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控車床在程序編制中.如何建立新的程序
調出程序:打開程序開關 程序畫面 編輯方式 輸入O....(要調出的程序號)
再按下方迴向答鍵 就能調出你需要的程序建立新的程序:
打開程序開關 程序畫面 編輯方式 輸入O....(要建立的程序號0--9999) 再按EOB鍵
2. 數控如何編程
問題一:數控車床怎麼編程? O1程序命名,大寫字母O開頭
N1;實際操作裡面,使用N了表示一段工序哪敏
T0101;選擇1號刀具,後面一個01是摩耗仔山
M03 S500;主軸正轉,轉速為500轉
G00 Z1.0;快速靠近工件
X52.;
G71 U1.R0.3;外圓粗加工循環,單邊進給量為0.3
G71 P10Q20U0.1W0.05F0.15;定義粗加工的其他參數
N10 G00 X16.;其實程序段N10,注意第一行一定要走X軸!
G01 Z0 F0.05;F為精加工的進給速度,粗加工不受影響。
X20.Z-2.; 20外圓右邊倒角
Z-20.;20的外圓面
X30.Z-35.; 圓錐面
X40.;40外圓的右端面
Z-45.;40外圓面
X46.;50外圓右端面
X50.W-2.;50外圓右邊倒角
Z-60.;50外圓面
N20 X52.;循環結束段N20
G00 X100.;刀具離開工件
Z100.;
M05;主軸停止,
M00;程序暫停,然後手動測量..
N2精加工程序段
T0202;選擇2號刀具
M03 S1000;主軸正傳1000
G00 Z1.;刀具快速靠近工件
X52.;
G70 P10 Q20;進行精加工
G00 X100.;刀具離開工件
Z100.;
M05;主軸停止
M30;程序停止 就是這樣編程的明白不!
問題二:如何學習數控編程 首先我要強調一下,如果能數控編程各種語言,那麼你在社會人才競爭中就非常有優勢。
目前在國內製造業對數控加工高速增長的需求形勢下,數控編程技術人才出現了嚴重短缺,數控編程技術已成為就業市場上的需求熱點。
一、學好數控編程技術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具有基本的學習資質,即學員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預備知識。
(2)有條件接受良好的培訓,包括選擇好的培訓機構和培訓教材。
(3)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二、學習數控編程技術,要求學員首先掌握一定的預備知識和技能,包括:
(1)基本的幾何知識(高中以上即可)和機械制圖基礎。
(2)基礎英語(高中以上即可)。
(3)機械加工常識。
(4)基本的三維造型技能。
三、選擇培訓教材應考慮的因素包括:
(1)教材的內容應適合於實際編程應用的要求,以目前廣泛採用的基於CAD/CAM軟體的互動式圖形編程技術為主要內容。在講授軟體操作、編程方法等實用技術的同時也應包含一定的基礎知識,使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教材的結構。數控編程技術的學習是一個分階段不斷提高的過程,因此教材的內容應按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合理的分配。同時,從應用角度對內容進行系統的歸納和分類,便於讀者從整體上理解和記憶。
四、數控編程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基本可以歸納為3個階段:
第1階段: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數控加工原理、數控程序、數控加工工藝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第2階段:數控編程技術的學習李戚枝,在初步了解手工編程的基礎上,重點學習基於CAD/CAM軟體的互動式圖形編程技術。
第3階段:數控編程與加工練習,包括一定數量的實際產品的數控編程練習和實際加工練習。
五、學習方法與技巧
同其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一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提高數控編程技術的學習效率和質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幾點建議:
(1)集中精力打殲滅戰,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集中完成一個學習目標,並及時加以應用,避免進行馬拉松式的學習。
(2)對軟體功能進行合理的分類,這樣不僅可提高記憶效率,而且有助於從整體上把握軟體功能的應用。
(3)從一開始就注重培養規范的操作習慣,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這一點往往比單純學習技術更為重要。
(4)將平時所遇到的問題、失誤和學習要點記錄下來,這種積累的過程就是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六、如何學習CAM
互動式圖形編程技術的學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AM編程的要點)可分三個方面:
1、是學習CAD/CAM軟體應重點把握核心功能的學習,因為CAD/CAM軟體的應用也符合所謂的「20/80原則」,即80%的應用僅需要使用其20%的功能。
2、是培養標准化、規范化的工作習慣。對於常用的加工工藝過程應進行標准化的參數設置,並形成標準的參數模板,在各種產品的數控編程中盡可能直接使用這些標準的參數模板,以減少操作復雜度,提高可靠性。
3、是重視加工工藝的經驗積累,熟悉所使用的數控機床、刀具、加工材料的特性,以便使工藝參數設置更為合理。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實踐經驗是數控編程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能通過實際加工獲得,這是任何一本數控加工培訓教材都不可能替代的。雖然本書充分強調與實踐相結合,但應該說在不同的加工環境下所產生的工藝因素變化是很難用書面形式來表述完整的。
最後,如同學習其他技術一樣,要做到「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既要對完成學習目標樹立堅定的信心,同時又腳踏實地地對待每一個學習環節。
所以,只要你對數控編程感興趣,本人嚴重支持你去學它,前途無量啊。
本文參考地址:
...>>
問題三:數控編程怎樣做 20分 教你如何成為數控機床編程高手,建議初學者認真閱讀。要想成為一個數控高手(金屬切削類),從大學畢業進工廠起,最起碼需要6年以上的時間。他既要有工程師的理論水平,又要有高級技師的實際經驗及動手能力。第一步:必須是一個優秀的工藝員。數控機床集鑽、銑、鏜、鉸、攻絲等工序於一體。對工藝人員的技術素養要求很高。數控程序是用計算機語言來體現加工工藝的過程。工藝是編程的基礎。不懂工藝,絕不能稱會編程。其實,當我們選擇了機械切削加工這一職業,也就意味著從業早期是艱辛的,枯糙的。大學里學的一點基礎知識面對工廠里的需要是少得可憐的。機械加工的工程師,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經驗師。因此,很多時間必須是和工人們在一起,干車床、銑床、磨床,加工中心等;隨後在辦公室里編工藝、估材耗、算定額。你必須熟悉各類機床的性能、車間師傅們的技能水平。這樣經過2-3年的修煉,你基本可成為一個合格的工藝人員。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我建議剛工作的年輕大學生們,一定要虛心向工人師傅們學習,一旦他們能把數十年的經驗傳授與你,你可少走很多彎路。因為這些經驗書本上是學不到的,工藝的選擇是綜合考慮設備能力和人員技術能力的選擇。沒有員工的支持和信任,想成為優秀的工藝員是不可能的。通過這么長時間的學習與積累,你應達到下列技術水準和要求:1、 熟悉鑽、銑、鏜、磨、刨床的結構、工藝特點,2、 熟悉加工材料的性能。3、 扎實的刀具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刀具的常規切削用量等。4、 熟悉本企業的工藝規范、准則及各種工藝加工能達到的一般要求,常規零件的工藝路線。合理的材料消耗及工時定額等。5、 收集一定量的刀具、機床、機械標準的資料。特別要熟悉數控機床用的刀具系統。6、 熟悉冷卻液的選用及維護。7、 對相關工種要有常識性的了解。比如:鑄造、電加工、熱處理等。8、 有較好的夾具基礎。9、 了解被加工零件的裝配要求、使用要求。10、有較好的測量技術基礎。第二步:精通數控編程和計算機軟體的應用。這一點,我覺得比較容易,編程指令也就幾十個,各種系統大同小異。一般花1-2個月就能非常熟悉。自動編程軟體稍復雜些,需學造型。但對於cad基礎好的人來說,不是難事。另外,如果是手工編程,解析幾何基礎也要好!讀書人對這些知識的學習是最適應的。在實踐中,一個好程序的標準是:1、 易懂,有條理,操作者人人都能看懂。2、 一個程序段中指令越少越好,以簡單、實用、可靠為目的。從編程角度對指令的理解,我以為指令也就G00和G01,其他都為輔助指令,是方便編程才設置的。3、 方便調整。零件加工精度需做微調時最好不用改程序。比如,刀具磨損了,要調整,只要改刀具偏置表中的長度、半徑即可。4、 方便操作。程序編制要根據機床的操作特點來編,有利於觀察、檢查、測量、安全等。例如,同一種零件,同樣的加工內容,在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分別加工,程序肯定不一樣。在機械加工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有實踐經驗的同行,想必都會同意這句話吧!第三步:能熟練操作數控機床。這需要1-2年的學習,操作是講究手感的,初學者、特別是大學生們,心裡明白要怎麼干,可手就是不聽使喚。在這過程中要學:系統的操作方式、夾具的安裝、零件基準的找正、對刀、設置零點偏置、設置刀具長度補償、半徑補償,刀具與刀柄的裝、卸,刀具的刃磨、零件的測量(能熟練使用游標卡尺、千分卡、百分表、千分表、內徑杠桿表)等。最能體現操作水平的是:卧式加工中心和大型龍門(動粱、頂梁)加工中心。操作的練習需要悟性!有時真有一種「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意境!在數控車間你就靜下心來好好練吧!一般來說,從首件零件的加工到加工......>>
