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數據 > 關於網路技術與人類道德發展之間的看法

關於網路技術與人類道德發展之間的看法

發布時間:2022-12-27 14:02:42

1. 關於網路道德的問題

現在,冠以各式名目的網吧占據了各個城鎮的大街小巷,學校信息技術教育也被列為必修科目。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席捲著中國的各個領域,也正在改變著個體公民的生存方式。青少年總能敏銳的把握時代的脈博,「拷貝、恐龍、妹兒、刷屏、寬頻」等新詞成為他們的日常用語了,家長卻還不明白那個電視樣的顯示屏里怎麼能裝下成千上萬份的「文件」。人們都能明白「電腦和外語是新世紀兒童的兩條腿」、「計算機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自身將要落伍的緊迫感尚能想得開,自己的獨生寶貝是絕不能在這方面落伍的,買電腦花再多的錢也不心疼,而另一方面,紙媒體上頻頻曝光的騙財騙色的網路悲劇故事、孩子們數字化的酷打扮和嘴上流出的網路鳥語、網上自由傳播的色情暴力恐怖圖片等不良影響牽動著成人們的心。有的學校和家長乾脆不讓孩子上網,禁止學校附近開設網吧等,飲鳩止渴固不可取,因噎廢食同樣是倒行逆施。基於以上矛盾紛呈的社會現實,在教育界與學術界,青少年網路道德教育呼之欲出,現本人就此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一、網路社會發展的前景是好的,相信網路社會會文明起來的。

網路社會是一個虛擬的社會,它不能完全等同於現實社會,它給人們提供了比現實社會更多的自由、平等和寬容。一個人在現實社區中熟悉方圓十里的人與事就不錯了,而在網上他面對的是整個宇宙和無限的心靈。它的衍化必然要遵循宇宙的法則,優勝劣汰,垃圾終究會消亡,文明一定會得到建立。當文明成為網上的時尚,不文明沒有絕跡也成了一種無謂的點綴。

網民隊伍不斷壯大,網民結構也會變得日益多樣化。能上網的人大多是有著一定教育背景的人,他們在現實社會中遵紀守法,以文明為已任,他們會有意無意的將現實社會中的行為習慣帶到網路社會,即便過量的網上自由會縱容一部分人在網上放縱一陣,可畢竟是一時的,想想誰樂意長時間的裝瘋呢,大多數人的心中是熱愛美好、渴求真誠的心與心的交流的。時下的互聯網上活動的大多是未婚的青少年,愛情是他們的旗幟,日有所思便夜有所夢,美夢而不得便自由的把心情發泄到互聯網。你去聽聽男宿舍熄燈後的卧談會,你會發現白天衣冠楚楚的好學生個個是唯交配為願的生猛禽獸,而第二天穿上衣服,他們照樣是好學生。這看不見對方的網路聊天室多麼象那熄了燈的宿舍。因此說青少年在網上的一些劣行無非是糧食中的一二顆鼠屎,是個問題但不足以對互聯網的生存與發展構成威脅。

二、教師的網上生存對青少年有著積極的表率意義。

中國社會的進步正在救贖著處於弱勢群體地位的中小學教師。如果說一部分教師能夠先「瀟灑」起來,互聯網無疑會成為他們飛翔的翅膀。貴為知識分子的教師有著良好的人文底蘊,彷彿一輛性能良好的汽車一旦駛入美麗城市間的高速路,青春會燃燒,思想會攀升,靈魂會翩翩起舞。

教師上網的表率意義主要表現為:

1、網上共享的教學資料會把教師從繁重的備課中解救出來,從冥思苦想的編教案變為針對全國優秀教案的取長補短,閉門造車式的論文寫作也會變成思想探索式的教學研究,全新的教師的重構必然會促進國民教育朝著更加科學化更加人性化的發展。

2、教師的才情是多側面的,比如網頁的製作,比如數學老師較好的貼子寫作,語文老師對體育的獨到見解,哪怕是網上游戲的技高一籌也會對網上青少年產生有益的影響。向師性的培植本身就會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熱望,何況教育意義的發生更多情況是表現在「熏陶」「影響」這樣的無言之教之中呢。

