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UG編程的步驟是什麼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的內世者容主要包括以下步驟:一.工藝方案分析確定加工對象是否適合於數控加工(形狀較復雜,精度一致要求高),分析哪些部位需要拆銅公!確定碰穿面\擦穿面\分型面等!分析使用的刀具類型和刀具大小!毛坯的選擇(對同一批量的毛坯餘量和質量應有一定的要求)。工序的劃分(盡可能採用一次裝夾、集中工序的加工方法)。二.工序詳細設計工件的定位與夾緊。工序劃分(先大刀後小刀,先粗後精,先主後次,盡量「少換刀」)。刀具選擇。確空槐定使用什麼加工方法,設置好切削參數。工藝文件編制工序卡(即程序單),走刀路線示意圖。程序單包搜虧薯括:程序名稱,刀具型號,加工部位與尺寸,裝夾示意圖三.編寫數控加工程序用UG設置編出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代碼(G,S,M)與程序格式。後處理程序,填寫程序單。拷貝程序傳送到機床, 程序校核與試切。
⑵ Ug編程加工正面和側面怎麼設置安全平面
所謂「安全平面」其作用是控制刀具在加工區域之間轉移時抬起到安全高度,避免刀具與零件、夾具等發生碰撞事故。因此,加工正面和側面就不存在「安全平面」。
在零件正面和側面通常安置有夾緊裝置,為保證安全,可以仿照實際夾緊裝置創建實體零件,並指定為「檢查體」,如圖所示,參考一下。
⑶ UG數控編程邊界設置問題
用平面銑指定部件的時候,把斜面部分保護了,不能加工,,用線加工可以做到;見圖:
⑷ 關於如何學好刀路編程與軟體選擇
比如mastercam,用的人很多,進入中國也較早,有些人說mastercam編刀路容易過切,我在廣東一家工廠時,也確實看到了用mastercam編過切的,但有許多用mastercam編程的並沒有出現過切現象,這說明跟用的經驗有關,用cimatron我也見過編過切的。
那麼這么多的CAM軟體,該用哪個好呢?我首先從易用、易學、普遍性的角度來談一下。這些軟體裡面,我個人覺得cimatron跟powermill是最容易學的,cimatron 編刀路又被人稱為"填單式"加工,因為刀路參數的位置基本固定,只要參數都搞懂了,學起來很快,設置也不復雜,雖然cimatron編刀路的方法很多,但現在流行的做法基本就是環繞等高(wcut),一個工件,從粗加工到精加工,幾乎都可以用環繞等高完成,學會了wcut,cimatron刀路就算學會了一半。
powermill編制刀路比較專業,對高速切削支持也比較好,刀路的編輯也很方便,而且能夠方便地把其它軟體造型好的圖轉檔進來,但它是一個專業的刀路軟體,對畫圖基本不支持,要圈選輪廓的話,還要進powershape。
mastercam是老牌的編程軟體了,用的人很多,這方面教材也很多,而且版本升級換代也很快,但個人覺得mastercam的參數設置比較多,應該說它跟cimatron是同一檔次、同一類型的。
UG現在大廠用的很多,尤其在崑山一帶,基本是用的UG編程,優勢就不用說了,因為可以直接對UG造型好的圖檔進行編程,不需要轉檔,避免了破面問題,另外UG支持的比較全面,對數控車床、多軸聯動都支持的很好,但相比較cimatron、mastercam這些軟體,不是那麼好學,參數設置較多。
談了這么多,有些可能更加迷糊了,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行,到底選哪個合適呢?我覺得主要看你處於怎樣一個環境,如果你周邊或附近用cimatron多,那你就學cimatron,如果用UG的多,你就學UG,一來是有問題方便解決,另外是工作容易找,選擇餘地多。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環境,那就挑一個容易學的,畢竟對私營老闆來說,是不管你用什麼軟體的,只要你能做出東西就可以。如果是進大廠發展,那就建議用UG,因為大廠一般用正版軟體,不由你來選軟體,現在廠里用UG的也比較多。
以上是關於軟體選擇的問題,那麼如何學好編程呢?其實無論什麼編程軟體,簡單還是復雜,易學還是難學,都是一種生產工具,是把以前的手工製造換成機械自動化形式,核心是加工思路,也就是加工工序安排,如何快速地去除大面積材料、如何保證產品精度。這種思路對你使用任何一個軟體都是適用的。這樣一來,軟體就不是最重要的制約因素了。有工作經驗與沒有工作經驗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於,沒有工作經驗的,只會軟體操作,有工作經驗的,能夠利用軟體做出好的東西、能夠解決問題。學編程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實踐,可以說,沒有實踐是學不好編程的,因為有些東西你見都沒有見過,你怎麼知道他走出來的東西會怎麼樣?會不會與工件發生干涉?什麼是牛鼻刀(又稱飛刀、裝舍棄式刀粒)轉速進給給多少合適?哪些要做好保護面,防止把利邊加工成R角?哪些是碰穿面,要留一些料方便配模?做電極為什麼要給火花間隙,怎麼通過刀路來實現?這些都不是通過自學能夠學到的東西,尤其是中國沒有這方面的教材供初學者學習,需要在實踐中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