問題四:數控編程的步驟是?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一.工藝方案分析
?確定加工對象是否適合於數控加工(形狀較復雜,精度一致要求高)
?毛坯的選擇(對同一批量的毛坯餘量和質量應有一定的要求)。
?工序的劃分(盡可能採用一次裝夾、集中工序的加工方法)。
二.工序詳細設計
?工件的定位與夾緊。
?工序劃分(先大刀後小刀,先粗後精,先主後次,盡量「少換刀」)。
?刀具選擇。
?切削參數。
?工藝文件編制工序卡(即程序單),走刀路線示意圖。程序單包括:程序名稱,刀具型號,加工部位與尺寸,裝夾示意圖
三.編寫數控加工程序
?用UG設置編出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代碼(G,S,M)與程序格式。
?後處理程序,填寫程序單。
問題五:數控機床怎麼編程序 首先,要樹立一個觀念:想學好數控,必須對數控感興趣。
其次,再談如何學數控:
針對性的學習,學哪個系統,就去記哪個系統的G、M代碼,這很重要。
記熟了這些代碼,並知道什麼時候採用什麼代碼,就可以試著編寫些簡單的零件程序,增加熟練程度。
方便的東西懂得了多了,可以試著加工一些簡單的零件,這樣一來,理論實際相結合,很輕松的就學好數控了。
可以參考下面的模式:
G代碼 組別 解釋 ; G00 01 定位 (快速移動) ; G01 直線切削 ; . G02 順時針切圓弧 (CW,順時鍾) ; G03 逆時針切圓弧 (CCW,逆時鍾) ; G04 00 暫停 (Dwell) ; G09 停於精確的位置 ; G20 06 英制輸入 ; G21 公制輸入 ; G22 04 內部行程限位 有效 ; G23 內部行程限位 無效 ; G27 00 檢查參考點返回 ; G28 參考點返回 ; G29 從參考點返回 ; G30 回到第二參考點 ;G32 01 切螺紋 G40 07 取消刀尖半徑偏置 ;G41 刀尖半徑偏置 (左側) ;G42 刀尖半徑偏置 (右側) ;G50 00 修改工件坐標;設置主軸最大的 RPM ;G52 設置局部坐標系 ;G53 選擇機床坐標系 ;G70 00 精加工循環 ;G71 內外徑粗切循環 ;G72 台階粗切循環 ;G73 成形重復循環 ;G74 Z 向步進鑽削 ;G75 X 向切槽;G76 切螺紋循環 ;G80 10 取消固定循環 ;G83 鑽孔循環 ;G84 攻絲循環 ;G85 正面鏜孔循環 ;G87 側面鑽孔循環 ;G88 側面攻絲循環 ;G89 側面鏜孔循環 ;G90 01 (內外直徑)切削循環 ;G92 切螺紋循環 ;G94 (台階) 切削循環 ;G96 12 恆線速度控制 ;G97 恆線速度控製取消 ;G98 05 每分鍾進給率;G99 每轉進給率 代碼解釋G00 定位1. 格式 G00 X_ Z_ 這個命令把刀具從當前位置移動到命令指定的位置 (在絕對坐標方式下), 或者移動到某個距離處 (在增量坐標方式下)。 2. 非直線切削形式的定位 我們的定義是:採用獨立的快速移動速率來決定每一個軸的位置。刀具路徑不是直線,根據到達的順序,機器軸依次停止在命令指定的位置。 3. 直線定位 刀具路徑類似直線切削(G01) 那樣,以最短的時間(不超過每一個軸快速移動速率)定位於要求的位置。 4. 舉例 N10 G0 X100 Z65G01 直線插補1. 格式 G01 X(U)_ Z(W)_ F_ ;直線插補以直線方式和命令給定的移動速率從當前位置移動到命令位置。X, Z: 要求移動到的位置的絕對坐標值。U,W: 要求移動到的位置的增量坐標值。 2. 舉例① 絕對坐標程序 G01 X50. Z75. F0.2 ;X100.; ② 增量坐標程序G01 U0.0 W-75. F0.2 ;U50. 圓弧插補 (G02, G03)1. 格式 G02(G03) X(U)__Z(W)__I__K__F__ ;G02(G03) X(U)__Z(W)__R__F__ ;G02 C 順時鍾 (CW)G03 C 逆時鍾 (CCW)X, Z C在坐標系裡的終點U, W C 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距離I, K C 從起點到中心點的矢量 (半徑值)R C 圓弧范圍 (最大180 度)。2. 舉例① 絕對坐標系程序G02 X100. Z90. I50. K0. F0.2或G02 X......>>
問題六:數控機床怎樣進行編程序 數控編程方法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又稱數控機床編程)是指編程者(程序員或數控機床操作者)根據零件圖樣和工藝文件的要求,編制出可在數控機床上運行以完成規定加工任務的一系列指令的過程。具體來說,數控機床編程是由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開始到程序檢驗合格為止的全部過程。
數控機床編程步驟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
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計劃,以及確認與生產組織有關的問題,此步驟的內容包括:
確定該零件應安排在哪類或哪台機床上進行加工。 採用何種裝夾具或何種裝卡位方法。 確定採用何種刀具或採用多少把刀進行加工。 確定加工路線,即選擇對刀點、程序起點(又稱加工起點,加工起點常與對刀點重合)、走刀路線 、程序終點(程序終點常與程序起點重合)。 確定切削深度和寬度、進給速度、主軸轉速等切削參數。 確定加工過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卻液、是否需要換刀、何時換刀等。 2.數值計算
根據零件圖樣幾何尺寸,計算零件輪廓數據,或根據零件圖樣和走刀路線,計算刀具中心(或刀尖)運行軌跡數據。數值計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數控機床編程所需要的所有相關位置坐標數據。
3.編寫加工程序單
常用數控機床編程指令
一組有規定次序的代碼符號,可以作為一個信息單元存貯、傳遞和操作。
坐標字:用來設定機床各坐標的位移量由坐標地址符及數字組成,一般以X、Y、Z、U、V、W等字母開頭,後面緊跟「-」或「-」及一串數字。
准備功能字(簡稱G功能):
指定機床的運動方式,為數控系統的插補運算作準備由准備功能地址符「G」和兩位數字所組成,G功能的代號已標准化,見表2-3;一些多功能機床,已有數字大於100的指令,見表2-4。常用G指令:坐標定位與插補;坐標平面選擇;固定循環加工;刀具補償;絕對坐標及增量坐標等。
輔助功能字:用於機床加工操作時的工藝性指令,以地址符M為首,其後跟二位數字,常用M指令:主軸的轉向與啟停;冷卻液的開與停;程序停止等。
進給功能字:指定刀具相對工件的運動速度進給功能字以地址符「F」為首,後跟一串字代碼,單位:mm/min(對數控車床還可為mm/r)三位數代碼法:F後跟三位數字,第一位為進給速度的整數位數加「3」,後二位是進給速度的前二位有效數字。如1728mm/min指定為F717。二位數代碼法:F後跟二位數字,規定了與00~99相對應的速度表,除00與99外,數字代碼由01向98遞增時,速度按等比關繫上升,公比為1.12。一位數代碼法:對速度檔較少的機床F後跟一位數字,即0 ~9來對應十種預定的速度。直接指定法:在F後按照預定的單位直接寫上要求的進給速度。
主軸速度功能字:指定主軸旋轉速度以地址符S為首,後跟一串數字。單位:r/min,它與進給功能字的指定方法一樣。
刀具功能字:用以選擇替換的刀具以地址符T為首,其後一般跟二位數字,該數代表刀具的編號。
模態指令和非模態指令 G指令和M指令均有模態和非模態指令之分模態指令:也稱續效指令,一經程序段中指定,便一直有效,直到出現同組另一指令或被其他指令取消時才失效。見表2-3、表2-6 N001 G91 G01 X10 Y10 Z-2 F150 M03 S1500; N002 X15; N003 G02 X20 Y20 I20 J0; N004 G90 G00 X0 Y0 Z100 M02; 非模態指令:非續效指令,僅在出現的程序段中有效,下一段程序需要時必須重寫(如G04)。
在完成上述兩個步驟之後,即可根據已確定的加工方案(......>>
問題七:數控編程怎麼編整圓 G02\G03 X Y I J
編整圓的時候用I J
