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華北大數學研究生就業情況
基本上出路比較好,留校或者去研究單位是一部分,同時有相當數量的進入投行工作,名校數學研究生就業相當不錯,很容易有高端發展機會,計算機也是一部分,一般去國際大公司,做開發工作。
專業簡介及專業前景:
一、數學及應用數學專業
應用數學畢業生多數經過進一步深造後,進入國內外大學和研究機構,從事高等研究,主要方向為數學、計算機、信息科學、金融與管理科學等。以後直接進入研究機構、公司從事分析、應用等方面的工作。
國內主要的綜合性大學和一些師范大學、理工大學設立有數學系,多數都設立了數學專業。不同學校的數學專業有不同的發展重點。如果志向是在數學專業方向發展,要注意考察學校該專業的科研、教學力量。國內數學專業實力較強的大學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等。
應用數學專業可以考研的方向很廣,經濟類和計算機,軟體都可以考慮。
經濟類比較好考,因為經濟類的數學考的是數學4(今年數學3和4合並了)
所以應用數學專業的數學水平足以應付考研難度,而經濟專業課很多用了數學原理和邏輯性思維,學數學的人比較容易學
1.就業情況要和你的考的學校以及專業掛鉤,應數跨專業能考的兩個方面(經濟類和計算機)其實就業情況差不多,就是高端少低端多,如果你的水平高是搶著要的。水平不行的話同樣的競爭者多的很自然就業困難,如果下定決心考,就一定選一個好學校好導師,對就業幫助非常大。
2. 數學方面研究生就業的確和你所說一樣就業范圍很單一,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所謂精算師,建模師都很多是從數學專業走出來的研究生再學經濟的,而不是經濟 類的研究生,其實數學學的好很佔便宜的。換專業很簡單面也廣。經濟類的專業課不是很難。你不用沒底,下功夫還是可以的。
3.對於考公務員來說,本科生是經濟類佔便宜,碩士生是數學和計算機的佔便宜,你應該知道有個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碩士生公務員招生對這個專業招收量很大的。其實也就是數學系的...不用擔心找工作的問題。
總體來說,學什麼應該看愛好,你不喜歡就學不好,學的不好,這幾個專業的就業都不是很難但是也不會條件很好,考研難度必然是經濟最大,但是經濟的專業課真的不難,下功夫就行。不過你要是考個垃圾學校的還不如不考。。。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屬於基礎專業,是其他相關專業的「母專業」。無論是進行科研數據分析、軟體開發、三維動畫製作還是從事金融保險,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葯、通訊工程、建築設計等,都離不開相關的數學專業知識。常言道:「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既然選擇了它,就應全力以赴,讓數學的思維,數學的精神在各領域實現全面的突破。
二、數學及應用數學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有關分析資料顯示,在今後較長的時間內,盡管我國市場就業總態勢呈現為競爭激烈的「需方市場」,但就業工作仍然是依學校類別及專業不同而需求各異。一方面是一些技術性專業比較走俏,另一方面是基礎專業,如漢語、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人才相對緊缺。據國家教育部預測,今後5年內,我國高中教師缺口達到116萬人,其中對數學、語文等基礎學科的教師需求量最大。廣東省許多市縣甚至出現數學「教師荒」。全國37個大中城市人才市場的統計分析表明,數學教師十分搶手。據《教育文摘周報》披露,北京市將需求畢業生48890人,其中需求畢業人數最多的十大專業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需求量位居前列。陝西作為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對數學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將會越來越旺。從上述資料分析不難看出,數學人才的需求量較大,就業前景看好。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市場對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其就業前景比較廣闊。
有關專家對it行業230名成功人士抽樣調查表明,以數學專業或相其關專業為依託實現職業再選擇的人數佔87%。由於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聯系緊密,以它為依託的相近專業可供選擇的比較多,因而報考該專業較之其他專業迴旋餘地大,重新擇業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於將來更好的就業。
隨著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教師聘任制的全面推行,普通中學師資的來源正在打破行業地域界線。拓寬師資渠道,面向社會招聘教師,已成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這無疑為報考綜合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教育內容的不斷更新,教學手段的日趨多樣化現代化,對數學教師的要求不僅表現在數量的增加上,同時也表現在質量的提升上。由師范院校培養輸出教師的傳統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綜合院校在培養復合型人才方面有著德天獨厚的學科資源優勢。報考綜合院校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不僅有利於未來擇業,也有利於個人發展成才。
