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互聯網金融熱實質為大數據之爭

互聯網金融熱實質為大數據之爭

發布時間:2022-12-31 13:41:03

A. 大數據金融是不是互聯網金融

大數據並不是單指互聯網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依託於海量、非結構化的數據,通過互聯網、雲計算等信息化方式對其數據進行專業化的挖掘和分析,並與傳統金融服務相結合,創新性開展相關資金融通工作的統稱。

大數據金融擴充了金融業的企業種類,不再是傳統金融獨大,並創新了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大了客戶范圍,降低了企業成本。大數據金融按照平台運營模式,可分為平台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兩大模式。兩種模式代表企業分別為阿里金融和京東金融。

拓展資料:

互聯網金融行業面臨大洗牌

在去杠桿的嚴監管的大背景下,近期信用風險事件頻頻爆發,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自6月以來,P2P行業新增問題平台133家,其中95家發布了相關逾期或停業兌付公告。

違約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1)隨著市面上資金收緊,一些資質較差的企業出現債務違約,影響到相關P2P平台2)一些產品不合規、風控能力較差的平台,高返利的平台受到資金收緊的影響資金鏈斷裂3)P2P平台頻繁暴雷,引發投資者恐慌性擠兌,一些運營良好的P2P平台受到波及導致兌付困難。

短期來看行業集中暴雷會導致行業承壓,另一方面隨著不良企業出清,風控良好、經營合規的頭部互金公司有望迎來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企業能夠服務一些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觸及的領域作為傳統金融機構有效補充,隨著百行徵信建立,徵信體系的逐漸完善,預計行業風控能力將顯著提升,重點關注行業頭部企業

B.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
互聯網金融,是金融和互聯網兩種不同屬性和基因相互融合的產物。它在中國特色的土壤里生根發芽,發展壯大,爆發出驚人的生命力,這值得所有金融從業者、監管者、政府甚至每個人進行深入思考。
中國的金融市場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基礎設施、信用體系、金融機構的市場化程度、金融市場的規模與結構,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異。雖然西方有很多可借鑒之處,但是難以完全照搬西方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全世界都沒有成熟的、成功的經驗,各國都在探索中發展。我們更需要以開拓創新、勇於擔當的精神,認真研究金融發展規律,運用新技術手段,採取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的方法論,實事求是地探索我國新金融的發展路徑、增長方式和競爭戰略。在這個過程中,既不能排斥、抵觸新技術帶來的變化與影響,也不能忽略新金融可能帶來的風險隱患。一切關於互聯網金融的問題都應該在不斷創新的實踐中來回答。
拓展資料
新金融發展的探索已經風起雲涌、日新月異。網路、阿里巴巴、騰訊(合稱為BAT)等互聯網企業已經創造出多種新金融模式,創建起自己的金融生態。余額寶、微眾銀行、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創新模式獲得了廣泛的傳播和影響力。傳統金融機構也意識到了這片藍海市場,面對挑戰紛紛布局互聯網金融。如中信集團,基於其綜合化經營優勢,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也多方面努力探索。中信證券在國內較早開展網上證券交易。中信信託與網路金融合作開發信託產品。中信銀行推出POS商戶網路貸款、異度支付等金融服務;聯合網路推出「中信網路貼吧認同信用卡」,並同步在網路貼吧推出「3D金融服務大廳」;與P2P行業龍頭宜信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資金結算監督、大數據金融、財富管理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和海爾集團打造供應鏈網路金融平台。中信產業基金投資打造P2P金融平台「騰牛網」;2015年底,由中信資產投資的前海阿拉丁互聯網金融服務(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也將上線。這些資源整合起來,有助於構建起自身的金融生態系統,為客戶提供更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金融服務,提升了客戶的金融服務體驗,提高了金融機構的服務效率,增強了中信集團金融競爭力。

C. 互聯網金融的概念是什麼

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

/iknow-pic.cdn.bcebos.com/b21bb051f819861849b15b2f46ed2e738ad4e6a3"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21bb051f819861849b15b2f46ed2e738ad4e6a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zymseo.com/kj_b21bb051f819861849b15b2f46ed2e738ad4e6a3"/>

拓展資料: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

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眾籌創富通寶等模式。

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

D. 雲計算和大數據對互聯網金融產生什麼影響

21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互聯網得到高度普及,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孕育了互聯網金融,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又給互聯網金融帶來了質的變化。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的簡單疊加,更深層次的變化是改變了金融服務模式,給金融體系帶來了變革,融入了更多互聯網特有技術,大數據技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也被視為推動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使金融業形成了一種新的業態。

