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聯網發展史的90年代
⑵ 以下哪些屬於網路戰爭 A網路盜竊戰B網路輿論戰C網路摧毀戰D以上都是。
d
網路戰是一種黑客行為,它通過破壞對方的計算機網路和系統,刺探機密信息達到自身的政治目的。
它是信息戰的一種形式之一,雖然網上戰主要是指癱瘓網站的行為,但也有配合透過網上評論員來實施心戰喊話的做法,甚至來影響選舉結果與發布重大丑聞,有時被視為等同於常規戰爭,因為存在有配合物理破壞手段,甚至是協同實施恐怖攻擊等戰法。網路戰是在2010年5月出版英文書籍Cyber War中定義為「一個民族國家為滲透另一個國家的計算機或網路進行破壞和擾亂的行為」,該書作者是政府安全專家Richard A. Clarke。經濟學人雜志將網路戰形容為「第五種作戰形式」,美國代理國防部長William J. Lynn稱「按理說,五角大樓已經正式認定網路戰為一種新的戰勝形式……(它)已經成為陸戰、海戰、空戰以及太空站之外的能夠造成威脅的一種新的軍事行動」。
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宣布美國的數字基礎架構是「戰略性國家資產」,在2010年5月美國五角大樓成立了由Keith B. Alexander將軍率領的美國網戰司令部,他也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主管,司令部的任務是保護美國軍隊網路安全以及攻擊其他國家的計算機系統。英國政府在政府通訊指揮部(GCHQ,一個類似於美國NSA的機構)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個網路安全行動中心。然而,美國的網路司令部的成立是為了保護軍隊,除此之外政府和企業的網路的保護則分別交給了美國國土安全部和一些私人公司。
2010年2月,美國立法委員警告說「電信和網路遭受襲擊的威脅顯著上升」。根據Lipman報告,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國民經濟的很多關鍵部分,目前正面臨來自網路的威脅,包括金融業、交通運輸業、製造業、醫葯、教育以及政府的網路安全威脅,所有的行業的運作現在都依賴於計算機。
經濟學人雜志中提到,中國計劃在21世紀中葉打贏信息化戰爭。他們指出,其他國家也同樣為信息戰籌劃,其中包括俄羅斯、以色列以及朝鮮。伊朗吹噓其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網軍。美國政府網路安全專家James Gosler擔心,美國面臨計算機安全專家的嚴重短缺問題,估計國內現在只有1000名得到有資格的專家,而當前需要2至3萬名技術熟練的專家。2010年7月的Black Hat計算機安全會議上,前國家情報副主任邁克爾·海登(Michael Hayden)將軍,向數千名與會者發起挑戰,找到一種「重塑互聯網的安全架構」的方法,同時解釋說,「你們要將網路世界視為戰略要地」(原文是將網路世界視為北德平原,北德平原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網路
⑶ 給我介紹一下世界各國的有名黑客事跡
黑客事跡
70年代,一批當年北美大學生運動的領袖,西海岸反越戰活動的積極分子,爭民權的鬥士漸漸參加了黑客隊伍。黑客提倡了一場個人計算機革命,提出「計算機為人民所用」的觀點。領頭人為蘋果公司創建人史蒂夫·喬布斯。
1979年,年僅15歲的凱文·米特尼克僅憑一台電腦和一部數據機闖入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部的計算機主機。
1983年,美國聯邦調查局首次逮捕了6名少年黑客,這6名少年黑客被控侵入60多台電腦,其中包括斯洛恩·凱特林癌症紀念中心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1987年,美聯邦執法部門指控16歲的赫爾伯特·齊恩闖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內部網路和中心交換系統。齊思是美國1986年「計算機欺詐與濫用法案」生效後被判有罪的第一人。
1988年,美康奈爾大學研究生羅伯特,莫里斯向互聯網傳了一個蠕蟲程序,感染了6000多個系統——幾乎占當時互聯網的十分之一。同年,在發現有黑客入侵軍事網的一部聯網電腦後,美國國防部切斷了非保密軍事網與阿帕網(早期互聯網)之間的物理連接。
1989年,5名西德電腦間諜入侵美國政府和大學電腦網路。最後這五名西德人以間諜罪被逮捕起訴,其中3人被控向蘇聯克格勃出售他們所獲情報。
1990年,「『末日軍團」(美一黑客組織)的4名成員因盜竊貝爾公司的911緊急電話網路的技術秘密而被逮捕。4名黑客中有3人被判有罪。
1991年,美國國會總審計署宣布在海灣戰爭期間,幾個荷蘭少年黑客侵入國防部的計算機,修改或復制了一些非保密的與戰爭相關的敏感情報,包括軍事人員、運往海灣的軍事裝備和重要武器裝備開發情況等。
1992年,「欺騙大師」(紐約市一少年黑客組織)因入侵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美國銀行和TRW公司及國家安全局的計算機系統而被判有罪。
1994年,格里菲斯空軍基地和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電腦網路受到兩名黑客的攻擊。同年,一名黑客用一個很容易得到的密碼發現了英國女王、梅傑首相和其他幾位軍情五處高官的電話號碼,並把這些號碼公布在互聯網上。
1995年,「世界頭號電腦黑客」凱文·米特尼克被捕。他被指控闖入許多電腦網路,包括入侵北美空中防務體系、美國國防部,偷竊了2萬個信用號卡和復制軟體。同年,俄羅斯黑客列文在英國被捕。他被控用筆記本電腦從紐約花旗銀行非法轉移至少370萬美元到世界各地由他和他的同黨控制的賬戶。
1998年,美國防部宣稱黑客向五角大樓網站發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最系統性的攻擊行動」,打入了許多政府非保密性的敏感電腦網路,查詢並修改了工資報表和人員數據。不久,警方抓獲了兩名加州少年黑客。三個星期後,美國警方宣布以色列少年黑客「分析家」被抓獲。同年,馬薩諸塞州伍切斯特機場導航系統因一名少年黑客入侵而中斷6小時。
8月份,中國黑客大行動,抗議印尼對華人暴行。同年,因入侵銀行計算機系統,中國鎮江兩黑客郝景龍、郝景文被判死刑。
1999年5月一月,美國參議院、白宮和美國陸軍網路以及數十個政府網站都被黑客攻陷。同時,因北約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使館,中國黑客群體出擊美國網站以示抗議。
2000年2月,在三天時間里,黑客使美國數家頂級互聯網站——雅虎、亞馬遜、電子港灣、CNN陷入癱瘓。黑客使用了一種稱作「拒絕服務式」的攻擊手段,即用大量無用信息阻塞網站的伺服器,使其不能提供正常服務。
同月,日本右翼分子舉行集會,企圖否認南京大屠殺暴行,引起中國黑客憤慨,中國黑客連番襲擊日本網站。
2月8日——9日,中國最大網站新浪網招致黑客長達18小時的襲擊,其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