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網路安全與信息化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全球信息化的條件下,保障信息 安全已經成為對敵斗爭的重要領域、反分裂斗爭的重要戰場之一。境內外"三股勢力":
1、針對中國信息網路安全的情報攻擊燃鄭越來越猖獗;
2、針對中國政治安全發動的信息網路輿論攻擊越來越瘋狂;
3、針對中國社會生活領域的信息網路違法犯罪活動日趨增多;
4、針對中國青少年群體的信息網路"毒害"日趨嚴重;
5、針對中國政治安全的IT企業商業糾紛政治化傾向日趨明顯,給國家安全、民族團結及社會和諧穩定造成極大威脅甚至嚴重危害。
健全信息化法治,堅持依法打擊和防範是國際上通行的策略。為此,中國必須加快信息法治建設,依法保障信息網路安全,堅持把依法保障信息安全納入維護國家安全之中,依法遏制"三股勢力"雹喚向源段凱信息化領域的蔓延,堅 持從保障信息安全的國際法治建設方面謀劃國際合作,不斷提高依法應對信息化條件下反分裂斗爭的法治能力。
⑵ 中國關於網路信息安全方面有哪些法律條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國務院令第147號 1994年2月18日發布施行)
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公安部令第33號 1997年12月30日發布施行)
⑶ 中國網路安全現狀
計算機網路的日益發達,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又給人們帶來許多「麻煩」,主要是包括:人為攻擊(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竊取、數據篡改、數據刪添、計算機病毒等)。要保護這些信息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網路安全保護機制。那麼到底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現在面臨哪些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面對諸多的網路安全問題,我們又能採取哪些措施呢?
引言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在計算機上處理業務已由單機處理功能發展到面向內部區域網、全球互聯網的世界范圍內的信息共享和業務處理功能。網路信息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國家的政府、軍事、經濟、文教等諸多領域。其中存貯、傳輸和處理的信息有許多是重要的政府宏觀調控決策、商業經濟信息、銀行資金轉帳、股票證券、能源資源數據、科研數據等重要信息。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國家機密。由於計算機網路組成形式多樣性、終端分布廣和網路的開放性、互聯性等特徵,致使這些網路信息容易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人為攻擊(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竊取、數據篡改、數據刪添、計算機病毒等)。要保護這些信息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網路安全保護機制。那麼到底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現在面臨哪些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面對諸多的網路安全問題,我們又能採取哪些措施呢?
一、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定義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將「計算機網路安全」定義為:「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取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上述計算機安全的定義包含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兩方面的內容,其邏輯安全的內容可理解為我們常說的網路上的信息安全,是指對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護,而網路安全性的含義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網路安全是對網路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護。從廣義來說,凡是涉及到網路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的相關技術和理論都是網路安全的研究領域。
網路安全應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徵: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審查性:出現的安全問題時提供依據與手段