(4)互聯網金融熱實質為大數據之爭擴展閱讀:

大數據的主要特點為:大量、高速、多樣、價值。大數據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在於對於海量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相比起現有的其他技術而言,大數據的「廉價、迅速、優化」這三方面的綜合成本是最優的。

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就是數據,數據的規模、真實性、有效性、數據分析應用的能力將決定未來互聯網金融業的競爭力,而大數據技術正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技術支撐。

E.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就是大數據加理財對嗎

現在都在搭載大數據在做,但是能真正做到的目前還太少,當然以後大數據肯定是基礎。

F. 大數據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自互聯網金融被廣而告之以後,大家就一直在被灌輸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作用巨大,甚至最近更有專家說大數據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加速器。但是似乎並沒有一個系統的說法,大數據具體有什麼用,我們只知道互聯網金融確實是其中的獲益者之一,下面且聽聽通金魔方分析師的見解。

我們首先從互聯網金融的含義生對大數據有個簡單的了解。正如互聯網金融之父謝平所言,所謂的互聯網金融,並非是簡單的將互聯網和金融進行疊加。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基於互聯網應用的特殊技術,推動了全新的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對金融領域產生的顛覆性變革。在這其中,大數據則充當了很重要的推手。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作用體現。

精準的用戶分析

大數據的首要作用就是在於它能夠對用戶進行准確的分析,然後幫助互聯網金融找到合適的目標用戶,進而實現精準營銷。

在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領域,很多新興的企業,大多以做貸款或者金融衍生產品為主。其主打的賣點主要在於較高的投資收益或者較低的手續費優惠。但是在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環境下,由於不能保證資金流穩定,或者客戶粘性而倒閉的企業隨處可見。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底,中國境內共有450家P2P公司,其中有的甚至在創立幾天內即宣布倒閉。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實現精準營銷才是這些企業唯一的出路,這也正是大數據的作用所在。

雖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卻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成熟案例。比如通過定向技術查看用戶近期瀏覽過的理財網站,通過關鍵詞,瀏覽數據建立用戶模型,從而實現優化產品的實時推薦頻度,以便最大限度的鎖定有效用戶等。

幫助金融企業風險防控

除了以上的首要作用之外,大數據還能夠幫助金融企業加強風險的可控性。在精細化管理方面助推了互聯網金融,尤其是信貸服務的發展。

比如通過對大量網路交易及行為數據的分析,可以為用戶的信用評估提供可靠的依據。這些信用評估可以幫助金融企業在用戶的還款意願和能力方面做出較為准確的結論,以便決定是否繼續為該用戶提供快速授信或者現金分期等服務。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金融企業的業務風險。

當然,我們對於個人用戶或者企業用戶信用好壞的評定取決於諸多因素,但是我們也可以從這諸多因素中找到相應的數據。比如我們要尋找這個用戶的整體收入,固定資產,性格特點甚至是行為習慣等,那麼我們就可以從網上銀行,電商,社交網路,甚至招聘和婚介網站等地方獲取。

大數據的作用在這裡面得以體現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這些所謂的數據往往都是以動態變數的形式存在的,而我們要想以此為依據獲得准確的信用評級,則更要倚重於大數據的持續分析功能。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作用巨大,只不過在現在這個互聯網金融的起步階段,大數據作用的發掘仍不算完整,我們只能一步一步的在不斷的發展中發現它的好。

G. 互聯網金融與大數據應用論文

在中國龐大的應用市場和人群下,深入觀察變化且復雜的市場,探索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成為了銀行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一大重要手段。大數據技術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大技術支撐,通過對人們在互聯網上活動信息形成的數據的收集、挖掘、整理、分析和進一步應用,來創新思維、產品、技術、風險管理和營銷。而數據是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未來計算機網路互聯網金融業的競爭力將取決於數據的規模、有效性、真實性以及數據分析應用的能力。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概況

互聯網金融作為二十一世紀高新產物,是傳統的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時代的有機結合,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這種新型金融模式具有顛覆式的影響,創新型巨大改革,不僅推動了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甚至影響整個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

二、互聯網金融的運作模式

(一)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模式,即某些具有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與各大銀行簽約後所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

