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關於網路技術方面的論文

關於網路技術方面的論文

發布時間:2022-12-31 17:33:23

① 互聯網接入技術論文(2)

互聯網接入技術論文篇二
移動互聯網接入 網路技術

摘 要:移動互聯網是當前信息技術領域的熱門話題之一,而接入網路則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對目前的接入網路技術:衛星通信網路、無線城域網、無線區域網、無線個域網、蜂窩網路的特點及應用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接入網路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各種網路的融合演進, 報告 了異構 無線網路 融合的特點及應用。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接入網路技術

中圖分類號:TN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 編號:1672-3791(2013)03(b)-0009-02

移動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是信息技術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兩項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移動互聯網是一個新型的融合型網路,是移動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充分融合的產物。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人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PDA、車載終端等設備通過移動網訪問互聯網,隨時隨地的享受互聯網提供的服務。

2011年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在《移動互聯網白皮書》中指出:“移動互聯網是以移動網路作為接入網路的互聯網及服務,包括三個要素:移動終端、移動網路和應用服務[1]。”簡而言之,移動終端是移動互聯網的前提,接入網路是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而應用服務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核心。本文詳細描述了接入網路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 接入網路技術現狀

現有的無線接入網路主要有五類:衛星通信網路、無線城域網(WMAN)、無線區域網(WLAN)、無線個域網(WPAN)、蜂窩網路(2G網路、3G網路等)[2]。它們在帶寬、覆蓋、移動性支持能力和部署成本等方面各有利弊。

1.1 衛星通信網路

1.1.1 概述

簡單來講,衛星通信就是把衛星作為中繼站,在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層大氣中)的通信站點間進行通信。衛星和地球站就是衛星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衛星通信新技術主要包括VSAT系統,即甚小口徑終端;中低軌道的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等。

1.1.2 特點及應用

衛星通信具有通信區域大、距離遠、頻段寬、容量大的特點,即只要是在衛星發射電波覆蓋范圍內的任意兩點間,都可以互相通信。其次,衛星通信的可靠性高、質量好、雜訊小、可移動性強,即不容易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但是,衛星通信存在傳輸時延大、回聲大、費用高的問題[3]。

目前,衛星通信主要用於電視廣播、遠距離的越洋電話、軍事通信、應急通信等。衛星通信作為一種特殊的通信技術,其基本定位必然是地面系統的有效支持、補充與延伸[4],對於農村及偏遠地區的通信發揮重要的作用,使實現全球通信海陸空一體化的無縫覆蓋成為可能。衛星通信的廣播與多播等技術優勢,結合現代Internet技術,在地面互聯網路擁塞的狀態下,可充分發揮以IP為基礎的多媒體遠距離傳送與高速連接,將寬頻高速數據業務進行有效地傳送。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衛星通信與3G、4G技術的相互融合將成為衛星通信發展的必然趨勢。

1.2 無線城域網(WMAN)

1.2.1 概述

無線城域網主要用於解決整個城市區域的接入問題,以微波等無線傳輸為介質,以無線方式為主要接入手段,提供同城數據高速傳輸,以及 其它 如圖像、視頻等多媒體通信業務和Internet接入服務[5]。而WiMax是受到較多關注的無線城域網通信技術。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聯接入,是一項基於IEEE 802.16標準的無線接入技術[6],它採用有線方式為企業、家庭提供“最後一英里”的無線接入。覆蓋范圍大於無線區域網,可以覆蓋幾千米到幾十千米的范圍。

1.2.2 特點及應用

WiMax具有傳輸距離遠、覆蓋面積大、接入速度快等特點。WiMax所能實現的50 km的無線信號傳輸距離是無線區域網所不能比擬的,網路覆蓋面積是3G發射塔的10倍[7],最高接入速度70M是3G所能提供的寬頻速度的30倍。此外,WiMax具有高效、靈活、經濟的組網方式,以及較為完備的Qos機制。支持移動和固定寬頻無線接入的特點,使它集成了無線接入技術的移動性與靈活性以及DSL等傳統寬頻接入技術的高帶寬特性,為用戶提供了優良的最後一公里網路接入服務及廣泛的多媒體通信服務。但是,WiMax技術目前無法支持用戶在移動過程中無縫切換。性能與3G的主流標准相比,仍存在差距。

基於WiMax特點,它可以被用於遠程醫療衛生、遠程 教育 、物流、金融、交通等行業,提供一定條件下的高速數據通信服務。從業務應用來看,WiMax在逐步實現寬頻業務的移動化,而3G實現的是移動業務的寬頻化。越來越多的多媒體通信服務大量消耗現有的3G網路資源,使網路的建設投資遠遠超過了收入的增加。WiMAX可以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有效降低運營成本。WiMax不可能完全取代3G,但是WiMax在以IP為主的高速數據應用方面的優勢使它成為了3G網路的補充手段,兩種網路的融合程度會越來越高。

1.3 無線區域網(WLAN)

1.3.1 概述

無線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工作於2.5 GHz或5 GHz頻段,以無線、或無線與有線相結合的方式構成的區域網。它利用射頻技術及簡單的存取架構取代傳統電纜線,以提供傳統有線區域網的功能,是非常便利的數據傳輸系統。簡而言之,無線區域網仍然是以有線區域網為基礎的,它只是在有線區域網的基礎上通過無線HUB、無線訪問節點(AP)、無線網橋、無線網卡等設備構建了無線通信網路[8],是有線區域網的擴展和替換。

1.3.2 特點及應用

無線區域網具有布網便捷,網路規劃調整可操作性強,網路易於擴展的特點。只需要一個或多個接入點設備,就可以搭建覆蓋整個區域的網路,搭建網路所需的基礎設施也不需要隱藏在地下或牆里,便於網路優化配置、改造和維護。只要在無線信號能夠覆蓋的范圍內,用戶都可以在任意位置接入網路,並隨時改變位置,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移動性。由於無線區域網多採用無線電波作為傳輸介質以及其工作在S頻段的特點,使其具備良好的抗干擾性和保密性,不會對人體造成輻射傷害。但是任何障礙物都會成為電磁傳播的阻礙,任何外部其他電信號都會成為區域網的干擾源。所以,無線區域網在性能、速率、安全性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之處。 無線區域網的最大傳輸速率為54 Mbit/s[9],較適合應用於有限空間、小規模網路等,如機場貴賓廳、股票大廳。其次,對於難以進行有線網路布線的環境、需要暫時使用網路的環境、實時通信要求很高的特殊場合,如人跡罕至的邊關、港口等都有較好的應用。無線區域網並不能作為一個完備的全網解決方案,但是隨著無線區域網技術的成熟應用,它可以與廣域網結合為用戶提供移動互聯網應用,成為3G網路有益的補充。

