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大全 > 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定位模擬研究ns2

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定位模擬研究ns2

發布時間:2025-04-12 14:55:14

Ⅰ 求通信工程類網路優化方向畢業生論文題目

題目「TD-SCDMA網路優化技術的學習與研究」

我畢業時做的就是這方面的論文
下面的內容是詳專細的章節

引言屬
第一章 概述
1.1 網路優化的定義
1.2 網路優化的前提條件
第二章 TD-SCDMA介紹
2.1 TD-SCDMA技術概要
2.2 TD-SCDMA關鍵技術介紹
2.3 TD-SCDMA標準的後續發展
第三章 網路優化流程
3.1 系統監測調查
3.2 數據採集
3.3 數據分析和問題的定位
3.4 優化方案制定及優化調整實施
第四章 接入性能指標
4.1可接入性
4.2 接入時延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弱覆蓋
5.2 鄰區漏配
5.3 弱覆蓋、強干擾
結論
致謝
參考資料

以上是我當時自己做的畢業設計,希望可以採納!

Ⅱ 誰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的培養計劃

一、培養目標及模式
本專業以「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為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通信與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通信理論、通信系統、通信設備以及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製造、運營和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培養方案的基本原則是基礎扎實,特色鮮明,面向需求,因材施教。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的設置,涵蓋了通信領域相關的數學、物理、英語、計算機和專業基礎理論,為學生從事通信相關的工作打下扎實基礎。設立兩個專業方向,分別是「無線通信理論和技術(方向I)」、「通信網路理論和技術(方向II)」。設計了「研究開發型(模式A)」和「工程應用型(模式B)」 兩種培養模式。模式A 注重基礎理論的深入學習和研究開發能力的培養;模式B 注重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學習模式。
二、基本要求
(一)素質結構要求
1.思想道德素質: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法制意識、誠信意識和團體意識強;
2.文化素質: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
3.專業素質: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求實創新意識、工程意識和效益意識較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綜合分析素養和創新精神;
4.身體素質:具有健康的身體,能適應較為艱苦的工作環境;
5.心理素質:具有健康的心理素養,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 能力結構要求
1.獲取知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自學能力較強,並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及信息通信技術應用能力。
2.應用知識能力:具有良好的綜合應用所學電路、計算機、通信和信息系統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
3.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創造思維能力、創新實驗能力、研究開發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業意識。
(三) 知識結構要求
學生應具有較扎實的數理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掌握電子電路基本理論知識、信號分析與處理基礎理論知識、電磁場理論基本知識、信息系統理論知識;具有進行通信系統和網路設計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計算機、外語、文獻檢索的應用能力;具有及時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態與趨勢的能力。
(四)學分要求
最低畢業要求總學分(含課內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等,不含課外學分、軍事教育、形勢與政策學分)為185.5學分。所選課程中必須包含一門討論課和一門雙語課,還必須包含5學分的人文素質課程和4學分的全校公共選修課程。
三、學制與學位
1、基本學制:四年
2、學位:工學學士
四、專業方向與業務能力
1、專業方向
通信的理論和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傳輸和網路兩個部分,為適應社會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本專業細分兩個方向:
無線通信理論和技術:在掌握通信系統基礎理論和技術的同時,加強電磁傳輸理論和技術,重點掌握無線通信系統的理論和技術。為將來從事移動通信、衛星通信、深空通信等領域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信網路理論和技術:在掌握通信系統基礎理論和技術的同時,加強通信網路的基礎理論和技術,重點掌握寬頻通信網路的理論和技術。為將來從事電信網路、計算機網路、電視網路等領域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業務能力
本專業的畢業生適宜到科研院所從事科學研究;到技術含量高的企業和事業單位從事科技開發或技術服務;到企業、事業單位從事通信系統應用和管理工作;繼續攻讀通信及相關電子類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到高、中等學校從事教學工作;。
五、主幹課程設置
電路分析基礎 通信原理
信號與系統 資訊理論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通信網路基礎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無線通信
射頻電路基礎 電波傳播與天線
電磁場與電磁波 交換原理與技術
數字信號處理 計算機通信網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 光通信技術基礎
六、課程體系及構成
(一)課程模塊介紹
第一模塊課程:公共基礎課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必修 高等數學 必修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線性代數 必修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必修 場論與復變函數 必修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必修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必修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必修 大學物理 必修
形勢與政策 必修 物理實驗 必修
C語言程序設計 必修 軍事理論 必修
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 必修 體育 必修
工程圖學與計算機繪圖 必修 大學英語 必修
人文素質教育系列課程 限選 量子力學(A) 限選
數學分析選講(A) 限選 計算機文化基礎 必修

第二模塊課程:學科基礎課
信號與系統 必修 隨機信號分析 必修
電路分析基礎 必修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必修
射頻電路基礎 必修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必修
數字信號處理(中文/雙語) 必修 資訊理論基礎 必修
通信原理 必修 通信網路基礎 必修
電子線路實驗 必修 電路信號與系統實驗 必修
數字信號處理實驗 限選 通信原理實驗 必修
隨機信號分析實驗 必修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 限選
電磁場與電磁波 限選

