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問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開發流程是怎麼樣的_plc如何編程
一般來說,PLC的開發流程有兩種:
1、第一種流程:設計自動化任或卜務解敗衡決方案-創建一個項目-進行硬體組態-創建相應程序-下載程序到CPU中並進行調試。
2、第二種流程:設計自動化任務解決方案衫枯穗-創建一個項目-創建相應程序-進行硬體組態--下載程序到CPU中並進行調試。
大概就是以上兩種,想知道更多可以問問GCGD,網上都有。
B. EPEC控制器的編程語言是什麼 到哪裡可以找到該控制器的編程資料
編程軟體是CoDeSys ,語言有很多種,常用的CoDeSys 都支持。
C. EPEC 的編程軟體怎麼調用庫函數
首先要知團數道庫函數的塌隱首一些基本概念及用法攜念 然後對EPEC 的編程軟體有個熟悉過程 庫函數有的可以直接調用,有的需要引入變數來調入
D. 想把epec里的程序復制出來,用coDesys程序怎麼寫大神
1、CoDeSys IDE。
即CoDeSys集成開發環境,符合IEC61131編程規范,安裝於PC機上,運行於Windows或者Linux下。由最終應用用戶所使用的開發工具。
2、CoDeSys Runtime。
即硬體平台系統。需要設備製造商與3S公司共同完成,3S公司需要評估硬體開發商所設計的硬體系統,並為其定製CoDeSys Runtime框架,客戶需要為此向3S付費。然後硬體及系統開發商需要根據本系統的外圍輸入輸入等配置,編寫相應的驅動,並以庫或者PLC Configure介面的形式提供給CoDeSys ID開發環境調用。實際上就是形成一套Target安裝包。此外,CodeSys還會對每個使用其CoDeSys Runtime的設備貼標,設備供應商需要為每個3S標牌付費,作為其知識產權的一部分。
3、最終用戶(應用開發商)可以下載通用的CoDeSys IDE。
裡面提供基本的IEC61131編程環境,但是對於一個具體的硬體PLC或者HMI,需要安裝與該硬體相對應的Targets包。這個 Targets包的入口文件是*.tnf文件,有其來指定:
1、targets(*.tar)文件,對應 CoDeSys IDE的Target Setting項.
2、PlcConf文件夾下的*.cfg文件,對應CoDeSys IDE的PLC Configuration項。其安裝路徑由InstallTarget組件程序的Installation選項指定。反映在CoDeSys IDE上就是: files: "***PlcConf"。
3、Lib文件夾下的諸*.lib文件,提供底層的CoDeSys Runtime的驅動介面。對應CoDeSys IDE的Library Manager。其安裝路徑由InstallTarget組件程序的Installation選項指定。反映在CoDeSys IDE上就是:: "***Libs"。
6.好用的case語句
CASE INT1 OF
1, 5:
BOOL1 := TRUE;
BOOL3 := FALSE;
2:
BOOL2 := FALSE;
BOOL3 := TRUE;
10..20:
BOOL1 := TRUE;
BOOL3:= TRUE;
ELSE
BOOL1 := NOT BOOL1;
BOOL2 := BOOL1 OR BOOL2;
END_CASE;
case語句是我比較喜歡的功能,可以實現手動自動,可以實現多工位。
K5 PLC沒有日系的STL,也沒有西門子的SCR指令,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類case方法,大家也可以思考下。
更多CoDeSys的使用細節可參考CoDeSys說明書「CoDeSys_V23_E.pdf」
E.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如何編程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的工作有兩個要點:入出信息變換、可靠物理實現,入出信息變換主要由運行存儲於PLC內存中的程序實現。這程序既有系統的(這程序又稱監控程序,或操作系統),又有用戶的。系統程序為用戶程序提供編輯與運行平台,同時,還進行必要的公共處理,如自檢,I/O刷新,與外設、上位計算機或其它PLC通訊等處理。用戶程序由用戶按照控制的要求進行設計。什麼樣的控制,就有什麼樣的用戶程序。
可靠物理實現主要通過輸入(I, INPUT)及輸出(O, OUTPUT)電路。每一輸入點或輸出點就有一個I或O電路。而且,總是把若干個這樣電路集成在一個模塊(或箱體)中,然後再由若干個模塊(或箱體)集成為PLC完整的I/O系統(電路)。盡管這些模塊相當多,佔了PLC體積的大部分,但由於它們都是由高度集成化的,所以,PLC的體積還是不太大的。
輸入電路時刻監視著輸入點的(通、ON或斷、OFF)狀態,並將此狀態暫存於它的輸入暫存器(還可能有別的稱謂)中。每一輸入點都有一個與其對應的輸入暫存器。
輸出電路有輸出鎖存器(還可能有別的稱謂)。它也有兩個狀態,高、低電位狀態,並可鎖存。同時,它還有相應的物理電路,可把這個高、低電位的狀態傳送給輸出點。每一輸出點都有一個與其對應的輸出鎖存器。
這里的輸入暫存器及輸出鎖存器實際是PLC的I/O電路的寄存器。它們與PLC內存交換信息通過PLC I/O匯流排及運行PLC的系統程序實現。
把輸入暫存器的信息讀到PLC的內存中,稱輸入刷新。PLC內存有專門開辟的存放輸入信息的映射區。這個區的每一對應位(bit)稱為輸入繼電器,或稱軟觸點,或稱為過程映射輸入寄存器(the process-image input register)。這些位(bit)置成1,表示觸點通,置成0為觸點斷。由於它的狀態是由輸入刷新得到的,所以,它反映的就是輸入點的狀態。
