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學大數據學院中期座談會總結怎麼寫
大學大數據學院中期座談會總結寫法如下。
1、(一)總結的標題(二)總結的正文和其他應用文體一樣,總結的正文也分為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內容。
2、開頭,總結的開頭主要用來概述基本情況。包括單位名稱、工作性質、主要任務、時代背景、指導思想,以及總結目的、主要內容提示等。作為開頭部分,要注意簡明扼要,文字不可過多。
3、主體,這是總結的主要部分,內容包括成績和做法、經驗和教訓、今後打算等方面。這部分篇幅大、內容多,要特別注意層次分明、條理清楚。主體部分常見的結構形態有三種。第一,縱式結構。第二,橫式結構。第三,縱橫式結構。主體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貫通式、小標題式、序數式三種情況。
4、結尾。
5、注意事項有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要注意共性、把握個性、要詳略得當,突出重點。
❷ 大數據開啟中小微企業信用融資新模式
大數據開啟中小微企業信用融資新模式
「一年間,大數據為沒有抵押和擔保的中小微企業解決純信用貸款21億元;為銀行跟蹤監測中小微企業貸後資金總額達100億元,未發生一筆不良……」這是8月15日,在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投資協會新興產業中心舉辦的「大數據信用融資實踐報告暨國務院《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周年媒體座談會」上,由我國第一家大數據信用信息服務機構——金電聯行(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披露的一組數據。
融資難一直是制約中國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目前中國有約5000萬家中小微企業,由於抵押物不足、信息缺失導致的融資難題亟待解決。在業內專家看來,破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必須創新信用評價模式。
「信息和信用缺失是導致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投資協會新興產業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濤認為,大數據信用的出現,將成為化解這一問題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
2013年8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次提出了大數據信用服務理念,強調對小微企業的增信服務和信息服務,第一次將大數據納入國家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政策中,極大地促進了大數據在金融信用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一年間,大數據信用從幕後走向台前,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上發揮了引人矚目的作用。而金電聯行是中國大數據信用信息服務機構的先行者,擁有中國第一個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數據信用技術體系和雲數據挖掘、雲信用計算和雲結構服務三大核心技術,通過大數據客觀反映、評價中小微企業的信用,為銀行發放「純信用貸款」提供了堅實的依據。
「『純信用貸款』雖然不看『財報』,但要看『市場』」,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金電聯行(北京)董事長兼總裁范曉忻表示,大數據信用融資不依賴傳統的財報信用評價思維,而是通過對企業的「大數據」,即生產、流通、銷售中產生的所有信息進行分析,從而創建出一個大批量、高效能、全風控、低成本的信用評價模式,通過計算機核算出企業的信用額度,讓銀行能夠放心地提供無抵押的「純信用貸款」,有效地化解了中小微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沒有信用積累和抵押、擔保資源,難以進行信用評價的問題,不僅可以開展成批量的企業信用評價,而且還大大降低了企業融資的門檻,使其獲得真正的信用貸款。
座談會上,范曉忻介紹了一年來金電聯行開展的產業鏈、商業圈和企業群的中小微企業大數據信用融資的實踐活動,從利用互聯網新理念、新技術、新工具創新金融模式,以中小微企業經營的「軟信息」解決融資缺信息、缺信用問題等10個方面,展現了大數據信用在落實黨和國家政策、化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過程中所具有的獨特作用與優勢,展現了大數據技術在改變經濟和社會方面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大數據信用能夠化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關鍵,在於它突破了從財報、抵押資產和擔保信息評價企業信用的傳統思維,而是從企業經營的明細數據中挖掘信用,從企業的行為模式中計算信用,打開人們認識信用的新天地,從而徹底解決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缺信息、缺信用的問題。」范曉忻表示。
記者了解到,金電聯行的大數據信用模式得到了眾多商業銀行的認可,合作的銀行包括中國民生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近10家;業務覆蓋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山東、河北、江蘇、安徽、重慶等十幾個地區,實現了銀行、企業、大數據信用三贏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魯陽認為,這一創新模式成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有效工具,並在完善金融體系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范曉忻表示,對於很多企業來說,聯保、互保既是融資的一個有效途徑,但也存在較大的危機。一旦個別企業資金鏈斷裂,就會造成一批企業陷入擔保圈風險。而大數據提供的純信用貸款則可以使企業的金融風險幾乎為零。
