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任正非宣稱「華為從沒想干翻蘋果」
9月25日,華為旗下微信公眾號「心聲社區」刊載了任正非的一篇內部講話稿,講話時間是8月10日,地點是華為旗下專注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挖掘研究的諾亞方舟實驗室。
任正非:我們從來也沒有想干翻思科,也沒有想干翻蘋果。前段時間傳說思科收購愛立信,我高興得不得了,如果還有人舉著旗子在前面走,我就好跟著站隊,現在蘋果賬上有2000多億美金的現金,如果蘋果積極一點,蘋果為啥不能與人合並呢?
合並以後就是一個全網路公司,而且它有那麼多錢,那不就成就了一番霸業嗎?我跟著他們的旗子後面走,為啥不可以呢?我們為什麼要去推翻人家呢?這是網上的胡說八道。我們為什麼要推翻他們,我們能稱霸這個世界嗎?稱霸世界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成吉思汗,一個是希特勒,他們死無葬身之地。我們不要樹敵過多,我們要多交朋友。
Ⅱ 華為將要轉向雲戰略,它都有哪些目標
華為的雲戰略表明,任正非的願景非常獨特,他已經看到了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並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一大步,帶領華為繼續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這個超過70歲的老人真是太神奇了。他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和企業戰略家,為我們做了很多事情,而雲計算這個術語出現在10年之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今,雲計算在科學和技術領域已經像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一樣出名。可以看出雲計算的重要性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實際上可以與一種“雲”進行比較,一切都可以與數據進行比較,所有這些都可以在雲中進行開發,從而可以為用戶提供便利的生活條件。這就是華為的雲戰略,它不同於其他技術公司的雲策略。其他技術公司的雲策略只能在自己的業務和領域中使用雲計算。華為的雲戰略將包括“一切”。例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可以通過華為雲服務快速找到自己患有什麼疾病以及如何治癒它們。將來甚至可以通過華為雲服務來實現看醫生。華為的雲戰略非常全面,華為的雲戰略必將為我們創造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Ⅲ 華為數據中心為什麼落戶貴州
任正非表示,數據中心選在貴州有四點原因:一、生態環境好;二、空氣冷,用風冷散熱能省電;三、沒有地震。
Ⅳ 蘋果、華為、騰訊和三大運營商的數據中心為何都看上了貴州
除了蘋果,華為,騰訊,阿里巴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重要企業都把數據建立在了貴州。因為無論從電力成本、安全性,貴州都是不二之選。華為的CEO任正非曾表示,建成運營後一年大概可以節省上億的電費。
首先,我們來看騰訊的大數據中心,騰訊貴州七星綠色數據中心,內部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很難想像這個土疙瘩最後會建設成騰訊的大數據中心。
為什麼數據中心放在貴州呢? 因為數據中心裡大量的計算機設備,面臨3大挑戰——冷卻,電力和安全。
1、數據中心在使用過程中會發出巨大的熱量,而數據中心就無錫站冷卻設備,它消耗的電能約占總功耗的40%。所以需要極大的的電力成本。數據中心最大特點是高耗能,電力成本其中一半的支出是空調費。
2、貴州氣候適宜,可以節省電力。貴陽市全年平均氣溫15 ,用自然風冷卻,每年能節約900萬度電。
3、貴州電力極為便宜。貴州是電價最低的省份之一,水電、火電資源豐富,被稱為南方電網的電池。比如北京電費需要一塊錢一度電,而貴陽只需要4毛錢。
4、貴州沒有地質災害,地廣人稀。硬體設備最怕地質災害,地質災害不僅會造成硬體損毀,更會造成數據丟失。但貴州發生自然災害的頻率很低,沒有地震、台風和洪澇的威脅。
任正非正飛說過一句話:大數據放在貴州。建成運行後一年大概可以節約上億的電費。
你覺得貴州大數據能發展起來嗎?