第三模塊課程:專業課
通信系統實驗 限選 綜合開發應用實驗 限選
嵌入式系統實驗 限選 操作系統實驗 限選
電波傳播與天線 限選 無線通信(中文/雙語) 限選
操作系統 限選 交換原理與技術 限選
光通信技術基礎 限選 計算機通信網(中文/雙語) 限選
無線IP網路與技術(研討) 限選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 限選
通信與網路測量(研討) 限選 C++語言程序設計 任選
擴頻通信(研討) 任選 衛星通信系統 任選
現代調制解調技術(研討) 任選 感測技術 任選
軟體無線電(研討) 任選 多媒體通信(研討) 任選
Ad hoc網路原理與技術(研討) 任選 數據壓縮與信源編碼(雙語) 任選
無線區域網(雙語) 任選 現代編碼技術(雙語) 任選
網路模擬 任選 IP路由器原理與技術 任選
網路處理器原理與技術 任選 通信網安全與保密 任選
網路編程技術 任選 嵌入式系統 任選
網路管理 任選 數字系統的VHDL設計 任選
射頻電路與系統設計 任選 移動通信 任選
接入網技術與應用 任選 移動IP技術 任選
高級程序設計 任選 信道編碼理論 任選
信號檢測與估值 任選 信息對抗 任選
全球定位系統(GPS)及其應用 任選 短波通信 任選
Java語言程序設計 任選 現代通信新技術講座 任選
射頻識別(RFID)與
無線感測器網路(研討) 任選
(二)主要課程內容簡介
1.必修課程
(1) 課程編號:IB3123006
課程名稱:射頻電路基礎 (Fundamentals of Radio Frequency Circuits)
學時/周學時:60/4 學分:4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電子、信息、通信類等專業重要的技術基礎課,主要講述模擬通信功能電路的基本原理及實現方法。主要內容包括:高頻電路基礎、高頻諧振放大器、正弦波振盪器、頻譜的線性搬移電路、振幅調制、解調與混頻、頻率調制與解調、反饋控制電路和高頻集成電路。
(2) 課程編號:TE3121010
課程名稱:通信原理 (Communication Theory)
學時/周學時:60/4 學分:4
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講述現代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基本分析方法,講述通信系統的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組成部分的實現方法。主要內容包括信道與雜訊、模擬調制系統、數字基帶傳輸系統、模擬系統的數字傳輸、數字調制系統、數字信號的最佳接收、差錯控制編碼、同步原理。
(3) 課程編號:TE3121011
課程名稱:資訊理論基礎 (Fundamentals of Information Theory)
學時/周學時:46/3 學分:3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電子、信息、通信類等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主要講述信息量的定義,以及信息在傳輸和處理過程中的基礎理論問題。主要內容包括信息量和熵、離散信源的無失真編碼、信道容量、信道編碼定理、糾錯碼、率失真理論和多用戶資訊理論。
(4) 課程編號:TE3121012
課程名稱:隨機信號分析 (Stochastic Signal Analysis)
學時/周學時:46/3 學分:3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通信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講述隨機信號、隨機過程的基本概念、統計特性,以及隨機信號通過線性系統和非線性系統特性的分析方法。主要內容包括隨機過程的基本概念、平穩隨機過程、離散隨機過程、平穩隨機過程的譜分析,隨機信號通過線性系統、窄帶隨機過程、隨機信號通過非線性系統、正態過程、泊松過程、馬爾可夫過程。
(5) 課程編號: TE3121013
課程名稱:通信網路基礎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undamentals)
學時/周學時:40+6/3 學分:3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電子、信息、通信類等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講述各種新型通信網路的設計原理和依據的理論基礎。主要內容包括通信網路概論及其數學基礎、點對點傳輸協議、數據網路的時延模型、多址協議的分析模型、數據網路的路由、數據網路的流量控制。
2.限選課
(1) 課程編號:TE3221027
課程名稱:計算機通信網 (Computer Networks)
學時/周學時:46+16/3.5 學分:3.5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通信、計算機類專業的專業課程。主要討論網路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講述常見網路技術的主要技術原理。主要內容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媒體接入控制、網路層協議和路由、TCP、UDP、應用層協議。
(2) 課程編號:TE3221102
課程名稱:無線通信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學時/周學時:46/3 學分:3
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講述無線通信系統(包括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無線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和要素,關鍵技術和典型系統。主要內容包括:無線通信概論、無線通信信道的傳播特徵、統計多徑模型、無線信道容量、數字調制解調、數字調制在無線信道下性能、分集、自適應調制與編碼、多天線和空時編碼。
(3) 課程編號:TE3221103
課程名稱:光通信技術基礎 (Fundamentals of Opt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學時/周學時:46+16/3.5 學分:3.5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的專業課,主要講述光纖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光纖和光纜、通信用光器件、光端機、數字光纖傳輸系統、模擬光纖傳輸系統、光纖通信新技術。
(4) 課程編號:TE3221105
課程名稱:量子力學 (Quantum Mechanics)
學時/周學時:46/3 學分:3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等專業學生從事與電子信息有關的新型專業領域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偏振實驗的量子力學、量子態的不可克隆性、量子比特、密度運算元、量子態與時間演化、量子測量、量子糾纏、量子糾纏、量子雜訊、約化密度運算元、諧振子、量子自旋進動。
(5) 課程編號:TE3221106
課程名稱:通信與網路測量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Measurement)
學時/周學時:32+14/3 學分:3
內容簡介:《通信與網路測量》是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和信息安全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該課程講述通信與網路測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無線通信信號測量、無線通信系統性能測試、光纖通信測量、網路測量。
3.任選課
(1) 課程編號:TE4321108
課程名稱:數據壓縮與信源編碼 (Data Compression and Source Coding)
學時/周學時:36+10/3 學分:3
內容簡介:本課程講述信息數據和各類多媒體信源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和基本處理方法,介紹數據壓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信源與數據壓縮、信號處理與時頻分析、語音編碼、音頻編碼、圖像編碼、視頻編碼。
(2) 課程編號:TE4321153
課程名稱:多媒體通信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學時/周學時:30/2 學分:2
內容簡介:本課程介紹多媒體通信的現狀、發展趨勢,以及多媒體通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關鍵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多媒體信息的獲取和處理、多媒體數據壓縮演算法、多媒體通信的同步問題、多媒體通信的抗誤碼演算法、多媒體通信的流量控制、移動IP網路的多媒體通信、 網間通信的視頻轉換編碼、多媒體通信的應用系統。
(3) 課程編號:TE4321157
課程名稱:擴頻通信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學時/周學時:30/2 學分:2
內容簡介:本課程討論擴頻通信的基本理論和直擴、跳頻、跳時等擴頻方式的組成、基本原理、性能分析和特點,介紹幾種擴頻系統的初步分析和設計的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擴頻技術及理論基礎、M序列、Gold序列、擴頻信號的相關接收、擴頻系統的同步、特殊器件在擴頻系統中的應用、擴頻多址。
(4) 課程編號:TE3321217
課程名稱:網路模擬 (Network Simulation)
學時/周學時:30/2 學分:2
內容簡介:本課程講述利用主流網路模擬軟體OPNET或NS2進行網路模擬基本方法,包括模擬環境和模擬過程。主要內容包括OPNET模擬平台、OPNET通信模擬機制、OPNET模擬編程基礎、OPNET環境下的協議模擬、NS模擬平台、TCL/OTCL語言基礎、NS模擬基礎。
七、時間分配表
在校期間四年共計164教學周[(18+5+18)X4],具體安排見表1。