中國投資協會新興產業中心副主任王濤也高度評價了大數據信用在產業投融資建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開啟中小微企業信用融資新模式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❸ 十一月份蘭考縣招商活動(上)
11月2日,縣領導胡昊赴北京拜會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榮興,雙方就金融小貸相關事宜及大象慧雲來蘭上市等領域進行深入會談。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陳曉敏、縣發改委王志強、大招商辦相關人員參加會談。
11月4日下午,縣領導李明俊、翟世勝在城市會客廳會見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區董事長雷文成一行,就在我縣投建單采血漿站、血液製品工廠等事宜進行磋商。
11月5日,縣領導閆瑋、孔東海、孫昊會見布瑞克(蘇州)農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彤一行,就蘭考縣農業大數據事宜進行座談。縣商務局李懷彬、農業局孔德省、大招商辦馬旺、農投公司吳傑等參加會議。
11月9日下午,縣領導胡昊帶隊參觀考察騰訊河南總部。騰訊PCG區域業務部華北區域總監、騰訊大豫網總裁曹帆介紹了騰訊集團的基本情況、業務發展方向等,並著重講解了企鵝新媒體學院布局蘭考縣的初步設計方案,雙方就以後合作的思路、方向進行深入交流。縣商務局李懷彬、大招商辦馬旺及相關人員參加考察活動。
11月10日,縣領導劉廣亮前往江蘇金曉電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考察,並召開座談會,就雙方如何在蘭合作共贏進行溝通交流。
❹ 國務院常務會議「大數據」
國務院常務會議「大數據」_數據分析師考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新一屆政府就任至今,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召開近百次。
這里不僅是中國重大經濟政策的決策地,也成為觀察新常態下,政府面臨挑戰和執政方向的視窗。
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在近百次常務會議的主要議題中,排在前五位的高頻主題分別是:深化改革(19次)、民生保障(17次)、簡政放權(14次)、政府服務(11次)、創業創新(10次)。
教育、產業升級、外貿、醫療衛生、財政、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減負、金融、投資、擴大開放、環境、農業、就業等作為主要議題的次數都超過五次。
再從會議「強音」和高頻詞來看,金融是被提得最多的小項,被提及144次。緊隨其後的是就業(139次),民生(125次),財政(115次),醫療(104次),小微(87次),教育(67次),簡政放權(58次)。
不少專家對本報表示,百次常務會議既有聚焦又注重全面,體現了政府集中發力和重點兜底的思路。目前來看,簡政放權、創業創新、財稅金融改革等主題,不僅已經成為新的政經熱詞,也凸顯出在經濟和社會發展轉型中政府面臨的挑戰和壓力。
三個第一次
如果要說最近兩年風頭最勁的詞彙,那一定是簡政放權。「權責不分、政治經濟、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隨著計劃經濟的轉軌成功,市場經濟中權力巨大的行政之手已經成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阻礙之一。隨著新常態的來臨,無論是經濟減速壓力還是轉型需要,都要求進一步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本屆政府有多重視這件事?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三個「一」都將簡政放權作為主題之一。2013年3月18日,新一屆政府第一次常務會議就將「研究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事項」作為主題。此後兩年的開年第一次常務會議,都將簡政放權作為主題之一。2014年1月8日會議討論深化行政審批制度;2015年1月7日的會議則側重規范和改進行政審批措施。
2013年上任之初,李克強曾明確了削權目標——在本屆任期結束時將政府部門手中的行政審批權砍去1/3。2014年年底,國務院的這一目標已經實現,取消和下放權力近500多項。
但這一改革並未停止,根據中國政府網5月公布的國務院《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2015年將全面清理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並公布清單,要再取消200項以上。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未來幾年可以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沒以前快,但是削減項目的含金量會高,畢竟越往後,再減少行政審批項目的難度大些。
簡政放權自我剜肉的改革並非一帆風順,改革實施以來的紅利截流以及一些地方和部門不作為等行為,極大地阻礙了政策的落地。比如在國務院的幾次督查中發現,個別地區和部門在貫徹落實重大政策措施中還存在工作不協調、落實不到位、工作進度慢等問題,也存在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和工作不作為等現象。