貴州的劣勢
早年間,貴州的發展非常緩慢,很多地方還非常的原始,這是因為貴州地形非常崎嶇陡峭,復雜,高原、丘陵、山地等佔87%,有句話這樣形容我們的貴州的,「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兩銀」,其貧困程度和環境的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交通的發展
貴州多年前流行一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
1926年貴州修建第一條公路。
1927年購進第一輛 汽車 。
1949年貴州公路總里程不到4000公里,實際通車里程不到一半。
1964年貴州實現縣縣通公路。
1986年貴陽至黃果樹高等級公路的開工建設,拉開了全省高速高等級公路建設的序幕。
2007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僅924公里。
2013年3281多公里、2014年4002公里。
2015年底,貴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了5100公里,達到5128公里。
2015年,貴州在「十二五」收官之際,在西部十二省(市、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也是全國縣縣通高速公路為數不多的省份之一。
由於政策的大力扶持,咱們貴州通高鐵了!2014年12月26日,貴廣高鐵全線通車;2017年12月28日,貴陽市地鐵一號線開通運營,二號線也即將開通;到2022年貴州將實現市市通高鐵,從貴州任何一個行政市都可在一小時內直達貴陽!
劣勢變優勢
當貴州到廣東只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很多事情就變了!當年由於地形地貌原因,交通不便,很多人出不去,很多人也進不來,當交通這個最大的阻礙解決掉以後,這個事情就變了!很多當年的劣勢都變成了優勢,貴州的濕冷氣候和喀斯克地貌地下溶洞等反而更有利於大型伺服器的安放。加上土地的廉價,很多大企業自然而然就非常願意過來投資,畢竟,誰會跟錢過不去呢?蘋果、華為、騰訊等巨頭肯定比我們普通人更能算明白這個經濟賬!
還是那句話:要想富,先修路!只要交通解決了,很多問題就好辦了!
馬雲在之前進軍貴州的時候說:如果你錯過三十年前的廣東和浙江,就請你一定不要錯過現今的貴州?
由此看來,貴州是適合發展大數據的一塊地方,才會讓大家都那建立數據中心。
一、水電豐富
技術中心要的不單是人員技術,畢竟機器是死的人是靈活的。只要回報率感人再偏遠的地方都是可以攬收人才的。
所以在考慮技術中心的時候更多實在就如何能讓技術中心本身最大化。之前有負責人說過本來是想把技術中心建在上海的,最後建在貴州反而讓人更滿意。
貴州冬夏,都沒有嚴寒和酷暑對數據中心來說防寒抗暑就可以避免了。並且 在貴州可使數據中心省下低則10%,最高可省30%的電。 據估算一台機一年都能省下3萬度的電,而且貴州的水資源如此豐富。工信部組都表示貴州是我國南部建設大型綠色數據中心的地區的不二之選。
二、政府支持
區域的開發當然離不開政府的管轄,如今東西差異仍然巨大為了平衡內外的人流物資。 將大數據這樣的新技術一開始就建設在內地,將會迅速帶動內部經濟。
同時也能幫助內地挽留住人才,充分發揮貴州優勢和資源優勢。 與此同時更是緩解了沿海地區的人口「堆積」問題。如果數據中心還建在上海那麼上海的房價是不是又得翻上幾番,上海的外來人員是不是又得多上幾倍。這對上海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三、總結
在基於一二兩點,貴州是一個適合發展大數據的地方,但為什麼這么多的企業同時看上這塊當然少不了企業自己的考量。
不願意錯過這個機會,先下手為強。
我來答一波。
其實很多回答幾乎都只闡述了一方面,即貴州自然條件方面的優勢,但我想說這些大公司選擇貴州的原因不止於此,還在於政策方面的扶持,以及貴州特殊的地理位置。
第一,貴州自然條件優越。
對於大數據中心來說,直接關乎運營成本的因素是電力、空間和安全穩定。
而貴州幾乎都能滿足這些條件。
因為貴州地廣人稀,風能發電和水能發電幾乎能滿足生活及工業需求,電費低廉,較之其他地區工業用電成本降低不少。而且因為雲貴高原特殊的喀斯特地貌,造成地下水豐沛,地表溫度低,氣溫能夠維持在較低水平,從而減少用電量。同樣能夠降低用電成本。
大數據要用到很多的伺服器,所以空間的通透也成為一種需求,貴州是很少能夠在省會城市提供大量符合數據伺服器部署要求的空間的省份。
至於安全穩定,貴州地質構造很穩定,因為處於雲貴高原,也很少發生水災澇災等,同時屬於大陸的後方, 社會 環境也穩定,所以適宜數據伺服器這類不宜遷移的設備的部署。
第二,貴州對大數據產業的政策扶持。
近些年來,貴州已經將大數據產業列入貴州未來著重發展的行業進行重點培育,這也意味著貴州在大數據產業會有很多的政策優惠來吸引像蘋果、騰訊、華為這樣的大型 科技 公司入駐,給當地帶來新的就業機會,以及帶動衍生行業的發展。
