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控編程在哪個城市工資待遇比較好呢
我是做數控的,經常和國內的一些大機床廠合作,在華東一帶,那裡的小作坊很多,有幾個大廠也是國營的,估計不好進;華南那邊的工廠很多的,而且對數控編程這塊的需求也很多,你可以去試試
② 中國哪個城市對於數控來說比較好發展
長,珠江三角洲好找工作!
一、數控人才市場需求
在發達國家中,數控機床已經大量普遍使用。我國製造業與國際先進工業國家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機床數控化率還不到2%對於目前我國現有的有限數量的數控機床(大部分為進口產品)也未能充分利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數控人才的匾乏無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數控技術是最典型的、應用最廣泛的機電光一體化綜合技術,我國迫切需要大量的從研究開發到使用維修的各個層次的技術人才。
數控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的企業和地區:
1、國有大中型企業,特別是目前經濟效益較好的軍工企業和國家重大裝備製造企業.軍工製造業是我國數控技術的主要應用對象.
杭州發電設備廠用6000元月薪招不到數控操作工。
2、隨著民營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數控人才更是供不應求,主要集中在模具製造企業和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
具有數控知識的模具技工的年薪已開到了30萬元,超過了「博士」。
二、數控人才的知識結構
現在處於生產一線的各種數控人才主要有二個來源:一是大學、高職和中職的機電一體化或數控技術應用等專業的畢業生,他們都很年輕,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語、計算機應用、機械和電氣基礎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動手能力,容易接受新工作崗位的挑戰。他們最大的缺陷就是學校難以提供的工藝經驗,同時,由於學校教育的專業課程分工過窄,仍然難以滿足某些企業對加工和維修一體化的復合型人才的要求。
另一個來源就是從企業現有員工中挑選人員參加不同層次的數控技術中、短期培訓,以適應企業對數控人才的急需。這些人員一般具有企業所需的工藝背景、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他們大部分是傳統的機類或電類專業的各級畢業生,知識面較窄,特別是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計算機數控系統不太了解。
對於數控人才,有以下三個需求層次,所需掌握的知識結構也各不同:
1、藍領層:
數控操作技工:精通機械加工和數控加工工藝知識,熟練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和手工編程,了解自動編程和數控機床的簡單維護維修。適合中職學校組織培養。此類人員市場需求量大,適合作為車間的數控機床操作技工。但由於其知識較單一,其工資待遇不會大高。
2、灰領層
1)數控編程員:掌握數控加工工藝知識和數控機床的操作,掌握復雜模具的設計和製造專業知識,熟練掌握三維CAD/CAM軟體,如uc、ProE等;熟練掌握數控手工和自動編程技術;適合高職、本科學校組織培養。適合作為工廠設計處和工藝處的數控編程員。此類人員需求量大,尤其在模具行業非常受歡迎;待遇也較高。
2)數控機床維護、維修人員:掌握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和機電聯調,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與編程,熟悉各種數控系統的特點、軟硬體結構、PLC和參數設置。精通數控機床的機械和電氣的調試和維修。適合作為工廠設備處工程技術人員。此類人員需求量相對少一些,但培養此類人員非常不易,知識結構要求很廣,適應與數控相關的工作能力強,需要大量實際經驗的積累,目前非常缺乏,其待遇也較高。
3、金領層
數控通才:具備並精通數控操作技工、數控編程員和數控維護、維修人員所需掌握的綜合知識,並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大量實際經驗,知識面很廣。精通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設計和數控系統的電氣設計,掌握數控機床的機電聯調。能自行完成數控系統的選型、數控機床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和維修。能獨立完成機床的數控化改造.是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搶手人才,其待遇很高。適合本科、高職學校組織培養。但必須在提供特殊的實訓措施和名師指導等手段,促其成才。適合於擔任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或機床廠數控機床產品開發的機電設計主管。
③ 深圳三菱PLC培訓班,哪裡講的比較好
深圳大成機電的三菱PLC培訓班舉辦有2年多的時間了,他們有4個實驗台,投影儀以及專用教室。實驗時間不限,老師都是來自一線有豐富編程經驗的工程師。他們2008年10月19日新的一班有開始上課了,逢周日上課,連續5個禮拜。學不會可以退還全部學費!
④ 做plc編程有前途嗎
做plc編程有前途。
作為一種編程語言,plc發展前景個人認為還是很不錯的,plc實用性很強,也是很先進的一門技術。首先你要是從事plc這個行業,那麼你能夠獨立編程,獨立操作一個工業鏈自動化編程。
需要一個平台自己去入門。因為plc不單單是指編程,有一個整體的自動化輸入輸出,通信,編程,控制。等等,他也分為好幾種plc,像目前市場上廣泛使用的就是三菱,西門子plc還有就是歐姆龍。首先確認自己的發展方向,目標明確,才能去做好這件事。
相關資料
從需求結構來看,節能環保、優化生產、信息化升級等從政策驅動變為常態需求,成為自動化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自動化技術和解決方案也已成為製造業升級和節能降耗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逐步完善的新工業經濟結構里,在不斷深入的兩化融合趨勢中,自動化正逐步完成自己的全新定位,從驅動「產能」擴張轉變為驅動「質量」發展,也唯有如此,自動化將從「投資」進化為「競爭力」,從而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