1.4 無線個域網(WPAN)

1.4.1 概述

無線個域網(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是面向特定群體活動半徑小、業務種類豐富、無縫連接的新興無線通信技術,相對於無線廣域網、無線城域網、無線區域網,它的覆蓋范圍更小,進而有效全面解決“最後幾米電纜”的問題。目前,藍牙(Bluetooth)是WPAN應用的主流技術,其它的還有家庭射頻(HomeRF)、紅外技術(IrDA)、射頻識別(RFID)、超帶寬(UWB)等。

1.4.2 特點及應用

無線個域網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體積小等特點。設備與組網都簡單方便、易於操作,且支持點對點、點對多點的應用。WPAN所覆蓋的范圍一般在10 m半徑以內,是短距離、個人專用的無線網路。具有代表性的Bluetooth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可操作性都很強,因為其使用了2.4 GHz頻段在全球都是可以自由使用的有效頻段。通過鑒權、加密等 措施 確保設備識別碼在全球的唯一性和設備的安全性。但是WPAN的技術標准多樣,都需要不斷的完善和創新。

WPAN主要應用於個人、家庭和辦公設備的無線通信,它可以在小范圍內將各種移動通信設備、固定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終端設備、各種數字數據系統(例如數字照相機、數字攝像機等)甚至各種家用電器,使用一種廉價的無線 方法 建立它們之間的信息傳輸[10]。WPAN可以使用戶隨時隨地的進行設備間的無縫通訊,可以通過移動網路、區域網、城域網方便快捷的接入到互聯網Internet。未來,WPAN和WLAN一起為用戶提供完備的短距離無線通信環境。

1.5 蜂窩網路

1.5.1 概述

蜂窩網路是把行動電話的服務區分為一個個正六邊形的小區,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這樣的結構酷似一個個“蜂窩”。 蜂窩技術是移動通信的基礎,所以把這種移動通信方式稱為蜂窩移動通信。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由移動站、基站子系統、網路子系統組成,採用蜂窩網路作為無線組網方式,通過無線信道將移動終端和網路設備進行連接,使用戶在移動中進行語音、數據通信業務。

1.5.2 特點及應用

宏蜂窩、微蜂窩是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應用較多的蜂窩技術,宏蜂窩覆蓋半徑大,多在1~25 km,但是存在盲區,小區半徑縮小時會產生干擾。微蜂窩相對於宏蜂窩覆蓋范圍小,一般覆蓋半徑為30~300 m,傳輸功率低、安裝方便靈活,主要用於提高覆蓋率和容量,作為宏蜂窩的補充和延伸,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網路覆蓋。它的主要特徵是終端的可移動性,並具有成熟的切換和漫遊方案,頻率復用技術、多址技術、移動性管理技術促進了移動通信業務的發展。伴隨著網路的發展,蜂窩網路從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到現在的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3rd Generation,3G),成為實現網路融合和業務融合的統一平台,也是公認的下一代網路的核心網架構。3G網路把語音通信和多媒體通信巧妙結合,能支持更多的用戶,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如HSPA的速率已經達到7.2 Mbit/s。但高成本、低帶寬的問題越發凸顯。

蜂窩系統或許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通信媒體。目前,3G網路可以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應用服務,除電信業務、承載業務在內的基本業務外,還可以提供如呼叫前轉、呼叫等待、多方通話等補充業務。支持的增值服務應用包括網頁瀏覽、圖像、音樂、移動游戲、移動沖浪、視頻會議、視頻點播、各類信息服務等。

2 接入網路技術發展趨勢

目前的接入網路技術能為用戶提供豐富的通信接入手段以及無處不在的接入網路服務,但是各有利弊。例如,蜂窩網路覆蓋的范圍大,移動性管理技術成熟,但帶寬低、建設成本高;相反,WLAN高帶寬、低成本,但其覆蓋范圍有限。為解決此問題,需要充分利用不同網路技術的互補性,網路的融合將成為促進移動互聯網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接入網路正在經歷一個動態的轉型過程,異構無線網路融合應運而生。

2.1 定義

異構網路是一種網路的類型,是不同的計算機、手持終端等網路設備及相關系統組成,運行在不同的協議上,支持不同的功能和應用。異構無線網路融合是將現有的多種無線接入技術有機的進行結合,符合下一代無線通信網路(4G網路)中多系統融合演進的設計思路和發展方向。

2.2 特點及應用

異構無線網路融合技術具有成本低、風險低的優點,它是現有接入技術的融合,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網路資源,降低建設運營成本。其次可以增加網路的覆蓋范圍,利用不同接入技術的特點使網路進行有效地延伸。對於用戶來說,可以享受更加全面、豐富、便捷的移動互聯網服務,是下一代網路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業界和學術界不斷的在進行異構無線網路融合的應用研究,BARWAN計劃提出並實現了多模移動終端在無線區域網和無線廣域網之間的垂直切換方案。ETSI和3GPP對3G網路與WLAN之間的互連互通進行了深入的應用研究[2]。MOBYDICK對IPv6網路中WLAN和移動網路的融合應用進行了探討。國內各運營商為緩解大量數據業務對3G網路的沖擊,也開始進行網路的改造,主要是把3G+WLAN方式應用到網路中,例如將WLAN作為3G網路的一個無線接入網,通過網關連接到3G核心網[2],共享核心網路提供的計費認證功能及信令協議,實現WLAN和3G網路的互聯互通,以促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但是,異構無線網路融合還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各種接入網路的互聯互通問題、無縫切換等移動性管理問題,網路中各個功能實體的位置及網路架構也直接決定了網路的融合程度及實際應用效果。 3 結語

移動互聯網可以提供除傳統互聯網迷你主頁之外的幾乎所有業務,在韓國、日本等應用較好的國家,移動互聯網的ARPU值可以達到10美元[11]。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相比台式電腦上網的3.80億,手機首次超越台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手機視頻用戶規模激增,已經超過一億人。手機微博用戶漲幅明顯,使用率提升5.3個百分點至43.8%[12]。種種數據表明,“無處不在的網路、無所不能的業務”已深入人心。

伴隨著用戶規模的快速增長,移動互聯網產業將飛躍式的發展,必將推進接入網路技術的融合演進,各種無線網路接入形式和應用成為研究和開發的 熱點 。相信未來各種獨立的無線網路將與整個有線Internet相互聯,為用戶提供覆蓋范圍更廣,應用更豐富,服務更完善的下一代移動互聯網服務。

參考文獻

[1]移動互聯網白皮書[R].北京: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2011.