當然,網路安全的具體含義會隨著「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從用戶(個人、企業等)角度,他們希望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利益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避免其他人利用竊聽、冒充、篡改、抵賴等手段侵犯用戶的利益和隱私。從網路運行和管理者角度說,他們希望對本地網路信息的訪問、讀寫等操作受到保護和控制,避免出現「陷門」、病毒、非法存取、拒絕服務和網路資源非法佔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脅,制止和防禦網路黑客的攻擊。對安全保密部門來說,他們希望對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國家機密的信息進行過濾和防堵,避免機要信息泄露,避免對社會產生危害,對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從社會教育和意識形態角度來講,網路上不健康的內容,會對社會的穩定和人類的發展造成阻礙,必須對其進行控制。
二、計算機網路安全現狀
近年來隨著Internet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路的資源共享進一步加強,隨之而來的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據美國FBI統計,美國每年網路安全問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75億美元。而全球平均每20秒鍾就發生一起Internet計算機侵入事件。在Internet/Intranet的大量應用中,Internet/Intranet安全面臨著重大的挑戰,事實上,資源共享和安全歷來是一對矛盾。在一個開放的網路環境中,大量信息在網上流動,這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擊目標。而且計算機網路組成形式多樣性、終端分布廣和網路的開放性、互聯性等特徵更為他們提供便利。他們利用不同的攻擊手段,獲得訪問或修改在網中流動的敏感信息,闖入用戶或政府部門的計算機系統,進行窺視、竊取、篡改數據。不受時間、地點、條件限制的網路詐騙,其「低成本和高收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犯罪的增長。使得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犯罪活動日益增多。
從人為(黑客)角度來看,常見的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主要有:信息泄露、完整性破壞、拒絕服務、網路濫用。
信息泄露:信息泄露破壞了系統的保密性,他是指信息被透漏給非授權的實體。 常見的,能夠導致信息泄露的威脅有:網路監聽、業務流分析、電磁、射頻截獲、人員的有意或無意、媒體清理、漏洞利用、授權侵犯、物理侵入、病毒、木馬、後門、流氓軟體、網路釣魚。
完整性破壞:可以通過漏洞利用、物理侵犯、授權侵犯、病毒,木馬,漏洞來等方式實現。
拒絕服務攻擊:對信息或資源可以合法的訪問卻被非法的拒絕或者推遲與時間密切相關的操作。
網路濫用:合法的用戶濫用網路,引入不必要的安全威脅,包括非法外聯、非法內聯、移動風險、設備濫用、業務濫用。
常見的計算機網路絡安全威脅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竊聽、重傳、偽造、篡改、拒絕服務攻擊、行為否認、電子欺騙、非授權訪問、傳播病毒。
竊聽:攻擊者通過監視網路數據的手段獲得重要的信息,從而導致網路信息的泄密。
重傳:攻擊者事先獲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後將此信息發送給接收者。
篡改:攻擊者對合法用戶之間的通訊信息進行修改、刪除、插入,再將偽造的信息發送給接收者,這就是純粹的信息破壞,這樣的網路侵犯者被稱為積極侵犯者。積極侵犯者的破壞作用最大。
拒絕服務攻擊:攻擊者通過某種方法使系統響應減慢甚至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
行為否認:通訊實體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
電子欺騙:通過假冒合法用戶的身份來進行網路攻擊,從而達到掩蓋攻擊者真實身份,嫁禍他人的目的.
非授權訪問:沒有預先經過同意,就使用網路或計算機資源被看作非授權訪問。
傳播病毒:通過網路傳播計算機病毒,其破壞性非常高,而且用戶很難防範。
當然,除了人為因素,網路安全還在很大部分上由網路內部的原因或者安全機制或者安全工具本身的局限性所決定,他們主要表現在:每一種安全機制都有一定的應用范圍和應用環境、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系統的後門是傳統安全工具難於考慮到的地方、只要是程序,就可能存在BUG。而這一系列的缺陷,更加給想要進行攻擊的人以方便。因此,網路安全問題可以說是由人所引起的。
三、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
計算機網路安全從技術上來說,主要由防病毒、防火牆、入侵檢測等多個安全組件組成,一個單獨的組件無法確保網路信息的安全性。早期的網路防護技術的出發點是首先劃分出明確的網路邊界,然後通過在網路邊界處對流經的信息利用各種控制方法進行檢查,只有符合規定的信息才可以通過網路邊界,從而達到阻止對網路攻擊、入侵的目的。目前廣泛運用和比較成熟的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防火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防病毒技術等,主要的網路防護措施包括:1、防火牆