問題八:數控車床的編程方法是什麼啊??? 手工編程是指從零件圖紙分析、工藝處理、數值計算、編寫程序單、直到程序校核等各步驟的數控編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的全過程。手工編程適合於編寫進行點位加工或幾何形狀不太復雜的零件的加工程序,以及程序坐標計算較為簡單、程序段不多、程序編制易於實現的場合。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容易掌握,適應性較強。手工編程方法是編制加工程序的基礎,也是機床現場加工調試的主要方法,對機床操作人員來講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自動編程是指在計算機及相應的軟體系統的支持下,自動生成數控加工程序的過程。它充分發揮了計算機快速運算和存儲的功能。其特點是採用簡單、習慣的語言對加工對象的幾何形狀、加工工藝、切削參數及輔助信息等內容按規則進行描述,再由計算機自動地進行數值計算、刀具中心運動軌跡計算、後置處理,產生出零件加工程序單,並且對加工過程進行模擬。對於形狀復雜,具有非圓曲線輪廓、三維曲面等零件編寫加工程序,採用自動編程方法效率高,可靠性好。在編程過程中,程序編制人可及時檢查程序是否正確,需要時可及時修改。由於使用計算機代替編程人員完成了繁瑣的數值計算工作,並省去了書寫程序單等工作量,因而可提高編程效率幾十倍乃至上百倍,解決了手工編程無法解決的許多復雜零件的編程難題。
問題九:數控編程的步驟,具體的步驟是怎樣的? 1、分析零件圖 首先要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狀、尺寸、精度、批量、毛坯形狀和熱處理要求等,以便確定該零件是否適合在數控機床上加工,或適合在哪種數控機床上加工,同時要明確澆灌能夠的內容和要求。
2、工藝處理 在分析零件圖的基礎上進行工藝分析,確定零件的加工方法(如採用的工夾具、裝夾定位方法等)、加工線路(如對刀點、進給路線)及切削用量(如主軸轉速、進給速度和背吃刀量等)等工藝參數。
3、數值計算 耕根據零件圖的幾何尺寸、確定的工藝路線及設定的坐標系,計算零件粗、精加工運動的軌跡,得到刀琺數據。對於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如由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的輪廓加工,要計算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幾何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如果數控裝置無刀具補償功能,還要計算刀具中心的運動軌跡坐標。對於形狀比較復雜的零件(如由非圓曲線、曲面組成的零件),需要用直線段或圓弧段逼近,根據加工精度的要求計算出節點坐標值,這種數值計算要用計算機來完成。
4、編寫加工程序單 根據加工路線、切削用量、刀具號碼、刀具補償量、機床輔助動作及刀具運動軌跡,按照數控系統使用的指令代碼和程序段的格式編寫零件加工的程序單,並校核上述兩個步驟的內容,糾正其中的錯誤。
5、製作控制介質 把編制好的程序單上的內容記錄在控制介質上,作為數控裝置的輸入信息。通過程序的手工輸入或通信傳輸送入數控系統。
6、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 編寫的程序和制備好的控制介質,必須經過校驗和試刀才能正式使用。效驗的方法是直接將控制介質上的內容輸入到數控系統中讓機床空轉,一檢驗機床的運動軌跡是否正確。在有CRT圖形顯示的數控機床上,用模擬刀具與工件切削過程的方法進行檢驗更為方便,但這些方法只能檢驗運動是否正確,不能檢驗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還需要進行零件的首件試切。當發現有加工誤差時,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加以修正,直至達到零件圖紙的要求。
問題十:數控車床怎樣編程? 其實不管是什麼系統,它們的編程都是差不多的。下面有格式,只要學會他編程就會了。 G代碼 組別 解釋 ; G00 01 定位 (快速移動) ; G01 直線切削 ; . G02 順時針切圓弧 (CW,順時鍾) ; G03 逆時針切圓弧 (CCW,逆時鍾) ; G04 00 暫停 (Dwell) ; G09 停於精確的位置 ; G20 06 英制輸入 ; G21 公制輸入 ; G22 04 內部行程限位 有效 ; G23 內部行程限位 無效 ; G27 00 檢查參考點返回 ; G28 參考點返回 ; G29 從參考點返回 ; G30 回到第二參考點 ;G32 01 切螺紋 G40 07 取消刀尖半徑偏置 ;G41 刀尖半徑偏置 (左側) ;G42 刀尖半徑偏置 (右側) ;G50 00 修改工件坐標;設置主軸最大的 RPM ;G52 設置局部坐標系 ;G53 選擇機床坐標系 ;G70 00 精加工循環 ;G71 內外徑粗切循環 ;G72 台階粗切循環 ;G73 成形重復循環 ;G74 Z 向步進鑽削 ;G75 X 向切槽;G76 切螺紋循環 ;G80 10 取消固定循環 ;G83 鑽孔循環 ;G84 攻絲循環 ;G85 正面鏜孔循環 ;G87 側面鑽孔循環 ;G88 側面攻絲循環 ;G89 側面鏜孔循環 ;G90 01 (內外直徑)切削循環 ;G92 切螺紋循環 ;G94 (台階) 切削循環 ;G96 12 恆線速度控制 ;
G97 恆線速度控製取消 ;G98 05 每分鍾進給率;G99 每轉進給率
代碼解釋
G00 定位
1. 格式 G00 X_ Z_ 這個命令把刀具從當前位置移動到命令指定的位置 (在絕對坐標方式下), 或者移動到某個距離處 (在增量坐標方式下)。 2. 非直線切削形式的定位 我們的定義是:採用獨立的快速移動速率來決定每一個軸的位置。刀具路徑不是直線,根據到達的順序,機器軸依次停止在命令指定的位置。 3. 直線定位 刀具路徑類似直線切削(G01) 那樣,以最短的時間(不超過每一個軸快速移動速率)定位於要求的位置。 4. 舉例 N10 G0 X100 Z65
G01 直線插補
1. 格式 G01 X(U)_ Z(W)_ F_ ;直線插補以直線方式和命令給定的移動速率從當前位置移動到命令位置。X, Z: 要求移動到的位置的絕對坐標值。U,W: 要求移動到的位置的增量坐標值。
2. 舉例① 絕對坐標程序 G01 X50. Z75. F0.2 ;X100.; ② 增量坐標程序G01 U0.0 W-75. F0.2 ;U50.
圓弧插補 (G02, G03)
1. 格式 G02(G03) X(U)__Z(W)__I__K__F__ ;G02(G03) X(U)__Z(W)__R__F__ ;
G02 C 順時鍾 (CW)G03 C 逆時鍾 (CCW)X, Z C在坐標系裡的終點U, W C 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距離I, K C 從起點到中心點的矢量 (半徑值)R C 圓弧范圍 (最大180 度)。2. 舉例① 絕對坐標系程序G02 X100. Z90. I50. K0. F0.2或G02 X100. Z90. R50. F02;② 增量坐標系程序G02 U20. W-30. I50. K0. F0.2;或G02 U20. W-30. R50. F0.2;
......>>
3. 數控車床程序編程
其實說起來宏就是用公式來加工零件的,比如說橢圓,如果沒有宏的話,我們要逐點算出曲線上的點,然後慢慢來用直線逼近,如果是個光潔度要求很高的工件的話,那麼需要計算很多的點,可是應用了宏後,我們把橢圓公式輸入到系統中然後我們給出Z坐標並且每次加10um那麼宏就會自動算出X坐標並且進行切削,實際上宏在程序中主要起到的是運算作用..宏一般分為A類宏和B類宏.A類宏是以G65 Hxx P#xx Q#xx R#xx的格式輸入的,而B類宏程序則是
以直接的公式和語言輸入的和C語言很相似在0i系統中應用比較廣.由於現在B類宏程序的大量使
用很多書都進行了介紹這里我就不再重復了,但在一些老系統中,比如法蘭克OTD系統中由於它的MDI鍵盤上沒有公式符號,連最簡單的等於號都沒有,為此如果應用B類宏程序的話就只能在計算機上編好再通過RSN-32介面傳輸的數控系統中,可是如果我們沒有PC機和RSN-32電纜的話怎麼辦呢,那麼只有通過A類宏程序來進行宏程序編制了,下面我介紹一下A類宏的引用;
A類宏是用G65 Hxx P#xx Q#xx R#xx或G65 Hxx P#xx Qxx Rxx格式輸入的xx的意思就是數值,是以um級的量輸入的,比如你輸入100那就是0.1MM~~~~~.#xx就是變數號,關於變數號是什麼意思再不知道的的話我也就沒治了,不過還是教一下吧,變數號就是把數值代入到一個固定的地址中,固定的地址就是變數,一般OTD系統中有#0~~~#100~#149~~~#500~#531關閉電源時變數#100~#149被初始化成「空」,而變數#500~#531保持數據.我們如果說#100=30那麼現在#100地址內的數據就是30了,就是這么簡單.好現在我來說一下H代碼,大家可以看到A類宏的標准格式中#xx和xx都是數值,而G65表示使用A類宏,那麼這個H就是要表示各個數值和變數號內的數值或者各個變數號內的數值與其他變數號內的數值之間要進行一個什麼運算,可以說你了解了H代碼A類宏程序你基本就可以應用了,好,現在說一下H代碼的各個含義:
以下都以#100和#101和#102,及數值10和20做為例子,應用的時候別把他們當格式就行,
基本指令:
H01賦值;格式:G65H01P#101Q#102:把#102內的數值賦予到#101中
G65H01P#101Q#10:把10賦予到#101中
H02加指令;格式G65 H02 P#101 Q#102 R#103,把#102的數值加上#103的數值賦予#101
G65 H02 P#101 Q#102 R10
G65 H02 P#101 Q10 R#103
G65 H02 P#101 Q10 R20
上面4個都是加指令的格式都是把Q後面的數值或變數號內的數值加上R後面的數
值或變數號內的數值然後等於到P後面的變數號中.
H03減指令;格式G65 H03 P#101 Q#102 R#103,把#102的數值減去#103的數值賦予#101
G65 H03 P#101 Q#102 R10
G65 H03 P#101 Q10 R#103
G65 H03 P#101 Q20 R10
上面4個都是減指令的格式都是把Q後面的數值或變數號內的數值減去R後面的數
值或變數號內的數值然後等於到P後面的變數號中.
