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資料庫系統分為3個層次,按ANSI的定義分別為物理模式、概念模式和外部模專式。傳統的資料庫屬採用這種層次結構是因它所管理的數據而決定的。在這種資料庫中,數據主要是抽象化的字元和數值,管理和操縱的技術也是簡單的比較、排序、查找和增刪改等操作,處理起來容易,也比較好管理。
最低層也就是第一層,稱為媒體支持層,第二層稱為存取與存儲數據模型進行描述。第三層稱為概念數據模型層,是對現實世界用多媒體數據信息進行的描述,也是多媒體資料庫中在全局概念下的一個整體視圖。第四層稱為多媒體用戶介面層,完成用戶對多媒體信息的查詢描述和得到多媒體信息的查詢結果。
Ⅱ 資料庫經過哪三個階段
發展的三個階段:
1、 層次型和網狀型:
代表產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製的層次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IMS。
2、 關系型數據型庫:
目前大部分資料庫採用的是關系型資料庫。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員E.F.Codd提出了關系模型。其代表產品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資料庫將為更加豐富的數據模型和更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為特徵,以提供傳統資料庫系統難以支持的新應用。它必須支持面向對象,具有開放性,能夠在多個平台上使用。
管理技術的3個階段
1 人工管理
2 文件管理
3 資料庫系統
Ⅲ 資料庫安全可以分為哪三個層次
一、系統層面
系統層面需要關注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用戶管理。不同的用戶擁有不同的許可權,你可以根據需要設定只有讀許可權、讀寫許可權的用戶,特殊用戶(類似Linux下的root用戶)可以進行系統啟停操作,讀寫用戶主要用來進行日常的維護工作。
2、文件管理。就是某些重要的文件需要進行特殊的保護,這需要配合用戶來進行實施。
3、密碼管理。密碼需要定期修改,且不能進行過多的嘗試,否則密碼就會被凍結。
4、系統日誌。系統日誌對於系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過日誌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二、資料庫層面
每一款DBRM系統都具有安全控制功能。許可權分配的原則是基於角色的許可權控制:將不同的許可權grant到不同的role,不同的用戶分配到不同的group,最後將不同的role賦予不同的group,這應該是比較通用的做法。
三、第三方資料庫審計產品
資料庫自身就具備了審計的功能,之所以棄之不用,原因是其性能對系統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我們選擇了第三方產品。資料庫審計產品可以審計select、update等資料庫行為,如果發現資料庫有異常行為,即可通過該產品查找相關信息。
其實現在資料庫安全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不是外在因素,而是某些用戶看到或修改了其許可權之外的數據,即用戶信息泄露,這點很值得重視。我們所採用的方法是權責分明:應用人員和運維人員許可權分開,從系統和應用兩個維度對許可權進行控制,從上述三個層面逐步細化。
Ⅳ 資料庫體系結構分為三級:外部級、概念級和什麼
資料庫的體系結構分成三級:外部級、概念級和內部級。
1、外部級
外部級最接近用戶是單個用戶所能看到的數據特徵,單個用戶使用的數據視圖的描述稱為「外模式」。
2、概念級
概念級涉及到所有用戶的數據定義,也就是全局性的數據視圖,全局數據視圖的描述稱為「概念模式」。
3、內部級
內部級最接近於物理存儲設備,涉及到物理數據存儲的結構。物理視圖的描述稱為「內模式」。
拓展資料:
資料庫的三級模式是資料庫在三個級別(層次)上的抽象,使用戶能夠邏輯地、抽象地處理數據而不必關心數據在計算機中的物理表示和存儲。
實際上
,對於一個資料庫系統而言一有物理級資料庫是客觀存在的,它是進行資料庫操作的基礎,概念級資料庫中不過是物理資料庫的一種邏輯的、抽象的描述(即模式),用戶級資料庫則是用戶與資料庫的介面,它是概念級資料庫的一個子集(外模式)。
Ⅳ 資料庫包含的三級模式分別是什麼
資料庫領域公認的標准結構是三級模式結構,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內模式,有效地組織、管理數據,提高了資料庫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用戶級對應外模式,概念級對應概念模式,物理級對應內模式,使不同級別的用戶對資料庫形成不同的視圖
三種模式分別指:外模式:外模式又稱子模式或用戶模式,對應於用戶級。它是某個或某幾個用戶所看到的資料庫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外模式是從模式導出的一個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許特定用戶使用的那部分數據。用戶可以通過外模式描述語言來描述、定義對應於用戶的數據記錄(外模式),也可以利用數據操縱語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對這些數據記錄進行操作。外模式反映了資料庫的用戶觀。
概念模式
模式又稱概念模式或邏輯模式,對應於概念級。它是由資料庫設計者綜合所有用戶的數據,按照統一的觀點構造的全局邏輯結構,是對資料庫中全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總體描述,是所有用戶的公共數據視圖(全局視圖)。它是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模式描述語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來描述、定義的,體現、反映了資料庫系統的整體觀。
內模式
內模式又稱存儲模式,對應於物理級,它是資料庫中全體數據的內部表示或底層描述,是資料庫最低一級的邏輯描述,它描述了數據在存儲介質上的存儲方式和物理結構,對應著實際存儲在外存儲介質上的資料庫。內模式由內模式描述語言來描述、定義,它是資料庫的存儲觀。
在一個資料庫系統中,只有唯一的資料庫, 因而作為定義 、描述資料庫存儲結構的內模式和定義、描述資料庫邏輯結構的模式,也是唯一的,但建立在資料庫系統之上的應用則是非常廣泛、多樣的,所以對應的外模式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
Ⅵ 在一個資料庫應用中通常包括哪三個層次
通常來說是:界面層(User Interface layer)、業務邏輯層(Business Logic Layer)、數據訪問層(Data access layer),但這一般適於大型回多人開發系統答來說的,可以讓不同的人員按專長分工,通常幾人十幾人的小團隊用這種模式意義不大。