[2]羅軍舟,吳文甲,楊明.移動互聯網:終端、網路與服務[J].計算機學報,2011(11):30-51.

[3]張更新.VSAT衛星通信[J].電信科學,1996(7):54-61.

[4]陳如明.衛星通信存在的問題、進展與發展前景[J].世界電信,2001(11):3-7.

[5]王驪波.寬頻無線城域網的設計[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0(9):26-29.

[6]曾春亮,張寧,王旭瑩.WiMAX/802.16原理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7]孫哲.無線城域網通信技術IEEE802.16協議架構及技術特點[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1(22):9-10.

[8]陳錦山.無線區域網的現狀及前景展望[J].電子商務,2007(5):53-55.

[9]李妍.無線區域網技術探討[J].電大理工,2011(6):36-37.

[10]蔡駿.無線個域網(WPAN)協議概述[J].廣東通信技術,2002(12):21-23.

[11]楊慶廣.3G催熟移動互聯網 商業模式 需創新[J].中國電子報,2007(10):5-7.

[12]第30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2012(7).


看了“互聯網接入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 光纖接入技術論文

2. 淺談網路技術的論文3篇

3. 淺議互聯網的相關形勢與政策論文

4. 關於網路資訊理論文

5. 關於網路技術方面的論文

② 淺談汽車車載網路的技術應用論文

隨著電控系統的日益復雜,車載網路是現代汽車電子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汽車車載網路的應用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汽車車載網路的應用論文篇1:《淺談汽車車載網路的應用》
一、引言

隨著汽車工業日新月異的發展,現代汽車上使用了大量的電子控制裝置,許多中高檔轎車上採用了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電控單元,而每一個電控單元都需要與相關的多個感測器和執行器發生通訊,並且各控制單元間也需要進行信息交換,如果每項信息都通過各自獨立的數據線進行傳輸,這樣會導致電控單元針腳數增加,整個電控系統的線束和插接件也會增加,故障率也會增加等諸多問題。

為了簡化線路,提高各電控單元之間的通信速度,降低故障頻率,一種新型的數據網路CAN數據匯流排應運而生。CAN匯流排具有實時性強、傳輸距離較遠、抗電磁干擾能力強;在自動化電子領域的汽車發動機控制部件、感測器、抗滑系統等應用中,CAN的位速率可高達1Mbps。同時,它可以廉價地用於交通運載工具電氣系統中。

二、CAN匯流排簡介

CAN,全稱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區域網,是由ISO定義的串列通訊匯流排,主要用來實現車載各電控單元之間的信息交換,形成車載網路系統, CAN數據匯流排又稱為CAN—BUS匯流排。它具有信息共享,減少了導線數量,大大減輕配線束的重量,控制單元和控制單元插腳最小化,提高可靠性和可維修性等優點。

CAN被設計作為汽車環境中的微控制器通信,在車載各電子控制裝置ECU之間交換信息,形成汽車電子控制網路。其工作採用單片機作為直接控制單元,用於對感測器和執行部件的直接控制。每個單片機都是控制網路上的一個節點,一輛汽車不管有多少塊電控單元,不管信息容量有多大,每塊電控單元都只需引出兩條導線共同接在節點上,這兩條導線就稱作數據匯流排(Bus)。CAN數據匯流排中數據傳遞就像一個電話會議,一個電話用戶就相當於控制單元,它將數據“講入”網路中,其他用戶通過網路“接聽”數據,對這組數據感興趣的用戶就會利用數據,不感興趣的用戶可以忽略該數據。

一個由CAN匯流排構成的單一網路中,理論上可以掛接無數個節點,但實際應用中,所掛接的節點數目會受到網路硬體的電氣特性或延遲時間的限制。使用計算機網路進行通信的前提是,各電控單元必須使用和解讀相同的“電子語言”,這種語言稱“協議”。汽車電腦網路常見的傳輸協議有多種,為了並實現與眾多的控制與測試儀器之間的數據交換,就必須制定標準的通信協議。隨著CAN在各種領域的應用和推廣,1991年9月Philips Semiconctors制定並發布了CAN技術規范(Version 2.0)。該技術包括A和B兩部分。2.0A給出了CAN報文標准格式,而2.0B給出了標準的和擴展的兩種格式。1993年11月ISO頒布了道路交通運輸工具—數據信息交換—高速通信區域網國際標准ISO 11898,為控制區域網的標准化和規范化鋪平了道路。美國的汽車工程學會SAE 2000年提出的J 1939,成為貨車和客車中控制器區域網的通用標准。

三、CAN-BUS數據匯流排的組成與結構

CAN-BUS系統主要包括以下部件:CAN控制器、CAN收發器、CAN-BUS數據傳輸線和CAN-BUS終端電阻。:

1.CAN控制器,CAN收發器

CAN-BUS上的每個控制單元中均設有一個CAN控制器和一個CAN收發器。CAN控制器主要用來接收微處理器傳來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並傳給CAN收發器,同時CAN控制器也接收來自CAN收發器傳來的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並傳給控制單元的微處理器。

CAN收發器用來接收CAN控制器送來的數據,並將其發送到CAN數據傳輸匯流排上,同時CAN收發器也接收CAN數據匯流排上的數據,並將其傳給CAN控制器。

2.數據匯流排終端電阻

CAN-BUS數據匯流排兩端通過終端電阻連接,終端電阻可以防止數據在到達線路終端後象回聲一樣返回,並因此而干擾原始數據,從而保證了數據的正確傳送,終端電阻裝在控制單元內。

3.數據傳輸匯流排

數據傳輸匯流排大部分車型用的是兩條雙向數據線,分為高位﹝CAN-H﹞和低位﹝CAN-L﹞數據線。為了防止外界電磁波干擾和向外輻射,兩條數據線纏繞在一起,要求至少每2.5cm就要扭絞一次,兩條線上的電位是相反的,電壓的和總等於常值。