除了削權放權以外,國務院常務會議隨後在簡政放權的配套改革和監管方面也做出了部署。例如,本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宣布了2015年最新取消的62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同時,「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清理紅頂中介等諸多簡政放權舉措也在持續推進。
簡政放權的紅利不僅讓企業家和百姓有了獲得感,數據上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比上年同期增長近20%,注冊資本(金)12萬億元,增長43%,全國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萬多戶。
21次與科技創新相關
創業創新作為後起之秀,不僅在高頻詞排行中榜上有名,今年以來更是成為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最關注的主題。本報記者統計發現,僅今年上半年,總理就已經至少8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出部署。
為何要大力發展創新?李克強27日在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上說,本屆政府常務會議議題21次與科技創新相關。科技創新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國發展戰略成敗。歷史上我們曾幾次與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現在必須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塑我國發展競爭新優勢。
從國際經驗來看,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尤其要注意創新乏力的風險,中國過去依靠多年的人口紅利獲得了高速的發展,隨著人口和經濟結構的轉變,能否順利過渡到依靠創新紅利求發展成為關鍵。
2014年9月,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此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又被定義為經濟雙引擎之一。
此後,李克強多次表示要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台,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從工商注冊、稅費、融資等多個方面做出部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培林對本報表示,充分激發億萬人民身上蘊藏的創業創新潛能,就是澤被長遠的常青樹。
金融財政
數年來,中國金融改革服務的滯後已經和金融業的發展嚴重不匹配,而財政收入的銳減和低效利用又增加了政府主動作為的難度。錢荒、影子銀行、資本市場大幅波動、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地方債務危機、事權和支出責任不相適應等現象,都暴露了金融和財稅體制的潛在問題。
「加快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和『三農』有關政策落實」,「進一步減少和規范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完善預算管理」,「設立保險投資基金」,從這些會議關鍵詞可以看出,如何有效發揮財政和金融的作用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的調控關鍵。
近幾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和出台的關於財政和金融方面的政策措施越來越多,財政金融手段使用比過去更為積極,為實體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流動性和帶動作用。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發現,金融作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貫穿在多個領域當中,不論是創業創新、對外貿易還是基礎設施、三農水利,與之相關的金融改革和財政扶持貫穿始終。
例如,僅今年就有3次會議提到要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明確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措施,要喚醒躺在賬本上的沉睡資金。
金融方面的定向調控更是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中,加大金融對企業走出去支持,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促進三農金融發展,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等議題都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金融財政改革的挑戰也明顯。比如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資本賬戶管制的開放、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構建、政府和金融機構的關系、穩定稅負預期、透明預算、改進預算管理制度等,雖然在穩健推進,但要達到預期目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民生兜底
民生話題是歷屆政府和人民最重視的話題之一,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期限的臨近,本屆政府更將民生提到了新的高度。在多重矛盾的疊加時期,諸如收入差距過大、生態環境惡化、食品安全堪憂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並增加一定社會隱患。