(二)P2P模式

又稱點對點信貸,即一方貸款,一方借款,通過互聯網作為中間平台的新型模式。這個模式對於微型小額的'信貸以及需要緊急周轉資金的創業者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三)眾籌模式

眾籌就是大眾籌資,需要籌資的企業或個人通過互聯網這個眾籌平台運用自己獨特的號召力並發揮創意,獲得來自大眾的資金援助。

(四)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垂直比價的方法讓顧客在互聯網上「貨比三家」,選擇自己最滿意的商品。

(五)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就是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利用價值的信息,以雲計算為基礎來進行融資的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余額寶,用高於銀行的利率吸引消費者融資,不斷推動著金融業的發展與進步。

三、互聯網金融中的大數據應用及意義

(一)反映市場情況:電商和統計部門通過利用大數據對指數的編制來反映市場的基本情況,有效的分析交易數據,識別出市場交易模式,幫助決策者制定高效率的套利戰略。比如國家的統計局與網路、阿里巴巴等電商、電信、互聯網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利用大數據。

(二)金融產品定價:金融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金融產品定價問題(尤其是金融衍生產品定價),這一直是大家關心的重要領域,其中涉及有計算和數學建模等。以信用違約互換定價為例,除了考慮違約的傳染性和相關性,還要考慮違約過程的建模和估計,通常需要復雜的數學模型並且驗證困難。最近一種基於大數據的解決方法即利用實際交易數據估計違約概率使其簡單方便。因此大數據能為互聯網金融市場提供運營平台,有效的整合互聯網金融資源,,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三)精確營銷:通過對一些場景類環境數據、朋友關系和用戶經歷的人文數據、位置和購物等的行為數據,建立模型進行分析,進一步細分客戶。之後,可以定向推出產品並投放廣告,實現精確營銷。這也符合STP戰略思想。大數據通過分析社交網路市場的信息, 特別關注搜索引擎中的搜索熱點,從而制定投資策略,使互聯網金融實現了一種新的營銷模式。

(四)監管風險:互聯網金融雖提高了金融效率,但也使風險呈現出許多新形式。因此需要對互聯網金融活動產生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及時准確發現風險暴露,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規避、防範,提高互聯網金融安全性,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創新。

(五)信用:利用大數據,可以在法律和道德所容許的范圍內對評估對象的靜態動態信用行為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挖掘,使人的信用立體化,進而評估個人或群體的信用,建立用戶的增信模型和信用評分,打破了金融機構壟斷用戶信息的狀況。

四、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金融業本就擁有大數據,已成為自然產生大數據的重要領域,因此在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應用中體現出了一些問題和挑戰。

1、大數據處理速度滿足不了各方的需求,體量大,雜訊水平、數據來源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內容和頻率變化快,增加了大數據問題的復雜性。

2、大數據中含有大量的雜訊信息甚至是虛假信息,出現信息過載的問題。

3、部分企業不願公開、上傳數據,造成不公開數據部門佔便宜、公開數據部門吃虧的狀況,形成了數據的公開、共享等方面不盡人意的局面。

4、容易泄露用戶信息,造成濫用法律法規建設及滯後的現象。如商家對客戶交易信息的過度營銷,下載不安全的APP、用戶掃描二維碼支付都可能泄露個人的信息,買賣用戶信息的不法交易等。

5、並非互聯網金融的所有參與者都具備大數據分析的能力,數據分析挖掘能力不平衡。

五、結論

通過對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的運行模式以及應用初步探究,我們發現還有很多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嚴峻的考驗只會讓我們的路走得更穩固,金融業近些年的巨大發展和變革讓我們更加堅定的去深思時代產物與新型科技的碰撞帶來的豐碩成果,不斷更新互聯網金融時代,帶領我們進入更美好的時代。

H. 我對互聯網金融的幾點淺顯認識

註:筆者目前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產品汪,大學期間比較關注互聯網金融的動態,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格局已經改變了很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接觸互聯網金融,幾點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我最早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應該是在2011支付寶獲得央行頒發的國內第一張《支付業務許可證》,也就是我對互聯網金融的接觸最早是第三方支付,其實當時還沒有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只是覺得在網上購物並完成付款很酷,常常跟同學炫耀我在網上購物的東西,記得那時有很多同學、親戚叫我幫忙在網上購物。其實真正對互聯網金融概念有認識的時候應該是2013年支付寶推出賬戶余額增值服務「余額寶」 ,余額寶推出了7%的活期收益讓很多人的零花錢都存入余額寶。作為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我便開始研究余額寶的產品模式,了解到存入余額寶實際上是通過支付寶渠道購買天虹基金發行的貨幣基金。才開始慢慢接觸互聯網金融領域,到後來才慢慢了解到P2P網貸、網路眾籌、大數據金融等等。到現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非常普遍並且讓大眾接受,我認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意義就是讓普通大眾都接觸了金融,降低了接觸金融領域的門檻,真正讓普通人也能享受金融帶來的紅利,實現普惠金融。