2019年3月8日,貴州省大數據發展領導小組印發《貴州省大數據戰略行動2019年工作要點》,再次重申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規劃。
這個要點中提到了一個萬企融合行動,很能體現貴州發展大數據的魄力和決心,同時也能看到大數據產業對貴州的未來發展來說有著怎樣的地位。
第三,說說貴州獨特的地理位置。
中國有一個人口分界線,叫「胡煥庸線」(如上圖)。
在這條線的東邊,可以說僅有雲南和貴州符合地廣人稀這一標准,同時有著天然有利於大數據產業的自然條件。
但是貴州的另一個地理優勢卻決定了它在大數據產業的優勢——它更靠近粵港澳灣區。
我們都知道,未來粵港澳灣區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大增長極,沒有之一。而騰訊、華為、蘋果的最大消費市場甚至於地區總部,幾乎都在粵港澳灣區,這里最靠近消費市場,同時也最靠近數據處理的中樞——企業總部。
所以這兩個條件就決定了在大數據的最終選擇地上,貴州成為首選,並且優勢極大。
最後,還是想說貴州的大數據絕不是天上掉下里的,而是各方努力的結果,自然條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絕對不是決定性因素,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和規化制度化,才是這一產業在貴州落地生根的根本原因。
以上。
這么多 科技 巨頭看上經濟並不發達、區域並不發熱甚至屬於冷門的貴州,主要還是為了大力發展數據中心,並且省下不小的電力成本。
數據中心實質就是IT基礎設施,高耗能是其最大特點,主要產生的成本中,電力佔一半以上。就像華為將全球數據中心落地貴州,其最主要的想法還是為了節省電費,華為任正非曾算了一筆賬,就算沒有優惠政策,一年的運行也能節省上億的電費。
中國在電力發展上舉世矚目,2011年底,發電量就達世界第一,而在這一年,中國的各類數據中心也用掉了差不多1000億度電。由此看來,中國發展數據中心還有這方面的優勢。
貴州雖然GDP在全國排名靠後,但電力發達,電價便宜,這得益於率先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早在2013年,貴州便開啟電力市場化交易,而就在這一年底,三大電信運營商先後將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貴安新區,總投資合計達150億元;2015年底,貴州成為國內首批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份,其後率先組建首個多股東制省級電力交易中心;而在2017年,蘋果公司宣布投資10億美元在貴安新區建立iCloud數據中心,就一件頗為轟動的事情,盡管在這之前,阿里、騰訊也已經擇機進入貴州發展數據中心。
巨頭湧入,對貴州當地絕非僅僅是提升了電力消費,更重要的還是優質企業對當地信息產業的帶動作用,並因此拉動稅收與就業的增長。
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貴州工業企業綜合用電價格下調了21%。將電價便宜到底,看來是信息產業發展並不領先的貴州的一個殺手鐧。何況,不僅電價適宜,而且供電還很充分。這方面也有一組官方數據:今年前七月,貴州發電量120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省內大工業用戶平均降低電價每千瓦時8.2分,售電公司數量增至61家。
電力工業一直是貴州的支柱產業之一,可以注意到的是,貴州的電力市場化交易在2017年獲得一個大突破:省內售電量近1050億千瓦時,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這個話題對我們還是挺有啟發的:之一,電費便宜一點,可以帶來數量更多、體量更大的投資;之二,電費便宜一點,可以保持住電力工業的青春期;之三,無論是傳統的製造業,還是新貴的 科技 行業,降低電價都有利於它們持續發展甚而壯大。
原因就是這么幾個:
①安全問題,數據必須存放在國內;
②政策問題,貴州出台政策,支持發展貴州的數據中心事業;
③錢的問題,貴州地價相對便宜、電費也便宜,氣候合適,節約用電,對於企業來說這意味著省錢。
安全問題
安全問題,數據存放在國內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很多數據都涉及到消費者的隱私,如果存放在國外,會存在很大的風險。所以數據必須存放在國內。
而且數據存放在國內,對於很多企業來說,也能夠節約很多的運營成本。
政策問題
貴州這幾年出台了政策,支持數據中心的發展。你就不得不佩服貴州政府,裡面確實有高人,想出這樣的政策。
這樣的政策給貴州帶來了什麼?