四、車載網路的應用分類

車載網路按照應用加以劃分,大致可以分為4個系統:車身系統、動力傳動系統、安全系統、信息系統。

1.動力傳動系統

在動力傳動系統內,動力傳動系統模塊的位置比較集中,可固定在一處,利用網路將發動機艙內設置的模塊連接起來。在將汽車的主要因素—跑、停止與拐彎這些功能用網路連接起來時,就需要高速網路。

動力CAN數據匯流排一般連接3塊電腦,它們是發動機、ABS/EDL及自動變速器電腦(動力CAN數據匯流排實際可以連接安全氣囊、四輪驅動與組合儀表等電腦)。匯流排可以同時傳遞10組數據,發動機電腦5組、ABS/EDL電腦3組和自動變速器電腦2組。數據匯流排以500Kbit/s速率傳遞數據,每一數據組傳遞大約需要0.25ms,每一電控單元7~20ms發送一次數據。優先權順序為ABS/EDL電控單元→發動機電控單元→自動變速器電控單元。

在動力傳動系統中,數據傳遞應盡可能快速,以便及時利用數據,所以需要一個高性能的發送器,高速發送器會加快點火系統間的數據傳遞,這樣使接收到的數據立即應用到下一個點火脈沖中去。CAN數據匯流排連接點通常置於控制單元外部的線束中,在特殊情況下,連接點也可能設在發動機電控單元內部。

2.車身系統

與動力傳動系統相比,汽車上的各處都配置有車身系統的部件。因此,線束變長,容易受到干擾的影響。為了防干擾應盡量降低通信速度。在車身系統中,因為人機介面的模塊、節點的數量增加,通信速度控制將不是問題,但成本相對增加,對此,人們正在摸索更廉價的解決方案,目前常常採用直連匯流排及輔助匯流排。

舒適CAN數據匯流排連接一般連接七個控制單元,包括中央控制單元、車前車後各一個受控單元及四個車門的控制單元。舒適CAN數據傳遞有七大功能:中控門鎖、電動窗、照明開關、空調、組合儀表、後視境加熱及自診斷功能。控制單元的各條傳輸線以星狀形式匯聚一點。這樣做的好處是:如果一個控制單元發生故障,其他控制單元仍可發送各自的數據。該系統使經過車門的導線數量減少,線路變得簡單。如果線路中某處出現對地短路,對正極短路或線路間短路,CAN系統會立即轉為應急模式運行或轉為單線模式運行。

數據匯流排以62.5Kbit/s速率傳遞數據,每一組數據傳遞大約需要1ms,每個電控單元20ms發送一次數據。優先權順序為:中央控制單元→駕駛員側車門控制單元→前排乘客側車門控制單元→左後車門控制單元→右後車門控制單元。由於舒適系統中的數據可以用較低的速率傳遞,所以發送器性能比動力傳動系統發送器的性能低。

整個汽車車身系統電路主要有三大塊:主控單元電路、受控單元電路、門控單元電路。

主控單元按收開關信號之後,先進行分析處理,然後通過CAN匯流排把控制指令發送給各受控端,各受控端響應後作出相應的動作。車前、車後控制端只接收主控端的指令,按主控端的要求執行,並把執行的結果反饋給主控端。門控單元不但通過CAN總接收主控端的指令,還接收車門上的開關信號輸入。根據指令和開關信號,門控單元會做出相應動作,然後把執行結果發往主控單元。

(1)安全系統

這是指根據多個感測器的信息使安全氣囊啟動的系統,由於安全系統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加之在汽車中氣囊數目很多,碰撞感測器多等原因,要求安全系統必須具備通信速度快、通信可靠性高等特點。

(2)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在車上的應用很廣泛,例如車載電話、音響等系統的應用。對信息系統通信匯流排的要求是:容量大、通信速度非常高。通信媒體一般採用光纖或銅線,因為此兩種介質傳輸的速度非常快,能滿足信息系統的高速化需求。

五、CAN匯流排技術在汽車中應用的關鍵技術

利用CAN匯流排構建一個車內網路,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有:

(1)匯流排傳輸信息的速率、容量、優先等級、節點容量等技術問題

(2)高電磁干擾環境下的可靠數據傳輸

(3)確定最大傳輸時的延時大小

(4)網路的容錯技術

(5)網路的監控和故障診斷功能

(6)實時控制網路的時間特性

(7)安裝與維護中的布線

(8)網路節點的增加與軟硬體更新(可擴展性)

六、結束語

CAN匯流排作為一種可靠的汽車計算機網路匯流排,現已開始在先進的汽車上得到應用,從而使得各汽車計算機控制單元能夠通過CAN匯流排共享所有的信息和資源,以達到簡化布線、減少感測器數量、避免控制功能重復、提高系統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降低成本、更好地匹配和協調各個控制系統之目的,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具有高度靈活性、簡單的擴展性、優良的抗干擾性和糾錯能力的CAN匯流排通信協議必將在汽車電控系統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箴.CAN匯流排在汽車中應用[N].中國汽車報.2004.

[2] 鄔寬明.CAN匯流排原理和應用系統設計.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6.

[3] 周震.基於CAN匯流排的車身控制模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

[4] 李剛炎,於翔鵬.CAN匯流排技術及其在汽車中的應用.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5] 楊維俊.汽車車載網路系統.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6] 李東江,張大成.汽車車載網路系統原理與檢修.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汽車車載 網路技術 論文篇2:《試談現代汽車車載網路技術》
為了解決汽車自動化程度提高和控制系統穩定性的矛盾,20世紀80年代,業界引入了車載網路,使用車載網路降低線束的使用量,能提高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對於控制整車的成本也具有積極的作用[2]。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對現代汽車車載網路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期推動車載網路技術的發展。

1常見的車載網路技術

車載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大幅的簡化了汽車線路,降低了線束的用量,同時車載網路技術也提高了信息傳輸的速度,增強了汽車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3]。不同的汽車製造商發展了很多的車載網路技術,不同類型的車載網路需要通過網關進行信號的解析交換,使不同的網路類型能夠相互協調,保證車輛各系統正常運轉[4]。

控制器區域網(CAN)是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網路匯流排之一,其數據信息傳輸速度最大可達1Mbit/s,採用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屬於中速網路,在現實應用中能向控制器區域網中接入很多的電子器件,大幅降低線束用量,目前控制器區域網主要應用於汽車電子信息中心、故障診斷等,具有較高的抗電磁干擾特性,在汽車整車中多應用於發動機電控單元、ABS電控單元、組合儀表電控單元等[5]。局部連接網路(LIN)信息傳輸速度較低為20Kbit/s,它屬於低速網路,在現實應用中常作為一種輔助匯流排,輔助CAN匯流排工作,其訪問方式為單主多從,目前主要應用於轉向盤、車門、座椅、空調系統、防盜系統等。