防火牆是一種隔離控制技術,通過預定義的安全策略,對內外網通信強制實施訪問控制,常用的防火牆技術有包過濾技術、狀態檢測技術、應用網關技術。包過濾技術是在網路層中對數據包實施有選擇的通過,依據系統事先設定好的過濾邏輯,檢查數據據流中的每個數據包,根據數據包的源地址、目標地址、以及包所使用的埠確定是否允許該類數據包通過;狀態檢測技術採用的是一種基於連接的狀態檢測機制,將屬於同一連接的所有包作為一個整體的數據流看待,構成連接狀態表,通過規則表與狀態表的共同配合,對表中的各個連接狀態因素加以識別,與傳統包過濾防火牆的靜態過濾規則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安全性;應用網關技術在應用層實現,它使用一個運行特殊的「通信數據安全檢查」軟體的工作站來連接被保護網路和其他網路,其目的在於隱蔽被保護網路的具體細節,保護其中的主機及其數據。
2、數據加密與用戶授權訪問控制技術。
與防火牆相比,數據加密與用戶授權訪問控制技術比較靈活,更加適用於開放的網路。用戶授權訪問控制主要用於對靜態信息的保護,需要系統級別的支持,一般在操作系統中實現。數據加密主要用於對動態信息的保護。對動態數據的攻擊分為主動攻擊和被動攻擊。對於主動攻擊,雖無法避免,但卻可以有效地檢測;而對於被動攻擊,雖無法檢測,但卻可以避免,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數據加密。
數據加密實質上是對以符號為基礎的數據進行移位和置換的變換演算法,這種變換是受「密鑰」控制的。在傳統的加密演算法中,加密密鑰與解密密鑰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個推知另一個,稱為「對稱密鑰演算法」。這樣的密鑰必須秘密保管,只能為授權用戶所知,授權用戶既可以用該密鑰加密信急,也可以用該密鑰解密信息,DES是對稱加密演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演算法。如果加密/解密過程各有不相乾的密鑰,構成加密/解密的密鑰對,則稱這種加密演算法為「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或稱為「公鑰加密演算法」,相應的加密/解密密鑰分別稱為「公鑰」和「私鑰」。在公鑰加密演算法中,公鑰是公開的,任何人可以用公鑰加密信息,再將密文發送給私鑰擁有者。私鑰是保密的,用於解密其接收的公鑰加密過的信息。典型的公鑰加密演算法如RSA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加密演算法。
3、安全管理隊伍的建設。
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絕對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體制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重要保證,只有通過網路管理人員與使用人員的共同努力,運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技術,盡一切可能去控制、減小一切非法的行為,盡可能地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同時,要不斷地加強計算機信息網路的安全規范化管理力度,大力加強安全技術建設,強化使用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安全防範意識。網路內使用的IP地址作為一種資源以前一直為某些管理人員所忽略,為了更好地進行安全管理工作,應該對本網內的IP地址資源統一管理、統一分配。對於盜用IP資源的用戶必須依據管理制度嚴肅處理。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可靠得到保障,從而使廣大網路用戶的利益得到保障。
總之,網路安全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涉及技術、管理、使用等許多方面,既包括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問題,也有物理的和邏輯的技術措施,一種技術只能解決一方面的問題,而不是萬能的。為此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網路安全體系,需要國家政策和法規的支持及集團聯合研究開發。安全與反安全就像矛盾的兩個方面,總是不斷地向上攀升,所以安全產業將來也是一個隨著新技術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產業。
參考文獻:
[1]朱理森,張守連.計算機網路應用技術[M].北京:專利文獻出版社,2001.
[2]謝希仁.計算機網路(第4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3]張民,徐躍進.網路安全實驗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6.
[4]許治坤,王偉等.網路滲透技術,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5-11.
[5]武新華,翟長森等,黑客攻防秘技大曝光,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6](譯)吳世忠、馬芳,網路信息安全的真相,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9-1.
正在學習網路信息安全嗎?網路搜索→中安致遠→進入主頁→與客服交流注冊賬號→下載客戶端→周一到周五晚上都有網路安全方面的課程講解。是完全免費的。遠程上課,不收費,你可以去試試!
另外還可以考取工信部認證 網路信息安全工程師 證書!
你可以看到有很多說這里是騙子的,其實一想也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們這邊是完全免費的,跟某些人的關系沖突了,被詆毀了。。。我們是在線遠程上課,完全免費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