F. 海嘯雲控制器怎麼編程
1、首先打開海嘯雲控制冊談器。
2、其次掃描讓姿舉機器上面的二維碼,進入編程界面。
3、最後直坦碧接寫入編程代碼即可。
G.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控制系統的設計基本過程
系統設計的主要內容
( 1 )擬定控制系統設計的技術條件。技術條件一般以設計任務書的形式來確定,它是整個設計的依據;
( 2 )選擇電氣傳動形式和電動機、電磁閥等執行機構;
( 3 )選定 PLC
的型號;
( 4 )編制 PLC
的輸入 / 輸出分配表或繪制輸入 / 輸出端子接線圖;
( 5 )根據系統設計的要求編寫軟體規格說明書,然後再用相應的編程語言(常用梯形圖)進行程序設計;
( 6 )了解並遵循用戶認知心理學,重視人機界面的設計,增強人與機器之間的友善關系;
( 7 )設計操作台、電氣櫃及非標准電器元部件;
( 8 )編寫設計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
根據具體任務,上述內容可適當調整。
2 . 系統設計的基本步驟
( 1 )深入了解和分析被控對象的工藝條件和控制要求
a .被控對象就是受控的機械、電氣設備、生產線或生產過程。
b .控制要求主要指控制的基本方式、應完成的動作、自動工作循環的組成、必要的保護和聯鎖等。對較復雜的控制系統,還可將控制任務分成幾個獨立部分,這種可化繁為簡,有利於編程和調試。
( 2 )確定 I/O
設備
根據被控對象對 PLC
控制系統的功能要求,確定系統所需的用戶輸入、輸出設備。常用的輸入設備有按鈕、選擇開關、行程開關、感測器等,常用的輸出設備有繼電器、接觸器、指示燈、電磁閥等。
( 3 )選擇合適的 PLC
類型
根據已確定的用戶 I/O
設備,統計所需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的點數,選擇合適的 PLC
類型,包括機型的選擇、容量的選擇、 I/O
模塊的選擇、電源模塊的選擇等。
( 4 )分配 I/O
點
分配 PLC
的輸入輸出點,編制出輸入 / 輸出分配表或者畫出輸入 / 輸出端子的接線圖。接著九可以進行 PLC
程序設計,同時可進行控制櫃或操作台的設計和現場施工。
( 5 )設計應用系統梯形圖程序
根據工作功能圖表或狀態流程圖等設計出梯形圖即編程。這一步是整個應用系統設計的最核心工作,也是比較困難的一步,要設計好梯形圖,首先要十分熟悉控制要求,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電氣設計的實踐經驗。
( 6 )將程序輸入 PLC
當使用簡易編程器將程序輸入 PLC
時,需要先將梯形圖轉換成指令助記符,以便輸入。當使用可編程序控制器的輔助編程軟體在計算機上編程時,可通過上下位機的連接電纜將程序下載到 PLC
中去。
( 7 )進行軟體測試
程序輸入 PLC
後,應先進行測試工作。因為在程序設計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因此在將 PLC
連接到現場設備上去之前,必需進行軟體測試,以排除程序中的錯誤,同時也為整體調試打好基礎,縮短整體調試的周期。
( 8 )應用系統整體調試
在 PLC
軟硬體設計和控制櫃及現場施工完成後,就可以進行整個系統的聯機調試,如果控制系統是由幾個部分組成,則應先作局部調試,然後再進行整體調試;如果控製程序的步序較多,則可先進行分段調試,然後再連接起來總調。調試中發現的問題,要逐一排除,直至調試成功。
H. EPEC和PLC有什麼區別,請專家講解
EPEC是芬蘭一搜知歷家公司推出的特定PLC,價格比較貴,防護等級高,適合於惡劣的工作環境。
現在,矩形U80系列世搜完全可以替代他了猛模,鋁合金防水外殼,防護等級IP67,價格便宜不少。
防水防熱,抗干擾抗振動抗沖擊,工作溫度范圍-40℃—80℃,濕度5%—95%RH。
編程使用標準的梯形圖,簡單易懂,帶2個232、2個485、2個CAN口、一個乙太網口。
I. 什麼是PLC編程
PLC是一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它採用可以編製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運算、計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能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及其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該按易於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展其功能的原則而設計。
J.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用什麼編程
PLC變成最常用的形式是梯形圖,這是一種使用類似於電氣工程師用的繼電器符號的編程工具,編程過程比較簡單,也容易理解,如果你畫過電氣邏輯就可以選用這種形式。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形式是語句表,其方式類似於匯編語言格式,或者可以說是類匯編,也是用一些助記符進行編程,不過其助記符後面一般只有一個操作數,不像匯編語言一樣往往有兩個操作數。根據你的經歷,可能選用後者比較合適。還有一些其他編程方式如功能圖等,可能都不太適合你選用。購買PLC時,經銷商都會告訴你應該選用那個版本的編程軟體,裝好使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