H04乘指令;格式G65 H04 P#101 Q#102 R#103,把#102的數值乘上#103的數值賦予#101
G65 H04 P#101 Q#102 R10
G65 H04 P#101 Q10 R#103
G65 H04 P#101 Q20 R10
上面4個都是乘指令的格式都是把Q後面的數值或變數號內的數值乘上R後面的數
值或變數號內的數值然後等於到P後面的變數號中.
H05除指令;格式G65 H05P#101 Q#102 R#103,把#102的數值除以#103的數值賦予#101
G65 H05 P#101 Q#102 R10
G65 H05 P#101 Q10 R#103
G65 H05 P#101 Q20 R10
上面4個都是除指令格式都是把Q後面的數值或變數號內的數值除以R後面的數
值或變數號內的數值然後等於到P後面的變數號中.(余數不存,除數如果為0的話會出現112報警)
三角函數指令:
H31 SIN正玄函數指令:格式G65 H31 P#101 Q#102 R#103;含義Q後面的#102是三角形的斜邊R後面的#103內存的是角度.結果是#101=#102*SIN#103,也就是說可以直接用這個求出三角形的另
一條邊長.和以前的指令一樣Q和R後面也可以直接寫數值.
H32 COS余玄函數指令:格式G65 H32 #101 Q#102 R#103;含義Q後面的#102是三角形的斜邊
R後面的#103內存的是角度.結果是#101=#102*COS#103,也就是說可以直接用這個求出三角形的
另一條邊長.和以前的指令一樣Q和R後面也可以直接寫數值.
H33和H34本來應該是TAN 和ATAN的可是經過我使用得數並不準確,希望有知道的人能夠告訴我是為什麼?
開平方根指令:
H21;格式G65 H21 P#101 Q#102 ;意思是把#102內的數值開了平方根然後存到#101中(這個指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車橢圓的時候沒有開平方跟的指令是沒可能用宏做到的.
無條件轉移指令:
H80;格式:G65 H80 P10 ;直接跳到第10程序段
有條件轉移指令:
H81 H82 H83 H84 H85 H86 ,分別是等於就轉的H81;不等於就轉的H82;小於就轉的H83;大於就轉的H84;小於等於就轉的H85;大於等於就轉的H86;
格式:G65 H8x P10 Q#101 R#102;將#101內的數值和#102內的數值相比較,按上面的H8x的碼帶入H8x中去,如果條件符合就跳到第10程序段,如果不符合就繼續執行下面的程序段.
用 戶 宏 程 序
能完成某一功能的一系列指令像子程序那樣存入存儲器,用一個總指令來它們,使用時只需給出這個總指令就能執行其功能。
l 所存入的這一系列指令——用戶宏程序
l 調用宏程序的指令————宏指令
l 特點:使用變數
一. 變數的表示和使用
(一) 變數表示
#I(I=1,2,3,…)或#[<式子>]
例:#5,#109,#501,#[#1+#2-12]
(二) 變數的使用
1. 地址字後面指定變數號或公式
格式:<地址字>#I
<地址字>-#I
<地址字>[<式子>]
例:F#103,設#103=15則為F15
Z-#110,設#110=250則為Z-250
X[#24+#18*COS[#1]]
2. 變數號可用變數代替
例:#[#30],設#30=3則為#3
3. 變數不能使用地址O,N,I
例:下述方法下允許
O#1;
I#26.00×100.0;
N#3Z200.0;
4. 變數號所對應的變數,對每個地址來說,都有具體數值范圍
例:#30=1100時,則M#30是不允許的
5. #0為空變數,沒有定義變數值的變數也是空變數
6. 變數值定義:
程序定義時可省略小數點,例:#123=149
MDI鍵盤輸一. 變數的種類
1. 局部變數#1~#33
一個在宏程序中局部使用的變數
例:A宏程序B宏程序
……
#10=20X#10不表示X20
……
斷電後清空,調用宏程序時代入變數值
2. 公共變數#100~#149,#500~#531
各用戶宏程序內公用的變數
例:上例中#10改用#100時,B宏程序中的
X#100表示X20
#100~#149斷電後清空
#500~#531保持型變數(斷電後不丟失)
3. 系統變數
固定用途的變數,其值取決於系統的狀態
例:#2001值為1號刀補X軸補償值
#5221值為X軸G54工件原點偏置值
入時必須輸入小數點,小數點省略時單位為μm
一. 運算指令
運算式的右邊可以是常數、變數、函數、式子
式中#j,#k也可為常量
式子右邊為變數號、運算式
1. 定義
#I=#j
2. 算術運算
#I=#j+#k
#I=#j-#k
#I=#j*#k
#I=#j/#k
3. 邏輯運算
#I=#JOK#k
#I=#JXOK#k
#I=#JAND#k
4. 函數
#I=SIN[#j] 正弦
#I=COS[#j] 餘弦
#I=TAN[#j] 正切
#I=ATAN[#j] 反正切
#I=SQRT[#j]平方根
#I=ABS[#j]絕對值
#I=ROUND[#j]四捨五入化整
#I=FIX[#j]下取整
#I=FUP[#j]上取整
#I=BIN[#j]BCD→BIN(二進制)
#I=BCN[#j]BIN→BCD
1. 說明
1) 角度單位為度
例:90度30分為90.5度
2) ATAN函數後的兩個邊長要用「1」隔開
例:#1=ATAN[1]/[-1]時,#1為了35.0
3) ROUND用於語句中的地址,按各地址的最小設定單位進行四捨五入
例:設#1=1.2345,#2=2.3456,設定單位1μm
G91X-#1;X-1.235
X-#2F300;X-2.346
X[#1+#2];X3.580
未返回原處,應改為
X[ROUND[#1]+ROUND[#2]];
4) 取整後的絕對值比原值大為上取整,反之為下取整
例:設#1=1.2,#2=-1.2時
若#3=FUP[#1]時,則#3=2.0
若#3=FIX[#1]時,則#3=1.0
若#3=FUP[#2]時,則#3=-2.0
若#3=FIX[#2]時,則#3=-1.0
5) 指令函數時,可只寫開頭2個字母
例:ROUND→RO
FIX→FI
6) 優先順序
函數→乘除(*,1,AND)→加減(+,-,OR,XOR)
例:#1=#2+#3*SIN[#4];
7) 括弧為中括弧,最多5重,園括弧用於注釋語句
例:#1=SIN[[[#2+#3]*#4+#5]*#6];(3重)
一. 轉移與循環指令
1.無條件的轉移
格式:GOTO1;
GOTO#10;
2.條件轉移
格式:IF[<條件式>]GOTOn
條件式:
#jEQ#k 表示=
#jNE#k 表示≠
#jGT#k 表示>
#jLT#k 表示<
#jGE#k 表示≥
#jLE#k 表示≤
例:IF[#1GT10]GOTO100;
…
N100G00691X10;
例:求1到10之和
O9500;
#1=0
#2=1
N1IF[#2GT10]GOTO2
#1=#1+#2;
#2=#2+1;
GOTO1
N2M301.循環
格式:WHILE[<條件式>]DOm;(m=1,2,3)
…
…
…
ENDm
說明:1.條件滿足時,執行DOm到ENDm,則從DOm的程序段
不滿足時,執行DOm到ENDm的程序段
2.省略WHILE語句只有DOm…ENDm,則從DOm到ENDm之間形成死循環
3.嵌套
4.EQNE時,空和「0」不同
其他條件下,空和「0」相同
例:求1到10之和
O0001;
#1=0;
#2=1;
WHILE[#2LE10]DO1;
#1=#1+#2;
#2=#2+#1;
END1;
M30;
請採納。
4. 數控編程怎樣做
教你如何成為數控機床編程高手,建議初學者認真閱讀。
要想成為一個數控高手(金屬切削類),從大學畢業進工廠起,最起碼需要6年以上的時間。他既要有工程師的理論水平,又要有高級技師的實際經驗及動手能力。
第一步:必須是一個優秀的工藝員。數控機床集鑽、銑、鏜、鉸、攻絲等工序於一體。對工藝人員的技術素養要求很高。數控程序是用計算機語言來體現加工工藝的過程。工藝是編程的基礎。不懂工藝,絕不能稱會編程。
其實,當我們選擇了機械切削加工這一職業,也就意味著從業早期是艱辛的,枯糙的。大學里學的一點基礎知識面對工廠里的需要是少得可憐的。機械加工的工程師,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經驗師。因此,很多時間必須是和工人們在一起,干車床、銑床、磨床,加工中心等;隨後在辦公室里編工藝、估材耗、算定額。你必須熟悉各類機床的性能、車間師傅們的技能水平。這樣經過2-3年的修煉,你基本可成為一個合格的工藝人員。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我建議剛工作的年輕大學生們,一定要虛心向工人師傅們學習,一旦他們能把數十年的經驗傳授與你,你可少走很多彎路。因為這些經驗書本上
是學不到的,工藝的選擇是綜合考慮設備能力和人員技術能力的選擇。沒有員工的支持和信任,想成為優秀的工藝員是不可能的。通過這么長時間的學習與積累,你應達到下列技術凱春水準和要求:
1、 熟悉鑽、銑、鏜、磨、刨床的結構、工藝特點,
2、 熟悉加工材料的性能。
3、 扎實的刀具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刀具的常規切削用量等。
4、 熟悉本企業的工藝規范、准則及各種工藝加工能達到的一般要求,常規零件的工藝路線。合理的材料消耗及工時定額等。
5、 收集一定量的刀具、機床、機械標準的資料。特別要熟悉數控機床用的刀具系統。
6、 熟悉冷卻液的選用及維護。
7、 對相關工種要有常識性的了解。比如:鑄造、電加工、熱處理等。
8、 有較好的夾具基礎。
9、 了解被加工零件的裝配要求、使用要求。
10、有較好的測量技術基礎。
第二步耐鬧:精通數控編程和計算機軟體的應用。
這一點,我覺得比較容易,編程指令也就幾十個,各種系統大同小異。一般花1-2個月就能非常熟悉。自動編程軟體稍復雜些,需學造型。但對於cad基礎好的人來說,不是難事。另外,如果是手工編程,解析幾何基礎也要好!讀書人對這些知識的學習是最適應的。在昌孫罩實踐中,一個好程序的標準是:
1、 易懂,有條理,操作者人人都能看懂。
2、 一個程序段中指令越少越好,以簡單、實用、可靠為目的。從編程角度對指令的理解,我以為指令也就G00和G01,其他都為輔助指令,是方便編程才設置的。
3、 方便調整。零件加工精度需做微調時最好不用改程序。比如,刀具磨損了,要調整,只要改刀具偏置表中的長度、半徑即可。
4、 方便操作。程序編制要根據機床的操作特點來編,有利於觀察、檢查、測量、安全等。例如,同一種零件,同樣的加工內容,在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分別加工,程序肯定不一樣。在機械加工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有實踐經驗的同行,想必都會同意這句話吧!