局部聯結網路的先進之處在於數字信號代替了之前的模擬信號,滿足了汽車對低速網路的需求。多媒體定向系統傳輸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速度,在低成本的條件下棋數據傳輸速度可達24.8Mbit/s,採用塑料光纜作為傳輸介質,屬於高速網路,主要應用於對數據傳輸速度較高的汽車多媒體系統,例如連接車載導航器、無線設備、車載電話等。

由於使用的是塑料光纖,其信號比較可靠,維護也比較簡單。線控技術最初源於航空航天領域,線控技術使用電子器件將控制單元和執行器連接起來,大大減少了機械連接裝置和液壓連接裝置的使用。線控技術屬於高速網路,在汽車的安全性系統中有重要應用,線控系統能通過感測器感知車輪的轉向角度,通過ECU判斷並進行數據處理,提高了車輪轉向的安全性。線控制動系統通過導線也能對汽車制動情況進行感知,使汽車制動系統的反應的速度和感知靈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D2B匯流排技術是針對汽車多媒體和通信需求開發的一種車載網路技術,採用光纖為傳輸介質,傳輸速度快,屬於高速網路,可連接多媒體設備、語音電控單元等。D2B匯流排技術使用光纖進行數據傳輸,應用范圍廣,傳輸信號穩定性強,不受電磁、廣播、輻射等干擾。

2車載網路的應用

車身系統的部件分布在汽車裝置的各處,如果使用線束則線束較長,容易受到廣播、電磁等其他信號的干擾,為了避免其他信號的干擾,在工程實踐應用中通常採用降低通信速度來解決,由於車身系統組成復雜,使用了大量的人機介面的模塊,相應的節點數量也比較大,通信速度控制難度不大,但是會提高汽車整車的組裝成本,目前車載網路技術在車身系統的應用主要是利用直連匯流排和輔助匯流排來完成信號的傳遞。控制器區域網(CAN)的數據匯流排上一般連接有中央控制單元、四個車門的控制單元和車前車後各有一個控制單元等七個控制單元,實現對中控門鎖、電動車窗、照明、空調系統等部件的控制。

其網路形式為星狀形式,單一控制單元的故障不影響整個網路的使用,其他控制單元仍能夠收發數據,提高了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動力傳動系統作為汽車控制系統的核心,需要對汽車的啟動、運行、停止、拐彎等進行監測和控制,這對數據傳輸速度有較高的要求,需要使用高速網路。現代汽車的動力CAN數據匯流排一般連接發動機、ABS/EDL和自動變速器三塊電腦,CAN數據匯流排能同時傳輸10組數據,在動力傳動系統中要求數據傳遞盡可能的快,所以常使用高性能的發送器,以便於點火系統間數據高速度傳輸。

安全系統是指汽車的安全氣囊啟動系統,目前已成為小型汽車的標准配置,安全系統要實現對駕乘人員的有效保護,必須要多外界的碰撞等突發情況做出快速的反應,由於汽車的安全氣囊設置較多,感知外界碰撞強度的碰撞感測器也較多,所以對通信速度和傳輸可靠性要求較高。信息系統是近年來在汽車上應用較多的新技術,主要是為了滿足駕乘人員的車載電話、音響、倒車雷達、多媒體等功能的使用,由於需要的通信容量大、速度快,所以一般使用光纖,其傳輸速度能有效滿足汽車信息系統的要求。

3車載網路技術的發展趨勢

3.1汽車線控技術的發展

汽車線控技術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傳統的機械連接和液壓連接反饋時間長,裝置結構復雜等缺點,使用線控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少液壓和機械控制裝置,提高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靈敏度,有利於為汽車的重新設計和布局優化提供空間。目前線控技術在汽車控制和汽車制動系統中已經得到了廣泛使用,未來在汽車的遠程式控制制、防抱死等領域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3.2汽車光纖技術的發展

汽車光纖技術具有通信容量大、傳輸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能有效滿足動力傳輸系統對數據傳輸高速度的要求,能滿足信息系統傳輸容量大的需要,必將在未來的汽車控制系統中得到應用。同時,光纖傳輸技術允許有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和較高的信噪比,在汽車發動機實時控制、車輛狀態監測和通斷負載的開關控制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4結語

綜上所述,汽車車載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符合汽車自動化、智能化和節能化的發展方向,提高了汽車控制系統的靈敏度和穩定性,為汽車的布局優化和重新設計提高了空間,並且大大降低了整車製造成本,提升了現代汽車的技術水平。

猜你喜歡:

1. 汽車新技術論文下載

2. 汽車車載網路技術論文

3. 網路技術應用論文

4. 網路技術應用論文

5. 汽車電子技術論文範文

③ 網路通信技術論文

通信網路技術是一種由通信端點、節(結)點和傳輸鏈路相互有機地連接起來,以實現在兩個或更多的規定通信端點之間提供連接或非連接傳輸的通信體系。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網路通信技術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網路通信技術論文篇一

通信技術將向網路融合技術發展

摘要:

無線蜂窩網從第一代模擬網路演進到4G(LTE和LTE-A)網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據統計截至2011年第2季度,全球各種制式的無線用戶數已達到57億,其中GSM最為成功,用戶數達到51億;隨著數據需求的不斷發展,包括WCDMA、CDMA2000等在內的3G系統和LTE為代表的4G系統也逐步發展。在可見的發展期內,各種無線制式將長期存在,共同促進無線通信的發展。

1傳統無線通信技術遭遇技術“瓶頸”

到日前為止的各代通信技術,每一代演進都伴隨著基礎技術的不斷發展。相應的基礎技術包括信號傳播、編碼和網路架構等。在信號傳播方面,1G為模擬技術,2G以後為數字技術;2G多址技術包括時分(如GSM)和碼分(如CDMA),3G則為寬頻碼分,而到了4C則是以正交頻分復用(OFDM)為代表的LTE。每一代技術發展都以提升頻譜效率、擴展可用帶寬和提升速率為目標,滿足不斷發展的用戶通信需求。

然而傳統的無線通信技術發展到今天逐漸遇到了“瓶頸”。傳統無線通信頻譜效率的最大能力取決於香農定理,當前的各種技術的頻譜效率提升已經逐步逼近了香農極限。如圖1所示。在傳統理論下,進一步提升頻譜效率相對困難,因此新技術的發展似乎遇到了困境。