每年各教學環節時間分配表(以周計) 表1


年 理 論
教 學 實踐教學環節 法定節日 考

試 畢業鑒定 假

期 合


金工
實習 生產實習 電裝實習 課程設計 畢業設計 工程設計 軍事
訓練
一 33.5 3 1.5 3 11 52
二 33.5 2 1 1.5 3 11 52
三 33.5 2 1 1.5 3 11 52
四 17.5 3 16 1.5 1 2 5 46
總計 118 2 3 1 2 16 1 3 6 10 2 38 202

八、各教學環節的學時、學分分配表

四年各教學環節的學時、學分分配表 表2
類 別 課 內
總學時 開出課程總學分 應修課程總學分 應修學分所佔百分數
占開出總
學分% 占畢業最低學分%
理論課 必修 1913 119.5 119.5 100 64.4
限選 420 52.5 28 53.3 15.1
任選 195 72 13 18.1 7
實踐教學 25周 25 25 100 13.5
形勢與政策 28 2 2 100
軍事教育 30+3周 3 3 100
課外學分 8
合 計 2586+28周 274 190.5+8
畢業最低學分: 185.5

註:A模式學生增加一門限選課(量子力學或數學分析),減少一門任選課。

閱讀全文

與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定位模擬研究ns2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son編碼問題 瀏覽:633
如何打開編程貓20 瀏覽:127
win10文件無法直接拖入 瀏覽:303
數控內孔69長度66該怎麼編程 瀏覽:724
對齊上緣類型的網站有哪些 瀏覽:830
在桌面顯示文件夾內容 瀏覽:33
液相色譜數據文件名 瀏覽:348
iphone無聲相機插件 瀏覽:449
linux常用頭文件 瀏覽:990
jsp頁面傳json數據類型 瀏覽:684
攝像頭數據連接線多少錢一米 瀏覽:868
怎麼學習使用編程框架外包 瀏覽:257
linux桌面快捷方式圖標 瀏覽:233
雜訊數據處理包括哪些 瀏覽:856
刪除桌面文件需要許可權 瀏覽:774
數據分析有什麼方法 瀏覽:975
ex表當天數據用哪個公式 瀏覽:250
華為路由器如何增強網路 瀏覽:55
期貨從業資格證哪個app刷題 瀏覽:809
ps拷貝整個文件 瀏覽:7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