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控機床中mastercam編程步驟
開粗(留餘量0.3-0.35,凹腔用曲面挖槽,凸件用曲面挖槽,等高或者2D外形等);
2次開粗(留餘量0,1-0.3,可用殘料加工,等高等等,視情況很多時候可以省略這一步);
清角再清角(留餘量0,1-0.2,轉角處可用等高,底部R可用自動清角功能精加工之殘料加工或者其他合適的命令。這一步是衡量編程人員能力的最好考量,也是編程工作中難度最大的地方);
半光,也叫半精加工(留餘量0,05-0.1,平行為首選,其他亦可視工件形狀,);
光刀(編程前將一些<用刀半徑的銳角作「保護」如構建一些曲面擋住或者使用干涉什麼的,分工明確嗎,不然火花機師傅要下崗了。不留餘量地加工,除非有其他要求如曬紋,火花紋之類的可留些許餘量0.03-0.05)。
B. 關於UG編程的詳細步驟!
3D圖形的編修(比如說面的修剪、建立毛坯等)----進入加工模塊----建立加工坐標系回----建立並生答成刀路,如粗加工、二次開粗、半精加工、精加工、清角、清邊----干涉檢查---後處理生成機床識別的文件。
至於你說粗加工多少量,這些個參數,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刀具、不同的機床等,都是不同的,這些參數是要經過實際的驗證才能確定的,比如說鋁的就可以每刀切削深度大點,但是鋼的就必須小點。
這種參數,你得自己去試驗,就算別人告訴你,也是沒多少用,更何況這種東西一般的公司都是做為公司重要技術參數的。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拿不到。
C. 入職UG數控編程行業需知圖層管理,夾刀長度,開粗,IPW,清角,光平面和側壁
在進入UG數控編程行業時,對圖層管理、夾刀長度、開粗、IPW、清角、光平面和側壁的了解至關重要。首先,掌握工作圖層的有序管理,確保數據准確無誤。
夾刀長度需嚴格遵循特定表單,避免過長導致加工精度問題。使用D63R6刀具時,S、F和Z參數分別為900rpm、3000mmpm、0.5MM,側餘量1MM,底餘量0.5MM。後續的D25R5和D10R0.4刀具也有相應的切削參數,用於開粗後的IPW製作。
開粗後,IPW的生成是下一步的基礎。清角加工則選用¢6或¢4刀具,留量分別為側0.17mm,底0.12mm,Z吃刀量0.1mm。光平面使用¢10刀具,側餘0.3mm,Z軸定位,步距為刀具直徑的50%。
光平面加工有特別注意事項:遵循機床特性,避免重復環繞光刀;母模成品光面需預留放電間隙;LCD_COVER母模的放電平面則無需預留。此外,光平面的加工順序也是不可忽視的細節。
側壁編程同樣重要,這涉及到筆記本電腦模具的編程細節。這些知識對你的UG數控編程實踐大有裨益。持續學習和交流,將使你在多軸編程中更加游刃有餘。期待你在這個領域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