數據中,可以計算出地面任意方向的潮汐因子,進而得到反映儀器所在地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斷層構造、地質特點的潮汐響應玫瑰圖,經過多次驗證,有限元斷層地塊模型應變方位響應與台站實測方位響應一致。該儀器有望在地質構造研究、城市斷層探測、地塊活動微動態、地震烈度區劃等研究領域發揮作用;也可為GPS等空間大地測量觀測數據改進潮汐位移修正,提供參考。
地球物理儀器匯編及專論
YRY型鑽孔應變儀經過多年的實際運行與不斷改進,大幅度擴展了一次量程,在大多數情況下儀器可數年無須調零,並實現了遙控自動標定、遙控自動調零、數字輸出及網路通訊功能,方便了儀器的運行管理。
主要技術指標
1.分辨力:優於5×10–11
2.漂移:小於10–9/日
3.通頻帶:0~20H(z註:新型號的超寬頻帶為0~5000Hz,可記錄地聲,即地層微破裂發出的高頻極微震)
4.靈敏度:優於5×10–11應變
5.一次量程:大於2×10–4應變
6.總量程:大於1×10–3應變
7.標定器標定方法:電壓標定(自動),標定重復性:≤0.5%
8.輸出:數字輸出(五位半)
9.供電:交流220V±20%或12V直流
使用領域及實例
YRY鑽孔應變儀1978年在國家科委立項,1984年通過國家鑒定,1996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YRY–4型鑽孔應變儀探頭與地面數采設備、遙測設備組合,可用於有人或無人值守台站工作,獲得單台或區域性數字化地應變數據,是地球科學研究和地震監測預報研究的重要觀測手段。1984年通過鑒定後,在長達18年的台站觀測和試用中逐步完善,在北京、上海、杭州、鶴壁等地安裝了十多台儀器。在泰安基準地震台安裝的YRY–2型鑽孔應變儀,1991年後連續多年獲得鑽孔應變儀觀測資料評比全國第一名。佘山台的YRY–4型應變儀獲2009年鑽孔應變儀觀測資料評比全國第一名。YRY型鑽孔應變儀在台址條件好的台站,M2波相對觀測精度可達到0.001的國際最高水平。
2004年YRY–4型鑽孔應變儀共40台進入」十五「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鑽孔應變儀」項目。該項目採用YRY–4四分量鑽孔應變儀為觀測設備。設備包括四分量應變探頭、水位氣壓輔助觀測探頭、EP-ⅢIP數據採集控制機箱、全隔離供電電源、信號輸出隔離光纖等部分。儀器系統應變解析度5×10–11,應變探頭頻響為DC-20Hz,數采采樣率為每分鍾一次。
國家數字地震網路工程確定採用YRY–4四分量鑽孔應變儀為觀測設備後,2005年10月前,在中國地震局通過了對儀器的靈敏度、分辨力、線性度、通頻帶、量程、標定重復性、功耗等指標的測試,獲得生產許可證。
由於軟地層傳遞剪切應變的能力遠高於體積應變,因此,YRY–4型鑽孔應變儀既可在岩孔中安裝,也可在軟地層中安裝。由地殼應力研究所在河北文安台開展的土層應力實驗也採用了YRY–4儀器,2008年9月開始工作至今,也取得了良好的觀測結果。
「十五」期間布設的40台應變儀在日趨活躍的地震活動中迅速得到檢驗並取得了大量寶貴、真實的科學數據。在距離汶川震中150km的姑咱台取得了可信的前兆異常數據。強震歸根結底是地層應變積累的結果。根據以往積累的觀測資料,布設鑽孔應變密集觀測網能為強震科學預測的實現提供重要的觀測數據支持。
穩定性和可靠性
YRY型鑽孔應變儀工作穩定可靠,在泰安台曾連續多年獲觀測資料評比全國第一名,工作時間長達十多年。在雷雨季節,前兆類儀器歷來受雷擊破壞十分嚴重,大大影響前兆數據的質量,而在「十五」應變網路項目中,YRY型應變儀已經過幾年的雷雨季節考驗,在按照儀器規范安裝的台站上,無一受雷擊影響,運行完好。
YRY型鑽孔應變儀設計獨特、科學,體積小、重量輕,便於工業化生產。供貨時間為半年到一年,生產安裝能力為年產200台。
生產及供貨單位
YRY型鑽孔應變儀由河南省鶴壁市防震技術研究所和上海金坤地震儀器有限公司生產,所有產品均按國家標准提供售後服務和質量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