第三步:能熟練操作數控機床。
這需要1-2年的學習,操作是講究手感的,初學者、特別是大學生們,心裡明白要怎麼干,可手就是不聽使喚。在這過程中要學:系統的操作方式、夾具的安裝、零件基準的找正、對刀、設置零點偏置、設置刀具長度補償、半徑補償,刀具與刀柄的裝、卸,刀具的刃磨、零件的測量(能熟練使用游標卡尺、千分卡、百分表、千分表、內徑杠桿
表)等。最能體現操作水平的是:卧式加工中心和大型龍門(動粱、頂梁)加工中心。
操作的練習需要悟性!有時真有一種「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意境!
在數控車間你就靜下心來好好練吧!
一般來說,從首件零件的加工到加工精度合格這一過程都是要求數控編程工藝員親自
完成。你不能熟練操作機床,這一關是過不了的。
第四步:必須有良好的工裝夾具基礎和測量技術水平。
我這里把工裝夾具及測量技術單列一條是因為:它對零件加工質量起到與機床精度一樣重要的作用,是體現工藝人員水平的標志之一。整個工藝系統:機床精度是機床生產廠保證的,刀具及切削參數是刀具商提供的,一般問題都不大,只有工裝夾具是工藝人員針對具體零件專門設計的,大凡上數控機床的零件都是有一定難度的,因而往往會出現難於預料的問題,我從事數控機床用戶零件切削調試10來年,不要整改的夾具還真沒碰上過。
調試時,首件零件加工不合格,一半以上原因是由於夾具的定位、夾壓點、夾緊力不合理引起的。夾具方面的原因分析難度在於只能定性,很難定量。如對夾具設計、零件裝夾沒有經驗的話,那困難就大了。在這方面的學習,建議向做精密坐標鏜床的高級技師們請教。精準的測量水平時從事機加工的基本功之一,要能熟練使用游標卡尺、千分卡、百分表、千分表、內徑杠桿表、卡鉗等。有時零件加工,三坐標測量儀是指望不上的。必須靠手工測量。試想,零件都量不準確,哪個領導和工人師傅會信任你?
練好測量技術可要花很長時間喲!
第五步 熟悉數控機床。精通數控機床的維護保養。
所謂熟悉數控機床,應做到:
1、 熟悉數控電氣元件及控制原理。能說出電箱里各個元件的名稱及作用,能看懂電氣原理圖。能根據電氣報警號,查出報警內容。
2、 了解滾珠絲桿的結構、傳動原理。清楚哪些因素對機床精度的影響比較大。
3、 了解機床絲桿兩端軸承的結構及對機床精度的影響。
4、 了解機床的潤滑系統(軸承、主軸、各運動副、齒輪箱等),清楚各潤滑點的分布。機床潤滑油的牌號及每周或每月油的正常消耗量。
5、 了解機床的致冷系統:切削(水、氣)冷卻、主軸冷卻、電箱冷卻等
6、 了解機床的主傳動結構,每台機床轉速與扭矩之間具體數據特性。
7、 了解機床導軌副特點:是線軌還是滑軌,剛性(承載能力)如何?
8、 能排除常見操作故障(如:超極限、刀庫刀號出錯等)
9、 精通機床的各項精度(靜態、動態)指標及檢測方法。
10、熟悉刀庫機構及換刀原理。
以上幾條沒有3年以上的時間鍛煉,恐怕是很難達到要求的。而且很多企業還不具備學習的條件。建議多向設備維修部門的師傅請教。
機床的維護保養細節我就不多講了,各企業都有各自的經驗和標准。
機床維護保養重點在於「養」,平時應該注意(應做好長期記錄):
1、 每天開機注意機床各軸的啟動載荷變化是否正常,這點很重要,啟動載荷變化不正常,就意味著運動副或傳動副的阻力變化了,得趕緊停機檢查。否則,時間一長,對機床的損害極大;
2、 注意潤滑油的正常消耗量。過多過少,都必須檢查。
3、 勤清洗電箱空調濾網和通風口濾網。電箱內部電源模塊、驅動模塊的集成電路板一旦粘染含有鐵粉的灰塵,那機床會出現莫名其妙的報警,修都修不好。就等換板子吧!
第六 培養良好的習慣,適應數控加工的特點。
(這一條是我個人所見,是否合理,大家可以討論。)
適合數控加工的高手應該是謙遜、嚴謹,冷靜,思維縝密,做事有條理而又有主見的人。
1、一些大型零件的加工,不但加工內容多,還有空間三維坐標的轉換。加工軌跡的計算非常復雜和難以確定,如果考慮問題不細致、全面,計算不精確,調試時程序修改越改越亂,出錯的概率就大。「三思而後行」用在這里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2、零件調試過程是多人合作的過程,其中包括操作工、檢驗員、夾具設計、夾具裝配人員等。出現問題時,要多征詢他們的意見,多做試驗,切忌武斷下定論。對出錯的員工不要過多責備,要有「慈悲」的心態。
3、數控機床的工作是靠指令來控制的,調試時,在「啟動」按鈕按下去之前,你必須十分是清楚機床運行的軌跡。要嚴謹、細致,千萬不能讓機床先動了再說。一旦程序有誤或補償參數不正確,或選錯了坐標系。輕則報廢零件,重則出安全事故。脾氣暴糙、做事無頭緒,而且屢教不改者是不適應數控機床操作的。
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原來我們公司十多位用戶調試切削工藝員,都是見多識廣、經驗老到之輩,可沒有哪一個、哪一年不撞斷過刀具的。
4、調試加工時出現問題,要冷靜,千萬不能慌張,再出現誤操作。心理素質要好。
5、零件調試多次不合格時,做分析要有條理,給出責任要有依據。某些相關部門出於各種原因,會給出各種解釋,這時你要有主見,記住:做錯一件事不要緊,卻不能選錯做事的方法。
6、一個工藝員,因受環境所限,技術能力總是有局限性的。加上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永遠有提高的空間。當工廠內部的技術都已消化後,眼光要放外,緊跟國內外先進的加工技術,學習、消化。在技術方面做好老闆的參謀。
以上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數控編程高手,其實說到底,應該有高級工藝師、高級技師水平的編程員。
5. mastercam難題,高手救急啊!!