3、教師的人格和個性在網上的展示會提升教師群體在社會中的地位,也會促進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網民的情商的提高,義務地完成著他們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4、有餘力的教師還可以從事教育以外的社會效益的創造。比如英語教師的義務翻譯,生物教師對花卉愛好者的網上咨詢等,他們的義舉會讓互聯網上的社會變得更加親切更加溫馨,在一個美好的虛擬社區中生存,每一個ID背後的虛擬人的行為也會變得文明起來的。自由與無償是網上生存的要義,它能使人們體驗到大同世界的幸福。而我們的現實社會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候,追求經濟效益也是正當的欲求,新提出的一種理念叫做"自由白領",它使人才不再被某一個老闆所束縛,資方與勞方的資源分配界面會得到時間上的延伸和空間上的拓寬,個體謀求物質幸福的機遇大大增加。教師無疑會成為實踐這一理念的生力軍,精神上的崇高與物質上的幸福,教師魚與熊掌兼得會是整個社會的福祉。

筆者接觸互聯網的時間不是很長,首先體驗到的是自我的解放,找資料寫教案十分的方便,寫文章發貼子或指點江山慷慨激昂或凝眉沉思風花雪月使我無比的愜意,同時也有意識的對網上的青少年實施一些「教育影響」。

其一是做一個文明的榜樣。青少年出沒的公共聊天室卻往往是最亂糟糟的地方,我也常去,首先要起一個文明的富有詩意的有文化氣息的名字。與人聊天也象現實生活中一樣用「你好」、「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對新進來的人主動上前說「你好,請這邊坐」、「剛來?請喝杯茶」等,在虛擬的網路上這種語言會讓人感到有趣而溫馨的。網路語言的底線是說話不帶臟字,在此基礎上尊重書面語言的嚴肅性,網聊中尋求思想的碰撞,摒棄口語中的不必要的贅語,象詩歌一樣的直抒胸臆,象談禪一樣的逼近真知。有時找不到能用語言共舞的「聊友」,我便在聊天室中做一些詩歌朗誦式的獨白,這樣總會獲得或多或少的廉價的褒揚,自己心中一陣愜意的同時聊天室的空氣也得到了凈化。

其二是與一些不良少年或迷途失意者接觸,做一些「出淤泥而不染」式的引導。我曾與一個自稱有十二個網上老公的女學生周旋,最後勸她放棄了這種無聊的害人害已的感情游戲。我曾與多個或思春或失意的中學生攀談,以過來人的身份談論愛情與婚姻,幫他們解開心鎖。我曾幫助一名落榜考生策劃以她的專長面陳校長,毛遂自薦,終被當地一家名校錄取。總之,教師是我的身份,教育是我的職業,教育無邊界,教師恆久遠!

三、道德與法律各司其職,不同角度地規范網上行為。

網路是無限的,而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讓網路世界文明起來任重而道遠,於是有網路精英呼號奔走,希圖建立網路道德規則以約束網民的行為,他們的先鋒意識無疑會贏得來自全社會的景仰的目光。

然而,制定道德規則又是一個很難操作的問題。在轉型期的社會中,諸多價值觀念都在重新整合界定,社會道德准則也面臨著重新下定義。做為新鮮事物的互聯網,它所涉及的領域在不斷延伸,它所吸引的網民構成在不斷變化,國家的電信政策也在與國際接軌的十字路口觀望,此時,我們去制定網路道德規則是很難操作的。

任何規則都是本著服務全體的良好願望而約束著個體的行為,在規則面前,一部分人或者所有人的一部分自由將會被犧牲掉。而上網又是個非常個人化的行為,互聯事業方興未艾,網路世界草創初成,過多的提約束會不會扼殺它的活力呢。

我認為,網路道德應該止於個體內心對個體網上行為的約束,而關於網路的法律是對個體網上行為對現實社會的人和事產生影響的一種規范。法律不能去很細節很具體的干預道德層面的行為,道德也不要以很猙獰的面目去做網路的操刀手。

法律的制定主要是對網路這一新興傳播工作加強管理,干預協調公民網路生存與現實社會行為間的互動,是網上行為的最底線,超越了就要受到制裁。道德是一個寬泛的集體約定,網路道德應該盡力體現自由平等的精神,人人受益,同時以不文明為恥,道德對於違反道德的言行的威壓作用是要有一個培育醞釀磨合的過程的,它需要網路界的共同努力。

當網路道德與法律並存,良性互動,我們將會迎來一個自由的天地,我們的青少年將會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他們是未來的公民,是這個世界未來的主人,互聯網作為未來主人的重要肢體一定會十分健壯的,我相信!