第一次接觸互聯網金融產品設計

    2013年7月暑假,收到我們班主任的通知,第八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正在報名,經管學院要求選擇一支團隊參加第八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之「北銀消金杯」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大賽,當時我們金融學專業系主任找到我(當時是班裡學習委員),希望我們金融學專業能出一個團隊,隨後我便找了我的兩個老搭檔,填了申請表報了名。當時國家僅允許成都、北京、上海和天津四地符合條件的股東發起成立消費金融公司,「北銀消金杯」是指北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主辦的比賽,本次比賽的主要任務是要設計一個線上消費信貸產品,即消費者線上選擇產品後通過北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向消費者提供貸款來支付商品價格,現在來看,類似京東白條、分期樂的模式。記得當時在做網路貸款流程時,就大概了解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結算方式,並結合我們的參賽項目設計出一套適合網路消費信貸的支付結算方式,最終我們團隊僥幸獲得了「北銀消金杯」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大賽全國二等獎。我把以前寫的方案簡單看了下,其實有很多不合理以及考慮不周到的地方,而且當時還沒有用戶體驗、做原型圖、寫產品需求文檔的概念,充其量只能算BRD和MRD的方案,但不管怎麼說,也算是我第一次真正設計互聯網金融產品,即使有些粗糙。

互聯網金融的四大模式

    除去傳統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創新(比如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這里主要介紹的是非傳統金融機構的互聯網金融,也就是利用了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運作的電商企業,根據目前市場,大概可以分為四大模式:P2P網路借貸平台,眾籌模式的網路投資平台,大數據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筆者資歷較淺,簡要分析下自己所在的P2P行業。

    P2P網路借貸平台,P2P(peer-to-peer lending)簡單來說是指個人與個人間藉助電子商務專業網路平台的借貸交易,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系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如果2年前談P2P這個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今天談P2P,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陌生,應該有部分人還是P2P的投資人。P2P網貸發展到現在確實不容易,從07年中國成立首家P2P平台拍拍貸的默默無聞,到14年、15年的爆發式增長(到目前為止,根據網貸之家數據,現在已經達到3900多家P2P平台),到部分平台捲款跑路、不斷壞賬爆出等各種丑聞的爆出(最轟動的就是涉及幾百億巨額資金e租寶事件)、再到16年P2P行業不斷規范、行業洗牌,以及今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P2P行業正在趨於理性,各大平台將戰略重心轉移到對資產的風控、平台技術的加強等方面,不再是將大量的資金用於推廣、宣傳、拉流量,「薅羊毛」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另外,各大P2P平台投資收益率也開始下降,記得筆者14年曾看到部分平台收益在20%左右,少部分平台收益更是高的離譜,現在基本已經回歸理性並仍然處在下降通道中,目前我們平台1個月理財年化收益在9%左右,1年期年化收益在12%——14%左右,後期P2P平台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將持續下降,筆者一直認為所有的金融產品,不管是傳統金融產品還是線上產品,其收益率應當由該資產的風險來確定,P2P平台的資產優良與否決定了其金融產品的收益率。

    從資產端來講,大部分的P2P平台資產端還是來源於在銀行貸不了款的中小企業以及個人貸款(信用貸款、消費貸款、抵押貸款)等。中小企業或者個人在銀行裡面貸不到款,P2P平台為這些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或預售融資服務幫他們在線上融資,來緩解資金流動性。目前我國的中小型企業是在整個中國企業量裡面占 90%,貢獻了80%就業的崗位,貢獻了 60%的 GDP,50%的稅收,雖然這一塊資產是有一定風險,但是其前景是非常的廣闊。