機械CAD/CAM技術
實 驗 指 導 書
單 位: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系
實驗地點:機械CAD/CAM實驗室
山 東 理 工 大 學
2005年10月10日
實驗一 簡單零件的幾何造型設計
一、實驗目的
通過對CAD/CAM軟體的使用,熟練掌握運用AutoCAD2000軟體進行簡單零件的線框造型、表面造型、實體造型的方法。
二、實驗內容(以AutoCAD2000軟體為基礎)
1、簡單零件的線框造型
線框模型描述的是三維對象的框架,由描述對象的點、線和曲線組成,沒有面和體的信息。
(1)利用二維對象創建線框模型
繪圖時採用二維空間繪制對象。將其移動到三維空間的合適位置上。
(2)利用直線和樣條曲線創建線框模型
用戶使用line命令和spline命令創建三維直線和三維樣條曲線,創建時要輸入三維空間點的坐標(x,y,z)。
(3)利用三維多線段創建線框模型
選擇「繪圖→3D多線段」或3DPOLY命令行啟動三維多線段繪圖命令繪制三維線框圖,最後,選擇「閉合」命令。
2、簡單零件的表面造型
表面模型不僅包含三維對象的邊界,而且包含它的表面特徵,AutoCAD下的表面模型實際上是用平面網格來模擬對象的曲面,小平面的數目越多,組合起來越近似曲面。
建立表面模型的命令可以用「繪圖」→「表面」子菜單或「曲面」工具欄。
(1)創建三維曲面
利用菜單「繪圖→表面→三維表面」或「3D」工具欄創建系統提供的基本表面對象即:長方體表面、圓錐面、下半球面、上半球面、網格、方棱錐面、球面、圓環面和楔體表面。在選擇了各選項後,系統會提示用戶輸入相應的參數。
(2)創建旋轉曲面
主要是將對弊租象繞軸旋轉來創建旋轉曲面。
採用菜單「繪圖→表面→旋轉曲面」或命令行「REVSURE」創建旋轉曲面,其中路徑曲線可以是直線、多線段、樣條曲線、圓弧或橢圓弧。
(3)創建平移曲面
將路徑曲線沿方向矢量平移後創建平移曲面。
採用菜單「繪圖→表面→兄晌平移曲面」,其中路徑曲線可以是直線、多線段、樣條曲線、圓弧或橢圓弧。方向矢量用來指明拉伸的方向和長度,可以是直線或非閉合的多線段。
(4)創建直紋曲面
在兩個對象之間創建直紋曲面
採用菜單「繪圖→表面→直紋曲面」創建,用戶可以用兩個不同的對象來定義直紋曲面的邊界,如直線、多線段、樣條曲線、圓弧或橢圓弧等。這兩個對象必須是同時閉合或打開。
(5)創建邊界曲面
利用4條相連的邊進行插值獲得邊界曲面。
採用菜單「繪圖→表面→邊界曲面」創建,用戶可以選擇直線、多線段、樣條曲線、圓弧或橢圓弧等作為邊線。這些邊必須是首尾相連,形成閉合曲線。
3、簡單零件的實體造型
實體造型的信息在三維模型中信息最完整,不僅描述三維對象的表面,而且完整的描述了三維對象的體積特徵,autocad提供了基本的三維體素: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楔體、圓環體。利用基本體素之間的並、交、叉運算生成復雜的實體。
建立實體模型採用「繪圖→實體」子菜單或「實體」工具欄。
(1)創建基本體素
用於創建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楔體、圓環體等基本體素。
使用菜單「繪圖→實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楔體/圓環體」等相關命令,根據命令行的提示,輸入相應的數據創建對應的實體形狀。
(2)創建旋轉實體
採用菜單「繪圖→實體→旋轉」創建。
旋轉的對象年、必須是封閉的二維對象,可以是二維多線段、多邊形、矩形、圓或橢圓。
(3)創建組合實體
用戶使用「並集」、「差集」和「交集」命令創建復雜的組合實體。
「並集」用於將兩個以上的實體合並成一個組合的實體,菜單為「編輯→實體編輯→並集」。
「差集」是從一些實體中減去另一些實體。菜單為「編輯→實體編輯→差集」。
「交集」是使兩個或兩個以上實體的公共部分創建實體。菜單為「編輯→實體編輯→交集」。
實驗一 簡單零件的幾何造型設計
實 驗 報 告
1.實驗名稱、實驗方法與條件
2.實驗設備機型、應用軟體介紹
3.實驗軟體運行和操作
4.實驗軟體運行結果
實驗二 簡單零件的特徵造型設計
一、實驗目的
通過對CAD/CAM軟體的使用,熟練掌握運用SolidWorks軟體進行簡單零件進行特徵造型的方法。
二、實驗內容(以SolidWorks軟體為基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對CAD、CAM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CIMS的出現,將產品需求、分析、設計租塵兆開發、製造生產、質量檢測、售後服務等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的信息有效地集成起來。特徵建模能表現出產品的功能結構和工程含義。
零件模型是由各種特徵生成的,零件的模型設計過程就是特徵的累積過程。包括簡單特徵的疊加、切除、相交等。
1、基礎建模造型
(1)拉伸特徵
拉伸特徵是SolidWorks建模中最常用的特徵建模之一,它是將一個二維草圖繪制的平面圖形,沿與草圖平面垂直的方向拉伸一段距離後所形成的特徵。常用的長方體、圓柱體、稜柱體等都可以用該命令來實現造型。其基本要素為:
a 草圖:用於定義拉伸特徵的基本輪廓,是拉伸特徵最基本的要素,通常要求草圖為封閉的二維圖形,並且不能存在自交叉現象。基本操作為:點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繪圖】命令,便會出現繪圖工具欄,根據要拉伸的實體繪制截面的輪廓形狀。然後點擊【智能尺寸標注】命令,對繪制的輪廓線進行尺寸約束,得到草圖。點擊界面右上角的【退出草圖】命令。
b 拉伸方向:垂直草圖方向為拉伸特徵的拉伸方向,拉伸特徵有正、反兩個方向。
基本操作為:點擊【拉伸】命令,界面的左側將會出現拉伸屬性管理器,拉伸方向可通過點擊屬性管理器中的【反向】命令按鈕進行選擇,同時在繪圖區會顯示相應的拉伸方向。
c 終止條件:用於定義拉伸特徵在拉伸方向上的終止位置,也即三維實體在拉伸方向上的長度。在拉伸屬性管理器中定義了7種不同形式的終止類型:【給定深度】、【完全貫穿】、【成型到下一面】、【成型到一面】、【成型到離指定面指定的距離】、【兩側對稱】、【成型到一頂點】,根據繪圖需要通過下拉對話框選擇終止條件。
(2)旋轉特徵
在旋轉特徵中,草圖圍繞中心線旋轉,從而形成了旋轉特徵,旋轉特徵類似於機械加工中的車削加工。旋轉特徵可用於環形零件、球體、階梯軸等零件的加工。其基本要素為:
a 中心線:在定義旋轉零件特徵形狀時,必須有一條中心線,用於指定旋轉特徵的旋轉中心位置,是旋轉特徵的必要條件,只有草圖存在中心線時,【旋轉凸台/基體】按鈕才能被激活。在建立旋轉特徵前,應使作為旋轉中心的中心線保持被選中狀態。
b 草圖:是旋轉所得的零件的剖面形狀,必須位於旋轉中心線的一側,它不能與中心線在一個孤立的點上接觸
基本操作為:在草圖中選中旋轉中心線,點擊【旋轉凸台/基體】命令,界面的左側將會出現旋轉屬性管理器,可在其中對參數進行設置。【旋轉參數】選項卡中給出了【旋轉類型】、【反向】、【旋轉角度】等參數。【薄壁特徵】選項用於定義一個具有薄壁特徵的模型,若選中該復選框,則可以建立一個薄壁模型,其中給出了【旋轉類型】、【反向】、【厚度】等參數。
2、附加建模特徵
附加建模是指在不改變基本特徵主要形狀的前提下,對已有特徵進行局部修飾的特徵建模方法,如倒角、筋、抽殼、鏡像、圓周陣列、線性陣列等。
(1)圓角特徵
將銳利的幾何形體邊界變為圓滑過渡的特徵方法稱為圓角特徵,應用圓角特徵可以在零件上生成一個內圓角或外圓角。
基本操作步驟為:點擊【特徵】工具欄中的【圓角】按鈕,在特徵管理器處就會出現【圓角】屬性管理器,在【圓角類型】和【圓角項目】選項卡中可設置【等半徑】、【變半徑】、【面圓角】、【完整圓角】等圓角屬性,從而生成不同的圓角過渡特徵。
(2)線性陣列
如果想生成多個結構相同且呈現型規則排列的結構時,不許要重復構建,只要建立一個相同的結構,然後利用線性陣列特徵及即可創建。具體實現方法為:
a 啟動線性陣列命令:單擊【特徵】工具欄上的線【性陣列】按鈕,或選擇菜單欄中的【插入】→【陣列/鏡像】→【線性陣列】選項,將出現線性陣列特徵的屬性管理器。
b 設置線性陣列的屬性:
設置陣列方向:先單擊管理器中方向1選相中的陣列方向後的框,然後在繪圖區選擇已知邊線作為陣列方向,觀察繪圖區的方向預覽,如果設計方向相反,單擊【反向】按鈕;陣列實體間距和陣列的個數:在間距框和實例數框中分別輸入間距值和陣列實例值;陣列特徵選擇:在繪圖區或用特徵管理器選擇要陣列實體特徵,其名稱將出現在【要陣列的特徵】下拉框中。選擇需要跳過的陣列位置,如果想剔除某個特徵陣列個體,選擇【要跳過的實例】選項卡,然後在繪圖區中單擊這些陣列個體即可。