2. 幫忙給我份《網路與道德》的論文,800到一千字。高分採納!謝了

Internet安全問題,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據有關方面的了解,2001年的愛蟲病毒與2002年的Code red蠕蟲在若干小時之內傳染了幾十萬台主機,每次造成10億美元左右的損失。有一份調查報告談到,截止2002年10月,有88%的網站承認,它們中間有90%已經安裝了防火牆和入侵監測等安全設備。但最後一年內有88%受到病毒傳染,而有關網路的研究表明,Internet具有free scale的性質,其感染病毒的域值,幾乎為零。所以國內外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安全的「範式轉換」,例如國外對現在的安全範式提出過兩點看法:

1) 傳統的安全範式對Internet的「復雜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安全最麻煩的問題所在是「復雜性」。

2) 以往(例如歐洲)對於信息安全所採取的措施是建立防火牆、堵漏洞,但沒有從整體性、協同方面構建一個信息安全的網路環境。可以說網路的安全問題是組織管理和決策。

如果對Internet(或萬維網www)加以分析,WWW是計算機與網民構成的人 . 網相結合的系統,我們從系統科學的觀點來分析,WWW是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OCGS),這種系統是我國科學家於20世紀90年代提煉出來的,但網路專家往往對此不容易接受。我們曾經專門寫了一篇題為「Internet —— 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的文章,將在《 中國科學 》上發表專門討論這個問題,這里就不多說了。更為重要的是國內不僅提出像WWW這樣的開放復雜巨系統,而且於1992年提出處理OCGS的方法論,即與「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把各行各業的智慧、群體經驗、古今中外的安全知識與高性能計算機、海量儲存器、寬頻網路和數據融合、挖掘、過濾等技術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處理復雜問題及系統風險(Systemicrisks)決策的平台。研討廳體系的精要可概括如下:

1. 電腦是人腦研製出來的,在解決問題時,兩者應互相配合,以人為主,充分發揮兩者的積極作用。我國的一位哲學家熊十力曾經把人的智慧(Human mind,心智或稱腦智)分為性智與量智兩類;性智一個人把握全面、定性的預測、判斷的能力,是通過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培養與訓練而形成的;我國古代的讀書人所學的功課中,包括琴、棋、書、畫,這對一個人的修身養性起著重要作用。

性智可以說是形象思維的結果,難以用電腦模擬,人們對藝術、音樂、繪畫等方面的創造與鑒賞能力等都是形象思維的體現。心智的另一部分稱為量智,量智是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計算,通過科學的訓練而形成的智慧。人們對理論的掌握與推導,用系統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屬於量智,是邏輯思維的體現。所以對青少年的培養來說,藝術與科學是兩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分析現在的電腦的體系結構,用電腦對量智進行模擬是有效的。人工智慧的研究表明了用電腦對邏輯思維的模擬,可以取得成功;但是用現在的電腦模擬形象思維基本上是行不通的。電腦畢竟是人研製出來的,是死的不是活的,我們用不著一定要電腦做它做不到的事。總而言之,明智的方法是人腦與電腦相結合;性智由人來創造與實現,而與量智有關的事由電腦來實現,這是合理而又有實效的途徑。從體繫上講,人作為系統中的成員,綜合到整個系統中去,利用並發揮人類和計算機各自的長處,把人和計算機結合起來形成新的體系。

2. 以「實踐論」為指導,把認識從定性提高到定量

面對未知的問題,採用綜合集成法進行分析與解決的過程如下:首先由專家或專家群體提出解決該問題的猜想,根據以往經驗性認識提出意見,這種意見或見解屬於「定性」性質;再利用精密科學中所用的建模方法(數學建模或計算機建模),用人機結合的方法建立和反復修改模型,達到從定性認識上升到總的定量的認識,這也可以說是專家們的大膽假設通過電腦包括信息網路加以細心求證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計算機軟硬體環境,各種資料庫、知識庫以及信息網路的支持,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體現。

3. 以Internet為基礎,體現民主集中制,尋求科學與經驗相結合的解答

「綜合集成研討廳」可以看成是總體規劃信息革命思維工作方法的核心。它實際上是將我國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運用於現代科學技術的方法之中,並以Internet為工具系統,尋求科學與經驗相結合的解答。

一些從事網路安全的專家的看法歸納為:

1. Internet不是一般的系統,是開放,人在其中,與社會系統緊密耦合的復雜巨系統;

2. Internet是一個時時處處有人參預的、自適應的、不斷演化的,不斷涌現出新的整體特性的過程;

3. Internet的安全管理,不是一般管理手段的疊加和集成,而是綜合集成(metasynthesis)。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強調人的關鍵作用,是人網結合、人機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

在信息社會中網路將逐漸成為人們離不開的工作與生活中的必須品。眾多網民(上網的人)的行為必須有所規范,理所應當的必須遵循「網路道德原則」。下面引用北大出版《 信息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中,有關「網路行為規范」與「網路道德原則」的論點,作為進一步思考的參考。