    從資金端來講,其實這個市場真的非常大,中國人對財富管理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強,只把錢存在銀行的觀念現在基本已經改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投資,開始有管理好自己財富的意願。中國人比我想像中的有錢,雖然我們在表面上還是一個第二世界國家,但是中國人的個人財富可能真的比美國人多。可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起來之前,中國人投資渠道非常的小,除了買房、炒股票之外,應該大部分人就是存銀行或者買一些銀行理財。這也就是為什麼2013年余額寶一經推出,在短短2年不到的時間里做到全世界最大的一個貨幣基金,規模已經超過7000億。後來P2P發展起來了,大大降低投資門檻,這里投資門檻不僅僅是指投資金額的門檻,還有接觸信息的門檻。有了互聯網,人們可以發現更多的投資渠道,了解更多的金融產品,逐步實現普惠金融。在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前,金融都是有錢的大莊家玩,普通人很難能夠接觸到一些高端的投資機會。互聯網的發展讓很多原來從事互聯網的從業者嗅到了金融市場這塊大蛋糕,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出現了3900多家P2P平台(網貸之家數據)。可以這樣說,大部分的人除了買房、炒股、余額寶之外,P2P應該是第四個可以讓大眾接觸的投資渠道。

互聯網金融改變了什麼?

    總的來說,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說是經過了幾個階段,互聯網金融創新第一階段應該是網路支付,以支付寶為代表,現在也有10多年歷史了。第二波是 P2P網路借貸平台,從2007年開始,以拍拍貸、紅嶺創投為代表的早期平台。第三波是火熱之中的股權眾籌、大數據金融等。

    那麼,互聯網金融帶來了什麼?不同的從業者有不同的觀點,大部分金融行業的從業者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然為金融,互聯網只是一個展示工具。筆者曾經一度也是這么認為,但慢慢接觸互聯網後,發現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超出了傳統的金融形式,不只是起載體作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拓展和延伸了很多,不管是服務和體驗上,還是產品模式上。服務和體驗上,原來我們接受服務可能要去金融機構營業地點,現在通過移動互聯網即可隨時隨地接受各種金融信息服務。這種轉變實際上是從以傳統金融機構為核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轉變,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產品模式上,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玩法,比如消費+理財模式、理財+娛樂模式等等,因為有了互聯網,很多事物都可以相互結合,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玩法。

    互聯網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金融行業,信息是金融機構的核心資料,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滑鐵盧戰役中依靠比英國國家還快速的情報,搶先一步知道戰爭結果,在一天之內狂賺了20倍的金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哪些人有錢、哪些人缺錢,這些信息幾乎都掌控在銀行的手裡,所以銀行躺著也能賺錢,但互聯網的發展正在逐漸改變這樣的格局。

    另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資金撮合的效率並且降低交易成本,而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使得資金需求方不必非要依賴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保險等,互聯網才是資金融通最高效、最民主、最大眾的媒介。通過互聯網方式融資一定程度上沖擊了銀行壟斷、低效、高成本的融資方式。

    誠然,互聯網金融近幾年快速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肯定會存在不規范、不透明、無完善監管等各類問題,在此筆者不展開敘述,如有相關觀點和表述不正確之處,煩請大家指教。