第一,稅收和就業。在貴州設置數據中心會帶動消費和就業,都是大型企業,繳納的稅費比較多。
第二,高 科技 企業帶來高素質人才。數據中心屬於這些大型企業的一部分,運營維護需要高素質人才。這里就給貴州帶來了不少高素質人才。高素質人才意味著什麼?大家心裡是清楚的。
第三,高 科技 企業沒有什麼污染。跟工業不一樣,數據中心帶來的污染十分少,甚至能夠忽略。帶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一舉多得。
錢的問題
貴州地價便宜,尤其是相對於北上廣深來說,地價便宜很多,建設大型的數據中心,建設成本相對較低。
同時,貴州的氣候穩定。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2002年,省會貴陽市年平均氣溫為14.8 ,比2016年提高0.3 。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多在3 6 ,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 25 ,為典型夏涼地區。
數據中心很多的用電就是用在散熱上,天氣不熱這樣的自然優勢能夠減少大量的用電。節省電費。
同時,貴州的電費相對便宜。貴州的擁有大量的水電資源,電費是大型城市的一半。這樣帶來的成本優勢也是巨大的。因為數據中心24小時不間斷用電,用電是主要的成本之一。
其實大數據產業技術水準並不高,比不上成都重慶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技術含量高。各大公司選擇貴州只是因為成本低,氣溫低。但是一個產業帶不來巨大的就業人口,也無法促進更多產業更新!所以貴貴們不用高潮,產業發展還要努力,起碼在西南地區還是比不上成渝。
這當然不是企業的單方面選擇,最重要的還是國家政策導向讓企業作出相應的選擇。那這個問題就轉化為,為什麼國家會把我國的戰略級大數據中心定在貴州?
貴州發展較滯後
貴州是我國相對發展比較滯後的省份,根據2017年全國各大省份的GDP排行來看,貴州排名各省市倒數第七,對於國家、以及對於貴州省來說,需要這樣一個機會。而且不光是經濟方面,在互聯網領域貴州跟其他省份比起來差距更大,國家政策必然傾斜,貴州省政府也必然給出很多優勢政策吸引 科技 巨頭。
因此,這首先是國家政策的傾斜,不然這些知名大企業怎麼會選擇一個人才相對匱乏、經濟想多落後,而且是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的貴州。而且在國家將貴州作為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以後,貴州經濟增速來到了全國首位。
貴州是西南重鎮
從戰略地位來講,貴州是一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貴州地處西南腹地,接壤四川、重慶、雲南、湖南、廣西,地理位置相當特殊,而且地處雲貴高原,出於我國內陸深處,可以說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西南重鎮,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這個為止如果戰時就是最好的大後方,自然重要性不用贅述。
而且貴州整個工業不夠發達,能源需求相對較小,而當地氣候非常適宜,水資源、風力資源等等天然非常豐富,這就為建立數據中心提供了最好的環境支持,得益於地理位置、政策優勢,以及氣候等綜合優勢,貴州非常適合作為國家級數據災備中心。
而且這里也更加方便監管外企,貴州紅色文化非常好,是我黨我軍的紅色根據地,以及我黨我軍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可以說,貴州因為地理位置、環境優勢、以及政策扶持等優勢,可以說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成為國家級數據中心,以及國家級數據災備中心,是最好不過了。
第一,貴州省的政策,貴州是國內僅有的把大數據當做綜合實驗區的省份,大小政策的扶持力度之大無人能及。
第二,貴州的電費便宜。處於長江流域中上游的貴州落差非常大,河流眾多。其水電裝機容量位居全國第四,而且沒有明顯的枯水期,電量十分充足。數據中心是要24小時工作的,成千上萬台伺服器和儲存同時工作需要的電力非常多。
第三,自然環境出色。貴州有很多山洞,山洞裡面恆溫恆濕,是一個最合適建大型綠色數據中心的地方之一,不亞於在北極圈建設數據中心。貴州發展大數據,搶佔了先機,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爆發出強大的能量。
不管是國內的運營商們,還是蘋果,都選擇劍走偏鋒,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集大佬目光於一處的貴州,想必不簡單!