「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使全體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養老保障」,「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加快棚戶區改造、新型城鎮化等建設」,「抓緊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相關政策」,在近百個常用高頻詞中,與民生相關的占據一半。民生這一關鍵詞在常務會議上被提及120次,排在第三位,而與民生相關的就業被提及139次,僅次於金融。
本報記者注意到,國務院常務會議不僅關心民生制度的建設,也十分關心老百姓熱議的話題。例如,2013年5月31日的常務會議就針對當時的奶粉問題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工作。一年後,2014年5月14日的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對本報表示,經濟增速換擋期,總理和政府更關注數字背後的民生、增長背後的就業。對戶籍、養老、就業、醫保投入和重視更加強化,既是兜住保障的底線,也提供未來持續發展的動力。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國務院常務會議「大數據」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❺ 政府運用大數據 決策告別「拍腦袋」
政府運用大數據 決策告別「拍腦袋」_數據分析師考試
24日,首期「廣州新觀察」圓桌會議在暨南大學行政樓舉行,由來自國內政、學、研、企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聚焦「大數據與政府治理創新」,共話大數據時代的政府治理創新,專家指出,大數據將讓政府告別「拍腦袋」決策,讓決策更加科學化、精細化。暨南大學黨委書記蔣述卓、廣州市社科聯主席曾偉玉、南方日報社委姚燕永等主辦單位領導出席了本次研討會。會議由暨南大學副校長林如鵬主持。
據悉,「廣州新觀察」系列學術研討會由廣州市社科聯、暨南大學、南方日報社共同主辦,每月1期,立足於從廣州的視角看世界,從世界的視角看廣州,精選熱點話題,力求視角新、觀察細、探討深、對策性強,形成廣州學界的聲音,將為提高整個城市的治理水平,提供直接有力的智力支撐。
大數據將提升政府治理精細化、科學化水平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在不斷被大數據技術所顛覆和重塑。因此,政府的社會治理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新問題。
蔣述卓說,大數據為社會的治理、政府的治理提供堅實的基礎,不僅提供一種治理的觀念,還提供一種宏觀的信仰,使我們的決策更加堅實、有實據,不再是拍拍腦袋就出東西了,現在要建立在數據、用事實說話的基礎上,才能更堅實地把治理的模式做好。首期學術研討會將討論如何運用大數據來解決廣州市政府治理中面臨的問題,為改善和創新廣州市的政府服務提供幫助。
對於「廣州新觀察」系列學術研討會的宗旨,曾偉玉在發言時指出,首先是關照廣州的發展實踐,服務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
當前,廣州正在積極落實國家「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建設和創新驅動戰略,也是在加快推動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和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在這其中有大量的決策需要咨詢、有大量的問題需要學術界來給予回答、有大量的政策需要創新。
「我們創辦『廣州新觀察』這個學術交流平台,是廣州社科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個抓手,也是我們在貫徹中央精神、推動廣州特色的新型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曾偉玉說,希望通過專家學者的深入研討,能夠形成一些有戰略高度、有創新水平和實踐價值對接建立的成果,破解廣州發展的困境,提高整個城市治理水平,提供直接有力的智力支撐。
同時,廣州市社科聯也希望通過這個平台,打通理論、輿論的陣地,發出廣州學界的主流聲音,並團結一大批學術積累深厚、思想敏銳活躍的專家學者,以科學嚴謹和富有創新精神的思想來聚焦和剖析當下社會熱點,來解碼新常態下這個經濟發展的路徑和社會治理的轉型。
曾偉玉表示,首期研討會以「大數據與政府治理的創新」為主題,也是希望同專家學者一起探討大數據給政府治理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適應新的常態,發揮大數據的信息價值,提高政府治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水平,從而加快整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姚燕永指出,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眾聲喧嘩時代,社會更加需要發出理性、建設性的聲音。當前,中國改革正進入攻堅期,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也迎來了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機遇期和挑戰期,亟待學術理論界的多方參與,「我們期望,系列研討活動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進來,充分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圍繞改革發展、基層治理的難點、熱點、焦點建言獻策、出謀劃策,虛實結合、或贊或彈,進一步凝聚改革發展共識,促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姚燕永表示,作為主辦方之一,南方日報將充分發揮主流權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提煉、挖掘好與會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將充分發揮媒介融合發展的新優勢,打通南方日報、南方網及其他新媒體的傳播載體與傳播渠道,全力做好系列活動的線上線下傳播,引導社會各界關注參與其中。