(一) 網路行為規范

到目前為止,在Internet上,或在整個世界范圍內,一種全球性的網路規范並沒有形成,有的只是各地區、各組織為了網路正常運作而制訂的一些協會性、行業性計算機網路規范。這些規范由於考慮了一般道德要求在網路上的反映,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目前網路發展的基本需要,因此很多規范具有普遍的「網路規范」的特徵。而且,人們可以從不同的網路規范中抽取共相同的、普遍的東西出來,最終上升為人類普遍的規范和准則。

國外研究者認為,每個網民必須認識到:一個網民在接近大量的網路伺服器、地址、系統和人時,其行為最終是要負責任的。「Internet」或者「網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網路,它更是一個由成千上萬的個人組成的網路網路「社會」,就像你駕車要達到某個目的地一樣必須通過不同的交通路段,你在網路上實際也是在通過不同的網路「地段」,因此,參與到網路系統中的用戶不僅應該意識到「交通」或網路規則,也應認識到其他網路參與者的存在,即最終要認識到網路網路行為無論如何是要遵循一定的規范的。作為一個網路用戶,你可以被允許接受其他網路或者連接到網路上的計算機系統,但你也要認識到每個網路或系統都有它自己的規則和程序,在一個網路或系統中被允許的行為在另一個網路或系統中也許是受控制,甚至是被禁止的。因此,遵守其他網路的規則和程序也是網路用戶的責任,作為網路用戶要記住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一個用戶「能夠」採取一種特殊的行為並不意味著他「應該」採取那樣的行為。

因此,既然網路行為和其他社會一樣,需要一定的規范和原則,因而國外一些計算機和網路組織為其用戶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規范。這些規范涉及網路行為的方方面面,在這些規則和協議中,比較著名的是美國計算機倫理學會(Computer Ethics Institute)為計算機倫理學所制定的十條戒律(The Ten Commandments),也可以說就是計算機行為規范,這些規范是一個計算機用戶在任何網路系統中都「應該」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准則,它是從各種具體網路行為中概括出來的一般原則,它對網民要求的具體內容是:

1. 不應用計算機去傷害別人;

2. 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

3. 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

4. 不應用計算機進行偷竊;

5. 不應用計算機作偽證;

6. 不應使用或拷貝你沒有付錢的軟體;

7. 不應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

8. 不應盜用別人智力成果;

9. 應該考慮你所編的程序的社會後果

10. 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計算機。

再如,美國的計算機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它希望它的成員支持下列一般的倫理道德和職業行為規范:

1. 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2. 避免傷害他人;

3. 要誠實可靠;

4. 要公正並且不採取歧視性行為;

5. 尊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財產權;

6. 尊重知識產權;

7. 尊重他人的隱私;

8. 保守秘密。
國外有些機構還明確劃定了那些被禁止的網路違規行為,即從反面界定了違反網路規范的行為類型,如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網路倫理聲明(the Network Ethics Statement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指出了六種不道德網路行為類型:

1. 有意地造成網路交通混亂或擅自闖入網路及其相聯的系統;

2. 商業性地或欺騙性地利用大學計算機資源;

3. 偷竊資料、設備或智力成果;

4. 未經許可接近他人的文件;

5. 在公共用戶場合做出引起混亂或造成破壞的行動;

6. 偽造電子函件信息。

上面所列的「規范」的兩方面內容,一是「應該」和「可以」做的行為,二是「不應該」和「不可以」做的行為。事實上,無論第一類還是第二類,都與已經確立的基本「規范」相關,只有確立了基本規范,人們才能對究竟什麼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為作出具體判斷。(二) 網路道德原則

網路道德的三個斟酌原則是全民原則、兼容原則和互惠原則。

網路道德的全民原則內容包含一切網路行為必須服從於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個體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不得損害整個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它還要求網路社會決策和網路運行方式必須以服務於社會一切成員為最終目的,不得以經濟、文化、政治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差異為借口把網路僅僅建設成只滿足社會一部分人需要的工具,並使這部分人成為網路社會新的統治者和社會資源佔有者。網路應該為一切願意參與網路社會交往的成員提供平等交往的機會,它應該排除現有社會成員間存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差異,為所有成員所擁有並服務於社會全體成員。

全民原則包含下面兩個基本道德原則:第一,平等原則。每個網路用戶和網路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社會權利和義務,從網路社會結構上講,他們都被給予某個特定的網路身份,即用戶銘、網址和口令,網路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和便利他都應該得到,而網路共同體的所有規范他都應該遵守並履行一個網路行為主體所應該履行的義務。第二,公正原則。網路對每一個用戶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它不應該為某些人制訂特別的規則並給予某些用戶特殊的權利。作為網路用戶,你既然與別人具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那麼就不要強求網路能夠給你與別人不一樣的待遇。