I. 互聯網金融真的能「顛覆」傳統金融嗎

目前,金融科技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但稱其對傳統金融顛覆性變革的觀點,值得認真商榷。只有深入到金融行業細分領域中進行分析,才能認識當前新型金融的新內涵,把握金融科技發展的新趨勢。
國內外金融科技興起的差異
新興金融科技近年發端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目前成為國內外各類資本投資機構爭相追逐的熱點領域。金融科技創新是個涵蓋范圍非常廣泛的領域,包括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以及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在當今數字化時代,金融科技不僅是硬體設備、軟體開發應用以及集成化、個性化的綜合服務方案,也必然是「互聯網+科技+大數據」的模式,因為離開大數據,所謂的金融科技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金融科技的核心競爭力需要通過現代技術手段便捷性地獲取大數據,並通過演算法對大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與挖掘。
與國外由新興技術向金融領域滲透與融合的路徑不同,國內更應視為互聯網金融今後轉型發展的延伸。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極大地解決了國內金融交易主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信息近乎免費的收集、共享、存儲和傳播,使得金融活動更有效率。但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技術進步,僅僅解決信息不對稱仍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升級的金融消費需求,人們開始注重更加智能化、體驗式、高效化的服務體驗,由此新科技在互聯網金融中的應用確實讓人充滿期待。另一方面,國內金融科技更是互聯網金融發展遭遇瓶頸後對自身突圍的一次新探索。在前些年互聯網金融野蠻成長之後,經濟新常態下行業風險持續暴露,監管規范日趨強化,互聯網金融正步入理性發展的新時期。如何尋找互聯網金融的下一個風口,金融科技成為行業備受關注的重點領域。國內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真切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風險管理,缺乏專業的風險管理是前期互聯網金融的先天缺陷,但如能抓住今後金融發展趨勢,發揮自身在未來金融分工的科技創新優勢和靈活的體制機制優勢,或與傳統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則可能成為互聯網金融轉型的一個重要路徑。
金融科技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我們在看到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與影響力的同時,關於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之爭,恰如前些年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之辯,為國內外業界矚目,二者甚至針鋒相對,以科技作為切入點的新金融對傳統金融的顛覆性言論再出江湖。實踐上看,互聯網金融沒有完成顛覆的使命,金融科技真的就能顛覆傳統金融嗎?所謂顛覆性變革,實則是破壞性創新,即打破原有市場競爭格局,進而形成新的競爭秩序,包括新的商業主體取代原有市場領先者,新服務和商業模式取代舊商業模式。從社會心理學分析,當下社會對金融科技的高度關注與熱議,一定程度上是人們通過顛覆現有競爭帶來新的公平機會的期待。在現實的商業世界中,一旦通過低成本或差異化策略形成競爭壁壘,後進入者就要付出更高代價,才有可能對現有世界的統治者形成威脅或替代。而顛覆性變革就提供了一種新的機會和可能,新入者或傳統的弱小者可以出其不意地挑戰成功者,甚至取而代之。這是創業大眾心理所滿懷期待的,在商業秩序中畢竟體現了一種機會均等的市場經濟理念。美國的蘋果公司顛覆了諾基亞等傳統手機巨頭,中國的微信社交軟體顛覆了傳統的通訊信息服務模式,阿里的淘寶電商平台革新了傳統商業批零業態,凡此種種鮮活的成功案例,都讓人們看到了這種希望的可實現性。特別是在國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風潮中,「讓不可能成為可能」,成為普通民眾和創業者的心理預期與隱形激勵。科技創新的效應具有明顯的非線性,摩爾定律告訴我們,當新技術累計達到一個突破節點,其對社會經濟和生活的影響往往具有顛覆性,呈現爆發式。而長期以來,正因為金融是一個受到高度管制、高門檻准入的特殊行業,人們自然也就期望金融科技能夠成為打開金融圍牆之門的神奇鑰匙。
金融科技並不具有完全的顛覆性
籠統地講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的顛覆性,難免有些以偏概全,掛一漏萬。由於現代金融的內涵與邊界非常寬泛,既包括傳統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以及資產管理等各類金融機構,也包括互聯網金融等新金融業態。金融科技在這些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會產生不同的效應。僅從銀行視角,可分為賬戶與支付結算、財富管理、投資和融資等業務領域。從互聯網切入傳統金融的路徑分析,基本經歷了由支付到理財端、再到融資端,由基礎金融到核心金融腹地不斷延伸和滲透的過程。但互聯網金融在不同領域帶來的沖擊和影響則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在支付和財富管理領域,由於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以高效服務和良好體驗顛覆了傳統的業務格局,特別是打破了傳統金融2/8客戶分層定律。對普通大眾不再區分投資門檻,都可以自主參與到支付和財富投資中,分享收益,某種意義上成就了普惠金融。但在投融資領域中,則截然不同。投融資領域也經歷了重視客戶體驗、採取純線上運作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但隨著P2P為代表的互聯網融資風險的暴露,互聯網企業開始反思,其實通過自動獲客、自主操作、自動審批、自動放款的「一鍵即貸」模式並不能有效解決最關鍵的痛點。所謂純線上、重視客戶極致體驗,恰恰以喪失諸多風險控制環節為代價。反之,這恰恰是傳統銀行一貫堅持的文化,即以風險控制為前提,為了風險管理可以犧牲一些服務效率,並努力在二者之間尋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所以,實踐中一般涉及到風險決策的重點領域,金融科技的應用主要在精準營銷和風險監測等方面,盡管也有很多金融機構在嘗試應用其建立新型風險決策模型並管理信貸決策行為,但尚處於探索和試錯階段,至今還沒有形成相對清晰成熟、可批量化的運作模式。
再進一步分析,我們就會發現目前互聯網金融成功顛覆性的領域,基本都是業務處理鏈條較短、不需要用戶過多經驗決策的金融業務。比如理財產品購買,主要是客戶進行比價後,根據預期回報、金額、期限來決策,實際上金融機構或互聯網企業只提供了一個交易平台或是渠道,其並不參與用戶的決策過程。當然,銀行等機構需要保護客戶信息,識別客戶身份並確保安全,操作風險是此類金融機構要承擔的首要風險。而由於投融資領域的復雜性,專業的風險決策非常重要,更多地需要經驗甚至直覺參與為主,模型決策為輔,決策的流程也比較長。比如網路貸款,涉及到貸款的申請、盡職調查、業務審批、法律合同簽訂以及放款和收款等若干個操作細節。在這類業務中,並不完全由客戶自己簡單決策來達成交易,而是需要投資者和銀行等機構來互動決策是否投資和放貸,信用風險是其承擔的主要風險。所以,在融資領域,盡管也在嘗試如何結合客戶體驗來設計產品和提供服務,增強客戶自主參與感和業務的透明度,但總體上仍然未達到外界的預期,其核心就是決策主體、風險責任主體與支付類等金融活動截然不同,由此引出標准化業務和專業化業務對互聯網技術反應具有較大差別。筆者認為,越是簡單的標准化業務,決策越簡單,就越容易從客戶體驗出發來顛覆現有的服務模式;而越是復雜專業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則需要從專業的視角進行決策判斷,不應完全以客戶體驗為最高標准。
當前互聯網金融出現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標准化過度而專業化不足。把貸款或者類信貸這種不易標准化設計的業務,不加區分的進行標准化設計,就會使得風險管理流於形式。現在的很多互聯網金融在著手建立機構和人員隊伍等線下風控管理的手段,或者突出特定場景化融資方式,實則是針對這種過度標准化進行修正。筆者認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之路,在銀行支付結算,在財富管理等領域中,可能具有顛覆性的影響,重塑金融業態;但是在融資相關的領域中,目前尚難言產生顛覆性的力量,而是與傳統經驗和手段有機融合。這就涉及到我國金融科技企業的定位,未來可能會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類是在客戶簡單決策的金融領域中大有作為,革新現有的服務模式與商業格局;另一類是在交易雙方需要深度交互的復雜領域中,更可能與傳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緊密配合,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共同譜繪新金融藍圖。