大數據為國家治理打開了新思路
「政府的一元意志與社會各個階層之間的多元訴求是國家治理的重點。」在研討會上,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榮教授指出,必須有效全面了解動態中的民情民意,並與政府意志結合,才能形成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形成制定方針政策的基點。
過去,通過開座談會、做民情調查等方式獲取民意的方法,存在著覆蓋面小、時效性差、反饋渠道不暢通的問題,形成了「中梗阻」,且成本高。到了互聯網時代,大數據等為國家治理打開新思路。李良榮說,在全球范圍來看,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科技創新等發展迅猛,但政府在大數據運用上才剛剛起步。
「我們希望通過對數據的深度挖掘,以較低成本了解民情的真實情況,從而將社會的多元訴求整合到政府的治理框架中,形成更有效的治理框架。」李良榮表示,運用互聯網這一新工具測量、搜集、轉換成數據,通過改進方法和演算法深度挖掘,這樣才能得出對於問題的結構與邏輯性的認識,多元框架與多問題就可以有效地結合起來,變成一個上層完整下層活躍的有機體。
而廣東社科院院長王珺教授則指出,當前社會治理出現了三個特徵。首先是利益主體多元化,傳統社會管理是管理與被管理者的二元結構,而現代社會治理,則是以多種利益主體為基礎的,如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行業組織與社區組織等。其次是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因此也就形成第三個特徵,社會治理變成了政府主導下的合作共治。
王珺表示,傳統社會管理已不適應新時期發展需要,而新管理模式尚未建立起來,為有組織、有秩序地平穩推進,需要在政府主導下,以人為本,多方參與,共同探索合作共治新模式。
來自南京大學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副主任沈固朝教授,則以「以海疆維權為例」,發表了「大數據時代如何提高我國輿論的國際話語權」的報告。他建議,面對海量數據,我們必須學會運用技術,將數據轉化成中數據、小數據,應用到國際話語權提升的實踐中。
沈固朝表示,在海疆維權中建設證據鏈,目前國外已經有全信源情報的概念,其實就相當於「大數據」,將影像庫、文獻庫、法律庫、地圖庫、動態庫五庫關聯。因此,他建議,建設國際話語權,要從輿論、大數據、證據鏈三方面下手;將大數據變為用戶能處理的小數據,從小數據提取服務於決策的情報和知識。
借力大數據或可預防公共場合踩踏事件
作為企業界的代表,科大訊飛公司副總裁杜蘭表示,當前城市治理難度因城鎮化、老年化、互聯網崛起等不斷加大。不過,互聯網的出現也給政府治理帶來了新的可能和機遇,美國政府已經用大數據監測流感,這便是其中一例。而在我國安徽蕪湖也嘗試使用大數據進行政府「自我革命」。
據介紹,安徽蕪湖整合了77個政府部門10.8億數據,將100多項審批流程化,使之更加便民。辦事大廳的窗口由8—10個減少到2—3個,減少審批程序的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了排隊等候的情況。同時結合人臉聲紋識別技術,民眾只需帶身份證就可以辦理業務。
而在社會管理信息化方面,大數據也有用武之地。杜蘭說,如今的移動電信等大數據分析可以進行人流監控,有利於公共區域管理,可以應用於在城市交通、停車場布局、廣場人流控制等方面。比如,近年來大型活動現場踩踏事故時有發生,暴露了公共管理的弱項。其實,如果能夠借力大數據,對公共場所人流量進行動態監控和分析,就能提前預知人流情況,並根據數據變化啟動相應管理預案,從而避免如外灘踩踏之類的事件發生。
在研討會上,凱迪網路副總經理張世良則以「信息海洋如何撈干貨」為題,對大數據時代的政府治理提出了建議。他表示,組織與個體在和信息互動關繫上有共通之處。組織需要全面、快速、及時佔有信息,過濾無效誤導信息,使用邏輯分析和數據分析方法進行,及時進行信息公開共享,對自己關注領域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形成案例庫指導日後工作。
在廣州「創文」過程中,張世良所在的凱迪網路就曾通過大數據搜集社交媒體的言論,分析網民心中對「文明廣州」的認識,從而給「創文」工作提供了決策參考依據。
來自《南風窗》雜志社的高級記者李少威,則帶來了其在新聞現場的思考。結合過往PX項目事件,李少威指出,在具有類似於環保領域「鄰避效應」的事件中,政府應當盡可能從選址上避開人群聚集區,讓項目建設盡量減少交易成本和社會阻力。
李少威表示,政府應當建立一種機制化的解釋、溝通、協商的通道,這種機制可以依託人大、政協來組織,立法和議事機構本身具有組織正當性,同時避免行政機構牽涉利益猜測,最終形成政民的良性互動。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政府運用大數據 決策告別「拍腦袋」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❻ 大數據,大交通,大旅遊三者在貴州是處於什麼關系
緊密關系,貴州很多旅遊景點的,所以跟這三者有密切的關系。
❼ 貴陽擬為大數據發展立法
貴陽擬為大數據發展立法
8月25日,貴陽市促進大數據規范發展立法工作座談會舉行。貴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忠在會上強調,要立足貴陽大數據發展的生動實踐,突出問題導向,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推動貴州、貴陽大數據發展駛入法治軌道。
據介紹,貴州省人大常委會擬制定相關地方性法規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貴陽市作為貴州省目前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工作起步最早、基礎最好、效果最明顯的區域之一,是該法規起草主體中的重要一方。