c 實現線性陣列
單擊屬性管理器中的【確定】按鈕,可實現線性陣列。
實驗二 簡單零件的特徵造型設計
實 驗 報 告
1.實驗名稱、實驗方法與條件
2.實驗設備機型、應用軟體介紹
3.實驗軟體運行和操作
4.實驗軟體運行結果
實驗三 計算機輔助工藝規程設計(CAPP)
一、目的與要求
1.了解應用計算機輔助編制工藝過程的條件、方法與步驟。
2.熟悉和應用軟體,編制工藝過程卡片、工序卡、編寫技術文檔。
3.應用開目CAPP實驗軟體,學會派生式CAPP系統的一般操作方法,增加對CAPP的深刻認識。
二、原理概述
傳統的工藝過程編制工作是一種純粹的手工腦力勞動,不僅勞動量大、工作繁瑣,而且編程質量完全取決於工藝技術人員的經驗和知識水平。不同的人對同一零件所編制的工藝過程往往大不相同,從而形成生產中工藝過程方案的多樣化,給組織生產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困難和生產費用的浪費。
此外,一個工藝師經過了長期的生產實踐,才能具有編制工藝過程必須具備的加工設備、刀具、夾具、技術測量等方面的廣泛知識和編制出較好的符合生產實際條件的工藝過程文件,而這樣的編程人員卻是生產中最為短缺的。
因此,用計算機輔助編制工藝過程方法已受到國內外製造業的普遍重視。一個好的CAPP系統,不僅可以降低對工藝編制人員技能水平的要求,減少工藝過程編制的時間,減少工藝編制的費用,而且編出的工藝過程一致性好,便於克服生產中工藝過程的多樣性,促進工藝過程的規范化和標准化。
CAPP的研究與發展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自1965年Niebel首次提出CAPP思想,到90年代中期研發出多種不同原理、不同工藝類型和對象的CAPP。
(一)檢索型:(又稱派生型)
技術核心:按結構和工藝的相似性將零件分成族,為每個零件族制定一個典型的工藝規程。
創建過程:輸入擬設計工藝的零件信息,自動查找其所屬族,調出族的典型工藝,按輸入的零件信息生成一個新工藝規程,經人機對話修改而成。
軟體舉例:1982年上海同濟大學研發的TOJI CAPP。
(二)生成型:(又稱創成型)
技術核心:決策模型的決策表、決策樹,和邏輯推理機。
創建過程:由決策表來描述工件各構成面的邏輯依存關系;由決策樹根據現有條件選擇加工方法;用邏輯推理作出決策,生成一個工藝規程。
軟體舉例:1987年北京航空學院研發的BH CAPP。
(三)智能型:(又稱專家系統)
技術核心:用綜合資料庫存儲零件信息;用知識庫存儲某領域的專業門知識――與企業條件有關的知識,如設備,工藝習慣等。 與企業條件無關的知識,即一般規律如先裝夾後加工,先粗車後精車。
創建過程:用推理控制決策,依據知識庫的知識推導出結論,設計出一個工藝規程。
軟體舉例:1982年日本東京大學的 TOM CAPP
存在問題:
1.三種類型的CAPP都需由用戶提供生產條件、標准工藝,這樣開發出的CAPP是定製的,不能成為商品廣泛銷售。
2.三種CAPP的設計思想都是希望用軟體來取代工藝師去設計工藝規程,而軟體所具有的知識是人賦予的,隨著技術的進步軟體所具有的知識會「老化」。
(四)開目CAPP簡介
1.特點
(1)集成化
a.集成了工藝師需用的開目CAD功能,並自動獲取零件的基本信息;可將工藝卡片中的相關信息自動傳遞給開目BOM,以實現工裝、工時、材料等的匯總。
b.能與其他CAD、PDM、MIS、MRPⅡ系統集成,並提供相關介面,用戶可進行二次開發;可與多種資料庫介面,實現文件格式互換。
(2)實用化
a.工序簡圖的生成方便,可直接提取零件的外輪廓和加工面,並提供夾具庫;
b.可嵌入多種格式的圖形、圖像,如*.bmp、*.jpg、*.dwg、*.igs等,並可對其進行編輯;
c.內置的「電子手冊」中有《機械加工工藝手冊》上的機床技術參數及切削用量;工藝資源管理器中包含大量豐富、實用、符合國標的工藝資源資料庫;公式管理器中包含有大量的材料定額和工時定額計算公式。
d.靈活的工藝文件輸出方式:可輸出所有的工藝文件或指定的某幾道工序。
(3)工具化
a.開目CAPP自帶繪圖系統,可任意繪制各種工藝表格;
b.利用表格定義和工藝規程管理工具可任意設計各種類型的工藝;
c.利用工藝資源管理器和公式管理器可任意創建工藝資源和公式;
d.任意創建自己的零件分類規則,每一分類都可建一相應的典型工藝,供設計時參考。
(4)網路化
a.所有客戶端可以使用伺服器上的表格和配置文件;
b.工藝資源資料庫基於網路資料庫環境,工藝設計資源共享,確保數據的一致和安全。
2.開目CAPP的功能模塊
模 塊 功 能 模 塊 功 能
工藝文件編制 繪製表格、生成工藝規程文件(過程卡和工序卡)、通用技術文件(設計任務書等),繪制工序簡圖; 表格定義 為各企業定製自己的工藝表格
工藝文件瀏覽 用於瀏覽開目CAPP編制的各類文件 公式管理器 管理工藝設計中用到的公式
列印中心 用於CAD、CAPP文件的拼圖輸出 工藝資源管理器 管理企業的工藝資源
工藝規程類型管理 為各工藝規程配置相應表格
本實驗用CAPP系統,只包括編制工藝用的模塊,公式管理器模塊和工藝資源管理器模塊。
3.系統運行環境
本實驗系統可在微型計算機及其兼容機上運行,使用Windous98/2000/NT操作系統。
本實驗系統由於生產環境不明確,因此機床的選擇沒有型號、切削用量和工時定額均沒有條件列入。
三、實驗方法與步驟(以開目CAPP軟體為基礎)
(一)工藝規程設計步驟
1.調出需要設計工藝規程的圖紙和工藝過程卡
操作步驟:啟動CAPP系統→進入工藝內容編制模塊→選擇設計內容→選擇工藝規程→調出設計用圖紙。
2.編寫工藝過程卡
操作步驟:調出過程卡→編輯表頭區→編輯表中區→文件存儲
1)編寫表頭區
可採用手工填寫和庫查詢填寫兩種方式進行編輯。
2)編寫表中區
點主菜單〈窗口〉的〈表中區〉或 進入表中區,在某列表頭處雙擊,可收縮/展開此列。雙擊表頭最前面的空白區,可展開所有收縮的列。
(1)手工填寫:同一般電子表格的編寫,由人工控制游標位置和填寫內容。
(2)庫查詢:在系統中,可以查詢四種庫:
工藝資料庫和工藝參數庫:查找到所要填寫的庫內容後,雙擊庫的內容,可以自動添入游標所在格。
特殊工程符號庫和特殊字元庫:進入庫後,選擇所需內容。
3)插入/刪除行:點 可在游標所在行前插入一行;點 後確定即可刪除游標所在行。按住ctrl鍵,用滑鼠一一點中擬刪除的多行,再點 後確定即可一次刪除多行。
4)公式計算
開目CAPP為用戶提供了大量的計算公式,可用於材料定額和工時定額計算。計算時,系統能根據某些條件(如表頭區的毛坯種類、毛坯外型尺寸等)快速檢索到相應的公式,並將計算的結果自動填入到工藝文件內。
方法:用滑鼠單擊需要計算的表格,點〈工具〉的〈公式計算〉,計算結果自動填入游標所在格。
例:在毛坯種類處填「圓鋼」,在毛坯外形尺寸處填「ф20*100」,游標單擊「備注」的填寫區域,點〈工具〉的〈公式計算〉,系統自動查找到公式「重量(圓鋼)=理論質量*長度*1e-3」,並將結果填入游標所在格。
說明:1、若表頭區填寫的內容不滿足公式檢索的條件,則無法檢索到公式,會彈出相應的設置對話框,進行設置更詳細的檢索條件。
5)文件存儲:可以存為CAPP文件,開目CAPP信息文件和典型工藝文件。
3.編寫工序卡
操作步驟:工序操作→繪制工序簡圖→填寫工序卡內容
1)工序操作:
(1)申請工序卡:在過程卡的「工序號」列填寫序號(否則無法申請工序卡);或游標單擊需申請工序卡的行,點主菜單〈工序操作〉的〈申請工序卡〉或 。
說明:點主菜單〈工序操作〉的〈批量申請工序卡〉可一次為所有的工序申請工序卡。
(2)進入工序卡:游標單擊需進入工序卡的行,點主菜單〈工序操作〉的〈進入工序卡〉或 即可。
(3)取消工序卡:游標單擊需取消工序卡的行,點主菜單〈工序操作〉的〈取消工序卡〉或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點〈確定〉即可。圖標後確定即可。
說明:工序卡被取消後,只是此工序頁面被取消,而表中區的這一道工序並未刪除。
(4)工序號操作
a.自動生成工序號:點主菜單〈工具〉的〈設置〉,彈出「設置」對話框,點「工序排序選項」選項卡,在其中設置工序號生成規律。
b.工序排序: 點主菜單〈工序操作〉的〈工序排序〉,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點〈是〉即可。
(5)點 圖標,切換至工序卡的「0」頁,即需編制工藝的零件圖。
2)繪制工序簡圖:
點 圖標從表格填寫界面切換到繪圖界面。
操作步驟:從零件圖提取輪廓圖→從零件圖提取加工面→自己繪制或完善工序簡圖。