家教業的逐漸興起,也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提供了一條重要的就業渠道。由於數學家教對專業知識和教學輔導藝術的要求比較高,家長不易操作或無暇顧及,於是聘請數學家教已成為許多家庭的必然選擇。有關家教專家對全國106個大中城市家教市場的調查統計表明,數學家教在整個家教中占絕對多數,達83%。另據有關專家預測,在未來5~8年以後,數學家教將會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而廣受歡迎。把家教作為一種職業,也必定會大有文章可做。
三、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就業率及就業前景
畢業生就業率:94.69%。
學費:3400元--5500元/年。
熱門分科析:數學是所有理工學科的基礎,學好數學,科研工作的障礙就會小得多。有許多同學認為這是一個長線、冷門專業,實際上情況是:理論數學也許是這樣的,但大學幾年,接觸得多的是應用數學。希望今後繼續考研、攻博的同學,不妨先從這里開始吧。
考生類別:理工類。
就業前景: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上海、廣東、北京、江蘇、浙江。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
就業行業或部門 百分率
其他事業單位 0.94%
高等學校 5.82%
科研設計單位 3.47%
出國 5.15%
錄取研究生 2.79%
國有企業 9.01%
機關 0.83%
民營及私營企業 10.35%
部隊 2.95%
醫療衛生單位 0.08%
三資企業 5.04%
中小學及其他教學單位 25.69%
自主創業 0.12%
金融單位 2.68%
註:本專業的各方向及就業率分別是:數學86.34%、應用數學89.88%、統計與概率92.07%、數學教育94.04%。
㈡ 人大的金融學碩博連讀,和北大的大數據碩士,怎麼選
去人大 碩博連讀 金融學很不錯的啊,熱門專業,北大碩士上完還得自己考博
㈢ 北大軟微2022考研成績
北大軟微,考研數據整理分析。
㈣ 北大軟微考研科目
根據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官網發布的信息,可知北大軟微考研科目如下:
(2)工程管理碩士:199管理類綜合能力和204英語(二)。
【拓展】工程管理碩士研究方向分為創新工程管理、金融科技、人工智慧、商業數據分析、前沿工程管理。
㈤ 我本科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但是研究生網上面沒有完全一樣的名字,想知道考研時所報考的對口專業名
從專業內容定義的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主要研究計算機科學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等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所以本科這專業要考研,可以考慮:大數據系統研發類、大數據應用開發類和大數據分析類、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統計學。這些比較對口本科專業。
但是如果對本專業不感興趣又基本學不進,就可以考慮跨考其他專業,常跨考專業有:法碩非法學,教育類,管理類學碩、管理類專碩(一般有工作年限要求)。你這專業相近跨考的可以選擇理學大類
㈥ 北大計算機碩士一般薪水是多少
北大計算機碩士一般薪水是多少 這邊也在1萬元左右
㈦ 2015北京大學數學研究生好就業嗎
數學作為工具學科是非常好就業的,強大的邏輯思維會加分不少,尤其是數據分析與處理,經濟,模型類很需要這樣的人才,如果能有好的口才和情商就無敵了。就業最主要還是看你個人的能力,專業只是一方面
㈧ 請問北京大學mem的培養方式和錄取情況大概怎麼樣呢
錄取情況如下:
一、提前面試批次
(1)提前復試結果將發布在北京大學工學院官網工程管理碩士頁面。
(2)提前復試結果按學生成績排名將考生分為:「有條件錄取」、「有條件候補錄取」以及「不錄取」三種結果。
二、普通批次:沒有參加提前面試,直接報名全國管理類聯考,且達到學校規定的復試分數線,復試合格後,按成績高低排名,結合學校招生計劃錄取。
北京大學工程管理碩士研究生教育注重培養:
1. 學生對核心管理領域知識的理解,如科學管理、系統思維等;
2. 學生對內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識的理解,如經濟與財務、市場與營銷、工作組織與人力資源、法律與政策;
3. 對經典管理內容的學習與掌握,如質量管理、生產管理、產品開發管理、過程管理、項目管理等;
4. 學生對工程管理所需的知識和技巧,如定量分析、信息處理、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等;
5. 注重開拓學生對工程管理前沿發展的視野;
6. 注重培養學生在實際工程項目或問題中的實踐。
關於MEM 的培養方式和錄取情況的更多信息,推薦您咨詢下社科賽斯考研。社科賽斯考研由北京大學MBA甄誠先生於2002年創立,是一家股東層、管理層由北大、清華、南開、上海交大等高校MBA畢業生組成的教育科技企業,同時也是中國較早成立的MBA、MPAcc等專業培訓的機構之一,核心業務涵蓋MBA、MPA、MPAcc、MEM等碩士考前輔導、在線教育、國際合作MBA、考試研究及圖書出版等。