會議透露,開展促進大數據規范發展立法工作,在貴州乃至全國都是創新,對貴州省大數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貴州有關領導強調,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把握國家和省的有關政策,按照省、市的要求和部署,以擔擔子、釘釘子、扣扣子的精神,敢於試錯、勇於探索、先行先試,立足於貴陽大數據發展的生動實踐,突出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建議,加強立法研究,搞清楚「大數據發展為什麼要立法」、「立法規范什麼」、「怎麼規范」的問題,確立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盡快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一份針對性、可操作性、實效性都很強的法規草案文本,推動貴州、貴陽大數據發展駛入法治軌道。
專家指出,當前不少地方與貴陽一樣,存在數據主權、收集、存儲、分析、流動、保護、應用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法律法規不完善的問題。在今後的立法工作中,應注重規范數據標准,推動數據開放,加強數據安全,促進數據產業發展,讓大數據沿著法治化軌道持續健康發展。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貴陽擬為大數據發展立法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❽ 如何通過大數據分析做市場調研
大數據時代新的市場研究方法使「無干擾」真實還原消費過程成為可能,智能化的信息處理技術使低成本、大樣本的定量調研成為現實,這將推動消費行為及消費心理研究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幫助快速消費品企業更為精準地捕捉商機。大數據時代的市場研究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基於互聯網進行市場調研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網路調研具有傳統調研方法無可比擬的便捷性和經濟性。快速消費品企業在其門戶網站建立市場調研板塊,再將新產品郵寄給消費者,消費者試用後只要在網站上點擊即可輕松完成問卷填寫,其便利性大大降低了市場調研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也使得消費者更樂於參與市場調研。同時,網路調研的互動性使得企業在新產品尚處於概念階段即可利用3D擬真技術進行產品測試,通過與消費者互動,讓消費者直接參與產品研發,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2. 挖掘網路社交平台信息成為研究消費態度及心理的新手段
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已日漸成為新生代消費群體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快速消費品的消費者往往有著極高的從眾性,因此針對社交平台的信息挖掘成為研究消費潮流趨勢的新手段。例如,通過微博評論可以統計分析消費者對某種功能型產品的興趣及偏好,這對研究消費態度及心理有非常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這類信息屬於消費者主動披露,與訪談形式的被動挖掘相比信息的真實性更高。
3. 移動終端提供了實時、動態的消費者信息
隨著3G網路及智能手機普及,市場研究已滲透到移動終端領域。大量的手機APP應用(例如二維碼掃描等)為實時採集消費信息提供了可能性,移動終端的信息分析在購買時點、產品滲透率及回購率、獎勵促銷效果評估等方面將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4. 零售終端信息採集系統幫助企業了解市場
目前,PC-POS系統在零售終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只要掃描產品條形碼,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名稱、規格、購進價、零售價、購買地點等信息就可以輕松採集。通過構建完整的零售終端信息採集系統,快速消費品企業可以掌握商業渠道的動態信息,適時調整營銷策略。
環顧四周,在每個行業中,大數據的增長正在改變我們收集、存儲、分析和應用數據的方式。正如很多公司目前正在收集整理的那樣,大家面臨的共同問題是智能化信息採集、儲存及分析。
l 超大容量的數據倉庫。數據倉庫具有容量大、主題明確、高度集成、相對穩定、反映歷史變化等特點,可以有效地支撐快速消費品企業進行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數據倉庫可以更有效地挖掘數據資源,並可以按照日、周、月、季、年等周期提供分析報表,有助於營銷人員更有效地制定營銷戰略。
l 專業、高效的搜索引擎。旅遊搜索、博客搜索、購物搜索、在線黃頁搜索等專業搜索引擎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快速消費品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構建專業化的搜索引擎,對相關的企業信息、產品信息、消費者評價信息、商業服務信息等數據進行智能化檢索、分類及搜集,形成高度專業化、綜合性的商業搜索引擎。
l 基於雲計算的數學分析模型。市場研究的關鍵是洞察消費者需求,基於雲計算的數學分析模型可以將碎片化信息還原為完整的消費過程信息鏈條,更好地幫助營銷人員研究消費行為及消費心理。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包括消費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網路應用上發布的消費價值觀信息、購買信息、產品評論信息等。基於雲計算的智能化分析,一方面可以幫助市場研究人員對消費行為及消費心理進行綜合分析,另一方雲計算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非常適合快速消費品企業數據量龐大的特性。