網路道德的兼容原則認為,網路主體間的行為方式應符合某種一致的、相互認同的規范和標准、個人的網路行為應該被他人及整個網路社會所接受,最終實現人們網際交往的行為規范化、語言可理解化和信息交流的無障礙化。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要求消除網路社會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網路行為主體間的交往障礙.
當我們今天面臨網路社會,需要建立一個高速信息網時,兼容問題依然有其重要意義。「當世界各地正在研究環境與停車場的時候,新的競爭的種子也正在不斷地播下。例如,Internet正逐漸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只有Windows在被清楚地證明為是連接人們與Internet之間的最佳途徑後,才可能興旺發達起來。所有的操作系統公司都在十萬火急地尋找種種能令自己在支持Internet方面略占上風,具有競爭力的方法。」

兼容原則要求網路共同規范適用於一切網路功能和一切網路主體。網路的道德原則只有適用於全體網路用戶並得到全體用戶的認可,才能被確立為一種標准和准則。要避免網路道德的「沙文主義」和強權措施,誰都沒有理由和「特權」硬把自己的行為方式確定為唯一道德的標准,只有公認的標准才是網路道德的標准。

兼容原則總的要求和目的是達到網路社會人們交往的無障礙化和信息交流的暢通性。如果在一個網路社會中,有些人因為計算機硬體和操作系統的原因而無法與別人交流,有些人因為不具備某種語言和文化素養而不能與別人正常進行網路交往,有些人被排斥在網路系統的某個功能之外,這樣的網路是不健全的。從道德原則上講,這種系統和網路社會也是不道德的,因為它排斥了一些參與社會正常交往的基本需要。因此,兼容不僅僅是技術的,也是道德的社會問題。

網路道德的互惠原則表明,任何一個網路用戶必須認識到,他(她)既是網路信息和網路服務的使用者和享受者,也是網路信息的生產者和提供者,網民們有網路社會交往的一切權利時,也應承擔網路社會對其成員所要求的責任。信息交流和網路服務是雙向的,網路主體間的關系是互動式的,用戶如果從網路和其他網路用戶得到什麼利益和便利,也應同時給予網路和對方什麼利益和便利。

互惠原則集中體現了網路行為主體道德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從倫理學上講,道德義務是「指人們應當履行的對社會、集體和他人的道德責任。凡是有人群活動的地方,人和人之間總得發生一定的關系,處理這種關系就產生義務問題。」作為網路社會的成員,他必須承擔社會賦予他的責任,他有義務為網路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有義務通過網路幫助別人,也有義務遵守網路的各種規范以推動網路社會的穩定有序的運行。這里,可以是人們對網路義務自學意識到後而自覺執行,也可以是意識不到而規范「要求」這么做,但無論怎樣,義務總是存在的。當然,履行網路道德義務並不排斥行為主體享有各種網路權利,美國學者指出,「權利是對某種可達到的條件的要求,這種條件是個人及其社會為更好地生活所必需的。如果某種東西是生活中得好可得到且必不可少的因素,那麼得到它就是一個人的權利。無論什麼東西,只要它生活得好是必須的、有價值的,都可以被看作一種權利。如果它不太容易得到,那麼,社會就應該使其成為可得到的。」

3. 在一場關於"網路技術是否促進人類道德發展"的辯論賽中,正方一辯陳詞認為"

網路技術可以促進人類道德發展,因為正方陳述的觀點應該是朝好的方面辯論的。

閱讀全文

與關於網路技術與人類道德發展之間的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intsum編程是什麼意思 瀏覽:782
沒有大數據如何貸款 瀏覽:29
衣服補丁是哪個文件 瀏覽:234
docker映射路徑文件 瀏覽:280
多文件格式支持多級許可權管控 瀏覽:907
什麼網站能翻譯中文 瀏覽:677
查看win10數字激活 瀏覽:324
車商悅怎麼下載app 瀏覽:797
有人微信騷擾我老婆 瀏覽:47
dxe文件數據如何導入cad 瀏覽:988
vb字體標准還原代碼 瀏覽:394
樂高機器人編程屬於什麼類 瀏覽:102
iphone4s固件怎麼區分 瀏覽:953
win10用不了釘釘 瀏覽:202
xp系統硬碟安裝win10系統安裝教程 瀏覽:616
萬象會員資料保存哪個文件 瀏覽:800
json文件的讀取數據 瀏覽:463
js字元串中加法 瀏覽:685
兒童體重指數安卓 瀏覽:738
dnf86版本加暴擊率的裝備 瀏覽:23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