近幾年,通信業內提到LTE-A大多提到的是更多的天線(MIMO)、更高的帶寬和小區間的相互協作等等,看不到什麼新技術發展。對於5G的技術選擇,似乎除了量子通信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然而量子通信還不成熟。量子通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實現了部分實驗情況下的長距離傳輸,但距離真正的產業化應用可能還需要5~10年,甚至更長時間。當然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認為技術的發展會停頓下來,19世紀未曾有科學家認為經典理論已經比較完善,今後的科學家只是做實驗來驗證前人的理論。但20世紀之初,以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為代表的新理論就開創了人類技術新篇章,並且推動了人類在20世紀取得了科技的巨大進步。同樣,傳統通信技術遇到“瓶頸”並不代表通信不再發展,反而預示著通信技術可能面臨著一些更大的突破。

2多網融合是未來發展重點

在基礎技術發展遇到“瓶頸”的情況下,多網融合成為推動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2G、3G、4G和Wi-Fi網路將在5~10年內長期共存。現實的網路也逐步構成了包含各種無線制式和覆蓋范圍(如宏、微、豪微微覆蓋)的異構網,如圖2所示。

在現有的異構網路架構下,充分融合各種無線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所有現網能力,最大限度的擴充整體網路能力,為用戶提供最優的服務,將成為網路部署的重要課題。

多網融合從部署階段上,將呈現幾個階段:

(1)異網建設階段

重點關注新建網路對原網路的影響,例如無線干擾、站點共存等。

(2)基於覆蓋的共存階段

新網路一般建設在原網路之上,新建網路的覆蓋難以保證連續和全面。基於覆蓋的網路共存成為保證無線網路客戶體驗的重點。圖3所示為LTE在3G和2G覆蓋范圍內進行部分覆蓋。在LTE網路在覆蓋不足的情況下,重定向到3G網路或切換到3G網路的功能成為保證客戶體驗的重要手段。同樣的需求,也體現在以室內為主的Wi-Fi建設過程中。

(3)多網協同融合階段

核心網和接入網將進一步融合發展。融合後的網路基於不同的網路負荷、業務類型和用戶類型對數據流進行分配,以達到最好的整體效果。多網協同融合網路如圖4所示。

3網路融合將在核心網、接入網和終端3個層次共同實現

(1)核心網實現統一認證和各種無線數據統一接入

通過綜合服務網關(ISCW)的控制,核心網可以實現基於業務類型、基於用戶和基於網路負荷的資源動態分配,最優化地利用各種網路資源,並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基於業務類型、基於用戶和基於網路負荷的資源動態分配架構如圖5所示。

(2)RNC、BSC、eNodeB、AC作為接入錨點進行協調控制

以基站控制器,無線 網路控制器(BSC/RNC)、接入控制器(AC)等無線集中控制節點作為錨點,基於基站級或區域級進行控制,根據小區負荷、接人限制、無線干擾、終端能力和用戶移動速度等進行聯合無線資源控制(JRCM),為用戶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聯合無線資源控制如圖6中所示。

(3)干擾控制保證多種無線技術共存

頻譜是無線技術的基本資源之一,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頻譜是無線 發展的重點。對頻譜的利用包括現有空白頻譜的使 用和原有頻譜的頻譜重整,如圖7所示。在1800 MHzWCDMA和LTE建設過程中,包括了相鄰的頻譜和原GSM頻譜的頻譜重整。隨著無線接入技術的增加。頻譜的利用更加充分,相鄰頻段之問的干擾控製成為保證各種無線技術共存的基礎。干擾控制包括各相鄰頻段的無線接入設備的隔離、干擾抑制以及共模設備的干擾解決方案。相應地自 組織網路(sON)、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等技術將逐步發揮其自身的重要作用。

(4)終端支持多接入實現多模同時 工作

未來的終端將適應多種網路融合的發展,支持多模同時工作,即多接人承載(MAB)。隨著技術的發展,多頻段的無線干擾、寬頻天線、耗電等限制當前終端多模能力的技術障礙將逐步得到解決,支持MAB的終端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4Wi-Fi在多網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Wi-Fi作為低成本的室內覆蓋技術,目前已被很多運營商採用作為數據分流的一種方式。Wi-Fi的工作頻段為公共頻段,其網路設備價格不到一般無線蜂窩基站設備的1/5。由於其投資省、見效快被運營商所青睞。在當前的無線區域網(WLAN)建設中,Wi-Fi的干擾問題、信道質量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客戶體驗,也限制了WLAN的廣泛 應用。但隨著運營商更多地採用WLAN作為無線接入方式,以上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隨著和其他接入方式互操作能力的增強,WLAN必將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室內無線接入方式,和LTE、3G等網路共同打造優質的數據網。

5結束語

2G、3G、4G、WLAN長期共存和發展決定了網路融合技術將成為網路發展重要技術。多層次地全面實現各種無線網路協同發展,充分發展數據業務,為用戶提供更為方便、可靠、優質的服務,是今後幾年內無線技術發展的重點。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網路通信技術論文

④ 互聯網技術論文2000字

互聯網(Internet),又稱網際網路,或網際網路、英特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下面是由我整理的互聯網技術論文2000字,謝謝你的閱讀。

互聯網技術論文2000字篇一

嵌入式Internet互聯網技術分析

【摘要】基於引入嵌入式系統和嵌入式網路的基本概念,全面分析嵌入式Internet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實現,最後分析了嵌入式系統的具體方案和應用領域訪問互聯網。

【關鍵詞】嵌入式;互聯網技術

1.前言

網路技術 的飛速發展,尤其以互聯網為代表。互聯網是一個突破過去與電腦網路節點的概念,連接,網路正逐漸成為各種測量儀器,現場儀器和家用電器設計發展方向。根據預測的權威,在未來十年,所有與網路訪問功能的產品的數量將超過PC,我們將進入所謂的“個人電腦”的時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嵌入式網路設備和產品的市場需求,使設備和產品連接到互聯網成為趨勢。