傳統的市場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及定量研究,以座談會為主的定性研究受制於主持人的訪談技巧,以街頭攔截訪問為主的定量研究雖然以嚴謹的抽樣理論為基礎,但同樣不能完全代表總體的客觀情況。而大數據時代革命性的調研方法為市場研究人員提供了以「隱形人」身份觀察消費者的可能性,超大樣本量的統計分析使得研究成果更接近市場的真實狀態。
與此同時,大數據時代的新方法、新手段也帶來新的問題,一是如何智能化檢索及分析文本、圖形、視頻等非量化數據,二是如何防止過度採集信息,充分保護消費者隱私。雖然目前仍然有一定的技術障礙,但不可否認的是大數據市場研究有著無限廣闊的應用前景。
❾ 加強大數據開發與保護 網路強國戰略
加強大數據開發與保護 網路強國戰略
怎樣實施網路強國戰略?怎樣實施「互聯網 」行動計劃?怎樣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這些戰略問題,同時寫進了《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和《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打造網路強國
另一方面,在企業互聯網化的發展方面,大數據也顯示出越來越多的關鍵因素和重要影響。
近日,中央網信辦密集召開座談會,大數據也成為與會企業代表共同關注的話題,而圍繞大數據的發展及配套建設,阿里巴巴、京東、滴滴等企業高管紛紛建言獻策。
大數據就是生命線
阿里巴巴經歷了16年的發展,見證了整個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壯大的整個歷程。今年10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年報,其中特別提出三個重點方向,全球化、農村經濟和大數據、雲計算,這三大領域將作為阿里未來十年的發展的大方向。「要不惜一切來投入,來發展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技術,讓數據和計算的能力成為普惠經濟的基礎。」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石東偉表示,過去16年阿里一直在營造電子商務的生態系統,包括了互聯網金融、智能物流和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的一套技術。「電子商務應該說只是阿里整體戰略的第一步,只有依靠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建立起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的商業基礎設施,也才能真正幫助中國和全球的中小企業,真正實現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石東偉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奇跡一定在於生產力的釋放和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給內需激發帶來的跨越式發展機遇。
以雙11為例,7年前這僅是淘寶自己的促銷日子,如今成為全社會購物節,更得到全球關注。「今年買家和賣家來自於200多個國家,還有100多個國家的生鮮協會簽了約。」石東偉透露。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雙11,每秒最高有達到10億、10多萬筆訂單要處理,1秒鍾之內如何解決;物流業要在1天以內,要承受相當於平時1個月的壓力;另外還有200多家銀行和螞蟻金服、支付寶系統的匹配,要承擔相當於VISA和Mastercard這兩家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公司,在全球一天內的交易筆數的總和。「所有這些都需要依靠阿里的技術支撐,就是雲計算和大數據。」石東偉說。
經過16年的運營,阿里巴巴平台沉澱了大量的商業數據資源,如何利用好這些數據,未來將對我國製造業、分銷業、外貿、物流、金融、服務業等等產業,帶來深刻的影響。「通過大數據與這些行業的結合,可以實現從以生產為中心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轉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互聯網生態化企業產生的大數據,不僅是企業的核心資源,更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和競爭力。未來大數據將事關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產業安全與信息安全的各個方面。所以才講,數據就像生命線一樣。」石東偉表示。
作為互聯網最重大的技術革命——雲計算、大數據將是未來20年乃至更長時間段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關鍵和核心,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信息基礎設施。「當前正處於如此重要的發展機遇期,需要發展自主的雲計算核心技術,擁有自己的信息基礎設施。」
製造業物聯網大數據的價值
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賀東東在座談會上介紹,三一從2008年開始做物聯網的實踐,有20萬台設備是聯網的,並產生了大量數據。「這個數據在研發指導、客戶信用管理、提升服務、故障診斷等領域起了很大作用,這是我們在國內能替代進口並在全球市場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賀東東認為,基於物聯網及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形勢,有幾個方面的問題變得非常迫切。
首先,建立統一的物資間通信標准非常必要。「物聯網有一個特點,所有這些機器、設備、機床的通信標准不一致,導致聯網很困難。不同於消費電子品,比如所有PC機可以統一聯網,所有手機終端可以有一個通信標准。車間的數控設備,德國的、日本的、中國的通信標准都是不一致的,不同廠家生產的通信標准也是不同的。如果要真正做到物聯網,在車間層面把所有數據採集起來去自動化管理,就需要一個國家的強制標准,所有的製造企業的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