J. 大數據金融是不是互聯網金融

  1. 不是的。

  2.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ITFIN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3. 大數據金融是利用大數據技術突破、革新並發展傳統金融理論、金融技術和金融模式的一種全球性趨勢。這一趨勢既是現有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又是未來金融發展的強勁動力。廣度上,大數據金融重塑了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投資業等金融行業的核心領域。深度上,大數據金融不僅推動了金融實務的持續創新,更催生了金融模式的深刻變革。

(10)互聯網金融熱實質為大數據之爭擴展閱讀:

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

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要遠短於美歐等發達經濟體。截至目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90年代~2005年左右的傳統金融行業互聯網化階段;第二個階段是2005-2011年前後的第三方支付蓬勃發展階段;而第三個階段是2011年以來至今的互聯網實質性金融業務發展階段。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國內互聯網金融呈現出多種多樣的業務模式和運行機制。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熱實質為大數據之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刪除章節附註分隔符 瀏覽:773
公告質疑需要哪些文件 瀏覽:608
資料庫模型是干什麼的 瀏覽:404
win10的驅動怎麼安裝驅動 瀏覽:320
word文件水印怎麼取消 瀏覽:443
rhel6的鏡像文件在哪裡下載 瀏覽:571
成功正能量微信頭像 瀏覽:848
wps表格如何恢復數據 瀏覽:264
linuxc靜態庫創建 瀏覽:838
u盤有微信文件但微信恢復不了 瀏覽:585
蘋果的網站數據是什麼 瀏覽:22
ps滾字教程 瀏覽:237
win7網路鄰居如何保存ftp 瀏覽:186
安卓客戶端代理伺服器 瀏覽:572
編程用蘋果 瀏覽:659
51虛擬機的文件管理在哪裡 瀏覽:13
win10系統有沒有便簽 瀏覽:722
java引用傳遞和值傳遞 瀏覽:109
oracle下載安裝教程 瀏覽:854
php篩選資料庫 瀏覽:83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