社科賽斯考研筆試輔導內容:英語二+管理類綜合能力(數學+邏輯+寫作)各科目的輔導。從基礎階段循序漸進,提練考點精華、重點、難點、得分點歸納總結,用有限的時間快速提練精華。筆試輔導班型有:詞彙提高班、基礎梳理班、系統強化班、模考講評班、串講點題班、筆試全程聯報精品班、線上全程直播精品課、零基礎速成班、十一密訓營、30天魔鬼密訓營、考前6天密訓營。
社科賽斯考研老師團隊,該機構的學生大多考入人大、首經貿、外經貿、廈大、復旦、同財等211/985重點院校。
㈨ 數據分析管理碩士申請條件有哪些
商業分析專業這兩年還比較熱門的,申請難度也不算低,雖然說沒有"金融"字樣,看起來像是—個比較好說話的專業,其實並不是。
對數學水平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會看課程比例中數學相關課程比例及成績),而且能讀下來的話也是要數學比較好的。
這個專業也給大家放一下科普吧∶
商務分析申請條件∶
要求學生要讀過數學,統計學,以及計算機編程語言等理工科的學科課程。也就是說申請商務分析,需要學生有相關的背景才可以,對數學和計算機課程都有嚴格的要求,建議學計算機學生或者學統計學的學生申請優勢會較大一些。
該專業除了對學生專業背景的要求,還有就是均分及學校背景的要求,211 ,985的學生,均分85以上,就可以申請頂尖的學校,如帝國理工 ,曼大,聖安德魯斯,巴斯等。
㈩ 請問北大計算機考研初試和復試分別要考哪些課程與書籍
下面是2005年北大計算機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你可以參考一下:
一、計算機系統結構
(081201)
招收人數:48
報考方向:
01.指令級並行處理與線程級並行處理
02.系統晶元設計方法學
03.微處理器設計技術
04.軟硬體協同設計
05.網路信息體系結構
06.網路計算與服務
07.計算機網路與分布式系統
08.分布式海量信息存儲
09.計算機網路新技術
報考方向為01~04的考生,
考試科目為計算機軟體基礎、計算機硬體基礎任選一門;
復試筆試科目包括數字邏輯、微機原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復試參考書目:《微型計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王克義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報考方向為05~09的考生,考試科目限計算機軟體基礎;
復試筆試科目為計算機網路,復試參考書目為:《計算機網路》
A.S.T(譯版、影印版),
Andrew
S.
Tanunbaum,熊桂喜譯,清華出版社,1998年。
二、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081202)
招收人數:75
報考方向:
01.軟體工業化生產技術與系統
02.軟體復用與軟體構件技術
03.操作系統
04.嵌入式軟體
05.面向對象方法與技術
06.軟體項目管理
07.計算機語言與編譯系統
08.網路與信息安全
09.Web信息共享與集成技術
10.並行計算與網格構件技術
11.知識工程
12.商務智能
13.面向移動設備的空間信息技術
14.Web環境中的信息提取
15.人工智慧
16.生物特徵識別
17.模式識別
18.圖形圖像與多媒體
19.人機交互與虛擬現實
20.典型應用領域的資料庫與信息系統
21.Web環境下的資料庫與信息集成
22.資料庫,數據倉庫,數據挖掘
23.自然語言處理
24.機器翻譯的理論與技術
25.信息提取
26.演算法分析與計算復雜性
27.並行計算與Petri網
28.程序的形式語義與正確性驗證
復試階段筆試科目:
報考01~07方向:軟體工程;
報考08方向、23~25方向:計算機網路;
報考09~17方向、20~22方向:資料庫;
報考18~19方向:計算機圖形學;
報考26~28方向:數理邏輯與組合數學。
其參考書目為:
《計算機網路》
A.S.T(譯版、影印版),
Andrew
S.
Tanunbaum,熊桂喜譯,清華出版社,1998年;
《軟體工程》第二版,王立福、麻志毅、張世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資料庫系統概念》(第1至9章,第15章,第18章),Abraham
Silberschatz等著,楊冬青、唐世渭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
三、計算機應用技術
(081203)
招收人數:41
報考方向:
01.文字與圖形信息處理
02.知識工程與智能教育
03.電子出版新技術
04.網路與資料庫技術的應用
05.內容管理與知識管理
06.彩色圖像處理
07.信息安全保障技術
08.嵌入式Linux技術
09.網路攻防技術
10.數字版權保護技術
11.電子政務技術
12.數字視頻信息處理與多媒體技術
13.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14.多媒體與智能信息檢索
15.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
16.時空資料庫與時空信息分析技術
17.數字圖書館與數字博物館
18.資料庫與知識庫
19.智能商務與Web智能
20.信息系統智能化
21.數據網格與知識網格
22.智能數據分析
復試階段筆試科目:
報考方向01~03的考生:軟體工程;
報考方向04、13~22的考生:資料庫;
報考方向05~12的考生:計算機網路。
其參考書目為:
《計算機網路》
A.S.T(譯版、影印版),
Adrew
S.
Tanunbaum,熊桂喜譯,清華出版社,1998年;
《軟體工程》第二版,王立福、麻志毅、張世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資料庫系統概念》(第1至9章,第15章,第18章),Abraham
Silberschatz等著,楊冬青、唐世渭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