其次,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需要加快。
「比如,三一大概有20萬台設備,平均在線70%左右,剩下的30%都要到農村去施工了,連不上網或通信不了,或連上了數據傳不上來。」賀東東認為,基礎設施實現全覆蓋是非常必要的,網路覆蓋確實要進一步加強,而在資費方面,物聯網需要隨時聯網、隨時通訊,這個費用對企業來講負擔非常大。
金融體制還需要改善,企業在新形勢下的發展需要解決融資難題。
賀東東認為,未來的中國需要從數字化方面爭奪四維空間,國家需要在配套方面全面投入支持。
企業數據既要開發也要保護
用友高級副總裁鄭雨林建議,從企業信息化和互聯網化創新的角度,盡快制定企業數據的安全保護、開發利用方面的法規政策,來促進企業數據的開發利用。
比如,用友服務於企業,在互聯網化的階段,更多的是通過雲來服務企業,積累了大量的企業數據,而且都是企業很敏感的經營數據,如財務、庫存、銷售等。現在就有近200萬企業的數據在用友的雲上,未來還有更多。「這些數據怎麼利用開發,遇到了很多障礙,比如法律障礙。這些數據所有權是企業的,即使脫敏以後,如何加以開發利用。比如我們現在做徵信,做一些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仍存在潛在的法律風險。」
其次,基於企業互聯網化的發展,應加快推進電子發票。電子發票的影響,不僅僅在於征稅的角度,它的影響、覆蓋面遠遠大於電子商務。「所積累的電子發票流轉的數據價值極高,包括企業徵信、統計管理,還有基於數據可以開發大量的數據增值服務,所以,我們特別希望,國家大力推行營改增後,就有可能實現全國發票統一,在這個基礎上去推廣電子發票。」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加強大數據開發與保護 網路強國戰略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❿ 該管管了!大數據殺熟已經不再是個例了,中消協點名批評
Big data,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數據,採集大量的數據然後進行加工分析處理,並最終用在實際當中,在產業互聯網的時代,大數據有著非常大作用,常見的比如:搜索定位精準客戶、預測更加精準的天氣、智能調節紅綠燈等,當然,還可以用來「殺熟」。
馬雲在卸任的時候就提到了:很多人還沒搞清楚移動互聯的時候,大數據時代又來了。而如今是來得如此之快,大數據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技術上已經很成熟了。在互聯網時代,有了數據就是有了豐富的資源,然後再把資源商業化,如今很多巨頭互聯網 科技 公司都是如此做法,已經不再是個例了。
跟我們普通人息息相關的手機,成了「精準營銷、精準推送」的數據來源,每當我們先要做什麼,手機上的軟體似乎都能提前知道,大數據殺熟越來越瘋狂。
說話的時候被監聽,中午想要什麼口味的飯菜、想要買一樣產品,相關的app早已經准備好,就等你打開了。
在網上搜索某些東西的時候,一個app知道,10個app也都知道了。
剛開始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很多人覺得現在的 科技 真厲害了,手機變得如此智能,我我也不例外,當時還誇了某某app。
於是,這種現象愈發的強烈。根據你的喜好、性別、年齡、習慣等,就能為你量身定做內容,還且還能不斷學習、優化。
當你看了一個視頻之後,推薦的全是這類型的視頻。
當你搜索了某個商品的之後,幾乎相關的app都會推薦這個商品,有時我就是手滑點到了,也不能避免。
大數據給商家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也給我們帶來了便利,這本來是一項很好的技術,可很多商家還不滿足於此,利用大數據來殺熟,有些時候就在悄無聲息中就實施了「收割」。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的美團會員被「割韭菜事件」,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時間點同一家外賣,會員的配送費用比普通用戶的配送費貴一倍,如果不是兩個對比,是根本就發現不了的,被人「割了韭菜」都不知道,一時間很多網友都表示碰到過類似的情況,不止配送費不同,飯錢要高一些、酒店要搞一些,就是利用了大數據來操作。
最後美團的解釋是緩存定位造成了,這解釋太過於牽強。
此外,還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搜索幾次機票之後不買,等過一會再去買,價格變高了;
猶豫地點擊了幾次同一家酒店,最後發現也漲價了;
打車的時候,第一次估計和第二次不同。
這些都是我我經常碰到的情況,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反正系統覺得很有可能要購買,就對你的手機漲價。這種「殺熟」的現象不止一家,很多常用的軟體都存在這樣的情況。
現在買東西,都是先確定好了之後,盡可能地都直接一次性購買,漲價被漲怕了。
難道就沒有人出來管管嗎?
1月7日,中消協在「網路消費領域演算法規則與消費者保護座談會」上,就點名批評了大數據「殺熟」現象,新老用戶價格不同,會員價格比普通價格更高,不同地區價格不一樣,多次瀏覽的頁面面臨漲價的可能。利用演算法造成選擇性的目標傷害,這在我們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了。
出現這種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缺少管理和制度,才導致這些商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而變得這么肆意妄為。這次點名之後,這些商家可能會收斂一些,但是想要根除這類問題,就一定要有更加周全的監管。
對於平台利用大數據「殺熟」,國家已經出台了第一個條款,明確了在線 旅遊 平台「殺熟」不再是法外之地,對於違反規定的將加大處罰。
目前來看 旅遊 還是存在這種現象,並且不止 旅遊 平台,購物、打車、外賣等平台都需要加大整頓,使行業更加規范。
大數據時代,誰沒被殺過熟呢?你又被哪些軟體殺過熟?
這種亂象,該管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