2.嵌入式Intrnet簡介

嵌入式Internet技術是互聯網發展歷史里程碑,它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路技術和嵌入式技術。在嵌入式系統的應用領域,基於互聯網技術,嵌入式系統與互聯網相互連接在一起,實現嵌入式系統和互聯網之間的資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控制功能,連接和使用被稱為嵌入式系統和互聯網之間的嵌入式Internet。互聯網的主要優勢是,它可以嵌入網路從設備的角度來看,嵌入式網路設備,稱為嵌入式網路設備(EID),以這種方式來促進設備的操作,簡化了遠程式控制制。嵌入式Internet使用最常見的乙太網硬體連接,使用全球TCP/IP協議以取代那些不統一的傳輸協議。因此,嵌入式系統的基礎和網路連接。此外,嵌入式瀏覽器作為嵌入式系統網路將與用戶界面交互,作為一個通用的瀏覽器軟體,瀏覽器實現統一的人機界面。

3.選擇合適的嵌入式Internet技術解決方案的綜合分析

網路可以連接 方法 與乙太網或電話線和其他媒體。在大多數工作場所配備乙太網,電子設備通過一個中心可以插入。在家裡,還有一個電源線和電話線可以用作載體。如果它連接區域網,只需要設置好設備的IP地址。如果您使用的是電話線,可以使用電話用戶ID。現在嵌入式電子設備訪問連接,幾乎沒有問題。因此嵌入式Internet技術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實現TCP/IP通信協議互聯網廣泛應用於單片機。TCP/IP協議是基於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程序層協議,根據其內容和應用程序可分為實時 操作系統 (RTOS),支持TCP/IP協議TCP/IP協議,委託網關使用的硬體和軟體固化嵌入TCP/IP協議棧。

3.1 嵌入式系統接入Internet難點

因為嵌入式系統處理信息的能力與 台式機 相比,遠不如後者,同時,嵌入式系統的自身資源量也非常有限,所以,嵌入式系統接入Internet很大程度上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3.2 TCP/IP完整協議棧和TCP/IP嵌入式協議棧

完整的TCP/IP協議棧基於伯克利軟套接字,和嵌入式TCP/IP協議棧的基礎上特別的套接字API(應用程序編程介面)。

3.3 系統的存儲容量需要綜合考慮。

發送/接收系統,大量的信息必須是32個強大的微處理器和實時操作系統(RTOS)和大容量內存。

4.嵌入式系統的Internet接入技術

有幾個互聯網嵌入式設備的基本方法,開發人員應該根據硬體特點,嵌入式系統開發成本、開發周期來確定特定需求。

4.1 直接接入技術模型

實現嵌入式系統與互聯網直接連接通過添加網路介面硬體的嵌入式系統本身,增加相應的軟體支持,和相應的介面程序實現。現狀的綜合分析,結合不同的嵌入式設備訪問到常見的互聯網應用方案。

(1)單片機(32級及以上單片機)+操作系統+乙太網介面晶元。

(2)和低單片機(8或16位單片機)+精益軟體TCP/IP協議和乙太網介面晶元。

(3)和低單片機(8或16位單片機)+特殊晶元+TCP/IP乙太網介面晶元通過廉價的單片機和晶元內部固化的TCP/IP協議棧系統核心。

4.2 嵌入式網關技術模型

嵌入式網關模型稱為間接訪問模式。為了克服直接訪問模式(即主要的缺點,每個設備需要IP地址),使用代理伺服器的間接方式/網關實現嵌入式系統訪問互聯網。代理伺服器/網關可以使用台式電腦或高端嵌入式處理器作為嵌入式特別設計的微型網關也可以使用。嵌入式網關提供網路或互聯網通信和嵌入式系統管理服務。如防火牆、協議轉換、運行、監控嵌入式設備提供Web伺服器。這種技術需要一個專用的嵌入式網關,網關和嵌入式系統通信之間的限制,將是輕量級的網路協議。嵌入式系統處理器速度的要求,資源相對較低,低發展困難,可以解決各種各樣的嵌入式系統接入互聯網的問題,特別適用於嵌入式系統越來越集中。缺點是訪問成本相對較高,不利於大規模推廣。該方案適用於大型互聯網或昂貴的工業設備的需求,不適合低成本的設備。對於嵌入式系統來說,8/16速度慢和小內存系統性能缺陷是Internet訪問的實現問題需要考慮。首先,嵌入式系統和嵌入式網關通信,連接使用傳統的RS232,RS482,RS485,IIC,SPI,USB,LIN匯流排和其他輕量級的網路協議。然後嵌入式網關負責TCP/IP協議的實現,並連接到互聯網,信息完整的嵌入式系統和網路的交互。

4.3 嵌入式系統+TCP/IP協議晶元

硬體的TCP/IP協議的網路晶元,標准網路協議(TCP/IP)一直延伸到嵌入式設備,嵌入式系統實現網路功能,每個設備可以連接到互聯網。幾種典型的嵌入式系統網路方法1PC網關解決方案。人們使用電腦+網路+採集卡乙太網網關、協議轉換、現場匯流排的分布式系統接入乙太網連接站點設備,將對乙太網管理PC機,形成一個更大的控制系統。組成成本非常高,只適用於自動控制系統。

4.4 嵌入式系統網關

在二十世紀90年代後期,人們使用嵌入式系統和乙太網+收集卡片乙太網網關實現嵌入式Internet技術。嵌入式系統在這個階段實際上是可以根據客戶的硬體和軟體需要一個PC機。

4.5 單片機系統實現的方案

自2000年以來,人們使用單片機乙太網介面晶元嵌入式Internet網關。這實際上是一個流行的嵌入式網關的進一步發展,推廣。單片機取代PC機,取代太網乙太網介面晶元,整個系統的價格幾百元。這使得該設備以低成本,簡單的網路設備變為現實,乙太網分布式控制系統得到快速發展。

5.嵌入式Internet應用

嵌入式網路技術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應用領域包括:

(1)智能高速公路。包括交通管理、車輛導航、流控制、監視和汽車服務信息等。

(2)植物工廠。特殊的工廠車間,如遠程監控和控制野生珍稀中葯材栽培和 種植 、無土栽培技術的應用、智能種子工程等。

(3)虛擬現實(VR)機器人。交警、警衛、家用機器人。

(4)信息設備。網路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

(5)工業製冷。超市冰箱,中央空調,冰箱等。

(6)VR倉庫。糧食、石油、食品等。

(7)VR精品。客戶可以看到互聯網實時庫存狀態。

6. 總結

我們看到,嵌入式系統訪問互聯網以多種不同的方式處理的軟硬體環境不同的TCP/IP協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嵌入式Internet技術將越來越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嵌入式設備將以更好的形式訪問互聯網,速度更快。

參考文獻

[1]薛靜.嵌入式Internet接入技術研究[J].學科教學在線,2008.