(1)從零件圖中提取輪廓圖
a.點「組」中 外輪廓,作框將軸全部選中,將游標放在基準點處(軸端中心線處),按G鍵,切換到第一張工序卡。
b.按Alt_〈()〉將黃色圖縮(放)到所需大小,再用轉動鍵、移動鍵或滑鼠移動到工序卡中合適位置,單擊左鍵,圖形生成。
c.按G鍵切換到第2、3……張工序卡(也可點工具欄右邊的 ,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工序卡),將輪廓放在工序卡的草圖區,方法同上。
d.點右鍵菜單中的〈重選〉,游標上的黃色圖消失。
(2)從零件圖中提取加工面
a.用「組」中合適的選擇方式,選中所需加工面(圖素),點右鍵菜單中的〈拷貝〉,將游標放在基準點處單擊左鍵。
b.按G鍵,翻到所需工序卡,選中的圖素,以黃色線重疊在已有的輪廓圖上,單擊左鍵,詢問尺寸是否復制,點「是」或「否」,即生成。點右鍵菜單中的〈重選〉界面恢復原狀。如復制了尺寸,應在「尺」狀態下調整尺寸位置。
(3)自己繪制或完善工序簡圖
a.用畫、尺、主、剖四類繪圖工具來修改草圖;
b.從〈圖庫〉主菜單中選取所需圖形,如從〈夾具符號庫〉中調用夾具符號。
3)填寫工序卡內容:
點 圖標切換到表格填寫界面,它的填寫方法與過程卡的填寫方法相同。
注意:a.每張工序卡編寫完畢後,最好點〈保存〉以免文件丟失。
b.過程卡及它的所有工序卡為一個文件。
(二)技術文檔編寫步驟
通用技術文檔指設計任務書、文件更改通知單、驗證書、審查記錄等表格。
通用技術文檔的填寫和工藝規程編制過程相同,在技術文檔的編寫過程中,可以繪制工藝簡圖,在填寫工藝表格時,可以查詢工藝資料庫。
進入技術文檔編寫界面:點主菜單〈文件〉的〈新建技術文檔〉或 ,在出現的對話框中選擇技術文件類型後點〈確認〉。
(三)典型零件的工藝規程檢索
在本實驗系統中,我們已經編寫了許多常用零件和典型文件的工藝規程,學生在實驗時,可以檢索典型工藝規程,並以詞為基礎對工藝規程進行修改,製作符合自己需要零件的工藝規程。
檢索步驟:
選擇工具菜單中的〈典型工藝庫〉-〈檢索典型工藝〉項,屏幕上就會列出庫中所有典型工藝,對其中之一進行選擇,得到符合自己需要的工藝文件。
實驗三 計算機輔助工藝規程設計(CAPP)
實 驗 報 告
1.實驗名稱、實驗方法與條件
2.實驗設備機型、應用軟體介紹
3.實驗系統軟體運行和操作
4.實驗系統軟體運行結果(典型工藝文件)
5.分析用實驗系統編制出的零件工藝過程的可行性,如存在問題,分析其原因。
實驗四 簡單零件的圖形互動式數控編程
一、實驗目的
通過對CAD/CAM軟體的使用,了解並掌握運用MasterCAM軟體對簡單零件進行自動編程,並進行刀具路徑的模擬。
二、實驗原理
1.數控編程的方法
手工編程也稱人工編程,從分析零件圖紙、制定零件工藝規程、計算刀具運動軌跡坐標值、編寫加工程序單、制備控制介質直至程序校核等都是靠人工來完成的。對於形狀比較簡單,數值計算不復雜的零件,比較適於採用手工編程。
自動編程也稱為計算機輔助零件編程,即數控機床的程序編制工作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是由計算機來完成的。自動編程具有編程速度快、周期短、質量高、使用方便等優點。能完成用手工編程無法編制的復雜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而且零件越復雜,其經濟效益越好。
自動編程根據編程信息的輸入與計算機對信息的處理方式不同,主要有兩種方法,即以自動編程語言為基礎的自動編程方法和以計算機繪圖為基礎的互動式自動編程方法。目前常用的自動編程方法為互動式自動編程。
2.以計算機繪圖為基礎的互動式自動編程方法
圖形交互編程技術通過專門的計算機軟體來實現,這種方法通常以軟體為基礎,利用CAD的圖形編輯功能將零件的幾何圖形繪制到計算機上,形成零件的圖形文件;然後調用數控編程模塊,採用人機交互的方式在計算機屏幕上指定被加工的部位,再輸入相應的加工工藝參數,計算機便可自動進行必要的數學處理並編制出數控加工程序,同時在屏幕上動態顯示刀具的加工軌跡。
其特點是這種編程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直觀性好、使用簡便、便於檢查等優點。已成為國內外先進的CAD/CAM軟體普遍採用的數控編程方法。
三.實驗方法和步驟(以MasterCAM軟體為基礎)
1、熟悉軟體的用戶界面。
2、根據以下的實驗步驟,對圖1所示的零件進行自動數控編程和刀具的模擬顯示(單位為mm)。
(1)在主菜單中順序選擇File→Get(文檔→取文件)輸入要操作的文件(DIMENSIONS-MM)。如1圖所示(為操作簡單,將所有的孔刪除,只對零件輪廓進行進行加工)。
(2)在主菜單中順序選擇Cplane→Top(構圖平面俯視圖)。
(3)在主菜單中順序選擇Gview→ISometricd(繪圖視角→等角軸側視圖)。
(4)在主菜單中順序選擇Tolpath→Contour(刀具路徑→外形銑削)。
(5)在子菜單區「Contour:Select chain 1」選擇「chain」,用滑鼠捕獲輪廓線,進行輪廓的串聯按下「Done(執行)」按鈕,完成外形串聯。完成外形串聯後進入「外形參數」對話框和「外形銑削參數」對話框,如圖2、3所示。
(6)在圖2「外形參數」對話框的任意位置,按右鍵顯示刀具的位置,在顯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Get tools from manage,進入刀具管理對話框,如圖3所示,從中選擇要用的刀具,單擊按鈕「OK」,返回至「外形參數」對話框,顯示已選擇的圖形,如圖2所示。在「刀具參數」對話框中輸入刀具直徑和加工材料,設置其他所有參數
(7)設定外形銑削參數,在圖1中單擊「Concour parameters」選項。進入「銑削參數」對話框,在外形銑削中設置加工方式為2D,銑削深度為10mm。
(8)在圖3銑削參數對話框中選中「Multi passes」,顯示如圖5所示對話框,按圖內數據設置粗加工次數和切削餘量。
(9)在圖2銑削參數對話框中選中「Depth cuts」,顯示如圖6所示對話框,按圖內數據設置粗精加工的餘量。
(10)設定參數後,按「確定」按鈕,生成如圖7所示的刀具路徑
(11)主菜單順序選擇NC Utils→Post →Run。
(12) 在「Specify File name to Read」對話框中,讀取選擇的文件。
(13)在「Specify File name to Write」對話框中選擇上邊讀取的文件打開並保存。
(14)此時可以生成如圖8 所示的NC數控加工程序。
(15)選擇File→Edit→NC,選擇要編輯的文件名,顯示出「Programmer`s File Editor」如圖8所示,選擇的文件,就在編輯器中顯示,可以在此編輯器中進行編輯。
(16)選擇Opreation,進入「操作管理」對話框,如圖9所示,可以在此對話框中進行加工參數修改設置、串聯修改、刀具軌跡驗證、模擬檢驗等操作。
(17)在主菜單中順序選擇NC Utils→Verify指令,或在「操作管理」對話框中按「開始」按鈕。開始模擬切削加工,得到如圖10 的模擬結果。
(17)在主菜單中順序選擇NC Utils→Verify指令,或在「操作管理」對話框中按「開始」按鈕。開始模擬切削加工,得到如圖10的模擬結果。
實驗四 簡單零件的圖形互動式數控編程
實 驗 報 告
1.實驗名稱、實驗方法與條件
2.實驗設備機型、應用軟體介紹
3.實驗軟體運行和操作
4. 實驗軟體運行結
6. 廣州數控980系統怎樣新建程序
1、首先按下「編輯」按鈕(所有按鍵的左上角都有個小的指示燈,按下功能鍵後,指嘩舉示燈就相應亮起)。
7. 數控編程車刀分兩次干如何編程
1、首先對第一把刀x值,按I,輸入x30。
2、其次按回車,設1,就是第一把刀,按回車。
3、最後再對第二把,同樣按下回車,設置為2,也就是第二把。
8. 數控車床如何新建加工程序
1、首先在編輯方式選擇程序畫面,程序開關為開。才能編程。
2、在編輯方式下選擇程序畫面(顯示兩個,一個是程序號,一個是程序內容。)在程序內容那個畫面,用鍵輸入地址O,用鍵輸入程序號,按插入鍵,按EOB鍵,(輸入;”號)。通過這個操作把程序號存儲起來,之後把程序中每個地址字,數據字用鍵輸入。然後按插入鍵把程序存儲起來。
3、註:每次只能輸入一個地址和數字如(X10),一個程序段結束必須按EOB鍵輸入;”號,程序才能換行,才專能輸入第二段。
4、程序結束用M30。
9. 數控編程怎麼編程呢
1、分析圖紙,確定好需要加工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