說起貴州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或許還沒有某些城市來得發達!但大數據產業根本不care這些,要知道數據中心最大的一個bug就是耗能特別高,毫不誇張的說,數據中心的主要成本都集中在了電力方面,機器設備需要散熱,顯然已經是當務之急了。而貴州不管是在氣溫,還是能源資源上說,都是南方城市中數一數二的佼佼者,先天的優勢成就了貴州後天成為數據中心的必備良處。
貴州如何彎道超車? 大概是嗅到了大數據的一絲氣息,並且成功地捕獲了。2013年被稱為中國「大數據元年」。雖然很多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但大部分城市並未趕上這一浪潮,顯得有些遲鈍,都處於一個觀望狀態,貴州也是一樣的,雖然入局晚,但是後來者居上也是好事,既然種子都種下了,就等萌發的那一刻了。
其實總整體上看,貴州雖然無法和東部地區的城市相比,但是在中西部產區,也算是樹立了一個好樣板,期待貴州新一輪的發展吧!
Ⅳ 華為任正非怎麼看待互聯網時代的管理
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在互聯網時代,過去的工業科學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已經過時了,現在需要的是創新,是想像力,是顛覆,是超越。真是這樣嗎?科學管理過時了嗎?基於數據和事實的理性分析和精細管理真的不再需要了嗎?
我們認為,互聯網還沒有改變事物的本質,現在汽車還必須首先是車子,豆腐必須是豆腐。當然不等於將來不會改變。
但互聯網已經改變了做事的方式,使傳送層級減少,速度加快。互聯網對實體經濟的意義,是可以提升實體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今天堅持繼續「藍血十傑」數字工程,就是為了給用互聯網精神改變內部管理打下堅實基礎,進而實現與客戶、與供應商的互聯互通。
互聯網時代仍然需要科學管理
要回答互聯網時代需要什麼樣的管理,先要搞清楚藍血十傑為現代企業管理貢獻了什麼,我們應當學習什麼?
華為任正非談互聯網時代公司該如何管理?
藍血十傑對現代企業管理的主要貢獻,可以概括為:基於數據和事實的理性分析和科學管理,建立在計劃和流程基礎上的規范的管理控制系統,以及客戶導向和力求簡單的產品開發策略。
科學地掌握生產規律,以適應未來時代的發展,是需要嚴格的數據、事實與理性的分析的。沒有此為基礎,就談不上科學,更不可能作為技術革命的弄潮兒。科學管理與創新並非是對立的,二者遵循的是同樣的思維規律。
藍血十傑為福特公司建立了財務控制、預算編列、生產進度、組織圖表、成本和定價研究、經濟分析和競爭力調查等,這些構成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基本要素。當然,這些是工業革命時期的成就,雖然我們現在是處在一個信息革命的時代,未來還不知如何預測,但洶涌澎湃的新技術革命浪潮,還是離不開工業時代的基礎。
繼續優化管理,防止過度管理
從1998年起,華為投入數十億美元,邀請IBM等多家世界著名顧問公司,先後開展了IT S&P、IPD、ISC、IFS和CRM等管理變革項目。變革的指導方針,是「先僵化、再固化、後優化」。僵化是讓流程先跑起來,固化是在跑的過程中理解和學習流程,優化則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持續優化,我們要防止在沒有對流程深刻理解時的「優化」。經過十幾年的持續努力,我們的學習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基本上建立起了一個集中統一的管理平台和較完整的流程體系,支撐公司進入了ICT領域的領先行列。
華為任正非談互聯網時代公司該如何管理?