[2]付國榮.周慶敏.嵌入式Internet應用研究[J].微處理機,2008.

[3]陳雅茹.嵌入式Internet互聯網技術應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

[4]張毅,趙國鋒.嵌入式Internet的幾種接入方式比較[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2

[5]韓光潔,趙海,王金東,關沫.Embedded Internet技術及其綜述[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04.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互聯網技術論文2000字

⑤ 計算機網路技術畢業論文 5000字

計算機論文

計算機網路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進發展,電子商務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由於電子商務中的交易行為大多數都是在網上完成的, 因此電子商務的安全性是影響躉易雙方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本文從電子商務系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商務交易安全性出發,介紹利用網路安全枝術解決安全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電子商務安全技術

一. 引言
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的發展十分迅速 電子商務可以降低成本.增加貿易機會,簡化貿易流通過程,提高生產力,改善物流和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環境與系統 雖然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很強,但其貿易額所佔整個貿易額的比例仍然很低。影響其發展的首要因素是安全問題.網上的交易是一種非面對面交易,因此「交易安全「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十分重要。可以說.沒有安全就沒有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安全從整體上可分為兩大部分.計算機網路安全和商務交易安全。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計算機網路設備安全、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等。其特徵是針對計算機網路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實施網路安全增強方案.以保證計算機網路自身的安全性為目標。商務安全則緊緊圍繞傳統商務在Interne'(上應用時產生的各種安全問題.在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基礎上.如何保障電子商務過程的順利進行。即實現電子商務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鑒別性.不可偽造性和不可依賴性。

二、電子商務網路的安全隱患
1竊取信息:由於未採用加密措施.數據信息在網路上以明文形式傳送.入侵者在數據包經過的網關或路由器上可以截獲傳送的信息。通過多次竊取和分析,可以找到信息的規律和格式,進而得到傳輸信息的內容.造成網上傳輸信息泄密
2.篡改信息:當入侵者掌握了信息的格式和規律後.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和方法.將網路上傳送的信息數據在中途修改 然後再發向目的地。這種方法並不新鮮.在路由器或者網關上都可以做此類工作。
3假冒由於掌握了數據的格式,並可以篡改通過的信息,攻擊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戶發送假冒的信息或者主動獲取信息,而遠端用戶通常很難分辨。
4惡意破壞:由於攻擊者可以接入網路.則可能對網路中的信息進行修改.掌握網上的機要信息.甚至可以潛入網路內部.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三、電子商務交易中應用的網路安全技術
為了提高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可以採用多種網路安全技術和協議.這些技術和協議各自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可以給電子商務交易活動提供不同程度的安全保障。
1.防火牆技術。防火牆是目前主要的網路安全設備。防火牆通常使用的安全控制手段主要有包過濾、狀態檢測、代理服務 由於它假設了網路的邊界和服務,對內部的非法訪問難以有效地控制。因此.最適合於相對獨立的與外部網路互連途徑有限、網路服務種類相對集中的單一網路(如常見的企業專用網) 防火牆的隔離技術決定了它在電子商務安全交易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防火牆產品主要分為兩大類基於代理服務方式的和基於狀態檢測方式的。例如Check Poim Fi rewalI-1 4 0是基於Unix、WinNT平台上的軟體防火牆.屬狀態檢測型 Cisco PIX是硬體防火牆.也屬狀態檢測型。由於它採用了專用的操作系統.因此減少了黑客利用操作系統G)H攻擊的可能性:Raptor完全是基於代理技術的軟體防火牆 由於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復雜性.防火牆也有其固有的缺點(1)防火牆不能防範不經由防火牆的攻擊。例如.如果允許從受保護網內部不受限制地向外撥號.一些用戶可以形成與Interne'(的直接連接.從而繞過防火牆:造成一個潛在的後門攻擊渠道,所以應該保證內部網與外部網之間通道的唯一性。(2)防火牆不能防止感染了病毒的軟體或文件的傳輸.這只能在每台主機上裝反病毒的實時監控軟體。(3)防火牆不能防止數據驅動式攻擊。當有些表面看來無害的數據被郵寄或復制到Interne'(主機上並被執行而發起攻擊時.就會發生數據驅動攻擊.所以對於來歷不明的數據要先進行殺毒或者程序編碼辨證,以防止帶有後門程序。
2.數據加密技術。防火牆技術是一種被動的防衛技術.它難以對電子商務活動中不安全的因素進行有效的防衛。因此.要保障電子商務的交易安全.就應當用當代密碼技術來助陣。加密技術是電子商務中採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貿易方可根據需要在信息交換的階段使用。目前.加密技術分為兩類.即對稱加密/對稱密鑰加密/專用密鑰加密和非對稱加密/公開密鑰加密。現在許多機構運用PKI(punickey nfrastructur)的縮寫.即 公開密鑰體系」)技術實施構建完整的加密/簽名體系.更有效地解決上述難題.在充分利用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的前提下從真正意義上確保了網上交易與信息傳遞的安全。在PKI中.密鑰被分解為一對(即一把公開密鑰或加密密鑰和一把專用密鑰或解密密鑰)。這對密鑰中的任何一把都可作為公開密鑰(加密密鑰)通過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開.而另一把則作為專用密鑰{解密密鑰)加以保存。公開密鑰用於對機密

閱讀全文

與關於網路技術方面的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用網路畫圖 瀏覽:52
dxf編程如何修刀 瀏覽:344
js音頻控制 瀏覽:112
蘋果6p微信發送語音會自己中斷 瀏覽:644
win10拷貝文件到u盤速度慢 瀏覽:396
怎麼把ps源文件字體改清楚 瀏覽:440
u盤如何恢復win10系統下載 瀏覽:153
完美世界100級升級攻略 瀏覽:67
安卓手機去除廣告軟體 瀏覽:529
水果禮品卡網站有哪些 瀏覽:272
愛譜數據線纜多少錢 瀏覽:165
word轉換成圖片格式 瀏覽:182
移動數據收費標準是多少 瀏覽:952
me525微信451去升級版 瀏覽:152
如何把壓縮文件變成永久文件 瀏覽:828
數據分片最大值多少 瀏覽:598
會玩app開完小號如何找回大號 瀏覽:939
html顯示flash代碼 瀏覽:651
while語句java 瀏覽:376
iphone鉻黃ps 瀏覽:52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