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控加工的編程思路
都是精髓啊
在數控加工中,銑削平面零件內外輪廓及銑削平面常用平底立銑刀,該刀具有關參數的經驗數據如下:
一是銑刀半徑RD 應小於零件內輪廓面的最小曲率半徑Rmin,一般取RD=(0.8一 0.9)Rmin。
二是零件的加工高度H< (1/4-1/6)RD,以保證刀具有足夠的剛度
①盡量減少刀具數量;②一把刀具裝夾後,應完成其所能進行的所有加工部位;③粗精加工的刀具應分開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規格的刀具;④先銑後鑽;⑤先進行曲面精加工,後進行二維輪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利用數控機床的自動換刀功能,以提高生產效率等。
開粗時,公差設為餘量的1/5,光刀時,公差設為0.01。毛坯材料硬度高:逆銑較好
毛坯材料硬度低:順銑較好 粗加工:逆銑較好,精加工:順銑較好
⑴一般大小的鋼料開粗時盡量選用Φ30R5,較大型的鋼料盡量選用Φ63R6;
⑶銅公2D外形光刀,高度50mm以下選用M12刀具;
高度在50-70mm 之間,選用M16刀具;
高度在70-85mm之間,選用M20;
高度在85-120mm 之間,選用M25;
超過120mm以上用Φ25R0.8、Φ32R0.8飛刀把加工;
⑷較平坦的曲面或較高的外形曲面盡量選用Φ20R4、Φ25R5、Φ40R6
作為光刀刀具;
5. 鋼料開粗時,Z下刀量0.5-0.7mm。銅料開粗時Z下刀量1.0-1.5mm(內部開粗1.0mm,基準邊開粗1.5mm)
6. 平行式精銑時,ma×imum stepover按「精加工平行式最佳等高參數表」來設定。精銑前余留量盡量留小點,鋼料0.10—0.2mm。銅料0.2--0.5mm。不要使用R刀精鑼面積大的平面
8. 快速下刀至3mm高度使用F速下刀(相對加工深度)正常下刀F速一律300mm/m, 有螺旋下刀和外部進刀的Z下刀F速一律是900 mm/ m,有踩刀地方的Z下刀F速一律150mm/m,內部快速移動F速一律是6500mm/m(必須走G01)。
9. 使用Φ63R6、Φ40R6、Φ30R5飛刀開粗時,餘量留單邊0.8mm,不能出現踩刀現象,不能使用Φ63R6加工范圍較小的內型框。挖槽開完粗後,要使用同一把刀具,將較大的平面再加工,保證底部留0.2mm餘量,方便下一把刀具可以直接精加工工件底部。
10. 精銑前必須先用較小直徑的刀將角位的餘量粗清角,無法清角的地
方,必須做曲面擋住,避免精銑時角位餘量過多導致刀具損壞
2、在二次開組選用參考刀具易造成過切或撞刀" R; _, b2 g q0 ^& f
解決方法﹕ 在選用參考刀具時 我們應當設置參考的刀具S" w+ N: m$ h) g! 比實際上一把刀具的直徑大2~~3MM 牛鼻刀9 @( k* |/ z# q0 L/ S的話也要比之前的R角設置大點。 2D線鑼斜度,如過你想洗幾度的斜度,在刀的斜度里改刀,生成刀路就可以了,最後用平刀加工
4開粗要用多大的刀主要看圖形,能用大刀就用大刀!開粗誤差可以給大點,如果開粗後需要熱處理的單邊需要留1mm左右的餘量。這樣避免熱處理後變形而有些地方鑼不起來。
5 二粗。Cimatron E的二粗十分強大。二粗可以鑼掉大刀開粗鑼不到的地方!
6 粗光。二粗後走條粗光使餘量均勻。
7 清角。清角後再來光刀能使走刀受力均勻。
8 光刀。一般用球刀和牛鼻刀光。有些可以使用平刀走平行來光。
飛刀 90%--100%
平刀 65%--80%
球刀 30%以下。
刀徑越大,百分比值越大。
為減少跳刀,盡量指定一些進刀刀點。相對默認進刀,刀路明顯好看一些,合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