管理變革和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艱巨性和復雜性遠遠超過了我們最初的估計,而且隨著公司全球業務的擴展和新的奮斗目標的提出,公司管理不斷面臨新的挑戰。目前華為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難點問題。
一是跨領域、跨部門的端到端的主幹流程的集成和結合部的貫通,仍是目前最大的短板。各類流程看似各自都實現了端到端打通,但到了真正使用流程的部門和崗位那裡卻是「九龍戲水」,無法配合,效率低下。我們必須把公司級的管理變革進行到底。
二是公司運營管理與業界最佳實踐還存在較大差距,已經成為制約公司市場競爭力提升的短板。公司在與愛立信對標的過程中,發現同樣的管理,我們的用人用工比愛立信多。
對標之後,華為提出了「五個一」目標,供應鏈和GTS同時發起了「賬實相符」管理變革項目。「五個一」和「賬實相符」目標的實現,涉及從產品配置簡化,產品配置打通,業務場景分類和簡化,全球供應網路布局優化,從銷售要貨到國家倉再到站點的計統調模式變革,交付上ERP、ISD變革等多個管理變革項目的集成。
三是如何實現向以項目為中心的管理轉型。公司的運作正在從以功能部門為主的運作方式,逐步向以項目為中心的運作方式轉變,客戶、研發、服務和變革項目將成為未來業務運作的主要形態。這樣,才能避免大公司的功能組織的毛病,去掉冗餘,才能提高競爭力,才能使幹部快速成長。
華為任正非談互聯網時代公司該如何管理?
四是簡化管理問題已經提上日程。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雖然藍血十傑以其強大的理性主義精神奠定了戰後美國企業和國家的強大,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走極端。在上世紀70年代,由藍血十傑所倡導的現代企業管理也開始暴露出弊端。對數字的過度崇拜,對成本的過度控制,對企業集團規模的過度追求,導致了過度管理和對創造力的遏制,使得福特等一批美國大企業遭遇困境。在華為公司,管理的復雜性正在隨公司規模的擴大呈非線性地增長,這已經開始成為公司競爭力的制約因素。
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永遠不可動搖的旗幟。兩難之處在於,客戶需求的個性化和多樣化是客觀趨勢,我們必須在堅持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商業模式的同時,降低管理的復雜性。
華為的管理變革將進入攻堅期。我們要時刻牢記,管理的目的,是提升一線的作戰能力,是以客戶為中心多打糧食,華為需要優化管理但不能管理過度,凡是不能增產的管理就都不是好管理。
用互聯網改善公司管理
今天,互聯網和物聯網正在滲透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促進了信息的生產、交流、獲取和共享,但沒有改變事物的本質,即使在互聯網時代,車子還是車子,豆腐還是豆腐。同樣,互聯網也不可能使一家公司的管理實現跨越,科學管理還是基礎,流程和規則可以簡化,但不可以沒有。
對實體經濟來說,互聯網的真正作用是什麼?是顛覆還是推動?蒸汽機和電力都曾在產業和社會生活中起過革命性的作用,但這些技術革命不是顛覆而是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和生產的進步。互聯網也不例外,其本質作用在於用信息化改造實體經濟,增強其優質、低成本和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一句話,互聯網對實體經濟的意義,是可以用它來提升實體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華為任正非談互聯網時代公司該如何管理?
在改進公司內部管理方面,互聯網可以大有作為。首先可以使產業鏈內部交易標准化、數據化的信息快速傳遞,並全流程透明;其次通過信息互聯加強內部的信息溝通和共享,推倒部門牆,簡化內部運作、核算和控制,降低交易成本;再有,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充分挖掘和分析公司客戶需求的大數據,加強客戶洞察,與客戶共同創造價值;分析內部運作的合同、訂單、項目、配置、庫存、物流的大數據,支持及時、准確、優質和低成本的交付;通過對人力資源的大數據分析,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牽引優質資源向優質客戶的傾斜;實際上,把標准化產品銷售和行政采購搬到互聯網上,實現B2B、B2C、O2O等多種新商業模式的運作,華為已經在做了。
經過十幾年努力,華為已經建立了統一的管理平台,平台上絕大部分數據是真實、可靠的,這使華為利用互聯網方式繼續改進管理有了扎實基礎。未來,華為的產品要佔領世界大數據流量的制高點,除了靠創新外,要靠嚴格、有效、簡單的現代管理體系。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大視野、大戰略。
結語
華為之所以能在國際市場取得今天的成績,就是因為華為十幾年來真正認認真真、恭恭敬敬地向西方公司學習科學管理,真正走上了西方公司走過的路。這是一條成功之路,是必由之路。我們今天為什麼還要向藍血十傑學習,就是因為我們還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